CN115140904A -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0904A
CN115140904A CN202210898827.3A CN202210898827A CN115140904A CN 115140904 A CN115140904 A CN 115140904A CN 202210898827 A CN202210898827 A CN 202210898827A CN 115140904 A CN115140904 A CN 115140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compound
stirring
facultative
concentration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88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nb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nb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nb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nb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988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09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0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09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C02F1/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05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电解处理;步骤二,废水中和;步骤三,菌液培养;步骤四,微菌添加;步骤五,兼氧出水;步骤六,污泥处理;本发明,在中和处理之前向废水中添加复配处理剂,利用废水中的强酸环境进行微电解反应,减弱了废水的酸度值,从而减少了中和处理时中和剂的使用量,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成本,在兼氧处理之前向废水中进行微菌添加,再进行恒温搅拌,加快了兼氧处理反应效率,缩短了兼氧处理的反应时间,进而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通过在污泥池中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进行充氧曝气,在污泥池中产生可回收使用的沼气,提高了废水处理工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
背景技术
高浓度有机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含有毒性物质废水中有机物以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居多,还多含有硫化物、氮化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并且色度高,有异味,是一种高污染性的工业废水,现有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之前需要使用中和剂对废水的pH进行调控,但是废水的酸性强,pH的调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中和剂,进而增大了废水的处理成本,同时,现有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工艺,兼氧处理的沉淀效率低,工艺时间长,进而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效率,且难以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进行处理利用,影响了废水处理工艺的实用性,因此设计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电解处理;步骤二,废水中和;步骤三,菌液培养;步骤四,微菌添加;步骤五,兼氧出水;步骤六,污泥处理;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将高浓度有机废水排入电解池中,随后向电解池中加入复配处理剂,之后在电解池中进行曝气处理,处理后得到曝气处理液,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备好的曝气处理液排入中和池中,之后向中和沉淀池中添加中和剂,随后进行初次搅拌,初次搅拌后向中和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氯化铝,然后进行再次搅拌,再次搅拌后静置处理,静置处理后经过滤分别得到中和上清液和首次沉淀,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向经过灭菌处理的容器中加入麦芽汁培养基,之后向容器中添加复配微菌,随后将容器放入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培养,恒温培养后取出将容器放入振荡培养箱中,进行扩充培养,扩充培养后得到复配菌液,取出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中和上清液放入兼氧池中,随后向兼氧池中添加柠檬酸将兼氧池中pH调节至6.8~6.9,之后加入步骤三中备好的复配菌液,然后向兼氧池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接着进行恒温搅拌,搅拌后得到混合液,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向混合液中加入复配絮凝剂,随后进行搅拌处理,搅拌处理后进行静置,静置后经过滤分别得到兼氧处理液和絮凝沉淀,随后对兼氧处理液进行SBR好氧处理,SBR好氧处理得到处理清水,排出系统;
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二中备好的首次沉淀和步骤五中得到的絮凝沉淀放入污泥池中,之后对污泥池进行充氧曝气,然后对污泥池中沼气进行回收利用,完成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电解池中加入的复配处理剂由铁刨花和碳粉组成,且铁刨花和碳粉的重量比为1:1,复配处理剂的使用量为1500~1800g/m3,曝气处理的温度为35~38℃,曝气量为每分钟1.5m3气/1m3水,曝气处理的时间为2~3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中和剂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混合而成,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重量比为1:2,加入中和剂将中和池中的pH调节至7.5~8.0,初次搅拌的搅拌转速为30~60r/min,搅拌时间为0.3~0.4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向中和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铁的量为500~700g/m3,且向中和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的使用量为300~400g/m3,再次搅拌的搅拌转速为15~20r/min,搅拌时间为1.5~1.8h,静置处理的时间为0.5~0.8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复配微菌的添加量为0.3~0.5g/m3,复配微菌由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混合而成,且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的重量比为5:2:2:1,恒温培养的温度为25~28℃,恒温培养的时间为0.2~0.3h,扩充培养的温度为25~28℃,扩充培养时振荡培养箱中的摇床转速为135~150r/min,扩充培养的时间为24~36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复配菌液的使用量为1400~1600ml/m3,聚丙烯酰胺的添加量为300~400g/m3,恒温搅拌的温度为35~38℃,恒温搅拌的搅拌转速为35~50r/min,恒温搅拌的时间为0.1~0.15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复配絮凝剂的添加量为500~700g/m3,复配絮凝剂由三氯化铝和硫酸铝混合而成,且三氯化铝和硫酸铝的重量比为3:1,搅拌处理后静置0.2~0.3h,搅拌处理的搅拌转速为15~20r/min,搅拌时间为1.5~1.8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中,污泥池的底部布设一层厚度为5mm的HDPE防渗透层,充氧曝气的曝气量为每分钟2.5m3气/1m3水,充氧曝气的时间为24~36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在中和处理之前向废水中添加复配处理剂,利用废水中的强酸环境进行电解反应,减弱了废水的酸度值,从而减少了中和处理时中和剂的使用量,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成本;
(2)该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在兼氧处理的过程中向废水中添加复配菌液,同时进行恒温搅拌,加快了兼氧处理反应效率,缩短了兼氧处理的反应时间,进而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通过在污泥池中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进行充氧曝气,之后对污泥池中产生的沼气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了废水处理工艺的实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发明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电解处理;步骤二,废水中和;步骤三,菌液培养;步骤四,微菌添加;步骤五,兼氧出水;步骤六,污泥处理;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将高浓度有机废水排入电解池中,随后向电解池中加入复配处理剂,复配处理剂由铁刨花和碳粉组成,且铁刨花和碳粉的重量比为1:1,复配处理剂的使用量为1800g/m3,之后在35℃的温度下,以每分钟1.5m3气/1m3水的曝气量在电解池中进行曝气处理3h;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备好的曝气处理液排入中和池中,之后向中和沉淀池中添加中和剂将中和池中的pH调节至7.5,中和剂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混合而成,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重量比为1:2,随后以60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初次搅拌0.3h,初次搅拌后向中和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氯化铝,且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氯化铝的使用量为700g/m3的聚合氯化铝铁和300g/m3的聚合氯化铝,然后以20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再次搅拌1.5h,再次搅拌后静置处理0.8h,静置处理后经过滤分别得到中和上清液和首次沉淀,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向经过灭菌处理的容器中加入麦芽汁培养基,之后向容器中添加复配微菌,且复配微菌的添加量为0.3g/m3,复配微菌由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混合而成,且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的重量比为5:2:2:1,随后将容器放入培养箱中在28℃的温度下进行恒温培养0.2h,恒温培养后取出将容器放入振荡培养箱中,接着调节振荡培养箱中的摇床转速为150r/min,然后在25℃的温度下进行扩充培养36h,扩充培养后得到复配菌液,取出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中和上清液放入兼氧池中,随后向兼氧池中添加柠檬酸将兼氧池中pH调节至6.8,之后加入步骤三中备好的复配菌液,且复配菌液的使用量为1600ml/m3,然后向兼氧池中加入聚丙烯酰胺,且聚丙烯酰胺的添加量为300g/m3,接着在38℃的温度下,以35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恒温搅拌0.15h,搅拌后得到混合液,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向混合液中加入复配絮凝剂,且复配絮凝剂的添加量为500g/m3,复配絮凝剂由三氯化铝和硫酸铝混合而成,且三氯化铝和硫酸铝的重量比为3:1,接着以20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搅拌处理1.5h,搅拌处理后静置0.3h,静置后经过滤分别得到兼氧处理液和絮凝沉淀,随后对兼氧处理液进行SBR好氧处理,SBR好氧处理得到处理清水,排出系统;
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二中备好的首次沉淀和步骤五中得到的絮凝沉淀放入污泥池中,污泥池的底部布设一层厚度为5mm的HDPE防渗透层,之后对污泥池进行充氧曝气24h,且充氧曝气的曝气量为每分钟2.5m3气/1m3水,然后对污泥池中沼气进行回收利用,完成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实施例2: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电解处理;步骤二,废水中和;步骤三,菌液培养;步骤四,微菌添加;步骤五,兼氧出水;步骤六,污泥处理;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将高浓度有机废水排入电解池中,随后向电解池中加入复配处理剂,复配处理剂由铁刨花和碳粉组成,且铁刨花和碳粉的重量比为1:1,复配处理剂的使用量为1800g/m3,之后在38℃的温度下,以每分钟1.5m3气/1m3水的曝气量在电解池中进行曝气处理3h;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备好的曝气处理液排入中和池中,之后向中和沉淀池中添加中和剂将中和池中的pH调节至8.0,中和剂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混合而成,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重量比为1:2,随后以60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初次搅拌0.4h,初次搅拌后向中和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氯化铝,且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氯化铝的使用量为700g/m3的聚合氯化铝铁和400g/m3的聚合氯化铝,然后以20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再次搅拌1.8h,再次搅拌后静置处理0.8h,静置处理后经过滤分别得到中和上清液和首次沉淀,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向经过灭菌处理的容器中加入麦芽汁培养基,之后向容器中添加复配微菌,且复配微菌的添加量为0.5g/m3,复配微菌由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混合而成,且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的重量比为5:2:2:1,随后将容器放入培养箱中在28℃的温度下进行恒温培养0.3h,恒温培养后取出将容器放入振荡培养箱中,接着调节振荡培养箱中的摇床转速为150r/min,然后在28℃的温度下进行扩充培养36h,扩充培养后得到复配菌液,取出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中和上清液放入兼氧池中,随后向兼氧池中添加柠檬酸将兼氧池中pH调节至6.8,之后加入步骤三中备好的复配菌液,且复配菌液的使用量为1600ml/m3,然后向兼氧池中加入聚丙烯酰胺,且聚丙烯酰胺的添加量为400g/m3,接着在38℃的温度下,以50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恒温搅拌0.15h,搅拌后得到混合液,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向混合液中加入复配絮凝剂,且复配絮凝剂的添加量为700g/m3,复配絮凝剂由三氯化铝和硫酸铝混合而成,且三氯化铝和硫酸铝的重量比为3:1,接着以20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搅拌处理1.8h,搅拌处理后静置0.3h,静置后经过滤分别得到兼氧处理液和絮凝沉淀,随后对兼氧处理液进行SBR好氧处理,SBR好氧处理得到处理清水,排出系统;
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二中备好的首次沉淀和步骤五中得到的絮凝沉淀放入污泥池中,污泥池的底部布设一层厚度为5mm的HDPE防渗透层,之后对污泥池进行充氧曝气36h,且充氧曝气的曝气量为每分钟2.5m3气/1m3水,然后对污泥池中沼气进行回收利用,完成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实施例3: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电解处理;步骤二,废水中和;步骤三,菌液培养;步骤四,微菌添加;步骤五,兼氧出水;步骤六,污泥处理;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将高浓度有机废水排入电解池中,随后向电解池中加入复配处理剂,复配处理剂由铁刨花和碳粉组成,且铁刨花和碳粉的重量比为1:1,复配处理剂的使用量为1500g/m3,之后在35℃的温度下,以每分钟1.5m3气/1m3水的曝气量在电解池中进行曝气处理2h;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备好的曝气处理液排入中和池中,之后向中和沉淀池中添加中和剂将中和池中的pH调节至7.5,中和剂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混合而成,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重量比为1:2,随后以30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初次搅拌0.3h,初次搅拌后向中和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氯化铝,且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氯化铝的使用量为500g/m3的聚合氯化铝铁和300g/m3的聚合氯化铝,然后以15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再次搅拌1.5h,再次搅拌后静置处理0.5h,静置处理后经过滤分别得到中和上清液和首次沉淀,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向经过灭菌处理的容器中加入麦芽汁培养基,之后向容器中添加复配微菌,且复配微菌的添加量为0.3g/m3,复配微菌由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混合而成,且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的重量比为5:2:2:1,随后将容器放入培养箱中在25℃的温度下进行恒温培养0.2h,恒温培养后取出将容器放入振荡培养箱中,接着调节振荡培养箱中的摇床转速为135r/min,然后在25℃的温度下进行扩充培养24h,扩充培养后得到复配菌液,取出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中和上清液放入兼氧池中,随后向兼氧池中添加柠檬酸将兼氧池中pH调节至6.8,之后加入步骤三中备好的复配菌液,且复配菌液的使用量为1400ml/m3,然后向兼氧池中加入聚丙烯酰胺,且聚丙烯酰胺的添加量为300g/m3,接着在35℃的温度下,以35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恒温搅拌0.1h,搅拌后得到混合液,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向混合液中加入复配絮凝剂,且复配絮凝剂的添加量为500g/m3,复配絮凝剂由三氯化铝和硫酸铝混合而成,且三氯化铝和硫酸铝的重量比为3:1,接着以15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搅拌处理1.5h,搅拌处理后静置0.2h,静置后经过滤分别得到兼氧处理液和絮凝沉淀,随后对兼氧处理液进行SBR好氧处理,SBR好氧处理得到处理清水,排出系统;
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二中备好的首次沉淀和步骤五中得到的絮凝沉淀放入污泥池中,污泥池的底部布设一层厚度为5mm的HDPE防渗透层,之后对污泥池进行充氧曝气24h,且充氧曝气的曝气量为每分钟2.5m3气/1m3水,然后对污泥池中沼气进行回收利用,完成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对上述实施例处理后得到的处理清水分别进行检测,并与市面上的普通处理工艺进行对比,所得结果如下表:
TP去除率 COD去除率
实施例1 78.14% 86.46%
实施例2 76.98% 88.87%
实施例3 75.23% 87.32%
对比例 58.35% 69.48%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中和处理之前向废水中添加由铁刨花和碳粉组成的复配处理剂,利用废水中的强酸环境进行微电解反应,降低了废水的酸度值,从而减少了中和处理时中和剂的使用量,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成本,在兼氧处理的过程中向废水中添加复配菌液,之后进行恒温搅拌,加快了兼氧处理反应效率,缩短了兼氧处理的反应时间,进而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通过在污泥池中进行充氧曝气,利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沉淀产出可以回收使用的沼气,提高了废水处理工艺的实用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电解处理;步骤二,废水中和;步骤三,菌液培养;步骤四,微菌添加;步骤五,兼氧出水;步骤六,污泥处理;其特征在于: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将高浓度有机废水排入电解池中,随后向电解池中加入复配处理剂,之后在电解池中进行曝气处理,处理后得到曝气处理液,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备好的曝气处理液排入中和池中,之后向中和沉淀池中添加中和剂,随后进行初次搅拌,初次搅拌后向中和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氯化铝,然后进行再次搅拌,再次搅拌后静置处理,静置处理后经过滤分别得到中和上清液和首次沉淀,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向经过灭菌处理的容器中加入麦芽汁培养基,之后向容器中添加复配微菌,随后将容器放入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培养,恒温培养后取出将容器放入振荡培养箱中,进行扩充培养,扩充培养后得到复配菌液,取出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中和上清液放入兼氧池中,随后向兼氧池中添加柠檬酸将兼氧池中pH调节至6.8~6.9,之后加入步骤三中备好的复配菌液,然后向兼氧池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接着进行恒温搅拌,搅拌后得到混合液,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向混合液中加入复配絮凝剂,随后进行搅拌处理,搅拌处理后进行静置,静置后经过滤分别得到兼氧处理液和絮凝沉淀,随后对兼氧处理液进行SBR好氧处理,SBR好氧处理得到处理清水,排出系统;
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二中备好的首次沉淀和步骤五中得到的絮凝沉淀放入污泥池中,之后对污泥池进行充氧曝气,然后对污泥池中沼气进行回收利用,完成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电解池中加入的复配处理剂由铁刨花和碳粉组成,且铁刨花和碳粉的重量比为1:1,复配处理剂的使用量为1500~1800g/m3,曝气处理的温度为35~38℃,曝气量为每分钟1.5m3气/1m3水,曝气处理的时间为2~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中和剂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混合而成,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重量比为1:2,加入中和剂将中和池中的pH调节至7.5~8.0,初次搅拌的搅拌转速为30~60r/min,搅拌时间为0.3~0.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向中和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铁的量为500~700g/m3,且向中和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的使用量为300~400g/m3,再次搅拌的搅拌转速为15~20r/min,搅拌时间为1.5~1.8h,静置处理的时间为0.5~0.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复配微菌的添加量为0.3~0.5g/m3,复配微菌由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混合而成,且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的重量比为5:2:2:1,恒温培养的温度为25~28℃,恒温培养的时间为0.2~0.3h,扩充培养的温度为25~28℃,扩充培养时振荡培养箱中的摇床转速为135~150r/min,扩充培养的时间为24~36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复配菌液的使用量为1400~1600ml/m3,聚丙烯酰胺的添加量为300~400g/m3,恒温搅拌的温度为35~38℃,恒温搅拌的搅拌转速为35~50r/min,恒温搅拌的时间为0.1~0.15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复配絮凝剂的添加量为500~700g/m3,复配絮凝剂由三氯化铝和硫酸铝混合而成,且三氯化铝和硫酸铝的重量比为3:1,搅拌处理后静置0.2~0.3h,搅拌处理的搅拌转速为15~20r/min,搅拌时间为1.5~1.8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污泥池的底部布设一层厚度为5mm的HDPE防渗透层,充氧曝气的曝气量为每分钟2.5m3气/1m3水,充氧曝气的时间为24~36h。
CN202210898827.3A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 Pending CN1151409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8827.3A CN115140904A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8827.3A CN115140904A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0904A true CN115140904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14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8827.3A Pending CN115140904A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090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4252A (zh) * 2009-08-06 2010-01-13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印染废水的高效处理工艺
CN101759329A (zh) * 2010-01-08 2010-06-30 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3159372A (zh) * 2011-12-09 2013-06-19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麦草制浆黑液的处理方法
CN108892309A (zh) * 2018-06-25 2018-11-27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难降解焦化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
CN216918771U (zh) * 2021-12-29 2022-07-08 福州碧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菌的矿山污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4252A (zh) * 2009-08-06 2010-01-13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印染废水的高效处理工艺
CN101759329A (zh) * 2010-01-08 2010-06-30 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3159372A (zh) * 2011-12-09 2013-06-19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麦草制浆黑液的处理方法
CN108892309A (zh) * 2018-06-25 2018-11-27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难降解焦化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
CN216918771U (zh) * 2021-12-29 2022-07-08 福州碧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菌的矿山污水处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曾郴林等: "微电解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中国环境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4309B (zh) 皮革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02952764B (zh) 一种耐盐厌氧氨氧化菌群的培养方法
CN108946944A (zh) 短程反硝化促进废水总氮去除的方法
JP2002159992A (ja) バイオメーカーを用いる高濃度有機性廃水の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8996808B (zh) 钢铁工业难降解浓水的生化组合处理工艺和设备
CN105347618A (zh) 高氨氮废水的生物脱氮系统
CN101081398A (zh) 处理食物垃圾的装置和方法
CN105417687A (zh) 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95851B (zh) 基于氮磷捕获和全程自养脱氮的高海拔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CN204417293U (zh) 一种脱氮除磷装置
JP3122654B2 (ja) 高濃度廃水を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186387A (zh) 一种提高实际污水在厌氧-低氧条件下生物同时除磷脱氮效果的方法
CN104817178B (zh) 一种基于污泥旁侧预处理的短程反硝化除磷的装置和方法
CN108249569A (zh) 一种高效的污水脱氮工艺
CN113371820A (zh) 铁碳微电解耦合内源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的脱氮除磷装置及方法
CN104803511A (zh) 一种高氨氮废水脱氮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5259578B (zh) 一种抗生素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KR20160099067A (ko) 내부반송라인을 포함하는 생물전기화학 반응과 간헐폭기공법이 융합된 유기물 및 영양염류 처리 시스템
CN102616997B (zh) 一种氧化铁颜料生产废水处理方法
CN215559747U (zh) 一种电辅助污水处理系统
CN115140904A (zh)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
CN212425594U (zh) 一种旁侧厌氧高pH和FA抑制NOB实现低氨氮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的系统
CN210340626U (zh) 蓝藻深度脱水废水处理系统
CN108975607B (zh) 一种以snad为核心技术耦合处理污泥消化液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方法
KR100593047B1 (ko) 전기응집탈인과 막분리활성슬러지법을 이용한 폐수처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