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5081A - 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5081A
CN115135081A CN202210282868.XA CN202210282868A CN115135081A CN 115135081 A CN115135081 A CN 115135081A CN 202210282868 A CN202210282868 A CN 202210282868A CN 115135081 A CN115135081 A CN 115135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pair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828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斋地正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35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50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8Construction of rack or fram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509Multiple-component heat spreaders; Multi-component heat-conducting support plates; Multi-component non-closed heat-conducting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在用连接器连接配置有发热元件的基板的控制器中,抑制设置于连接器的引脚的塑性变形或接触不良,并提高基板产生的热的散热性。控制器(1)具有配置有发热元件(10)的驱动电路基板(7)、具备与配置于驱动电路基板的第一连接器(11)在第一方向(Z)上嵌合的第二连接器(12)的控制电路基板(4)。驱动电路基板相对于控制电路基板垂直地配置。固定于各驱动电路基板的散热部件(9)在作为连接器嵌合方向的第一方向上直接或经由位置调整部件(16)与设置于基板保持架(8)的承受部(87)抵接。因此,能够从基板保持架散出大量的热。另外,由于能够防止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过度插入,因此能够抑制引脚的塑性变形或接触不良。

Description

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装设发热量多的电子元件及连接器的基板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控制机器人的控制器,记载了具备控制电路基板和与控制电路基板连接的多个驱动电路基板的控制器。各驱动电路基板相对于控制电路基板垂直地配置,设置在驱动电路基板的端部的连接器与配置在控制电路基板的表面的连接器嵌合。在各驱动电路基板的基板面上配置有功率模块,以覆盖功率模块的方式安装有金属制的散热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8032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进行多个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连接器的引脚数多。为了避免连接器的大型化,需要使用引脚间距窄的连接器,但引脚间距窄的连接器存在若位置精度低则产生引脚的塑性变形或接触不良的问题。
另外,由于在驱动电路基板上配置有功率模块等发热量多的电子元件(发热元件),因此需要散热对策。在专利文献1中,以覆盖配置在基板面上的功率模块的方式配置有金属制的散热器(散热部件),构成为来自风扇的送风沿着散热器通过,但存在进一步提高散热性的要求。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用连接器连接配置有发热元件的基板的控制器中,抑制设于连接器的引脚的塑性变形或接触不良,并且提高在基板上产生的热的散热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配置有发热元件及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基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散热部件;具备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的第二连接器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基板交叉的第二基板;支撑所述第一基板的基板保持架;以及支撑所述第二基板及所述基板保持架的支撑部件,在将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嵌合方向设为第一方向时,所述基板保持架具备供所述散热部件直接或经由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抵接的承受部。
根据本发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交叉,支撑第一基板的基板保持架具备对固定于第一基板的散热部件进行支撑的承受部。因此,由于散热部件的热容易传递到基板保持架,因而也能够从基板保持架散热。因此,能够提高在第一基板上产生的热的散热性。另外,由于承受部和散热部件的抵接方向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第一方向)一致,因此能够防止连接器插入规定尺寸以上(过度插入)。因此,能够抑制设置在连接器上的引脚的塑性变形或接触不良。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将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沿着所述第一基板的面方向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所述基板保持架具备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第一框架,所述承受部从所述一对第一框架分别朝向所述基板保持架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央突出。这样一来,第一基板和散热部件从第二方向的两侧被支撑。因此,由于能够高精度地定位第一基板,因而能够抑制设置在连接器上的引脚的塑性变形或接触不良。另外,由于多个承受部与散热部件接触,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具备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对滑块,所述滑块具备供所述第一基板的端部插入的槽,所述基板保持架具备:一对第二框架,其在相对于所述一对第一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离开的位置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地延伸;以及连结框架,其连接所述一对第一框架,并且连接所述一对第二框架,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及所述第二框架。这样,通过将框架和滑块组装成格子状而构成基板保持架,构成间隙多的结构的基板保持架。因此,由于能够从框架的间隙散热,因而能够提高散热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具备固定在所述一对第二框架上的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从与所述承受部相反的一侧与所述散热部件抵接。这样一来,防止散热部件因振动等而成为从承受部浮起的状态,同时散热部件与导电部件接触。因此,能够经由散热部件使第一基板与基板保持架可靠地导通。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散热部件具备:平面部,其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发热元件相对;以及散热片,其从所述平面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突出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承受部与所述散热片抵接。这样一来,能够增大承受部与散热部件的抵接面积。因此,能够从散热部件向基板保持架传递较多的热,能够提高散热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缘部具备配置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部分和比所述第一部分更向所述第二基板侧突出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过度插入之前与所述第二基板抵接。这样一来,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连接器的过度插入。因此,能够抑制设置在连接器上的引脚的塑性变形或接触不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交叉,支撑第一基板的基板保持架具备对固定于第一基板的散热部件进行支撑的承受部。因此,由于散热部件的热容易传递到基板保持架,因而也能够从基板保持架散热。因此,能够提高在第一基板上产生的热的散热性。另外,由于承受部和散热部件的抵接方向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第一方向)一致,因此能够防止连接器插入规定尺寸以上(过度插入)。因此,能够抑制设置在连接器上的引脚的塑性变形或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控制器的省略了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2是组装了驱动电路基板、散热部件、基板保持架的基板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控制器的局部剖视图(在图1的A-A位置处切断的剖视图)。
图4是用XZ面切断图2的基板单元的剖视图(在图2的B-B位置处切断的剖视图)。
图5是用XZ面切断图2的基板单元的剖视图(在图2的C-C位置处切断的剖视图)。
图6是用YZ面切断图2的基板单元的剖视图(在图2的D-D位置处切断的剖视图)。
图7是基板保持架、驱动电路基板及第一散热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基板保持架、驱动电路基板及第二散热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控制器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器1是向具备马达等致动器的机器人提供电力的装置。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控制器1的省略了一部分的侧视图。图2是组装了驱动电路基板7、散热部件9、基板保持架8的基板单元5的立体图。在本说明书中,XYZ这三个方向是相互正交的方向。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将第一方向Z设为控制器1的上下方向。Z1方向是上方,Z2方向是下方。第二方向X是控制器1的前后方向。X1方向是前方,X2方向是后方。第三方向Y是控制器1的宽度方向。Y1方向和Y2方向是第三方向Y的一侧和另一侧。另外,在实际的控制器1的使用方式中,第一方向Z也可以与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不一致。
(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控制器1具备金属制的框体2。框体2为长方体,具备朝向X1方向的前板2a及朝向X2方向的背面板2b、朝向Y1方向的侧板2c及朝向Y2方向的侧板2d、朝向Z2方向的底板2e及朝向Z1方向的顶板2f(参照图3)。图1是取下框体2的顶板2f后的状态的控制器1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控制器1具有框体2、配置在框体2内部的通信基板单元3、控制电路基板4、基板单元5以及风扇6。在图1中,省略了控制器1的内部结构中上述以外的部件的图示。基板单元5具备驱动电路基板7、基板保持架8和散热部件9。如图2所示,通过在多个驱动电路基板7中的每一个上固定散热部件9并组装到基板保持架8上,构成基板单元5。
控制器1向多个致动器提供电力。驱动电路基板7(第一基板)是向致动器提供电力的基板,被基板保持架8支撑。如图1、图2所示,基板单元5具备多个驱动电路基板7。控制电路基板4(第二基板)经由连接器与驱动电路基板7连接。基板保持架8和控制电路基板4固定在框体2的底板2e上。因此,底板2e是支撑基板保持架8和控制电路基板4的支撑部件。
通信基板单元3配置在前板2a与侧板2d交叉的角部。在背面板2b的X1侧,两个风扇6沿第三方向Y排列。在两个风扇6的X1侧配置有与底板2e平行的控制电路基板4和相对于控制电路基板4垂直的姿势的四个驱动电路基板7。驱动电路基板7在控制电路基板4的Z1方向(上方)上以与XZ面平行的姿势在第三方向Y上以一定间隔排列。两个风扇6在第二方向X上与四个控制电路基板4相对。因此,当驱动风扇6时,向驱动电路基板7的间隙送风,驱动电路基板7和固定在驱动电路基板7上的散热部件9被冷却。
装设于驱动电路基板7的电子元件包括发热元件10(参照图6、图7)。发热元件10例如是IGBT模块等功率模块。在驱动电路基板7上固定有散热部件9。散热部件9具备:平面部90,其从Y1侧与发热元件10及驱动电路基板7相对;以及散热片91,其从平面部90向Y1方向(与发热元件10相反的一侧)突出。散热部件9具有以一定间隔沿第一方向Z排列的多个散热片91。多个散热片91平行于第二方向X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散热部件9,具备:固定在四块驱动电路基板7中的配置于Y1侧的两块驱动电路基板7上的第一散热部件9A;以及固定在配置于Y2侧的两块驱动电路基板7上的第二散热部件9B。第二散热部件9B是比第一散热部件9A容易散热的结构。具体而言,第二散热部件9B与第一散热部件9A相比散热片91的片数多,且各散热片91在第三方向Y上的突出尺寸大。
装设在驱动电路基板7上的发热元件10是对向通常功率用的马达的提供电力进行控制的发热元件10A(参照图6)和对向高功率用的马达的提供电力进行控制的发热元件10B(参照图7)中的任一个。在四块驱动电路基板7中的配置于Y1侧的两块驱动电路基板7上装设有发热元件10A。另一方面,在配置于Y2侧的两块驱动电路基板7上装设有发热元件10B。因此,配置在Y2侧的两块驱动电路基板7的发热量比配置在Y1侧的两块驱动电路基板7的发热量大,因此,在配置于Y1侧的两块驱动电路基板7上固定有第一散热部件9A,在配置于Y2侧的两块驱动电路基板7上固定有第二散热部件9B。
图3是图1的控制器1的局部剖视图(在图1的A-A位置处切断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框体2具有从底板2e向Z1侧突出的阶梯销2g,控制电路基板4被螺纹固定在阶梯销2g的前端。另外,框体2具备在控制电路基板4的第二方向X的两侧从底板2e突出的阶梯销2h,基板保持架8螺纹固定在阶梯销2h的前端。因此,控制电路基板4及基板保持架8被底板2e支撑。
在驱动电路基板7的Z2侧的缘部70配置有第一连接器11。第一连接器11与配置在控制电路基板4上的第二连接器12在第一方向Z上嵌合。另外,在驱动电路基板7的缘部70,在第一连接器11的X1侧配置有第三连接器13。第三连接器13与配置在控制电路基板4上的第四连接器14在第一方向Z上嵌合。例如,第三连接器13和第四连接器14是供电用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12是通信用的连接器。
在控制电路基板4上,第二连接器12在第三方向上以一定间隔排列,在第二连接器12的X1侧,第四连接器14在第三方向上以一定间隔排列。四块驱动电路基板7的配置间隔与第二连接器12及第四连接器14的配置间隔相同。因此,在将基板保持架8固定于底板2e之后,若将驱动电路基板7从Z1侧插入被固定在基板保持架8上的滑块80的槽80a(参照图6)中,则驱动电路基板7沿与控制电路基板4垂直的方向插入。由此,第一连接器11与第二连接器12嵌合,第三连接器13与第四连接器14嵌合。
驱动电路基板7的Z2侧的缘部70具备配置第一连接器11的第一部分71和比第一部分71更向Z2侧(即配置控制电路基板4的一侧)突出的第二部分72。第二部分72是为了防止连接器的过度插入而设置的形状。设定第二部分72向Z2侧的突出尺寸,以便在将驱动电路基板7相对于控制电路基板4垂直地插入而使第一连接器11与第二连接器12嵌合时,在第一连接器11相对于第二连接器12插入规定尺寸以上之前使第二部分72与控制电路基板4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驱动电路基板7的第二部分72(过度插入防止形状)之外,在基板保持架8上也设置有用于防止连接器的过度插入的结构。如后所述,在将驱动电路基板7插入基板保持架8时,在第二部分72与控制电路基板4抵接之前,固定于驱动电路基板7的散热部件9从Z1侧直接或经由位置调整部件16(参照图6、图8)与基板保持架8抵接,限制进一步的插入。因此,如图3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在第二部分72的前端与控制电路基板4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
(基板保持架)
图4、图5是用XZ面切断图2的基板单元5的剖视图。图4是在图2的B-B位置处切断的剖视图,图5是在图2的C-C位置处切断的剖视图。图6是用YZ面切断图2的基板单元5的剖视图,是在图2的D-D位置处切断的剖视图。图7是基板保持架8、驱动电路基板7及第一散热部件9A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基板保持架8、驱动电路基板7及第二散热部件9B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图4~图8所示,基板保持架8是将多个金属框架组装成框状而构成的。具体而言,基板保持架8具备;与第三方向Y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第一框架81;以及在第一框架81的Z1侧(上侧)与第三方向Y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第二框架82。另外,基板保持架8具备:第三框架83,其与X1侧的第一框架81和X1侧的第二框架82的端部连接并沿第一方向Z延伸;以及第四框架84,其与X2侧的第一框架81和X2侧的第二框架82的端部连接并沿第一方向Z延伸。第三框架83及第四框架84的Z2方向的端部固定在框体2的底板2e上。
而且,基板保持架8具备:固定在Y1侧的第三框架83和第四框架84上的第五框架85;以及固定在Y2侧的第三框架83和第四框架84上的第六框架86。第五框架85及第六框架86是经由第三框架83及第四框架84连接一对第一框架81、并且经由第三框架83及第四框架84连接一对第二框架82的连结框架。如图2所示,第五框架85具备:与第一方向Z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纵框架部分;以及连接一对纵框架部分的Z2侧的端部并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横框架部分。X1侧的纵框架部分在第一方向Z上相对于第三框架83分离的两处固定,X2侧的纵框架部分在第一方向Z上相对于第四框架84分离的两处固定。第四框架84在第一方向Z上分离的两处具有向X1侧突出的突出部,Z2侧的突出部与第一框架81连接,Z1侧的突出部与第二框架82连接。第五框架85的纵框架部分固定于这两处突出部。这样,通过在四个部位接合第五框架85,能够提高基板保持架8的刚性。
(驱动电路基板7的定位结构)
在基板保持架8上固定有四组在第二方向X上相对的一对滑块80。四组滑块在第三方向Y上以一定间隔排列。各滑块80沿第一方向Z延伸,具有朝向基板保持架8的第二方向X的中央开口的槽80a。各滑块80的上端固定在第二框架82上,下端固定在第一框架81上。驱动电路基板7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从Z1方向插入到相对的滑块80的槽80a中。
如图7、图8所示,散热部件9通过带螺纹孔的衬垫15固定在驱动电路基板7上。发热元件10与散热部件9的平面部90接触,或者隔着微小间隙与发热元件10相对。
基板保持架8具有从Z2侧与固定在驱动电路基板7上的散热部件9抵接的承受部87。如图4、图5所示,承受部87从一对第一框架81各自的Z2方向的端部弯曲成大致直角而朝向基板保持架8的第二方向X的中央突出。从X1侧的第一框架81向X2侧突出的承受部87和从X2侧的第一框架81向X1侧突出的承受部87配置于在第二方向X上相对的位置。
如图6所示,向X2侧突出的承受部87和向X1侧突出的承受部87的对以一定间隔排列在第三方向Y上。配置在Y1侧的两块驱动电路基板7中,固定在该驱动电路基板7上的散热部件9的散热片91从Z1侧与承受部87抵接。同样,配置在Y2侧的两块驱动电路基板7中,固定在该驱动电路基板7上的第二散热部件9B的散热片91经由金属制的位置调整部件16从Z1侧与承受部87抵接。由此,各驱动电路基板7被定位在第一连接器11与第二连接器12以及第三连接器13与第四连接器14不过度插入而嵌合的位置。
如图6、图8所示,位置调整部件16是沿第三方向Y延伸的板状部件,具备:与第二散热部件9B抵接的直线状的抵接部16a;以及将与抵接部16a相反侧的边缘切掉而成的切口部16b。如图7、图8所示,位置调整部件16以相邻的两个部位的承受部87配置于切口部16b且从Z1侧与相邻的两个部位的承受部87抵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一框架81。配置在Y2侧的两块驱动电路基板7经由第二散热部件9B和位置调整部件16而被承受部87从Z2侧支撑。
(导电部件)
在基板保持架上固定有从Z1侧与散热部件9抵接的导电部件17。如图2、图7、图8所示,导电部件17是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金属部件,具备:设置在靠近X2侧的端部的位置上的台阶状的第一弯曲部18;以及使X1侧的端部向Z2侧弯曲成大致直角的第二弯曲部19。第一弯曲部18是向Z1侧弯曲后向X2侧弯曲成大致直角的台阶形状。
导电部件17的X1侧的端部固定在配置于X1侧的第二框架82上,导电部件17的X2侧的端部固定在配置于X2侧的第二框架82上。在此,配置于X2侧的第二框架82具备沿着YZ面的第一板部821和从第一板部821的Z1侧的边缘向X2侧弯曲的第二板部822,导电部件17的X2侧的端部从Z1侧螺纹固定于第二板部822。另一方面,X1侧的第二框架82具备:沿着XY面的第三板部823;以及从第三板部823的X2侧的边缘大致直角地弯曲而向Z1侧立起的第四板部824。导电部件17的X1侧的端部通过设置于第四板部824的Z1侧的边缘的切口部825而向第四板部824的X1侧延伸,第二弯曲部19的下端通过焊接等固定于第三板部823。
通过在一对第二框架上从Z1侧安装导电部件17,限制散热部件9及驱动电路基板7向Z1侧脱出。另外,由于导电部件17具备第二弯曲部19,因此作为板簧发挥功能,与散热部件9弹性接触。因此,在防止因振动等而使散热部件9成为从承受部87浮起的状态的同时,即使成为浮起的状态,导电部件17也可靠地与散热部件9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作为散热部件9具备第一散热部件9A和第二散热部件9B,因此导电部件17具备从Z1侧与第一散热部件9A抵接的第一导电部件17A和从Z1侧与第二散热部件9B抵接的第二导电部件17B。第一导电部件17A和第二导电部件17B的第一弯曲部18的第一方向Z的高度不同,以与第一散热部件9A和第二散热部件9B的第一方向Z的尺寸(高度)对应。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器1中,驱动电路基板7与控制电路基板4交叉,基板保持架8具备经由固定于驱动电路基板7的散热部件9(第一散热部件9A、第二散热部件9B)支撑驱动电路基板7的多个承受部87。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保持架8支撑固定有第一散热部件9A的驱动电路基板7和固定有第二散热部件9B的驱动电路基板7,设于基板保持架8的承受部87的一部分与第一散热部件9A在第一方向Z上抵接。另外,其它承受部87经由金属制的位置调整部件16与第二散热部件9B在第一方向Z抵接。
由于基板保持架8是金属制的,因此散热部件9的热容易传递到基板保持架8,不仅是散热部件9,从基板保持架8也能够散出大量的热。因此,由驱动电路基板7产生的热的散热性高。另外,由于承受部87和散热部件9的抵接方向与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12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第一方向Z)一致,因此能够限制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12超过规定尺寸地插入,能够防止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12的过度插入。另外,对于第三连接器13和第四连接器14也同样能够防止过度插入。因此,能够抑制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12以及第三连接器13和第四连接器14上的销的塑性变形或接触不良。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保持架8具备在驱动电路基板7的第二方向X的两侧与第三方向Y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第一框架81,承受部87分别从一对第一框架81朝向基板保持架8的第二方向X的中央突出。这样一来,由于能够利用两个部位的承受部支撑驱动电路基板7,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对驱动电路基板7进行定位。因此,能够抑制销的塑性变形或接触不良。另外,由于多个承受部87与散热部件9接触,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四块驱动电路基板7安装在基板保持架8上。在基板保持架8上能够以能够应对驱动电路基板7的数量、配置的变更的方式设置承受部87。例如,能够使框架和承受部87分体化,根据驱动电路基板7的数量、配置来变更承受部87的安装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保持架8具备在相对于一对第一框架81在第一方向Z上分离的位置与第三方向Y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第二框架82,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滑块80固定于第一框架81和第二框架82。这样,如果将框架组装成格子状而构成基板保持架8,则构成间隙多的结构的基板保持架8。因此,由于能够从框架的间隙散热,因而能够提高散热性。另外,在组装基板单元5时,只要将驱动电路基板7的两端插入滑块80的槽80a,并插入到散热部件9与承受部87抵接的位置即可。因此,基板单元5的组装作业容易,驱动电路基板7的第一方向Z的定位作业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端固定在一对第二框架82上的导电部件17从Z1侧(与承受部87相反的一侧)与散热部件9抵接,因此,防止散热部件9因振动等而成为从承受部87浮起的状态,同时散热部件9与导电部件17接触。因此,能够经由散热部件9可靠地实现驱动电路基板7与基板保持架8的电导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部件9具有从与驱动电路基板7相对的平面部90向第三方向Y突出并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散热片91,散热片91从Z1侧与承受部87抵接。因此,由于承受部87与散热部件9的抵接面积大,因而能够将大量的热传递到基板保持架8。由此,能够从基板保持架8散出大量的热,能够提高散热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基板7的Z2侧的缘部70具备配置第一连接器11的第一部分71和比第一部分71更向控制电路基板4侧突出的第二部分72,第二部分72被设定为在第一连接器11相对于第二连接器12被过度插入之前与控制电路基板4抵接的尺寸。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连接器的过度插入。另外,也可以采用不设置第二部分72的结构。
附图标记
1…控制器;2…框体;2a…前板;2b…背面板;2c…侧板;2d…侧板;2e…底板;2f…顶板;2g…阶梯销;2h…阶梯销;3…通信基板单元;4…控制电路基板;5…基板单元;6…风扇;7…驱动电路基板;8…基板保持架;9…散热部件;9A…第一散热部件;9B…第二散热部件;10…发热元件;10A…第一发热元件;10B…第二发热元件;11…第一连接器;12…第二连接器;13…第三连接器;14…第四连接器;15…衬垫;16…位置调整部件;16a…抵接部;16b…切口部;17…导电部件;17A…第一导电部件;17B…第二导电部件;18…第一弯曲部;19…第二弯曲部;70…缘部;71…第一部分;72…第二部分;80…滑块;80a…槽;81…第一框架;82…第二框架;83…第三框架;84…第四框架;85…第五框架;86…第六框架;87…承受部;90…平面部;91…散热片;821…第一板部;822…第二板部;823…第三板部;824…第四板部;825…切口部。

Claims (7)

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配置有发热元件及第一连接器;
散热部件,该散热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具备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的第二连接器,且与所述第一基板交叉;
基板保持架,该基板保持架支撑所述第一基板;以及
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支撑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基板保持架,
将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嵌合方向设为第一方向时,
所述基板保持架具有承受部,所述散热部件直接或经由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承受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将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沿着所述第一基板的面方向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
将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
所述基板保持架具备一对第一框架,该一对第一框架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地延伸,
所述承受部从所述一对第一框架分别向所述基板保持架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央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对滑块,所述滑块具备供所述第一基板的端部插入的槽,
所述基板保持架具备:
一对第二框架,该一对第二框架在相对于所述一对第一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离开的位置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地延伸;以及
连结框架,该连结框架连接所述一对第一框架,且连接所述一对第二框架,
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固定于所述一对第二框架的导电部件,
所述导电部件从与所述承受部相反的一侧与所述散热部件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部件具备:平面部,该平面部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发热元件相对;以及散热片,该散热片从所述平面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突出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承受部与所述散热片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缘部具备:配置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部分;以及比所述第一部分更向所述第二基板侧突出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过度插入之前与所述第二基板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缘部具备:配置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部分;以及比所述第一部分更向所述第二基板侧突出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过度插入之前与所述第二基板抵接。
CN202210282868.XA 2021-03-24 2022-03-22 控制器 Pending CN1151350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9624 2021-03-24
JP2021049624A JP2022148094A (ja) 2021-03-24 2021-03-24 コントロー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5081A true CN115135081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6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82868.XA Pending CN115135081A (zh) 2021-03-24 2022-03-22 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48094A (zh)
CN (1) CN115135081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48094A (ja)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5344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7244141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box
JP5832215B2 (ja) 半導体制御装置
US795287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40016269A1 (en) Fan chassis, fan un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6501116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13939144A (zh) 用于电气部件的热沉组件
US8797743B2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heat source element and heat conduct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fixing heat source element and heat conducting member
JP4775766B2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CN115135081A (zh) 控制器
US7708579B2 (en) Socket assembly with backplane
JP7409419B2 (ja) 電力変換装置、冷却ファン固定構造、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892691B2 (ja) 電子装置
CN210328388U (zh) 功率器件散热组件
CN113747744A (zh) 电气部件的热桥
CN114615856A (zh) 散热板
CN113539987A (zh) 发热元件的安装构造、发热元件的安装方法和电力转换装置
CN113825308B (zh) 发热芯片固定结构、车载导航主机及其组装方法
CN211557840U (zh) 一种控制器
CN220068105U (zh) 一种电子元件散热模组与驱动电源模块
CN112825608B (zh) 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和可编程控制器系统
CN216721854U (zh) 高功率发热芯片散热结构及车载导航主机
WO2015049849A1 (ja) 電子回路基板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19067627A (ja) 電子機器
JP2023028307A (ja) コントロー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