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4021B - 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34021B CN115134021B CN202210676320.3A CN202210676320A CN115134021B CN 115134021 B CN115134021 B CN 115134021B CN 202210676320 A CN202210676320 A CN 202210676320A CN 115134021 B CN115134021 B CN 1151340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state
- dual
- carrier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包括:分别获取预设的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信噪比,根据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根据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将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根据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一致性融合信道。这样,由于一致性融合信道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提升了双模通信的可靠性。使得在通过一致性融合信道对采集到的用电信息进行传输时,通信更可靠。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通信可靠性。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装置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用电信息的采集主要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或微功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采集。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line Communications,PLC)技术作为电力行业特有的通信技术,拥有覆盖范围广、成本低的巨大优势,在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克服其他通信方式在某些抄表应用场合的不足,施工方便,不需要额外铺设电缆,一般工人都可以方便的进行安装;通信不受限于电网特性,通信速率快,实时性高。
由于电力用户用电数据信息较为敏感,而在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中,由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传输距离有限,需要通过中继方式保证抄表覆盖范围,对于农村、城乡结合部等低密度住宅不能做到全覆盖,实施难度很大。而且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速率低,实时性差,导致通信可靠性低。在基于微功率无线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由于微功率无线距离短,穿透力弱,直接影响通信可靠性。
因此,在现有的用电信息传输过程中,采用单一的通信方式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能够提高用电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通信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包括:分别获取预设的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信噪比;所述邻居节点为与双模通信节点相邻的节点。根据所述信噪比获取对应的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根据所述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所述信道邻接表包括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所述载波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载波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所述无线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将所述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所述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根据所述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一致性融合信道。所述一致性融合信道用于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噪比包括载波信道信噪比和无线信道信噪比;分别获取预设的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信噪比,包括:分别对所述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号和无线信号进行侦听,获得所述双模通信节点与各所述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信噪比和无线信道信噪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道状态包括载波信道状态和无线信道状态;根据所述信噪比获取对应的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包括:根据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获取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并根据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获取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所述载波信道状态用于表征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是否可靠;所述无线信道状态用于表征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无线信道是否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获取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包括:判断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一自适应区间内。在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处于所述第一自适应区间内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预设算法对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进行预测;或,在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处于所述第一自适应区间外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获取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包括:判断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二自适应区间内。在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处于所述第二自适应区间内的情况下,根据第二预设算法对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进行预测;或,在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处于所述第二自适应区间外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包括:在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数值时,将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确定为可靠状态;或,在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小于所述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下界时,将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确定为不可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包括:在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数值时,将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确定为可靠状态;或,在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小于所述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下界时,将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确定为不可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预设算法对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进行预测,包括:将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与预设的初始阈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一备选信道状态。将所述第一备选信道状态和预设的第一动作进行组合,获得多个第一状态动作对。所述第一动作用于表征下一时刻的载波信道状态的预测状态为可靠状态或不可靠状态。根据所述第一预设算法利用各所述第一状态动作对进行计算,获得各所述第一状态动作对分别对应的第一结果值。根据各所述第一结果值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二预设算法对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进行预测,包括:将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与预设的初始阈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二备选信道状态。将所述第二备选信道状态和预设的第二动作进行组合,获得多个第二状态动作对,所述第二动作用于表征下一时刻的无线信道状态的预测状态为可靠状态或不可靠状态。根据所述第二预设算法利用各所述第二状态动作对进行计算,获得各所述第二状态动作对分别对应的第二结果值。根据各所述第二结果值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一备选信道状态,包括: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大于所述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备选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或,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小于所述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备选信道状态为不可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二备选信道状态,包括: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大于所述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备选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或,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小于所述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备选信道状态为不可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各所述第一结果值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包括:将第一结果值最大的第一状态动作对确定为第一目标动作对,将所述第一目标动作对中的第一动作确定为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各所述第二结果值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包括:将第二结果值最大的第二状态动作对确定为第二目标动作对,将所述第二目标动作对中的第二动作确定为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道邻接表包括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根据所述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包括:对载波信道状态处于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进行统计,获得载波信道邻接表。并对无线信道状态处于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进行统计,获得无线信道邻接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所述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包括:对所述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所述无线信道邻接表中相同的邻居节点进行统计,获得所述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一致性融合信道,包括:将所述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中的邻居节点与所述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分别获取预设的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信噪比;所述邻居节点为与双模通信节点相邻的节点。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噪比获取对应的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第三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所述信道邻接表包括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所述载波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载波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所述无线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融合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所述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一致性融合信道。所述一致性融合信道用于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的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分别从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分别持续检测双模通信节点的邻居节点信号的信噪比,并判断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分别形成双模通信节点与周边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通过对两个邻接表进行融合生成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能够将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筛选出来,并将筛选出来的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这样,由于一致性融合信道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提升了双模通信的可靠性。使得在通过一致性融合信道对采集到的用电信息进行传输时,通信更可靠。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通信可靠性。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个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个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个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个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术语“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服务器或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分别从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分别持续检测双模通信节点的邻居节点信号的信噪比,并判断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分别形成双模通信节点与周边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通过对两个邻接表进行融合生成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能够将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筛选出来。并将筛选出来的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在通过一致性融合信道对电力用户用电数据信息进行传输时,能够提高通信可靠性。
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电子设备分别获取预设的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信噪比。邻居节点为与双模通信节点相邻的节点。
步骤S102,电子设备根据信噪比获取对应的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
步骤S103,电子设备根据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信道邻接表包括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载波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载波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无线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
步骤S104,电子设备将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
步骤S105,电子设备根据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一致性融合信道。一致性融合信道用于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通过分别从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分别持续检测双模通信节点的邻居节点信号的信噪比,并判断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分别形成双模通信节点与周边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通过对两个邻接表进行融合生成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能够将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筛选出来,并将筛选出来的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这样,由于一致性融合信道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提升了双模通信的可靠性。使得在通过一致性融合信道对采集到的用电信息进行传输时,通信更可靠。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通信可靠性。
可选地,双模通信节点为具备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的双模通信手段的智能电表节点。
可选地,双模通信节点为具备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的双模通信手段的双模传感器节点。
进一步的,信噪比包括载波信道信噪比和无线信道信噪比。电子设备分别获取预设的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信噪比,包括:电子设备分别对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号和无线信号进行侦听,获得双模通信节点与各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信噪比和无线信道信噪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对双模通信节点与各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号进行侦听,获得双模通信节点与各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信噪比。电子设备对双模通信节点与各邻居节点之间的无线信号进行侦听,获得双模通信节点与各邻居节点之间的无线信号信噪比。
结合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电子设备分别对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号和无线信号进行侦听,获得双模通信节点与各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信噪比和无线信道信噪比。
步骤S202,电子设备根据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
步骤S203,电子设备根据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信道邻接表包括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载波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载波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无线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
步骤S204,电子设备将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
步骤S205,电子设备根据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一致性融合信道。一致性融合信道用于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通过分别从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分别持续检测双模通信节点的邻居节点信号的信噪比,并判断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分别形成双模通信节点与周边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通过对两个邻接表进行融合生成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能够将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筛选出来,并将筛选出来的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这样,由于一致性融合信道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提升了双模通信的可靠性。使得在通过一致性融合信道对采集到的用电信息进行传输时,通信更可靠。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通信可靠性。
进一步的,信道状态包括载波信道状态和无线信道状态。电子设备根据信噪比获取对应的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包括:电子设备根据载波信道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并根据无线信道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载波信道状态用于表征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是否可靠,无线信道状态用于表征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无线信道是否可靠。
结合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电子设备分别获取预设的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信噪比。
步骤S302,电子设备根据载波信道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并根据无线信道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
步骤S303,电子设备根据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信道邻接表包括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载波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载波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无线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
步骤S304,电子设备将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
步骤S305,电子设备根据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一致性融合信道。一致性融合信道用于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通过分别从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分别持续检测双模通信节点的邻居节点信号的信噪比,并判断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分别形成双模通信节点与周边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通过对两个邻接表进行融合生成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能够将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筛选出来,并将筛选出来的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这样,由于一致性融合信道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提升了双模通信的可靠性。使得在通过一致性融合信道对采集到的用电信息进行传输时,通信更可靠。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通信可靠性。
可选地,电子设备根据载波信道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包括:电子设备判断载波信道信噪比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一自适应区间内。在载波信道信噪比处于第一自适应区间内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预设算法对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进行预测。或,在载波信道信噪比处于第一自适应区间外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判断载波信道信噪比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一自适应区间内后,还包括:电子设备根据载波信道信噪比对第一自适应区间进行更新。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根据载波信道信噪比对第一自适应区间进行更新,包括:在载波信道信噪比大于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的情况下,将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更新为载波信道信噪比的数值;或,在载波信道信噪比小于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下界的情况下,将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下界更新为载波信道信噪比的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波信道信噪比为-2dB。预设的第一自适应区间为[-4dB,-8dB],则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为-4dB,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下界为-8dB。由于载波信道信噪比为-2dB大于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4dB,则将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更新为2dB。更新后的第一自适应区间为[-2dB,-8dB]。
可选地,电子设备根据无线信道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包括:电子设备判断无线信道信噪比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二自适应区间内。在无线信道信噪比处于第二自适应区间内的情况下,根据第二预设算法对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进行预测。或,在无线信道信噪比处于第二自适应区间外的情况下,根据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判断无线信道信噪比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二自适应区间内后,还包括:电子设备根据无线信道信噪比对第二自适应区间进行更新。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根据无线信道信噪比对第二自适应区间进行更新,包括:在无线信道信噪比大于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的情况下,将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更新为无线信道信噪比的数值;或,在无线信道信噪比小于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下界的情况下,将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下界更新为无线信道信噪比的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信道信噪比为-10dB。预设的第二自适应区间为[-4dB,-8dB],则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为-4dB,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下界为-8dB。由于无线信道信噪比为-10dB小于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下界-8dB,则将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下界更新为-10dB。更新后的第二自适应区间为[-2dB,-10dB]。
可选地,电子设备根据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包括:电子设备在载波信道信噪比大于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数值时,将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确定为可靠状态。或,在载波信道信噪比小于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下界时,将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确定为不可靠状态。其中,第一预设数值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波信道信噪比为-2dB。预设的第一自适应区间为[-4dB,-8dB],则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为-4dB,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下界为-8dB。-2dB处于[-4dB,-8dB]区间外。由于载波信道信噪比-2dB大于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4dB,且小于或等于0。则确定该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波信道信噪比为-10dB。预设的第一自适应区间为[-4dB,-8dB],则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为-4dB,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下界为-8dB。-2dB处于[-4dB,-8dB]区间外。由于载波信道信噪比-10dB小于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下界-8dB。则确定该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为不可靠状态。
可选地,电子设备根据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包括:电子设备在无线信道信噪比大于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数值时,将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确定为可靠状态。或,在无线信道信噪比小于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下界时,将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确定为不可靠状态。其中,第一预设数值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信道信噪比为-1dB。预设的第二自适应区间为[-2dB,-6dB],则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为-2dB,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下界为-6dB。-1dB处于[-2dB,-6dB]区间外。由于无线信道信噪比-1dB大于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2dB,且小于或等于0。则确定该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信道信噪比为-10dB。预设的第二自适应区间为[-2dB,-6dB],则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为-4dB,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下界为-8dB。-2dB处于[-2dB,-6dB]区间外。由于无线信道信噪比-10dB小于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下界-6dB。则确定该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为不可靠状态。
可选地,电子设备根据第一预设算法对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进行预测,包括:电子设备将载波信道信噪比与预设的初始阈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根据第一比较结果确定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一备选信道状态。将第一备选信道状态和预设的第一动作进行组合,获得多个第一状态动作对,第一动作用于表征下一时刻的载波信道状态的预测状态为可靠状态或不可靠状态。根据第一预设算法利用各第一状态动作对进行计算,获得各第一状态动作对分别对应的第一结果值。根据各第一结果值确定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其中,预设的初始阈值为-8dB。预设的第一动作包括预测可靠状态和预测不可靠状态。
可选地,电子设备根据第一比较结果确定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一备选信道状态,包括:电子设备在第一比较结果为载波信道信噪比大于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备选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或,在第一比较结果为载波信道信噪比小于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备选信道状态为不可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动作为预测可靠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下一时刻的载波信道状态的预测状态为可靠状态。在第一动作为预测不可靠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下一时刻的载波信道状态的预测状态为不可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备选信道状态为S1或S2。其中,S1为可靠状态,S2为不可靠状态。第一动作为a1或a2。其中,a1为预测可靠状态,a2为预测不可靠状态。将第一备选信道状态和预设的第一动作进行组合,获得多个第一状态动作对。例如:(S1,a1)、(S1,a2)、(S2,a1)、(S2,a2)。
进一步的,根据第一预设算法利用第一状态动作对进行计算,获得第一状态动作对对应的第一结果值,包括:通过计算
获得第一状态动作对对应的第一结果值。其中,Qt+1(Si,aj)为第一状态动作对(Si,aj)在t+1时刻对应的第一结果值,Qt(Si,aj)为第一状态动作对(Si,aj)在t时刻对应的第一结果值,α为预设的学习率,γ为预设的奖励折扣因子,aj为第一动作,Si为第一备选状态,R(aj,Si→S'i)为在Si状态下执行第一动作aj后的奖励值,S'i为第一备选状态Si执行第一动作aj后的状态,为在t时刻采取动作aj的最大第一结果值,a′j为状态S′i对应的动作,i=1或2,j=1或2。
进一步的,通过计算获得第一结果值最大的第一状态动作对。其中,D(Si,aj)为第一结果值最大的第一状态动作对,Qt+1(Si,aj)为第一状态动作对(Si,aj)在t+1时刻对应的第一结果值。
可选地,奖励值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从预设的第一奖励值函数表中查找出奖励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表1所示,表1为第一奖励值函数表的示例表。
R(aj,Si→S'i) | a1 | a2 |
S1→S'1 | +1 | -1 |
S1→S'2 | -5 | +1 |
S2→S'1 | +1 | -1 |
S2→S'2 | -5 | +1 |
表1
表1中,R(aj,Si→S'i)用于表征在当前时刻下的第一备选状态为Si,在第一备选状态Si执行第一动作aj后的下一时刻的状态为S'i。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动作为预测可靠状态a1的情况下,S1→S′1对应的奖励值为+1。在第一动作为预测不可靠状态a2的情况下,S1→S'1对应的奖励值为-1。在第一动作为预测可靠状态a1的情况下,S1→S'2对应的奖励值为-5。在第一动作为预测不可靠状态a2的情况下,S1→S′2对应的奖励值为+1。其中,Si→S'i用于表示从当前时刻到下一时刻的实际状态转移。在一些实施例中,S'i为下一时刻的载波信道的信道状态。
可选地,电子设备根据第二预设算法对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进行预测,包括:电子设备将无线信道信噪比与预设的初始阈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根据第二比较结果确定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二备选信道状态。将第二备选信道状态和预设的第二动作进行组合,获得多个第二状态动作对,第二动作用于表征下一时刻的无线信道状态的预测状态为可靠状态或不可靠状态。根据第二预设算法利用各第二状态动作对进行计算,获得各第二状态动作对分别对应的第二结果值。根据各第二结果值确定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
可选地,电子设备根据第二比较结果确定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二备选信道状态,包括:电子设备在第二比较结果为无线信道信噪比大于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备选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或,在第二比较结果为无线信道信噪比小于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备选信道状态为不可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动作为预测可靠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下一时刻的无线信道状态的预测状态为可靠状态。在第二动作为预测不可靠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下一时刻的无线信道状态的预测状态为不可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备选信道状态为P1或P2。其中,P1为可靠状态,P2为不可靠状态。第二动作为b1或b2。其中,b1为预测可靠状态,b2为预测不可靠状态。将第二备选信道状态和预设的第二动作进行组合,获得多个第二状态动作对。例如:(P1,b1)、(P1,b2)、(P2,b1)、(P2,b2)。
进一步的,根据第二预设算法利用第二状态动作对进行计算,获得第二状态动作对对应的第二结果值,包括:通过计算
获得第二状态动作对对应的第二结果值。其中,Qt+1(Pi,bj)为第二状态动作对(Pi,bj)在t+1时刻对应的第二结果值,Qt(Pi,bj)为第二状态动作对(Pi,bj)在t时刻对应的第二结果值,α为预设的学习率,γ为预设的奖励折扣因子,bj为第二动作,Pi为第二备选状态,R(bj,Pi→P'i)为在Pi状态下执行第二动作bj后的奖励值,P'i为第二备选状态Pi执行第二动作bj后的状态,为在t时刻采取第二动作bj的最大第二结果值,b'j为状态P'i对应的动作,i=1或2,j=1或2。
进一步的,通过计算获得第二结果值最大的第二状态动作对。其中,D(Pi,bj)为第二结果值最大的第二状态动作对,Qt+1(Pi,bj)为第二状态动作对(Pi,bj)在t+1时刻对应的第二结果值。
可选地,奖励值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从预设的第二奖励值函数表中查找出奖励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表2所示,表2为第二奖励值函数表的示例表。
R(bj,Pi→P'i) | b1 | b2 |
P1→P′1 | +1 | -1 |
P1→P′2 | -5 | +1 |
P2→P′1 | +1 | -1 |
P2→P′2 | -5 | +1 |
表2
表2中,R(bj,Pi→P'i)用于表征在当前时刻下的第二备选状态为Pi,在第二备选状态Pi执行第二动作bj后的下一时刻的状态为P'i。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动作为预测可靠状态b1的情况下,P1→P'1对应的奖励值为+1。在第二动作为预测不可靠状态b2的情况下,P1→P'1对应的奖励值为-1。在第二动作为预测可靠状态b1的情况下,P1→P'2对应的奖励值为-5。在第二动作为预测不可靠状态b2的情况下,P1→P'2对应的奖励值为+1。其中,Pi→P′i用于表示从当前时刻到下一时刻的实际状态转移。在一些实施例中,P′i为下一时刻的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根据各第一结果值确定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包括:电子设备将第一结果值最大的第一状态动作对确定为第一目标动作对,将第一目标动作对中的第一动作确定为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果值最大的第一状态动作对为D(S1,a1),则将第一状态动作对D(S1,a1)中的第一动作a1确定为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其中,a1为预测可靠状态。则在第一动作为预测可靠状态的情况下,将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确定为可靠状态。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根据各第二结果值确定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包括:电子设备将第二结果值最大的第二状态动作对确定为第二目标动作对,将第二目标动作对中的第二动作确定为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果值最大的第二状态动作对为D(P1,b2),则将第二状态动作对D(P1,b2)中的第二动作b2确定为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其中,b2为预测不可靠状态。则在第二动作为预测不可靠状态的情况下,将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确定为不可靠状态。
进一步的,信道邻接表包括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电子设备根据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包括:电子设备对载波信道状态处于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进行统计,获得载波信道邻接表。并对无线信道状态处于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进行统计,获得无线信道邻接表。
可选地,电子设备将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包括:电子设备对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中相同的邻居节点进行统计,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
可选地,电子设备根据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一致性融合信道,包括:电子设备将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中的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这样,由于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中的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为可靠状态,因此将其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在通过一致性融合信道对电力用户用电数据信息进行传输时,能够提高通信可靠性。
结合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电子设备分别获取预设的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信噪比;邻居节点为与双模通信节点相邻的节点。
步骤S402,电子设备根据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
步骤S403,电子设备根据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信道邻接表包括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载波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载波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无线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
步骤S404,电子设备将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
步骤S405,电子设备将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中的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一致性融合信道用于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通过分别从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分别持续检测双模通信节点的邻居节点信号的信噪比,并判断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分别形成双模通信节点与周边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通过对两个邻接表进行融合生成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能够将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筛选出来,并将筛选出来的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这样,由于一致性融合信道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提升了双模通信的可靠性。使得在通过一致性融合信道对采集到的用电信息进行传输时,通信更可靠。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通信可靠性。
结合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501、第二获取模块502、第三获取模块503、融合模块504和确定模块505。第一获取模块501被配置为分别获取预设的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信噪比;邻居节点为与双模通信节点相邻的节点,并将信噪比发送给第二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502被配置为接收第一获取模块发送的信噪比,根据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并将信道状态发送给第三获取模块。第三获取模块503被配置为接收第二获取模块发送的信道状态,根据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信道邻接表包括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载波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载波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无线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并将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发送给融合模块。融合模块504被配置为接收第三获取模块发送的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将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并将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发送给确定模块。确定模块505被配置为接收融合模块发送的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并根据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一致性融合信道。一致性融合信道用于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装置,通过分别从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分别持续检测双模通信节点的邻居节点信号的信噪比,并判断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分别形成双模通信节点与周边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通过对两个邻接表进行融合生成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能够将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筛选出来,并将筛选出来的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在通过一致性融合信道对电力用户用电数据信息进行传输时,能够提高通信可靠性。
进一步的,信噪比包括载波信道信噪比和无线信道信噪比。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分别获取预设的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信噪比:分别对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号和无线信号进行侦听,获得双模通信节点与各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信噪比和无线信道信噪比。
进一步的,信道状态包括载波信道状态和无线信道状态。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根据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根据载波信道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并根据无线信道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载波信道状态用于表征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是否可靠。无线信道状态用于表征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无线信道是否可靠。
进一步的,根据载波信道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包括:判断载波信道信噪比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一自适应区间内;在载波信道信噪比处于第一自适应区间内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预设算法对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进行预测;或,在载波信道信噪比处于第一自适应区间外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
进一步的,根据无线信道信噪比获取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包括:判断无线信道信噪比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二自适应区间内。在无线信道信噪比处于第二自适应区间内的情况下,根据第二预设算法对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进行预测;或,在无线信道信噪比处于第二自适应区间外的情况下,根据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
进一步的,根据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包括:在载波信道信噪比大于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数值时,将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确定为可靠状态。或,在载波信道信噪比小于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下界时,将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确定为不可靠状态。
进一步的,根据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包括:在无线信道信噪比大于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数值时,将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确定为可靠状态。或,在无线信道信噪比小于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下界时,将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确定为不可靠状态。
进一步的,根据第一预设算法对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进行预测,包括:将载波信道信噪比与预设的初始阈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根据第一比较结果确定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一备选信道状态。将第一备选信道状态和预设的第一动作进行组合,获得多个第一状态动作对。第一动作用于表征下一时刻的载波信道状态的预测状态为可靠状态或不可靠状态。根据第一预设算法利用各第一状态动作对进行计算,获得各第一状态动作对分别对应的第一结果值。根据各第一结果值确定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
进一步的,根据第二预设算法对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进行预测,包括:将无线信道信噪比与预设的初始阈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根据第二比较结果确定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二备选信道状态。将第二备选信道状态和预设的第二动作进行组合,获得多个第二状态动作对。第二动作用于表征下一时刻的无线信道状态的预测状态为可靠状态或不可靠状态。根据第二预设算法利用各第二状态动作对进行计算,获得各第二状态动作对分别对应的第二结果值。根据各第二结果值确定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
进一步的,根据第一比较结果确定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一备选信道状态,包括:在第一比较结果为载波信道信噪比大于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备选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或,在第一比较结果为载波信道信噪比小于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备选信道状态为不可靠状态。
进一步的,根据第二比较结果确定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二备选信道状态,包括:在第二比较结果为无线信道信噪比大于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备选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或,在第二比较结果为无线信道信噪比小于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备选信道状态为不可靠状态。
进一步的,根据各第一结果值确定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包括:将第一结果值最大的第一状态动作对确定为第一目标动作对。将第一目标动作对中的第一动作确定为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
进一步的,根据各第二结果值确定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包括:将第二结果值最大的第二状态动作对确定为第二目标动作对。将第二目标动作对中的第二动作确定为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
进一步的,信道邻接表包括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第三获取模块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根据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对载波信道状态处于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进行统计,获得载波信道邻接表,并对无线信道状态处于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进行统计,获得无线信道邻接表。
进一步的,融合模块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将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对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中相同的邻居节点进行统计,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
进一步的,确定模块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根据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一致性融合信道:将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中的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
结合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装置,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00和存储器(memory)601。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602和总线603。其中,处理器600、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1可以通过总线6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6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600可以调用存储器6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装置,通过分别从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分别持续检测双模通信节点的邻居节点信号的信噪比,并判断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分别形成双模通信节点与周边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通过对两个邻接表进行融合生成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能够将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筛选出来,并将筛选出来的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这样,由于一致性融合信道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提升了双模通信的可靠性。使得在通过一致性融合信道对采集到的用电信息进行传输时,通信更可靠。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通信可靠性。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可选地,电子设备包括服务器或计算机等。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分别从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分别持续检测双模通信节点的邻居节点信号的信噪比,并判断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分别形成双模通信节点与周边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通过对两个邻接表进行融合生成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能够将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筛选出来,并将筛选出来的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这样,由于一致性融合信道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提升了双模通信的可靠性。使得在通过一致性融合信道对采集到的用电信息进行传输时,通信更可靠。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通信可靠性。
存储器6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
存储器6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上述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20)
1.一种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获取预设的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信噪比;所述邻居节点为与双模通信节点相邻的节点;
根据所述信噪比获取对应的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
根据所述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所述信道邻接表包括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所述载波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载波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所述无线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
将所述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所述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
根据所述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一致性融合信道;所述一致性融合信道用于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噪比包括载波信道信噪比和无线信道信噪比;分别获取预设的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信噪比,包括:
分别对所述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号和无线信号进行侦听,获得所述双模通信节点与各所述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信噪比和无线信道信噪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包括载波信道状态和无线信道状态;根据所述信噪比获取对应的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获取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并根据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获取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所述载波信道状态用于表征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是否可靠;所述无线信道状态用于表征邻居节点与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无线信道是否可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获取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一自适应区间内;
在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处于所述第一自适应区间内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预设算法对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进行预测;或,在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处于所述第一自适应区间外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获取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二自适应区间内;
在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处于所述第二自适应区间内的情况下,根据第二预设算法对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进行预测;或,在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处于所述第二自适应区间外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包括:
在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数值时,将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确定为可靠状态;或,
在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小于所述第一自适应区间的下界时,将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确定为不可靠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或下界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包括:
在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上界,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数值时,将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确定为可靠状态;或,
在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小于所述第二自适应区间的下界时,将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确定为不可靠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预设算法对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进行预测,包括:
将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与预设的初始阈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一备选信道状态;
将所述第一备选信道状态和预设的第一动作进行组合,获得多个第一状态动作对;所述第一动作用于表征下一时刻的载波信道状态的预测状态为可靠状态或不可靠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算法利用各所述第一状态动作对进行计算,获得各所述第一状态动作对分别对应的第一结果值;
根据各所述第一结果值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二预设算法对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进行预测,包括:
将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与预设的初始阈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二备选信道状态;
将所述第二备选信道状态和预设的第二动作进行组合,获得多个第二状态动作对;所述第二动作用于表征下一时刻的无线信道状态的预测状态为可靠状态或不可靠状态;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算法利用各所述第二状态动作对进行计算,获得各所述第二状态动作对分别对应的第二结果值;
根据各所述第二结果值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一备选信道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大于所述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备选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或,
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所述载波信道信噪比小于所述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备选信道状态为不可靠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邻居节点在当前时刻的第二备选信道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大于所述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备选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或,
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所述无线信道信噪比小于所述初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备选信道状态为不可靠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所述第一结果值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包括:
将第一结果值最大的第一状态动作对确定为第一目标动作对;
将所述第一目标动作对中的第一动作确定为所述邻居节点的载波信道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所述第二结果值确定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包括:
将第二结果值最大的第二状态动作对确定为第二目标动作对;
将所述第二目标动作对中的第二动作确定为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信道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邻接表包括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根据所述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包括:
对载波信道状态处于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进行统计,获得载波信道邻接表;并对无线信道状态处于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进行统计,获得无线信道邻接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所述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包括:
对所述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所述无线信道邻接表中相同的邻居节点进行统计,获得所述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一致性融合信道,包括:
将所述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中的邻居节点与所述双模通信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确定为一致性融合信道。
17.一种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分别获取预设的双模通信节点与至少一个邻居节点之间的信噪比;所述邻居节点为与双模通信节点相邻的节点;
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噪比获取对应的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
第三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邻居节点的信道状态获取信道邻接表;所述信道邻接表包括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无线信道邻接表;所述载波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载波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所述无线信道邻接表中包括若干个无线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可靠状态的邻居节点;
融合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载波信道邻接表和所述无线信道邻接表进行融合,获得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双模融合信道邻接表确定一致性融合信道;所述一致性融合信道用于表征双模通信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均处于可靠状态。
18.一种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装置。
20.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76320.3A CN115134021B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76320.3A CN115134021B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34021A CN115134021A (zh) | 2022-09-30 |
CN115134021B true CN115134021B (zh) | 2023-08-08 |
Family
ID=83377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76320.3A Active CN115134021B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340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72258B (zh) * | 2024-03-12 | 2024-05-24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武威供电公司 | 一种电力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60066A (zh) * | 2010-04-28 | 2013-01-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邻居关系信息管理 |
CN106160790A (zh) * | 2015-03-25 | 2016-11-23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电力线载波与微功率无线融合安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
CN108924045A (zh) * | 2018-09-27 | 2018-11-30 |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模通信网络信道衡量方法及系统 |
CN111885668A (zh) * | 2020-06-19 | 2020-11-03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一种双模Mesh网络的混合路由建立方法 |
CN113037332A (zh) * | 2021-03-25 | 2021-06-25 |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双信道混合复用的树形网络通信方法 |
CN114285436A (zh) * | 2021-12-19 | 2022-04-05 | 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载波与230、433无线融合的双模通信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99708B2 (en) * | 2014-01-17 | 2017-07-04 |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 Dynamically-selectable multi-modal modulation in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s |
-
2022
- 2022-06-15 CN CN202210676320.3A patent/CN1151340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60066A (zh) * | 2010-04-28 | 2013-01-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邻居关系信息管理 |
CN106160790A (zh) * | 2015-03-25 | 2016-11-23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电力线载波与微功率无线融合安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
CN108924045A (zh) * | 2018-09-27 | 2018-11-30 |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模通信网络信道衡量方法及系统 |
CN111885668A (zh) * | 2020-06-19 | 2020-11-03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一种双模Mesh网络的混合路由建立方法 |
CN113037332A (zh) * | 2021-03-25 | 2021-06-25 |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双信道混合复用的树形网络通信方法 |
CN114285436A (zh) * | 2021-12-19 | 2022-04-05 | 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载波与230、433无线融合的双模通信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34021A (zh) | 2022-09-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68372B (zh) | 电力线通信网络中设备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 | |
CN110988596B (zh) | 一种新型主动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 |
CN106357305A (zh) | 一种树形结构网络的自动组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0601723A (zh) | 一种电气网络拓扑自动辨识方法及系统 | |
CN115134021B (zh) | 双模通信的信道融合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CN107871206A (zh) | 基于连锁故障网络图的输电线路脆弱性识别方法 | |
CN103593707A (zh) |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753614A (zh) |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故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2688310A (zh) | 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的线损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13055358B (zh) | 基于协同攻击基因的电力cps风险传播范围预测方法及系统 | |
JP2017513284A (ja) | メッシュネットワーク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技術 | |
CN107370685A (zh) | 一种物联网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 | |
CN111314185A (zh) | 自组网的方法、自组网的响应方法、受控设备及网关 | |
CN108881047A (zh) | 网络扩容判别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404404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终端路由选择方法及物联网终端 | |
CN109714435B (zh) | 一种云平台视频收集和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114567471B (zh) | 一种基于5g的电力通信网络安全检测系统及方法 | |
CN113810976B (zh) | 一种mesh组网数据传输方法及存储介质 | |
CN103329453B (zh) | 用于经由电力线网络远程测量电的消耗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595750B (zh) | 一种网络拓扑的划分方法、装置及网络拓扑管理设备 | |
JP4835517B2 (ja) | 通信ルートの構築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通信端末 | |
CN103441874A (zh) | 一种数字家庭中智能网络双控家居设备系统 | |
JP2023537119A (ja) | ネットワークデータ分析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ータ分析機能ネットワーク要素、通信システム、非一時的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07506897B (zh) | 平衡节点岛向外扩散的电网稳态数据检测辨识与修正方法 | |
CN101155065B (zh) | 一种中间节点自动创建的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