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3704A - 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3704A
CN115133704A CN202211025082.6A CN202211025082A CN115133704A CN 115133704 A CN115133704 A CN 115133704A CN 202211025082 A CN202211025082 A CN 202211025082A CN 115133704 A CN115133704 A CN 1151337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ipe
frame
generator
fixe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50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3704B (zh
Inventor
徐笛
王磊
马正鹏
陆建国
雷仕清
张建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yi He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yi He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yi He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yi He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50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37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3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3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3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3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3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s, e.g. cooling jack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1/00Generators or motor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Alleged perpetua mobilia obtain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H02N11/002Gen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所述双重冷却发电机组件包括有发电机底座、排烟管、冷却液进入管、增距贴合框、内腔引流板、帕尔贴发电片、低温液输送管、温差冷却框与存电蓄电池,其中排烟管布置在发电机底座上,所述冷却液进入管布置在排烟管的一侧,通过对本发明的设置,可以在冷却液进入到管道内部之后进行分流,借助分流的一道冷却液、帕尔贴发电片与后续的两个分流的冷却液合流,对排烟管实现三道降温,并且降温的力度逐渐加强,使得排烟管降温的效果更好,并且在帕尔贴发电片吸热的过程中发电,借助这些电量可以实现外接管道的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
背景技术
发电机通过轴承、机座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通过滑环通入一定励磁电流,使转子成为一个旋转磁场,定子线圈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目前为了发电机的静音,发电机密封在静音箱体内,预留燃烧进气口,为保障舱内辐射热,采用全水冷技术,发动机、发电机、排期歧管、阻抗复合消音器共用一套水路循环系统,通过远程散热器将热量带走,形成有效隔离,有效解决了排气噪音以及排气过热的现象,并且在静音箱的底座上布置排烟管以及冷却液进入管。
现有的装置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发电机的排烟管在排烟的过程中,只能经过一道全程散热的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导致排烟管的整体散热效果并不佳,导致排烟管排出烟气之后,排烟管表面仍然能达到一百多度的高温,同时排烟管一侧的冷却液进入管在外接管道拔出时,无法防止冷却液的逆流,使得冷却液进入管的使用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以解决上述过程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所述双重冷却发电机组件包括有发电机底座、排烟管、冷却液进入管、增距贴合框、内腔引流板、帕尔贴发电片、低温液输送管、温差冷却框与存电蓄电池,其中排烟管布置在发电机底座上,所述冷却液进入管布置在排烟管的一侧,其中增距贴合框固定在排烟管处于发电机底座内部的一侧,所述内腔引流板均匀布置在增距贴合框的内部,其中帕尔贴发电片布置在增距贴合框的一侧,所述低温液输送管插入布置在冷却液进入管的一侧,其中温差冷却框布置在低温液输送管的上侧,所述存电蓄电池布置在温差冷却框的下方,其中管道自锁组件布置在冷却液进入管上。
优选的,所述排烟管固定在发电机底座上,其中冷却液进入管由螺钉连接在发电机底座上,所述增距贴合框焊接连接在排烟管上,其中引流板在增距贴合框的内部交错布置,所述引流板与增距贴合框之间进行卡扣连接,其中引流板在增距贴合框的内部向下倾斜六度布置,所述帕尔贴发电片位于增距贴合框与温差冷却框之间,其中存电蓄电池与帕尔贴发电片之间进行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进入管的内部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双层液隔板,其中双层液隔板布置的形状为L形,所述冷却液进入管的一侧插入布置固定连接第二路输液管,其中第二路输液管的另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螺旋环绕管,所述螺旋环绕管套在排烟管上,其中螺旋环绕管的一侧固定固定连接的混入连管,所述混入连管上侧布置固定连接的总和圆筒,其中总和圆筒的一侧插入布置挡流插块,所述总和圆筒与挡流插块之间进行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进入管的一侧布置有转动杆,其中转动杆贯穿发电机底座的一侧布置,所述转动杆与发电机底座之间进行活动连接,其中转动杆处于发电机底座外部的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冷却液进入管的内部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方形限制框,其中方形限制框的中部对称放置有上下拼合板。
优选的,所述管道自锁组件包括有外部增距圆筒、密封挤压囊、增压存气囊、按压横推板、内部腔、锁紧压框与第一延伸杆,其中密封挤压囊嵌入在外部增距圆筒的内部一侧,所述增压存气囊套在密封挤压囊的外部,其中按压横推板布置在增压存气囊的一侧,所述内部腔均匀开设在外部增距圆筒的内部,其中锁紧压框处于内部腔的内部,所述第一延伸杆固定在锁紧压框上。
优选的,所述外部增距圆筒固定在冷却液进入管的一侧,其中密封挤压囊与增压存气囊之间互通布置,所述内部腔的一侧贯穿外部增距圆筒布置,其中内部腔开设的形状为L形,所述第一延伸杆贯穿内部腔的一侧布置。
优选的,所述外部增距圆筒的一侧放置有边侧旋转环,其中边侧旋转环活动套在冷却液进入管上,所述边侧旋转环一侧均匀布置固定连接的突出齿牙,其中边侧旋转环上均匀贯穿开设内收转槽,所述内收转槽的内部贯穿布置有第一延伸杆的一侧,其中边侧旋转环的外围布置固定连接的向上翘起框,所述向上翘起框的内部横穿布置有第二延伸杆,其中第二延伸杆的下侧与上下拼合板之间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锁紧压框的上侧布置固定连接的错开立板,其中错开立板的上端布置固定连接的横压推板,所述错开立板的一侧放置有联动护杆,其中联动护杆贯穿外部增距圆筒的一侧布置,所述联动护杆远离错开立板的一侧与按压横推板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其中联动护杆在靠近错开立板的一侧外部套有复位拉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本发明的设置,可以在冷却液进入到管道内部之后进行分流,借助分流的一道冷却液、帕尔贴发电片与后续的两个分流的冷却液合流,对排烟管实现三道降温,并且降温的力度逐渐加强,使得排烟管降温的效果更好,并且在帕尔贴发电片吸热的过程中发电,借助这些电量可以实现外接管道的固定,进一步的冷却液进入管在于外接管道固定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冷却液进入管的自动开合,同时密封挤压囊加强对外接管道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电机底座半剖前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冷却液进入管半剖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增距贴合框半剖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双层液隔板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外部增距圆筒半剖右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增压存气囊右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边侧旋转环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边侧旋转环右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7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发电机底座1、排烟管11、冷却液进入管12、双层液隔板1201、第二路输液管1202、螺旋环绕管1203、混入连管1204、总和圆筒1205、挡流插块1206、转动杆1207、传动齿轮1208、方形限制框1209、上下拼合板1210、增距贴合框13、内腔引流板14、帕尔贴发电片15、低温液输送管16、温差冷却框17、存电蓄电池18、外部增距圆筒2、边侧旋转环201、突出齿牙202、内收转槽203、向上翘起框204、第二延伸杆205、密封挤压囊21、增压存气囊22、按压横推板23、内部腔24、锁紧压框25、错开立板2501、横压推板2502、联动护杆2503、复位拉簧2504、第一延伸杆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双重冷却发电机组件与管道自锁组件,双重冷却发电机组件包括有发电机底座1、排烟管11、冷却液进入管12、增距贴合框13、内腔引流板14、帕尔贴发电片15、低温液输送管16、温差冷却框17与存电蓄电池18,其中排烟管11布置在发电机底座1上,冷却液进入管12布置在排烟管11的一侧,其中增距贴合框13固定在排烟管11处于发电机底座1内部的一侧,内腔引流板14均匀布置在增距贴合框13的内部,其中帕尔贴发电片15布置在增距贴合框13的一侧,低温液输送管16插入布置在冷却液进入管12的一侧,其中温差冷却框17布置在低温液输送管16的上侧,存电蓄电池18布置在温差冷却框17的下方,其中管道自锁组件布置在冷却液进入管12上。
帕尔贴发电片15为半导体发电技术,即使得帕尔贴发电片15一侧受热,另一侧降温,使得帕尔贴发电片15上产生温差,从而使得帕尔贴发电片15发电,同时使得帕尔贴发电片15发的电可以储存在存电蓄电池18上,其中在存电蓄电池18的一侧可以放置驱动马达,驱动马达与存电蓄电池18之间进行电连接,同时驱动马达可以固定在发电机底座1上。
排烟管11在发电机上起到排烟的作用,因此排烟管11属于发热的壳体,其中增距贴合框13整个就会发热,因此帕尔贴发电片15与增距贴合框13接触的一侧就会发热,同时帕尔贴发电片15会对增距贴合框13吸热,使得烟气的热度初次被降低,同时内腔引流板14可以增加烟气在增距贴合框13内部行走的路径,使得增距贴合框13对帕尔贴发电片15提供热量;
由于冷却液进入管12的内部布置了双层液隔板1201,使得冷却液还可以经过第二路输液管1202与低温液输送管16进行不同方向的输送,即第二路输液管1202对螺旋环绕管1203进行输送冷却液,此时充满冷却液的螺旋环绕管1203可以更好的对排烟管11进行二次冷却,使得排烟管排出烟气的温度更低,同时经过低温液输送管16输送的冷却液没有吸热,因此低温液输送管16内部的冷却液可以保持低温状态,此冷却液可以对温差冷却框17降温,使得帕尔贴发电片15与温差冷却框17接触的一侧降温,从而实现帕尔贴发电片15两侧存在温差,使得帕尔贴发电片15发电。
随后第二路输液管1202与低温液输送管16会在总和圆筒1205的内部混合,使得冷却液共同的向下一步运输,同时两个管道之间的冷却液混合之后,被排烟管11加热的冷却液的温度会得以降低,便于后续冷却液降温工作的进行。
排烟管11固定在发电机底座1上,其中冷却液进入管12由螺钉连接在发电机底座1上,增距贴合框13焊接连接在排烟管11上,其中引流板14在增距贴合框13的内部交错布置,引流板14与增距贴合框13之间进行卡扣连接,其中引流板14在增距贴合框13的内部向下倾斜六度布置,帕尔贴发电片15位于增距贴合框13与温差冷却框17之间,其中存电蓄电池18与帕尔贴发电片15之间进行电连接。
冷却液进入管12的内部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双层液隔板1201,其中双层液隔板1201布置的形状为L形,双层液隔板1201由隔温材料制成,冷却液进入管12的一侧插入布置固定连接第二路输液管1202,其中第二路输液管1202的另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螺旋环绕管1203,螺旋环绕管1203套在排烟管11上,螺旋环绕管1202可以加强对排烟管11散热的功能,使得排烟管排出的烟气的温度更低,其中螺旋环绕管1203的一侧固定固定连接的混入连管1204,混入连管1204上侧布置固定连接的总和圆筒1205,其中总和圆筒1205的一侧插入布置挡流插块1206,总和圆筒1205与挡流插块1206之间进行卡扣连接。
冷却液进入管12的一侧布置有转动杆1207,转动杆1207与发电机底座1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动杆1207与马达上的转轴进行连接,使得马达的转动可以带着转动杆1207进行转动,其中转动杆1207贯穿发电机底座1的一侧布置,转动杆1207与发电机底座1之间进行活动连接,其中转动杆1207处于发电机底座1外部的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传动齿轮1208,冷却液进入管12的内部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方形限制框1209,其中方形限制框1209的中部对称放置有上下拼合板1210。
上下拼合板1210在外部增距圆筒2对外接的管道进行固定时,可以张开,此时冷却液进入管12可以就外接的管道互通,从而实现输送冷却液的目的,并且一旦外部增距圆筒2与外接管道分离,两个上下拼合板1210又重新合上,实现对冷却液进入管12的密封,因此两个上下拼合板1210可以根据管道的安装与拆卸,控制冷却液进入管12的密封性,实现自控的目的。
管道自锁组件包括有外部增距圆筒2、密封挤压囊21、增压存气囊22、按压横推板23、内部腔24、锁紧压框25与第一延伸杆26,其中密封挤压囊21嵌入在外部增距圆筒2的内部一侧,增压存气囊22套在密封挤压囊21的外部,其中按压横推板23布置在增压存气囊22的一侧,内部腔24均匀开设在外部增距圆筒2的内部,其中锁紧压框25处于内部腔24的内部,第一延伸杆26固定在锁紧压框25上。
外接管道插入到外部增距圆筒2的内部,并且外接管道可以根据锁紧压框25,在其伸入外部增距圆筒2的一侧开设凹槽,这种开凹槽的方式方便快捷,无须对外接管道做出其他的处理,因此也有助于外接管道的生产,锁紧压框25的横截面形状为凸形,密封挤压囊21可以对外接管道进行贴合,从而实现对外接管道密封的功能。
外部增距圆筒2固定在冷却液进入管12的一侧,其中密封挤压囊21与增压存气囊22之间互通布置,内部腔24的一侧贯穿外部增距圆筒2布置,其中内部腔24开设的形状为L形,第一延伸杆26贯穿内部腔24的一侧布置。
外部增距圆筒2的一侧放置有边侧旋转环201,其中边侧旋转环201活动套在冷却液进入管12上,边侧旋转环201与冷却液进入管12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边侧旋转环201一侧均匀布置固定连接的突出齿牙202,其中边侧旋转环201上均匀贯穿开设内收转槽203,内收转槽203的内部贯穿布置有第一延伸杆26的一侧,其中边侧旋转环201的外围布置固定连接的向上翘起框204,向上翘起框204的内部横穿布置有第二延伸杆205,其中第二延伸杆205的下侧与上下拼合板1210之间进行固定连接。
边侧旋转环201借助边侧突出齿牙202与传动齿轮1208之间啮合布置,转动杆1207可以带着传动齿轮1208进行转动,随后传动齿轮1208可以通过边侧突出齿牙202带着边侧旋转环201进行转动,进一步的边侧旋转环201发生转动,此时边侧旋转环201借助内收转槽203,对第一延伸杆26向下推动,随后锁紧压框25向下移动,锁紧压框25对外接管道进行下压固定,于此同时,边侧旋转环201还会带着向上翘起框204进行转动,随后第二延伸杆205向上移动,进一步的上下拼合板1210被外拉,此时两个上下拼合板1210不再对冷却液进入管12进行密封。
锁紧压框25的上侧布置固定连接的错开立板2501,其中错开立板2501的上端布置固定连接的横压推板2502,错开立板2501的一侧放置有联动护杆2503,联动护杆2503为T形杆,其中联动护杆2503贯穿外部增距圆筒2的一侧布置,联动护杆2503远离错开立板2501的一侧与按压横推板23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其中联动护杆2503在靠近错开立板2501的一侧外部套有复位拉簧2504。
在锁紧压框25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锁紧压框25会带着错开立板2501与横压推板2502向下移动,随后横压推板2502会对联动护杆2503进行推动,此时复位弹簧2504发生蓄力形变,联动护杆2503会对按压横推板23进行推动,此时的增压存气囊22受到挤压,增压存气囊22可以给予密封挤压囊21压力,使得密封挤压囊21更好的贴合外接管道。
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不定冠词“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权利要求中出现的多个部分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模块来实现。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Claims (8)

1.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包括双重冷却发电机组件与管道自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冷却发电机组件包括有发电机底座(1)、排烟管(11)、冷却液进入管(12)、增距贴合框(13)、内腔引流板(14)、帕尔贴发电片(15)、低温液输送管(16)、温差冷却框(17)与存电蓄电池(18),其中排烟管(11)布置在发电机底座(1)上,所述冷却液进入管(12)布置在排烟管(11)的一侧,其中增距贴合框(13)固定在排烟管(11)处于发电机底座(1)内部的一侧,所述内腔引流板(14)均匀布置在增距贴合框(13)的内部,其中帕尔贴发电片(15)布置在增距贴合框(13)的一侧,所述低温液输送管(16)插入布置在冷却液进入管(12)的一侧,其中温差冷却框(17)布置在低温液输送管(16)的上侧,所述存电蓄电池(18)布置在温差冷却框(17)的下方,其中管道自锁组件布置在冷却液进入管(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11)固定在发电机底座(1)上,其中冷却液进入管(12)由螺钉连接在发电机底座(1)上,所述增距贴合框(13)焊接连接在排烟管(11)上,其中引流板(14)在增距贴合框(13)的内部交错布置,所述引流板(14)与增距贴合框(13)之间进行卡扣连接,其中引流板(14)在增距贴合框(13)的内部向下倾斜六度布置,所述帕尔贴发电片(15)位于增距贴合框(13)与温差冷却框(17)之间,其中存电蓄电池(18)与帕尔贴发电片(15)之间进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入管(12)的内部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双层液隔板(1201),其中双层液隔板(1201)布置的形状为L形,所述冷却液进入管(12)的一侧插入布置固定连接第二路输液管(1202),其中第二路输液管(1202)的另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螺旋环绕管(1203),所述螺旋环绕管(1203)套在排烟管(11)上,其中螺旋环绕管(1203)的一侧固定固定连接的混入连管(1204),所述混入连管(1204)上侧布置固定连接的总和圆筒(1205),其中总和圆筒(1205)的一侧插入布置挡流插块(1206),所述总和圆筒(1205)与挡流插块(1206)之间进行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入管(12)的一侧布置有转动杆(1207),其中转动杆(1207)贯穿发电机底座(1)的一侧布置,所述转动杆(1207)与发电机底座(1)之间进行活动连接,其中转动杆(1207)处于发电机底座(1)外部的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传动齿轮(1208),所述冷却液进入管(12)的内部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方形限制框(1209),其中方形限制框(1209)的中部对称放置有上下拼合板(12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自锁组件包括有外部增距圆筒(2)、密封挤压囊(21)、增压存气囊(22)、按压横推板(23)、内部腔(24)、锁紧压框(25)与第一延伸杆(26),其中密封挤压囊(21)嵌入在外部增距圆筒(2)的内部一侧,所述增压存气囊(22)套在密封挤压囊(21)的外部,其中按压横推板(23)布置在增压存气囊(22)的一侧,所述内部腔(24)均匀开设在外部增距圆筒(2)的内部,其中锁紧压框(25)处于内部腔(24)的内部,所述第一延伸杆(26)固定在锁紧压框(2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增距圆筒(2)固定在冷却液进入管(12)的一侧,其中密封挤压囊(21)与增压存气囊(22)之间互通布置,所述内部腔(24)的一侧贯穿外部增距圆筒(2)布置,其中内部腔(24)开设的形状为L形,所述第一延伸杆(26)贯穿内部腔(24)的一侧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增距圆筒(2)的一侧放置有边侧旋转环(201),其中边侧旋转环(201)活动套在冷却液进入管(12)上,所述边侧旋转环(201)一侧均匀布置固定连接的突出齿牙(202),其中边侧旋转环(201)上均匀贯穿开设内收转槽(203),所述内收转槽(203)的内部贯穿布置有第一延伸杆(26)的一侧,其中边侧旋转环(201)的外围布置固定连接的向上翘起框(204),所述向上翘起框(204)的内部横穿布置有第二延伸杆(205),其中第二延伸杆(205)的下侧与上下拼合板(1210)之间进行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压框(25)的上侧布置固定连接的错开立板(2501),其中错开立板(2501)的上端布置固定连接的横压推板(2502),所述错开立板(2501)的一侧放置有联动护杆(2503),其中联动护杆(2503)贯穿外部增距圆筒(2)的一侧布置,所述联动护杆(2503)远离错开立板(2501)的一侧与按压横推板(23)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其中联动护杆(2503)在靠近错开立板(2501)的一侧外部套有复位拉簧(2504)。
CN202211025082.6A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 Active CN1151337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5082.6A CN115133704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5082.6A CN115133704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3704A true CN115133704A (zh) 2022-09-30
CN115133704B CN115133704B (zh) 2022-11-29

Family

ID=83387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5082.6A Active CN115133704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370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9108A (zh) * 2022-12-12 2023-01-10 江苏中奕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静音发电机组水冷散热系统用温度监控装置
CN115664097A (zh) * 2022-12-15 2023-01-31 福建德普柯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组合发电机组
CN116343735A (zh) * 2023-06-01 2023-06-27 江苏中奕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发电机组用大型卧式消声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8132A (zh) * 2020-07-10 2020-10-27 扬州勃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散热器
CN213039365U (zh) * 2020-10-10 2021-04-23 河北固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油耗预冷增压型柴油发电机组
CN213450600U (zh) * 2020-11-10 2021-06-15 河北固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预热启动功能的增压型柴油发电机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8132A (zh) * 2020-07-10 2020-10-27 扬州勃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散热器
CN213039365U (zh) * 2020-10-10 2021-04-23 河北固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油耗预冷增压型柴油发电机组
CN213450600U (zh) * 2020-11-10 2021-06-15 河北固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预热启动功能的增压型柴油发电机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9108A (zh) * 2022-12-12 2023-01-10 江苏中奕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静音发电机组水冷散热系统用温度监控装置
CN115664097A (zh) * 2022-12-15 2023-01-31 福建德普柯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组合发电机组
CN116343735A (zh) * 2023-06-01 2023-06-27 江苏中奕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发电机组用大型卧式消声器
CN116343735B (zh) * 2023-06-01 2023-08-08 江苏中奕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发电机组用大型卧式消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3704B (zh)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33704B (zh) 一种具有水热冷却系统的静音发电机
CN104137294B (zh) 带有电池模块壳体和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
CN205791951U (zh) 一种高效降噪水冷散热电机壳体
JP2004527886A (ja) 一体型電池
CN10960615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车载充电机
CN107791786A (zh) 电加热设备
CN214299272U (zh) 一种制氢系统
CN110611108A (zh) 一种加热中冷一体器及其应用的燃料电池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5858482U (zh) 一种双缸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CN100592562C (zh) 燃料电池模块
CN109588008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水冷功率模块
CN104578715B (zh) 一种便携发电机组的逆变器冷却结构
CN103943728B (zh) 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加工生产线
CN213966520U (zh) 一种有机颜料用反应釜
CN110417166A (zh) 一种发电设备机壳
CN213569535U (zh) 臭氧发生器一体机
CN205632034U (zh) 加热器、暖风系统及汽车
CN11245525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散热机构
CN213396661U (zh) 一种发电机组余热回收装置
CN107791787A (zh) 电加热设备
CN109653992B (zh) 一种纳米水雾生成装置
CN108074654A (zh) Uf6容器专用压热罐
CN209310550U (zh) 一种换热器
CN217147081U (zh) 一种便于加热食品的pe包装袋
CN208738325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ilent Generator with Hydrothermal Cooling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9

Pledgee: Bank of Nanjing Co.,Ltd. Taizhou Branch

Pledgor: Jiangsu Zhongyi He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2000017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