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2803A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2803A
CN115132803A CN202210746210.XA CN202210746210A CN115132803A CN 115132803 A CN115132803 A CN 115132803A CN 202210746210 A CN202210746210 A CN 202210746210A CN 115132803 A CN115132803 A CN 115132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yer
sub
layer
display pane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462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娄振花
萧智鸿
周小康
毛成根
刘绍慧
代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462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28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2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28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器件层;像素定义层,位于驱动器件层的一侧,在第一显示区,像素定义层包括层叠的至少一个膜层组,膜层组包括层叠的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第二子膜层位于第一子膜层背向驱动器件层的一侧,第一子膜层背向驱动器件层的表面为凸面,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膜层的折射率。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屏下感光组件接收的光通量。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广泛发展和应用深入,对具有更优视觉体验的高屏占比(甚至全面屏)的显示屏的追求已成为当前显示技术发展的潮流之一。如屏下指纹识别、屏下摄像头等技术均极大的提升了显示屏的屏占比。但受限于各膜层结构的透光性和阵列基板金属走线等对屏下感光组件制造工艺方面的制约,导致感光组件接收的光通量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能够提高屏下感光组件接收的光通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器件层;像素定义层,位于驱动器件层的一侧,在第一显示区,像素定义层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像素定义层包括层叠的至少一个膜层组,膜层组包括层叠的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第二子膜层位于第一子膜层背向驱动器件层的一侧,第一子膜层背向驱动器件层的表面为凸面,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膜层的折射率。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子膜层为离子注入膜层,第一子膜层为非离子注入膜层;
可选的,第二子膜层的本体部与第一子膜层为一体结构。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子膜层的材料包括氟离子;
可选的,第二子膜层的本体部和第一子膜层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
可选的,第一子膜层的折射率为1.7~1.85;
可选的,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为1.3~1.69。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像素定义层背向驱动器件层的表面为平面。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像素定义层包括层叠的至少两个膜层组,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除与驱动器件层距离最远的膜层组之外,每个膜层组中所述第二子膜层背向驱动器件层的表面均为凹面。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区包括聚光区,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聚光区,位于第一显示区中的驱动器件层包括信号走线,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构成可聚光结构,可使部分光避开信号走线并导向汇聚至聚光区;
可选的,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构成的可聚光结构的焦点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聚光区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的,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构成的可聚光结构的焦点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聚光区的中心点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叠。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包括多种颜色的发光元件,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开口,发光元件设置于开口;
发光元件包括红光发光元件、绿光发光元件和蓝光发光元件,红光发光元件周围的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小于绿光发光元件周围的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绿光发光元件周围的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小于蓝光发光元件周围的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驱动器件层;
在驱动器件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定义层,且在第一显示区中,像素定义层中至少层叠形成的至少一个膜层组,膜层组包括层叠的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第二子膜层位于第一子膜层背向驱动器件层的一侧,第一子膜层背向驱动器件层的表面为凸面,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膜层的折射率。
在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驱动器件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定义层,包括:
在驱动器件层的一侧形成本体层;
向第一显示区内的本体层注入离子,以形成一个像素定义层,其中,第二子膜层为离子注入膜层,第一子膜层为非离子注入膜层;
可选的,向第一显示区内的本体层注入离子,包括:
向第一显示区内的本体层注入氟离子;
可选的,本体层包括有机材料。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感光组件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感光组件对应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由于第一子膜层背向驱动器件层的表面为凸面,且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膜层的折射率,这样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构成了可聚光的结构。外界环境光线进入第二子膜层,由于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不同,光线在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的交界面发生折射,并且由于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膜层的折射率,光线经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的交界面后会汇聚,从而提高屏下感光组件接收的光通量,例如感光组件为摄像头,则可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示出图1中A-A向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线通过显示面板的像素定义层的示意图;
图4示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线通过显示面板的像素定义层的示意图;
图6示出图1中A-A向的又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图1中A-A向的又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图1中B-B向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2示出图11中C-C向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申请,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 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申请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申请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在诸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需要在设置显示面板的一侧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红外光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感光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上述电子设备上设置透光显示区,将感光组件设置在透光显示区背面,在保证感光组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但是相关技术中,感光组件接收的光通量并不理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 (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可具有第一显示区 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可大于第二显示区AA2 的透光率。由于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使得显示面板100在第一显示区AA1的背面可以集成感光组件,实现例如摄像头的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同时第一显示区AA1能够显示画面,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积,实现显示装置的全面屏设计。
示例性的,可以将第一显示区AA1的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PPI) 设置为小于第二显示区AA2的PPI,来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可包括驱动器件层10和像素定义层20。至少在第二显示区AA2,驱动器件层10可设置有晶体管、电容、信号线等。像素定义层20设置在驱动器件层10的一侧。在第一显示区AA1,像素定义层20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像素定义层20可包括层叠的至少一个膜层组 201,膜层组201可包括层叠的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第二子膜层2012位于第一子膜层2011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一侧,第一子膜层 2011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为凸面。示例性的,第一子膜层2011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可以为弧形凸面。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膜层2011的折射率。也就是说,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与第一子膜层2011的折射率的比值小于1。
由于第一子膜层2011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为凸面,且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膜层2011的折射率,可理解的是,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构成了可聚光的结构。为了更好的理解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的聚光性,请参考图3,外界环境光线L进入第二子膜层2012,由于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不同,光线L在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的交界面发生折射,并且由于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膜层2011的折射率,光线L 经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的交界面后会汇聚,从而提高屏下感光组件接收的光通量,例如感光组件为摄像头,则可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显示面板而言,一般在其上方设有偏光片,该偏光片覆盖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此外,如果采用COE技术 (彩色滤光膜及黑矩阵的)替代偏光片,那么可以只在第二显示区AA2设置,第一显示区AA1不进行设置,即第一显示区AA1不设置黑矩阵。
图2中以像素定义层20在第一显示区AA1包括一个膜层组201示意,这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例如,像素定义层20在第一显示区AA1可以包括层叠的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膜层组201。例如,如图4所示,像素定义层20在第一显示区AA1可以包括层叠的两个膜层组201。
在膜层组201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可对外界环境光线进行多次汇聚,从而提高外界环境光线的聚光能力,进一步提高屏下感光组件接收的光通量。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在第二显示区AA2,像素定义层20可仅包括一个膜层,也就是说在第二显示区AA2像素定义层20可为一体结构。当然,如果在第二显示区AA2对外界环境光纤的通过量也有需求,第二显示区AA2内的像素定义层20的结构也可以和第一显示区AA1内的像素定义层20的结构相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子膜层2012可以为离子注入膜层,第一子膜层2011可以为非离子注入膜层。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子膜层2012注入了特定离子,第一子膜层2011未注入特定离子。注入特定离子后,可降低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相对于第一子膜层2011,第二子膜层2012 相当于多了注入离子的工艺步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只需对第二子膜层 2012注入能够降低折射率的离子,即可实现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膜层2011的折射率,简单方便;例如可以控制离子注入的速度、时间、浓度等,使得不同位置的离子注入深度不同,从而使第一子膜层 2011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为凸面,也就是使第二子膜层2012和第一子膜层2011的分界面为凸面。本申请实施例只需对显示面板原有的像素定义层做改进,可不必设置额外的膜层来实现聚光性能,从而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示例性的,第二子膜层2012的本体部与第一子膜层2011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二子膜层2012的本体部可理解为第二子膜层2012注入离子之前的结构,第二子膜层2012注入离子之前的结构特征可以和第一子膜层2011 的结构特征相同。这样,可以在驱动器件层10的一侧一体成型一个本体层,然后在本体层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进行离子注入。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喷墨打印方式或者光刻方式来形成本体层。可理解的是,本体层中注入了离子的部分构成了第二子膜层2012,本体层中未注入了离子的部分构成了第一子膜层201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子膜层2012的本体部与第一子膜层2011设置为一体结构,一方面,可以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同时形成第二子膜层2012的本体部与第一子膜层2011,如此可简化工艺步骤;另一方面,既可以使膜层组201包括折射率不同的两个子膜层,又可以使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在物理结构上并未发生分离,如此可提高像素定义层20的可靠性。
另外,在膜层组201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在先制备与驱动器件层10距离较近膜层组201。例如,可以先制备最靠近驱动器件层10的一个膜层组201,然后在制备第二靠近驱动器件层10的一个膜层组201,最后制备与驱动器件层10距离最远的一个膜层组201。这里的距离是指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距离。对于任意一个膜层组201,可以按照上述示例介绍的可以先一体成型一个本体层,然后在本体层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进行离子注入,得到包括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的膜层组 201。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或图5所示,在膜层组201的数量为多个,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除与驱动器件层10距离最远的膜层组之外,其它膜层组201中第二子膜层2012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为凹面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在形成该膜层组201的本体层之后,进行图形化处理,使本体层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为凹面,然后进行离子注入,得到第二子膜层2012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为凹面。又例如,也可以在形成该膜层组201的本体层之后,进行离子注入,然后进行图形化处理,得到第二子膜层2012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为凹面。
当然,也可以分别制备同一膜层组201中的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例如,可以通过喷墨打印方式或者光刻方式来形成第一子膜层 2011,形成的第一子膜层2011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为凸面;然后可以通过喷墨打印方式或者光刻方式来形成第二子膜层2012,形成的第二子膜层2012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可为平面。在形成第二子膜层2012时所用材料的折射率可小于第一子膜层2011所用材料的折射率。
发明人研究发现,第二子膜层2012注入氟离子(F+)后,可以降低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当然,第二子膜层2012也可以注入其它低折射率的离子,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如上文介绍的,第二子膜层2012的本体部与第一子膜层2011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二子膜层2012的本体部与第一子膜层2011的材料包括透明有机材料。有机材料可以为制备常规像素定义层使用的材料,例如,可以选择折射率为1.7~1.85的有机材料。示例性的,有机材料可包括透明聚酰亚胺(Polyimide,PI)、透明有机胶等。
示例性的,第一子膜层2011的折射率可以为1.7~1.85。第二子膜层 2012的折射率可以为1.3~1.69。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或图4所示,在整体上,像素定义层 20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为平面。如图2,像素定义层20仅包括一个膜层组201的情况下,该膜层组201中第二子膜层2012背向驱动器件层10 的表面为平面。如图4所示,像素定义层20仅包括多个膜层组201的情况下,至少最外侧的膜层组201中第二子膜层2012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为平面。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最外侧的膜层组201为多个膜层组中与驱动器件层10距离最远的膜层组。
示例性的,如图2或图4所示,像素定义层20可包括多个开口k,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30可设置于开口k。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封装层40,封装层40覆盖发光元件30。封装层40可以采用薄膜封装。例如,封装层40 可以包括层叠的有机层和无机层,例如可以通过喷墨打印(IJP)的方式制备有机层。为了更好的阻隔水氧入侵发光元件30,喷墨打印过程中需要将喷涂的材料流平,通过将像素定义层20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为设置平面,更有利于封装材料的流平,从而可提高封装层40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像素定义层20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为平面,这样外界环境光线可垂直进入像素定义层20,避免外界环境光线在像素定义层20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处发生折射,从而避免环境光线在像素定义层20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处散射,更有利于实现对环境光线的汇聚。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在像素定义层20包括多个膜层组201的情况下,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除与驱动器件层10距离最远的膜层组之外,每个膜层组201中第二子膜层2012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可以均为凹面,这样可使相邻两个膜层组201中的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也构成聚光结构。如图5所示,以相邻的两个膜层组201分别为膜层组201-1和膜层组201-2为例,膜层组201-1中的第一子膜层2011 的折射率可以大于膜层组201-2中的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由于膜层组201-2中的第二子膜层2012的表面为凹面,膜层组201-1中的第一子膜层2011和膜层组201-2中的第二子膜层2012也能构成聚光结构,这样外界环境光线在膜层组201-1中的第一子膜层2011和膜层组201-2中的第二子膜层2012的交界面再次发生折射,折射后的光线再次汇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显示区AA1包括聚光区Q,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至少部分可位于聚光区Q。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驱动器件层包括信号走线11。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构成可聚光结构,可使部分光避开信号走线11并导向汇聚至聚光区Q。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构成的可聚光结构的焦点F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位于聚光区Q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也就是说,以俯视的角度来看,焦点F在聚光区Q内。如此可以将外界环境光线尽可能多的往聚光区Q汇聚,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感光组件接收的光通量。
示例性的,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构成的可聚光的焦点 F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与聚光区Q的中心点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叠。如此,可以进一步将外界环境光线尽可能多的往聚光区Q汇聚。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第一显示区AA1可包括信号线11,该信号线 11在驱动器件层10上的正投影与像素定义层20在驱动器件层10上的正投影可交叠。又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显示区AA1内的信号线11在驱动器件层10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元件30在驱动器件层10上的正投影可交叠。如图7所示,像素定义层20下方均可为聚光区Q。本申请对信号线11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信号线11可以为金属走线。信号线11可以为扫描线、数据线、电源线等。另外,第二显示区AA2内也可设置有信号线11。第二显示区AA2也可设置有像素电路(图中未示出)。本申请对第二显示区 AA2内的信号线11的具体位置也不做限定。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100可包括多种颜色的发光元件30,像素定义层20包括多个开口k,发光元件30 可设置于开口k。示例性的,发光元件30与开口可一一对应设置。
例如,发光元件30可包括红光发光元件31、绿光发光元件32和蓝光发光元件33。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膜层的材料存在色散的现象,呈现出随光线波长的增加折射率会逐渐减小的趋势。为了保证显示面板的各发光元件的出光效果,红光发光元件31周围的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可小于绿光发光元件32周围的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绿光发光元件32周围的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可小于蓝光发光元件33周围的第二子膜层 2012的折射率。
示例性的,红光发光元件31和绿光发光元件32之间设置有第二子膜层2012。例如,该第二子膜层2012的一半且靠近红光发光元件31的部分可属于红光发光元件31周围的第二子膜层2012,该第二子膜层2012的另一半且靠近绿光发光元件32的部分可属于绿光发光元件32周围的第二子膜层2012。又例如,该第二子膜层2012的三分之一且靠近红光发光元件 31的部分可属于红光发光元件31周围的第二子膜层2012,该第二子膜层 2012的三分之二且靠近绿光发光元件32的部分可属于绿光发光元件32周围的第二子膜层2012。这仅仅是一些示例,本申请对属于各发光元件周围的第二子膜层2012具体尺寸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可控制离子注入的浓度,使不同颜色的发光元件周围的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不同。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具有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0及S120。
S110,提供驱动器件层;
S120,在驱动器件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定义层,且在第一显示区中,像素定义层中至少层叠形成一个膜层组,膜层组包括层叠的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第二子膜层位于第一子膜层背向驱动器件层的一侧,第一子膜层背向驱动器件层的表面为凸面,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膜层的折射率。
示例性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可以形成如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由于第一子膜层2011背向驱动器件层10 的表面为凸面,且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膜层2011的折射率,可理解的是,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构成了可聚光的结构。外界环境光线在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的交界面发生折射,并且由于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膜层2011的折射率,外界环境光线经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的交界面后会汇聚,从而提高屏下感光组件接收的光通量,例如感光组件为摄像头,则可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另外,只需对第二子膜层2012注入能够降低折射率的离子,即可实现第二子膜层201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子膜层2011的折射率,简单方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S120中的在驱动器件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定义层,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10所示,在驱动器件层10的一侧形成本体层201a,本体层201a 可包括多个开口;向第一显示区AA1内的本体层201a注入离子,在此过程中可通过控制离子注入的速度、时间、浓度等,使离子注入深度不同,从而使第一子膜层2011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为凸面,也就是使第二子膜层2012和第一子膜层2011的分界面为凸面,从而形成像素定义层20。其中,第二子膜层2012为离子注入膜层,第一子膜层2011为非离子注入膜层。图10以像素定义层20包括一个膜层组201示意,在像素定义层20 包括多个膜层组201的情况下,可以在先制备与驱动器件层10距离较近膜层组201。例如,可以先制备最靠近驱动器件层10的一个膜层组201,然后在制备第二靠近驱动器件层10的一个膜层组201,最后制备与驱动器件层10距离最远的一个膜层组201。这里的距离是指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距离。对于任意一个膜层组201,可以按照上述示例介绍的可以先一体成型一个本体层,然后在本体层背向驱动器件层10的表面进行离子注入,得到包括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的膜层组20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使第二子膜层2012的本体部与第一子膜层2011为一体结构,一方面,可以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同时形成第二子膜层2012的本体部与第一子膜层2011,如此可简化工艺步骤;另一方面,既可以使膜层组201包括折射率不同的两个子膜层,又可以使第一子膜层2011和第二子膜层2012 在物理结构上并未发生分离,如此可提高像素定义层20的可靠性。
示例性的,可以控制不同位置处离子注入速度,得到如图10所示的第二子膜层2012与第一子膜层2011的交界面的形状。
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喷墨打印方式或者光刻方式来形成本体层201a。
可选的,上述步骤中的向第一显示区内的本体层注入离子,具体可以包括:向第一显示区内的本体层注入氟离子。
可选的,本体层包括有机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00。以下将以一种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12示出图11中C-C向的截面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中,显示面板100 可以是上述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具有第一显示区AA1以及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 AA2的透光率。
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其中第一表面 S1为显示面。显示装置还包括感光组件200,该感光组件200位于显示面板100的第二表面S2侧,感光组件200与第一显示区AA1位置对应。
感光组件200可以是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外部图像信息。本实施例中,感光组件200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采集装置,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感光组件200也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图像采集装置等其它形式的图像采集装置。可以理解的是,感光组件200可以不限于是图像采集装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光组件200也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环境光传感器以及点阵投影器等光传感器。此外,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表面S2还可以集成其它部件,例如是听筒、扬声器等。
图11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可穿戴产品、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依照本申请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申请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申请以及在本申请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驱动器件层;
像素定义层,位于所述驱动器件层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像素定义层由透明材料制成,且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层叠的至少一个膜层组,所述膜层组包括层叠的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所述第二子膜层位于所述第一子膜层背向所述驱动器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子膜层背向所述驱动器件层的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子膜层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膜层为离子注入膜层,所述第一子膜层为非离子注入膜层;
可选的,所述第二子膜层的本体部与所述第一子膜层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膜层的材料包括氟离子;
可选的,所述第二子膜层的本体部和所述第一子膜层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膜层的折射率为1.7~1.85;
可选的,所述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为1.3~1.6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背向所述驱动器件层的表面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层叠的至少两个膜层组,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除与所述驱动器件层距离最远的所述膜层组之外,每个所述膜层组中所述第二子膜层背向所述驱动器件层的表面均为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聚光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驱动器件层包括信号走线,所述第一子膜层和所述第二子膜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聚光区,所述第一子膜层和所述第二子膜层构成可聚光结构可使部分光避开所述信号走线并导向汇聚至所述聚光区;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膜层和所述第二子膜层构成可聚光结构的焦点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聚光区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膜层和所述第二子膜层构成可聚光结构的焦点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聚光区的中心点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种颜色的发光元件,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开口;
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红光发光元件、绿光发光元件和蓝光发光元件,所述红光发光元件周围的所述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绿光发光元件周围的所述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所述绿光发光元件周围的所述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蓝光发光元件周围的所述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
8.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驱动器件层;
在所述驱动器件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定义层,且在所述第一显示区中,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中至少层叠形成一个膜层组,所述膜层组包括层叠的第一子膜层和第二子膜层,所述第二子膜层位于所述第一子膜层背向所述驱动器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子膜层背向所述驱动器件层的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二子膜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子膜层的折射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驱动器件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定义层,包括:
在所述驱动器件层的一侧形成本体层;
向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所述本体层注入离子,以形成一个所述像素定义层,其中,所述第二子膜层为离子注入膜层,所述第一子膜层为非离子注入膜层;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所述本体层注入离子,包括:
向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所述本体层注入氟离子;
可选的,所述本体层包括有机材料。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组件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感光组件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设置。
CN202210746210.XA 2022-06-29 2022-06-29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1328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6210.XA CN115132803A (zh) 2022-06-29 2022-06-29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6210.XA CN115132803A (zh) 2022-06-29 2022-06-29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2803A true CN115132803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9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46210.XA Pending CN115132803A (zh) 2022-06-29 2022-06-29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28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908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JP7007268B2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US8502756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with imaging unit
KR101829781B1 (ko) 이미지 디스플레이 및 감지 기기
WO2018153078A1 (zh)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681572A (zh) 固态成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411519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95048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therefor
JP2011120200A (ja) 撮像装置付き画像表示装置
CN101576673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1308858A (zh) 固态图像捕获器件、固态图像捕获装置和电子信息装置
WO2022052686A1 (zh) 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09496219U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11238258U (zh) 显示背板及显示面板
US2021036701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2050132A1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2415805B (zh)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4398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92054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777658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13280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03320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201456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815364B (zh) 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终端
US11232279B2 (en) Texture recognition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texture recogni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