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2091A - 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2091A
CN115132091A CN202210855617.6A CN202210855617A CN115132091A CN 115132091 A CN115132091 A CN 115132091A CN 202210855617 A CN202210855617 A CN 202210855617A CN 115132091 A CN115132091 A CN 115132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panel
display area
frame por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56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2091B (zh
Inventor
赵向伟
鲜于文旭
江应传
洪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56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209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6204 priority patent/WO202401643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2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2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2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2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6Video wall, i.e. stackable semiconductor matrix display modul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ultimedi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拼接模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设于第一支撑板上,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一非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一部分设于第一支撑板上,第一显示区的另一部分延伸至第一支撑板的边缘外并与第一非显示区连接,第一显示面板对应第一非显示区的部分弯折至第一显示面板的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第二显示面板设于第一显示面板的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第二显示面板与第一显示面板拼接,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第二非显示区,第一显示面板对应第一显示区的部分覆盖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拼接处的第二非显示区的部分,可以解决车载显示模组无法实现零拼缝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们代步的工具,随着交通的发达,汽车占人类交通工具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车载显示作为人机交互的重点,会在智能汽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智能座舱及无人驾驶的快速发展,车载显示器的大屏化显示需求持续增加。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车载显示模组一般为两联屏或三联屏,其中,两联屏即采用两个屏幕拼接而成的大屏,三联屏即采用三个屏幕拼接而成的大屏,上述车载显示模组均使用了模组拼接技术,由于模组边框限制,导致模组拼接处的边框相对较大,无法实现零拼缝的效果,使得车载显示模组无法实现一体化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可以解决车载显示模组无法实现零拼缝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拼接模组,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板;
至少一个第一显示面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边缘外并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连接,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部分弯折至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显示面板,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拼接,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部分覆盖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拼接处的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部分。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连接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至少一侧;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部分之间部分重叠。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部分包括第一显示部和第一弯折显示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部分包括第一边框部,所述第一显示部通过所述第一弯折显示部与所述第一边框部连接,所述第一边框部与所述第一显示部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部分包括第二显示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部分包括第二边框部,所述第二显示部与所述第二边框部连接,所述第二显示部位于所述第一边框部的背离所述第一显示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局部与所述第一弯折显示部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框部与所述第二边框部至少部分重叠设置,所述第二边框部设于所述第一边框部的背离所述第一显示部的一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框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和/或,
所述第二边框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部。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框部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和所述第一边框部之间,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局部与所述第一边框部重叠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部分还包括第二弯折显示部,所述第二显示部通过所述第二弯折显示部与所述第二边框部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框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和/或,
所述第二显示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部。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拼接模组还包括:
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同侧,且所述光学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部的背离所述第一边框部的一侧;
功能层,所述功能层设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学膜层之间。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层包括透光层和触控层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间具有高度差,所述高度差满足以下公式:
0.5T≤ΔH≤2T;
其中,T为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厚度,ΔH为所述高度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拼接模组还包括:
第一垫层,所述第一垫层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边框部的一侧;
第二垫层,所述第二垫层设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背离所述第一显示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垫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垫层的厚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拼接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一种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通过将第一显示面板的第一非显示区弯折至背面,使得第一显示面板可以实现无边框显示;第一显示面板对应第一显示区的部分覆盖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拼接处的第二非显示区的部分,从正面观看时,看不到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拼接处的边框,从而消除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拼接处的边框。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的拼接处无边框,可以实现零拼缝,从而实现拼接模组的一体化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对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显示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拼接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面板弯折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面板的剖视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拼接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面板弯折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拼接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拼接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请参阅图1,本申请对比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模组1、第二显示模组2和盖板3,第一显示模组1和第二显示模组2拼接,盖板3覆盖在第一显示模组1和第二显示模组2上。其中,第一显示模组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SCF(Super Clean Foam,超净泡沫)组件11、第一支撑板12、第一显示面板13、第一偏光片14和第一光学胶15,第二显示模组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SCF组件21、第二支撑板22、第二显示面板23、第二偏光片24、触控层26和第二光学胶25,盖板3覆盖在第一光学胶15和第二光学胶25上。
在图1所示的车载显示模组中,第一显示面板13和第二显示面板23均设有边框。第一显示面板13包括显示区(图未示)和非显示区J,第一显示面板13的显示区(图未示)和第一显示面板13的非显示区J之间具有间隙B,因此,第一显示面板13的边框A等于间隙B加上非显示区J。第二显示面板23包括显示区(图未示)和非显示区K,第二显示面板23的显示区(图未示)和第二显示面板23的非显示区K之间具有间隙F,因此,第二显示面板23的边框G等于间隙F加上非显示区K。第一显示面板13和第二显示面板23之间还具有拼接间隙D。由此可见,第一显示面板13的边框A的宽度、第二显示面板23的边框G的宽度和拼接间隙D的宽度的和等于车载显示模组的拼接处的边框L的宽度,车载显示模组拼接处的边框相对较大,无法实现零拼缝的效果,使得车载显示模组无法实现一体化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拼接模组100以及电子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种拼接模组1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板141、至少一个第一显示面板11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显示面板120,第一显示面板110设于第一支撑板141上,第二显示面板120与第一显示面板110拼接,且第二显示面板120设于第一显示面板110的靠近第一支撑板141的一侧。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可以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等柔性显示面板,其中,LED显示面板可以包括Mini LED(迷你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Micro LED(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拼接模组100包括一个第一显示面板110和一个第二显示面板120,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设置,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的数量可以做适当调整,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拼接模组100包括两个第一显示面板110和一个第二显示面板120,两个第一显示面板110分别设于第二显示面板120的相对两侧;或者,拼接模组100包括一个第一显示面板110和两个第二显示面板120,两个第二显示面板120分别设于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相对两侧。
在又一实施例中,拼接模组100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显示面板110和两个以上的第二显示面板120,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按照阵列分布。当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沿行方向排列时,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沿行方向交错设置。当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沿列方向排列时,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沿列方向交错设置。当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沿多行和多列设置时,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沿行方向交错设置,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交错沿列方向设置。
具体的,结合图2和图3,第一显示面板110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一非显示区VA1,第一非显示区VA1连接于第一显示区AA1的至少一侧。第一显示区AA1的一部分设于第一支撑板141上,第一显示区AA1的另一部分延伸至第一支撑板141的边缘外并与第一非显示区VA1连接,第一显示面板110对应第一非显示区VA1的部分弯折至第一显示面板110的靠近第一支撑板141的一侧。此结构下,由于第一边框部113弯折至第一显示部111的背面,因此,从正面观看第一显示面板110时,看不到第一边框部113,使得第一显示面板110可以实现无边框显示。
具体的,结合图2和图4,第二显示面板120包括第二非显示区VA2,第一显示面板110对应第一显示区AA1的部分覆盖第二显示面板120对应拼接处的第二非显示区VA2的部分。此结构下,第二显示面板120设于第一显示部111的背面的一侧,且第一显示面板110对应第一显示区AA1的部分覆盖第二显示面板120对应拼接处的第二非显示区VA2的部分,从正面观看时,看不到第二显示面板120对应拼接处的边框,从而消除第二显示面板120对应拼接处的边框。
具体的,结合图2和图3,第一显示面板110对应第一显示区AA1的部分包括第一显示部111和第一弯折显示部112,第一显示面板110对应第一非显示区VA1的部分包括第一边框部113,第一弯折显示部112位于第一显示部111的靠近第二显示面板120的一端,第一弯折显示部112呈弧状,第一显示部111通过第一弯折显示部112与第一边框部113弯折连接,使得第一边框部113与第一显示部111相对设置。此结构下,由于第一边框部113弯折至第一显示部111的背面,因此,从正面观看第一显示面板110时,看不到第一边框部113,使得第一显示面板110可以实现无边框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通过将第一边框部113弯折至第一显示部111的背面,可以隐藏第一显示面板110的边框;通过第一显示面板110对应第一显示区AA1的部分遮挡第二显示面板120对应拼接处的第二边框部123,可以隐藏第二显示面板120的边框,配合画面修复技术调整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的画面显示范围,从而使得拼接模组100在拼接处无边框,可以实现零拼缝,从而实现拼接模组100的一体化显示效果。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二显示面板120设于第一显示部111的靠近第一边框部113的一侧,第二显示面板120还包括第二显示区AA2,第二非显示区VA2连接于第二显示区AA2的至少一侧。结合图2至图4,第一显示面板110对应第一显示区AA1的部分与第二显示面板120对应第二显示区AA2的部分之间部分重叠。此结构下,即使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由于拼接精度而存在拼接间隙,由于第一显示面板110对应第一显示区AA1的部分与第二显示面板120对应第二显示区AA2的部分之间部分重叠,且第一显示面板110对应第一显示区AA1的部分与第二显示面板120对应第二显示区AA2的部分之间重叠部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拼接间隙,可以保证零拼缝的正常实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显示面板110对应第一显示区AA1的部分与第二显示面板120对应第二显示区AA2的部分之间具有重叠区域OLA,使得拼接模组100在拼接处无边框,可以实现零拼缝,从而实现拼接模组100的一体化显示效果。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二显示面板120对应第二显示区AA2的部分包括第二显示部121,第二显示面板120对应第二非显示区VA2的部分包括第二边框部123,第二显示部121与第二边框部123连接。结合图2和图3来看,第二显示部121位于第一边框部113的背离第一显示部111的一侧,第二显示部121的局部与第一弯折显示部112至少部分重叠设置。此结构下,即使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由于拼接精度而存在拼接间隙,由于第二显示部121的局部与第一弯折显示部112至少部分重叠设置,且第二显示部121的局部与第一弯折显示部112之间重叠部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拼接间隙,可以保证零拼缝的正常实现。
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弯折显示部112完全叠置于第二显示部121上方,可以进一步保证零拼缝的正常实现。
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显示部121的局部与第一边框部113至少部分重叠设置,由于第一显示部111与第一边框部113相对设置,那么第一显示部111和第二显示部121之间也部分重叠设置,可以进一步保证零拼缝的正常实现。
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边框部113与第二边框部123至少部分重叠设置,由于第一显示部111与第一边框部113相对设置,那么第一显示部111和第二边框部123之间也部分重叠设置,第二边框部123设于第一边框部113的背离第一显示部111的一侧。此结构下,可以避免重叠区域OLA的宽度过大,避免第二显示部121的闲置区域过大而导致材料浪费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边框部113固定连接于第一显示部111;和/或,第二边框部123固定连接于第一边框部113。在此实施例中,拼接模组100还包括第一粘接胶131和第二粘接胶132,第一边框部113通过第一粘接胶131粘接于第一显示部111,第二边框部123通过第二粘接胶132粘接于第一边框部113。
具体的,第一显示面板110的出光面与第二显示面板120的出光面之间具有高度差,高度差与第一支撑板141的厚度相关,第一支撑板141的厚度越大,高度差越大;第一支撑板141的厚度越小,高度差越小。具体来说,高度差满足以下公式:
0.5T≤ΔH≤2T;
其中,T为第一支撑板141的厚度,ΔH为高度差。
更具体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高度差满足以下公式:
0.5T≤ΔH≤1.5T;
其中,T为第一支撑板141的厚度,ΔH为高度差。
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拼接模组100还包括第二支撑板142,第二显示面板120设于第二支撑板142上。具体来说,第一显示部111设于第一支撑板141上,且第一支撑板141和第一边框部113位于第一显示部111的同侧。此结构下,第一支撑板141和第二支撑板142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维持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的形状,从而提高可靠性。
具体的,第一支撑板141和第二支撑板142的材料可以选自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热塑性聚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PI(Polyimide,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设置,第一支撑板141和第二支撑板142的材料可以做适当选择。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第二种拼接模组100,其与第一种拼接模组100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二边框部123至少部分设于第一显示部111和第一边框部113之间,第二显示部121的局部与第一边框部113重叠设置。此结构下,可以提高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的拼接强度,有利于提高拼接模组100的可靠性。在此实施例中,整个第二边框部123设于第一显示部111和第一边框部113之间,第二显示部121设于第二支撑板142上。
具体的,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二显示面板120对应第二显示区AA2的部分还包括第二弯折显示部122,第二弯折显示部122呈弧状,第二显示部121通过第二弯折显示部122与第二边框部123弯折连接,使得第二边框部123设于第一显示部111和第一边框部113之间。
具体的,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二边框部123固定连接于第一显示部111;和/或,第二显示部121固定连接于第一边框部113。在此实施例中,拼接模组100还包括第三粘接胶133和第四粘接胶134,第二边框部123通过第三粘接胶133粘接于第一显示部111,第二显示部121通过第四粘接胶134粘接于第一边框部113。
具体的,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高度差满足以下公式:
1.5T≤ΔH≤2T;
其中,T为第一支撑板141的厚度,ΔH为高度差。
具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第三种拼接模组100和第四种拼接模组100,其分别与第一种拼接模组100和第二种拼接模组100的区别主要在于:拼接模组100还包括光学膜层150和功能层160,光学膜层150设于第一显示部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20的同侧,且光学膜层150位于第一显示部111的背离第一边框部113的一侧,功能层160设于第二显示面板120和光学膜层150之间。此结构下,光学膜层150和第一支撑板141分别设于第一显示部111的相对两侧,功能层160用于弥补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之间的段差,使得光学膜层150能够平整地层叠。
具体的,光学膜层150包括偏光层,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设置,光学膜层150可以包括其他光学膜,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功能层160为透光层,且透光层的光线透过率为90%以上,有利于降低第二显示面板120的光损,提高第二显示面板120的出光效率,使得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的出光质量基本一致。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功能层160为触控层,触控层即集成有触控电路的层结构,此结构下,功能层160既用于弥补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之间的段差,又用于实现触控功能。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功能层160包括透光层和触控层,其中,透光层用于弥补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之间的段差,触控层既用于弥补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之间的段差,又用于实现触控功能。
具体的,透光层的材料可以选自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热塑性聚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PI(Polyimide,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设置,透光层的材料可以做适当选择。
具体的,功能层160的厚度范围为120微米-170微米,例如,功能层160的厚度可以为120微米、130微米、140微米、150微米、160微米或170微米,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设置,功能层160的厚度可以做适当调整。
具体的,拼接模组100还包括盖板170和光学胶180,盖板170覆盖于光学膜层150上,光学胶180设于盖板170和光学膜层150之间,盖板170通过光学胶180固定于光学膜层150上。此结构下,盖板170可以用于保护拼接模组100,有利于提高拼接模组100的可靠性。
具体的,拼接模组100还包括第一垫层191和第二垫层192,第一垫层191设于第一显示部111的靠近第一边框部113的一侧,第二垫层192设于第二显示面板120的背离第一显示部111的一侧,第一垫层191的厚度大于第二垫层192的厚度。此结构下,通过使得第一垫层191的厚度大于第二垫层192的厚度,可以弥补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之间的段差。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垫层191和第一显示部111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板141,第二垫层192和第二显示部121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142。
具体的,第一垫层191和第二垫层192可以为SCF(Super Clean Foam,超净泡沫)组件,SCF组件主要包括泡棉层和金属层,泡棉层设于金属层和对应的显示面板之间,金属层可以但不限于为铜层。
具体的,SCF组件还包括聚酰亚胺层,聚酰亚胺层设于泡棉层和金属层之间。
具体的,SCF组件还包括石墨层,石墨层设于聚酰亚胺层和金属层之间。
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拼接模组100。电子装置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车载显示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也可以是可穿戴式终端,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增强现实设备等,电子装置还可以是固定终端,例如台式电脑、电视等。在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终端本体200,终端本体200即为外壳,拼接模组100固定于终端本体200上。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拼接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板;
至少一个第一显示面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边缘外并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连接,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部分弯折至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显示面板,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拼接,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部分覆盖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拼接处的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连接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至少一侧;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部分之间部分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部分包括第一显示部和第一弯折显示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部分包括第一边框部,所述第一显示部通过所述第一弯折显示部与所述第一边框部连接,所述第一边框部与所述第一显示部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部分包括第二显示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部分包括第二边框部,所述第二显示部与所述第二边框部连接,所述第二显示部位于所述第一边框部的背离所述第一显示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局部与所述第一弯折显示部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部与所述第二边框部至少部分重叠设置,所述第二边框部设于所述第一边框部的背离所述第一显示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和/或,
所述第二边框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部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和所述第一边框部之间,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局部与所述第一边框部重叠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拼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部分还包括第二弯折显示部,所述第二显示部通过所述第二弯折显示部与所述第二边框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拼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和/或,
所述第二显示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部。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拼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模组还包括:
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同侧,且所述光学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部的背离所述第一边框部的一侧;
功能层,所述功能层设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学膜层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拼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包括透光层和触控层中的至少一个。
11.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拼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间具有高度差,所述高度差满足以下公式:
0.5T≤ΔH≤2T;
其中,T为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厚度,ΔH为所述高度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拼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模组还包括:
第一垫层,所述第一垫层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边框部的一侧;
第二垫层,所述第二垫层设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背离所述第一显示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垫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垫层的厚度。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拼接模组。
CN202210855617.6A 2022-07-20 2022-07-20 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51320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617.6A CN115132091B (zh) 2022-07-20 2022-07-20 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PCT/CN2022/116204 WO2024016433A1 (zh) 2022-07-20 2022-08-31 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617.6A CN115132091B (zh) 2022-07-20 2022-07-20 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2091A true CN115132091A (zh) 2022-09-30
CN115132091B CN115132091B (zh) 2023-05-09

Family

ID=83383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5617.6A Active CN115132091B (zh) 2022-07-20 2022-07-20 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2091B (zh)
WO (1) WO2024016433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4823A (zh) * 2007-10-31 2009-05-06 深圳华维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及所拼接的电视墙
JP2012028638A (ja) * 2010-07-26 2012-02-0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6663396A (zh) * 2014-08-08 2017-05-10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
CN109509404A (zh) * 2019-01-21 2019-03-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952814A (zh) * 2016-11-30 2019-06-28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0503898A (zh) * 2019-08-28 2019-1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拼接显示面板、装置
CN112233566A (zh) * 2020-11-23 2021-0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3421878A (zh) * 2021-06-22 2021-09-21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成型方法
CN113471242A (zh) * 2021-09-02 2021-10-01 罗化芯显示科技开发(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拼接显示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7670A (zh) * 2009-04-10 2009-11-25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拼接显示屏
CN209515073U (zh) * 2019-04-15 2019-10-18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幕无缝拼接屏
CN110992829B (zh) * 2019-12-06 2021-07-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型的可折叠显示屏
KR20220022949A (ko) * 2020-08-19 2022-03-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타일드 표시 장치
CN113257121B (zh) * 2021-03-29 2023-04-07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和拼接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4823A (zh) * 2007-10-31 2009-05-06 深圳华维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及所拼接的电视墙
JP2012028638A (ja) * 2010-07-26 2012-02-0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6663396A (zh) * 2014-08-08 2017-05-10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
CN109952814A (zh) * 2016-11-30 2019-06-28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9509404A (zh) * 2019-01-21 2019-03-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503898A (zh) * 2019-08-28 2019-1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拼接显示面板、装置
CN112233566A (zh) * 2020-11-23 2021-0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3421878A (zh) * 2021-06-22 2021-09-21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成型方法
CN113471242A (zh) * 2021-09-02 2021-10-01 罗化芯显示科技开发(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拼接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6433A1 (zh) 2024-01-25
CN115132091B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7170B2 (en)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CN107329301B (zh) 显示装置
CN108122497B (zh) 一种柔性阵列基板、柔性显示装置及组装方法
US9987826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dhesion layer between curved window panel and curved display panel
US10181576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1833746B (zh) 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控制显示装置显示的方法
JP6510664B2 (ja) 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ディスプレイ製品
US20140104185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152864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40218639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CN203386162U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5467678A (zh) 支撑框、显示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101655636B (zh) 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US2016004142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20154250A1 (en) Touch panel with light gui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2116867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96016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064032B2 (en) Electrooptic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00363882A1 (en) Input sensing uni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5731806A (zh) 拼接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CN115132091A (zh) 拼接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CN114783297A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4043707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3000828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CN111025736B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