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2081A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2081A
CN115132081A CN202210734760.XA CN202210734760A CN115132081A CN 115132081 A CN115132081 A CN 115132081A CN 202210734760 A CN202210734760 A CN 202210734760A CN 115132081 A CN115132081 A CN 115132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module
layer
display panel
polar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47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胜明
陈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347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20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2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20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8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 H01L23/60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static charges or discharges, e.g. Faraday shiel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静电导出层、背光板、显示面板和偏光片;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模组还包括导电体,导电体位于非显示区,且位于偏光片朝向静电导出层的一侧;导电体与偏光片、显示面板、背光板中的至少一者接触,且与静电导出层接触;通过导电体将偏光片、显示面板、背光板中至少一者的静电/游离电荷向静电导出层传送,以实现显示模组中静电/游离电荷的导出及释放,从而避免对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造成静电损伤,避免产品显示异常的问题出现,提高了显示模组的使用良率。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中的玻璃盖板通常为Anti-Fingerprint layer(防指纹层)镀层,其镀层防指纹主要作用的成分为F原子,经过手指摩擦后,F极容易得电子,因此玻璃盖板经手指摩擦后表面容易带负电荷并产生静电累积,该静电会在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游走,容易对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造成静电损伤,导致产品显示异常,发生显示局部偏亮或显示为四分屏等现象(屏幕不同位置亮度不一)。再者,在客户使用手机做微跌测试时,也会产生大量电荷(有正电荷亦有负电荷),长时间累积大量电荷,也有可能对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用以改善显示模组中存在静电积累的问题,保护显示模组的正常显示功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静电导出层、背光板、显示面板和偏光片;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位于所述偏光片朝向所述静电导出层的一侧;
所述导电体与所述偏光片、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板中的至少一者接触,且与所述静电导出层接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通过在偏光片朝向静电导出层的一侧设置导电体,且使得导电体至少与偏光片、显示面板、背光板中的至少一者接触,并与静电导出层接触,以通过导电体将偏光片、显示面板、背光板中至少一者的静电/游离电荷向静电导出层传送,以实现显示模组中静电/游离电荷的导出及释放,从而避免对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造成静电损伤,避免产品显示异常的问题出现,提高了显示模组的使用良率。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俯视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一种截面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一种膜层结构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另一种膜层结构图;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中的玻璃盖板通常为Anti-Fingerprint layer(防指纹层)镀层,其镀层防指纹主要作用的成分为F原子,经过手指摩擦后,F极容易得电子,因此玻璃盖板经手指摩擦后表面带负电荷并产生静电累积,该静电会在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游走,容易对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造成静电损伤,导致产品显示异常,发生显示局部偏亮或显示为四分屏等现象(屏幕不同位置亮度不一)。再者,在客户使用手机做微跌测试时,也会产生大量电荷(有正电荷亦有负电荷),长时间累积大量电荷,也有可能对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造成不良影响。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用以改善显示模组中存在静电积累的问题,保护显示模组的正常显示功能。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俯视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一种截面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请参照图1-图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100,包括层叠设置的静电导出层10、背光板20、显示面板30和偏光片40;
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区01和围绕显示区01的非显示区02;
显示模组100还包括导电体70,导电体70位于非显示区02,且位于偏光片40朝向静电导出层10的一侧;
导电体70与偏光片40、显示面板30、背光板20中的至少一者接触,且与静电导出层10接触。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100,显示模组100包括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区01和用于设置各种元器件及线路的非显示区02,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非显示区02围绕显示区01设置。沿垂直于显示模组10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该显示模组100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静电导出层10、背光板20、显示面板30和偏光片4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显示模组100也还可进一步包括其他的膜层结构,具体所包括的膜层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100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导电体70,该导电体70设置于非显示区02,且位于偏光片40朝向静电导出层10的一侧设置;进一步地,如图2-图4示出的,本申请设置该导电体70与偏光片40、显示面板30、背光板20中的至少一者接触,且与静电导出层10接触,从而通过该导电体70将偏光片40中所存在的静电向静电导出层10传导,和/或通过该导电体70将显示面板30中所存在的静电向静电导出层10传导,和/或通过该导电体70将背光板20中所存在的静电向静电导出层10传导,以实现显示模组100中偏光片40、和/或显示面板30、和/或背光板20中静电的导出及释放,从而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模组100的部分膜层造成静电损伤,避免产品显示异常的问题出现,提高了显示模组100的使用良率,从而保证显示模组100的可靠性。
需要补充的是,导电体10除了用于静电的传导外,也可以用于所接触的各膜层结构中游离电荷的导出,以避免大量游离电荷的积累对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造成不良影响。
请参照图1-图3,可选地,导电体70至少与偏光片40朝向背光板20的一侧表面接触,且与静电导出层10的侧表面接触;侧表面与背光板20所在平面相交。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偏光片40相对于显示面板30、背光板20及静电导出层10具有一个延伸部(偏光片40超出显示面板30的部分),该延伸部位于非显示区02中,设置导电体70至少与偏光片40朝向背光板20一侧的表面接触,且与静电导出层10的侧表面接触,从而通过导电体70将偏光片40中所存在的静电向静电导出层10传导并释放,以实现显示模组100中偏光片40中静电的导出。
如图2、图3示出的,显示装置100中还包括位于偏光片40远离显示面板30一侧设置的光学胶层50和盖板60,由于静电通常是从显示模组100的盖板60表面向其非出光面一侧传导的,即静电会从盖板60向光学胶层50、偏光片40这一侧逐层传导,本申请通过设置导电体70将偏光片40上的静电进行导出并释放,能够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模组100的部分膜层(例如偏光片40及其下侧的显示面板30、背光板20等)造成静电损伤,避免产品显示异常的问题出现,提高了显示模组100的使用良率、保障了显示模组100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图3,可选地,显示面板30在背光板2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偏光片40在背光板2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部,导电体70还与显示面板30、背光板20中的至少一者的侧表面接触。
具体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设置显示面板30在背光板2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偏光片40在背光板2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部,也即设置偏光片40完全覆盖显示面板30;基于此,可设置导电体70与偏光片40朝向背光板20的一侧表面接触之外,还可设置该导电体70同时与显示面板30的侧表面接触,和/或设置该导电体70与背光板20的侧表面接触,从而在通过导电体70对偏光片40上静电的导出时,能够同时实现对于显示面板30和/或背光板20中静电的导出,提高导电体70对于显示模组100中静电的导出效率和导出良率,能够进一步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模组100造成损伤的问题。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请参照同图1和图5,可选地,背光板20在偏光片4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30在偏光片4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部;
导电体70还与显示面板30朝向背光板20的一侧表面接触。
具体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在设置显示面板30在背光板2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偏光片40在背光板2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部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背光板20在偏光片4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30在偏光片4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部;也即,设置偏光片40完全覆盖显示面板30、且显示面板30完全覆盖背光板20,从而可设置导电体70与偏光片40朝向背光板20的一侧表面接触,同时可设置导电体70与显示面板30朝向背光板20的一侧表面接触,提高了导电体70与显示面板30的接触面积,同时还可进一步设置导电体70与显示面板30和背光板20的侧面接触,从而通过导电体70实现对于偏光片40、显示面板30、背光板20中静电向静电导出层10的导出及释放,提高了导电体70对于显示模组100中静电的导出效率和导出良率,能够进一步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模组100造成损伤的问题,保障显示模组100的使用良率。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请参照图1和图6,可选地,显示面板30包括金属层31,金属层31包括位于非显示区02的第一金属层311,导电体70至少与第一金属层311朝向背光板20的一侧表面接触,且与静电导出层10的侧表面接触;侧表面与背光板20所在平面相交;
其中,第一金属层311用于设置虚置栅极驱动单元和/或虚置像素单元。
具体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设置显示面板30中包括金属层31,该金属层31可至少包括位于非显示区02的第一金属层311,进而可设置导电体70与非显示区02中的第一金属层311相接触,且具体可为与第一金属层311朝向背光板20的一侧表面接触,且与静电导出层10的侧表面接触;由于第一金属层311为通过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金属材料的导电率更加良好,从而能够提高导电体70对于显示面板30中所存在静电的导出效率,导电体70将导出的静电传导至静电导出层10进行释放,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模组100造成损伤的问题,保障显示模组100的使用良率。
其中,第一金属层311可用于设置虚置栅极驱动单元(dummy VSR)、也可以用于设置虚置像素单元(dummy pixel);也即,在显示面板30的非显示区02中设置有dummy VSR和/或dummy pixel时,可复用dummy VSR和/或dummy pixel用于与导电体70接触,实现对于显示面板30中静电的导出及释放,且同时提高了静电释放的效率。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请参照图1和图7,可选地,第一金属层311包括第一过孔32,且第一过孔32贯穿显示面板30;
导电体70经第一过孔32与偏光片40接触。
具体地,在显示面板30中包括第一金属层311的设置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在第一金属层311设置第一过孔32,且该第一过孔32同时整个贯穿该显示面板30,导电体70可经过该第一过孔32与偏光片40的下侧表面相接触,从而实现导电体70至少对于偏光片40、显示面板30中静电的导出;进一步地,也可设置导电体70与背光板20的侧面相接触,从而同时实现对于背光板20上静电的导出,进而导电体70与静电导出层10电连接,将导出的静电引导至静电导出层10进行释放,提高导电体70对于显示模组100中所存在静电的导出效率,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模组100造成损伤的问题,保障显示模组100的使用良率。
请参照图1和图4,可选地,偏光片40在背光板2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30在背光板2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
显示面板30包括第一区33和围绕第一区33的第二区34,第二区34位于非显示区02;
导电体70与显示面板30的第二区34接触。
具体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设置偏光片40在背光板2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30在背光板2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也即显示面板30的面积会比偏光片40的面积大一些,显示面板30会存在超出偏光片40的部分延伸部。其中,显示面板30包括第一区33和第二区34,第二区34围绕第一区33设置,且该第二区34位于非显示区02中,本申请设置导电体70与显示面板30的第二区34朝向背光板20的一侧接触,也即,导电体70与显示面板30延伸到非显示区02部分的延伸部朝向背光板20的一侧接触,从而实现了导电体70对于显示面板30中所存在静电的导出与释放,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面板30造成损伤的问题。
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设置导电体70与背光板20的侧面相接触,从而实现导电体70对于显示面板30和背光板20中静电的导出,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对于显示模组100中大部分静电的导出,从而保障显示模组100的使用良率。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请参照图1和图8,可选地,显示面板30在偏光片4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背光板20在偏光片4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
背光板20包括第一子区21和围绕第一子区21的第二子区22,第二子区22位于非显示区02;
导电体70与背光板20的第二子区22接触。
具体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显示面板30在偏光片4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背光板20在偏光片4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也即背光板20的面积会设置的比显示面板30大一些,背光板20会存在超出显示面板30的部分延伸部。其中,背光板20包括第一子区21和第二子区22,第二子区22围绕第一子区21设置,且该第二子区22位于非显示区02中,本申请设置导电体70与背光板20的第二子区22远离偏光片40的一侧接触,也即,导电体70与背光板20延伸到非显示区02部分的延伸部远离偏光片40的一侧接触,从而实现了导电体70对于背光板20中所存在静电的导出及释放,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面板30造成损伤的问题,从而保障显示模组100的使用良率。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一种膜层结构图,请结合图1-图8参照图9,可选地,偏光片40包括沿垂直于显示面板30所在平面依次设置的压敏胶层41、基材层42和光学层43;
压敏胶层41位于光学层43靠近显示面板30一侧;
压敏胶层41包括静电粒子411。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偏光片40中,沿垂直于显示面板3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包括至少依次设置的压敏胶层41、基材层42和光学层43,其中压敏胶层41设置于光学层43靠近显示面板30的一侧,也即在显示模组100中,偏光片40的压敏胶层41可与显示面板30直接接触;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该压敏胶层41中设置有静电粒子411,静电粒子411的存在可用于提高压敏胶层41对于其所存在静电的导出效果,设置导电体70与压敏胶层41相接触时,可提高导电体70对于含有静电粒子411的压敏胶层41中所存在静电的导出效果,从而提升了导电体70对于偏光片40中静电的导出及释放效率,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模组100造成损伤的问题,从而保障显示模组100的使用良率。
其中,在设置导电体70与压敏胶层41接触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设置导电体70与显示面板30、背光板20中的至少一者相接触,从而实现使用导电体70对于偏光片40、显示面板30和/或背光板20中静电的同时导出,进一步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模组100造成损伤的问题,从而保障显示模组100的使用良率。
需要补充的是,偏光片40可被细分为至少6层结构,具体包括压敏胶层41、基材层42、补偿层、胶层、偏振层、保护层,其中的补偿层、胶层、偏振层、保护层这四个膜层结构可看做光学层43。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另一种膜层结构图,请结合图1-图8参照图10,可选地,偏光片40包括沿垂直于显示面板30所在平面依次设置的压敏胶层41、基材层42和光学层43;
压敏胶层41位于光学层43靠近显示面板30一侧;
还包括静电涂层44,静电涂层44设置于压敏胶层41和基材层42之间。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偏光片40中,沿垂直于显示面板3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包括至少依次设置的压敏胶层41、基材层42和光学层43,其中压敏胶层41设置于光学层43靠近显示面板30的一侧,也即在显示模组100中,偏光片40的压敏胶层41可与显示面板30直接接触;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在偏光片40中增设一个静电涂层44,该静电涂层44可被增设于压敏胶层41和基材层42之间,静电涂层44的设置可用于提高偏光片40对于其所存在静电的导出效果,设置导电体70与压敏胶层41相接触时,提升了导电体70对于偏光片40中静电的导出与释放效率,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模组100造成损伤的问题,从而保障显示模组100的使用良率。其中,静电涂层44的阻抗建议设置为小于109Ω。
其中,在设置导电体70与压敏胶层41接触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设置导电体70与显示面板30、背光板20中的至少一者相接触,从而实现使用导电体70对于偏光片40、显示面板30和/或背光板20中静电的同时导出,进一步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模组100造成损伤的问题,从而保障显示模组100的使用良率。
还需要补充的是,也可同时设置偏光层40中的压敏胶层41和基材层42之间包括静电涂层44,且压敏胶层41中包括静电粒子411,从而进一步提高偏光片40存在的静电向外传导的效率。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请参照图1和图11,可选地,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02的第二过孔33,第二过孔33贯穿显示面板30、背光板20;
导电体70经第二过孔33与偏光片40接触。
具体地,当偏光片40、显示面板30和背光板20均存在延伸至非显示区02的延伸部时,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在非显示区02中设置一个第二过孔33,该第二过孔33可设置为贯穿显示面板30和背光板20,从而设置导电体70可通过第二过孔33实现与偏光片40朝向背光板20一侧表面的接触,且同时可设置导电体70与显示面板30第二过孔33中的侧表面接触,也可同时设置导电体70与背光板20第二过孔33中的侧表面接触,从而实现导电体70对于偏光片40、显示面板30、背光板20中所存在静电的导出,进一步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模组100造成损伤的问题,从而保障显示模组100的使用良率。
再者,如图11示出的,显示面板30的非显示区02部分还可设置有第一金属层311,导电体70可与第一金属层311中被第二过孔33贯穿的侧壁接触,以提高显示面板30中所存在的静电的导出效率。
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请参照图1和图12,此外,也可设置第二过孔33贯穿整个背板20后,仅贯穿显示面板30的一部分,使得第二过孔33的上表面与第一金属层311相接,从而使得导电体70能够用于对显示面板30、背光板20中所存在静电的导出及释放,避免静电的存在对显示模组100造成损伤的问题,从而保障显示模组100的使用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示出的导电体70可设置于非显示区02,可以设置为整个非显示区02均包括导电体70,也可仅设置导电体70位于非显示区02中的部分区域,本申请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用户可根据需求对导电体70的设置位置、设置面积进行调整,以达到所需的技术效果。
还需要补充的是,导电体10除了用于静电的传导外,也可以用于所接触的各膜层结构中游离电荷的导出,以避免大量游离电荷的积累对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造成不良影响。
请参照图1-图9、图11-图12,可选地,导电体70包括银浆。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导电体70中包括银浆;其中,银浆是由高纯度(例如99.9%)的金属银微粒、粘合剂、溶剂、助剂所组成的一种机械混合物的粘稠状浆料。银浆具有固化温度低、粘接强度极高、电性能稳定等特点,从而能够同时保证导电体70有效、可靠的连接其所接触的膜层结构,实现对于静电的良好导出。
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另一种截面图,请参照图1和图13,可选地,静电导出层10中至少包括一层导电材料层11。
具体地,静电导出层10除了用于传导静电外,还可用于传导热量以及起到屏蔽信号的作用,从而保证显示模组100的可靠性,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静电导出层10中设置至少一层导电材料层11,以实现其传导静电、传导热量以及起到屏蔽信号的作用。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13,可选地,导电材料层11包括铜箔。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设置方式为,传导屏蔽层中设置的导电材料层11可具体为铜箔,铜箔具有良好的散热和导电效果,以实现导电材料用于传导静电、传导热量以及起到屏蔽信号的作用。
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示意图,请结合图1-图13参照图14,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200,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模组100,显示模组100为本申请提供的任一种显示模组10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显示模组100的实施例,重复指出不再赘述。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触控器、笔记本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触控功能的产品和部件。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通过在偏光片朝向静电导出层的一侧设置导电体,且使得导电体至少与偏光片、显示面板、背光板中的至少一者接触,并与静电导出层接触,以通过导电体将偏光片、显示面板、背光板中至少一者的静电/游离电荷向静电导出层传送,以实现显示模组中静电/游离电荷的导出及释放,从而避免对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造成静电损伤,避免产品显示异常的问题出现,提高了显示模组的使用良率。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静电导出层、背光板、显示面板和偏光片;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位于所述偏光片朝向所述静电导出层的一侧;
所述导电体与所述偏光片、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板中的至少一者接触,且与所述静电导出层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至少与所述偏光片朝向所述背光板的一侧表面接触,且与所述静电导出层的侧表面接触;所述侧表面与所述背光板所在平面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背光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偏光片在所述背光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部,所述导电体还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板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侧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在所述偏光片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偏光片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部;
所述导电体还与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板的一侧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金属层,所述导电体至少与所述第一金属层朝向所述背光板的一侧表面接触,且与所述静电导出层的侧表面接触;所述侧表面与所述背光板所在平面相交;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用于设置虚置栅极驱动单元和/或虚置像素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过孔,且所述第一过孔贯穿所述显示面板;
所述导电体经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偏光片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在所述背光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背光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和围绕所述第一区的第二区,所述第二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所述导电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偏光片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背光板在所述偏光片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
所述背光板包括第一子区和围绕所述第一子区的第二子区,所述第二子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所述导电体与所述背光板的所述第二子区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依次设置的压敏胶层、基材层和光学层;
所述压敏胶层位于所述光学层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
所述压敏胶层包括静电粒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依次设置的压敏胶层、基材层和光学层;
所述压敏胶层位于所述光学层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
还包括静电涂层,所述静电涂层设置于所述压敏胶层和所述基材层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贯穿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板;
所述导电体经所述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偏光片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包括银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导出层中至少包括一层导电材料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层包括铜箔。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之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210734760.XA 2022-06-27 2022-06-27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1320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4760.XA CN115132081A (zh) 2022-06-27 2022-06-27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4760.XA CN115132081A (zh) 2022-06-27 2022-06-27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2081A true CN115132081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0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4760.XA Pending CN115132081A (zh) 2022-06-27 2022-06-27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2081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9177A (zh) * 2008-06-17 2009-12-23 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静电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6021806U (zh) * 2016-08-31 2017-03-1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845645A (zh) * 2017-09-28 2018-03-2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7895191U (zh) * 2018-03-21 2018-09-21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ips显示模组
CN207908725U (zh) * 2017-12-27 2018-09-25 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用偏光片
CN108615743A (zh) * 2018-03-23 2018-10-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032013A (zh) * 2019-05-24 2019-07-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9356799U (zh) * 2019-03-19 2019-09-06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262141A (zh) * 2019-04-08 2019-09-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27692A (zh) * 2019-11-28 2020-02-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制作显示面板的母板
CN112736067A (zh) * 2020-12-28 2021-04-3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909069A (zh) * 2021-03-26 2021-06-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3544871U (zh) * 2020-09-04 2021-06-2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屏及显示模组
CN214011563U (zh) * 2020-11-25 2021-08-20 深圳市前海誉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偏光片
CN114256212A (zh) * 2021-12-16 2022-03-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9177A (zh) * 2008-06-17 2009-12-23 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静电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6021806U (zh) * 2016-08-31 2017-03-1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845645A (zh) * 2017-09-28 2018-03-2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7908725U (zh) * 2017-12-27 2018-09-25 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用偏光片
CN207895191U (zh) * 2018-03-21 2018-09-21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ips显示模组
CN108615743A (zh) * 2018-03-23 2018-10-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209356799U (zh) * 2019-03-19 2019-09-06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262141A (zh) * 2019-04-08 2019-09-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32013A (zh) * 2019-05-24 2019-07-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827692A (zh) * 2019-11-28 2020-02-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制作显示面板的母板
CN213544871U (zh) * 2020-09-04 2021-06-2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屏及显示模组
CN214011563U (zh) * 2020-11-25 2021-08-20 深圳市前海誉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偏光片
CN112736067A (zh) * 2020-12-28 2021-04-3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909069A (zh) * 2021-03-26 2021-06-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256212A (zh) * 2021-12-16 2022-03-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62462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319751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984164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
US8711320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electro-optical apparatus, and touch panel
CN205539836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454790B (zh) 顯示裝置模組
WO2017156874A1 (zh) 静电放电电路、具有静电放电电路的显示面板和静电放电方法
CN10911664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9692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0347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268168A (zh) 触控显示模块
WO2021208707A1 (zh) 柔性线路板组件、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026214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75807A (zh) 显示面板
CN114256212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2233071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99639A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10928010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13208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6773399A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器
WO2022166296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846853B2 (en) Display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284419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及车载显示设备
CN210007990U (zh) 一种电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US9006583B2 (en) LCD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