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0701A - 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0701A
CN115130701A CN202211050086.XA CN202211050086A CN115130701A CN 115130701 A CN115130701 A CN 115130701A CN 202211050086 A CN202211050086 A CN 202211050086A CN 115130701 A CN115130701 A CN 115130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r
value
locomotive
early warning
deform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00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中华
罗策勇
袁斌
陈云江
李平川
朱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Runwei Electromechanical Sc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Runwei Electromechanical Sc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Runwei Electromechanical Sc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Runwei Electromechanical Sc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00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07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0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0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13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he tractive or propulsive power of vehicles
    • G01L5/136Force sensors associated with a vehicle traction coup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8Railway vehic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06F16/903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4Status monitoring or status determination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06Indicating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08Diagnosing performance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属于机车车钩力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机车车钩的特征数据,根获取的特征数据匹配对应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步骤二:根据获得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进行形变单元的设置;步骤三:当机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实时获取形变单元承受的压力值,进行数据处理后,获得车钩承受值;步骤四:建立预警模型,将获得的车钩承受值输入到预警模型内进行可视化显示;步骤五:实时获取预警模型中预警信息,根据获取的预警信息结果进行相应的维护处理;通过对车钩定位点内部变形单元的压力传感因子进行多次数值测验计算,对不同阶段的应变值进行离散处理,得到多组不同的离散系数区间。

Description

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车车钩力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列车在行车中,车钩是传递动力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车钩的作用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和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车钩在列车运行中除了要承受随机的、交变的牵拉力、压缩力和冲击力等作用外,还承受弯矩的作用,有许多列车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车钩受力超出了相关指标。
针对车钩多种力进行监测处理时,因车钩在行驶过程中,不仅会承受拉力,还会承受相应的压力值,通过对应的压力值,车钩连接处的变形单元会产生形变,因未对此类应变值进行采集处理,便导致列车行驶过程中,对车钩力的监测并不是很完整,很容易导致车钩受力过大时,操作无法快速得知,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实现对机车车钩力进行监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具体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机车车钩的特征数据,根据获取的特征数据匹配对应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
步骤二:根据获得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进行形变单元的设置;
步骤三:当机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实时获取形变单元承受的压力值,进行数据处理后,获得车钩承受值;
步骤四:建立预警模型,将获得的车钩承受值输入到预警模型内进行可视化显示;
步骤五:实时获取预警模型中预警信息,根据获取的预警信息结果进行相应的维护处理。
进一步地,根据获取的特征数据匹配对应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的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具有的机车型号,以及各个机车型号对应的车钩种类,根据获得的车钩种类拟定对应的特征数据,给拟定的特征数据设置对应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对设置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进行压力传感因子预测试,获得对应的预测试数据,将获得的预测试数据和对应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进行整合后建立特征匹配库;
将获取的特征数据输入到特征匹配库中进行匹配获得对应的预测试数据和形变单元设置方案。
进一步地,设置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进行压力传感因子预测试的方法包括:
S1、对变形单元施加压力,从0开始,按照预设的力度进行逐一增加,在变形单元承受力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变形单元上的应变片对变形单元内部的应变值进行采集;
S2、将应变值标记为Yi,力标记为Li,其中i代表不同的测试阶段,i=1、2、……、n,i等于1时,代表第一测试阶段,采用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得到对应阶段的压力传感因子YGi;
S3、对YGi进行线性离散处理,采用公式
Figure 793149DEST_PATH_IMAGE002
进行处理,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为多组YGi的均值,k值为i值中任一值,且2≤k≤i;
S4、当k为2时,计算得到对应的离散值LS2,查看离散值LS2与对应的预设值X进行比对,当LS2小于x时,则令k值加1继续计算,直到离散值LSk大于X,则将[1,K-1]标记为线性区间,提取对应的压力传感因子YGk,其中[1,K-1]在k为2时,为对应的点值区间,提取对应的压力传感因子YG2,其中X为预设值;
S5、将属于对应线性区间的多组压力传感因子YGi进行提取,进行整合后获得对应的预测试数据。
进一步地,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
W1、将获得的压力值标记为YM,将压力值YM与预测试数据中多组线性区间进行比对,得到YM所属的线性区间[x1,x2],再获取x1所对应的应变值Yx1;
W2、采用公式
Figure 773612DEST_PATH_IMAGE004
得到压力值YM所对应的应变值YB,将拉力数值进行提取,并标记为Lc;
W3、采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得到车钩承受值CS,其中C1和C2均为预设的系数因子,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为修正因子,取值为0.98523。
进一步地,建立预警模型的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机车整体外观图,根据获得的机车整体外观图建立机车模型,识别机车模型内的各个车钩模型,并将识别的车钩模型进行相应的编号,在机车模型内设置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若干个显示节点,所述显示节点的数量与车钩的数量相同,且显示节点与车钩模型相对应,将当前的机车模型标记为预警模型。
进一步地,显示节点的工作方法包括:所述显示节点包括固定显示栏和实时显示栏,将获取的警戒值输入到对应的固定显示栏中;实时获取接收到的车钩承受值,将获取的车钩承受值输入到实时显示栏中,实时计算警戒值与车钩承受值之间的差值,标记为BCZ,当BCZ>0时,不进行操作;当BCZ≤0时,生成对应的预警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区别显示标记。
进一步地,预警模型的工作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车钩承受值,识别车钩承受值对应的车钩编号,根据识别的车钩编号将获取的车钩承受值输入到对应的显示节点中。
进一步地,根据获取的预警信息结果进行相应的维护处理的方法包括:
当预警模型中没有生成对应的预警信号时,不进行操作;当预警模型中生成有预警信号时,识别对应的车钩编号,根据识别的车钩编号进行相应的车钩定位,标记为目标点;识别机车上具有的维修人员信息以及对应的位置,根据获得的维修人员位置和维修人员信息派遣对应的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进一步地,根据获得的维修人员位置和维修人员信息派遣对应的维修人员进行维护的方法包括:
将维修人员标记为j,j=1、2、……、m,m为正整数;获取维修人员的工作状态,将获得的工作状态标记为GZDj,获取对应的差值BCZ,根据获得的差值设置各个维修人员的适应值和对应需要的维修人员人数,将获得的适应值标记为SYj,将获得的需要维修人员人数标记为RN,获取各个维修人员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标记为LCj,根据公式QYj=(b1×β1×SYj-b2×β2×LCj)×GZDj计算优先值,其中b1、b2均为比例系数,取值范围为0<b1≤1,0<b2≤1,β1、β2为权重系数,β1>β2,当维修人员的工作状态为正在工作时,GZDj=0,当维修人员的工作状态为空闲时,GZDj=1;将计算的优先值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一序列,选取第一序列中的前RN个优先值对应的维修人员为目标人员,向目标人员发送对应的维修任务和目标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车钩定位点内部变形单元的压力传感因子进行多次数值测验计算,对不同阶段的应变值进行离散处理,得到多组不同的离散系数区间,再通过对车钩定位点的拉力值以及压力值进行采集,通过压力值与对应的系数区间进行比对,对车钩定位点的应变值进行求值获取,因应变值处于一个曲线状态,预先进行线性离散,再对不同的数值进行不同处理,可使对应的应变值更加准确,通过应变值以及拉力值得到对应的承受值,将承受值通过系统处理,查看车钩定位点受力情况是否出现故障,通过整体的试验数据,可使所判定的故障情况更加准确,避免出现误判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具体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机车车钩的特征数据,根据获取的特征数据匹配对应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
机车车钩的特征数据指的是对车钩力检测具有影响的因素,如车钩型号、材质、最大设计承受力等数据,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设置对应的特征项,通过采集各个特征项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后获得对应的特征数据。
根获取的特征数据匹配对应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的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具有的机车型号,以及各个机车型号对应的车钩种类,根据获得的车钩种类拟定对应的特征数据,给拟定的特征数据设置对应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具体的是采用专家组进行讨论的方式进行设置的,对设置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进行压力传感因子预测试,获得对应的预测试数据,将获得的预测试数据和对应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进行整合后建立特征匹配库;
将获取的特征数据输入到特征匹配库中进行匹配获得对应的预测试数据和形变单元设置方案。
设置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进行压力传感因子预测试的方法包括:
S1、对变形单元施加压力,从0开始,按照预设的力度进行逐一增加,如按照0.5t或1t等力度进行逐渐施加压力,具体的可以根据测试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变形单元承受力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变形单元上的应变片对变形单元内部的应变值进行采集;
S2、将应变值标记为Yi,力标记为Li,其中i代表不同的测试阶段,i=1、2、……、n,i等于1时,代表第一测试阶段,采用公式
Figure 845604DEST_PATH_IMAGE001
得到对应阶段的压力传感因子YGi;
S3、对YGi进行线性离散处理,采用公式
Figure 131092DEST_PATH_IMAGE002
进行处理,其中
Figure 399262DEST_PATH_IMAGE003
为多组YGi的均值,k值为i值中任一值,且2≤k≤i;
S4、当k为2时,计算得到对应的离散值LS2,查看离散值LS2与对应的预设值X进行比对,当LS2小于x时,则令k值加1继续计算,直到离散值LSk大于X,则将[1,K-1]标记为线性区间,提取对应的压力传感因子YGk,其中[1,K-1]在k为2时,为对应的点值区间,提取对应的压力传感因子YG2,其中X为预设值,由对应的测试人员进行拟定;
S5、将属于对应线性区间的多组压力传感因子YGi进行提取,进行整合后获得对应的预测试数据。
步骤二:根据获得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进行形变单元的设置;
步骤三:当机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实时获取形变单元承受的压力值,进行数据处理后,获得车钩承受值;
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
W1、将获得的压力值标记为YM,将压力值YM与预测试数据中多组线性区间进行比对,得到YM所属的线性区间[x1,x2],再获取x1所对应的应变值Yx1;
W2、采用公式
Figure 453806DEST_PATH_IMAGE004
得到压力值YM所对应的应变值YB,将拉力数值进行提取,并标记为Lc;
W3、采用
Figure 664076DEST_PATH_IMAGE005
得到车钩承受值CS,其中C1和C2均为预设的系数因子,
Figure 436860DEST_PATH_IMAGE006
为修正因子,取值为0.98523。
步骤四:建立预警模型,将获得的车钩承受值输入到预警模型内进行可视化显示;
建立预警模型的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机车整体外观图,根据获得的机车整体外观图建立机车模型,所述机车模型是基于当前的建模技术进行建立的三维数据模型,只需要知道大致的车钩位置和对应车钩之间的结构形状即可,仅仅是用于显示的,并不需要在建模时建立详细的结构模型,节约大量的建模时间,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直接建立二维数据模型,同样具有相同的显示功能;
识别机车模型内的各个车钩模型,并将识别的车钩模型进行相应的编号,在机车模型内设置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若干个显示节点,所述显示节点的数量与车钩的数量相同,且显示节点与车钩模型相对应,即一个显示节点对应一个车钩模型,并设置在对应车钩模型的周边,且根据对应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显示节点的位置调整;所述显示节点用于显示接收到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与预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输出比较结果,将当前的机车模型标记为预警模型。
显示节点的工作方法包括:
获取各个车钩的警戒值,警戒值是由专家组根据各个车钩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的,即为当车钩承受值达到或超过对应的警戒值,将会进行相应的预警;所述显示节点包括固定显示栏和实时显示栏,所述固定显示栏用于显示对应的警戒值,所述实时显示栏用于显示实时接收到的车钩承受值,将获取的警戒值输入到对应的固定显示栏中;实时获取接收到的车钩承受值,将获取的车钩承受值输入到实时显示栏中,实时计算警戒值与车钩承受值之间的差值,标记为BCZ,当BCZ>0时,不进行操作;当BCZ≤0时,生成对应的预警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区别显示标记;如采用根据BCZ的大小采用不同的程度的显示颜色,具体的可以根据对应人员的习惯进行调整。
预警模型的工作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车钩承受值,识别车钩承受值对应的车钩编号,根据识别的车钩编号将获取的车钩承受值输入到对应的显示节点中。
步骤五:实时获取预警模型中预警信息,根据获取的预警信息结果进行相应的维护处理;
根据获取的预警信息结果进行相应的维护处理的方法包括:
当预警模型中没有生成对应的预警信号时,不进行操作;当预警模型中生成有预警信号时,识别对应的车钩编号,根据识别的车钩编号进行相应的车钩定位,标记为目标点;识别机车上具有的维修人员信息以及对应的位置,根据获得的维修人员位置和维修人员信息派遣对应的维修人员进行维护;维修人员信息包括姓名、通知方式、职称等信息。
根据获得的维修人员位置和维修人员信息派遣对应的维修人员进行维护的方法包括:
将维修人员标记为j,j=1、2、……、m,m为正整数;获取维修人员的工作状态,可以通过对应维修人员佩戴的终端进行获取,处于工作状态时,对应维修人员在维护终端进行相应的标记;将获得的工作状态标记为GZDj,获取对应的差值BCZ,根据获得的差值设置各个维修人员的适应值和对应需要的维修人员人数,将获得的适应值标记为SYj,将获得的需要维修人员人数标记为RN,获取各个维修人员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标记为LCj,根据公式QYj=(b1×β1×SYj-b2×β2×LCj)×GZDj计算优先值,其中b1、b2均为比例系数,取值范围为0<b1≤1,0<b2≤1,β1、β2为权重系数,β1>β2,由专家组进行相应的设置;当维修人员的工作状态为正在工作时,GZDj=0,当维修人员的工作状态为空闲时,GZDj=1;将计算的优先值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一序列,选取第一序列中的前RN个优先值对应的维修人员为目标人员,向目标人员发送对应的维修任务和目标点。
根据获得的差值设置各个维修人员的适应值和对应需要的维修人员人数的方法为:基于CNN网络或DNN网络建立对应的分析模型,通过人工的方式建立对应的训练集进行训练,训练集是根据维修人员的维修能力、差值BCZ和对应设置的适应值和人数进行设置的,通过训练成功后的分析模型进行分析,获得对应的适应值和人数。
上述公式均是去除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接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和预设阈值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或者大量数据模拟获得。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机车车钩的特征数据,根据获取的特征数据匹配对应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
获取当前具有的机车型号,以及各个机车型号对应的车钩种类,根据获得的车钩种类拟定对应的特征数据,给拟定的特征数据设置对应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对设置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进行压力传感因子预测试,获得对应的预测试数据,将获得的预测试数据和对应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进行整合后建立特征匹配库;
将获取的特征数据输入到特征匹配库中进行匹配获得对应的预测试数据和形变单元设置方案;
步骤二:根据获得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进行形变单元的设置;
步骤三:当机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实时获取形变单元承受的压力值,进行数据处理后,获得车钩承受值;
步骤四:建立预警模型,将获得的车钩承受值输入到预警模型内进行可视化显示;
步骤五:实时获取预警模型中预警信息,根据获取的预警信息结果进行相应的维护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的形变单元设置方案进行压力传感因子预测试的方法包括:
S1、对变形单元施加压力,从0开始,按照预设的力度进行逐一增加,在变形单元承受力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变形单元上的应变片对变形单元内部的应变值进行采集;
S2、将应变值标记为Yi,力标记为Li,其中i代表不同的测试阶段,i=1、2、……、n,i等于1时,代表第一测试阶段,采用公式
Figure 590047DEST_PATH_IMAGE001
得到对应阶段的压力传感因子YGi;
S3、对YGi进行线性离散处理,采用公式
Figure 703366DEST_PATH_IMAGE002
进行处理,其中
Figure 986579DEST_PATH_IMAGE003
为多组YGi的均值,k值为i值中任一值,且2≤k≤i;
S4、当k为2时,计算得到对应的离散值LS2,查看离散值LS2与对应的预设值X进行比对,当LS2小于x时,则令k值加1继续计算,直到离散值LSk大于X,则将[1,K-1]标记为线性区间,提取对应的压力传感因子YGk,其中[1,K-1]在k为2时,为对应的点值区间,提取对应的压力传感因子YG2,其中X为预设值;
S5、将属于对应线性区间的多组压力传感因子YGi进行提取,进行整合后获得对应的预测试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
W1、将获得的压力值标记为YM,将压力值YM与预测试数据中多组线性区间进行比对,得到YM所属的线性区间[x1,x2],再获取x1所对应的应变值Yx1;
W2、采用公式
Figure 12304DEST_PATH_IMAGE004
得到压力值YM所对应的应变值YB,将拉力数值进行提取,并标记为Lc;
W3、采用
Figure 997447DEST_PATH_IMAGE005
得到车钩承受值CS,其中C1和C2均为预设的系数因子,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为修正因子,取值为0.985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预警模型的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机车整体外观图,根据获得的机车整体外观图建立机车模型,识别机车模型内的各个车钩模型,并将识别的车钩模型进行相应的编号,在机车模型内设置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若干个显示节点,所述显示节点的数量与车钩的数量相同,且显示节点与车钩模型相对应,将当前的机车模型标记为预警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显示节点的工作方法包括:所述显示节点包括固定显示栏和实时显示栏,将获取的警戒值输入到对应的固定显示栏中;实时获取接收到的车钩承受值,将获取的车钩承受值输入到实时显示栏中,实时计算警戒值与车钩承受值之间的差值,标记为BCZ,当BCZ>0时,不进行操作;当BCZ≤0时,生成对应的预警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区别显示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警模型的工作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车钩承受值,识别车钩承受值对应的车钩编号,根据识别的车钩编号将获取的车钩承受值输入到对应的显示节点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预警信息结果进行相应的维护处理的方法包括:
当预警模型中没有生成对应的预警信号时,不进行操作;当预警模型中生成有预警信号时,识别对应的车钩编号,根据识别的车钩编号进行相应的车钩定位,标记为目标点;识别机车上具有的维修人员信息以及对应的位置,根据获得的维修人员位置和维修人员信息派遣对应的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得的维修人员位置和维修人员信息派遣对应的维修人员进行维护的方法包括:
将维修人员标记为j,j=1、2、……、m,m为正整数;获取维修人员的工作状态,将获得的工作状态标记为GZDj,获取对应的差值BCZ,根据获得的差值设置各个维修人员的适应值和对应需要的维修人员人数,将获得的适应值标记为SYj,将获得的需要维修人员人数标记为RN,获取各个维修人员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标记为LCj,根据公式QYj=(b1×β1×SYj-b2×β2×LCj)×GZDj计算优先值,其中b1、b2均为比例系数,取值范围为0<b1≤1,0<b2≤1,β1、β2为权重系数,β1>β2,当维修人员的工作状态为正在工作时,GZDj=0,当维修人员的工作状态为空闲时,GZDj=1;将计算的优先值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一序列,选取第一序列中的前RN个优先值对应的维修人员为目标人员,向目标人员发送对应的维修任务和目标点。
CN202211050086.XA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 Pending CN1151307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0086.XA CN115130701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0086.XA CN115130701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0701A true CN115130701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7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0086.XA Pending CN115130701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070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3990A (zh) * 2016-11-09 2018-05-25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飞机维修方法及其配置系统和计算设备
CN110307933A (zh) * 2019-07-16 2019-10-0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铁路车辆车钩力静态标定试验台
CN111591318A (zh) * 2020-05-12 2020-08-28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重载列车机车动力学监测装置
CN113859309A (zh) * 2021-10-27 2021-12-31 湖南润伟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车钩状态监测系统
CN113911172A (zh) * 2021-10-12 2022-01-11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高速列车优化运行控制方法
CN114089074A (zh) * 2021-11-22 2022-02-25 衡阳市天立电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变压器的自动检测维保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3990A (zh) * 2016-11-09 2018-05-25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飞机维修方法及其配置系统和计算设备
CN110307933A (zh) * 2019-07-16 2019-10-0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铁路车辆车钩力静态标定试验台
CN111591318A (zh) * 2020-05-12 2020-08-28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重载列车机车动力学监测装置
CN113911172A (zh) * 2021-10-12 2022-01-11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高速列车优化运行控制方法
CN113859309A (zh) * 2021-10-27 2021-12-31 湖南润伟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车钩状态监测系统
CN114089074A (zh) * 2021-11-22 2022-02-25 衡阳市天立电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变压器的自动检测维保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6864B (zh)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轨道交通设备的故障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2290546B (zh) 一种基于人机共融的变电站一次设备故障判别方法
CN111439681B (zh) 一种基于塔式起重机的不安全作业智能辨识方法及系统
CN114488996A (zh) 一种设备健康监控与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6885858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配电网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682159A (zh) 一种阈值配置方法
CN107543581A (zh) 多功能变电构架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方法
CN117057644A (zh) 一种基于特性匹配的设备生产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001511A (zh) 基于数据挖掘的设备可靠性及动态风险评价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2197920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CN108416386A (zh) 一种用于水电机组轴承温度异常判断的方法及系统
CN115018291A (zh) 一种大型桥梁工程风险评估方法
CN114812984A (zh) 一种铁路桥梁移动式快速监测系统
CN115511367A (zh) 生产线的质量智能管理系统
CN108761263B (zh) 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故障诊断系统
CN117238226B (zh) 一种led显示屏故障自检方法及系统
CN113868948A (zh) 一种面向用户的动态阈值模型训练系统及方法
CN115130701A (zh) 一种机车车钩力监测方法
CN112561257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桥梁结构安全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6859842A (zh) 一种化工生产线安全评估系统
CN112785142B (zh) 物联网污水处理设备预警智慧工单方法及其系统
CN115187026A (zh) 一种产业风险监控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24106A (zh) 台车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73119A (zh) 在役起重机械整体结构剩余寿命实时评估系统
CN115375151B (zh) 一种井下施工的作业人员安全调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