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9117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9117A
CN115119117A CN202110286291.5A CN202110286291A CN115119117A CN 115119117 A CN115119117 A CN 115119117A CN 202110286291 A CN202110286291 A CN 202110286291A CN 115119117 A CN115119117 A CN 115119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sound
display device
substrate
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62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天华
李奎宝
刘少伟
周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862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9117A/zh
Priority to CN202180097055.7A priority patent/CN11715799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2723 priority patent/WO202219371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9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91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04R9/063Loudspeakers using a plurality of acoustic driv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9/00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 G10K9/1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 G10K9/12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using piezoelectric driving mea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9/00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 G10K9/1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 G10K9/13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using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7/00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结构、发声基板、振动单元以及传振振子;显示结构用于显示图像信息;发声基板贴合于显示结构的后侧;振动单元设置于发声基板的后侧,并与发声基板间隔设置;振动单元固定于外部挂架或墙壁上,并能够产生振动;传振振子连接在发声基板和振动单元之间,以将振动单元的振动传递至所述发声基板,以使得发声基板振动发声。振动单元固定连接在挂架或墙壁上,通过传振振子直接带动发声基板振动,振动单元振动产生的作用力不会反向用于带动振动单元相对发声基板运动,从而使得振动单元振动产生的作用力更多的用于带动发声基板振动,以减小能量的损耗,增强显示装置的振动,改善显示装置的发声。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显示装置不断向大尺寸、轻薄化的方向发展,而显示装置在整体更加轻薄的同时,内部还需要设置扬声器等发声装置。由于受到显示装置内部空间的局限,留给扬声器的安装位置空间较小,使得显示装置中安装的扬声器通常仅能满足普通的播放功能,不能实现更多声道的音效效果,导致了扬声器的播放性能较差。
在一些技术中,电子设备通过“平板发声技术”,在显示屏幕所显示画面的后方设置激励器,在激励器的作用下,显示屏幕通过模态共振发出的弯曲波进行发声。即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幕即能够用于显示,又能够用于代替扬声器发声。因此,电子设备中不需要再为扬声器设置安装位置,以实现电子设备更加轻薄化的设计。
但是,在将显示装置挂装到墙壁上时,由于显示装置的背侧距离墙壁很近,屏幕背面会形成一个广而薄的“空气腔”。由于此空气腔的厚度很薄(20mm甚至更薄),其等效声顺很小(相当于有一个硬弹簧压在屏幕上)。由于这个声顺的存在,使得激励器驱动显示屏幕振动时,振动屏幕的振动幅度被抑制,振动屏幕发出的声音受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增强显示装置的振动,改善显示装置的声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结构、发声基板、振动单元以及传振振子;显示结构用于显示图像信息;发声基板位于所述显示结构的后侧;振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发声基板的后侧,并与所述发声基板间隔设置;所述振动单元固定于外部挂架或墙壁上,并能够产生振动;传振振子连接在所述发声基板和所述振动单元之间,以将所述振动单元的振动传递至所述发声基板,以使得所述发声基板振动发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单元包括固定于外部挂架或墙壁上连接件、以及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的扬声器;所述传振振子连接于所述扬声器,以传导所述扬声器的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内部中空的箱式结构;所述扬声器嵌装于所述连接件内,并贯通所述连接件的两端;所述扬声器和所述连接件密封连接,而在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和所述扬声器之间形成有封闭的空间;所述扬声器的一端具有用于振动发声的振动膜,所述振动膜的两侧分别为所述连接件的内部空间和所述连接件的外部空间;所述传振振子连接在所述扬声器的背离振动膜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内的磁铁、环绕于所述支架外周的盆架、以及所述振动膜;所述盆架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振动膜位于所述盆架的围合范围内,并连接在所述盆架的背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连接件为内部中空的箱式结构;所述盆架嵌装于所述连接件内,且所述盆架外侧面和所述连接件的两间隔设置的侧壁密封连接,而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扬声器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所述传振振子连接所述支架或所述磁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背离所述振动膜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传振振子伸入所述限位槽内,而与所述支架或所述磁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振振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发声基板,所述传振振子的另一端磁性吸附于所述支架或所述磁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振振子和所述扬声器之间设置有由缓冲材料制成的缓冲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基板对应所述扬声器开设有凹槽,所述传振振子连接在所述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传振振子于所述发声基板的后侧对应设置有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发声基板发出中高音的激励器,所述激励器设置在所述发声基板后侧,所述振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发声基板发出低音。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中,振动单元固定连接在挂架或墙壁上,通过传振振子直接带动发声基板振动,振动单元振动产生的作用力不会反向用于带动振动单元相对发声基板运动,从而使得振动单元振动产生的作用力更多的用于带动发声基板振动,以减小能量的损耗,增强显示装置的振动,改善显示装置的发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激励器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具有激励器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述的显示装置壁挂在墙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中振动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中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显示装置一实施例侧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本发明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多声道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多声道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发明显示装置另一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多声道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另一实施例侧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16是是本发明显示装置中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显示装置实施例的扩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B处的放大图。
图20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中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中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中连接件前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显示屏幕;110、显示结构;120、发声基板;121、凹槽;200、激励器;300、挂架;310、安装槽;400、墙壁;500、空气腔;600、振动单元;610、连接件;611、固定部;612、振动部;613、限位槽;620、扬声器;621、支架;622、磁铁;623、盆架;624、振动膜;625、限位槽;700、传振振子;800、扩音器;810、扩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以显示装置的面向用户的方向为前侧,以显示装置的背向用户的方向后侧。
图1为一种具有激励器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具有激励器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述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至图3,图1中,该显示装置可以液晶显示装置或OLED显示装置。图2中显示装置为激光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在显示屏幕100后侧设置的多个激励器200,可以分别激励整个显示屏幕100发声。图1中显示屏幕为OLED屏或液晶屏,图2中显示屏幕为投影幕。显示屏幕100包括显示结构110以及发声基板120,显示结构110用于显示图像信息;在激励器200的作用下,发声基板120通过模态共振发出的弯曲波进行发声。即显示装置即能够用于显示,又能够用于振动发声。因此,电子设备中不需要再为扬声器设置安装位置,也不需要用户再外接扬声器,从而实现电子设备更加轻薄化的设计。
图4是图1所述的显示装置壁挂在墙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4,显示装置通过挂架300挂装在墙壁400上,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幕100的后侧距离墙壁400很近,显示屏幕100的后面和墙壁400之间形成有间隙很小的空气腔500。空气腔500的厚度很薄(20mm甚至更薄),其等效声顺很小(相当于有一个硬弹簧压在显示屏幕100上)。由于这个声顺的存在,使得激励器200驱动显示屏幕100振动时,显示屏幕100的振动幅度被抑制,振动屏幕发出的声音受损。特别是,由于低音的振动幅度大,显示屏幕100的振动幅度受到抑制的程度大,使得低音的受损更加严重。激励器200可以为电磁激励器、陶瓷激励器、压电激励器、或电动激励器等。
同时,显示装置通过挂架300挂装在墙壁400上后,激励器200驱动显示屏幕100振动时,由于显示屏幕100的振动受到抑制,使得激励器200对显示屏幕100的作用力更多的用于驱动激励器200相对显示屏幕100运动,使得能量损失,而影响显示屏幕100振动发声。
图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幕100、设置于显示屏幕100后侧的振动单元600、以及连接在振动单元600和显示屏幕100之间的传振振子700。显示屏幕100通过挂架300挂装于墙壁400上,振动单元600固定连接在挂架300或墙壁400上。振动单元600能够产生振动,振动单元600的振动通过传振振子700直接传递到显示屏幕100上,而带动显示屏幕100振动发声。
显示屏幕100包括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结构110、位于显示结构110后侧的发声基板120。本实施例中,发声基板120贴合于显示结构的后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生基板120和显示结构110之间具有间隔,或者发声基板120和显示结构110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本实施例中,发声基板120为蜂窝板,蜂窝板能够振动发声。蜂窝板具有多个蜂窝孔的蜂窝层,该蜂窝孔在不同方向上的刚性不同,同理,该蜂窝孔在不同方向上的顺性(即柔性)也不同,因此该发声基板在发生振动后,振动在发声基板中传导的过程中,在不同方向上的衰减程度不同,使得不同方向上的振动幅度不同(也即是使得该发声基板具有各向异性力学响应特性),从而该发声基板在不同方向上产生的声音大小不同。
振动单元600设置于发声基板120的后侧,并与发声基板120间隔设置,传振振子700连接在振动单元600和发声基板120之间。振动单元600固定连接在挂架300或墙壁400上,通过传振振子700直接带动发声基板120振动,振动单元600振动产生的作用力不会反向用于带动振动单元600相对发声基板120运动,从而使得振动单元600振动产生的作用力更多的用于带动发声基板120振动,以减小能量的损耗,增强显示装置的振动,增强显示装置的发声。
振动单元600包括固定于挂架300或墙壁400的连接件610、以及连接在连接件610上的扬声器620;传振振子700连接于扬声器620,以传导扬声器620的振动,将扬声器620的振动传递至发声基板120上。传振振子700直接连接在扬声器620上,直接将扬声器620的振动传递至发声基板120。
扬声器620自身能够振动发声,且扬声器620能够带动发声基板120振动发声,扬声器620的发声和发声基板120的发声的叠加,增强了显示装置的发声。
本实施例中,扬声器620未直接固定于发声基板120上,而是利用发声基板120和挂架300之间的间隙,将发声器620设置该间隙内,并固定在挂架300上,使得显示装置能够使用扬声器620发声。利用扬声器620的发声,使得显示装置能够发出声音。扬声器620的振动传递至发声基板120后,带动发声基板120振动发声,扬声器620的发声和发声基板120的发声叠加,增强显示装置的发声效果。
图7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中振动单元6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中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6至图8,扬声器620的具体结构参照相关技术中的扬声器620的结构。具体地,扬声器620包括支架621、设置于支架621内的磁铁622、环绕于支架621外周的盆架623、以及振动膜624;盆架623的一端连接支架621;振动膜624位于盆架623的围合范围内,并连接在盆架623的背离支架621的一端和支架621之间。盆架623上形成有贯通自身壁厚的穿孔,振动膜624用于振动发声,振动膜624的振动带动整个扬声器620振动。
支架621的背离振动膜624的一端开设有缺口而形成有限位槽625。在本实施例中,缺口沿支架621的轴线方向未贯通至磁铁622,传振振子700连接在支架62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缺口沿支架621的轴线方向贯通至磁铁622,传振振子700连接在磁铁622上。
连接件610为内部中空的箱式结构;扬声器620嵌装于连接件610内,并贯通连接件610的两端;扬声器620和连接件610密封连接,而在连接件610的内部和连扬声器620之间形成有封闭的空间;扬声器620的振动膜624的两侧分别为连接件610的内部空间和连接件610的外部空间;传振振子700连接在扬声器620的背离振动膜624的一端,以使得振动膜624的一侧形成封闭的空间,振动膜624在振动时,其振动能够加强。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10为内部中空的箱式结构;盆架623嵌装于连接件610内,且盆架623外侧面和连接件610的两间隔设置的侧壁密封连接,而在连接件610和扬声器620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使得振动膜624的两侧分别接触连接件610的内部空间以及连接件610的外部空间。
本实施例中,扬声器620嵌装于连接件610内,且扬声器620和连接件610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对于扬声器620,在自由空间中振动,振动膜624正反两面发出的低频声波会相互地抵消,形成声短路。扬声器620装入连接件610内后,且振动膜624的两侧分别接触连接件610内部的封闭空间以及连接件610的外部空间,振动膜624背面发出的声音,束缚在连接件610内,杜绝了声短路现象,使得低音效果变强。同时,根据动量守恒原理以及力的传递性,驱动振动膜624振动的动量,与驱动传振振子700振动的动量相等。以振动单元600静止时所处的位置为原点考虑,振动膜624和盆架623是同时“扩张”或同时“收缩”的。这就决定了发声基板120和振动膜624的振动是同相位,也即发声基板120和振动膜624所发出的低音叠加后,增强整体低音效果。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10通过螺栓或螺钉等紧固件固定于挂架300上,挂架300上对应扬声器620设置有避位空间,以使得扬声器620的振动模621和挂架300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扬声器620的振动膜振动。
再次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传振振子700为铁质材料制成,传振振子70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发声基板120、另一端磁性吸附于扬声器620上。传振振子700通过磁性吸附的方式连接在扬声器620,在将显示装置挂装到墙壁400上时,将振动单元600安装在挂架300或墙壁400上的相应位置,然后将显示屏幕100安装在挂架300或墙壁400,传振振子700和振动单元600通过磁性吸附的方式自动的连接在扬声器620上,便于传振振子700和振动单元600的快速安装。
传振振子700的朝向振动单元600的一端伸入扬声器620的限位槽625内,并连接在支架621或磁铁622上。限位槽625的设置,不仅有效的避免了振动单元600时,传振振子700和扬声器620的错位,从而保证了传振振子700和扬声器620之间的振动传递,有效的保证了显示屏幕100发声的稳定性。同时,传振振子700和限位槽625的配合,方便了传振振子700和限位槽625的对位,以便于安装显示屏幕100时,振动单元600和显示屏幕100的对位配合,提高安装的速度和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振振子700为磁体,传振振子700朝向扬声器620的一端的极性和磁体的极性相反。
传振振子700和振动单元600之间设置由缓冲材料制成的缓冲层。本实施例中,传振振子700和扬声器620之间设置缓冲层。振动单元600振动时,缓冲层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振动单元600和传振振子700之间产生的撞击,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撞击产生的声音的干扰,并能够起到避免振动单元600和传振振子700的撞击损坏或磨损。
图9是本发明显示装置一实施例侧面的局部示意图。
参阅图9,发声基板120对应扬声器620开设有凹槽121,传振振子700连接在凹槽121内。凹槽121能够使得显示屏幕100整体更加的靠近墙壁400,以使得显示装置的安装,占用更小的空间。凹槽121的设置,也能够将发声基板120于凹槽121外的区域的厚度加大,从而使得发声基板120振动更强。
图10本发明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再次参阅图5和图10,本实施例中,振动单元600用于带动发声基板120发出低音。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发声基板120后侧并贴合在发声基板120上的激励器200;激励器200用于带动发声基板120发出中高音。激励器200设置于振动单元600的上方,并在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振动单元600位于发声基板120的宽度方向的中部,激励器200和振动单元600错位设置,以充分的利用了发声基板120背面的空间,且两个激励器200的左右对称设置,以及振动单元600在发声基板120的中部的设置,以使得传递到显示装置前方的声音大小均衡。
图1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多声道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1,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设置有四个激励器S1~S4,每个激励器,对应播放一个声道的音频。激励器S1和激励器S2分别对应左、右声道,激励器S3和激励器S4分别为天空音左、右。其中振动单元600对应重低音。
图1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多声道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2,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设置有四个激励器T1~T6。激励器T1和激励器T2分别对应左、右声道,激励器T3和激励器T4分别为天空音左、右,激励器T5和激励器T6分别为环绕音左、右。其中振动单元600对应重低音。
图13本发明显示装置另一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3,显示装置未设置激励器200,振动单元600于发声基板120的后侧设置为多个,传振振子700的数量对应振动单元600设置。本实施例中,振动单元600设置为两个,两个振动单元600在上下方向上对称设置。两个振动单元600分别用于发出低音和中高音,或者两个振动单元600均能发出中高低音。两个振动单元600的设置,显示装置上不需要设置激励器200。相对于一个振动单元600和两个激励器200的组合,两个振动单元600的设置,减少了发声单元的数量,节约了成本。
图14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多声道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4,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未设置激励器200,振动单元600于发声基板120的后侧设置有五个振动单元Y1~Y5。振动单元Y1和振动单元Y2分别对应左、右声道,振动单元Y3和振动单元Y4分别为天空音左、右,振动单元Y5和振动单元Y6分别为环绕音左、右。振动单元Y7对应重低音。
图1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另一实施例侧面的局部示意图。图16是是本发明显示装置中挂架300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显示装置实施例的扩音器800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5至图17,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发声基板120后侧的扩音器800,扩音器800具有环形的周壁,扩音器800的周壁沿自身的径向方向上逐渐向外扩张。而使得扩音器800的周壁围合形成有内径逐渐扩大的扩音腔810;扩音腔810贯通扩音器800的两端。
扩音腔810的直径小的一端对应激励器200或振动单元600设置,扩音腔810的直径大的一端沿发声基板120的后侧面朝向发声基板120的外部设置,以将声音向外扩张。扩音器800设置为多个,并沿发声基板120的边缘设置,使得显示装置的声音向上和左右方向传播。多个扩音器800分别对应激励器200和振动单元600设置。
本实施例中,发声基板120的后侧面的边缘对应扩音器800设置有斜面,该斜面的设置,为扩音器800的设置提供了空间,便于扩音器800在发声基板120和挂架300之间的间安装。
扩音器800安装在挂架300上,挂架300的朝向发声基板120的一面形成设置有安装槽310,扩音器800安装于安装槽310内,安装槽310的设置,为扩音器800的设置提供了空间,并能够便于扩音器800在挂架300上的对位,以便于扩音器800的对位安装。安装槽310内设置有柔性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简称EVA),扩音器800连接在EVA上,以便于将扩音器800安装在挂架300上。挂架300上还设置有理线槽,用于扩音器800和振动单元600的走线,以便于将各种导线整理和汇聚,从而方便导线的连接。
图18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B处的放大图。
参阅图18和图1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幕100、设置于显示屏幕100后侧的振动单元600、以及连接在振动单元600和显示屏幕100之间的传振振子700。显示屏幕100通过挂架300挂装于墙壁400上,振动单元600固定连接在挂架300或墙壁400上。振动单元600能够产生振动,振动单元600的振动通过传振振子700直接传递到显示屏幕100上,而带动显示屏幕100振动发声。
显示屏幕100包括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结构110、贴合于显示结构110后侧的发声基板120。发声基板120为蜂窝板,蜂窝板能够振动发声。
振动单元600设置于发声基板120的后侧,并与发声基板120间隔设置,传振振子700连接在振动单元600和发声基板120之间。振动单元600固定连接在挂架300或墙壁400上,通过传振振子700直接带动发声基板120振动,振动单元600振动产生的作用力不会反向用于带动振动单元600相对发声基板120运动,从而使得振动单元600振动产生的作用力更多的用于带动发声基板120振动,以减小能量的损耗,增强显示装置的振动,增强显示装置的发声。
图20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中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8至图20,振动单元600包括固定于挂架300或墙壁400的连接件610、以及连接在连接件610上的扬声器620;扬声器620振动而带动连接件610振动,传振振子700连接于连接件610,以传导的振动,将扬声器620的振动传递至发声基板120上。
本实施例中,扬声器620未直接固定于发声基板120上,而是利用发声基板120和挂架300之间的间隙,将发声器620设置该间隙内,并固定在挂架300上,使得显示装置能够使用扬声器620发声。利用扬声器620的发声,使得显示装置能够发出声音。扬声器620自身能够振动发声,且扬声器620能够带动发声基板120振动发声,扬声器620的发声和发声基板120的发声的叠加,增强了显示装置的发声。
连接件610包括固定部611和柔性连接在固定部611朝向发声基板120一侧的振动部612;固定部611和振动部612围合形成内部中空的箱式结构;扬声器620连接在固定部611上,并能够带动振动部612振动;传振振子700连接在振动部612上,扬声器620带动振动部612振动,振动部612通过传振振子700带动发声基板120振动发声。
振动部612的朝向传振振子700的一面设置有缺口或环形的凸起,而在振动部612的朝向传振振子700的一面的形成有限位槽613。
本实施例中,振动部612为柔性材料、如皮质材料或具有弹性的弹性材料制成,该柔性材料连接在固定部611上,使得振动部612能够相对固定部611运动,振动部612上设置有铁片或铁块。铁片或铁块的设置使得振动部612能够保持平整,以便于和传振振子700连接。
振动部612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跑道形等结构,本实施例中,振动部612为圆形,圆形的振动部612使得振动部612在各个方向上的受力和振动均匀,从而能够更加均匀稳定的将振动传递至发声基板。
图2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中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扬声器620的具体结构参照相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扬声器620的结构。具体地,参阅图21,扬声器620包括支架621、设置于支架621内的磁铁622、环绕于支架621外周的盆架623、以及振动膜624;盆架623的一端连接支架621;振动膜624位于盆架623的围合范围内,并连接在盆架623的背离支架621的一端和支架621之间。盆架623上形成有贯通自身壁厚的穿孔,振动膜624用于振动发声。
连接件610为内部中空的箱式结构;扬声器620嵌装于连接件610内,并贯通连接件610的固定部611;扬声器620和连接件610的固定部611密封连接,而在连接件610的内部和连扬声器620之间形成有封闭的空间;扬声器620的振动膜624的两侧分别为连接件610的内部空间和连接件610的外部空间,以使得振动膜624的一侧形成封闭的空间,振动膜624在振动时,其振动能够加强。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10为内部中空的箱式结构;盆架623嵌装于连接件610内,且盆架623外侧面和固定部611密封连接,而在连接件610和扬声器620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使得振动膜624的两侧分别接触连接件610的内部空间以及连接件610的外部空间。
本实施例中,扬声器620嵌装于连接件610内,且扬声器620和连接件610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对于扬声器620,在自由空间中振动,振动膜624正反两面发出的低频声波会相互地抵消,形成声短路。扬声器620装入连接件610内后,且振动膜624的两侧分别接触连接件610内部的封闭空间以及连接件610的外部空间,振动膜624背面发出的声音,束缚在连接件610内,杜绝了声短路现象,使得低音效果变强。同时,根据动量守恒原理以及力的传递性,驱动振动膜624振动的动量,与驱动传振振子700振动的动量相等。并且,以振动单元600静止时所处的位置为原点考虑,振动膜624和盆架623是同时“扩张”或同时“收缩”的。这就决定了发声基板120和振动膜624的振动是同相位,也即发声基板120和振动膜624所发出的低音叠加后,增强整体低音效果。
本实施例中,振动膜624位于支架621的背离振动部612的一端,而使得振动膜624和振动部612相对间隔设置,使得振动膜624的振动方向和振动部612能够相对固定部611振动的振动方向一致,抱着振动部612的振动,振动部612的振动幅度更大,以保证对发声基板120的作用力大小。且振动膜624振动而使得连接件610内的空气垂直压作用在振动部612上,增强振动部612的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620的支架621的背离振动膜624的一端连接抵接在固定部611的设置振动部612的一侧,并与振动部612错位设置,以使得扬声器620不会对振动部612的振动造成干扰。
图2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中连接件前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22,本实施例中,振动部612于固定部611的朝向发声基板12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发声基板120上对应设置有多个传振振子700。多个振动部612设置于固定部611上的不同位置时,在连接件610振动时,不同位置的振动部612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或振动幅度,不同频率和振动幅度的振动部612通过传振振子700作用在同一个发生基板120上,从而能够通过位置的调整,激发发声基板120更多的振动模态。振动模态越多,频响曲线越为均衡,声音也越好,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振动部612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以调节出更多的振动模态。
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件610内设置一个扬声器620和多个振动部612,单个扬声器620即能够激发更多的振动模态。
再次参阅图18至图22,本实施例中,传振振子700为磁体,传振振子70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发声基板120、另一端磁性吸附于振动部612上。传振振子700通过磁性吸附的方式连接在振动部612,在将显示装置挂装到墙壁400上时,将振动单元600安装在挂架300或墙壁400上的相应位置,然后将显示屏幕100安装在挂架300或墙壁400,传振振子700和振动单元600通过磁性吸附的方式自动的连接在振动部612上,便于传振振子700和振动单元600的快速安装。
本实施例中,传振振子700柱状结构为磁铁柱,磁铁柱的结构稳固可靠,以使得传振振子700稳定可靠。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传振振子700环状结构为磁铁环,使得传振振子700的质量更加的轻便,减少了振动的能量在传振振子700上的损耗,提高了对发声基板120的作用力。
传振振子700的朝向振动单元600的一端伸入连接件610的限位槽613内,并连接在振动部612上。限位槽613的设置,不仅有效的避免了振动单元600时,传振振子700和振动部612的错位,从而保证了传振振子700和扬声器620之间的振动传递,有效的保证了显示屏幕100发声的稳定性。同时,传振振子700和限位槽613的配合,方便了传振振子700和限位槽613的对位,以便于安装显示屏幕100时,振动单元600和显示屏幕100的对位配合,提高安装的速度和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部612上的铁片或铁块用磁体代替,传振振子700的磁性和振动部612的磁性相吸,使得振动部612和传振振子700的连接更加的稳固可靠。
传振振子700和振动单元600之间设置由缓冲材料制成的缓冲层。本实施例中,传振振子700和振动部612之间设置缓冲层。振动单元600振动时,缓冲层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振动单元600和传振振子700之间产生的撞击,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撞击产生的声音的干扰。并能够起到避免振动单元600和传振振子700的撞击损坏或磨损。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结构,用于显示图像信息;
发声基板,其位于所述显示结构的后侧;
振动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发声基板的后侧,并与所述发声基板间隔设置;所述振动单元固定于外部挂架或墙壁上,并能够产生振动;
传振振子,其连接在所述发声基板和所述振动单元之间,以将所述振动单元的振动传递至所述发声基板,以使得所述发声基板振动发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包括固定于外部挂架或墙壁上连接件、以及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的扬声器;所述传振振子连接于所述扬声器,以传导所述扬声器的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内部中空的箱式结构;所述扬声器嵌装于所述连接件内,并贯通所述连接件的两端;所述扬声器和所述连接件密封连接,而在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和所述扬声器之间形成有封闭的空间;所述扬声器的一端具有用于振动发声的振动膜,所述振动膜的两侧分别为所述连接件的内部空间和所述连接件的外部空间;所述传振振子连接在所述扬声器的背离振动膜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内的磁铁、环绕于所述支架外周的盆架、以及所述振动膜;所述盆架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振动膜位于所述盆架的围合范围内,并连接在所述盆架的背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连接件为内部中空的箱式结构;所述盆架嵌装于所述连接件内,且所述盆架外侧面和所述连接件的两间隔设置的侧壁密封连接,而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扬声器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所述传振振子连接所述支架或所述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背离所述振动膜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传振振子伸入所述限位槽内,而与所述支架或所述磁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振振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发声基板,所述传振振子的另一端磁性吸附于所述支架或所述磁铁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振振子和所述扬声器之间设置有由缓冲材料制成的缓冲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基板对应所述扬声器开设有凹槽,所述传振振子连接在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传振振子于所述发声基板的后侧对应设置有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发声基板发出中高音的激励器,所述激励器设置在所述发声基板后侧,所述振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发声基板发出低音。
CN202110286291.5A 2021-03-17 2021-03-17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1191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6291.5A CN115119117A (zh) 2021-03-17 2021-03-17 显示装置
CN202180097055.7A CN117157993A (zh) 2021-03-17 2021-11-24 投影设备及显示装置
PCT/CN2021/132723 WO2022193716A1 (zh) 2021-03-17 2021-11-24 投影设备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6291.5A CN115119117A (zh) 2021-03-17 2021-03-17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9117A true CN115119117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23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6291.5A Pending CN115119117A (zh) 2021-03-17 2021-03-1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91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51330B2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および表示装置
EP3637797B1 (en) Sound producing device
JP4007453B2 (ja) ラウドスピーカー
JP5514221B2 (ja) 圧電型音響変換器
KR102010926B1 (ko) 패널 가진형 스피커
JP4936982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音響装置
JP2006500803A5 (zh)
JP2011130361A (ja) 複合スピーカ、音声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車両用音響システム
JP2021532615A (ja) 磁気分散モード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分散モードスピーカ
CN115119117A (zh) 显示装置
CN115119116A (zh) 显示装置
US9369789B2 (en) Speaker device
KR100847674B1 (ko) 평판 스피커
JP2000050384A (ja) スピーカ装置
WO2022193716A1 (zh) 投影设备及显示装置
JP4226453B2 (ja) 音響再生装置
JP3924777B2 (ja) フラットスピーカ
JP4226458B2 (ja) 音響再生装置
JP7373601B2 (ja) 音響発生器及び音響装置
US11317212B2 (en) Flat panel horn loudspeaker
JPH11308691A (ja) スピーカ装置
JP3037167U (ja) スピーカ
JP2002135892A (ja)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JP2000059879A (ja) スピーカ装置
JP4016697B2 (ja) スピー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