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6781A - 可升降部件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升降部件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6781A
CN115116781A CN202110302964.1A CN202110302964A CN115116781A CN 115116781 A CN115116781 A CN 115116781A CN 202110302964 A CN202110302964 A CN 202110302964A CN 115116781 A CN115116781 A CN 115116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gnetic member
sliding plate
plate body
lif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29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续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29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67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6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67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升降部件和电子设备,涉及开关领域。可升降部件包括:按压部、滑动板体、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滑动板体中设置有倾斜的升降活动槽,按压部的底部与升降活动槽滑动连接;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均位于滑动板体的第一侧,且第一磁性件与滑动板体的第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磁性件位于第一磁性件远离滑动板体的一侧,第二磁性件与按压部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被配置为相吸或相斥,使得第一磁性件带动滑动板体相对于第二磁性件运动,按压部在升降活动槽的引导下处于升起状态或者降落状态。

Description

可升降部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升降部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按键是一种通过用户的按压操作达到控制某一电子元件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的器件。比如,手机终端上设置的电源键,用户按压或松开电源键,可以控制手机终端内部设置的电源开关的开闭。
由于按键的使用场景不同,某些按键仅在特定场景下才需要使用。当处于非特定场景下时,按键将处于闲置状态。为此,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包含可升降部件的按键,该按键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使得按键在需要使用时处于升起状态、在不需要使用时处于降落状态。
然而,基于电机驱动的按键的升起和降落,通常需要联轴器和丝杠的配合使用,使得可升降部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容易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升降部件和电子设备,通过磁性件的相吸或相斥实现升起或降落。所述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如下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升降部件,所述可升降部件包括:按压部、滑动板体、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
滑动板体中设置有倾斜的升降活动槽,按压部的底部与升降活动槽滑动连接;
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均位于滑动板体的第一侧,且第一磁性件与滑动板体的第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磁性件位于第一磁性件远离滑动板体的一侧,第二磁性件与按压部的相对位置固定;
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被配置为相吸或相斥,第一磁性件带动滑动板体相对于第二磁性件运动,使得按压部在升降活动槽的引导下处于升起状态或者降落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中框、开关和如上所述的可升降部件;
按压部设置于中框上,开关位于滑动板体的底部;
按压部处于升起状态时,按压部与开关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对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性相吸或相斥,使得滑动板体根据磁吸力或排斥力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按压部的底部能够在升降活动槽中进行滑动,带动按压部在升起或降落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滑动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滑动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对附图中的各个标号进行说明:
10-可升降部件;
11-按压部:
111-按压主体;
112-导杆:1121-卡接部;1122-导柱;
113-挂钩;
12-滑动板体:
121-升降活动槽:1211-水平槽体;1212-倾斜槽体;
122-传动杆活动槽;
123-弹性件活动槽;
124-导槽;
131-第一磁性件;132-第二磁性件;
141-第三磁性件;142-第四磁性件;
151-固定件;152-第一弹性件;
20-电子设备:
21-中框;
22-开关;
23-传动杆:231-扣合部;232-弹性件支撑板;
24-第二弹性件;
25-导轨;
26-限位组件:261-上挡墙;262-下挡墙;263-限位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前”、“后”均以附图中所示的前和后为基准。“第一端”、“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示意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升降部件10,可升降部件10包括按压部11、滑动板体12、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
其中,滑动板体12中设置有倾斜的升降活动槽121,按压部11的底部与升降活动槽121滑动连接;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位于滑动板体12的第一侧,且第一磁性件131与滑动板体12的第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磁性件132位于第一磁性件131远离滑动板体12的一侧,第二磁性件132与按压部11的相对位置固定。
用户可通过在按压部11上进行的按压操作来控制电子元件的开闭。比如,将按压部11的底部与开关相连,用户通过在按压部11的按压操作可以实现开关的开闭控制。
按压部11与滑动板体12的滑动连接,使得按压部11的相对位置可以跟随滑动板体12的位置产生相应的变化。示意性的如图1所示,升降活动槽121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槽体,升降活动槽121的最低点靠近第一磁性件131,升降活动槽121的最高点远离第一磁性件131。
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位于滑动板体12的第一侧,相当于两个磁性件位于滑动板体12的同一侧。其中,第一侧是指滑动板体12的任意一侧,比如,滑动板体12的第一侧是指图1中的右侧;又如,滑动板体12的第一侧是指图2中的左侧。第一磁性件131与滑动板体12的第一侧固定连接,使得滑动板体12可以跟随第一磁性件131的运动进行相应的运动;第二磁性件132与按压部11的相对位置固定,使得滑动板体12可以在第二磁性件132和按压部之间的距离内进行相对运动。
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构成的磁吸组件,用于控制滑动板体12的移动。示意性的,滑动板体12的移动可以通过改变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的相吸或相斥来实现,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吸或相斥,使得第二磁性件131带动滑动板体12相对于第二磁性件132运动,按压部11在升降活动槽121的引导下处于升起状态或者降落状态。
基于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在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邻的磁极是异性磁极时,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吸;在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邻的磁极是同性磁极时,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斥。可见,根据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邻的磁极的不同,按压部11所处的状态也不同。
根据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吸或相斥,滑动板体12与第二磁性件132之间的水平距离的变化也不同,具体包括如下两种变化方式:
一、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相吸时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相斥时按压部11处于降落状态。
示意性的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部件10中,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一端远离第一磁性件131,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二端靠近第一磁性件131,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一端的高度高于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二端的高度。
其中,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高度,是指两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的绝对高度。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高度差,即为按压部11的升起高度或降落高度。
此时,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吸时,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滑动板体12与第二磁性件132之间具有第一水平距离;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斥时,按压部11处于降落状态,滑动板体12与第二磁性件132之间具有第二水平距离。
其中,第一水平距离小于第二水平距离,第一水平距离和第二水平距离的距离差,即为滑动板体12的水平移动距离。
示意性的如图1所示,滑动板体12的第一侧是指图中的右侧,也即,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设置于滑动板体12的右侧。此时,在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吸的情况下,滑动板体12受磁吸力的作用向右运动,使得按压部11的底部在升降滑动槽121中相对与滑动板体12向左运动,从而使得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降落状态与之相反。
示意性的如图1所示,按压部11的两种状态阐述如下:
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吸,第一磁性件131的磁性和第二磁性件132相邻的磁极相反,基于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二者相吸。滑动板体12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按压部11的底部沿升降活动槽121滑动从而产生与滑动板体12相对的运动,也即,按压部11的底部相对于滑动板体12向左运动,直至抵达升降活动槽121的最左端。此时,由于升降活动槽121的最左端为升降活动槽121的最高点,使得按压部11的底部处于最高点,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
按压部11处于降落状态: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斥,第一磁性件131的磁性和第二磁性件132相邻的磁极相同,基于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二者相斥。滑动板体12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按压部11的底部沿升降活动槽121滑动从而产生与滑动板体12相对的运动,也即,按压部11的底部相对于滑动板体12向右运动,直至抵达升降活动槽121的最右端。此时,由于升降活动槽121的最右端为升降活动槽121的最低点,使得按压部11的底部处于最低点,按压部11处于降落状态。
二、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相斥时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相吸时按压部11处于降落状态。
示意性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部件10中,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一端靠近第一磁性件131,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二端远离第一磁性件131,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一端的高度高于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二端的高度。
此时,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斥时,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滑动板体12与第二磁性件132之间具有第二水平距离;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吸时,按压部11处于降落状态,滑动板体12与第二磁性件132之间具有第一水平距离。
其中,第一水平距离小于第二水平距离,第一水平距离和第二水平距离的距离差,即为滑动板体12的水平移动距离。
示意性如图2所示,该种情况下,滑动板体12的运动与上一情况中相反。也即,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设置于滑动板体12的左侧。
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斥,滑动板体12受排斥力的作用向右运动,使得按压部11的底部在升降滑动槽121中相对于滑动板体12向左运动,从而使得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
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吸,滑动板体12受磁吸力的作用向左运动,使得按压部11的底部在升降滑动槽121中相对于滑动板体12向右运动,从而使得按压部11处于降落状态。
其中,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中的至少一个磁极是可变的。示意性的,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刺激性13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电磁铁。
电磁铁是一种通电产生电磁的装置,通过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使得铁芯的磁性跟随电流产生变化。永磁铁,又称永久性磁铁,可以是天然磁石,也可以由人工制造,永磁铁具有恒定的磁极。
比如,第一磁性件131包括永磁铁,第二磁性件132包括电磁铁;或者,第一磁性件131包括电磁铁,第二磁性件132包括永磁铁;或者,第一磁性件131包括电磁铁,第二磁性件132包括电磁铁。
比如,第一磁性件131是永磁铁,第二磁性件132是电磁铁,以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相吸时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相斥时按压部11处于降落状态为例:
使得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的工作原理:电流通过第二磁性件132,使得第二磁性件132与第一磁性件131相邻的磁极形成一对异名磁极,比如,第一磁性件131的磁极是N极,与该磁极相邻的第二磁性件132的磁极是S极。基于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则,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相吸,使得二者相互接近,带动滑动板体12向靠近第一磁性件131的方向移动。
按压部11从升起状态切换到降落状态的工作原理:改变电流方向,使得第二磁性件132与第一磁性件131相邻的磁极形成一对同名磁极,比如,第一磁性件131的磁极是N极,由于电流方向改变,与该磁极相邻的第二磁性件132的磁极变为N极。此时,基于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则,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相斥,使得二者之间的距离变远,带动滑动板体12向远离第一磁性件131的方向移动。
在按压部11的状态变化过程中,为使得按压部11能够稳定地处于某一状态下,示意性的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部件10中,滑动板体12中设置有倾斜的升降活动槽121,以使得按压部11的底部可以在升降活动槽121的槽内进行滑动。
示意性的,升降活动槽121包括水平槽体1211和倾斜槽体1212;水平槽体1211与倾斜槽体1212连通。
其中,水平槽体1211用于支撑按压部处于升起状态,倾斜槽体1212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部件10,通过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的磁性相吸或相斥,使得滑动板体12跟随磁吸力或排斥力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按压部11在升起或降落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具体的,根据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与滑动板体12的相对位置的不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以下以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相吸时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相斥时按压部11处于降落状态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部件10展开阐述:
为使得可升降部件10在升起状态和降落状态之间的切换更加流畅,示意性的如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部件10中,在滑动板体12的第二侧设置有辅助部件,用于配合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以便推动或拉动滑动板体12进行移动,使得按压部11的底部在升降活动槽121中进行相应的滑动。
设置于滑动板体12的第二侧的辅助部件有多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给出如下两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一、设置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
示意性的如图4所示,可升降部件10还包括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均位于滑动板体12的第二侧,且第三磁性件141与滑动板体12的第二侧固定连接,第四磁性件142位于第三磁性件141远离滑动板体12的一侧,第一侧与第二侧是滑动板体12相对的两侧。
根据前述内容,按压部11有升起和降落两种状态。由于按压部11处于的状态的不同,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的相对位置也不同,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吸时,第三磁性件141与第四磁性件142分离,滑动板体12与第四磁性件142之间具有第三水平距离;
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斥时,第三磁性件141与第四磁性件142靠近,滑动板体12与第四磁性件142之间具有第四水平距离。
其中,第三水平距离大于第四水平距离。可选的,第三水平距离和第四水平距离的距离差,与第一水平距离和第二水平距离的距离差相同,同样是滑动板体12的水平移动距离。
示意性的,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分别是永磁铁和电磁铁中的一种。可选的,第三磁性件141包括永磁铁,第四磁性件142包括永磁铁;或者,第三磁性件141包括永磁铁,第四磁性件142包括电磁铁;或者,第三磁性件141包括电磁铁,第四磁性件142包括永磁铁;或者,第三磁性件141包括电磁铁,第四磁性件142包括电磁铁。
为使得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组成的磁吸组件能够配合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示意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部件10中,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电磁铁。
比如,第三磁性件141是永磁铁,第四磁性件142是电磁铁。在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相吸时,使得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相邻的磁极相同,从而使得滑动板体12在第四磁性件142的推动力、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的磁吸力的双重作用下进行运动。
在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均为永磁铁的情况下,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相邻的两个磁极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根据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相邻的两个磁极的不同,可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1、第三磁性件141与第四磁性件142相邻的磁极相反。
示意性的,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吸时,第三磁性件141与第四磁性件142之间的磁吸力小于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之间的磁吸力。
比如,第三磁性件141靠近第四磁性件142的一端的磁极是S极,第四磁性件142靠近第三磁性件141的一端的磁极是N极。基于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具有相互吸引的磁吸力。
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吸的情况下,滑动板体12的两侧均具有磁吸力。为使得按压部11能够切换到升起状态,第三磁性件141与第四磁性件142之间的磁吸力应小于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之间的磁吸力,使得滑动板体12能够跟随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之间的磁吸力进行移动,以便按压部11的底部可以滑动到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一端。
2、第三磁性件141与第四磁性件142相邻的磁极相同。
示意性的,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斥时,第三磁性件141与第四磁性件142之间的排斥力小于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之间的排斥力。
比如,第三磁性件141靠近第四磁性件142的一端的磁极是S极,第四磁性件142靠近第三磁性件141的一端的磁极也是S极。基于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具有相互排斥的排斥力。
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斥的情况下,滑动板体12的两侧均具有排斥力。为使得按压部11能够切换到降落状态,第三磁性件141与第四磁性件142之间的排斥力小于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之间的排斥力,使得滑动板体12能够跟随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之间的排斥力进行移动,以便按压部11的底部可以滑动到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二端。
二、设置固定件151和第一弹性件152。
示意性的如图5所示,可升降部件10还包括固定件151和第一弹性件152;固定件151、第一弹性件152和滑动板体12的第二侧顺次固定连接,第一侧与第二侧是滑动板体12相对的两侧。
根据前述内容,按压部11有升起和降落两种状态,根据按压部11处于的状态的不同,第一弹性件152所处的状态也不同,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吸时,第一弹性件152处于拉紧状态;
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斥时,第一弹性件152处于放松状态。
比如,第一弹性件152是弹簧。当按压部11从升起状态切换到降落状态时,第一磁性件131与第二磁性件132相斥,推动滑动板体12向远离第二磁性件132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弹性件152在弹簧的作用下给予滑动板体12一个朝向固定件151的拉动力。在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的排斥力、弹簧的拉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滑动板体12产生相对运动,使得按压部11的底部在升降活动槽121中滑动到第二端。
另外,按压部11的底部与滑动板体12的连接有多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给出如下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示意性的如图4和图5所示,按压部11包括按压本体111和导杆112;按压本体111的底部与导杆112卡接,导杆112的底部与升降活动槽121滑动连接。其中,按压本体111用于用户进行按压操作,导杆112用于连接按压本体111和升降活动槽121。
导杆112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申请实施例给出如下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示意性的如图6所示,导杆112包括卡接部1121和导柱1122。其中,按压本体111的底部与卡接部1121卡接,导柱1122与升降活动槽121滑动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给出了两种可选的实现方式,配合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的相吸和相斥,以推动或拉动滑动板体12。具体的,一种是在滑动板体12的第二侧设置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通过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的磁吸力或排斥力,配合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的相吸或相斥,使得滑动板体12的移动更加省力、顺滑。一种是在滑动板体12的第二侧设置固定件151和第一弹性件152,通过固定件151和第一弹性件152的配合,可升降部件10在下降时不需要借助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的排斥力,减少第一磁性件131和/或第二磁性件132的通电次数,起到节省能耗的作用。
示意性的如图7和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20,电子设备20包括中框21、开关22和可升降部件10。其中,前述内容中与可升降部件10相关的阐述均可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示意性的,按压部11设置于中框21上,开关22位于滑动板体12的底部。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时,按压部11与开关22相连。
其中,中框21用于为可升降部件10提供支撑,使得按压部11可以从中框21的边缘处升起或降落。比如,电子设备20是手机终端,中框21是指用于屏幕和后盖之间的连接框架,中框21上可设置卡槽、按键等部件。示意性的,按压部11设置于中框21的顶部或侧面。
按压部11与开关22的连接,可以是按压部11与开关22的控制部件相连,该控制部件用于向开关22提供开启信号或关闭信号。比如,按压部11的底部与开关22的控制部件抵接。示意性的,按压部11和开关22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在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时,按压部11与开关22相连,用户可通过在按压部11的按压操作来控制开关22的开闭。相应的,在按压部11处于降落状态时,用户在按压部11上的按压操作将无法控制开关22的开闭。此时,按压部11的底部与开关22可以是分离的状态,也可以是抵接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通过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的相吸或相斥,使得可升降部件10可以在升起状态和降落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具体的,在可升降部件10升起时,按压部11可以控制电子设备20中内置的开关22的开闭;在可升降部件10降落时,开关22将不被按压部11控制。
在电子设备20的使用过程中,按压部11与开关22的连接有多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给出如下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示意性的如图8和图9所示,电子设备20还包括传动杆23。其中,传动杆23的顶部扣合于滑动板体12中的传动杆活动槽122中,传动杆活动槽122的顶部与升降活动槽121连通;传动杆23的底部与开关22的顶部抵接。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时,传动杆23的顶部与按压部11的底部抵接。
传动杆23用于传递用户作用于按压部11上的按压力,使得按压操作可以间接地作用于开关22上。传动杆活动槽122是传动杆23的活动区域,传动杆活动槽122的顶部与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一端连通,以满足传动杆23的顶部与按压部11的底部的抵接要求,使得按压部11上的按压力可以传递到传动杆23上,最终作用于开关22上。
示意性的如图10所示,传动杆23的具体结构有如下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传动杆23包括扣合部231,扣合部231扣合于传动杆活动槽122中。
其中,扣合部231是位于传动杆23的顶部的凸起部,与传动杆活动槽122的结构相匹配,以便传动杆23可以相对设置于传动杆活动槽122中。
在电子设备20的使用过程中,传动杆23在受到按压部11上的按压力时,产生向下按压开关22的移动,随后,当按压力消失时,传动杆23需要恢复到初始位置上,避免按压开关22。示意性的如图8和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4,传动杆23的侧面还包括突出的弹性件支撑板232。
其中,第二弹性件24的顶部与弹性件支撑板232抵接;第二弹性件24扣合于滑动板体12中的弹性件活动槽123中,弹性件活动槽123与传动杆活动槽122连通。
第二弹性件24用于辅助传动杆23,使得传动杆23可以在传动杆活动槽122中进行相对运动。比如,通过第二弹性件24向上的弹力,传动杆23在传动杆活动槽122中产生向上的运动,使得开关22上受到的按压力消失。传动杆23上设置的突出的弹性件支撑板232用于传递第二弹性件24的弹力,带动传动件23的相对运动。
为使得滑动板体12的左右移动更具稳定性,示意性的如图8和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还包括导轨25;导轨25固定设置于中框21上,导轨25与滑动板体12的背部的导槽124滑动连接。
其中,导轨25是设置于中框21的中部的横向凸起物,与滑动板体12的本体的导槽124相适配。导轨25可在导槽124中进行横向的左右移动,由于导轨25固定于中框21上,从而使得滑动板体12可随导槽124产生相对于中框21的横向移动。
另外,按压部11与中框21的顶部的卡接有多种实现方式,示意性的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电子设备20还包括限位组件26,按压部11还包括挂钩113。其中,限位组件26固定设置于中框21的顶部,挂钩113与限位组件26连接。
其中,挂钩113的形状、大小、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以按压部11包括按压本体111和导杆112为例,按压本体1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向下突出的挂钩113,挂钩113呈横放的L型结构,横放的L型结构的一端与按压本体11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另一端卡接于中框21的顶部。
限位组件26用于对挂钩113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挂钩113从中框21的顶部脱落,从而避免可升降部件10从电子设备20上掉落。限位组件26有多种结构形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示意性的如图7所示,限位组件26包括上挡墙261、下挡墙262和限位弹片263。
其中,上挡墙261和下挡墙262固定设置于中框21上,上挡墙261的底部与限位弹片263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弹片263的底部与挂钩113抵接,挂钩113卡接于上挡墙261和下挡墙262之间。
上挡墙261和下挡墙262用于限制挂钩113的活动范围,上挡墙261的底部和下挡墙262的顶部之间的高度差,即为可升降部件10在中框21上的升起高度或降落高度。限位弹片263与挂钩113的抵接,避免挂钩113与上挡墙261和下挡墙262发生碰撞。以挂钩113为横放的L型结构为例,横放的L型结构的一端与按压本体11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另一端卡接于上挡墙261的底部和下挡墙262的顶部之间。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通过设置传动杆23,按压部11上的按压力能够间接地作用于开关22上,以实现对开关22的开闭控制;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24,使得传动杆23可以在传动杆活动槽122中进行相对运动;通过设置导轨25,使得滑动板体12可以在中框21的某一固定区域内进行相对的横向移动;通过设置限位组件26,使得按压部11可以在中框21的顶部进行有限距离内的升起和降落运动,避免按压部11从中框21的顶部脱落。
在本申请中,应该理解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可升降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部件(10)包括:按压部(11)、滑动板体(12)、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
所述滑动板体(12)中设置有倾斜的升降活动槽(121),所述按压部(11)的底部与所述升降活动槽(121)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均位于所述滑动板体(12)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与所述滑动板体(12)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性件(132)位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31)远离所述滑动板体(12)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性件(132)与所述按压部(11)的相对位置固定;
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吸或相斥,使得所述第一磁性件(131)带动所述滑动板体(12)相对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运动,所述按压部(11)在所述升降活动槽(121)的引导下处于升起状态或者降落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一端远离所述第一磁性件(131),所述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一磁性件(131),所述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二端的高度;
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吸时,所述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所述滑动板体(12)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之间具有第一水平距离;
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斥时,所述按压部(11)处于降落状态,所述滑动板体(12)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之间具有第二水平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水平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磁性件(131),所述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磁性件(131),所述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升降活动槽(121)的第二端的高度;
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斥时,所述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所述滑动板体(12)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之间具有第二水平距离;
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吸时,所述按压部(11)处于降落状态,所述滑动板体(12)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之间具有第一水平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水平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可升降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31)和所述第二磁性件(13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电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可升降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活动槽(121)包括水平槽体(1211)和倾斜槽体(1212),所述水平槽体(1211)与所述倾斜槽体(121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部件(10)还包括第三磁性件(141)和第四磁性件(142);
所述第三磁性件(141)与所述第四磁性件(142)均位于所述滑动板体(12)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三磁性件(141)与所述滑动板体(12)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磁性件(142)位于所述第三磁性件(141)远离所述滑动板体(12)的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是所述滑动板体(12)相对的两侧;
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吸时,所述第三磁性件(141)与所述第四磁性件(142)分离,所述滑动板体(12)与所述第四磁性件(142)之间具有第三水平距离;
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斥时,所述第三磁性件(141)与所述第四磁性件(142)靠近,所述滑动板体(12)与所述第四磁性件(142)之间具有第四水平距离;
其中,所述第三水平距离大于所述第四水平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升降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性件(141)和所述第四磁性件(14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电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升降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性件(141)与所述第四磁性件(142)相邻的磁极相反;
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吸时,所述第三磁性件(141)与所述第四磁性件(142)之间的磁吸力小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31)和所述第二磁性件(132)之间的磁吸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升降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性件(141)与所述第四磁性件(142)相邻的磁极相同;
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斥时,所述第三磁性件(141)与所述第四磁性件(142)之间的排斥力小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31)和所述第二磁性件(132)之间的排斥力。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部件(10)还包括固定件(151)和第一弹性件(152);
所述固定件(151)、所述第一弹性件(152)和所述滑动板体(12)的第二侧顺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是所述滑动板体(12)相对的两侧;
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吸时,所述第一弹性件(152)处于拉紧状态;
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被配置为相斥时,所述第一弹性件(152)处于放松状态。
11.一种电子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20)包括:中框(21)、开关(22)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的可升降部件(10);
所述按压部(11)设置于所述中框(21)上,所述开关(22)位于所述滑动板体(12)的底部;
所述按压部(11)处于升起状态时,所述按压部(11)与所述开关(22)相连。
CN202110302964.1A 2021-03-22 2021-03-22 可升降部件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1167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2964.1A CN115116781A (zh) 2021-03-22 2021-03-22 可升降部件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2964.1A CN115116781A (zh) 2021-03-22 2021-03-22 可升降部件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6781A true CN115116781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23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2964.1A Pending CN115116781A (zh) 2021-03-22 2021-03-22 可升降部件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678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99756B1 (en) Slide rai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1568236B (zh) 滑盖式电子装置
CN102881519B (zh) 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
KR20050062263A (ko) 자석을 이용한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슬라이드 개폐장치
US2022041812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890005342B1 (ko) 원격 제어식 계전기
JPH06104942B2 (ja) ヘルド制御システム
CN115116781A (zh) 可升降部件和电子设备
CN109995907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KR100715810B1 (ko) 슬라이딩 타입 이동단말기
KR101170750B1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용 슬라이딩 구조체
KR101161907B1 (ko) 슬라이드 방식의 휴대용 단말기
US5200723A (en) Remotely-controlled relay
US5172086A (en) Remotely controlled relay
KR101304078B1 (ko) 인터 로크 기능을 가지는 조작기 및 그것을 사용하는 전력개폐장치
CN216250488U (zh) 按键机构和终端设备
CN111416895B (zh) 电子设备
CN115241003A (zh) 可升降部件、弹出式按键和电子设备
WO2011049701A1 (en) Mobile device shutter door
CN219497650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116072450A (zh) 按键机构和终端设备
US5181001A (en) Remotely-controlled relay
CN217822588U (zh) 安装结构、触点安装装置及继电器
KR20060056022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자동 슬라이드 장치
CN216624124U (zh) 一种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