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6331B - 支撑组件及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支撑组件及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6331B
CN115116331B CN202210765057.5A CN202210765057A CN115116331B CN 115116331 B CN115116331 B CN 115116331B CN 202210765057 A CN202210765057 A CN 202210765057A CN 115116331 B CN115116331 B CN 1151163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
adhesive layer
channel
suppor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50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6331A (zh
Inventor
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650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63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6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6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6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6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撑组件及显示模组,支撑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胶黏层、遮光层和第一缓冲层;其中,所述第一胶黏层、所述遮光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中设置有多个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胶黏层远离所述遮光层一侧面,另一端连续贯穿所述第一胶黏层、所述遮光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本申请的支撑组件通过设置多个气体通道,能够有效排出支撑组件与显示面板之间的气泡,避免气泡影响显示模组的厚度、强度和视觉效果;同时,通过对气体通道开设位置和角度的设定,能够实现由气体通道朝显示面板射出的光线被显示面板全反射,有效避免了气体通道的存在影响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支撑组件及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组件及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中高端手机对模组厚度要求极为严格,现有技术中为了在有限的模组厚度空间内保证显示模组的结构强度,并避免显示模组和整机中框装配中的局部干涉,需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贴合支撑层。贴合过程中易在支撑层和显示面板之间形成气泡,气泡会影响模组强度,并在强光下显示阴影,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及显示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与支撑层之间易形成气泡,气泡会影响模组强度,并在强光下显示阴影,影响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包括:
层叠设置的第一胶黏层、遮光层和第一缓冲层;
其中,所述第一胶黏层、所述遮光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中设置有多个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胶黏层远离所述遮光层一侧面,另一端连续贯穿所述第一胶黏层、所述遮光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通道包括远离所述第一缓冲层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的指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胶黏层、遮光层和第一缓冲层的层叠方向形成的夹角α为锐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黏层背离所述第一缓冲层一侧面用于与待支撑目标贴合,所述待支撑目标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所述第一胶黏层贴合,所述夹角α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n1为空气的折射率,n2为所述待支撑目标的折射率,使得光线由所述第一端口射出经所述第一表面折射后能够被所述第二表面全反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通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胶黏层中的第一子通道、位于所述遮光层中的第二子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中的第三子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层中设置有多个孔洞,相互连通的多个所述孔洞构成所述第三子通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第一胶黏层中的多个所述第一子通道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的,相邻所述第一子通道之间的间距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遮光层中的多个所述第二子通道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的,相邻所述第二子通道之间的间距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为直线型;优选的,同一所述气体通道上的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不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为曲线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胶黏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胶黏层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远离所述遮光层一侧面,所述第二缓冲层和所述第二胶黏层中具有容置槽。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胶黏层贴合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
区别于现有技术情况,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的支撑组件通过设置多个气体通道,能够有效排出支撑组件与待支撑目标之间的气泡,以免影响支撑效果。进一步地,当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显示面板时,支撑组件中的多个通道的设置有利于支撑组件与显示面板之间的气泡的排出,避免气泡影响显示模组的厚度、强度和视觉效果;同时,通过对气体通道开设位置和开设角度的设定,能够实现由气体通道朝显示面板射出的光线被显示面板全反射,有效避免了气体通道的存在影响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显示模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显示模组一实施方式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支撑组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支撑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支撑组件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支撑组件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显示面板-100,显示面-101,非显示面-102,边框-103;
支撑组件-200,第一胶黏层-201,遮光层-202,第一缓冲层-203,孔洞-2030,第二胶黏层-204,第二缓冲层-205,容置槽-206;
气体通道-300,第一子通道-301,第一端口-3010,第二子通道-302、第三子通道-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内容。
本申请支撑组件用于设置在待支撑目标的支撑面,从而提高待支撑目标的结构强度,并对支撑面起到保护作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待支撑组件为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设置支撑组件,得到显示模组,将显示模组作为一整体安装在手机、电脑、电视等终端设备上时,支撑组件能够有效提高显示模组的结构强度。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待支撑组件也可以为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等,均能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以下实施方式以待支撑组件为显示面板为例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显示模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显示模组一实施方式的仰视结构示意图。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具有显示面101和非显示面102。
具体地,显示模组在安装至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时,显示面板100一般安装在终端设备的壳体上,显示面101设置在朝向外侧的一面用于显示图像,非显示面102设置在朝向内侧的一面。
由于终端设备壳体内部还设有其他零部件,例如电池、主板、柔性电路板等,为了避免非显示面102直接与其他零部件接触,同时对显示面板100起到缓冲和支撑作用,本实施方式在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102上设置支撑组件200。
如图2所示,支撑组件200覆盖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102除边框区域103以外的全部区域,非显示面102的边框区域103则用于胶粘固定在终端设备的壳体上。
通过支撑组件200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102直接与零部件接触,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在显示面板100受到冲击时,支撑组件200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有效提高了显示面板100的抗冲击性能。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支撑组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支撑组件20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胶黏层201、遮光层202和第一缓冲层203。
其中,第一胶黏层201用于和显示面板100粘合固定;在其他应用场景中,当支撑组件200应用至其他需要支撑缓冲的基板上时,第一胶黏层201也可以与其他基板固定。
遮光层202的作用在于遮挡射向显示面板100的光线,可以理解的,当支撑组件200应用至显示模组上时,由非显示面102射入显示面板100的光线会经过显示面101射出,影响显示面101的显示效果,因此,遮光层202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光线由非显示面102射入显示面板100内。
第一缓冲层203与终端设备壳体内其他零部件接触,能够对显示面板100起到支撑和缓冲作用。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第一缓冲层203可以采用发泡材料,例如泡棉、聚乙烯发泡塑料、聚氨酯发泡塑料等,在其他应用场景中,第一缓冲层203也可以采用非发泡材料,例如硅胶、橡胶等,均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当本实施方式的支撑组件200应用在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102上直接与终端设备内部的零部件接触时,若支撑组件200设计的过薄,则无法有效提高显示模组的结构强度,若支撑组件200设计的过厚,则会出现零部件与第一缓冲层203之间的干涉问题。而由于第一缓冲层203整体厚度较薄,难以直接在第一缓冲层203上开设与零部件匹配的凹槽,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有限空间内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结构强度,并避免局部干涉问题,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支撑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缓冲层203远离遮光层202一侧面还设置有层叠设置的第二胶黏层204和第二缓冲层205,第二胶黏层204和第二缓冲层205上具有容置槽206。
容置槽206的槽深与第二胶黏层204和第二缓冲层205的厚度相同。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容置槽206的槽深也可以小于第二胶黏层204和第二缓冲层205的厚度,或大于第二胶黏层204和第二缓冲层205的厚度,使容置槽206延伸至第一缓冲层203内部,均能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其中,第二缓冲层205的材质可以与第一缓冲层203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够起到缓冲支撑作用即可。
由于第二胶黏层204和第二缓冲层205上具有容置槽206,容置槽206能够设计成与终端设备内部零部件匹配的形状,从而在组装时使零部件嵌入容置槽206内,在保证显示模组的结构强度的同时,避免了局部干涉问题。
在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胶黏层201直接粘合在非显示面101上,由于工艺问题,极易在第一胶黏层201与显示面板100之间形成气泡。特别是在还设有第二缓冲层205的实施方式中,在容置槽206对应位置由于受力不均匀,气泡更易产生。
气泡的存在首先会影响整个显示模组的厚度,同时影响显示模组的强度;在强光照射下,气泡还会在显示面101上显示阴影,影响终端产品的视觉效果。
而传统的滚压等方法难以有效去除气泡,特别是还设置有第二缓冲层205的实施方式中,气泡位于容置槽206下方,滚压的压附只能将气泡封闭在第一胶黏层201与显示面板100之间,无法将气泡排除。
为了解决气泡的排出问题,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胶黏层201、遮光层202和第一缓冲层203中设置有多个气体通道300,气体通道300一端连通第一胶黏层201远离遮光层202一侧面,另一端连续贯穿第一胶黏层201、遮光层202和第一缓冲层203。
由于气体通道300的设置,第一胶黏层201与显示面板100之间的气泡能够通过气体通道300快速排除,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如图3和图4所示,气体通道300包括位于第一胶黏层201中的第一子通道301、位于遮光层202中的第二子通道302、以及位于第一缓冲层203中的第三子通道303。
为了实现第一胶黏层201与显示面板100之间的各区域气泡的均匀排出,保证气体通道300的覆盖区域,位于第一胶黏层201中的多个第一子通道301相互平行设置,且相邻第一子通道301的间距相同;位于遮光层202中的第二子通道302相互平行设置,且相邻第二子通道302的间距相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子通道301和多个第二子通道302也可以不平行、不等间距排列设置,而是在易出现气泡的区域设置的较密集,例如容置槽206对应位置,在不易出现气泡的区域设置的较分散,也可以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缓冲层203采用内部均匀设置有孔洞2030的发泡材料,发泡材料具有优良的透气性能,相互连通的孔洞2030可构成第三子通道303,无需另外设置通道。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缓冲层203采用非发泡材料时,可以另外设置连通第二子通道302和支撑组件200外部的第三子通道303,均可以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子通道301和第二子通道302为均为线型,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子通道301相对于显示面板100垂直设置。
此时,由于遮光层202存在空洞,光线会由第一子通道301靠近显示面板100的第一端口3010射向显示面板100,并由显示面101射出,影响显示效果。
为了避免由第一端口3010射出的光线的影响,可以采用以下方案,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支撑组件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子通道301具有远离第二子通道302的第一端口3010,第一端口3010的指向方向与第一胶黏层201、遮光层202和第一缓冲层203的层叠方向形成夹角α,夹角α为锐角,因此由第一端口3010射出的光线能够部分被显示面板100反射,有效减少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在该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对夹角α的角度进行限定,使得由第一端口3010射出的光线被显示面板100全反射,彻底避免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请参阅图6,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光线由第一端口3010射出后,经过非显示面102射入显示面板100内部时会经过折射,由折射角计算公式计算可知折射角β角度为其中n1为空气的折射率,n2为显示面板的折射率。
为了保证光线被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101全反射,光线在显示面板100内部的折射角β需大于等于光线由显示面板100射入空气的全反射角,根据全反射角计算公式可知光线由显示面板100射入空气的全反射角为其中n1为空气的折射率,n2为显示面板的折射率。
因此,为了保证由第一端口3010射出的光线被显示面板100全反射,夹角α需满足以下不等式:
为了避免由第一端口3010射出的光线的影响,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案,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支撑组件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子通道301和第二子通道302采用线型,且不位于同一直线上。
第一子通道301和第二子通道302延伸方向形成夹角γ,因此能够有效减弱由第一端口3010射出的光线强度。
其中,第一端口301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胶黏层201、遮光层202和第一缓冲层203的层叠方向形成锐角,能够进一步减弱由第一端口3010射出的光线强度。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口3010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与层叠方向平行,由于第二子通道302与第一子通道301不处于同一直线,也能够实现减弱由第一端口3010射出的光线强度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在能够实现多个气体通道300在支撑组件200内的均匀布置,并且可以加工实现的前提下,为了增强对光线的减弱效果,夹角γ可设置的尽可能小。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子通道301和第二子通道302还可以采用曲线型结构,由于通道内壁弯折延伸设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由第一端口3010射出的光线强度,但在厚度较小的第一胶黏层201和遮光层202内开设弯折设置的曲线型通道加工难度较高。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层叠设置的第一胶黏层、遮光层和第一缓冲层;
其中,所述第一胶黏层、所述遮光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中设置有多个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胶黏层远离所述遮光层一侧面,另一端连续贯穿所述第一胶黏层、所述遮光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
所述气体通道包括远离所述第一缓冲层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的指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胶黏层、遮光层和第一缓冲层的层叠方向形成的夹角α为锐角;
其中,所述第一胶黏层背离所述第一缓冲层一侧面用于与待支撑目标贴合,所述待支撑目标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所述第一胶黏层贴合,所述夹角α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n1为空气的折射率,n2为所述待支撑目标的折射率,使得光线由所述第一端口射出经所述第一表面折射后能够被所述第二表面全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胶黏层中的第一子通道、位于所述遮光层中的第二子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中的第三子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中设置有多个孔洞,相互连通的多个所述孔洞构成所述第三子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胶黏层中的多个所述第一子通道相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子通道之间的间距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遮光层中的多个所述第二子通道相互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二子通道之间的间距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为直线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气体通道上的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不位于同一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为曲线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胶黏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胶黏层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远离所述遮光层一侧面,所述第二缓冲层通过所述第二胶黏层与所述第一缓冲层粘接,所述第二缓冲层和所述第二胶黏层中具有容置槽。
12.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胶黏层贴合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
CN202210765057.5A 2022-06-29 2022-06-29 支撑组件及显示模组 Active CN1151163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5057.5A CN115116331B (zh) 2022-06-29 2022-06-29 支撑组件及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5057.5A CN115116331B (zh) 2022-06-29 2022-06-29 支撑组件及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6331A CN115116331A (zh) 2022-09-27
CN115116331B true CN115116331B (zh) 2023-07-28

Family

ID=83330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5057.5A Active CN115116331B (zh) 2022-06-29 2022-06-29 支撑组件及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633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0603A (zh) * 2021-04-13 2021-07-2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4360379A (zh) * 2021-12-31 2022-04-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4381B2 (ja) * 2014-03-28 2019-06-26 株式会社カネカ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6168723A (zh) * 2016-07-18 2016-11-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6707643B (zh) * 2017-01-03 2019-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630815A (zh) * 2017-03-16 2018-10-0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模组背胶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
US11119590B2 (en) * 2019-08-29 2021-09-14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pto-electronic module
KR20210044486A (ko) * 2019-10-15 2021-04-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4649272A (zh) * 2022-03-15 2022-06-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0603A (zh) * 2021-04-13 2021-07-2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4360379A (zh) * 2021-12-31 2022-04-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6331A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0913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second bezel
US9818974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1028682A (zh) 柔性显示装置
US8345179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module
US20230017835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5116331B (zh) 支撑组件及显示模组
KR10157821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11323968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15735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12909021A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53176B (zh) 电子设备
US20220122369A1 (en) Ultrasonic fingerprint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644598B2 (en) Protection member for display,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protection member for display
US20220037601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7591671B2 (en) Connector for display device
US20200301063A1 (en) Tray module, tray assembly having the tray modul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tray assembly
WO2022042000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752044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639310A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US1119974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739039B (zh) 一种军用高透液晶显示模组
CN219872332U (zh) 触控模组和电子设备
US7778676B2 (en) ESD protection for LCD panels and the like
CN218549957U (zh) 电子设备
CN215118114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