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1987A - 一种电子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1987A
CN115111987A CN202210667950.4A CN202210667950A CN115111987A CN 115111987 A CN115111987 A CN 115111987A CN 202210667950 A CN202210667950 A CN 202210667950A CN 115111987 A CN115111987 A CN 115111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energy absorption
absorption box
ho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79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1987B (zh
Inventor
赵庆伟
刘卫兵
周志家
周岩
刘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ingyun High Tech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ingyun High Tech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ingyun High Tech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ingyun High Tech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79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1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1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1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025Measuring of vehicle 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检具,其包括基台、安装于基台上部的用于放置吸能盒的承载基座、安装于基台上部的将吸能盒相对固定在承载基座上的固定件、安装于基台上部的对吸能盒的螺栓的位置度以及螺母孔的位置度检测的检测机构、安装于基台下部的对吸能盒的检测孔的位置度检测的检测孔检测单元、用于显示检测结果的显示器、对检测合格的吸能盒进行标记的激光打标器、对检测不合格的吸能盒进行报警的报警器以及协调控制固定件、检测机构、检测孔检测单元、显示器、激光打标器和报警器的控制机构。本申请一方面能够降低漏检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缩短检测耗时,提高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检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检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车辆越来越多、路况越来越复杂,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极易发生碰撞等事故,其中以低速行驶下的前碰或后碰(追尾)居多。为了有效提高前防撞梁和后防撞梁在汽车低速碰撞下的防护作用,通常在前防撞梁和前纵梁、后防撞梁和后纵梁之间均设置汽车吸能盒,以充分吸收汽车碰撞能量。
具体地,以汽车在低速行驶下发生前碰为例,其中,吸能盒一端安装有与前防撞梁连接的前安装板、另一端安装有与前纵梁连接的后安装板,且吸能盒的侧壁上设有溃缩槽,当汽车发生前碰时,前防撞梁将碰撞能量传递到吸能盒中,吸能盒通过溃缩槽的溃缩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减少纵梁的变形量,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
吸能盒的加工过程可概括为:焊接-时效-检测-装箱,其中,吸能盒上的孔的位置度及螺栓、螺母的位置度均为衡量吸能盒是否合格的关键指标,具体地,孔的位置度目的是保证吸能盒与车体之间的有效连接,螺栓、螺母的位置度目的是保证吸能盒与防撞梁之间的有效连接,因此为保证吸能盒与车体和防撞梁之间的有效连接,需要对加工完成的吸能盒进行检测,已剔除不良品。
在相关技术中,对吸能盒的检测大多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在检测时依据设计图对孔位和孔数进行确认,并在吸能盒上画上百检标识,但这种检测方式,一方面偶然性较大,容易出现小概率漏检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大,检测耗时较长,检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检具,一方面能够降低漏检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缩短检测耗时,提高检测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检具,其包括基台、安装于基台上部的用于放置吸能盒的承载基座、安装于基台上部的用于将吸能盒相对固定在承载基座上的固定件、安装于基台上部的用于对吸能盒前安装板上的螺栓的位置度以及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安装于基台下部的用于对吸能盒后安装板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的检测孔检测单元、用于显示吸能盒的检测结果的显示器、对检测合格的吸能盒进行标记的激光打标器、对检测不合格的吸能盒进行报警的报警器以及协调控制上述固定件、检测机构、检测孔检测单元、显示器、激光打标器和报警器的控制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吸能盒放置在承载基座上,并使吸能盒的前安装板朝上,然后控制机构控制固定件将吸能盒相对固定在承载基座上,接着通过检测机构对吸能盒前安装板上的螺栓的位置度以及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孔检测单元对吸能盒后安装板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会显示在显示器上,并且如果吸能盒检测合格,那么控制机构会控制激光打标器在合格品上打标以做出合格品标记,如果吸能盒检测不合格,那么控制机构会控制报警器报警,以提示工作人员,避免不合格品流出;通过本电子检具,可以代替人工对吸能盒进行检测,一方面能够降低漏检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缩短检测耗时,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信号接收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信号接收模块能够接收检测吸能盒的相关信号;信号处理模块能够根据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信号,协调控制固定件、检测机构、检测孔检测单元、显示器、激光打标器和报警器,以执行与接收到的信号相匹配的相关操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机构能够协调的控制固定件、检测机构、检测孔检测单元、显示器、激光打标器和报警器,使得固定件、检测机构、检测孔检测单元、显示器、激光打标器和报警器能够共同完成对吸能盒的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基座上开设有与吸能盒后安装板上的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基准,定位基准包括插设在定位槽内的导向套管、插设在导向套管内的反锥插销,其中,反锥插销底部与定位槽底部之间安装有导向弹簧,导向弹簧一端与反锥插销相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槽底部相连接,常态时,反锥插销远离导向弹簧的端部裸露于承载基座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吸能盒进行检测时,首先将吸能盒置于承载基座上,具体为使吸能盒后安装板上的定位孔与承载基座上的定位槽相对应,此状态下,裸露于承载基座外的反锥插销恰好可以穿过定位孔,进而准确的对吸能盒进行定位,以便精准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驱动单元、螺栓检测单元和螺母孔检测单元,驱动单元包括安装于基台下部的第一气缸、滑动连接于基台上部并与第一气缸的自由端相连接的L形滑架、活动连接于L形滑架顶部的与基台相平行的基板以及驱动基板向靠近或远离基台的方向运动的第二气缸,其中,L形滑架的滑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承载基座的方向,L形滑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板和竖板,L形滑架和基板共同形成Z字形结构;螺栓检测单元安装在基板上,用于对吸能盒前安装板上的螺栓的位置度进行检测;螺母孔检测单元安装在基板上,用于对吸能盒前安装板上的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吸能盒前安装板上的螺栓的位置度及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时,第一气缸驱动L形滑架连同基板共同向靠近吸能盒的位置处移动,待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停止移动;然后第二气缸驱动基板连同螺栓检测单元和螺母孔检测单元向靠近吸能盒的位置处移动,待移动至合适的检测位置后,停止移动,接着通过基板上的螺栓检测单元和螺母孔检测单元分别对螺栓的位置度及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检测单元包括竖直贯穿于基板的第一检测杆、与第一检测杆顶端相连接的第一限位环、与第一检测杆底端相连接且下端开口的检测销筒、安装于L形滑架的竖板顶部的检测吸能盒前安装板上是否有螺栓的第一传感器以及安装于基板上部的检测吸能盒前安装板上的螺栓的位置度的第二传感器,其中,第一检测杆靠近第一限位环的位置处套设有第一限位卡套,第一限位卡套与基板相对固定;第一检测杆外周壁上还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检测销筒上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卡套底端相连接;另需说明,检测销筒与吸能盒前安装板上的螺栓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吸能盒前安装板上的螺栓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时,若吸能盒前安装板上无螺栓,此时第一检测杆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不会触发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若吸能盒前安装板上有螺栓,此时会触发第一传感器发送信号,并且如果螺栓的位置度合格,那么第一检测杆的位置仍不会发生改变,不会触发第二传感器,而如果螺栓的位置度不合格,螺栓会将第一检测杆顶起,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至第一限位环进入第二传感器的范围,触发第二传感器发送信号,信号传递至报警器触发报警,此外关于螺栓的位置度的检测结果也会显示在显示器上,以便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螺栓的位置度的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孔检测单元包括竖直贯穿于基板的第二检测杆、与第二检测杆顶端相连接的第二限位环、与第二检测杆底端相连接的螺母检测销、安装于基板上部的检测吸能盒前安装板上是否有螺母的第三传感器以及安装于基板上部的检测吸能盒前安装板上的螺母孔位置度的第四传感器,其中,第二检测杆靠近第二限位环的位置处套设有第二限位卡套,第二限位卡套与基板相对固定;第二检测杆外周壁上还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螺母检测销上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卡套底端相连接;另需说明,螺母检测销与吸能盒前安装板上的螺母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吸能盒前安装板上的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时,若吸能盒前安装板上无螺母,此时第二检测杆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不会触发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若吸能盒前安装板上有螺母,此时第二检测杆受螺母的顶力作用会向上移动至第二限位环位于第三传感器的范围,并触发第三传感器发送信号,并且如果螺母的位置度合格,那么第二检测杆的位置仍不会发生改变,不会触发第四传感器,而如果螺母的位置度不合格,螺母会将第二检测杆顶起,并压缩第二复位弹簧至第二限位环进入第四传感器的范围,触发第四传感器发送信号,信号传递至报警器触发报警,此外关于螺母孔的位置度的检测结果也会显示在显示器上,以便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螺母孔的位置度的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孔检测单元包括安装于基台下部的安装架、安装于安装架上的第三气缸、与第三气缸的自由端相连接且上端开口的外套管、插设于外套管内的定位销、安装在外套管上的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检测吸能盒后安装板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的第五传感器,其中,定位销底部与外套管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一端与定位销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外套管底部相连接;定位销底部开设有销孔,定位销顶部依次穿过基台、承载基座延伸至吸能盒后安装板上的检测孔;外套管侧壁贯穿开设有竖直设置的腰型孔,腰型孔及销孔内穿设有销杆,销杆能够沿腰型孔上下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吸能盒后安装板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时,若检测孔的位置度符合要求,定位销的顶部会穿过检测孔,销杆在腰型孔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不会触发第五传感器;当检测孔的位置度不符合要求,定位销的顶部被检测孔挤压,销杆沿腰型孔向下滑动,销杆靠近第五传感器的一端进入第五传感器的范围,触发第五传感器发送信号,信号传递至报警器触发报警,此外关于检测孔的位置度的检测结果也会显示在显示器上,以便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检测孔的位置度的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L形滑架与基台之间还设置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两根设置在基台上部的且相互平行的滑轨以及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根滑轨上的滑座,其中,滑轨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气缸的自由端的活动方向一致;滑座远离滑轨的一侧与L形滑架的横板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气缸驱动L形滑架在基台上移动时,L形滑架通过滑座沿着滑轨在基台上移动,使L形滑架的移动更加顺畅,并且滑轨和滑座也能对L形滑架的移动起到辅助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L形滑架与基台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台上部的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远离承载基座的端部安装有第一液压缓冲器;L形滑架的横板沿L形滑架移动方向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当第一限位组件对L形滑架进行限位时,延伸部恰好与第一液压缓冲器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气缸驱动L形滑架在基台上向靠近承载基座的方向移动至检测位置或极限行程位置时,L形滑架的横板两侧的延伸部恰好能与第一液压缓冲器相抵接,一方面起到限位作用,另一方面第一液压缓冲器也能够对作用在其上的延伸部进行缓冲减速,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L形滑架与基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L形滑架的竖板顶部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远离竖板的端部安装有第二液压缓冲器;当第二限位组件对基板进行限位时,基板下部恰好与第二液压缓冲器相抵接,另需说明,第二限位组件并不会影响对吸能盒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及螺栓、螺母的位置度的检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气缸驱动基板向靠近基台的方向运动至检测机构及检测孔检测单元处于合适的检测位置时,此时基板下部恰好能与第二液压缓冲器相抵接,一方面起到限位作用,另一方面第二液压缓冲器也能够对作用在其上的基板进行缓冲减速,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保护作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本发明所述的电子检具中,使用时,将吸能盒放置在承载基座上,并使吸能盒的前安装板朝上,然后控制机构控制固定件将吸能盒相对固定在承载基座上,接着通过检测机构对吸能盒前安装板上的螺栓的位置度以及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孔检测单元对吸能盒后安装板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会显示在显示器上,并且如果吸能盒检测合格,那么控制机构会控制激光打标器在合格品上打标以做出合格品标记,如果吸能盒检测不合格,那么控制机构会控制报警器报警,以提示工作人员,避免不合格品流出;通过本电子检具,可以代替人工对吸能盒进行检测,一方面能够降低漏检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缩短检测耗时,提高检测效率。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检具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使用安全可靠的优势,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显示检测机构和激光打标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检具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检具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基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螺栓检测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螺母孔检测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孔检测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显示销杆、销孔和腰型孔配合关系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台;2、吸能盒;21、前安装板;22、后安装板;221、定位孔;3、承载基座;31、定位槽;32、定位基准;321、导向套管;322、反锥插销;323、导向弹簧;4、固定件;5、检测机构;51、驱动单元;511、第一气缸;512、L形滑架;5121、横板;5122、竖板;513、基板;514、第二气缸;515、延伸部;52、螺栓检测单元;521、第一检测杆;5211、第一限位卡套;5212、第一复位弹簧;522、第一限位环;523、检测销筒;524、第一传感器;525、第二传感器;53、螺母孔检测单元;531、第二检测杆;5311、第二限位卡套;5312、第二复位弹簧;532、第二限位环;533、螺母检测销;534、第三传感器;535、第四传感器;54、滑动组件;541、滑轨;542、滑座;55、第一限位组件;551、第一限位块;552、第一液压缓冲器;56、第二限位组件;561、第二限位块;562、第二液压缓冲器;6、检测孔检测单元;61、安装架;62、第三气缸;63、外套管;631、腰型孔;64、定位销;641、销孔;65、支架;66、第五传感器;67、第三复位弹簧;68、销杆;7、显示器;8、激光打标器;9、报警器;10、控制机构;101、信号接收模块;102、信号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检具。该电子检具包括基台1、安装于基台1上部的用于放置吸能盒2的承载基座3、安装于基台1上部的用于将吸能盒2相对固定在承载基座3上的固定件4、安装于基台1上部的用于对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的位置度以及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5、安装于基台1下部的用于对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的检测孔检测单元6、用于显示吸能盒2的检测结果的显示器7、对检测合格的吸能盒2进行标记的激光打标器8、对检测不合格的吸能盒2进行报警的报警器9以及协调控制上述固定件4、检测机构5、检测孔检测单元6、显示器7、激光打标器8和报警器9的控制机构10。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检具,使用时,将吸能盒2放置在承载基座3上,并使吸能盒2的前安装板21朝上,然后控制机构10控制固定件4将吸能盒2相对固定在承载基座3上,接着通过检测机构5对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的位置度以及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孔检测单元6对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会显示在显示器7上,并且如果吸能盒2检测合格,那么控制机构10会控制激光打标器8在合格品上打标以做出合格品标记,如果吸能盒2检测不合格,那么控制机构10会控制报警器9报警,以提示工作人员,避免不合格品流出;通过本电子检具,可以代替人工对吸能盒2进行检测,一方面能够降低漏检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缩短检测耗时,提高检测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10包括能够集中实现控制的设备,例如计算机,控制机构10包括信号接收模块101(例如WiFi模块、互联网模块、蓝牙模块或红外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102(例如CPU),信号接收模块101能够接收检测吸能盒2的相关信号;信号处理模块102能够根据信号接收模块101接收到的信号,协调控制固定件4、检测机构5、检测孔检测单元6、显示器7、激光打标器8和报警器9,以执行与接收到的信号相匹配的相关操作。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建议优选为气动式夹钳;承载基座3位于基台1上部的中间位置处,承载基座3与基台1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螺栓连接,但建议优选为螺栓连接,承载基座3上开设有与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定位孔221相对应的定位槽31,定位槽31内设置有定位基准32,定位基准32包括插设在定位槽31内的导向套管321、插设在导向套管321内的反锥插销322,其中,反锥插销322底部与定位槽31底部之间安装有导向弹簧323,导向弹簧323一端与反锥插销322相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槽31底部相连接,常态时,反锥插销322远离导向弹簧323的端部裸露于承载基座3外;需说明,关于定位槽31及定位基准32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检测时的情况进行调整,即定位槽31和定位基准32不限于一组或两组;还需说明,气动式夹钳为本领域常用器件,在此不做赘述。
对吸能盒2进行检测时,首先将吸能盒2置于承载基座3上,具体为使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定位孔221与承载基座3上的定位槽31相对应,此状态下,裸露于承载基座3外的反锥插销322恰好可以穿过定位孔221,进而准确的对吸能盒2进行定位,以便被电子检具精准检测。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机构5包括驱动单元51、螺栓检测单元52和螺母孔检测单元53,其中,驱动单元51包括安装于基台1下部的第一气缸511、滑动连接于基台1上部并与第一气缸511的自由端相连接的L形滑架512、活动连接于L形滑架512顶部的与基台1相平行的基板513以及驱动基板513向靠近或远离基台1的方向运动的第二气缸514,其中,L形滑架512的滑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承载基座3的方向,L形滑架512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板5121和竖板5122,横板5121沿L形滑架512移动方向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515,L形滑架512和基板513共同形成Z字形结构;第一气缸511建议优选为笔式气缸,第二气缸514建议优选为三轴导向气缸,其中,笔式气缸和三轴导向气缸均为本领域常用器件,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L形滑架512与基台1之间还设置有滑动组件54,滑动组件54包括两根设置在基台1上部的且相互平行的滑轨541以及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根滑轨541上的滑座542,其中,滑轨54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气缸511的自由端的活动方向一致;滑座542远离滑轨541的一侧与L形滑架512的横板5121相连接。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L形滑架512与基台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55,第一限位组件55包括设置在基台1上部的第一限位块551,第一限位块551远离承载基座3的端部安装有第一液压缓冲器552,当第一限位组件55对L形滑架512进行限位时,延伸部515恰好与第一液压缓冲器552相抵接;需说明,第一限位组件55的数量不限于一组,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55设置为两组,两组第一限位组件55对称分布在横板5121两侧向外延伸的两个延伸部515的位置处。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L形滑架512与基板51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56,第二限位组件56包括设置在L形滑架512的竖板5122顶部的第二限位块561,第二限位块561远离竖板5122的端部安装有第二液压缓冲器562;当第二限位组件56对基板513进行限位时,基板513下部恰好与第二液压缓冲器562相抵接,需说明,第二限位组件56的数量不限于一组,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组件56设置为两组,两组第二限位组件56对称分布在竖板5122顶部两侧的边缘位置处;还需说明,第二限位组件56并不会影响对吸能盒2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及螺栓、螺母的位置度的检测。
当需要对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的位置度及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时,第一气缸511驱动L形滑架512连同基板513沿着滑轨541共同向靠近吸能盒2的位置处移动,待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停止移动;然后第二气缸514驱动基板513连同螺栓检测单元52和螺母孔检测单元53向靠近吸能盒2的位置处移动,待移动至合适的检测位置后,停止移动,接着通过基板513上的螺栓检测单元52和螺母孔检测单元53分别对螺栓的位置度及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
此过程中,当L形滑架512在基台1上移动至检测位置或极限行程位置时,L形滑架512的横板5121两侧的延伸部515恰好能与第一液压缓冲器552相抵接,一方面起到限位作用,另一方面第一液压缓冲器552也能够对作用在其上的延伸部515进行缓冲减速,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保护作用;同理,当第基板513移动至检测机构5及检测孔检测单元6处于合适的检测位置时,此时基板513下部恰好能与第二液压缓冲器562相抵接,一方面起到限位作用,另一方面第二液压缓冲器562也能够对作用在其上的基板513进行缓冲减速,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保护作用。
如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栓检测单元52安装在基板513上,螺栓检测单元52包括竖直贯穿于基板513的第一检测杆521、与第一检测杆521顶端相连接的第一限位环522、与第一检测杆521底端相连接且下端开口的检测销筒523、安装于L形滑架512的竖板5122顶部的检测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是否有螺栓的第一传感器524以及安装于基板513上部的检测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的位置度的第二传感器525,其中,第一检测杆521靠近第一限位环522的位置处套设有第一限位卡套5211,第一限位卡套5211与基板513相对固定;第一检测杆521外周壁上还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5212,第一复位弹簧5212一端与检测销筒523上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卡套5211底端相连接;需说明,检测销筒523与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相适配;另需说明,螺栓检测单元52不限于一组,其数量和位置取决于吸能盒2上螺栓的数量和位置。
当需要对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时,若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无螺栓,此时第一检测杆521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不会触发第一传感器524和第二传感器525;若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有螺栓,此时会触发第一传感器524发送信号,并且如果螺栓的位置度合格,那么第一检测杆521的位置仍不会发生改变,不会触发第二传感器525,而如果螺栓的位置度不合格,螺栓会将第一检测杆521顶起,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5212至第一限位环522进入第二传感器525的范围,触发第二传感器525发送信号,信号传递至报警器9触发报警,此外关于螺栓的位置度的检测结果也会显示在显示器7上,以便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螺栓的位置度的检测结果。
如图5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母孔检测单元53安装在基板513上,螺母孔检测单元53包括竖直贯穿于基板513的第二检测杆531、与第二检测杆531顶端相连接的第二限位环532、与第二检测杆531底端相连接的螺母检测销533、安装于基板513上部的检测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是否有螺母的第三传感器534以及安装于基板513上部的检测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母孔位置度的第四传感器535,其中,第二检测杆531靠近第二限位环532的位置处套设有第二限位卡套5311,第二限位卡套5311与基板513相对固定;第二检测杆531外周壁上还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312,第二复位弹簧5312一端与螺母检测销533上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卡套5311底端相连接;需说明,螺母检测销533与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母相适配;另需说明,螺母孔检测单元53不限于一组,其数量和位置取决于吸能盒2上螺母的数量和位置。
当需要对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时,若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无螺母,此时第二检测杆531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不会触发第三传感器534和第四传感器535;若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有螺母,此时第二检测杆531受螺母的顶力作用会向上移动至第二限位环532位于第三传感器534的范围,并触发第三传感器534发送信号,并且如果螺母的位置度合格,那么第二检测杆531的位置仍不会发生改变,不会触发第四传感器535,而如果螺母的位置度不合格,螺母会将第二检测杆531顶起,并压缩第二复位弹簧5312至第二限位环532进入第四传感器535的范围,触发第四传感器535发送信号,信号传递至报警器9触发报警,此外关于螺母孔的位置度的检测结果也会显示在显示器7上,以便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螺母孔的位置度的检测结果。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孔检测单元6包括安装于基台1下部的安装架61、安装于安装架61上的第三气缸62、与第三气缸62的自由端相连接且上端开口的外套管63、插设于外套管63内的定位销64、安装在外套管63上的支架65以及安装在支架65上的检测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的第五传感器66,其中,定位销64底部与外套管63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67,第三复位弹簧67一端与定位销64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外套管63底部相连接;定位销64底部开设有销孔641,定位销64顶部依次穿过基台1、承载基座3延伸至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检测孔;外套管63侧壁贯穿开设有竖直设置的腰型孔631,腰型孔631及销孔641内穿设有销杆68,销杆68能够沿腰型孔631上下滑动;需说明,检测孔检测单元6不限于一组,其数量和位置取决于吸能盒2上检测孔的数量和位置;还需说明,第三气缸62建议优选为笔式气缸,其中,笔式气缸为本领域常用器件,在此不做赘述。
当需要对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时,若检测孔的位置度符合要求,定位销64的顶部会穿过检测孔,销杆68在腰型孔631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不会触发第五传感器66;当检测孔的位置度不符合要求,定位销64的顶部被检测孔挤压,销杆68沿腰型孔631向下滑动,销杆68靠近第五传感器66的一端进入第五传感器66的范围,触发第五传感器66发送信号,信号传递至报警器9触发报警,此外关于检测孔的位置度的检测结果也会显示在显示器7上,以便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检测孔的位置度的检测结果。
综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检具,使用时,将吸能盒2放置在承载基座3上,并使吸能盒2的前安装板21朝上,然后控制机构10控制固定件4将吸能盒2相对固定在承载基座3上,接着通过螺栓检测单元52和螺母孔检测单元53分别对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的位置度以及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孔检测单元6对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会显示在显示器7上,并且如果吸能盒2检测合格,那么控制机构10会控制激光打标器8在合格品上打标以做出合格品标记,如果吸能盒2检测不合格,那么控制机构10会控制报警器9报警,以提示工作人员,避免不合格品流出;通过本电子检具,可以代替人工对吸能盒2进行检测,一方面能够降低漏检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缩短检测耗时,提高检测效率。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1)、安装于基台(1)上部的用于放置吸能盒(2)的承载基座(3)、安装于基台(1)上部的用于将吸能盒(2)相对固定在承载基座(3)上的固定件(4)、安装于基台(1)上部的用于对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的位置度以及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5)、安装于基台(1)下部的用于对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的检测孔检测单元(6)、用于显示吸能盒(2)的检测结果的显示器(7)、对检测合格的吸能盒(2)进行标记的激光打标器(8)、对检测不合格的吸能盒(2)进行报警的报警器(9)以及协调控制上述固定件(4)、检测机构(5)、检测孔检测单元(6)、显示器(7)、激光打标器(8)和报警器(9)的控制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10)包括信号接收模块(101)和信号处理模块(102),信号接收模块(101)能够接收检测吸能盒(2)的相关信号;信号处理模块(102)能够根据信号接收模块(101)接收到的信号,协调控制固定件(4)、检测机构(5)、检测孔检测单元(6)、显示器(7)、激光打标器(8)和报警器(9),以执行与接收到的信号相匹配的相关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座(3)上开设有与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定位孔(221)相对应的定位槽(31),定位槽(31)内设置有定位基准(32),定位基准(32)包括插设在定位槽(31)内的导向套管(321)、插设在导向套管(321)内的反锥插销(322),其中,反锥插销(322)底部与定位槽(31)底部之间安装有导向弹簧(323),导向弹簧(323)一端与反锥插销(322)相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槽(31)底部相连接,常态时,反锥插销(322)远离导向弹簧(323)的端部裸露于承载基座(3)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5)包括驱动单元(51)、螺栓检测单元(52)和螺母孔检测单元(53),驱动单元(51)包括安装于基台(1)下部的第一气缸(511)、滑动连接于基台(1)上部并与第一气缸(511)的自由端相连接的L形滑架(512)、活动连接于L形滑架(512)顶部的与基台(1)相平行的基板(513)以及驱动基板(513)向靠近或远离基台(1)的方向运动的第二气缸(514),其中,L形滑架(512)的滑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承载基座(3)的方向,L形滑架(512)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板(5121)和竖板(5122),L形滑架(512)和基板(513)共同形成Z字形结构;螺栓检测单元(52)安装在基板(513)上,用于对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的位置度进行检测;螺母孔检测单元(53)安装在基板(513)上,用于对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检测单元(52)包括竖直贯穿于基板(513)的第一检测杆(521)、与第一检测杆(521)顶端相连接的第一限位环(522)、与第一检测杆(521)底端相连接且下端开口的检测销筒(523)、安装于L形滑架(512)的竖板(5122)顶部的检测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是否有螺栓的第一传感器(524)以及安装于基板(513)上部的检测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的位置度的第二传感器(525),其中,第一检测杆(521)靠近第一限位环(522)的位置处套设有第一限位卡套(5211),第一限位卡套(5211)与基板(513)相对固定;第一检测杆(521)外周壁上还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5212),第一复位弹簧(5212)一端与检测销筒(523)上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卡套(5211)底端相连接;另需说明,检测销筒(523)与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孔检测单元(53)包括竖直贯穿于基板(513)的第二检测杆(531)、与第二检测杆(531)顶端相连接的第二限位环(532)、与第二检测杆(531)底端相连接的螺母检测销(533)、安装于基板(513)上部的检测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是否有螺母的第三传感器(534)以及安装于基板(513)上部的检测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母孔位置度的第四传感器(535),其中,第二检测杆(531)靠近第二限位环(532)的位置处套设有第二限位卡套(5311),第二限位卡套(5311)与基板(513)相对固定;第二检测杆(531)外周壁上还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312),第二复位弹簧(5312)一端与螺母检测销(533)上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卡套(5311)底端相连接;另需说明,螺母检测销(533)与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母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检测单元(6)包括安装于基台(1)下部的安装架(61)、安装于安装架(61)上的第三气缸(62)、与第三气缸(62)的自由端相连接且上端开口的外套管(63)、插设于外套管(63)内的定位销(64)、安装在外套管(63)上的支架(65)以及安装在支架(65)上的检测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的第五传感器(66),其中,定位销(64)底部与外套管(63)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67),第三复位弹簧(67)一端与定位销(64)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外套管(63)底部相连接;定位销(64)底部开设有销孔(641),定位销(64)顶部依次穿过基台(1)、承载基座(3)延伸至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检测孔;外套管(63)侧壁贯穿开设有竖直设置的腰型孔(631),腰型孔(631)及销孔(641)内穿设有销杆(68),销杆(68)能够沿腰型孔(631)上下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滑架(512)与基台(1)之间还设置有滑动组件(54),滑动组件(54)包括两根设置在基台(1)上部的且相互平行的滑轨(541)以及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根滑轨(541)上的滑座(542),其中,滑轨(54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气缸(511)的自由端的活动方向一致;滑座(542)远离滑轨(541)的一侧与L形滑架(512)的横板(5121)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滑架(512)与基台(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55),第一限位组件(55)包括设置在基台(1)上部的第一限位块(551),第一限位块(551)远离承载基座(3)的端部安装有第一液压缓冲器(552);L形滑架(512)的横板(5121)沿L形滑架(512)移动方向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515),当第一限位组件(55)对L形滑架(512)进行限位时,延伸部(515)恰好与第一液压缓冲器(552)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滑架(512)与基板(51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56),第二限位组件(56)包括设置在L形滑架(512)的竖板(5122)顶部的第二限位块(561),第二限位块(561)远离竖板(5122)的端部安装有第二液压缓冲器(562);当第二限位组件(56)对基板(513)进行限位时,基板(513)下部恰好与第二液压缓冲器(562)相抵接,另需说明,第二限位组件(56)并不会影响对吸能盒(2)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及螺栓、螺母的位置度的检测。
CN202210667950.4A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电子检具 Active CN115111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7950.4A CN115111987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电子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7950.4A CN115111987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电子检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987A true CN115111987A (zh) 2022-09-27
CN115111987B CN115111987B (zh) 2023-02-28

Family

ID=83327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7950.4A Active CN115111987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电子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1987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2747B1 (ko) * 2007-04-13 2008-03-12 주식회사 영진테크 공작물의 내경 계측기
CN203527316U (zh) * 2013-11-08 2014-04-09 无锡麦铁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孔的定位装置
CN103808227A (zh) * 2014-02-25 2014-05-21 江苏畅通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缓冲梁分总成检具
CN208059727U (zh) * 2018-04-10 2018-11-06 天津市康利兴检测设备厂 一种孔位检测装置
CN208282743U (zh) * 2018-05-23 2018-12-25 新昌县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内圈直径检测装置
CN208704598U (zh) * 2018-09-17 2019-04-05 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外圈检测工具
US20190162535A1 (en) * 2017-11-30 2019-05-30 Zhejiang Rongsheng Tools Co., Ltd. Automatic Leveling Laser Marking Indication Device
CN208999458U (zh) * 2018-11-09 2019-06-18 益阳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用水流速度检测装置
CN209672978U (zh) * 2019-03-29 2019-11-22 湖北悦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节成品检测装置
CN110587217A (zh) * 2019-10-30 2019-12-20 联伟汽车零部件(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管状零件环向焊接用定位工装
CN210051241U (zh) * 2019-03-28 2020-02-11 艾姆精密机械泰州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件防漏孔检具
CN210603040U (zh) * 2019-09-27 2020-05-22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螺栓位置度的检测装置
CN111571198A (zh) * 2020-06-02 2020-08-25 寇雪静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加工用孔位校准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14120965U (zh) * 2020-11-11 2021-09-03 上海培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支架检测孔位检具
CN113503812A (zh) * 2021-09-10 2021-10-15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车轮中心孔直径及螺栓孔位置度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2747B1 (ko) * 2007-04-13 2008-03-12 주식회사 영진테크 공작물의 내경 계측기
CN203527316U (zh) * 2013-11-08 2014-04-09 无锡麦铁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孔的定位装置
CN103808227A (zh) * 2014-02-25 2014-05-21 江苏畅通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缓冲梁分总成检具
US20190162535A1 (en) * 2017-11-30 2019-05-30 Zhejiang Rongsheng Tools Co., Ltd. Automatic Leveling Laser Marking Indication Device
CN208059727U (zh) * 2018-04-10 2018-11-06 天津市康利兴检测设备厂 一种孔位检测装置
CN208282743U (zh) * 2018-05-23 2018-12-25 新昌县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内圈直径检测装置
CN208704598U (zh) * 2018-09-17 2019-04-05 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外圈检测工具
CN208999458U (zh) * 2018-11-09 2019-06-18 益阳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用水流速度检测装置
CN210051241U (zh) * 2019-03-28 2020-02-11 艾姆精密机械泰州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件防漏孔检具
CN209672978U (zh) * 2019-03-29 2019-11-22 湖北悦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节成品检测装置
CN210603040U (zh) * 2019-09-27 2020-05-22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螺栓位置度的检测装置
CN110587217A (zh) * 2019-10-30 2019-12-20 联伟汽车零部件(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管状零件环向焊接用定位工装
CN111571198A (zh) * 2020-06-02 2020-08-25 寇雪静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加工用孔位校准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14120965U (zh) * 2020-11-11 2021-09-03 上海培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支架检测孔位检具
CN113503812A (zh) * 2021-09-10 2021-10-15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车轮中心孔直径及螺栓孔位置度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987B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6026B (zh) 汽车溃缩式转向柱冲击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4479258U (zh) 安全气囊点爆冲击试验台
CN102818708B (zh) 汽车驾驶室及前后端保护装置检测设备
CN108426671B (zh) 一种制动检验平台用检定装置
KR101911383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백 충돌시험장치
CN115111987B (zh) 一种电子检具
CN102829981B (zh) 汽车/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强度检测平台及检测方法
CN212133630U (zh) 一种用于汽车部件的检查机
CN202002714U (zh) 一种高精度带过载保护的汽车超偏载检测装置
CN112146891A (zh) 安全带安装模块、汽车安全带动态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Severy et al. Automobile barrier and rear-end collision performance
CN107957337B (zh) 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台车
CN216524813U (zh) 一种汽车柱碰撞测试装置
CN209978772U (zh) 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
CN214748380U (zh) 一种工业车辆移动称重系统
CN214843016U (zh) 一种自动检测车轮中心孔直径及螺栓孔位置度的装置
CN103624715B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装配工装
KR101951112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백 충돌시험장치
CN219869384U (zh) 一种汽车货厢护栏的尺寸检验装置
CN113049414A (zh) 用于列车吸能试件的高速偏置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11013885U (zh) 一种测量保险杠刚强度的装置
CN112146540B (zh) 一种铁路脱轨器的检测装置及该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17930187U (zh) 一种客车转向架导柱激光测距仪
CN105136473A (zh) 汽车座椅异响在线检测装置
CN213544014U (zh) 安全带安装模块及汽车安全带动态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