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0692A - 降噪型吊顶板材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降噪型吊顶板材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0692A
CN115110692A CN202210714348.1A CN202210714348A CN115110692A CN 115110692 A CN115110692 A CN 115110692A CN 202210714348 A CN202210714348 A CN 202210714348A CN 115110692 A CN115110692 A CN 115110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noise reduction
plate
panel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143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铧钟
王绪勇
李明
杨浩
刘彻
段茗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248 Geological Brigade Of Shandong Nuclear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7143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06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0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06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9/00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9/22Connection of slabs, panels, sheets or the like to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 E04B9/225Connection of slabs, panels, sheets or the like to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with the slabs, panels, sheets or the like hanging at a distance below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9/00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9/001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s for heat or sound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降噪型吊顶板材,包括:板体、分隔板和吊装组件。板体成矩形结构,且板体内部限定出降噪腔室,板体的一侧面设置有面板;分隔板设置于降噪腔室内,分隔板被配置为将降噪腔室分隔为多个长度及形状不同的降噪通道;吊装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吊装杆,安装板成网格状结构,且贴附设置于面板的一侧,吊装杆垂直设置于安装板上。在本申请中,处理噪音的方式多元化,提升板体对噪音的处理能力的同时使其具备更好的隔音性能,且有助于为用户提供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强用户体验感,满足人们对吊顶板材隔音的需求。

Description

降噪型吊顶板材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降噪型吊顶板材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简单地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
相关技术中存在将石膏板作为吊顶板材,通过将石膏板安装在轻钢龙骨上作为吊顶使用,安装方式如,安装龙骨架,填吸声棉和封石膏板两层进行隔声,即在石膏板表面再安装龙骨、填吸声棉和安装穿孔板,用以吸声并满足防火的要求等级,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吊顶石膏板结构及其降噪方式均过于单一,使其无法有效地对多种不同频率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导致其处理噪音的能力较差,降低了隔音性能,无法满足人们对吊顶板材隔音的需求,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使用体验感。
可见,如何高效地对多种不同频率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提升处理噪音的能力,增强隔音性能,且满足人们对吊顶板材隔音的需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降噪型吊顶板材及其安装方法,使处理噪音的方式多元化,可高效地对多种不同频率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降噪效果更加显著,提升板体对噪音的处理能力的同时使其具备更好的隔音性能,且有助于为用户提供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强用户体验感,满足人们对吊顶板材隔音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噪型吊顶板材,包括:板体、分隔板和吊装组件。板体成矩形结构,且板体内部限定出降噪腔室,板体的一侧面设置有面板,面板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穿孔,多个穿孔均与降噪腔室连通;分隔板设置于降噪腔室内,且具有多个,多个分隔板在降噪腔室内纵横交错排布,分隔板被配置为将降噪腔室分隔为多个长度及形状不同的降噪通道,其中,分隔板的部分为可拆卸安装,被配置为通过拆卸可将两个或多个降噪通道连通;吊装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吊装杆,安装板成网格状结构,且贴附设置于面板的一侧,吊装杆垂直设置于安装板上,其中,网格状的安装板在面板的一侧形成多个消音区域,且每一消音区域中均具有多个穿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噪型吊顶板材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板材吊顶前,敲击墙顶需安装板材的位置,并利用噪音频率测量仪检测敲击产生的目标噪音频率值;
确定目标噪音频率值所在的噪音频率区间,根据分隔板的拆装情况与噪音频率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噪音频率值对应的分隔板的拆装情况;
按照分隔板所需的拆装情况对板体内部可拆卸的分隔板进行拆装;
将具有穿孔的面板固定安装在拆装好分隔板的板体朝向墙顶的一侧面;
利用吊装组件将板体固定在墙顶需安装板材的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降噪型吊顶板材及其安装方法,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板体上预先装配由安装板和吊装杆组成的吊装组件,利用吊装组件便于对板体进行吊顶施工,使板体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墙体的顶面,其中,在板体与墙体的顶面之间库可形成位于板体上的消音区域,当墙体产生噪音时,噪音首先进入消音区域中,并在消音区域内产生共振,可消耗噪音的能量,达到降噪的效果,经过消音区域第一次降噪后,部分噪音通过面板上的多个穿孔进入板体内的降噪腔室中,而由于降噪腔室内纵横交错排布的分隔板将降噪腔室分隔为多个长度及形状不同的降噪通道,因此在噪音进入降噪通道时,部分噪音频率相同的声波在降噪通道内相遇,彼此相互干涉抵消,或利用降噪通道对噪音的声波进行反射,而反射的噪音的声波则会与新进入的噪音声波相互干涉抵消,均可达到降噪的目的,以及噪音声波在降噪腔室内产生共振,利用共振可消耗噪音的能量,同样也可达到降噪的目的,其中,通过拆卸分隔板可将两个或多个降噪通道连通,可获得体积更大的降噪通道,使其适用于处理多种不同频率的噪音,从而使板体既可以声波干涉的方式消除噪音,又可利用共振现象对进入降噪通道内的噪音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处理噪音的方式多元化,可高效地对多种不同频率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降噪效果更加显著,提升板体对噪音的处理能力的同时使其具备更好的隔音性能,且有助于为用户提供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强用户体验感,满足人们对吊顶板材隔音的需求。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降噪型吊顶板材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孔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降噪型吊顶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板体相对两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降噪型吊顶板材的安装方法的框图。
附图标记:
100、板体;200、面板;201、穿孔;300、分隔板;301、缺口;302、U形卡板;303、隔断片;304、连通孔;400、降噪通道;500、吊装组件;501、安装板;502、吊装杆;503、连接部;504、装配部;505、减振件;506、支撑组件;507、管夹;508、弹性绳索;509、固定块;510、装配腔;511、减振板;512、弹簧;600、消音区域;700、孔型板;800、防火隔音层;801、真空层;802、减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降噪型吊顶板材,包括:板体100、分隔板300和吊装组件500。板体100成矩形结构,且板体100内部限定出降噪腔室,板体100的一侧面设置有面板200,面板200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穿孔201,多个穿孔201均与降噪腔室连通;分隔板300设置于降噪腔室内,且具有多个,多个分隔板300在降噪腔室内纵横交错排布,分隔板300被配置为将降噪腔室分隔为多个长度及形状不同的降噪通道400,其中,分隔板300的部分为可拆卸安装,被配置为通过拆卸可将两个或多个降噪通道400连通;吊装组件500包括安装板501和吊装杆502,安装板501成网格状结构,且贴附设置于面板200的一侧,吊装杆502垂直设置于安装板501上,其中,网格状的安装板501在面板200的一侧形成多个消音区域600,且每一消音区域600中均具有多个穿孔201。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降噪型吊顶板材,通过在板体100上预先装配由安装板501和吊装杆502组成的吊装组件500,利用吊装组件500便于对板体100进行吊顶施工,使板体100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墙体的顶面,其中,在板体100与墙体的顶面之间可形成位于板体100上的消音区域600,当墙体产生噪音时,噪音首先进入消音区域600中,并在消音区域600内产生共振,可消耗噪音的能量,达到降噪的效果,经过消音区域600第一次降噪后,部分噪音通过面板200上的多个穿孔201进入板体100内的降噪腔室中,而由于降噪腔室内纵横交错排布的分隔板300将降噪腔室分隔为多个长度及形状不同的降噪通道400,因此在噪音进入降噪通道400时,部分噪音频率相同的声波在降噪通道400内相遇,彼此相互干涉抵消,或利用降噪通道400对噪音的声波进行反射,而反射的噪音的声波则会与新进入的噪音声波相互干涉抵消,均可达到降噪的目的,以及噪音声波在降噪腔室内产生共振,利用共振可消耗噪音的能量,同样也可达到降噪的目的,其中,通过拆卸分隔板300可将两个或多个降噪通道400连通,可获得体积更大的降噪通道400,使其适用于处理多种不同频率的噪音,从而使板体100既可以声波干涉的方式消除噪音,又可利用共振现象对进入降噪通道400内的噪音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处理噪音的方式多元化,可高效地对多种不同频率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降噪效果更加显著,提升板体100对噪音的处理能力的同时使其具备更好的隔音性能,且有助于为用户提供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强用户体验感,满足人们对吊顶板材隔音的需求。
可选地,部分或全部分隔板300上设置有连通孔304,连通孔304被配置为将多个降噪通道400中相邻的两个降噪通道400连通。这样,通过连通孔304将多个降噪通道400中相邻的两个降噪通道400连通,可增加降噪通道400的长度,而由于不同长度的降噪通道400可有效的针对性的处理与其相匹配的噪音频率,从而通过对降噪通道400长度的调整,使其适用于处理多种不同频率的噪音,增强处理噪音的能力,提高降噪效果。
可选地,部分降噪通道400之间互不相通。这样,使降噪腔室内具备相对较为独立的降噪通道400,便于噪音声波在独立的降噪通道400内产生共振,从而更好地处理噪音,提升降噪效果。
可选地,面板200与板体100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使面板200的结构较为稳定,不容易变形,增强面板200与板体100的结构稳定性,且便于制造,同时也可避免噪音由面板200与板体100之间产生缝隙泄露,使板体100可更加充分且彻底地处理噪音,提高降噪效果。
可选地,面板200与板体1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优选地,面板200与板体100之间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连接。这样,在板体100已经具备更好的处理噪音的能力的情况下,可通过拆卸面板200降低板体100的厚度,从而更好地完成吊顶作业,而利用粘合的方式固定连接,易于对面板200进行拆卸的同时可保证了面板200与板体100之间的密封性。
可选地,部分分隔板300与板体100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便于制造,且分隔板300的结构更稳定,不容易变形,增强降噪通道400的结构稳定,可保证降噪过程能够高效且稳定地进行。
如图5所示,可选地,降噪腔室与面板200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孔型板700,且孔型板700与面板200之间具有设定间隙。这样,噪音通过面板200的穿孔201进入设定间隙内,噪音在设定间隙内产生共振,利用共振有助于消耗噪音的能量,达到降噪的效果,经过设定间隙的第一次降噪后,部分噪音则通过孔型板700上的孔进入到降噪腔室内,再次产生共振,消耗噪音的能量,且噪音在经过孔型板700时利用孔型板700也可吸收进入到设定间隙内的噪音,从而可对噪音进行逐级降噪处理,增强对噪音的处理能力,提高降噪效果。
可选地,孔型板700的结构尺寸与设定间隙的空间大小相适配。这样,使孔型板700的安装更加稳固,使其不会在设定间隙内晃动,既可避免因孔型板700的晃动而产生噪音的情况,又可稳定地进行降噪。
可选地,在降噪腔室与面板200之间设置多个孔型板700的情况下,多个孔型板700等间距并排设置,且多个孔型板700均与面板200相互平行。这样,使多个孔型板700的设置较为工整,有助于提高安装稳定性的同时可保证降噪过程有序且高效地进行,提高降噪效果。
可选地,孔型板700上的孔与面板200上的穿孔201具有不同的穿孔201率。这样,不同的穿孔201率可吸收不同频率的噪音,通过将二者的孔设置为不同的穿孔201率,可吸收不同频率的噪音,提高对不同频率的噪音的降噪效果。
可选地,孔型板700上的孔与面板200上的穿孔201具有不同的孔径。这样,不同的孔径可吸收不同频率的噪音,通过将二者的孔设置为不同的孔径,可吸收不同频率的噪音,降噪效果更加显著,提升板体100对噪音的处理能力的同时使其具备更好的隔音性能,从而满足人们对吊顶板材隔音的需求。
可选地,多个孔型板700具有不同的厚度,且每一孔型板700的厚度与面板200的厚度也不同。这样,多个孔型板700的厚度以及孔型板700与面板200的厚度均不同,相当于孔型板700上的孔的深度不同,以及孔型板700上的孔的深度与面板200的穿孔201的深度也不相同,而不同的深度的孔可吸收不同频率的噪音,增强处理噪音的能力,提高降噪效果。
可选地,孔型板700上的孔与面板200上的穿孔201相错开设置。这样,噪音由面板200上的穿孔201向孔型板700上的孔传递的过程中,由于孔型板700上的孔与面板200上的穿孔201相错开设置,因此部分噪音频率相同的声波则会在孔型板700与面板200之间的设定间隙内相遇,彼此相互干涉抵消,达到降噪的目的,还有部分噪音则在孔型板700的作用下进行反射,而反射的噪音声波则会与新进入的噪音声波相互干涉抵消,通过重复降噪可更加彻底的消除噪音,从而使降噪方式多样化,有助于对多种不同频率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降噪效果更加显著,增强板体100的隔音性能。
可选地,部分孔型板700上的孔与面板200的穿孔201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两个孔处于同一轴线。这样,通过将相对应的两个孔设置为处于同一轴线,变相地增加了孔的长度,从而可处理频率相对较高的噪音,提高降噪能力,取得更好的降噪效果。
如图2所示,可选地,部分分隔板300上设有缺口301,缺口301两端的分隔板300上设有U形卡板302,U形卡板302内卡接有隔断片303。这样,使分隔板300为可拆卸结构,且将隔断片303卡接在U形卡板302内,使对隔断片303的安装与拆卸更方便,提高安装与拆卸的便捷性,其中,通过将隔断片303的两端插入U形卡板302内可将缺口301封闭,而通过拆卸隔断片303可将两个或多个降噪通道400连通,从而使降噪通道400具备可调性,通过安装或拆卸隔断片303可快速地对降噪通道400的大小进行调整,使降噪通道400可对不同频率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提升降噪能力,使降噪效果更加显著,提高对不同频率的噪音的降噪效果。
可选地,部分分隔板300上在不同位置处设有多个流通面积不同的缺口301,每一缺口301处均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隔断片303,每一隔断片303用于开启或关闭其对应的缺口301。这样,使连通的降噪通道400可吸收不同频率的噪音,提高对不同频率的噪音的降噪效果。
可选地,U形卡板302由橡胶材料制成,或U形卡板302上设置有锁紧件,在隔断片303插入U形卡板302内的情况下,锁紧件能够将隔断片303锁紧于U形卡板302内。这样,使隔断片303在U形卡板302的设置较为牢固,既可避免因振动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隔断片303发生晃动的情况,又可防止隔断片303脱离U形卡板302的情况发生,提高隔断片303与U形卡板302连接的稳固性,保证降噪过程可有效且稳定进行。
可选地,纵横交错排布的分隔板300在降噪腔室内形成迷宫状或阶梯状的降噪通道400。这样,在降噪腔室有限的空间内且不影响降噪腔室内部降噪通道400密集度的同时,将降噪通道400设置为迷宫状或阶梯状,可在降噪腔室内形成多种不同大小的降噪通道400,当噪音进入不同大小的降噪通道400后,使每个降噪通道400内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从而可吸收不同频率的噪音,达到对不同频率的噪音进行降噪的目的,提高降噪能力的同时增强降噪效果,使板体100具备更好的隔音性能。
可选地,降噪腔室内的分隔板300形成一环绕降噪腔室内部周圈的降噪通道400。这样,可充分增加降噪通道400的长度,对波长较大的噪音进行降噪。
可选地,部分降噪通道400被设置为直线结构,部分降噪通道400被设置为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角转弯。这样,通过直角转弯增加降噪通道400的长度,在降噪腔室有限的空间内且不影响降噪腔室内部降噪通道400密集度的同时,可设有多种不同长度的降噪通道400,提高对频率范围较宽的噪音的降噪效果。
如图6-7所示,可选地,吊装杆502包括:连接部503和装配部504。连接部503一端与安装板501可拆卸连接;装配部504安装于连接部503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墙顶,且装配部504内部安装有减振件505。这样,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较为灵活,使连接部503可与安装板501拼装成型,从而便于通过拆卸对板材进行搬运与运输,可降低搬运难度的同时有助于控制运输成本,而在吊顶施工时,利用装配部504可快速地将板体100固定安装在墙体的顶面,提高吊顶施工便捷性和效率,且在墙体顶面发生振动时,利用装配部504中的减振件505可有效地减缓振动,可防止因振动而产生的噪音发生,使吊顶后的板材具备较强的隔音性能,为用户提供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强用户体验感,满足人们对吊顶板材隔音的需求。
可选地,吊装杆502设置一个或多个,且在吊装杆502设置一个的情况下,吊装杆502与安装板501的中心对应;在吊装杆502设置多个的情况下,多个吊装杆502均匀地围绕安装板501的侧边周圈设置。这样,可使吊装杆502对板体100的吊顶更加稳定,可防止板体100发生倾斜或晃动的情况,提高吊顶的稳定性,可避免因板体100晃动而导致产生噪音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了振动的发生概率,且可使板体100的吊装更加工整,提升吊顶的整齐性。
可选地,吊装杆502设置四个,每一吊装杆502对应设置于安装板501的一边角位置处。这样,可使吊装杆502在安装板501上的安装更加匀称,有助于提高吊顶的稳定性,可避免因板体100晃动而导致产生噪音的情况,有效地抑制了噪音的发生。
如图6所示,可选地,相邻的两个吊装杆502之间通过支撑组件506连接,且支撑组件506包括管夹507、弹性绳索508和固定块509。管夹507成对设置,且其中一个管夹507可拆的套设于一吊装杆502的连接部503上,另一个管夹507可拆的套设于另一吊装杆502的连接部503上,弹性绳索508成对设置,其中一个弹性绳索508的一端与一吊装杆502的连接部503上的管夹507连接,另一个弹性绳索508的一端与另一吊装杆502的连接部503上的管夹507连接,其中管夹507与弹性绳索508为可拆卸连接,固定块509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板501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吊装杆502之间。这样,通过将固定块509安装在安装板501上,并通过弹性绳索508将固定块509与其两侧的吊装杆502连接,使相邻的两个吊装杆502以及安装板501之间具备关联性,在发生振动的情况下,振动可在吊装杆502、支撑组件506以及安装板501之间传递,避免振动过于集中,通过分散振动的方式达到抑制噪音产生的目的,从而更好的降噪,且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通过将支撑组件506从吊装杆502上拆除对支撑组件506以及吊装杆502进行搬运及运输,提升搬运及运输的便捷性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运输成本。
可选地,装配部504内部限定出装配腔510,减振件505包括成对设置的减振板511和弹簧512,成对的减振板511对应设置于装配腔510的顶壁和底壁,弹簧512具有多个,多个弹簧512设置于成对的减振板511之间。这样,弹簧512减振为自适应机械减振,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能够减少较大的声波振动,增强了对声波的减振效果。
如图8所示,可选地,板体100的另一侧面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防火隔音层800、真空层801和减振层802,且减振层802贴附设置于降噪腔室的一侧面。这样,通过将防火隔音层800、真空层801和减振层802依次板体100内部向其外部设置,减振层802用于降低声波振动,并可使降噪腔室稳定的对噪音进行降噪,真空层801可作为隔音效果非常好的隔音层来阻隔最后剩余的残音,防火隔音层800在最外围用于对板体100进行保护,从而可全方位提高板体100的降噪能力,增强降噪效果的同时使板体100具备较佳的防护性能。
可选地,板体100的外壁涂覆有防水涂层,且板体100内设置有防潮层。这样,既可避免因墙体顶面漏水而使板体100受潮损坏的情况,提高对板体100的保护性,又可防止因板体100受潮而影响板体100隔音性能的情况,保证板体100可稳定地进行降噪。
可选地,消音区域600内充填有吸声材料,且吸声材料封堵于板体100与墙体的顶面之间。这样,由于在吊装板体100之后,板体100与墙体的顶面之间形成位于板体100上的消音区域600,因此在消音区域600内充填有吸声材料,当墙体产生噪音时,消音区域600更加靠近噪声源,噪音则首先进入消音区域600中,此时利用吸声材料可吸收墙体所产生的噪音,从而可快速地对噪音进行处理,避免噪音声波向周围传递,可更好的消除噪音,提高降噪效率,且吸声材料为现有技术,采用现有技术成熟的吸声材料,便于直接使用,且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能,可有效提高降噪效果。
可选地,吸声材料为疏松多孔的材料,如矿渣棉、毯子等。这样,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是声波深入材料的孔隙,且孔隙多为内部互相贯通的开口孔,受到空气分子摩擦和黏滞阻力,以及使细小纤维作机械振动,从而使声能转变为热能,这类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从低频到高频逐渐增大,故对高频和中频的声音吸收效果较好。
结合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降噪型吊顶板材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在板材吊顶前,敲击墙顶需安装板材的位置,并利用噪音频率测量仪检测敲击产生的目标噪音频率值;
S02,确定目标噪音频率值所在的噪音频率区间,根据分隔板的拆装情况与噪音频率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噪音频率值对应的分隔板的拆装情况;
S03,按照分隔板所需的拆装情况对板体内部可拆卸的分隔板进行拆装;
S04,将具有穿孔的面板固定安装在拆装好分隔板的板体朝向墙顶的一侧面;
S05,利用吊装组件将板体固定在墙顶需安装板材的位置。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降噪型吊顶板材的安装方法,通过敲击墙体的顶面并利用噪音频率测量仪可在板材吊顶前,预先测量墙体可产生的噪音频率,并根据分隔板的拆装情况与噪音频率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噪音频率值对应的分隔板的拆装情况,按照分隔板所需的拆装情况对板体内部可拆卸的分隔板进行拆装,使板体内部拆装分隔板后能够更好地处理噪音,之后在板体朝向墙顶的一侧面固定具有穿孔的面板,并利用吊装组件将板体固定在墙顶需安装板材的位置,从而当墙体产生噪音时,噪音通过面板上的多个穿孔进入板体内的降噪腔室中,利用降噪腔室内调整完成的降噪通道可高效地对多种不同频率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降噪效果更加显著,提升板体对噪音的处理能力的同时使其具备更好的隔音性能,且有助于为用户提供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强用户体验感,满足人们对吊顶板材隔音的需求。
可选地,敲击墙顶需安装板材的位置,并利用噪音频率测量仪检测敲击产生的目标噪音频率值包括:将振动器安装在墙顶需安装板材的位置,并启动振动器对墙顶进行敲击,其中,在敲击墙顶的过程中,多次调整振动器的振动强度,利用噪音频率测量仪检测不同振动强度下墙顶所产生的噪音频率值。这样,通过多次调整振动器的振动强度有助于模拟墙顶有可能产生的噪音频率,从而便于确定墙体所产生的噪音频率值的范围,有助于根据噪音频率值的范围更好的通过拆装分隔板对降噪通道的长度进行调整,使其可高效地对多种不同频率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降噪效果更加显著。
由于不同长度的降噪通道可吸收不同频率的噪音,因此为了使板体可消除不同频率的噪音,增强板体的降噪能力,提高降噪效果,可选地,利用噪音频率测量仪检测不同振动强度下墙顶所产生的噪音频率值,并根据分隔板的拆装情况与噪音频率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分隔板进行拆装,在板体内部形成多个长度不同的降噪通道。
可选地,分隔板的拆装情况与噪音频率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对板体内可拆卸的分隔板进行编号,根据分隔板的编号与噪音频率区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检测获取的噪音频率区间所对应的分隔板的编号。这样,在利用噪音频率测量仪检测敲击产生的目标噪音频率值后,可根据分隔板的编号与噪音频率值的对应关系,快速且准确的确定该噪音频率值所对应的分隔板的编号,并拆卸该编号的分隔板,可有效地消除噪音,无需反复试验确认,节省施工时间,有助于缩短工期。
其中,对可拆卸的分隔板进行编号,例如:板体内部存在8个可拆卸的分隔板,并将8个分隔板分别编号为1号分隔板、2号分隔板、3号分隔板、4号分隔板、5号分隔板、6号分隔板、7号分隔板和8号分隔板,其中,噪音频率值与分隔板编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噪音频率值(F) 对应需要拆卸的分隔板的编号
F≤125Hz 1号分隔板
125Hz<F≤250Hz 2号分隔板
250Hz<F≤375Hz 3号分隔板
375Hz<F≤500Hz 4号分隔板
500Hz<F≤625Hz 5号分隔板
625Hz<F≤700Hz 6号分隔板
700Hz<F≤875Hz 7号分隔板
875Hz<F≤1000Hz 8号分隔板
在具体实施中,例如:当敲击墙体顶面所产生的频率为300Hz,此时根据噪音频率值与分隔板编号的对应关系表可知拆除3号分隔板即可有效的消除噪音,而其他分隔板则无需拆卸;当利用噪音频率测量仪检测不同振动强度下墙顶所产生的噪音频率值在520Hz-610Hz的范围内时,同样的根据噪音频率值与分隔板编号的对应关系表可知拆除5号分隔板即可有效的消除噪音,而其他分隔板则无需拆卸;当然,若在敲击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频率值在600Hz-690Hz的范围内时,此时根据噪音频率值与分隔板编号的对应关系表可知需要拆除5号分隔板和6号分隔板即可有效的消除噪音,而余下的分隔板同样无需拆卸。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噪音频率值小于400Hz为低频噪声,噪音频率值在400Hz-1000Hz之间为中频噪声,噪音频率值大于1000Hz为高频噪声,其中,高频噪音主要来自工业机器(如车床、空气压缩机、鼓风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如火车、摩托车、飞机等)、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因此建筑房屋内的墙体顶面通常所产生的噪声为低频噪声和中频噪声,而不会产生高频噪声,从而利用板体只针对低频噪声和中频噪声进行降噪。
可选地,分隔板的拆装情况包括:将隔断片插入U形卡板,封闭分隔板上的缺口,使相邻的两个降噪通道处于阻断状态以减小降噪通道的长度,或将隔断片从U形卡板上取下,开启分隔板上的缺口,使相邻的两个降噪通道处于连通状态以增加降噪通道的长度。这样,使降噪通道具备可调性,通过安装或拆卸隔断片可快速地对降噪通道的大小进行调整,使降噪通道可对不同频率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提升降噪能力,使降噪效果更加显著,提高对不同频率的噪音的降噪效果。
可选地,利用吊装组件将板体固定在墙顶需安装板材的位置的同时将板体具有消音区域的一侧面朝向墙体的顶面。这样,利用板体与墙体的顶面之间形成的消音区域,当墙体产生噪音时,噪音首先进入消音区域中,并在消音区域内产生共振,可预先消耗噪音的能量,达到降噪的效果。
可选地,向墙体的顶面与板体之间的消音区域内充填吸声材料。这样,当墙体产生噪音时,消音区域更加靠近噪声源,噪音则首先进入消音区域中,此时利用吸声材料可吸收墙体所产生的噪音,从而可快速地对噪音进行处理,避免噪音声波向周围传递,可更好的消除噪音,提高降噪效率,且吸声材料为现有技术,采用现有技术成熟的吸声材料,便于直接使用,且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能,可有效提高降噪效果。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降噪型吊顶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体(100),成矩形结构,且所述板体(100)内部限定出降噪腔室,所述板体(100)的一侧面设置有面板(200),所述面板(200)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穿孔(201),多个所述穿孔(201)均与所述降噪腔室连通;
分隔板(300),设置于所述降噪腔室内,且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分隔板(300)在所述降噪腔室内纵横交错排布,所述分隔板(300)被配置为将所述降噪腔室分隔为多个长度及形状不同的降噪通道(400),其中,分隔板(300)的部分为可拆卸安装,被配置为通过拆卸可将两个或多个降噪通道(400)连通;
吊装组件(500),包括安装板(501)和吊装杆(502),所述安装板(501)成网格状结构,且贴附设置于所述面板(200)的一侧,所述吊装杆(502)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板(501)上,其中,网格状的所述安装板(501)在所述面板(200)的一侧形成多个消音区域(600),且每一所述消音区域(600)中均具有多个所述穿孔(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型吊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腔室与所述面板(200)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孔型板(700),且所述孔型板(700)与所述面板(200)之间具有设定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型吊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型板(700)上的孔与所述面板(200)上的所述穿孔(201)相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型吊顶板材,其特征在于,部分分隔板(300)上设有缺口(301),缺口(301)两端的分隔板(300)上设有U形卡板(302),U形卡板(302)内卡接有隔断片(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型吊顶板材,其特征在于,纵横交错排布的所述分隔板(300)在所述降噪腔室内形成迷宫状或阶梯状的所述降噪通道(4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型吊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杆(502)包括:
连接部(503),一端与所述安装板(501)可拆卸连接;
装配部(504),安装于所述连接部(503)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墙顶,且所述装配部(504)内部安装有减振件(50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降噪型吊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00)的另一侧面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防火隔音层(800)、真空层(801)和减振层(802),且所述减振层(802)贴附设置于所述降噪腔室的一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降噪型吊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区域(600)内充填有吸声材料,且所述吸声材料封堵于所述板体(100)与墙体的顶面之间。
9.一种降噪型吊顶板材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板材吊顶前,敲击墙顶需安装板材的位置,并利用噪音频率测量仪检测敲击产生的目标噪音频率值;
确定目标噪音频率值所在的噪音频率区间,根据分隔板的拆装情况与噪音频率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噪音频率值对应的分隔板的拆装情况;
按照分隔板所需的拆装情况对板体内部可拆卸的分隔板进行拆装;
将具有穿孔的面板固定安装在拆装好分隔板的板体朝向墙顶的一侧面;
利用吊装组件将板体固定在墙顶需安装板材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噪型吊顶板材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敲击墙顶需安装板材的位置,并利用噪音频率测量仪检测敲击产生的目标噪音频率值包括:将振动器安装在墙顶需安装板材的位置,并启动振动器对墙顶进行敲击,其中,在敲击墙顶的过程中,调整振动器的振动强度,利用噪音频率测量仪检测不同振动强度下墙顶所产生的噪音频率值。
CN202210714348.1A 2022-06-22 2022-06-22 降噪型吊顶板材及其安装方法 Pending CN1151106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4348.1A CN115110692A (zh) 2022-06-22 2022-06-22 降噪型吊顶板材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4348.1A CN115110692A (zh) 2022-06-22 2022-06-22 降噪型吊顶板材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0692A true CN115110692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28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14348.1A Pending CN115110692A (zh) 2022-06-22 2022-06-22 降噪型吊顶板材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069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33299A1 (en) * 2003-12-22 2005-06-23 Schnitta Bonnie S. Perforation acoustic muffl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reducing noise transmission through objects
KR20120063058A (ko) * 2010-12-07 2012-06-15 한국기계연구원 층간소음 저감을 위한 천장재 구조
CN204876263U (zh) * 2015-06-18 2015-12-16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楼板隔声减振吊顶结构
CN207160379U (zh) * 2017-08-18 2018-03-30 北京翼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吸音吊顶
CN208934233U (zh) * 2018-10-09 2019-06-04 中海怡高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吸音吊顶结构
CN209817233U (zh) * 2019-03-20 2019-12-20 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隔声吸音吊顶结构
CN112289293A (zh) * 2019-07-22 2021-01-29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嵌入式降噪装置、冰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33299A1 (en) * 2003-12-22 2005-06-23 Schnitta Bonnie S. Perforation acoustic muffl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reducing noise transmission through objects
KR20120063058A (ko) * 2010-12-07 2012-06-15 한국기계연구원 층간소음 저감을 위한 천장재 구조
CN204876263U (zh) * 2015-06-18 2015-12-16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楼板隔声减振吊顶结构
CN207160379U (zh) * 2017-08-18 2018-03-30 北京翼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吸音吊顶
CN208934233U (zh) * 2018-10-09 2019-06-04 中海怡高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吸音吊顶结构
CN209817233U (zh) * 2019-03-20 2019-12-20 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隔声吸音吊顶结构
CN112289293A (zh) * 2019-07-22 2021-01-29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嵌入式降噪装置、冰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40649A (en) False ceiling
RU2495500C2 (ru) Звукопоглощающ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US5975238A (en) Plate resonator
CN108457393B (zh) 消声室用吸声结构体以及包含消声室用吸声结构体的消声室
US10612297B2 (en) Window and system of windows comprising an acoustic damping device
CN106782475B (zh) 复合共振吸声结构
RU2411329C2 (ru) Звукопоглощающие элементы помещений
RU2362855C1 (ru) Шумопоглощающая панель
CN106917457A (zh) 低频共振吸声结构
JP2020024354A (ja) 防音システム
CN115110692A (zh) 降噪型吊顶板材及其安装方法
CN210658083U (zh) 一种透明通风消声装置
JPH09228506A (ja) 吸音体
JP2007078322A (ja) 減音機能を有するダクトおよび建物用ダクト型換気装置
JP2007003141A (ja) 換気口用消音装置
CN210531248U (zh) 一种风机消音器
JP2002123259A (ja) 防音パネル
CN106050750A (zh) 大风量片式阻抗复合消声器
KR102133435B1 (ko) 바닥충격음 저감용 천장 및 벽체 패널과 이의 시공방법
CN111332413A (zh) 一种船舶舱室防火回风消音装置
US10087624B2 (en) Drywall construction for resonance sound absorption
CN112289293A (zh) 嵌入式降噪装置、冰箱
RU2348751C1 (ru) Звукопоглощающий штучный элемент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го помещения
CN219810057U (zh) 燃气热水器
JP3106934U (ja) 消音換気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5

Address after: 266000 building A1, No.1 Xingguo Road, Lic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248 Geological Brigade of Shandong Nuclear Industry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9, East Street, Shendaokou Village, Torch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4209

Applicant before: Qi Huazho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