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5260A - 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5260A
CN115105260A CN202210692197.4A CN202210692197A CN115105260A CN 115105260 A CN115105260 A CN 115105260A CN 202210692197 A CN202210692197 A CN 202210692197A CN 115105260 A CN115105260 A CN 115105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rotating shaft
accommodating
prosthesis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921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奔
潘凤阳
黄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921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52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5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52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9788 priority patent/WO202324153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42Annuloplasty rings or inserts for correcting the valve shape; Implant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a native heart valve
    • A61F2/2466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9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 A61B17/1210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 A61B17/12113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within an aneury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4Coils or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526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2017/1205Introduction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2017/1205Introduction devices
    • A61B2017/12054Details concerning the detachment of the occluding device from the introduction devi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植入假体系统及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制造方法,该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在人体内递送植入假体的过程中,利用限位件与限位结构的配合,从而实现对旋转轴旋转方向的控制,进而调整驱动丝的旋转方向,上述设计简化了植入假体系统的结构,并使植入假体系统具有严格的单向致动性。

Description

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性高的治疗手段,在介入治疗中,经常需要使用递送设备在人体中传递并安置植入假体,利用植入假体的特殊功能,恢复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一些情况下,需要采用单向旋转的递送设备来完成假体的植入。现有的递送设备中采用单向轴承来实现单向旋转功能。然而,采用单向轴承的递送设备存在诸如多的问题,例如单向轴承由于其在递送设备中的结构设计,导致递送设备安装不便,而且需要采用非标件,增加成本。又例如单向轴承通过螺纹固定件旋入容纳件实现固定,当旋转轴转动时会传递给单向轴承摩擦力矩,进一步摩擦力矩传递给螺纹固定件,这会导致螺纹固定件与容纳件之间解脱,使递送设备失效。又例如,单向轴承一般为滚针轴承,旋转阻尼过小,轻微的扭矩就会导致不期望的效果,如与植入假体提前解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简化植入假体系统的结构,并使植入假体系统具有严格的单向致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包括:
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设有轴向贯通的内腔;旋转轴,至少部分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容纳于所述内腔;驱动丝,所述驱动丝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用于与植入假体可拆卸连接;以及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运动地设于所述容纳部上,所述旋转轴上周向设置有限位结构,其中,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容纳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结构驱使所述限位件运动,以允许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驱动丝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当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容纳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限位结构以阻止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驱动丝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入假体系统,包括:
植入假体,以及如上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所述植入假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轴向贯通内腔的容纳部,设有限位结构的旋转轴,驱动丝及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容纳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结构驱使所述限位件运动,以允许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驱动丝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当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容纳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限位结构以阻止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驱动丝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将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上;将所述旋转轴组入所述容纳部的所述内腔,使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限位件邻接;将所述驱动丝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轴。
本发明相对于相关技术而言,包括容纳部、旋转轴、驱动丝以及限位件,其中,容纳部具有轴向贯通的内腔,至少部分旋转轴可旋转地容纳于内腔,驱动丝与旋转轴固定连接,用于与植入假体可拆卸连接,限位件可运动地设于容纳部上,旋转轴周向设置有限位结构,当旋转轴相对容纳部沿第一方向旋转时,限位结构驱使限位件运动以允许旋转轴带动驱动丝沿第一方向旋转,当旋转轴相对容纳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限位件抵接限位结构以阻止旋转轴带动驱动丝沿第二方向旋转,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这样,利用限位件与限位结构的配合,从而实现对旋转轴旋转方向的控制,进而调整驱动丝的旋转方向。上述设计简化了植入假体系统的结构,并使植入假体系统具有严格的单向致动性。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沿所述容纳部径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部,当所述旋转轴以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限位结构对所述限位件施加第一作用力,以使所述限位件沿所述容纳部径向、且向远离所述旋转轴方向移动;当所述旋转轴以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限位件对所述限位结构施加的第二作用力与径向垂直。限位件沿容纳部径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容纳部,当旋转轴以第一方向旋转时,此时限位件受限位结构的第一作用力沿容纳部径向、且向远离旋转轴的方向移动,此时旋转轴沿第一方向旋转,当旋转轴以第二方向旋转时,限位件对限位结构施加的第二作用力与旋转轴的径向垂直,限位结构对限位件的反作用力同样与旋转轴的径向垂直,无法使限位件沿容纳部径向移动,此时,限位件阻止旋转轴沿第二方向旋转。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限位结构均为多个,所述多个限位件环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间隔设置在所述容纳部,所述限位结构周向设置在所述旋转轴。将限位件和限位结构设为多个,并使多个限位件环绕旋转轴间隔设置,这样,可以使旋转轴在转动过程中受到间隔设置的限位件的作用,受力均匀,提高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稳定性。
可选的,每个所述限位结构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延伸,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限位件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尺寸。每个限位结构沿旋转轴的轴向延伸,且限位结构在旋转轴的轴向上的尺寸大于限位件在旋转轴的轴向上的尺寸,这样,当旋转轴插入内腔时,可以确保限位件与限位结构之间能够邻接。
可选的,所述容纳部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件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沿所述容纳部的径向延伸。在容纳部上设有径向延伸的容置孔,限位件可移动地容纳于容置孔,进一步,多个限位件与多个容置孔一一对应、且穿过容置孔,以与限位结构配合,将限位件穿过容置孔设置于限位结构之间。这样,限位件可以在沿旋转轴径向上的力的作用下,沿径向活动,当限位件朝向远离旋转轴的方向运动时,限位件远离限位结构,旋转轴可以沿第一方向旋转。此外,限位件与容纳部通过容置孔可拆卸连接,当限位件损坏时,可以将限位件拆除,并更换新的限位件,方便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维护。
可选的,所述容置孔的侧壁设有第一防呆部分,所述限位件的侧壁设有第二防呆部分,所述第二防呆部分与所述第一防呆部分被配置为当所述限位件以预设的方向插入所述容置孔时,允许所述限位件完全容纳于所述容置孔内;当所述限位件没有以预设的方向插入所述容置孔时,阻止所述限位件完全容纳于所述容置孔内。在容置孔的侧壁设置第一防呆部分,在限位件上设置第二防呆部分,这样,将限位件设置于容置槽时,第二防呆部分与第一防呆部分配合实现防呆,可确保将限位件按照正确的安装方向进行安装。
可选的,所述容置孔在所述第一防呆部分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为凸字形,所述限位件在所述第二防呆部分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也为凸字形,当所述限位件按照预设的方向容纳于所述容置槽时,两个凸字形的横截面重叠。容置孔在第一防呆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凸字形,限位件在第二防呆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凸字形,当限位件按照预设的方向容纳于容置槽时,两个凸字形的横截面重叠。
可选的,每个所述限位件在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有限位块部分,每个所述容置孔内设有限位凸台部分,所述限位块部分与所述限位凸台部分被配置为所述限位块部分抵靠在所述限位凸台部分上时,所述限位件的靠近所述旋转轴轴线的端部与所述限位结构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每个限位件在远离旋转轴的端部设有限位块部分,每个容置孔内设有限位凸台部分,限位件穿过容置孔与限位结构抵接时,限位块部分抵靠在限位凸台部分上、阻止限位件继续朝向旋转轴移动,这样,可以防止限位件进入内腔,避免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损坏。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设有所述限位块部分的尺寸大于所述限位件其余部分的尺寸,所述容置孔在所述限位件部分位置的尺寸小于所述容置孔在其余部分的尺寸。限位件设有限位块部分的一端的尺寸大于限位件其余部分的尺寸,如此形成第一阻止肩部,而限位凸台部分相对容置孔的侧壁凸出,如此形成第二阻止肩部,限位块部分与限位凸台部分通过第一阻止肩部与第二阻止肩部之间的接触实现两者之间的抵接。
可选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部,用于为所述限位件提供沿所述容纳部的径向且向所述旋转轴移动的弹性力。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容纳部,在旋转轴沿第一方向旋转,限位结构使限位件朝向远离旋转轴的方向移动后,弹性件的弹性可以使限位件自动复位,使限位件再次与限位结构抵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性环,套设于所述容纳部的外壁上,且所述弹性环覆盖所述多个限位件远离所述旋转轴的端部。弹性件为弹性环,弹性环套设于容纳部的外壁上、且覆盖多个限位件远离旋转轴的端部,这样,可以确保指状件不会脱离容纳部,保证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容纳部的外壁周向设有环形限位凹槽,所述弹性环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在容纳部的外壁周向设有环形限位凹槽,弹性件位于限位凹槽内,这样,可以确保弹性件不会脱离容纳部,保证弹性件对指状件的持续作用。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压簧,当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限位结构时,所述压簧被所述限位件压缩;或者,所述弹性件为拉簧,当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限位结构时,所述拉簧被所述限位件拉伸。弹性件可以为压簧或拉簧,这样,在制造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降低制造难度。
可选的,述限位件为指状件,所述限位结构为单向齿。将限位件设置为结构简单的指状件,限位结构设置为结构简单的单向齿,降低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制造难度,从而降低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制造成本。
可选的,所述单向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准旋面和第一止旋面,所述指状件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二准旋面和第二止旋面;所述旋转轴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准旋面接触所述第二准旋面并朝远离所述旋转轴的方向顶起所述指状件,所述旋转轴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止旋面接触所述第二止旋面以阻止所述旋转轴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单向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准旋面和第一止旋面,指状件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二准旋面和第二止旋面,当旋转轴沿第一方向旋转时,第一准旋面接触第二准旋面,并朝远离旋转轴的方向顶起指状件,当旋转轴沿第二方向旋转时,第一止旋面抵接第二止旋面,第二止旋面阻止旋转轴沿第二方向旋转,这样,直接在单向齿和指状件上设置不同的面,实现对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的限制,而不需要额外设置其他部件,使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结构简单,可靠性更高。
可选的,所述第一准旋面、所述第一止旋面、所述第二准旋面及所述第二止旋面均为平面,所述指状件与所述单向齿相互作用时,所述第一准旋面和所述第二准旋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指状件的运动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止旋面和所述第二止旋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指状件的运动方向平行。第一准旋面、第一止旋面、第二准旋面及第二止旋面均为平面,其中,第一准旋面和第二准旋面所在的平面与指状件的运动方向相交,第一止旋面和第二止旋面所在的平面与指状件的运动方向平行,将准旋面和止旋面设为平面,加工难度低,降低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制造成本。
可选的,所述旋转轴还可以相对于所述容纳部做轴向移动,所述旋转轴包括第一配位面,所述第一配位面从所述旋转轴的远端端面延伸至所述限位结构的外周面;每个所述指状件包括与所述单向齿邻接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在与所述第一配位面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配位面;所述第一配位面和第二配位面被配置为,当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内腔并伸向所述容纳部的远端,且指状件和单向齿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第一配位面与所述第二配位面相互作用,以驱使所述指状件沿径向朝向远离所述单向齿的方向移动。旋转轴可相对于容纳部轴向移动,旋转轴包括第一配位面,该第一配位面自旋转轴的远端端面延伸至限位结构的外周面,每个指状件包括与单向齿邻接的配合部,配合部设有与第一配位面对应的第二配位面,当旋转轴穿过内腔并伸向容纳部的远端、且指状件与单向齿至少部分重叠时,第一配位面与第二配位面相互作用,以驱使指状件沿径向朝向远离旋转轴的方向移动,这样,旋转轴以任何角度伸入内腔,均能通过第一配位面和第二配位面的配合,使指状件与单向齿顺利邻接。
所述旋转轴在第一配位面的位置为圆台状,且外径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由远端至近端递增,所述第二配位面为平面,且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由远端至近端,所述第二配位面至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的距离递增,或者,所述第二配位面为与所述第一配位面互补的曲面。旋转轴在第一配位面的位置设为圆台状,切外径沿旋转轴的轴向由远端至近端越来越大,第二配位面为平面,且第二配位面表面与旋转轴侧面的距离,由远端到近端越来越大,第二配位面也可以是与第一配位面互补的曲面,将旋转轴在第一配位面的部分设置为圆台,结构简单,可以降低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制造难度。
可选的,所述旋转轴包括靠近所述近端的第一台阶部分和靠近所述远端的主体部分,所述第一台阶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分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主体部分的直径,以形成第三阻止肩部;所述容纳部的所述内腔包括位于近端的第二台阶部分和位于远端的容纳部分,所述第二台阶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容纳部分的直径,形成第四阻止肩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分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二台阶部分的直径、且大于所述容纳部分的直径,以阻止所述旋转轴从所述容纳部的远端脱离所述容纳部。旋转轴包括靠近近端的第一台阶部分和靠近远端的主体部分,第一台阶部分与主体部分同轴连接,第一台阶部分的直径大于主体部分的直径,以形成第三阻止肩部,容纳部的内腔包括近端的第二台阶部分和位于远端的容纳部分,第二台阶部分的直径大于容纳部分的直径,形成第四阻止肩部,第一台阶部分的直径不大于第二台阶部分的直径、且大于容纳部分的直径,这样,当将旋转轴置入容纳部时,第一台阶部分与第二台阶部分相抵靠,第二台阶部分阻止旋转轴继续往容纳部的远端移动,防止旋转轴从容纳部的远端脱离容纳部。
可选的,所述容纳部包括沿径向延伸的容置孔,所述限位件可移动地容纳于所述容置孔;所述容纳部还包括轴向延伸的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通过所述容置孔,所述限位件包括沿容纳部轴向延伸的第二安装通孔;将所述限位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上,包括:将所述限位件容纳于所述容置孔,并通过细长件穿过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使所述限位件置于径向预设的位置;将所述旋转轴置入所述容纳部的所述内腔,使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限位件邻接,包括:在所述旋转轴置于所述容纳部的所述内腔后,撤出所述细长件,使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限位件邻接。在指状件邻接到单向齿后,用细长件穿过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以固定每个指状件,用细长件固定指状件,可以防止在设置弹性件时指状件脱离容纳部。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剖面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中旋转轴以第一方向转动时限位件与限位结构的受力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中旋转轴以第二方向转动时限位件与限位结构的受力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在旋转轴远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防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在旋转轴远端的剖面正视图;
图7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在旋转轴远端的剖面侧视图;
图7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中组装旋转轴时限位件的受力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与二尖瓣夹子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系统的剖面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制造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细长件与定位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开设”、“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具有相对设置的近端和远端,包括: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设有轴向贯通的内腔;旋转轴,至少部分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容纳于所述内腔;驱动丝,所述驱动丝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用于与植入假体可拆卸连接;以及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运动地设于所述容纳部上,所述旋转轴上周向设置有限位结构,其中,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容纳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结构驱使所述限位件运动,以允许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驱动丝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当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容纳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限位结构以阻止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驱动丝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本发明对植入假体的类型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为采用“缘对缘”技术修复瓣膜的瓣膜夹子,可以为治疗动脉瘤的弹簧圈,可以为左心耳封堵器等。本发明对第一方向旋转、第二方向旋转的目的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通过第一方向的相对旋转实现递送设备与植入假体之间的耦合,通过第二方向的相对旋转实现递送设备与植入假体之间的解脱,又例如通过第一方向的相对旋转实现递送设备与植入假体之间的解脱,通过第二方向的相对旋转实现递送设备与植入假体之间的耦合。
下面以递送设备在用于递送二尖瓣夹子的环境中为例,对本发明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发明方案的必须。
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包括容纳部100、旋转轴200、驱动丝300以及限位件400,其中,容纳部100具有轴向贯通的内腔110,至少部分旋转轴200可旋转地容纳于内腔110,驱动丝300与旋转轴200固定连接,用于与植入假体可拆卸连接,限位件400可运动地设于容纳部100上,旋转轴200周向设置有限位结构210,当旋转轴200相对容纳部100沿第一方向P1旋转时,限位结构210驱使限位件400运动以允许旋转轴200带动驱动丝300沿第一方向P1旋转,当旋转轴200相对容纳部100沿第二方向P2转动时,限位件400抵接限位结构210以阻止旋转轴200带动驱动丝300沿第二方向P2旋转,其中,第一方向P1与第二方向P2相反。
请一并参考图8,在本实施例中,在植入人体之前,驱动丝300的远端与二尖瓣夹子900螺纹连接,且驱动丝300以第二方向P2相对于二尖瓣夹子900旋转以实现与二尖瓣夹子900耦合。由此,在植入过程中,需要禁止驱动丝300再以第二方向P2相对于二尖瓣夹子900旋转,以防止驱动丝300与二尖瓣夹子900之间过度耦合,避免二尖瓣夹子900夹持二尖瓣瓣叶1000后需要与驱动丝300解脱时,驱动丝300无法相对于二尖瓣瓣叶1000以第一方向P1旋转以实现与二尖瓣夹子900解脱。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利用限位件400与限位结构210的配合,从而实现对旋转轴200旋转方向的控制,进而限制驱动丝300的旋转方向,上述技术方案,简化了植入假体系统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使植入假体系统具有严格的单向致动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优选的,限位件400沿容纳部100径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容纳部100,当旋转轴200以第一方向P1旋转时,如图3a所示,此时限位件400受限位结构210的第一作用力F1具有在径向上的分力F1’,该分力F1’驱使限位件400沿容纳部100径向向外(即远离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移动,使得旋转轴200沿第一方向P1旋转;当旋转轴200以第二方向P2旋转时,如图3b所示,限位结构210对限位件400的第二作用力F2垂直于径向,无法使限位件400沿容纳部100径向移动,此时,限位结构210与限位件400形成抵接,限位件400阻止旋转轴200沿第二方向P2旋转。
可选的,容纳部100可以为圆柱状、多棱柱状、椭圆柱状或其他形状,只要其具有内腔110可供旋转轴200容纳,并满足旋转轴200在内腔中旋转的需求即可。驱动丝300可以由金属制成,也可以由其他满足手术要求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10为多个,且限位结构210周向设于旋转轴200的远端。优选的,限位结构210均匀地周向设于旋转轴200。旋转轴200在设置限位结构210的部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内腔110的内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限位件400设为多个,并使多个限位件400环绕旋转轴200的轴线间隔设置在容纳部100。如图4所示,限位件400为3个,以120°周向间隔设置在容纳部100的远端。各个限位件400与相邻的限位结构210之间相配合。这样,可以使旋转轴200在转动过程中受到间隔设置的限位结构210的作用,受力均匀,提高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稳定性。
可选的,限位件400也可以设置为2个、4个或者更多个,只要限位件400能与限位结构210配合,对旋转轴200的旋转方向进行限制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限位结构210沿旋转轴200的轴向延伸,且限位结构210在旋转轴200的轴向上的尺寸大于限位件400在旋转轴200的轴向上的尺寸。这样,当旋转轴200插入内腔110时,可以确保限位件400与限位结构210之间能够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容纳部100上设有用于容纳限位件400的容置孔130,容置孔130沿容纳部100的径向延伸设置。如图6所示,限位件400可移动地容纳于容置孔130,并且限位件400靠近旋转轴200的一端从容置孔130靠近旋转轴200的一端伸出,并与限位结构210邻接。由于容置孔130沿容纳部100的径向设置,所以限位件400可以沿容纳部100的径向移动。这样,限位件400可以在沿旋转轴200径向上的力作用下,沿径向活动。当旋转轴200以沿第一方向P1旋转时,限位结构210与限位件400接触,并对限位件400施加沿旋转轴200径向上的力以使限位件400朝向远离旋转轴200的方向移动,直至限位结构210对限位件400不再提供驱使限位件400沿旋转轴200径向上向远离旋转轴200的方向移动的作用力为止。由此,限位结构210随着旋转轴200沿第一方向P1转动顺利通过限位件400。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400与容纳部100通过容置孔130可拆卸连接,当限位件400损坏时,可以将限位件400拆除,并更换新的限位件400,方便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维护。
进一步地,当限位件400为多个时,容置孔130的数量与限位件400相匹配,且多个容置孔130的位置与限位件400的位置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容置孔130的侧壁设置第一防呆部分131,在限位件400的侧壁上设置第二防呆部分410。这样,将限位件400以预设的方向设置于容置孔130时,第二防呆部分410与第一防呆部分131配合,允许限位件400可以完全容纳于容置孔130。如此,限位件400的靠近旋转轴200的一端可以伸出容置孔130并与限位结构210邻接。而限位件400没有以预设的方向插入容置孔130时,第一防呆部分131和第二防呆部分410可以阻止限位件400完全容纳于容置孔130内。如此,限位件400的靠近旋转轴200的一端不能邻接限位结构210。因此,第一防呆部分131与第二防呆部分410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防呆效果,确保将限位件400按照正确的安装方向进行装配。
如图5所示,容置孔130在第一防呆部分131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为凸字形,相应地,限位件400在第二防呆部分410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也为凸字形,当限位件400按照预设的方向安装于容置槽130时,两个凸字形截面重叠。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呆部分131为设置在容置孔130远离旋转轴200一侧的浅槽,且设置在左侧侧壁上(从图5中递送设备的远端向近端观察)。相应地,第二防呆部分410为设置在限位件400远离旋转轴200的一侧的凸起,且设置在左侧侧壁上。进一步,在图5中,第一防呆部分131为圆弧形,相应地,第二防呆部分410也为圆弧形。显然,第一防呆部分131的位置还可以设置在容置孔130其他的侧壁上,也可以设置在容置孔130轴向其他位置;第一防呆部分131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只需能与第二防呆部分410相配合即可。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对限位件400的截面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只要限位件400能够与限位结构210配合以限制旋转轴200的旋转方向即可。例如,限位件400的截面可以是三角形、圆形、矩形或其他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限位件400在远离旋转轴200的一端设有限位块部分420,每个容置孔130内设有限位凸台部分132,限位件400穿过容置孔130与限位结构210抵接时,限位块部分420抵靠在限位凸台部分132上,以阻止限位件400继续朝向旋转轴200移动。这样,可以防止限位件400撞击旋转轴200,导致旋转轴200偏心、松脱等损坏。
具体的,如图6所示,限位件400在限位块部分420部位的尺寸大于限位件400其余部位的尺寸,如此形成第一阻止肩部,而容置孔130在限位凸台部分132位置的尺寸小于容置孔130其余部位的尺寸,如此形成第二阻止肩部。限位块部分420与限位凸台部分132通过第一阻止肩部与第二阻止肩部之间的接触实现两者之间的抵接。此外,根据限位件400与限位结构210的底部,即旋转轴本体远端的表面之间的间隙要求,确认限位块部分420与指状件其余部分的轴向长度,以及限位凸台部分132与容置孔130其余部分的轴向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400为指状件,限位结构210为单向齿。将限位件400设置为结构简单的指状件,限位结构210设置为结构简单的单向齿,可以降低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制造难度,从而降低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如图6所示,每个指状件靠近旋转轴200的一端具有配合部430,配合部430用于与单向齿配合,以实现对旋转轴200的旋转方向的控制。
具体而言,每个指状件位于两个单向齿之间。单向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准旋面211和第一止旋面212。类似的,配合部43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二准旋面431和第二止旋面432。其中,配合部430的第二准旋面431与一单向齿的第一准旋面211邻接,配合部430的第二止旋面432与另一单向齿的第一止旋面212邻接。当旋转轴200沿第一方向P1旋转时,第一准旋面211接触第二准旋面432,并且第一准旋面211对指状件施加的作用力可以朝远离旋转轴200的方向顶起指状件,而当旋转轴200沿第二方向P2旋转时,第一止旋面212抵接第二止旋面432,第二止旋面432对单向齿施加的作用力垂直于指状件移动的方向,第二止旋面432阻止旋转轴200沿第二方向P2旋转。这样,直接在单向齿和指状件上设置不同的面,实现对旋转轴200的旋转方向的限制,而不需要额外设置其他部件,使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结构简单,可靠性更高。
优选的,第一准旋面211、第一止旋面212、第二准旋面431及第二止旋面432均为平面,其中,第一准旋面211和第二准旋面431所在的平面与指状件移动的方向呈角度设置,第一止旋面212和第二止旋面432所在的平面与指状件移动的方向平行。将准旋面和止旋面设为平面,加工难度低,降低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制造成本。优选的,第一准旋面211和第二准旋面431所在的平面与指状件移动的方向的角度为30°~60°,更优选为45°。
可选的,第一准旋面211和第二准旋面431也可以是曲面。只要通过第一准旋面211和第二准旋面431之间的接触,单向齿对指状件施加的作用力可以驱使指状件沿朝远离旋转轴200的方向移动即可。第一止旋面212及第二止旋面432亦是如此。只要通过第一止旋面212和第二止旋面432之间的接触,指状件对单向齿施加的力垂直于指状件移动方向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轴200被配置为还可以可相对于容纳部100在内腔110内轴向移动,以增加驱动丝300的运动自由度。旋转轴200包括第一配位面232,第一配位面232从旋转轴200的远端端面231延伸至限位结构210的外周面。相应地,限位件400设有与第一配位面232相匹配的第二配位面433。通过第一配位面232与第二配位面433的配合,旋转轴200提供驱使限位件400沿容纳部100的径向移动的作用力。当旋转轴200的远端容纳于内腔110并向容纳部100的远端延伸时,如果指状件的配合部430与单向齿至少部分重叠时,通过第一配位面232与第二配位面433相互作用,旋转轴200在向远端延伸的同时驱使指状件沿径向朝向远离旋转轴200的方向移动。这样,旋转轴200以任何角度伸入内腔110,均能通过第一配位面232和第二配位面433的配合,使指状件与单向齿顺利配合。
具体的,旋转轴200在第一配位面232部位的形状为圆台状,且外径沿旋转轴200的轴向由远端到近端递增,即第一配位面232远端的直径小于近端的直径。如此,第一配位面232结构简单,降低加工难度。相应地,第二配位面433为平面,且沿旋转轴200的轴向由远端到近端,第二配位面433的表面至旋转轴200的轴线的距离递增。由此,第一配位面232与第二配位面433之间形成线接触。或者,第二配位面433为与第一配位面433互补的曲面。由此,第一配位面232与第二配位面433之间形成面接触,增加接触稳定性。同样,第一配位面232与第二配位面433除了上述形状之外,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通过第一配位面232与第二配位面433的配合,旋转轴200提供驱使限位件400沿容纳部100的径向移动的作用力即可。
如图7a及图7b所示,旋转轴200在内腔110中沿轴线朝向容纳部100的远端移动(沿图中X方向)时,当旋转轴200的第一配位面232接触限位件400的第二配位面433时,第一配位面232对限位件400施加一个与第二配位面433垂直且沿远离旋转轴200方向的力F3,此时,F3可以分为沿X方向的分力F3’,和与X方向垂直且沿远离旋转轴200方向的分力F3”,限位件400受容置孔130的侧壁的约束,不会沿X方向运动,但在分力F3”的作用下,限位件400朝向远离旋转轴200的方向运动,同时促使弹性环600变形,产生弹性势能。当旋转旋转轴200时,限位件400在弹性环600的弹性力作用下,向旋转轴200运动至位于两个限位结构210之间,使限位件400与限位结构210邻接。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旋转轴200包括靠近近端的第一台阶部分220和靠近远端的主体部分230,第一台阶部分220与主体部分230同轴连接,第一台阶部分220的直径大于主体部分230的直径,以形成第三阻止肩部。相应地,容纳部100的内腔110包括位于近端的第二台阶部分和位于远端的容纳部分120。同样,第二台阶部分的直径大于容纳部分120的直径,形成第四阻止肩部。同时,第一台阶部分220的直径不大于第二台阶部分的直径、且大于容纳部分120的直径。这样,当将旋转轴200在容纳部100的内腔110中移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三阻止肩部与第四阻止肩部相抵靠,阻止旋转轴200继续往容纳部100的远端移动,防止旋转轴200从容纳部100的远端脱离容纳部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递送设备还包括位于旋转轴200近端的驱动件500,用于供操作者操作以驱动旋转轴200运动。驱动件500可以是旋钮或其他结构。驱动件500与旋转轴20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螺接、胶接、或其他连接方式。驱动件500与旋转轴20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容纳部100,用于为限位件400提供沿容纳部100的径向且向旋转轴200移动的弹性力。具体而言,在旋转轴200沿第一方向P1旋转,限位结构210驱使限位件400的朝向远离旋转轴200的方向即沿容纳部100的径向向外移动时,弹性件受到限位件400的作用力存储弹性势能,在限位件400的不再受到限位结构210的作用力之后,弹性件对限位件400施加弹性力以使限位件400自动复位。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以上的效果,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操作者沿第一方向P1旋转驱动件500以带动旋转轴200旋转时,为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操作者需以较大力量才可使旋转轴200旋转,即弹性件给旋转轴200的旋转造成较大的阻尼,可防止操作者在递送植入假体的过程中不经意转动旋转轴200,导致植入假体提前解旋。另外,在旋转过程中,由于限位件400会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被驱动至原位,在这过程中限位块部分420与限位凸台部分131之间发生轻微碰撞,碰撞产生的声音可提醒操作者,当前正处于解旋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性环600,弹性环600套设于容纳部100的外壁上、且覆盖指状件远离旋转轴200的端部。即容置孔130在容纳部100的外壁上设有开口端,指状件可以从开口端插入容置孔130,弹性环600覆盖容置孔130的开口端。这样,弹性环600容易被撑开,并套设于容纳部100上,装配简单。而且,弹性环600的轴向长度可以远大于开口端,可以确保指状件不会脱离容纳部100,保证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稳定性。弹性环600优选为环形橡胶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容纳部100的外壁周向设有环形限位凹槽140,弹性件600位于限位凹槽140内。这样,可以确保弹性件600不会轴向移动脱离容纳部100,保证递送设备的安全性。
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可以为压簧,当所述限位件400远离所述限位结构210时,所述压簧被所述限位件400压缩。例如压簧被设置在指状件远离旋转轴200的一端,在容置孔130的开口端设有覆盖件,压簧的另一端与覆盖件抵接。另外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可以为拉簧,当所述限位件400远离所述限位结构210时,所述拉簧被所述限位件400拉伸。例如,拉簧设置在限位块部分420与限位凸台部分131之间。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植入假体系统,如图1、图8及图9所示,包括:植入假体700,以及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植入假体700可拆卸地连接于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不再赘述。
具体的,驱动丝300远离容纳部100的一端设有螺纹310,通过螺纹310驱动丝300与植入假体700螺纹连接。
可选的,植入假体700可以是瓣膜夹子、治疗动脉瘤的弹簧圈、左心耳封堵器或其他植入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在植入人体之前,驱动丝300的远端与二尖瓣夹子900螺纹连接,且驱动丝300以第二方向P2相对于二尖瓣夹子900旋转以实现与二尖瓣夹子900耦合。由此,在植入过程中,需要禁止驱动丝300再以第二方向P2相对于二尖瓣夹子900旋转,以防止驱动丝300与二尖瓣夹子900之间过度耦合,避免二尖瓣夹子900夹持二尖瓣瓣叶1000后需要与驱动丝300解脱时,驱动丝300无法相对于二尖瓣瓣叶1000以第一方向P1旋转以实现与二尖瓣夹子900解脱。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制造方法,如图10及图11所示,包括:
提供具有轴向贯通内腔110的容纳部100,周向设有限位结构210的旋转轴200,驱动丝300及限位件400,限位件400与限位结构210被配置为,当旋转轴200相对容纳部100沿第一方向P1转动时,限位结构210驱使限位件400运动,以允许旋转轴200带动驱动丝300沿第一方向P1旋转;当旋转轴200相对容纳部100沿第二方向P2转动时,限位件400抵接限位结构210以阻止旋转轴200带动驱动丝300沿第二方向P2旋转,第一方向P1和第二方向P2相反;将限位件400可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部100上,将旋转轴200置入容纳部100的内腔110,使旋转轴200上的限位结构210与限位件400邻接,将驱动丝300固定连接于旋转轴200。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的限位件400与限位结构210被配置为,当旋转轴200相对容纳部100沿第一方向P1转动时,限位结构210驱使限位件400运动,以允许旋转轴200带动驱动丝300沿第一方向P1旋转;当旋转轴200相对容纳部100沿第二方向P2转动时,限位件400抵接限位结构210以阻止旋转轴200带动驱动丝300沿第二方向P2旋转,第一方向P1和第二方向P2相反,进一步将限位件400可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部100上,将旋转轴200置入容纳部100的内腔110,使旋转轴200上的限位结构210与限位件400邻接,再将驱动丝300与旋转轴200固定连接。这样,利用限位件400与限位结构210的配合,从而实现对旋转轴200旋转方向的控制,进而限制驱动丝300的旋转方向,上述技术方案,简化了植入假体系统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使植入假体系统具有严格的单向致动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容纳部100上设置容置孔130,容置孔130沿容纳部100的径向延伸设置。限位件400可移动地容纳于容置孔130,如此,限位件400可沿容纳部100的径向移动。容纳部100还包括轴向布置的第一安装孔233,限位件400还包括第二安装孔440。
进一步地,将限位件400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部100上的步骤,包括:将限位件400容纳于容置孔130,用细长件800穿过第一安装通孔233和第二安装通孔440,以固定限位件400。
进一步地,将旋转轴200置入容纳部100的内腔110,使限位结构210与限位件400邻接的步骤,包括:在旋转轴200置于容纳部100的内腔110后,撤出细长件800,使限位结构210与限位件400邻接。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的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2)

1.一种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包括相对设置的近端和远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设有轴向贯通的内腔;
旋转轴,至少部分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容纳于所述内腔;
驱动丝,所述驱动丝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用于与植入假体可拆卸连接;以及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运动地设于所述容纳部上,所述旋转轴上周向设置有限位结构,其中,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容纳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结构驱使所述限位件运动,以允许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驱动丝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当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容纳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限位结构以阻止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驱动丝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沿所述容纳部径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部,当所述旋转轴以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限位结构对所述限位件施加第一作用力,以使所述限位件沿所述容纳部径向、且向远离所述旋转轴方向移动;当所述旋转轴以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限位件对所述限位结构施加的第二作用力与径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限位结构均为多个,所述多个限位件环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间隔设置在所述容纳部,所述限位结构周向设置在所述旋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结构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延伸,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限位件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件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沿所述容纳部的径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孔的侧壁设有第一防呆部分,所述限位件的侧壁设有第二防呆部分,所述第二防呆部分与所述第一防呆部分被配置为当所述限位件以预设的方向插入所述容置孔时,允许所述限位件完全容纳于所述容置孔内;当所述限位件没有以预设的方向插入所述容置孔时,阻止所述限位件完全容纳于所述容置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孔在所述第一防呆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凸字形,所述限位件在第二防呆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也为凸字形,当所述限位件按照预设的方向容纳于所述容置槽时,两个凸字形的横截面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件在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有限位块部分,每个所述容置孔内设有限位凸台部分,
所述限位块部分与所述限位凸台部分被配置为所述限位块部分抵靠在所述限位凸台部分上时,所述限位件的靠近所述旋转轴轴线的端部与所述限位结构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在所述限位块部分的尺寸大于所述限位件其余部分的尺寸,所述容置孔在所述限位件部分位置的尺寸小于所述容置孔在其余部分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部,用于为所述限位件提供沿所述容纳部的径向且向所述旋转轴移动的弹性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性环,套设于所述容纳部的外壁上,且所述弹性环覆盖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旋转轴的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的外壁周向设有环形限位凹槽,所述弹性环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簧,当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限位结构时,所述压簧被所述限位件压缩;或者,所述弹性件为拉簧,当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限位结构时,所述拉簧被所述限位件拉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指状件,所述限位结构为单向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准旋面和第一止旋面,所述指状件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二准旋面和第二止旋面;
所述旋转轴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准旋面接触所述第二准旋面并朝远离所述旋转轴的方向顶起所述指状件,所述旋转轴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止旋面接触所述第二止旋面以阻止所述旋转轴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准旋面、所述第一止旋面、所述第二准旋面及所述第二止旋面均为平面,所述指状件与所述单向齿相互作用时,所述第一准旋面和所述第二准旋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指状件的运动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止旋面和所述第二止旋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指状件的运动方向平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还可以相对于所述容纳部做轴向移动,所述旋转轴包括第一配位面,所述第一配位面从所述旋转轴远端端面延伸至所述限位结构的外周面;
每个所述指状件包括与所述单向齿邻接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在与所述第一配位面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配位面;
所述第一配位面和第二配位面被配置为,当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内腔并伸向所述容纳部的远端,且指状件和单向齿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第一配位面与所述第二配位面相互作用,以驱使所述指状件沿径向朝向远离所述单向齿的方向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在第一配位面的位置为圆台状,且外径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由远端至近端递增,
所述第二配位面为平面,且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由远端至近端,所述第二配位面至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的距离递增,或者,所述第二配位面为与所述第一配位面互补的曲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包括靠近所述近端的第一台阶部分和靠近所述远端的主体部分,所述第一台阶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分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主体部分的直径,以形成第三阻止肩部;所述容纳部的所述内腔包括位于近端的第二台阶部分和位于远端的容纳部分,所述第二台阶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容纳部分的直径,形成第四阻止肩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分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二台阶部分的直径、且大于所述容纳部分的直径,以阻止所述旋转轴从所述容纳部的远端脱离所述容纳部。
20.一种植入假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植入假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所述植入假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
21.一种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具有轴向贯通内腔的容纳部,周向设有限位结构的旋转轴,驱动丝及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容纳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结构驱使所述限位件运动,以允许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驱动丝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当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容纳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限位结构以阻止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驱动丝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将所述限位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上;
将所述旋转轴置入所述容纳部的所述内腔,使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限位件邻接;
将所述驱动丝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部包括沿径向延伸设置的容置孔,所述限位件可移动地容纳于所述容置孔;
所述容纳部还包括轴向布置的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通过所述容置孔,所述限位件包括沿容纳部轴向布置的第二安装通孔;
将所述限位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上,包括:
将所述限位件容纳于所述容置孔,并通过细长件穿过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使所述限位件置于径向预设的位置;
将所述旋转轴置入所述容纳部的所述内腔,使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限位件邻接,包括:
在所述旋转轴置于所述容纳部的所述内腔后,撤出所述细长件,使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限位件邻接。
CN202210692197.4A 2022-06-17 2022-06-17 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1052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2197.4A CN115105260A (zh) 2022-06-17 2022-06-17 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
PCT/CN2023/099788 WO2023241534A1 (zh) 2022-06-17 2023-06-13 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2197.4A CN115105260A (zh) 2022-06-17 2022-06-17 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5260A true CN115105260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28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2197.4A Pending CN115105260A (zh) 2022-06-17 2022-06-17 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5260A (zh)
WO (1) WO20232415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1534A1 (zh) * 2022-06-17 2023-12-21 应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3550B1 (en) * 1998-09-30 2001-03-20 Medtronic, Inc. Disposable delivery device for endoluminal prostheses
JP4095919B2 (ja) * 2002-12-09 2008-06-04 ジンマー株式会社 人工膝関節全置換手術用計測装置
US9956381B2 (en) * 2014-09-26 2018-05-01 Florida Electrophysiology Llc Concepts for catheter control and stabilization
US9700445B2 (en) * 2014-11-04 2017-07-11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One-way actuator knob
CN113520670A (zh) * 2020-04-15 2021-10-22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式人工腱索调节系统
CN115105260A (zh) * 2022-06-17 2022-09-27 应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1534A1 (zh) * 2022-06-17 2023-12-21 应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41534A1 (zh) 2023-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8823E1 (en) Needle cover assembly
US7918844B2 (en) Applier for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8007474B2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with reversible attachment mechanism and method
US7651483B2 (en) Injection port
US8162897B2 (en) Audible and tactile feedback
US20060293628A1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with indicator
US20100130941A1 (en) Audible And Tactile Feedback
US20120065593A1 (en) Injection Device
JP2017533046A (ja) 一方向アクチュエータノブを有する血管内装置送入システム
US20080249505A1 (en) Method for mounting an infusion set with user-controlled 360-degree rotary motion hub to an infusion site
CN115105260A (zh) 植入假体的递送设备、系统及制造方法
US20150359952A1 (en) Connector ring clamp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
US11793501B2 (en) Medical device rotation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11617892B2 (en) Toolless lead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90224450A1 (en) Locking guide catheter hubs
CN212213946U (zh) 反馈装置及输送系统
CN219963181U (zh) 输送装置及医疗系统
CN117442257A (zh) 手术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