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2264B - 集成化配电盒、电池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集成化配电盒、电池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2264B
CN115102264B CN202211020405.2A CN202211020405A CN115102264B CN 115102264 B CN115102264 B CN 115102264B CN 202211020405 A CN202211020405 A CN 202211020405A CN 115102264 B CN115102264 B CN 115102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interface
battery
relay
electrode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04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02264A (zh
Inventor
闫天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04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2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2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2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02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2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02J7/00719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8Modular batteries; Casing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ssemb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集成化配电盒、电池包及车辆,该集成化配电盒包括壳体、压力传感器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充放电电路结构,压力传感器设于壳体,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集成化配电盒所处环境的压力值,当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时,控制充放电电路结构断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用于实现检测电池包内的气压,如电池热失控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气压异常,即压力值上升至大于预设压力时,可以向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号并报警,电池管理系统根据该信号控制充放电电路结构断电。该集成化配电盒通过在壳体上集成压力传感器,能够提供监测电池包内气压变化的功能,并根据监测结果控制充放电电路结构的通断,提高电池包以及车辆的整体安全性。

Description

集成化配电盒、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成化配电盒、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是一种通过安装在汽车上的电池包提供电能,使用电机为车轮提供驱动力的车辆。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不断推进其一核心点,即动力电池的技术迭代更新,集成化、低成本、高安全度的设计方案成为不断创新的方向。
高压配电单元应用于动力电池中的高压电气系统,用于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和保护,通常包括继电器、熔断器、电流传感器、预充电阻、铜排等诸多元器件,相关技术中,将这些电器件安装在同一腔体中,通过对高压回路中的电流进行监测,当电流过大时熔断器断开回路,实现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保护,然而,上述高压配电单元难以实现电池包内的系统监控,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高集成化、高安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化配电盒、电池包及车辆,该集成化配电盒用以至少部分解决电池包内的系统监控,满足新能源汽车高集成化、高安全性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成化配电盒,所述集成化配电盒包括壳体、压力传感器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充放电电路结构,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集成化配电盒所处环境的压力值,当所述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时,控制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断电。
可选地,所述集成化配电盒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集成化配电盒内的温度值,当所述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断电。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快充接口、慢充接口、电机接口、电池正极接口和电池负极接口;其中,所述快充接口包括快充正极接口和快充负极接口;所述慢充接口包括慢充正极接口和慢充负极接口;所述电机接口包括电机正极接口和电机负极接口;
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包括:
快充电路,包括快充正继电器、快充负继电器、快充熔断器、电流检测单元;所述快充正极接口通过所述快充正继电器、所述快充熔断器和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连通,所述快充负极接口通过所述快充负继电器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连通;
放电电路,包括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主熔断器;所述电机正极接口通过所述主正继电器、主熔断器、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连通;所述电机负极接口通过所述主负继电器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连通;以及
慢充电路,所述慢充正极接口通过所述主正继电器、所述主熔断器和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连通,所述慢充负极接口通过所述主负继电器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电流检测单元构造为分流器或者霍尔电流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还包括预充电路,所述预充电路包括串联设置的预充继电器和预充电阻,所述预充继电器和预充电阻并联于所述主正继电器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还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主动熔断器;
所述主动熔断器设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之间,且所述主动熔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信号接口;
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还包括采样线束,所述采样线束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接口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的多个采样点位。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快充接口、慢充接口、电机接口、信号接口、电池正极接口和电池负极接口处均设有保护盖。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散热孔;
和/或,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部分隔离所述充放电电路中的电器件或者连接铜排的绝缘防护结构;
和/或,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的电器件的连接触点的两侧分别设有铜排引出片,所述铜排引出片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电器件的连接触点的导通面积,且所述铜排引出片的厚度小于所述连接触点的厚度。
本公开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以及上述的集成化配电盒。
本公开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的集成化配电盒,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充放电电路结构,并通过在壳体设置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集成化配电盒外处环境,例如,当集成配电盒集成化配电盒设于电池包内部,压力传感器用于实现检测电池包内的气压,如电池热失控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气压异常,即压力值上升至大于预设压力时,可以向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号并报警,电池管理系统根据该信号控制充放电电路结构断电。该集成化配电盒通过在壳体上集成压力传感器,能够提供监测电池包内气压变化的功能,并根据监测结果控制充放电电路结构的通断,提高电池包以及车辆的整体安全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配电盒的结构图;
图2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配电盒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配电盒的充放电电路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基于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配电盒的下壳体的背面结构图;
图6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配电盒的下壳体的内侧面结构图;
图7是基于图6中的B部放大图;
图8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电路结构的电路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电路结构的电路示意图;
图10是基于图9的充放电电路结构的结构图;
图11是基于图10中的充放电电路结构中的快充电路的结构图;
图12是基于图10中的充放电电路结构中的放电电路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压力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11-上壳体;12-下壳体;13-快充接口;14-电机接口;15-慢充接口;16-信号接口;17-散热孔;18-绝缘防护结构;19-保护盖;20-支撑柱;
101-快充正极接口;102-快充负极接口;103-电池正极接口;104-电池负极接口;110-快充正继电器;120-快充熔断器;130-霍尔电流传感器;140-快充负继电器;151-慢充线路;161-采样线束;162-采样点位;163-线束卡扣;
201-电机正极接口;202-电机负极接口;210-主正继电器;220-主熔断器;230-主负继电器;
301-慢充正极接口;302-慢充负极接口;410-预充继电器;420-预充电阻;
500-主动熔断器;600-分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远、近”是指相应结构或者相应部件远离或者靠近另一结构或者部件而言的;另外,本公开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如图1至图12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成化配电盒,该集成化配电盒包括壳体1、压力传感器2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充放电电路结构,压力传感器2设于壳体1,压力传感器2用于实时检测集成化配电盒所处环境的压力值,当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时,控制充放电电路结构断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的集成化配电盒,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充放电电路结构,并通过在壳体1设置压力传感器2,该压力传感器2用于检测集成化配电盒外处环境,例如,当集成化配电盒设于电池包内部,压力传感器2用于实现检测电池包内的气压,如电池热失控时,电池包内压力会升高,压力传感器2检测到气压异常,即压力值上升至大于预设压力时,可以向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号并报警,电池管理系统根据该信号控制充放电电路结构断电。该集成化配电盒通过在壳体1上集成压力传感器2,能够提供监测电池包内气压变化的功能,并根据监测结果控制充放电电路结构的通断,提高电池包以及车辆的整体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集成化配电盒还包括相关技术中已公开的能够实现其管理功能的其他电器件或者电路、连接线束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电池包内的系统监控,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化配电盒还包括设于壳体1内部的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3用于实时检测集成化配电盒内的温度值,当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充放电电路结构断电。其中,当充放电电路结构发生异常或者电池包内的电池异常发热时,均为引起电池包内温度的变化,因此,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3,利用该温度传感器3用于实时检测集成化配电盒的温度变化,当温度传感器3检测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时,如电池热失控时,电池包内温度会升高,或者充放电电路异常时,壳体1内的温度也会升高,温度传感器3检测到温度异常,即温度值上升至大于预设温度时,可以向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号并报警,电池管理系统根据该信号控制充放电电路结构断电。
该集成化配电盒通过在壳体1集成压力传感器2和温度传感器3,能够提供监测电池包内气压和温度变化的功能,并根据监测结果控制充放电电路结构的通断,进一步提高电池包以及车辆的整体安全性。
为了提高该集成化配电盒的集成性,提高连接的安全及便捷性,如图1、图2及图8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有快充接口13、慢充接口15、电机接口14、电池正极接口103和电池负极接口104;其中,快充接口13包括快充正极接口101和快充负极接口102;慢充接口15包括慢充正极接口301和慢充负极接口302;电机接口14包括电机正极接口201和电机负极接口202;其中,快充接口13用于与快充电路连接,慢充接口15用于与慢充电路连接,电机接口14用于与电机连接,电池正极接口103和电池负极接口104用于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放电电路结构包括:快充正继电器110、快充负继电器140、主正继电器210、主负继电器230、主熔断器220、霍尔电流传感器130和主动熔断器500;其中,快充电路包括用于连接快充电路中各电器件的快充线路,由快充正极接口101接入,依次连接快充正继电器110、主正继电器210、主熔断器220、霍尔电流传感器130、电池正极接口103、电池、电池负极接口104、主负继电器230、快充负继电器140再接至快充负极接口102,形成整个快充回路,用于对电池进行快充充电。其中,快充正继电器110、快充负继电器140、主正继电器210和主负继电器230用于实现电路的通断,主熔断器220用于实现电路中的过流保护,霍尔电流传感器130用于监测快充过程中电路的电流。
其中,慢充电路还包括用于连接慢充电路中各电器件的慢充线路151,由慢充正极接口301接入,依次连接主正继电器210、主熔断器220、霍尔电流传感器130、电池正极接口103、电池、电池负极接口104、主负继电器230再接至慢充负极接口302,形成整个慢充回路,用于对电池进行慢充充电。其中,主正继电器210和主负继电器230用于实现慢充回路的通断,主熔断器220用于实现慢充回路的过流保护,霍尔电流传感器130用于监测慢充过程中慢充回路的电流。
放电电路还包括用于连接放电电路中各个电器件的放电线路,由电机正极接口201接入,依次连接主正继电器210、主熔断器220、霍尔电流传感器130、电池正极接口103、电池、电池负极接口104、主负继电器230再接至电机负极接口202,形成整个放电回路,用于对电机实现放电,为电机提供电力保障。霍尔电流传感器130用于监测放电过程中电路的电流;主熔断器220用于提供过流过载保护;主正继电器210和主负继电器230实现电路通断控制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快充电路、慢充电路以及放电电路中,主正继电器210、主熔断器220、霍尔电流传感器130、主动熔断器500、主负继电器230串联在一起,实现充放电功能,适用于充、放电功率相似的情况,可以简化电路结构。
如图9至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放电电路结构包括:快充电路,包括快充正继电器110、快充负继电器140、快充熔断器120、电流检测单元;快充正极接口101通过快充正继电器110、快充熔断器120和电流检测单元与电池正极接口103连通,快充负极接口102通过快充负继电器140与电池负极接口104连通;放电电路,包括主正继电器210、主负继电器230、主熔断器220;电机正极接口201通过主正继电器210、主熔断器220、电流检测单元与电池正极接口103连通;电机负极接口202通过主负继电器230与电池负极接口104连通;以及慢充电路,慢充正极接口301通过主正继电器210、主熔断器220和电流检测单元与电池正极接口103连通,慢充负极接口302通过主负继电器230与电池负极接口104连通。
该充放电电路结构充分考虑两个电路的差异化,通过将充放电电路并联设计,在两条电路回路中单独进行熔断器、继电器的适配设计,即,大功率充电回路可以选用高功率的电器件,放电回路可独立选用更具性价比的低功率的电器件,更好地方便电器件的匹配选型,同时,相比于常规串联的充放电电路中需要两条回路的设计(包括电器件和铜排等)取最高标准、最大值,充放电电路并联设计方案的每个电路可分别取值,低标准回路可适当采用低成本方案设计,可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9、图10及图11所示,快充电路还包括用于连接快充电路中各电器件的快充线路,由快充正极接口101接入,依次连接快充正继电器110、快充熔断器120、霍尔电流传感器130、电池正极接口103、电池、电池负极接口104、快充负继电器140再接至快充负极接口102,形成整个快充回路,用于对电池进行快充充电。其中,快充正继电器110和快充负继电器140用于实现电路的通断,快充熔断器120用于实现电路中的过流保护,霍尔电流传感器130用于监测快充过程中电路的电流。
如图9、图10及图12所示,放电电路还包括用于连接放电电路中各个电器件的放电线路,由电机正极接口201接入,依次连接主正继电器210、主熔断器220、霍尔电流传感器130、电池正极接口103、电池、电池负极接口104、主负继电器230再接至电机负极接口202,形成整个放电回路,用于对电机实现放电,为电机提供电力保障。电流检测单元用于监测放电过程中电路的电流;主熔断器220用于提供过流过载保护;主正继电器210和主负继电器230实现电路通断控制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快充电路与放电电路并联设置,同时,两个电路又共用一个电流检测单元以及电极正极接口和电池负极接口104,实现一定程度的功能复用,可以采用集成化一体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及进一步降低成本。
通过设置慢充电路,以实现电池充电的多样性,即,在具有快充电桩的条件下,可以优先采用快充充电;在没有快充电桩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慢充充电,同样可以满足电池的充电。
其中,慢充电路还包括用于连接慢充电路中各电器件的慢充线路151,由慢充正极接口301接入,依次连接主正继电器210、主熔断器220、电流检测单元、电池正极接口103、电池、电池负极接口104、主负继电器230再接至慢充负极接口302,形成整个慢充回路,用于对电池进行慢充充电。其中,主正继电器210和主负继电器230用于实现慢充回路的通断,主熔断器220用于实现慢充回路的过流保护,电流检测单元用于监测慢充过程中慢充回路的电流。
可选地,电流检测单元构造为分流器600或霍尔电流传感器130。其中,电流检测单元可以为分流器600或者霍尔电流传感器130,分流器600或者霍尔电流传感器130设于主熔断器220和快充熔断器120与电池正极接口103之间的干路上,即分流器600或者霍尔电流传感器130即可以快充、慢充以及放电过程中均可以检测电路中的电流值。
为了进一步提高充电、放电过程中对电中的电流监测,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流检测单元可以为霍尔电流传感器130,霍尔电流传感器130设于主熔断器220和快充熔断器120与电池正极接口103之间的干路上,同时,该充放电电路结构还包括分流器600,分流器600设于主负继电器230与电池负极接口104之间,且分流器6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主负继电器230与电池负极接口104。
其中,分流器600是一种测量直流电流用的仪器,根据直流电流通过电阻时在电阻两端产生电压的原理制成。为了提高其测量精度,可以针对不同的充放电电路结构中的电压、电流进行标定,即,可以采用可控制的标定策略来提供更高精度的电流采样。
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中,动力电池与电机控制器是相连的,电机控制器中有容量较大的电容(一般有500uF~2000uF)。如果上电之前电容处于零状态,即电容内没有能量,那么在电路闭合瞬间,相当于直接短路,电流非常之大,这么大的电流如不加以限制将对电池、继电器造成巨大冲击而损伤。因此电动汽车的电源系统必须加上预充电电路。减小上电时的冲击电流,保护电机控制器、电池、主继电器。
可选地,充放电电路结构还包括预充电路,预充电路包括串联设置的预充继电器410和预充电阻420,预充继电器410和预充电阻420并联于主正继电器210的两端。其中,预充电路还包括用于连接预充电路中各电器件的预充线路,由电机正极接口201接入,依次连接预充继电器410、预充电阻420、主熔断器220、电流检测单元、电池正极接口103、电池、电池负极接口104、主负继电器230再接至电机负极接口202,形成整个预充回路,用于对电机控制器的电容进行预充电。其中,预充继电器410和主负继电器230用于实现预充回路的通断,主熔断器220用于实现预充回路的过流保护,电流检测单元用于监测预充过程中预充回路的电流。
为了进一步提高充放电电路结构的安全性,例如,在车辆受到撞击或者起火时,及时地主动断开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充放电电路结构还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主动熔断器500,例如,可以与车辆的撞击传感器或者温度传感器3通信连接,其中,撞击传感器用检测车辆是否受到撞击或者撞击程度;温度传感器3用于检测车辆是否着火,可以设置一个预设温度,通过与该预设温度比较判断车辆是否着火。
其中,主动熔断器500设于电流检测单元与电池正极接口103之间的干路上,即主动熔断器5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霍尔电流传感器130与电池正极接口103。以使得在快充、慢充、预充或者放电时,如果车辆发生撞击或者着火,该主动熔断器500均可以主动断开,提高安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可以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结构进行连接。其中,上壳体11或者下壳体12上可以设有支撑柱20,支撑柱20可提供足够强度的支撑,方便该集成化配电盒能够与电池管理系统或其他结构件的固定及安装。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还设有信号接口16;充放电电路结构还包括采样线束161,采样线束161的一端与信号接口16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充放电电路结构的多个采样点位162。其中,采样线束161可以为高压采样线束161,通过连接于充放电电路结构中的多个采样点位162,可以对充放电电路结构中的电压进行采样,再通过信号接口16传输给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对电压进行实现的监控。需要说明的是,采样线束161可以通过线束卡扣163固定于上壳体11或者下壳体12的内侧壁。
为了防止人员操作或维修时意外碰触至高压电空间和他而引发伤害,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的快充接口13、慢充接口15、电机接口14、信号接口16、电池正极接口103和电池负极接口104处均设有保护盖19,该保护盖19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避免操作人员误触而引发安全事故。
为了避免电器件过高的温度聚集以影响正常功能使用,如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有散热孔17,方便充放电电路结构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的散出。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充放电电路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有至少部分隔离充放电电路中的电器件或者连接铜排的绝缘防护结构18。绝缘防护结构18可以设置在电器件的周向或者侧向,也可以设置在电路的连接铜排的一侧或者周向,通过利用高低限位差及壳体1挡板,增大电器件和连接铜排之间的间隙及爬电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放电电路结构的电器件的连接触点的两侧分别设有铜排引出片,铜排引出片的截面积大于电器件的连接触点的导通面积,且铜排引出片的厚度小于连接触点的厚度。其中,电器件包括继电器、熔断器等。
其中,高功率大电流继电器及熔断器的选用,为满足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功率需求,在继电器和熔断器的连接触点的两侧分别延伸出铜排引出片以增大散热面积,此铜排引出片的截面积大于继电器、熔断器的连接触点本体的导通截面积,且其厚度小于连接触点本体的厚度,提高散热效果而又不会无限制地增大电阻。
本公开的集成化配电盒,用于高压电池包的配电管理,在电池包内,例如动力电池包,集成化配电盒对高压配电进行管理,在具备电压、电流采集功能的基础上,对高压连接状态、绝缘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在电路中发生过流、过压、过温的情况下对整个回路实施保护,且具备切断高压传输的功能。
本公开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以及上述的集成化配电盒。该集成配电单元的壳体1的电池接口中的电池正极接口103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电池负极接口104与电池的负极连接,从而满足电池的快充充电、慢充充电以及电池的放电,同时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2和温度传感器3对电池包中的压力和温度进行检测,并在压力和温度异常时向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控制充放电电路结构中的继电器动作,可以断开电路,提高电池包以及车辆的安全性。
本公开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因此,该车辆也具有电池包的优点,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的集成化配电盒,能够提供压力异常时的报警断电功能;提供更集成化的设计,降低成本,较少空间占用。可以采用分流器600替代霍尔电流传感器130,降低成本,并且采用可控制的标定策略来提供更高精度的电流采样。壳体1上设有快充接口13、慢充接口15、电机接口14以及信号接口16,能够实现与快充接插件的连接,实现与则充插接件的连接,实现与电机接插件的连接,以及实现与电池管理系统的连接。在壳体1上增加用于散热的散热孔17设计,同时,在各个电器件的连接触点增加铜排引出片以增大面积散热;为了提高车辆在碰撞或者着火时的安全性,增加主动保险丝,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或起火时,主动切断高压电路,实现主动断电。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集成化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化配电盒包括壳体(1)、压力传感器(2)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充放电电路结构,所述压力传感器(2)设于所述壳体(1),所述压力传感器(2)用于实时检测所述集成化配电盒所处环境的压力值,当所述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时,控制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断电;
所述集成化配电盒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温度传感器(3),所述温度传感器(3)用于实时检测所述集成化配电盒内的温度值,当所述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断电;
所述壳体(1)上设有快充接口(13)、慢充接口(15)、电机接口(14)、电池正极接口(103)和电池负极接口(104);其中,所述快充接口(13)包括快充正极接口(101)和快充负极接口(102);所述慢充接口(15)包括慢充正极接口(301)和慢充负极接口(302);所述电机接口(14)包括电机正极接口(201)和电机负极接口(202);
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包括:
快充电路,包括快充正继电器(110)、快充负继电器(140)、快充熔断器(120)、电流检测单元;所述快充正极接口(101)通过所述快充正继电器(110)、所述快充熔断器(120)和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103)连通,所述快充负极接口(102)通过所述快充负继电器(140)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104)连通;
放电电路,包括主正继电器(210)、主负继电器(230)、主熔断器(220);所述电机正极接口(201)通过所述主正继电器(210)、主熔断器(220)、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103)连通;所述电机负极接口(202)通过所述主负继电器(230)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104)连通;以及
慢充电路,所述慢充正极接口(301)通过所述主正继电器(210)、所述主熔断器(220)和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103)连通,所述慢充负极接口(302)通过所述主负继电器(230)与所述电池负极接口(10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构造为分流器(600)或者霍尔电流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还包括预充电路,所述预充电路包括串联设置的预充继电器(410)和预充电阻(420),所述预充继电器(410)和预充电阻(420)并联于所述主正继电器(210)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还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主动熔断器(500);
所述主动熔断器(500)设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103)之间,且所述主动熔断器(5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池正极接口(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信号接口(16);
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还包括采样线束(161),所述采样线束(161)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接口(16)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的多个采样点位(1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化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快充接口(13)、慢充接口(15)、电机接口(14)、信号接口(16)、电池正极接口(103)和电池负极接口(104)处均设有保护盖(19)。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化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散热孔(17);
和/或,所述壳体(1)内设有至少部分隔离所述充放电电路中的电器件或者连接铜排的绝缘防护结构(18);
和/或,所述充放电电路结构的电器件的连接触点的两侧分别设有铜排引出片,所述铜排引出片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电器件的连接触点的导通面积,且所述铜排引出片的厚度小于所述连接触点的厚度。
8.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化配电盒。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
CN202211020405.2A 2022-08-24 2022-08-24 集成化配电盒、电池包及车辆 Active CN115102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0405.2A CN115102264B (zh) 2022-08-24 2022-08-24 集成化配电盒、电池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0405.2A CN115102264B (zh) 2022-08-24 2022-08-24 集成化配电盒、电池包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2264A CN115102264A (zh) 2022-09-23
CN115102264B true CN115102264B (zh) 2022-11-22

Family

ID=8330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0405.2A Active CN115102264B (zh) 2022-08-24 2022-08-24 集成化配电盒、电池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226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3833A (zh) * 2016-02-25 2017-09-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及其保护系统和电动汽车
CN206633827U (zh) * 2017-03-22 2017-11-14 深圳众联能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温度监控的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盒
CN207617522U (zh) * 2017-12-15 2018-07-17 合肥国恒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盒
CN109066871A (zh) * 2018-08-30 2018-12-21 苏州宏奇锐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压力的电动车充电保护装置
CN209627980U (zh) * 2018-12-29 2019-11-12 深圳市英威腾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器
CN209150778U (zh) * 2019-01-10 2019-07-23 智电(深圳)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充电设备
CN210576316U (zh) * 2019-10-29 2020-05-19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配电盒、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CN214336836U (zh) * 2021-03-29 2021-10-0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控制盒及电池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2264A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6232B (zh) 电气保险装置、电气保险装置的运行方法和电气牵引网络
CN101025436B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高压电安全监测装置
US10468661B2 (en) Power battery assembly
CN102334226A (zh) 用于保护机动车中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KR101273114B1 (ko) 친환경 차량의 배터리 셀 보호장치
JP2013528921A (ja) ヒューズを用いた高電圧バッテリーのセンシングラインの短絡による二次事故防止装置
CN114024081B (zh) 一种动力电池
CN105870885A (zh) Bms电源回路的保护装置、方法和电动汽车
CN115102264B (zh) 集成化配电盒、电池包及车辆
CN115133627A (zh) 充放电电路结构、集成配电单元、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KR20170127150A (ko) 전기차량용 파워 릴레이 어셈블리
CN112937307A (zh) 一种电池包断路单元及其电动汽车
CN214336836U (zh) 电气控制盒及电池包
CN210554207U (zh) 一种具有多项检测保护功能的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箱
CN115923586A (zh) 一种电池系统过电流保护方法及车辆
CN111186301B (zh) 一种燃料电池车用集成控制装置及过流保护控制方法
CN220653745U (zh) 一种CTP结构pack包内集成式BDU
CN110739612A (zh) 一种纯电动双源系统高压配电柜
KR20210060136A (ko) 차량용 캐패시터 방전을 위한 능동 방전회로
EP4390999A1 (en) Contactor device,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ontactor device
CN21896684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集成电器盒、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20382442U (zh) 一种应用在汽车导电元件的连接铜排结构
CN217087164U (zh) 开关箱和ups配电系统
CN220156217U (zh) 一种电芯供电保护电路、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219458688U (zh) 并联蓄电池组的充放电装置及并联蓄电池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