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9637B - 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9637B
CN115099637B CN202210749437.XA CN202210749437A CN115099637B CN 115099637 B CN115099637 B CN 115099637B CN 202210749437 A CN202210749437 A CN 202210749437A CN 115099637 B CN115099637 B CN 115099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level
gas concentration
area
preset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494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99637A (zh
Inventor
王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dian Hual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dian Hual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dian Hual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dian Hual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494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9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9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9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99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9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undesired emission of substances, e.g. pollution alar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设备及系统,其包括实时获取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多个气体浓度信息,气体浓度信息包括每个气体浓度值以及采集该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设置多个报警等级,不同的报警等级对应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根据预设对应规则将报警等级和等级区域负责人所负责的等级区域对应;根据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确定每个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并产生报警信息;基于报警模型,根据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及采集该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等级区域负责人;输出报警信息至对应的等级区域负责人。本申请具有提高安全生产决策的速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管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各钢铁治金厂内,由于钢材的生产的需求,需要生产及使用各种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等。各种气体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故需要对厂区各个地方进行各种气体进行实时监测。
目前在厂区内气体发生泄露,系统只会通知该地区的负责人进行维修决策,随后再通过负责人逐级上报,通知更高层负责人事故的发生,高层负责人再针对事故进行决策,此过程浪费了很长的时间,导致耽误了维修的最佳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安全生产决策的速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本申请目的一提供的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应用于监测监测区域的设备,监测区域划分为公司级区域、作业部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和班组级区域,其中监测区域为公司级区域,公司级区域包含多个作业部级区域,作业部级区域包含多个作业区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包含多个班组级区域,且各个区域依次对应设置有公司级区域负责人、作业部级区域负责人、作业区级区域负责人和班组级区域负责人,各个班组级区域内均设置有多个气体监测装置,包括:
实时获取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多个气体浓度信息,所述气体浓度信息包括每个气体浓度值以及采集该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
设置多个报警等级,不同的报警等级对应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
根据预设对应规则将报警等级和等级区域负责人所负责的等级区域对应;
根据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确定每个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并产生报警信息;
基于报警模型,根据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及采集该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等级区域负责人;所述报警模型包括报警等级、采集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和接收报警信息的等级区域负责人以及报警等级、采集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和接收报警信息的等级区域负责人之间的对应关系;
输出报警信息至对应的等级区域负责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监测装置监测各个班组级区域的各种气体浓度,并向设备发送信号。设备会根据气体浓度值所处的气体浓度范围,判断气体浓度值达到的报警等级,不同的气体浓度值达到不同的报警等级。同事,根据报警等级和采集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来确定区域负责人,并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区域负责人,区域负责人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报警信息,并且根据报警信息作出相应的决策,缩短了下级区域负责人向上级区域负责人逐级汇报报警信息的时间,达到提高安全生产决策的速度。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设置多个报警等级,不同的报警等级对应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的方法,具体包括:
设置四个报警等级,分别为一级报警、二级报警、三级报警和四级报警;
设置有四个预设阈值,分别为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第三预设阈值和第四预设阈值,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第三预设阈值和第四预设阈值的数值依次增大;
以零数值为起始,零数值至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气体浓度安全范围;
第一预设阈值至第二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第一气体浓度范围,对应一级报警;
第二预设阈值至第三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第二气体浓度范围,对应二级报警;
第三预设阈值至第四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第三气体浓度范围,对应三级报警;
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的范围为第四气体浓度范围,对应四级报警。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根据预设对应规则将报警等级和等级区域负责人所负责的等级区域对应的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一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
所述二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和作业区级区域;
所述三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和作业部级区域;
所述四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作业部级区域和公司级区域。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根据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确定每个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并产生报警信息的方法,具体包括:
当气体浓度值位于0数值至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气体浓度范围时,不产生报警信息;
当气体浓度值位于第一气体浓度范围时,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为一级报警,产生一级报警信息;
当气体浓度值位于第二预设报警范围时,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为二级报警,产生二级报警信息;
当气体浓度值位于第三预设报警范围时,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为三级报警,产生三级报警信息;
当气体浓度值位于第四预设报警范围时,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为四级报警,产生四级报警信息。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对报警信息数据的管理,其方法具体包括:
计算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报警信息数量的总和;
根据总和由高至低的顺序对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报警信息进行排列;
或,
根据报警信息中的气体浓度值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排列。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气体浓度监测装置的维护提醒,其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每个气体浓度监测装置上一次的检测时间;
判断当前时间至每个气体浓度监测装置上一次的检修时间的间隔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年限;
若是,则输出检修信号,所述检修信号包括气体浓度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
本申请目的二是提供一种设备。
本申请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设备,包括获取模块、设置模块、处理模块、判断模块和输出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多个气体浓度信息;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多个报警等级;
处理模块,用于使不同的报警等级与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相对应,并用于将报警等级和等级区域负责人所负责的等级区域对应;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判断每个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并产生报警信息;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报警信息。
本申请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系统。
本申请目的三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系统,包括气体浓度监测装置、远程移动终端、通信装置和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设备;
设备通过通信装置分别与气体监测装置和远程移动终端连接;
气体浓度监测装置用于实时获取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多个气体浓度信息;
设备用于根据气体浓度信息、等级区域、等级区域负责人和报警等级以及气体浓度信息、等级区域、等级区域负责人和报警等级之间的关系对监测区域进行分级预警,并输出报警信息;
远程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报警信息。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远程移动终端为电脑PC端和手机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气体监测装置监测各个班组级区域的各种气体浓度,并向设备发送信号。设备会根据气体浓度值所处的气体浓度范围,判断气体浓度值达到的报警等级,不同的气体浓度值达到不同的报警等级。同事,根据报警等级和采集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来确定区域负责人,并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区域负责人,区域负责人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报警信息,并且根据报警信息作出相应的决策,缩短了下级区域负责人向上级区域负责人逐级汇报报警信息的时间,达到提高安全生产决策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步骤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系统系统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气体浓度监测装置;200、远程移动终端;300、通信装置;400、设备;410、获取模块;420、设置模块;430、处理模块;440、判断模块;450、存储模块;460、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主要应用于各钢铁冶金、化工生产企业的生产管控,如今大部分企业各管理平台均为独立的运行平台,负责人在查看企业安全、环保、能源、生产、质量等数据时,需要登录不同的管理后台及账号,且各平台不能对接,无法数据共享。尤其是在炼钢企业内,由于钢铁的制造与生产,需要生产及使用各种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着安全隐患,需要对企业内的各个地方进行气体的实时监测。故在发生气体泄漏,致使气体浓度增大的情况下,需要能够及时通知到相应的负责人,做出相应的决策。
在现有的炼钢企业内,将整个炼钢企业确定为监测区域。同时,监测区域划分为监测区域划分为公司级区域、作业部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和班组级区域,其中监测区域为公司级区域,公司级区域包含多个作业部级区域,作业部级区域包含多个作业区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包含多个班组级区域,且各个区域依次对应设置有公司级区域负责人、作业部级区域负责人、作业区级区域负责人和班组级区域负责人。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其应用于监测监测区域的设备,主要流程描述如下。
参照图1所述。
步骤S100:实时获取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多个气体浓度信息。
各个班级组区域内均设置有多个气体监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各种气体的气体浓度信息,如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的气体弄信息。气体浓度信息包括每个气体的气体浓度值以及采集该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就是气体监测装置所处的班组级区域位置及班组级区域位置的图像。
步骤S200:设置多个报警等级,不同的报警等级对应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
设置四个报警等级,分别为一级报警、二级报警、三级报警和四级报警。
设置有四个预设阈值,分别为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第三预设阈值和第四预设阈值,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第三预设阈值和第四预设阈值的数值依次增大。
具体的,以零数值为起始,零数值至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气体浓度安全范围。第一预设阈值及第一预设阈值至第二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第一气体浓度范围,对应一级报警。第二预设阈值及第二预设阈值至第三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第二气体浓度范围,对应二级报警。第三预设阈值及第三预设阈值至第四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第三气体浓度范围,其中第三预设阈值位于第三气体浓度范围,对应三级报警。第四预设阈值及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的范围为第四气体浓度范围,对应四级报警。
例如:四个阈值分别为160ppm、500ppm、1000ppm和1500ppm,则0~160mmp是气体浓度安全范围,160mmp~500mmp(包括160mmp)是第一气体浓度范围,500mmp~1000mmp(包括500mmp)是第二气体浓度范围,1000mmp~1500mmp(包括1000mmp)是第三气体浓度范围,大于等于1500mmp使第四气体浓度范围。
步骤S300:根据预设对应规则将报警等级和等级区域负责人所负责的等级区域对应。
一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二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和作业区级区域。三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和作业部级区域。四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作业部级区域和公司级区域。
步骤S400:根据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确定每个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并产生报警信息。
当气体浓度值位于0数值至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气体浓度范围时,没有到达报警等级,说明当前气体浓度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不会对钢铁的生产产生影响,故不产生报警信息;
当气体浓度值位于第一气体浓度范围时,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为一级报警,产生一级报警信息。当气体浓度值位于第二预设报警范围时,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为二级报警,产生二级报警信息。当气体浓度值位于第三预设报警范围时,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为三级报警,产生三级报警信息。当气体浓度值位于第四预设报警范围时,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为四级报警,产生四级报警信息。
报警信息包括报警提示音和报警文字。一级报警信息、二级报警信息、三级报警信息和四级报警信息所输出的报警提示音和报警文字均不相同,其中报警提示音的音量会依次从低到高依次增大,报警文字会生成相应的报警等级文字。
可以了解的是,需要对每次产生的报警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具体包括:
方法一:计算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报警信息数量的总和。
根据总和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顺序对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报警信息进行排列。
方法二:根据报警信息中的气体浓度值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顺序进行排列。
步骤S500:基于报警模型,根据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及采集该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等级区域负责人。
报警模型包括报警等级、采集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和接收报警信息的等级区域负责人以及报警等级、采集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和接收报警信息的等级区域负责人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以了解到,在已经确定报警等级和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报警等级知道其所对应的等级区域,进而根据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实际区域,再根据实际区域查找相对应的区域负责人。
步骤S600:输出报警信息至对应的等级区域负责人。
具体的,班组级负责人接收一级报警信息、二级报警信息、三级报警信息和四级报警信息;作业区级负责人接收二级报警信息、二级报警信息和三级报警信息;作业部级负责人接收三级报警信息和四级报警信息;公司级负责人接收四级报警信息。
为了让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始终能够准确的监测班组级区域内的气体浓度值,设备400同时具有维护提醒的功能。
获取每个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上一次的检测时间。
判断当前时间至每个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上一次的检修时间的间隔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年限。
若是,则输出检修信号,检修信号包括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的位置信息,班组级区域负责人接收到检测信号,会对该区域的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进行维护;若否,则不输出检修信号。
综上所述,当设置在班级组区域内的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监测到一种气体浓度值达到报警等级,产生相应的报警信息,会根据报警等级及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的位置信息确定实际区域负责人,并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实际区域负责人,实际区域负责人能够快速的根据报警信息作出决策,减小报警消息依次逐级上报所需的时间。
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系统,包括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远程移动终端200、通信装置300和设备400;
设备400通过通信装置300分别与气体监测装置和远程移动终端200连接;
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用于实时获取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多个气体浓度信息;
设备400用于根据气体浓度信息、等级区域、等级区域负责人和报警等级以及气体浓度信息、等级区域、等级区域负责人和报警等级之间的关系对监测区域进行分级预警,并输出报警信息;
设备400包括获取模块410、设置模块420、处理模块430、判断模块440、存储模块450和输出模块。460
获取模块410,用于实时获取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多个气体浓度信息。
设置模块420,用于设置多个报警等级。
处理模块430,用于使不同的报警等级与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相对应,并用于将报警等级和等级区域负责人所负责的等级区域对应。
判断模块440,用于根据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判断每个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并产生报警信息。
存储模块450,用于对报警信息的储存。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报警信息。
远程移动终端200用于接收报警信息,具体为电脑PC端和收集端,方便不同等级的区域负责人接收报警信息。
远程移动终端200还具有报警信息查询模块、智能故障申报模块和推送模块。
报警信息查询功能,用于不同等级区域负责人根据自身等级权限查询不同等级区域的报警信息。同时可以按照公司级区域、作业部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班组级区域、时间段的路径,对报警信息进行查询,还可以按照作业部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班组级区域的路径,对报警信息的历史曲线进行查询。
例如,班组级区域负责人可以查看班组级区域的报警信息。作业区级区域负责人可以查看班组级区域和作业区级区域的报警信息。作业部级区域负责人可以查看班组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和作业部级区域的报警信息。公司级区域负责人可以查看班组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作业部级区域和公司级区域的报警信息。
智能故障申报功能,用于在气体监测装置出现故障时,班组级区域负责人对气体监测装置申报维修。
当班组级区域负责人发现气体监测装置出现故障时,会入需要维修设备400的位置信息和故障内容,通过远程移动终端200发出故障维修信号,设备400接收到故障维修信号后发送通知信号,相关维修人员在接收到通知信号后对发生故障的气体监测装置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相关维修人员在远程移动终端200上输入维修记录,维修记录包括气体监测装置的故障原因和相关维修人员的维修过程。远程移动终端200输出记录信号,设备400接收到记录信号后将发生故障的监测装置的故障原因和相关维修人员的维修过程储存起来。
同时,设备400会根据时间顺序将维修记录排列,方便不同等级的区域负责人查询。
综上所述,本申请能够实现解决钢铁冶金企业各管理平台各自为政,运行平台、人机界面、账号密码不统一,信息无法共享的问题。打通数据孤岛,实现生产、调度、安全、环保、能源、设备400管理数据的分类、统计、分析、分级报警功能。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前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他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应用于监测监测区域的设备(400),监测区域划分为公司级区域、作业部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和班组级区域,其中监测区域为公司级区域,公司级区域包含多个作业部级区域,作业部级区域包含多个作业区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包含多个班组级区域,且各个区域依次对应设置有公司级区域负责人、作业部级区域负责人、作业区级区域负责人和班组级区域负责人,各个班组级区域内均设置有多个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多个气体浓度信息,所述气体浓度信息包括每个气体浓度值以及采集该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
设置多个报警等级,不同的报警等级对应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所述设置多个报警等级,不同的报警等级对应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的方法,具体包括:
设置四个报警等级,分别为一级报警、二级报警、三级报警和四级报警;
设置有四个预设阈值,分别为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第三预设阈值和第四预设阈值,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第三预设阈值和第四预设阈值的数值依次增大;
以零数值为起始,零数值至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气体浓度安全范围;
第一预设阈值至第二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第一气体浓度范围,对应一级报警;
第二预设阈值至第三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第二气体浓度范围,对应二级报警;
第三预设阈值至第四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第三气体浓度范围,对应三级报警;
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的范围为第四气体浓度范围,对应四级报警;
根据预设对应规则将报警等级和等级区域负责人所负责的等级区域对应,所述根据预设对应规则将报警等级和等级区域负责人所负责的等级区域对应的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一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
所述二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和作业区级区域;
所述三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和作业部级区域;
所述四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作业部级区域和公司级区域;
根据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确定每个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并产生报警信息;
基于报警模型,根据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及采集该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等级区域负责人;所述报警模型包括报警等级、采集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和接收报警信息的等级区域负责人以及报警等级、采集气体浓度值的气体监测装置的位置信息和接收报警信息的等级区域负责人之间的对应关系;
输出报警信息至对应的等级区域负责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确定每个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并产生报警信息的方法,具体包括:
当气体浓度值位于0数值至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气体浓度范围时,不产生报警信息;
当气体浓度值位于第一气体浓度范围时,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为一级报警,产生一级报警信息;
当气体浓度值位于第二预设报警范围时,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为二级报警,产生二级报警信息;
当气体浓度值位于第三预设报警范围时,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为三级报警,产生三级报警信息;
当气体浓度值位于第四预设报警范围时,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为四级报警,产生四级报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报警信息数据的管理,其方法具体包括:
计算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报警信息数量的总和;
根据总和由高至低的顺序对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报警信息进行排列;
或,
根据报警信息中的气体浓度值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的维护提醒,其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每个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上一次的检测时间;
判断当前时间至每个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上一次的检修时间的间隔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年限;
若是,则输出检修信号,所述检修信号包括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的位置信息。
5.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设备(400),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410)、设置模块(420)、处理模块(430)、判断模块(440)和输出模块;
获取模块(410),用于实时获取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多个气体浓度信息;
设置模块(420),用于设置多个报警等级,所述设置多个报警等级包括:设置四个报警等级,分别为一级报警、二级报警、三级报警和四级报警;
处理模块(430),用于使不同的报警等级与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相对应,并用于将报警等级和等级区域负责人所负责的等级区域对应,具体包括:设置有四个预设阈值,分别为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第三预设阈值和第四预设阈值,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第三预设阈值和第四预设阈值的数值依次增大;
以零数值为起始,零数值至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气体浓度安全范围;
第一预设阈值至第二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第一气体浓度范围,对应一级报警;
第二预设阈值至第三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第二气体浓度范围,对应二级报警;
第三预设阈值至第四预设阈值之间的范围为第三气体浓度范围,对应三级报警;
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的范围为第四气体浓度范围,对应四级报警;
所述一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
所述二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和作业区级区域;
所述三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和作业部级区域;
所述四级报警对应班组级区域、作业区级区域、作业部级区域和公司级区域;
判断模块(440),用于根据不同的气体浓度范围判断每个气体浓度值所达到的报警等级,并产生报警信息;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报警信息。
6.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远程移动终端(200)、通信装置(300)和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设备(400);
设备(400)通过通信装置(300)分别与气体监测装置和远程移动终端(200)连接;
气体浓度监测装置(100)用于实时获取各个班组级区域内的多个气体浓度信息;
设备(400)用于根据气体浓度信息、等级区域、等级区域负责人和报警等级以及气体浓度信息、等级区域、等级区域负责人和报警等级之间的关系对监测区域进行分级预警,并输出报警信息;
远程移动终端(200)用于接收报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移动终端(200)为电脑PC端和手机端。
CN202210749437.XA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5099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9437.XA CN115099637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9437.XA CN115099637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9637A CN115099637A (zh) 2022-09-23
CN115099637B true CN115099637B (zh) 2023-06-20

Family

ID=83294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49437.XA Active CN115099637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963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8137B2 (ja) * 1993-05-29 2000-10-16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ガス漏れ警報装置
CN106205015A (zh) * 2016-09-05 2016-12-07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远程火警烟雾报警系统及其报警方法
CN108182783A (zh) * 2017-12-04 2018-06-19 上海瑞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采集、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7767619A (zh) * 2017-12-05 2018-03-06 安徽省鹏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物业安保系统
CN111429035A (zh) * 2020-04-21 2020-07-17 河南楠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双重预防机制管理系统
CN113470322A (zh) * 2021-06-10 2021-10-01 徐志强 一种气井防盗箱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359777A (zh) * 2021-11-29 2022-04-15 湖南联合智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工地环境监测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9637A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5170B (zh) 安全生产管控装置、系统及安全生产管控的方法
AU2020103340A4 (en) A Physical and Chemical Data Analysis System for Food Safety Risk Monitoring
CN108510248B (zh) 一种全面监控的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系统
CN102521709B (zh) 一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在线风险管理系统
CN108648124A (zh) 一种智慧城市消防物联网大数据管理系统
CN107451732A (zh) 一种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672663B (zh) 一种安全威胁事件的闭环式网络安全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07798479B (zh) 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集成知识经验信息的知识管理系统
KR102517384B1 (ko) 산업현장 방폭검사용 스마트 플랫폼
CN116629589B (zh) 一种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CN111709666A (zh) 一种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三维可视化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5099637B (zh) 一种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581046A (zh)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大数据服务平台
CN110544026A (zh) 一种铁路运输安全监控系统
CN212365028U (zh) 一种电力消防安全综合管理平台
CN105242655A (zh) 基于物联网的工业现场监控装置
CN112344346A (zh) 危废焚烧在线管理系统
CN110009260B (zh) 污水处理厂的交接班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5406912A (zh) 一种放射源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065619A (zh) 加油站危险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3869758A (zh) 智慧两票管理及作业现场风险预警系统
Fang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afety APPs
CN117892249B (zh) 一种数智化运维平台预警系统
CN111709622A (zh) 一种hse风险分级管控系统
CN118071293A (zh) 市场监督业务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