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4956A - 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4956A
CN115094956A CN202210884818.9A CN202210884818A CN115094956A CN 115094956 A CN115094956 A CN 115094956A CN 202210884818 A CN202210884818 A CN 202210884818A CN 115094956 A CN115094956 A CN 115094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pile
wall
diaphragm wall
polluted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48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94956B (zh
Inventor
戴国亮
赵仲新
姜羿宏
黄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onggu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Jiaoshui Construct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onggu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Jiaoshui Construct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onggu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Jiaoshui Construct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onggu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48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49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4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4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94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4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2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4Sealing lin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E02D15/04Placing concrete in mould-pipes, pile tubes, bore-holes or narrow shaf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2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6Sealing of existing landfills, e.g. using mining techniqu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18Bulkheads or similar walls made solely of concrete in situ
    • E02D5/187Bulkheads or similar walls made solely of concrete in situ the bulkheads or walls being made continuously, e.g. excavating and constructing bulkheads or walls in the same process, without joi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包括地连墙、注浆桩及雷达发射接收器,地连墙嵌入设置于污染土壤的四周,注浆桩设置于污染土壤内,雷达发射接收器设置于污染土壤的表面,沿地连墙一周其内部设有地连墙注浆管道,地连墙注浆管道上端连接至地面上的压浆装置,下端连接至地连墙底部的地连墙浆液喷嘴;注浆桩根据注浆路线打入污染土壤底部,注浆桩内布设有桩注浆管道,桩注浆管道一端连接至地面压浆装置,另一端连接至注浆桩上的注浆桩浆液喷嘴,雷达发射接收器根据其行进轨迹对污染土壤底部浆液的分布进行探测,该装置可以有效的防止填埋的污染土向外扩散,减少污染土的影响范围,从而实现污染土的安全固化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土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工程项目建设以及社会生产生活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土,污染土包含有害成分并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甚至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由于相关产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壤污染形势往往更为严峻,如何有效处理污染土壤是关系持续发展、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
当前人类处理污染土壤的方式主要包含生物修复、土壤淋洗修复、热脱附法修复、化学固定修复以及固化稳定化。对于无法原位加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传统方法往往涉及大量的土体开挖回填的工作量,并且当处理不充分时污染土壤会出现渗漏扩散引发次生污染。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研发一种新的污染土壤处理方式,阻止局部区域重金属污染土壤向四周扩散,减少污染土的影响范围,从而实现重金属污染土的安全固化处理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填埋的污染土向外扩散,减少污染土的影响范围,从而实现污染土的安全固化处理。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包括地连墙、注浆桩及雷达发射接收器,地连墙嵌入设置于污染土壤的四周,注浆桩设置于污染土壤内并位于地连墙内侧,雷达发射接收器设置于污染土壤的表面位于地连墙内侧,其中:
沿地连墙一周其内部竖直设有贯穿地连墙的地连墙注浆管道,地连墙注浆管道上端连接至地面上的压浆装置,下端连接至地连墙底部的地连墙浆液喷嘴,将浆液扩散至污染土壤底部;
注浆桩根据注浆路线打入污染土壤底部,注浆桩内布设有桩注浆管道,桩注浆管道一端连接至地面压浆装置,另一端连接至注浆桩上的注浆桩浆液喷嘴,浆液通过地面上的压浆装置经压浆管道注射至桩注浆管道,并通过注浆桩底部的注浆桩浆液喷嘴注至底部污染土壤;
雷达发射接收器根据其行进轨迹对污染土壤底部浆液的分布进行探测,雷达发射接收器的行进轨迹与注浆桩首次注浆路线相互交错交叉。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前述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中,地连墙围成一周包括地连墙混凝土壁及地连墙钢筋笼,地连墙钢筋笼嵌入地连墙混凝土壁内,地连墙钢筋笼内注入混凝土形成地连墙混凝土壁,地连墙钢筋笼的一周均匀设有数个地连墙注浆管道,地连墙注浆管道一端与地面上的压浆装置连接,另一端与预埋设置在地连墙钢筋笼底部的地连墙浆液喷嘴连接。
技术效果,地连墙钢筋笼的一周均匀设有数个地连墙注浆管道,均布布置有利于浆液均匀的扩散至污染土壤底部,有利于浆液分散的均匀性,利于对污染土壤隔离。
前述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中,地连墙围成四面,地连墙每一面底部设置数个地连墙浆液喷嘴,数个地连墙浆液喷嘴设置于一根管子上并与对应的地连墙注浆管道连通。
技术效果,地连墙每一面底部设置数个地连墙浆液喷嘴,更好的均匀注入浆料,提高浆料的均匀性,更好的隔离。
前述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中,地连墙浆液喷嘴的出口处设有单向门,地连墙浆液喷嘴内一侧设有阻拦装置,阻拦装置位于单向门的内侧并抵于单向门。
技术效果,单向门在地连墙浇筑时可以保护地连墙浆液喷嘴,阻拦装置的设置阻拦了单向门,使其只能向外打开,向内打开会被阻止,从而允许浆液注射至土壤,而混凝土以及污染土壤不会侵入地连墙注浆管道内部。
前述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中,雷达发射接收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雷达接收器、雷达发射器以及提供电能的电源。
前述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中,地连墙浆液喷嘴的直径小于地连墙注浆管道的直径。
技术效果,喷嘴直径尺寸小于注浆管道尺寸,可提高浆液喷射压力,更好的使得喷嘴将浆液喷射至地连墙内侧待处理的污染土壤底部区域,在污染土壤区域下方形成一层注浆测层,能够阻挡污染土体向下扩散,使得隔离效果更好。
前述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中,注浆桩包括桩身、桩靴及注浆探测针,桩身为中空结构,桩身内设置有桩注浆管道及传感器数据线,桩身的下端为桩靴,桩靴上设有注浆桩浆液喷嘴,桩注浆管道一端连接注浆桩浆液喷嘴,另一端外接地面的压浆装置,桩靴的顶部设有注浆探测针,注浆探测针为空心体,注浆探测针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传感器数据线一端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连接,另一端外接地面上的传感器数据分析器。
前述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中,注浆探测针采用高强度钢材,优选Q390钢、Q420钢、Q460钢、或Q690钢。
前述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中,注浆桩压入污染土壤内部并令其端部抵达污染土壤的基岩层。
技术效果,到达污染土壤下方的基岩层,基岩层为坚硬岩石层,配合注浆工艺可使污染土壤不会继续向下扩散,四周的地连墙底部也深入至基岩层附近,这样四周以及底部均可以阻止污染土的扩散。
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方法,采用上述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在污染土壤附近规划地连墙施工范围,开挖地连墙导槽,使用地连墙抓斗开挖导槽内部的土壤,直至开挖至地下基岩层附近;
步骤2:预制地连墙钢筋笼时,在内部布置地连墙注浆管道,地连墙注浆管道通过钢筋绑扎与地连墙钢筋笼稳定连接,将预制的地连墙钢筋笼吊放至地连墙导槽内,吊放完成后开始进行混凝土注浆,形成地连墙混凝土壁;
步骤3:待地连墙混凝土壁施工完毕后,开始进行地连墙注浆管道注浆,通过使用地面上的压浆装置,将浆液注射至地连墙注浆管道,最后通过地连墙浆液喷嘴排至地连墙内侧污染土壤底部并进行扩散;
步骤4:地连墙注浆管道注浆完毕后,采用注浆桩对地连墙所围区域的中间污染土壤进行首次注浆固化处理,使用打桩机械将注浆桩打入污染土壤底部附近,通过压浆装置将浆液注至桩注浆管道并通过注浆桩浆液喷嘴进行浆液扩散,当监测到注浆探测针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数值产生变化时,表明浆液已扩散至污染土壤底部,此时首次注浆完成;
步骤5:注浆桩首次注浆完毕后,使用雷达发射接收器探测污染土壤底部的浆液情况,雷达发射接收器沿着雷达行进轨迹进行探测,当探测到雷达信号有较大变化时进行标记,当无明显变化继续进行探测;
步骤6:使用注浆桩在步骤5标记部位单独注浆,使用打桩机械将注浆桩打入污染土壤底部附近,记录此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数值,通过压浆装置将浆液注至桩注浆管道并通过注浆桩浆液喷嘴进行浆液扩散,当监测到注浆探测针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数值产生变化时,表明浆液已扩散至污染土壤底部,单独部位注浆完成;
步骤7:注浆桩单独注浆完毕后,使用雷达发射接收器进行第二次探测,探测到雷达信号没有明显差异时表明污染土壤底部浆液分布均匀;当探测到仍有不均匀情况时,使用注浆桩进行单独注浆直至浆液分布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单向门只能向污染土壤一侧开启,当单向门向内开启时,会被阻拦装置阻拦从而防止外侧的混凝土以及污染土壤侵入地连墙注浆管道内部,单向门可以保护地连墙注浆管道。
本发明探测针造型较小,空心体便于内部布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探测针能够通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将土壤实时的温度以及湿度数据传给地面上的传感数据分析器从而分析土壤底部的浆液分布情况,更好的实现对污染土壤的隔离,且也便于注浆桩对地连墙区域中间土壤注浆以及二次注浆,实现最终污染土壤底部浆液的均匀分布。
本发明中雷达发射接受器的行进轨迹与注浆桩首次注浆路线相互交错交叉,若智能注浆桩首次注浆路线为东西走向,雷达行进轨迹则为南北走向,雷达行进轨迹与注浆桩路线互相交错交叉可以更高效地探测到全部土壤范围,使得污染土壤底部的浆液分布情况更均匀。
本发明中雷达发射接受器的雷达发射器和雷达接收器接通电源后,沿着雷达行进轨迹可以发射和接受雷达波来探测污染土底部的浆液分布情况。浆液在污染土壤底部分布均匀时,雷达波形没有明显差异;当浆液在污染土壤底部分布不均匀时,雷达波形会产生较大变化,可单独使用注浆桩进行注浆,使得污染土壤底部的浆液分布情况均匀。
本发明采用围成一周的地连墙,地连墙很好的将污染土壤围起来,阻挡污染土向四周进行扩散。
在地表使用雷达发射器沿既定路线探测污染土壤底部的注浆情况,其原理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接收到的波形和强度会产生差异,从而能够分析污染土壤底部的注浆情况。当探测到某一区域的雷达接收波形显示异常时,需对该部位的土壤进行单独注浆,二次加固处理区域的土壤底部;注浆桩的桩靴头上设有探测针,内部含有温度与湿度检测器,当浆液注至该部位时,局部土体湿度会增大,并且随着水化现象开展桩底区域土体温度会上升,从而准确判断二次注浆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的进步:
(1)防止污染土壤扩散的能力大幅提升。
本发明在污染土壤的底部和四周均设置了严密的防护层,底部为浆液层和基岩层,四周为地连墙混凝土壁,阻挡了污染土壤随地下水渗流向四周扩散的可能性,减少了污染的扩散,使得污染土壤在地连墙区域趋于稳定;
(2)智能分析污染土壤底部注浆情况
本发明采用了雷达发射器和雷达接收器进行土壤底部注浆情况的探测,可以有效直观的了解浆液扩散情况,精确监测注浆效果,检测结果可以为二次注浆施工提供重要的施工参考以及效果评估,最终在土壤底部形成良好隔离层,从而确保区域内的污染土壤情况稳定;
(3)污染土壤底部单点的智能注浆效果提升
本发明采用了注浆桩进行单点部位的注浆,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监测污染土壤的湿度以及水化产热情况从而判断注浆液在局部污染土底部的渗透情况,确保浆液精准的注射到指定部位,同时当注浆满足要求后能够停止注浆,不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中注浆桩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中地连墙俯视及雷达行进轨迹、注浆桩首次注浆路线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断面图地连墙钢筋笼侧壁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断面图地连墙钢筋笼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中地连墙注浆完成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中雷达发射接收器雷达探测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中地连墙注浆喷嘴的剖视图;
图中:1-桩身,2-桩靴,3-注浆探测针,4-桩注浆管道,5-传感器数据线,6-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传感数据分析器,9-注浆桩浆液喷嘴,10-地连墙钢筋笼,11-地连墙混凝土壁,12-地连墙注浆管道,13-雷达发射器,14-雷达接收器,15-电源,16-浆液,17-压浆装置,18-压浆管道,19-行进轨迹,20-雷达波,22-地连墙注浆喷嘴,24-注浆桩首次注浆路线,25-单向门,26-阻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结构如图1-8所示,包括地连墙、注浆桩及雷达发射接收器,地连墙嵌入设置于污染土壤的四周,注浆桩设置于污染土壤内并位于地连墙内侧,雷达发射接收器设置于污染土壤的表面位于地连墙内侧,其中:
沿地连墙一周其内部竖直设有贯穿地连墙的地连墙注浆管道12,地连墙注浆管道12上端连接至地面上的压浆装置17,下端连接至地连墙底部的地连墙浆液喷嘴22,将浆液16扩散至污染土壤底部;
注浆桩根据注浆路线打入污染土壤底部,注浆桩内布设有桩注浆管道4,桩注浆管道4一端连接至地面压浆装置17,另一端连接至注浆桩上的注浆桩浆液喷嘴9,浆液16通过地面上的压浆装置17经压浆管道18注射至桩注浆管道4,并通过注浆桩底部的注浆桩浆液喷嘴9注至底部污染土壤;
雷达发射接收器根据其行进轨迹19对污染土壤底部浆液16的分布进行探测,雷达发射接收器的行进轨迹19与注浆桩首次注浆路线24相互交错交叉。
在本实施例中,地连墙围成一周包括地连墙混凝土壁11及地连墙钢筋笼10,地连墙钢筋笼10嵌入地连墙混凝土壁11内,地连墙钢筋笼10内注入混凝土形成地连墙混凝土壁11,地连墙钢筋笼10的一周均匀设有数个地连墙注浆管道12,地连墙注浆管道12一端与地面上的压浆装置17连接,另一端与预埋设置在地连墙钢筋笼10底部的地连墙浆液喷嘴22连接,通过地面上的压浆装置17将浆液16输送至地连墙钢筋笼10底部预埋的地连墙浆液喷嘴22,喷嘴将浆液16喷射至地连墙内侧待处理的污染土壤底部区域,在污染土壤区域下方形成一层注浆测层,能够阻挡污染土体向下扩散。
在本实施例中,地连墙围成四面,地连墙每一面底部设置数个地连墙浆液喷嘴22,数个地连墙浆液喷嘴22设置于一根管子上并与对应的地连墙注浆管道1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地连墙浆液喷嘴22的出口处设有单向门25,地连墙浆液喷嘴22内一侧设有阻拦装置26,阻拦装置26位于单向门25的内侧并抵于单向门25,阻拦装置优选一块钢块能够阻拦单向门向内开。
在本实施例中,雷达发射接收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雷达接收器14、雷达发射器13以及提供电能的电源15。
在本实施例中,地连墙浆液喷嘴22的直径小于地连墙注浆管道12的直径,地连墙浆液喷嘴22的直径10cm,地连墙注浆管道12直径15cm,通过改变管道的直径,使得浆液的喷射速度提高,从而可使浆液尽可能多的渗入到内部土壤。
在本实施例中,注浆桩包括桩身1、桩靴2及注浆探测针3,桩身1为中空结构,桩身1内设置有桩注浆管道4及传感器数据线5,桩身1的下端为桩靴2,桩靴2上设有注浆桩浆液喷嘴9,桩注浆管道4一端连接注浆桩浆液喷嘴9,另一端外接地面的压浆装置17,桩靴2的顶部设有注浆探测针3,注浆探测针3为空心体,注浆探测针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传感器数据线5一端与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连接,另一端外接地面上的传感器数据分析器8,用以根据含水率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注浆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注浆探测针3采用Q460钢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注浆桩压入污染土壤内部并令其注浆探测针3抵达污染土壤的基岩层。
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方法,采用上述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在污染土壤附近规划地连墙施工范围,开挖地连墙导槽,使用地连墙抓斗开挖导槽内部的土壤,直至开挖至地下基岩层附近;
步骤2:预制地连墙钢筋笼10时,在内部布置地连墙注浆管道12,地连墙注浆管道12通过钢筋绑扎与地连墙钢筋10笼稳定连接,将预制的地连墙钢筋笼10吊放至地连墙导槽内,吊放完成后开始进行混凝土注浆,形成地连墙混凝土壁11;
步骤3:待地连墙混凝土壁11施工完毕后,开始进行地连墙注浆管道12注浆,通过使用地面上的压浆装置17,将浆液16注射至地连墙注浆管道12,最后通过地连墙浆液喷嘴22排至地连墙内侧污染土壤底部并进行扩散;
步骤4:地连墙注浆管道12注浆完毕后,采用注浆桩对地连墙所围区域的中间污染土壤进行首次注浆固化处理,使用打桩机械将注浆桩打入污染土壤底部附近,通过压浆装置17将浆液16注至桩注浆管道4并通过注浆桩浆液喷嘴9进行浆液16扩散,当监测到注浆探测针3内的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数值产生变化时,表明浆液16已扩散至污染土壤底部,此时首次注浆完成;
步骤5:注浆桩首次注浆完毕后,使用雷达发射接收器探测污染土壤底部的浆液16情况,雷达发射接收器沿着雷达行进轨迹19可以发射和接受雷达波20来探测污染土壤底部的浆液分布情况,当探测到雷达信号有较大变化时进行标记,当无明显变化继续进行探测;
步骤6:使用注浆桩在步骤5标记部位单独注浆,使用打桩机械将注浆桩打入污染土壤底部附近,记录此时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数值,通过压浆装置17将浆液16注至桩注浆管道4并通过注浆桩浆液喷嘴9进行浆液扩散,当监测到注浆探测针3内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数值产生变化时,表明浆液16已扩散至污染土壤底部,单独部位注浆完成;
步骤7:注浆桩单独注浆完毕后,使用雷达发射接收器进行第二次探测,探测到雷达信号没有明显差异时表明污染土壤底部浆液分布均匀;当探测到仍有不均匀情况时,使用注浆桩进行单独注浆直至浆液分布均匀。
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一些有毒的金属元素且具有挥发、扩散等性质,采用本发明该装置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处理有较大的优势。单本发明该装置也不仅限于重金属污染土壤,其他污染土壤若通过物理隔离法能实现污染土壤安全填埋也可适用于本发明该装置。
使用本发明该装置及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填埋的污染土向外扩散,减少污染土的影响范围,从而实现污染土的安全固化处理。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连墙、注浆桩及雷达发射接收器,所述地连墙嵌入设置于污染土壤的四周,所述注浆桩设置于污染土壤内并位于所述地连墙内侧,所述雷达发射接收器设置于污染土壤的表面位于所述地连墙内侧,其中:
沿所述地连墙一周其内部竖直设有贯穿地连墙的地连墙注浆管道(12),所述地连墙注浆管道(12)上端连接至地面上的压浆装置(17),下端连接至地连墙底部的地连墙浆液喷嘴(22),将浆液(16)扩散至污染土壤底部;
所述注浆桩根据注浆路线打入污染土壤底部,所述注浆桩内布设有桩注浆管道(4),所述桩注浆管道(4)一端连接至地面压浆装置(17),另一端连接至注浆桩上的注浆桩浆液喷嘴(9),浆液(16)通过地面上的压浆装置(17)经压浆管道(18)注射至桩注浆管道(4),并通过注浆桩底部的注浆桩浆液喷嘴(9)注至底部污染土壤;
所述雷达发射接收器根据其行进轨迹(19)对污染土壤底部浆液(16)的分布进行探测,所述雷达发射接收器的行进轨迹(19)与所述注浆桩首次注浆路线(24)相互交错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连墙围成一周包括地连墙混凝土壁(11)及地连墙钢筋笼(10),所述地连墙钢筋笼(10)嵌入所述地连墙混凝土壁(11)内,所述地连墙钢筋笼(10)内注入混凝土形成所述地连墙混凝土壁(11),所述地连墙钢筋笼(10)的一周均匀设有数个所述地连墙注浆管道(12),所述地连墙注浆管道(12)一端与地面上的压浆装置(17)连接,另一端与预埋设置在所述地连墙钢筋笼(10)底部的地连墙浆液喷嘴(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连墙围成四面,地连墙每一面底部设置数个地连墙浆液喷嘴(22),数个所述地连墙浆液喷嘴(22)设置于一根管子上并与对应的地连墙注浆管道(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连墙浆液喷嘴(22)的出口处设有单向门(25),所述地连墙浆液喷嘴(22)内一侧设有阻拦装置(26),所述阻拦装置(26)位于所述单向门(25)的内侧并抵于所述单向门(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发射接收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雷达接收器(14)、雷达发射器(13)以及提供电能的电源(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连墙浆液喷嘴(22)的直径小于所述地连墙注浆管道(12)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桩包括桩身(1)、桩靴(2)及注浆探测针(3),所述桩身(1)为中空结构,所述桩身(1)内设置有所述桩注浆管道(4)及传感器数据线(5),所述桩身(1)的下端为所述桩靴(2),所述桩靴(2)上设有所述注浆桩浆液喷嘴(9),所述桩注浆管道(4)一端连接所述注浆桩浆液喷嘴(9),另一端外接地面的压浆装置(17),所述桩靴(2)的顶部设有所述注浆探测针(3),所述注浆探测针(3)为空心体,所述注浆探测针(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所述传感器数据线(5)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连接,另一端外接地面上的传感器数据分析器(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探测针(3)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桩压入污染土壤内部并令其注浆探测针(3)抵达污染土壤的基岩层。
10.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在污染土壤附近规划地连墙施工范围,开挖地连墙导槽,使用地连墙抓斗开挖导槽内部的土壤,直至开挖至地下基岩层附近;
步骤2:预制地连墙钢筋笼时,在内部布置地连墙注浆管道,地连墙注浆管道通过钢筋绑扎与地连墙钢筋笼稳定连接,将预制的地连墙钢筋笼吊放至地连墙导槽内,吊放完成后开始进行混凝土注浆,形成地连墙混凝土壁;
步骤3:待地连墙混凝土壁施工完毕后,开始进行地连墙注浆管道注浆,通过使用地面上的压浆装置,将浆液注射至地连墙注浆管道,最后通过地连墙浆液喷嘴排至地连墙内侧污染土壤底部并进行扩散;
步骤4:地连墙注浆管道注浆完毕后,采用注浆桩对地连墙所围区域的中间污染土壤进行首次注浆固化处理,使用打桩机械将注浆桩打入污染土壤底部附近,通过压浆装置将浆液注至桩注浆管道并通过注浆桩浆液喷嘴进行浆液扩散,当监测到注浆探测针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数值产生变化时,表明浆液已扩散至污染土壤底部,此时首次注浆完成;
步骤5:注浆桩首次注浆完毕后,使用雷达发射接收器探测污染土壤底部的浆液情况,雷达发射接收器沿着雷达行进轨迹进行探测,当探测到雷达信号有较大变化时进行标记,当无明显变化继续进行探测;
步骤6:使用注浆桩在步骤5标记部位单独注浆,使用打桩机械将注浆桩打入污染土壤底部附近,记录此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数值,通过压浆装置将浆液注至桩注浆管道并通过注浆桩浆液喷嘴进行浆液扩散,当监测到注浆探测针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数值产生变化时,表明浆液已扩散至污染土壤底部,单独部位注浆完成;
步骤7:注浆桩单独注浆完毕后,使用雷达发射接收器进行第二次探测,探测到雷达信号没有明显差异时表明污染土壤底部浆液分布均匀;当探测到仍有不均匀情况时,使用注浆桩进行单独注浆直至浆液分布均匀。
CN202210884818.9A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50949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4818.9A CN115094956B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4818.9A CN115094956B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4956A true CN115094956A (zh) 2022-09-23
CN115094956B CN115094956B (zh) 2024-05-28

Family

ID=83297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4818.9A Active CN115094956B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49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8515A (zh) * 2023-08-11 2023-11-03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一种浅层地下水污染阻隔修复综合处治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8428B1 (ja) * 1998-02-10 1999-05-10 有信株式会社 汚染土壌の改良工法
JP2003033757A (ja) * 2001-07-26 2003-02-04 Kajima Corp 汚染土壌拡散防止方法
KR20030087288A (ko) * 2002-05-08 2003-11-14 주식회사 세원지오신테크 스틸 시트파일을 이용한 오염지역 차수벽 시공방법
KR20040072330A (ko) * 2003-02-12 2004-08-18 (주)피에스테크 파일 인출용 이형 피복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가설 흙막이토류벽 공법
JP2012112163A (ja) * 2010-11-24 2012-06-14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汚染土壌における杭施工方法
CN102518120A (zh) * 2012-01-05 2012-06-27 上海城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和非预应力结合的h型钢筋砼板桩及制造方法
CN104353666A (zh) * 2014-10-31 2015-02-18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搅拌固化修复方法
CN104746505A (zh) * 2015-03-12 2015-07-01 新疆石油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强夯压密注浆联合处理杂填土地基方法
CN108330953A (zh) * 2017-12-19 2018-07-27 苏州大学 新型复合型地下防渗膨润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51497A (zh) * 2020-06-30 2020-10-30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堤坝防渗加固的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方法
CN111851480A (zh) * 2020-07-30 2020-10-30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11945791A (zh) * 2020-08-19 2020-11-17 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污染场地垂直阻隔系统及建设方法
CN112302057A (zh) * 2020-09-30 2021-02-02 南京格洛特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地块整体阻隔的施工方法
CN113062310A (zh) * 2021-04-07 2021-07-02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桥梁桩基穿越超大及多层溶洞施工工艺
CN213741036U (zh) * 2020-08-28 2021-07-20 江苏景源万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主筋的预应力桩
CN213773319U (zh) * 2020-12-01 2021-07-23 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围护结构用墙桩桩间注浆材料施工方法的围护墙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8428B1 (ja) * 1998-02-10 1999-05-10 有信株式会社 汚染土壌の改良工法
JP2003033757A (ja) * 2001-07-26 2003-02-04 Kajima Corp 汚染土壌拡散防止方法
KR20030087288A (ko) * 2002-05-08 2003-11-14 주식회사 세원지오신테크 스틸 시트파일을 이용한 오염지역 차수벽 시공방법
KR20040072330A (ko) * 2003-02-12 2004-08-18 (주)피에스테크 파일 인출용 이형 피복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가설 흙막이토류벽 공법
JP2012112163A (ja) * 2010-11-24 2012-06-14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汚染土壌における杭施工方法
CN102518120A (zh) * 2012-01-05 2012-06-27 上海城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和非预应力结合的h型钢筋砼板桩及制造方法
CN104353666A (zh) * 2014-10-31 2015-02-18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搅拌固化修复方法
CN104746505A (zh) * 2015-03-12 2015-07-01 新疆石油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强夯压密注浆联合处理杂填土地基方法
CN108330953A (zh) * 2017-12-19 2018-07-27 苏州大学 新型复合型地下防渗膨润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51497A (zh) * 2020-06-30 2020-10-30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堤坝防渗加固的循环保压多轮次注浆方法
CN111851480A (zh) * 2020-07-30 2020-10-30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11945791A (zh) * 2020-08-19 2020-11-17 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污染场地垂直阻隔系统及建设方法
CN213741036U (zh) * 2020-08-28 2021-07-20 江苏景源万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主筋的预应力桩
CN112302057A (zh) * 2020-09-30 2021-02-02 南京格洛特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地块整体阻隔的施工方法
CN213773319U (zh) * 2020-12-01 2021-07-23 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围护结构用墙桩桩间注浆材料施工方法的围护墙
CN113062310A (zh) * 2021-04-07 2021-07-02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桥梁桩基穿越超大及多层溶洞施工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RPENTER, PJ: "Geophysical Surveys over Karst Recharge Features, Illinois, US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vol. 75, no. 3, 7 September 2010 (2010-09-07), pages 249 - 253, XP071919181, DOI: 10.1111/j.1755-6724.2001.tb00527.x *
刘轩志;: "帷幕阻水在冲洪积扇污染区域的作用研究", 低温建筑技术, no. 04, pages 83 - 8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8515A (zh) * 2023-08-11 2023-11-03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一种浅层地下水污染阻隔修复综合处治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CN116988515B (zh) * 2023-08-11 2023-12-26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一种浅层地下水污染阻隔修复综合处治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4956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9220B (zh) 岩溶地区引水隧洞破碎富水段注浆治理方法
CN105973759A (zh) 一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原位注入修复扩散半径确定方法
CN105971614B (zh) 应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机及盾构施工方法
CN108589798B (zh) 一种基于micp技术的大直径桩基防冲刷方法及装置
CN115094956A (zh) 一种用于局部区域污染土原位隔离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CN105951711A (zh) 海边电站地下连续墙围护施工方法
CN109024569A (zh) 一种串珠溶洞预处理施工方法
CN112095647B (zh) 一种快速封堵止水帷幕泄漏点的堵漏方法
CN101886393B (zh) 一种组合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13107527B (zh) 一种对大冲击地压巷道的多层次支护工艺及监控方法
CN106381405B (zh) 一种稀土矿山集液系统及方法
CN104747208B (zh) 一种注浆加固浆液扩散调控方法
CN113123376B (zh) 用于桩基冲刷形态检测和治理加固的方法
CN201981543U (zh) 无锁扣钢管桩基坑支护止水围堰结构
CN104775412A (zh) 地层加固psc施工方法
CN113174992B (zh) 一种海上深水斜桩桩周地层塌陷综合处理加固方法
CN110344418A (zh) 一种深基坑中支护体系的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09184707B (zh) 盾构接收洞门的渗水处理方法
Mangushev et al. Modern technologies of foundation building in the conditions of weak soils of St. Petersburg
CN207537508U (zh) 一种尾矿原位浸出系统
CN113174991A (zh) 一种海洋深水斜桩桩周地层塌陷注浆加固方法
CN206916750U (zh)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JP3241616B2 (ja) 推進管の周囲余掘に注入したボイド加圧材の圧力検出装置
CN218712908U (zh) 用于岩溶发育地质的钻孔灌注桩结构
CN219548870U (zh) 一种紧邻既有运营线的重叠隧道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