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9233B - 组织夹及组织夹夹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组织夹及组织夹夹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9233B
CN115089233B CN202210633201.XA CN202210633201A CN115089233B CN 115089233 B CN115089233 B CN 115089233B CN 202210633201 A CN202210633201 A CN 202210633201A CN 115089233 B CN115089233 B CN 115089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lamping arm
clamping
clip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32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89233A (zh
Inventor
尹风
张亮
陈卓
陈武
杨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uhui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uhui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uhui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uhui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32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9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9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9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89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9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38Type of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 A61B2017/00243Type of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cardia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61B2017/00575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for closure at remote site, e.g. closing atrial septum defects
    • A61B2017/00584Cli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织夹,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互靠拢;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连接;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上设有弹性补偿机构,所述弹性补偿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连接,弹性补偿机构作用于靠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二侧位置;所述第一夹臂的径向中线和/或第二夹臂的径向中线的其中一侧为所述第一侧,另一侧为所述第二侧。本发明能够实现组织夹的夹闭力均匀,提高组织夹夹持组织时的夹持稳定性,避免夹闭力不均匀损伤组织。

Description

组织夹及组织夹夹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织夹及组织夹夹持方法。
背景技术
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病症,其症状表现为不规律的心脏搏动。非瓣膜性房颤是房颤中的一种高发类型。房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5%至1.5%。左心耳是心脏左心房的一个附属结构,呈狭长、弯曲的管状形态,有一狭窄的尖顶部,内有丰富的梳状肌及肌小梁。在非瓣膜性房颤中,90%以上血栓的形成与左心耳有关。房颤病人的左心耳入口明显增宽,心耳失去有效的规律收缩,心耳壁运动难以引起足够的左心耳排空,导致血液在左心耳淤积,进而容易形成血栓。
世界范围内的房颤患者达3,350万人,我国约有800万名房颤患者。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非常高,在中国,卒中是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房颤引起的卒中通常临床表现更为严重,死亡率更高,也更容易复发。心脏外科手术或微创手术结扎心耳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式。
目前市面上针对心耳微创外科夹闭的心耳夹是一种钳式组织夹,能够适配于胸腔镜手术,且对患者的创伤小,适用范围更广。但是该种钳式组织夹的对于左心耳的夹闭力是不均匀的,导致组织夹在夹持左心耳时存在夹持不稳固以及损伤左心耳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织夹及组织夹夹持方法,能够实现组织夹的夹闭力均匀,提高组织夹夹持组织时的夹持稳定性,避免夹闭力不均匀损伤组织。
实现上述目的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织夹,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互靠拢;
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连接;
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上设有弹性补偿机构,所述弹性补偿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连接,弹性补偿机构作用于靠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二侧位置;
所述第一夹臂的径向中线和/或第二夹臂的径向中线的其中一侧为所述第一侧,另一侧为所述第二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补偿机构包括第一外夹臂和第二外夹臂,所述第一外夹臂和第二外夹臂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设于所述第一外夹臂和第二外夹臂之间,在所述第一外夹臂上设有第一外扩弹性件,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在第二外夹臂上设有第二外扩弹性件,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在与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和第二外扩弹性件环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外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外弹性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夹臂和第二外夹臂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夹臂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夹臂弯折,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夹臂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夹臂弯折,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上弯折形成有第一弹簧环,在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上弯折形成有第二弹簧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和第二外扩弹性件相互靠拢,且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底端和第二外扩弹性件的顶端相抵触,或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的底端朝向第二夹臂弯折至第二夹臂的端部,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呈交错状,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的顶端朝向所述第一夹臂弯折至第一夹臂的端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为多个第一外扩弹簧,该多个所述第一外扩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外夹臂和第一夹臂之间;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为多个第二外扩弹簧,该多个所述第二外扩弹簧设于所述第二外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外夹臂和第一夹臂之间,以及第二外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均设有补偿弹簧,所述补偿弹簧作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靠第二侧位置和/或靠第一侧位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第一外夹臂、第一外弹性元件、第二外夹臂、第二外扩弹性件以及第一弹性元件呈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档件和第二档件,所述第一档件设于所述第一夹臂上,偏向并遮挡所述第二夹臂,所述第二档件设于所述第二夹臂上,偏向并遮挡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一档件和第二档件呈交叉或交错。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所述第一档杆设于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上,偏向并挡住所述第二夹臂,所述第二档杆设于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上,偏向并挡住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呈交叉或交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织夹夹持方法,
在打开时,第一弹性元件受力,带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一侧克服第一弹性元件的夹闭力,第二侧克服弹性补偿机构的夹闭力张开,使得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形成有夹持腔体,所述夹持腔体相对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形成有开口;
在合拢时,夹持腔体夹持组织,第一弹性元件和弹性补偿机构均弹性复位,带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合拢,第一弹性元件作用于靠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一侧位置,弹性补偿机构作用于靠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二侧位置,使得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夹闭力相对均匀,设于靠所述开口位置处的第一档件和第二档件,或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所述开口。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织夹,包括用以夹持组织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通过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一侧设置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分别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连接,弹性作用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靠第一侧位置,为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一侧提供夹闭力,此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侧位置的夹闭力大于第二侧位置的夹闭力;通过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设有弹性补偿机构,弹性补偿机构作用于靠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二侧位置,为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二侧提供夹闭力,使得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二侧的夹闭力与第一侧的夹闭力相对均匀,即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夹闭力较为接近,偏差较小,优选为相同,实现组织夹的夹闭力均匀,提高组织夹夹持组织时的夹持稳定性,避免夹闭力不均匀损伤组织。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织夹,通过在第一夹臂上设置第一档件,在第二夹臂上设置第二档件,第一档件偏向并遮挡第一夹臂,第二档件偏向并遮挡第二夹臂,或通过在弹性补偿机构的第一外扩弹性件上设置第一档杆,在第二外扩弹性件上设置第二档杆,第一档杆偏向并挡住第二夹臂,第二档杆偏向并挡住第一夹臂,当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夹持有组织时,第一档件和第二档件,或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呈交叉或交错,配合第一弹性元件将组织阻挡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避免组织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松脱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的组织夹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种的组织夹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种的组织夹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种的组织夹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种的组织夹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种的组织夹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种的组织夹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种的组织夹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种的组织夹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四种的组织夹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四种的组织夹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四种的组织夹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五种的组织夹的主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五种的组织夹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六种的组织夹的主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六种的组织夹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夹臂;101、第一倾斜面;20、第二夹臂;201、第二倾斜面;30、第一弹性元件;301、第一弹性环;
401、第一外夹臂;402、第二外夹臂;403、第一外扩弹性件;4031、第一弹簧环;4032、第一外扩弹簧;404、第二外扩弹性件;4041、第二弹簧环;4042、第二外扩弹簧;405、第一外弹性元件;4051、第一外弹性环;406、补偿弹簧;407、第二弹性元件;4071、第二弹性环;
50、第一档件;60、第二档件;601、通槽;70、第一档杆;80、第二档杆;90、夹持腔体;90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固定于”、“连接于”,可以是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也可以是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
如图1至16所示,一种组织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相互靠拢,在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弹性元件30,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分别与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连接,用以为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提供夹闭力,此时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一侧的夹闭力大于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第二侧的夹闭力。
在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上设有弹性补偿机构,所述弹性补偿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连接,弹性补偿机构作用于靠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二侧位置,用以为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二侧提供夹闭力,使得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夹闭力相同,实现组织夹的夹闭力均匀,提高组织夹夹持组织时的夹持稳定性,避免夹闭力不均匀损伤组织。
所述弹性补偿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设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之间,在所述第一外夹臂401上设有第一外扩弹性件403,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与所述第一夹臂10连接,在第二外夹臂402上设有第二外扩弹性件404,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404与所述第二夹臂20连接。
在与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和第二外扩弹性件404环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外弹性元件405,所述第一外弹性元件405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连接。用以配合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和第二外扩弹性件404固定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以及避免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和第二外扩弹性件404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带动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的端部向外翘起的情况发生。
在使用时,第一弹性元件30受力,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张开,使得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之间形成有用以夹持组织的夹持腔体90,在所述夹持腔体90的一端形成有开口901,用以供组织从开口901处进入夹持腔体90内,组织进入夹持腔体90内后,第一弹性元件30弹性复位,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合拢,第一弹性元件30配合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和第二外扩弹性件404为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提供均匀的夹闭力夹持组织。
当然,也可以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之间形成有所述夹持腔体90,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受力后,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从开口901出打开,使得组织能够从开口901处进入夹持腔体90内。
如图1至3所示,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设于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第二侧外,且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弯折形成第一弹簧环4031,所述第一弹簧环4031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弯折后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弯折后与所述第一夹臂10连接。
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404设于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第二侧外,且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404弯折形成形成第二弹簧环4041,所述第二弹簧环4041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外夹臂402弯折后与所述第二外夹臂402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0弯折后与所述第二夹臂20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设于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一侧外,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弯折形成第一弹性环301,所述第一弹性环301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弹性环301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连接弯折后与所述第一夹臂10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0弯折后与所述第二夹臂20连接。
所述第一外弹性元件405设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的第一侧外,所述第一外弹性元件405弯折形成第一外弹性环4051,,所述第一外弹性环4051朝向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外弹性环4051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弯折后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外夹臂402弯折后与所述第二外夹臂402连接。
在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上设有第一档杆70,所述第一档杆70偏向并挡住所述第二夹臂20,在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404上设有第二档杆80,所述第二档杆80偏向并挡住所述第一夹臂10,使得所述第一档件50和第二档件60交叉或交错设置,遮挡所述夹持腔体90的开口901,避免夹持在夹持腔体90内的组织从开口901处松脱的情况发生。
当然,所述第一档杆70和第二档杆8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端部上,或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的端部上。
如图13至14所示,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0弯折,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404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弯折,使得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404的端部相抵触,遮挡所述开口901,替代所述第一档杆70和第二档杆80,使得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和第二外扩弹性件404既能为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二侧提供夹闭力,也能够实现对开口901的遮挡,降低组织夹的结构复杂性和加工难度。
如图15至16所示,所述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0弯折,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404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弯折,使得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404的端部相互交叉,遮挡所述开口901,替代所述第一档杆70和第二档杆80,使得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和第二外扩弹性件404既能为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二侧提供夹闭力,也能够实现对开口901的遮挡,降低组织夹的结构复杂性和加工难度。
如图4至6所示,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第一外夹臂401、第一外弹性元件405、第二外夹臂402、第二外扩弹性件404以及第一弹性元件30呈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外弹性元件405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轴向方向弯折形成有所述第一外弹性环4051;第一弹性元件30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轴向方向弯折形成有所述第一弹性环301。
在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一夹臂10之间,以及第二外夹臂402和第二夹臂20设置均设有补偿弹簧406,所述补偿弹簧406弹性作用于靠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二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设于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一侧外,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弯折形成第一弹性环301,所述第一弹性环301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弹性环301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连接弯折后与所述第一夹臂10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0弯折后与所述第二夹臂20连接。
所述第一外弹性元件405设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的第一侧外,所述第一外弹性元件405弯折形成第一外弹性环4051,所述第一外弹性环4051朝向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外弹性环4051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弯折后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外夹臂402弯折后与所述第二外夹臂402连接。
如图7至9所示,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为多个第一外扩弹簧4032,该多个所述第一外扩弹簧4032设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一夹臂10之间;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404为多个第二外扩弹簧4042,该多个所述第二外扩弹簧4042设于所述第二外夹臂402和第二夹臂20之间。
所述第一外扩弹簧4032和第二外扩弹簧4042根据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夹闭力大小设于所述第一侧和/或第二侧,使得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夹闭力相对均匀,即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夹闭力较为接近,偏差较小,本实施例优选为相同。
在所述第一夹臂10朝向所述第一外夹臂401侧,以及第一外夹臂401朝向第一夹臂10一侧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外扩弹簧4032的两端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在所述第二夹臂20朝向所述第二外夹臂402侧,以及第二外夹臂402朝向第二夹臂20二侧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外扩弹簧4042的两端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当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未夹持有组织时,所述第一外扩弹簧4032和第二外扩弹簧4042为正常状态,当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夹持有组织时,所述第一外扩弹簧4032和第二外扩弹簧4042处于压缩状态,为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提供夹闭力。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设于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一侧外,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弯折形成第一弹性环301,所述第一弹性环301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弹性环301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连接弯折后与所述第一夹臂10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0弯折后与所述第二夹臂20连接。
所述第一外弹性元件405设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的第一侧外,所述第一外弹性元件405弯折形成第一外弹性环4051,,所述第一外弹性环4051朝向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外弹性环4051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弯折后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外夹臂402弯折后与所述第二外夹臂402连接。
在所述第一夹臂10的端部设有第一档件50,所述第一档件50偏向并挡住所述第二夹臂20,在所述第二夹臂20的端部设有第二档件60,所述第二档件60偏向并挡住所述第一夹臂10,且所述第一档件50和第二档件60呈交叉或交错。
所述第一档件50和第二档件60优选交叉设置,在第一档件50或第二档件60上开设通槽601,以供第二档件60或第一档件50穿过所述通槽601,与所述第一档件50或第二档件60交叉设置,遮挡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之间的夹持腔体90端部的开口901。
如图10至12所示,所述第一外夹臂401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夹臂10连接;所述第二外夹臂402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0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二外夹臂402第一提成型的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404,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404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夹臂20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设于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一侧外,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弯折形成第一弹性环301,所述第一弹性环301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弹性环301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连接弯折后与所述第一夹臂10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0弯折后与所述第二夹臂20连接。
所述第一外弹性元件405设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的第一侧外,所述第一外弹性元件405弯折形成第一外弹性环4051,,所述第一外弹性环4051朝向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外弹性环4051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弯折后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外夹臂402弯折后与所述第二外夹臂402连接。
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的一侧设有第二弹性元件407,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07分别与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连接,用以为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一侧提供夹闭力。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07弯折形成有第二弹性环4071,所述第二弹性环4071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二弹性环4071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弯折后与所述第一夹臂10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0弯折后与所述第二夹臂20连接。
在所述第一夹臂10的端部设有第一档件50,所述第一档件50偏向并挡住所述第二夹臂20,在所述第二夹臂20的端部设有第二档件60,所述第二档件60偏向并挡住所述第一夹臂10,且所述第一档件50和第二档件60呈交叉或交错。
所述第一档件50和第二档件60优选交叉设置,在第一档件50或第二档件60上开设通槽601,以供第二档件60或第一档件50穿过所述通槽601,与所述第一档件50或第二档件60交叉设置,遮挡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之间的夹持腔体90端部的开口901。
所述第一夹臂10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0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倾斜面101,所述第二夹臂20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倾斜面201,所述第一倾斜面101和第二倾斜面201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倾斜面101和第二倾斜面201之间在第一侧的距离大于在第二侧的距离,能够有效地降低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在第一侧的夹闭力,使得弹性补偿机构只需为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第二侧提供的更低的夹闭力即可实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夹闭力均匀的目的。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组织夹夹持方法,
将组织夹送入心脏内,组织夹的第一外弹性件受力,带动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张开,使得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在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和第二外扩弹性件404的带动下张开,此时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上的第一弹性元件30受力,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之间形成有夹持腔体90,夹持腔体90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0相对的一端形成有供左心耳组织进入夹持腔体90内的开口901;
当夹持腔体90内夹持有组织时,第一外弹性件和第一弹性元件30弹性复位,带动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合拢,夹紧组织,以及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合拢,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和第二外扩弹性件404为配合第一弹性元件30为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提供均匀的夹闭力;此时,设于所述第一夹臂10上的第一档件50和设于第二夹臂20上的第二档件60交叉或交错挡住所述开口901,或设于第一外扩弹性件403上的第一档杆70和设于第二外扩弹性件404上的第二档杆80交叉或交错挡住所述开口901,避免左心耳组织从夹持腔体90松脱。
本实施例的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夹闭力均匀主要是由于第一弹性元件30为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提供的夹闭力在第一侧大于第二侧,通过在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上设置由第一外夹臂401、第二外夹臂402、第一外扩弹性件403、第二外扩弹性件404以及第一外弹性件构成的弹性补偿机构,为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二侧提供夹闭力,补偿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二侧的夹闭力,使得第二侧的夹闭力与第一侧相对均匀,即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夹闭力较为接近,偏差较小,本实施例优选为相同。
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和第二外扩弹性件404的材料、硬度以及尺寸等方式调节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和第二外扩弹性件404的弹性,并配合设置硬度比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更高的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使得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和第二外扩弹性件404的弹力作用于靠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第二侧位置。
本实施例的组织夹也可用于夹持其他组织,并不限于本实施例记载的用以夹持左心耳。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档件50和第二档件60,以及第一档杆70和第二档杆80可根据使用需求,以及加工便捷性和加工难度设置为交叉、交错以及相对抵触等,只需能够实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张开时,组织能够从开口901进入夹持腔体90内,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合拢时,能够遮挡或封闭即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弹性元件30与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连接的位置处的弯折角度为0-90°。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弹性元件407与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连接的位置处的弯折角度为0-90°。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外扩弹性件403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一夹臂10连接的位置处的弯折角度为0-90°。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外扩弹性件404与所述第二外夹臂402和第二夹臂20连接的位置处的弯折角度为0-90°。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外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连接的位置处的弯折角度为0-90°。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弹性元件407可设于上述任一种组织夹的靠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第一侧的位置处,用以提高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第一侧的夹闭力。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弹性元件30形成的第一弹性环301、第二弹性元件407形成的第二弹性环4071,第一外弹性元件405形成的第一外弹性环4051可根据使用需求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或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的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种组织夹的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403、第一外夹臂401、第一外弹性元件405、第二外夹臂402、第二外扩弹性件404、补偿弹簧406、第一弹性元件30以及第二弹性元件407均可与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施例的多种组织夹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不的组合,不仅限于本实施例记载的多种组织夹,只需能够实现组织夹的夹闭力均匀以及避免组织从组织夹内松脱的均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种组织夹的第一外扩弹性件403、第二外扩弹性件404、第一外弹性元件405、第一弹性元件30、以及第二弹性元件407的两端部均可呈内八字设置,能够为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提供更大的夹闭力。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夹臂10的径向中线,和/或第二夹臂20的径向中线的其中一侧为所述第一侧,另一侧为所述第二侧。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组织夹及组织夹夹持方法,一方面,通过在传统的组织夹的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径向外侧增加弹性更大的第一外夹臂401和第二外夹臂402,并在第一外夹臂401上设置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在第二外夹臂402上设置第二外扩弹性件404,用以为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提供夹闭力补偿,并通过调节第一外扩弹性件403和第二外扩弹性件404的材料、硬度以及尺寸调节其弹力,实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两侧夹闭力均匀;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一夹臂10上设置第一档件50,在第二夹臂20上设置第二档件60,或在第一外扩弹性件403上设置第一档杆70,在第二外扩弹性件404上设置第二档杆80,利用第一档件50和第二档件60配合或第一档杆70和第二档杆80的配合,挡住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开口901,使其既能在打开时供组织通过,也能在闭合时防止组织滑脱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发明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组织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互靠拢;
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连接;
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设有弹性补偿机构,所述弹性补偿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连接,弹性补偿机构作用于靠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第二侧位置;
所述第一夹臂的径向中线和/或第二夹臂的径向中线的其中一侧为所述第一侧,另一侧为所述第二侧;
所述弹性补偿机构包括第一外夹臂和第二外夹臂,所述第一外夹臂和第二外夹臂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设于所述第一外夹臂和第二外夹臂之间,在所述第一外夹臂上设有第一外扩弹性件,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在第二外夹臂上设有第二外扩弹性件,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在与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和第二外扩弹性件环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外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外弹性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夹臂和第二外夹臂连接;
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和第二外扩弹性件相互靠拢,且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底端和第二外扩弹性件的顶端相抵触,或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的底端朝向第二夹臂弯折至第二夹臂的端部,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呈交错状,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的顶端朝向所述第一夹臂弯折至第一夹臂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夹臂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夹臂弯折,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夹臂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夹臂弯折,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上弯折形成有第一弹簧环,在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上弯折形成有第二弹簧环。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组织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夹臂和第一夹臂之间,以及第二外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均设有补偿弹簧,所述补偿弹簧作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靠第二侧位置和/或靠第一侧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组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第一外夹臂、第一外弹性元件、第二外夹臂、第二外扩弹性件以及第一弹性元件呈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组织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组织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档件和第二档件,所述第一档件设于所述第一夹臂上,偏向并遮挡所述第二夹臂,所述第二档件设于所述第二夹臂上,偏向并遮挡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一档件和第二档件呈交叉或交错。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组织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所述第一档杆设于所述第一外扩弹性件上,偏向并挡住所述第二夹臂,所述第二档杆设于所述第二外扩弹性件上,偏向并挡住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呈交叉或交错。
CN202210633201.XA 2022-06-06 2022-06-06 组织夹及组织夹夹持方法 Active CN115089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3201.XA CN115089233B (zh) 2022-06-06 2022-06-06 组织夹及组织夹夹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3201.XA CN115089233B (zh) 2022-06-06 2022-06-06 组织夹及组织夹夹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9233A CN115089233A (zh) 2022-09-23
CN115089233B true CN115089233B (zh) 2023-04-14

Family

ID=83289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3201.XA Active CN115089233B (zh) 2022-06-06 2022-06-06 组织夹及组织夹夹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923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02328A1 (ja) * 2014-07-01 2016-01-0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組織把持器具
CN216090934U (zh) * 2021-07-30 2022-03-22 上海纽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织夹持装置和组织修复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62571B2 (en) * 2003-07-25 2011-01-04 Microline Surgical, Inc. Occlusion clip and method of applying same
US9943297B2 (en) * 2010-05-17 2018-04-17 Globus Medical, Inc. Soft tissue repair system
WO2013108940A1 (ko) * 2012-01-18 2013-07-25 Lee Se-Dong 치료용 클립, 클립 유닛 및 클립 장치
CN105078536A (zh) * 2015-08-26 2015-11-25 施青青 一种双联组织夹及施夹器
US11191547B2 (en) * 2018-01-26 2021-12-07 Syntheon 2.0, LLC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ipping device and methods for clipping the LAA
CN109199493A (zh) * 2018-10-30 2019-01-15 北京领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补偿式闭合器械
CN209332159U (zh) * 2018-12-08 2019-09-03 北京市普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心耳夹
CN216439256U (zh) * 2021-09-22 2022-05-06 北京市普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心耳组织夹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02328A1 (ja) * 2014-07-01 2016-01-0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組織把持器具
CN216090934U (zh) * 2021-07-30 2022-03-22 上海纽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织夹持装置和组织修复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9233A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5151B2 (en) Surgical clip applicator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EP0567965B1 (en) Vessel clips
EP1399072B1 (en) Surgical clip
WO2019076111A1 (zh) 一种瓣膜夹合器
US7678125B2 (en) Surgical ligation clip
CN105078536A (zh) 一种双联组织夹及施夹器
EP3600084A1 (en) Clip applier with stabilizing member
CN110393564A (zh) 夹持装置
WO2021022905A1 (zh) 一种组织夹闭装置
CN115089233B (zh) 组织夹及组织夹夹持方法
CN208958237U (zh) 一次性组织闭合夹
CN208910374U (zh) 施夹钳
CN216439256U (zh) 心耳组织夹
CN113768554B (zh) 夹合方式可调的医疗器械
CN115105257A (zh) 心脏瓣膜修复夹合器
CN205041477U (zh) 一种医用双联钛钉
CN219331788U (zh) 心耳闭合装置
US11147557B1 (en) Surgical clip applicator
CN117281574A (zh) 一种微创手术止血夹
CN115969453A (zh) 一种可折叠心耳夹结构
CN219982975U (zh) 一种连发止血夹装置
CN111714161A (zh) 一种封闭夹
CN220860114U (zh) 一种防滑脱连发施夹钳
CN209884228U (zh) 腔镜手术用牵拉夹具
CN214549514U (zh) 一种双组织夹施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