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6906A - 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6906A
CN115086906A CN202110262544.5A CN202110262544A CN115086906A CN 115086906 A CN115086906 A CN 115086906A CN 202110262544 A CN202110262544 A CN 202110262544A CN 115086906 A CN115086906 A CN 115086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resource selection
duration
sensing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25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晨鑫
赵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Gaohong Zhilian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Gaohong Zhilian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Gaohong Zhilian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Gaohong Zhilian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625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6906A/zh
Priority to EP22766132.9A priority patent/EP4271090A4/en
Priority to KR1020237025005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22141A/ko
Priority to PCT/CN2022/076647 priority patent/WO2022188606A1/zh
Priority to JP2023544783A priority patent/JP2024504438A/ja
Publication of CN115086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6906A/zh
Priority to US18/361,659 priority patent/US20230388975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5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terminals via a wireless link, e.g. side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4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 e.g. D2D or side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涉及车联网通信技术领域。该资源选择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当业务包到达时,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在所述资源选择时刻选择进行业务包发送的发送资源。上述实现方式能够保证业务包的传输可靠性。

Description

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支持车到车(Vehicle to Vehicle,V2V)、车到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车到行人(Vehicle to Pedestrian,V2P)和车到网络(Vehicle to Network,V2N)等通信方式,针对行人无法确保持续充足供电的V2X设备(如行人手持终端(Pedestrian User Equipment,P-UE),也称弱势道路使用者(Vulnerable Road Users,VRU)),或者需要进行节能的情况(如车辆续航能力不足或者路侧设备在车辆数量较少时不必持续工作),上述情况下需要考虑UE节电机制。但另一方面,在节电UE有业务包待发送时,UE进行直通链路(Sidelink)的自主资源选择时,特别是动态(非周期)业务包(事件触发等)到达时,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此种情况下的资源选择机制,无法保证通信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以解决针对节电机制的V2X终端,当动态业务包到达时,现有技术中没有终端如何进行资源选择的实现机制,无法保证动态业务包的传输可靠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当业务包到达时,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在所述资源选择时刻选择进行业务包发送的发送资源。
可选地,所述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获取所述业务包对应的第一目标参数;
若所述第一目标参数的取值为零,则确定资源选择时刻为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包括: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可选地,所述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获取所述业务包对应的第一目标参数;
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之前,终端执行了连续感知、且所述连续感知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则资源选择时刻等于业务包到达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包括: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可选地,所述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
根据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具体地,所述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包括:
根据第二目标参数,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业务包的优先级;
业务包的时延;
业务包的可靠性;
业务包的服务质量;
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之前,终端执行了连续感知、且所述连续感知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则资源选择时刻等于业务包到达时刻。
可选地,所述连续感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已经结束,且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停止感知的时长小于或等于K;
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确定业务包到达时刻终端正在执行的连续感知的第一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时长以及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长以及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一项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031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032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033
其中,nselection为资源选择时刻;n为业务包到达时刻;L为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M为第一时长,且M≥0;Tproc,0为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内得到的感知结果处理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一项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nselection=n+L;
nselection=n+L+Tproc,0
nselection=n+L-Tproc,0
其中,nselection为资源选择时刻;n为业务包到达时刻;L为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Tproc,0为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内得到的感知结果处理时间。
可选地,所述短时持续感知的结束时刻为:资源选择时刻。
具体地,所述连续感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非连续接收开启执行的感知;
周期性的部分感知;
其他业务包发送触发的短时持续感知。
可选地,在所述确定资源选择时刻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选择时刻,确定资源选择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选择窗口为:[nselection+T1,nselection+T2];
其中,T1为资源选择窗口前沿确定参数;T2为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参数;且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T2-T1大于或等于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
T2小于或等于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时域资源分配域中可指示的两次发送之间间隔的最大时域资源数量;
T2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具体地,所述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根据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
根据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确定;
根据每次发送对应的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优先级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时延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可靠性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服务质量确定。
可选地,在所述资源选择时刻选择进行业务包发送的发送资源之后,还包括:
继续执行持续感知,对所述发送资源执行第一处理之后,执行业务包的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包括:重评估机制和/或抢占机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的确定方式包括以下一项:
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为对业务包进行初始资源选择时的资源选择窗口的后沿绝对时刻;
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为对业务包进行初始资源选择时刻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对应的时刻;
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所对应的时刻小于或等于持续感知开始时刻与短时持续感知最大预设时长之和。
可选地,所述持续感知的结束时刻为:
所述第一处理的结束时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业务包到达时,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资源选择时刻选择进行业务包发送的发送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在业务包到达时,通过进行资源选择时刻的确定,进而根据确定的资源选择时刻进行资源的选择,以此保证了业务包的传输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资源选择时刻的第一种确定方式下的位置示意图;
图3表示资源选择时刻的第二种确定方式下的位置示意图;
图4表示资源选择时刻的第三种确定方式下的位置示意图;
图5表示资源选择时刻的第四种确定方式下的位置示意图
图6表示资源选择窗口的位置示意图;
图7表示重评估机制下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的位置示意图之一;
图8表示重评估机制下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的位置示意图之二;
图9表示重评估机制下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的位置示意图之三;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1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节电机制的V2X终端,当动态业务包到达时,现有技术中没有终端如何进行资源选择的实现机制,无法保证动态业务包的传输可靠性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11,当业务包到达时,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该业务包可对应于不同的层所用的不同的具体描述,具体地可描述为:包括但不限于业务包(packet),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控制单元(MAC PDU),数据包(DATA),或者数据分组。
以MAC PDU为例的特定的情况为:当MAC实体选择为单个MAC PDU的发送(1次或者多次)创建选择的直通链路许可时,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步骤12,在所述资源选择时刻选择进行业务包发送的发送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业务包到达时,通过进行资源选择时刻的确定,进而根据确定的资源选择时刻进行资源的选择,以此保证了业务包的传输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选择主要指的是V2X通信过程中,针对终端在直通链路上的资源选择,进一步地,该资源选择方法主要应用于能够实现节电机制的终端,也就是说,在终端采用节电机制工作的情况下,当业务包到达时,终端先确定资源选择时刻,然后在资源选择时刻选择进行业务包发送的发送资源,以此能够保证业务包的传输可靠性。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可选地,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1的一种实现方式为:
步骤111,获取所述业务包对应的第一目标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目标参数包括: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进一步地,该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可以由协议约定、网络侧配置或预配置。
步骤112,若所述第一目标参数的取值为零,则确定资源选择时刻为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情况下,若终端获取到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的取值为零,则说明终端无需执行感知,即可进行资源选择。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说的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可以为独立配置的单个参数,例如,系统配置该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为一个固定的值;或者,该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依据业务包的优先级、时延、可靠性和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项的不同取值,对应配置多个参数值,即此时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为一个参数列表,需要按照待发送的业务包确定当前所用的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例如,当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依据业务包的优先级确定时,最高优先级(高于预配置或者网络侧配置的优先级门限时)不执行感知,直接进行选择资源(之后再执行感知+重评估和/或抢占),其他优先级执行感知,具体地,优先级与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优先级与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对应关系表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071
例如,当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依据业务包的时延确定时,当时延要求低于预配置或者网络侧配置的门限时,不进行感知或者进行更短的感知,其他情况执行感知或者执行更长的感知,具体地,业务包的时延(具体指的是业务包时延预算(PDB))与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的对应关系如表2至表4所示:
表2PDB与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的第一种对应关系表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081
表3PDB与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的第二种对应关系表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082
表4PDB与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的第三种对应关系表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083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说的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可以为独立配置的单个参数,例如,系统配置该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为一个固定的值;或者,该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依据业务包的优先级、时延、可靠性和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项的不同取值,对应配置多个参数值,即此时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为一个参数列表,例如,该列表中指示不同的业务包的优先级对应的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也就是说,此时需要按照待发送的业务包确定当前所用的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可选地,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1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
步骤113,获取所述业务包对应的第一目标参数;
具体地,该第一目标参数包括: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需要说明的是,进一步地,该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可以由协议约定、网络侧配置或预配置。具体地,该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可以为独立配置的单个参数,例如,系统配置该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为一个固定的值;或者,该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依据业务包的优先级、时延、可靠性和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项的不同取值,对应配置多个参数值。根据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时,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大于或者等于对应参数值即可。该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可以为独立配置的单个参数,例如,系统配置该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为一个固定的值;或者,该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依据业务包的优先级、时延、可靠性和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项的不同取值,对应配置多个参数值。
步骤114,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之前,终端执行了连续感知、且所述连续感知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则资源选择时刻等于业务包到达时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在业务包到达之前已经执行了连续感知,且连续感知的时长已经大于或等于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则说明之前的连续感知所获取的感知结果已经能够满足终端进行资源选择的需求,则终端可以直接在业务包到达时刻进行资源选择。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业务包到达之前所获取的连续感知的感知结果能够准确的应用于本次待发送的业务包的资源选择,则该连续感知应该满足:连续感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已经结束,且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停止感知的时长小于或等于K;
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连续感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A11、非连续接收开启执行的感知;
A12、周期性的部分感知;
A13、其他业务包发送触发的短时持续感知;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该其他业务包指的是与当前待发送的业务包不同的其他非周期性生成的业务包。
可选地,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1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
步骤115,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该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应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其单位可以为ms或者时域资源粒度(例如,逻辑时隙/逻辑子帧或者物理时隙/物理子帧)。
步骤116,根据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实现方式下,在业务包到达时,先进行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的确定,然后依据确定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再进行资源选择时刻的确定,能够确保在资源选择时终端已经获取足够的感知结果,进而能够保证资源选择的准确性。
具体地,所述步骤115的进一步地实现方式为:
根据第二目标参数,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
具体地,所述第二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B11、业务包的优先级;
例如,业务包的优先级越高,为保证资源选择的准确性,则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越大;或者,业务包的优先级越高,其他终端避让的概率越大,则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越小。
B12、业务包的时延;
例如,业务包的时延越低,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越小。
B13、业务包的可靠性;
例如,业务包的可靠性越高,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越大。
B14、业务包的服务质量(QoS);
例如,业务包的服务质量越高,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越大。
B15、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该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可以由协议约定、网络侧配置或预配置。根据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时,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大于或者等于对应参数值即可。
B16、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该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可以由协议约定、网络侧配置或预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和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的设置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设置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16的一种实现方式为:
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之前,终端执行了连续感知、且所述连续感知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则资源选择时刻等于业务包到达时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在业务包到达之前已经执行了连续感知,且连续感知的时长已经大于或等于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则说明之前的连续感知所获取的感知结果已经能够满足终端进行资源选择的需求,则终端可以直接在业务包到达时刻进行资源选择。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业务包到达之前所获取的连续感知的感知结果能够准确的应用于本次待发送的业务包的资源选择,则该连续感知应该满足:连续感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已经结束,且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停止感知的时长小于或等于K;
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例如,如图2所示,终端针对周期性业务、非连续接收开启(DRX on)或者其他非周期性业务的感知时段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L),且停止感知的时长(为4个逻辑时隙)小于K=5个逻辑时隙,则资源选择时刻便为业务包到达时刻n。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16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
确定业务包到达时刻终端正在执行的连续感知的第一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时长以及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长以及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一项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公式一、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121
公式二、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122
公式三、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123
其中,nselection为资源选择时刻;n为业务包到达时刻;L为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M为第一时长,且M≥0;Tproc,0为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内得到的感知结果处理时间。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下,该短时持续感知的结束时刻为:资源选择时刻。
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连续感知包括上述的A11-A13中的至少一项。
例如,以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为32个逻辑时隙为例,当连续感知包括非连续接收开启执行的感知,利用所述第一时长以及所述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此时,资源选择时刻为n+20个逻辑时隙;当连续感知包括周期性的部分感知,利用所述第一时长以及所述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此时,资源选择时刻为n+20个逻辑时隙;当连续感知包括其他业务包发送触发的短时持续感知,利用所述第一时长以及所述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此时,资源选择时刻为n+20个逻辑时隙。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情况是考虑在业务包到达时刻终端是否有正在执行的连续感知,若终端有正在执行的连续感知,则获取到已经执行的连续感知的第一时长,然后依据该时长确定得到资源选择时刻,此种情况下能够充分利用已经执行的感知,能够减少终端的感知时间,节省终端功耗,同时提升了业务包的发送效率。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16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一项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公式四、nselection=n+L;
公式五、nselection=n+L+Tproc,0
公式六、nselection=n+L-Tproc,0
其中,nselection为资源选择时刻;n为业务包到达时刻;L为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Tproc,0为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内得到的感知结果处理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情况是不考虑在业务包到达时刻终端是否有正在执行的连续感知,只要业务包到达,都需要重新针对该业务包进行感知,以此能够保证感知的准确性,进而能够保证资源选择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下,该短时持续感知的结束时刻为:资源选择时刻。
进一步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确定资源选择时刻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选择时刻,确定资源选择窗口。
具体地,所述资源选择窗口为:[nselection+T1,nselection+T2];
结合公式一至六,资源选择窗口可表示为以下一项:
S11、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131
S12、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132
S13、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133
S14、[n+L+T1,n+L+T2];
S15、[n+L+Tproc,0+T1,n+L+Tproc,0+T2];
S16、[n+L-Tproc,0+T1,n+L-Tproc,0+T2];
其中,T1为资源选择窗口前沿确定参数;T2为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参数;且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M11、T2-T1大于或等于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
M12、T2小于或等于直通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时域资源分配域中可指示的两次发送之间间隔的最大时域资源数量;
例如,3GPP Release 16定义的直通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Information)格式1A(SCI Format 1A)中的时域资源分配域可指示的同一业务包/TB(Transport Block)中相邻两次发送之间间隔的最大时域资源数量为32个逻辑时隙,T2如果超过该数量,则以3GPP Release 16定义的直通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Information)格式1A(SCI Format 1A),超过32个逻辑时隙的候选资源,将无任何对应可用感知结果,如被选为发送资源,则会导致可靠性降低,这是节电机制下感知结果不足所造成的特定技术问题。
M13、T2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具体地,该预设值可以由协议约定、网络侧配置或预配置。
例如,如图6所示,当前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为30KHz,T1=2ms,即T1等于4个逻辑时隙,以T2-T1等于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此处为20个逻辑时隙)为例,则资源选择窗为[n+20logicalslots+4logical slots,n+20logical slots+4logical slots+20logical slots]。
需要说明的是,该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可以由协议约定、网络侧配置或预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根据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
C11、根据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可以由协议约定、网络侧配置或预配置。进一步地,该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可以是独立配置的单个参数,也可以依据业务包的优先级、时延、可靠性和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项的不同取值,对应配置多个参数值,即此时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为一个参数列表,例如,该列表中指示不同的业务包的优先级对应的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也就是说,此时需要按照待发送的业务包确定当前所用的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
C12、根据每次发送对应的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每次发送对应的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可以由协议约定、网络侧配置或预配置。进一步地,该每次发送对应的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可以是独立配置的单个参数,也可以依据业务包的优先级、时延、可靠性和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项的不同取值,对应配置多个参数值,即此时每次发送对应的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为一个参数列表,需要按照待发送的业务包确定当前所用的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具体地,该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应不小于每次发送对应的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乘以业务包的发送次数,例如,每个业务包发送2次,每次发送对应的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为10ms,则资源选择窗最小时域资源数量应不小于应20ms(即大于或等于20ms)
C13、根据业务包的优先级确定;
C14、根据业务包的时延确定;
C15、根据业务包的可靠性确定;
C16、根据业务包的服务质量确定。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11之后,还包括:
继续执行持续感知,对所述发送资源执行第一处理之后,执行业务包的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包括:重评估机制(Re-evaluation)和/或抢占机制(Pre-emption)。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重评估机制指的是:对已经被选择、但尚未被直通链路控制信息(SCI)指示预约的资源,至少在所述资源之前的T3时刻(T3=T1)进行重评估判断,确定该资源是否可用,如不可用,则进行重选;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重评估机制还可为改进的重评估机制,指:对已经被选择的资源,无论是否已被直通链路控制信息(SCI)指示预约,至少在所述资源之前的T3时刻(T3=T1)进行重评估判断,确定该资源是否可用,如不可用,则进行重选;
抢占机制指的是:对已经被选择、且已经被SCI指示预约的资源,至少在所述资源之前的T3时刻(T3=T1)进行抢占判断,确定该资源是否被更高优先级业务包发送所抢占,或者被高于配置的抢占机制触发门限的更高优先级业务包发送所抢占,如被抢占,则进行重选。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处理时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的确定方式包括以下一项:
D11、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为对业务包进行初始资源选择时的资源选择窗口的后沿绝对时刻;
例如,以重评估机制为例,如图7所示,重评估机制判断的资源选择窗后沿为资源选择时刻n+T2’(T2’=T2,T2为初始资源选择时资源选择窗后沿确定参数)。
D12、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为对业务包进行初始资源选择时刻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对应的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预设时长为可以由协议约定、网络侧配置或预配置,其单位可以为ms或者时域资源(例如,逻辑时隙)。
例如,以重评估机制为例,如图8所示,第一预设时长P为50个逻辑时隙,因此,重评估机制判断的资源选择窗后沿不晚于资源选择时刻n+20个逻辑时隙之后的50个逻辑时隙。
D13、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所对应的时刻小于或等于持续感知开始时刻与短时持续感知最大预设时长之和;
例如,以重评估机制为例,如图9所示,短时持续感知最大预设时长为60个逻辑时隙,因此,重评估判断的资源选择窗后沿不晚于资源选择时刻n+20个逻辑时隙之后的38(即60-12-20)个逻辑时隙。
D14、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与现有机制所确定的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一致;
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下,该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的长度不变,将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直接往后移。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引入第一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持续感知的结束时刻为:
所述第一处理的结束时刻。
综上可知,本发明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工作在节电机制下的V2X终端,当业务包到达时,能够确定资源选择前的必要感知时长,降低与其他终端业务传输的碰撞概率、避免可靠性显著降低;
2、工作在节电机制下的V2X终端,能够基于本终端其他的发送/接收触发的感知(包括周期性业务触发的部分感知、非连续接收的触发的感知、其他业务包触发的感知等)以及确定的资源选择前必要感知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机,一方面,解决现有机制无法适用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尽可能利用业务包到达时正在进行的感知结果或者业务包到达前临近的感知结果,实现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节电;
3、工作在节电机制下的V2X设备,能够确定业务包到达所对应的资源选择窗口,以及Re-evaluation/Pre-emption的资源选择窗口,能够同时确保节电性能以及碰撞避免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说的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主要应用于车联网中的资源选择,但是并不限于车联网,例如,蜂窝网下的资源选择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100,包括:
确定模块101,用于当业务包到达时,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选择模块102,用于在所述资源选择时刻选择进行业务包发送的发送资源。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01,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业务包对应的第一目标参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目标参数的取值为零,则确定资源选择时刻为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包括: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01,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业务包对应的第一目标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之前,终端执行了连续感知、且所述连续感知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则资源选择时刻等于业务包到达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包括: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01,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
根据第二目标参数,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业务包的优先级;
业务包的时延;
业务包的可靠性;
业务包的服务质量;
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
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之前,终端执行了连续感知、且所述连续感知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则资源选择时刻等于业务包到达时刻。
进一步地,所述连续感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已经结束,且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停止感知的时长小于或等于K;
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
确定业务包到达时刻终端正在执行的连续感知的第一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时长以及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长以及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的方式,具体为: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一项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181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182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183
其中,nselection为资源选择时刻;n为业务包到达时刻;L为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M为第一时长,且M≥0;Tproc,0为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内得到的感知结果处理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一项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nselection=n+L;
nselection=n+L+Tproc,0
nselection=n+L-Tproc,0
其中,nselection为资源选择时刻;n为业务包到达时刻;L为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Tproc为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内得到的感知结果处理时间。
可选地,所述短时持续感知的结束时刻为:资源选择时刻。
具体地,所述连续感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非连续接收开启执行的感知;
周期性的部分感知;
其他业务包发送触发的短时持续感知。
可选地,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资源选择时刻之后,还包括:
窗口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选择时刻,确定资源选择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选择窗口为:[nselection+T1,nselection+T2];
其中,T1为资源选择窗口前沿确定参数;T2为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参数;且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T2-T1大于或等于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
T2小于或等于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时域资源分配域中可指示的两次发送之间间隔的最大时域资源数量;
T2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具体地,所述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根据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
根据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确定;
根据每次发送对应的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优先级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时延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可靠性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服务质量确定。
可选地,在所述选择模块在所述资源选择时刻选择进行业务包发送的发送资源之后,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继续执行持续感知,对所述发送资源执行第一处理之后,执行业务包的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包括:重评估机制和/或抢占机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的确定方式包括以下一项:
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为对业务包进行初始资源选择时的资源选择窗口的后沿绝对时刻;
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为对业务包进行初始资源选择时刻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对应的时刻;
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所对应的时刻小于或等于持续感知开始时刻与短时持续感知最大预设时长之和。
具体地,所述持续感知的结束时刻为:
所述第一处理的结束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一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终端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110,包括处理器111、收发机112、存储器113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3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11上运行的程序;其中,收发机112通过总线接口与处理器111和存储器113连接,其中,所述处理器11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当业务包到达时,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在所述资源选择时刻选择进行业务包发送的发送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1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1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终端,用户接口11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11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13可以存储处理器11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还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所述业务包对应的第一目标参数;
若所述第一目标参数的取值为零,则确定资源选择时刻为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包括: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还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所述业务包对应的第一目标参数;
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之前,终端执行了连续感知、且所述连续感知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则资源选择时刻等于业务包到达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包括: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还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
根据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还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第二目标参数,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业务包的优先级;
业务包的时延;
业务包的可靠性;
业务包的服务质量;
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还执行下列过程:
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之前,终端执行了连续感知、且所述连续感知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则资源选择时刻等于业务包到达时刻。
具体地,所述连续感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已经结束,且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停止感知的时长小于或等于K;
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还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业务包到达时刻终端正在执行的连续感知的第一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时长以及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还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一项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221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222
Figure BDA0002970591340000223
其中,nselection为资源选择时刻;n为业务包到达时刻;L为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M为第一时长,且M≥0;Tproc,0为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内得到的感知结果处理时间。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还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一项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nselection=n+L;
nselection=n+L+Tproc,0
nselection=n+L-Tproc,0
其中,nselection为资源选择时刻;n为业务包到达时刻;L为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Tproc为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内得到的感知结果处理时间。
具体地,所述短时持续感知的结束时刻为:资源选择时刻。
具体地,所述连续感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非连续接收开启执行的感知;
周期性的部分感知;
其他业务包发送触发的短时持续感知。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还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所述资源选择时刻,确定资源选择窗口。
具体地,所述资源选择窗口为:[nselection+T1,nselection+T2];
其中,T1为资源选择窗口前沿确定参数;T2为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参数;且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T2-T1大于或等于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
T2小于或等于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时域资源分配域中可指示的两次发送之间间隔的最大时域资源数量;
T2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具体地,所述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根据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
根据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确定;
根据每次发送对应的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优先级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时延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可靠性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服务质量确定。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还执行下列过程:
继续执行持续感知,对所述发送资源执行第一处理之后,执行业务包的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包括:重评估机制和/或抢占机制。
具体地,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的确定方式包括以下一项:
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为对业务包进行初始资源选择时的资源选择窗口的后沿绝对时刻;
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为对业务包进行初始资源选择时刻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对应的时刻;
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所对应的时刻小于或等于持续感知开始时刻与短时持续感知最大预设时长之和。
具体地,所述持续感知的结束时刻为:
所述第一处理的结束时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终端的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业务包到达时,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在所述资源选择时刻选择进行业务包发送的发送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获取所述业务包对应的第一目标参数;
若所述第一目标参数的取值为零,则确定资源选择时刻为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包括: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获取所述业务包对应的第一目标参数;
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之前,终端执行了连续感知、且所述连续感知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则资源选择时刻等于业务包到达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包括: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或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
根据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包括:
根据第二目标参数,确定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业务包的优先级;
业务包的时延;
业务包的可靠性;
业务包的服务质量;
最小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短时持续感知时长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之前,终端执行了连续感知、且所述连续感知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则资源选择时刻等于业务包到达时刻。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感知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已经结束,且在所述业务包到达时刻停止感知的时长小于或等于K;
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确定业务包到达时刻终端正在执行的连续感知的第一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时长以及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长以及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一项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Figure FDA0002970591330000021
Figure FDA0002970591330000022
Figure FDA0002970591330000023
其中,nselection为资源选择时刻;n为业务包到达时刻;L为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M为第一时长,且M≥0;Tproc,0为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内得到的感知结果处理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确定资源选择时刻,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一项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nselection=n+L;
nselection=n+L+Tproc,0
nselection=n+L-Tproc,0
其中,nselection为资源选择时刻;n为业务包到达时刻;L为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Tproc,0为所述资源选择前需要执行的短时持续感知的时长内得到的感知结果处理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时持续感知的结束时刻为:资源选择时刻。
12.根据权利要求3、6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感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非连续接收开启执行的感知;
周期性的部分感知;
其他业务包发送触发的短时持续感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资源选择时刻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选择时刻,确定资源选择窗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选择窗口为:[nselection+T1,nselection+T2];
其中,T1为资源选择窗口前沿确定参数;T2为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参数;且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T2-T1大于或等于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
T2小于或等于直通链路控制信息时域资源分配域中可指示的两次发送之间间隔的最大时域资源数量;
T2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根据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
根据资源选择窗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确定;
根据每次发送对应的最小候选时域资源数量参数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优先级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时延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可靠性确定;
根据业务包的服务质量确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资源选择时刻选择进行业务包发送的发送资源之后,还包括:
继续执行持续感知,对所述发送资源执行第一处理之后,执行业务包的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包括:重评估机制和/或抢占机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的确定方式包括以下一项:
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为对业务包进行初始资源选择时的资源选择窗口的后沿绝对时刻;
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确定为对业务包进行初始资源选择时刻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对应的时刻;
所述第一处理的资源选择窗口后沿所对应的时刻小于或等于持续感知开始时刻与短时持续感知最大预设时长之和。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持续感知的结束时刻为:
所述第一处理的结束时刻。
1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步骤。
2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业务包到达时,确定资源选择时刻;
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资源选择时刻选择进行业务包发送的发送资源。
21.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的步骤。
CN202110262544.5A 2021-03-10 2021-03-10 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Pending CN1150869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2544.5A CN115086906A (zh) 2021-03-10 2021-03-10 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EP22766132.9A EP4271090A4 (en) 2021-03-10 2022-02-17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RESOURCES FOR SIDE LINK IN A VEHICLE TO EVERYTHING AND TERMINAL
KR1020237025005A KR20230122141A (ko) 2021-03-10 2022-02-17 차량-사물 통신에서의 사이드링크 자원 선택 방법 및단말
PCT/CN2022/076647 WO2022188606A1 (zh) 2021-03-10 2022-02-17 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JP2023544783A JP2024504438A (ja) 2021-03-10 2022-02-17 V2xにおけるサイドリンクのリソース選択方法及び端末
US18/361,659 US20230388975A1 (en) 2021-03-10 2023-07-28 Resource selection method for sidelink in vehicle-to-everything and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2544.5A CN115086906A (zh) 2021-03-10 2021-03-10 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6906A true CN115086906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2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2544.5A Pending CN115086906A (zh) 2021-03-10 2021-03-10 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88975A1 (zh)
EP (1) EP4271090A4 (zh)
JP (1) JP2024504438A (zh)
KR (1) KR20230122141A (zh)
CN (1) CN115086906A (zh)
WO (1) WO202218860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0522B (zh) * 2018-07-18 2022-01-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20029197A1 (en) * 2018-08-09 2020-02-13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v2v communication
CN111148226B (zh) * 2018-11-02 2022-05-31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边链路传输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6487B (zh) * 2019-03-29 2022-02-01 大唐高鸿智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资源重选方法、节点设备及资源重选装置
US20200229171A1 (en) * 2019-04-02 2020-07-1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of autonomous resource selection in new radio (nr) vehicle-to-everything (v2x)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11576157B2 (en) * 2019-08-15 2023-02-07 Intel Corporation NR V2X sidelink resource selection and reselection using scheduling window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1090A4 (en) 2024-05-08
WO2022188606A1 (zh) 2022-09-15
KR20230122141A (ko) 2023-08-22
JP2024504438A (ja) 2024-01-31
EP4271090A1 (en) 2023-11-01
US20230388975A1 (en) 2023-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6612B2 (en) Media access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wireless LAN
CN106535246B (zh)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608622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80234989A1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10115059B (zh) 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和终端
CN111148147A (zh) 一种bsr上报方法和中继节点
WO2018027499A1 (zh) 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EP4340509A1 (en) Transmission resource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Severino et al. A Traffic Differentiation Add-On to the IEEE 802.15. 4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ver a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CN104969647A (zh) 无线局域网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CN109195194B (zh) 一种接入信道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1088402A1 (zh) 感知窗口的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155409A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
US88556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devices
US11026115B2 (en) Multi-air-interfa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5086906A (zh) 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WO2020015345A1 (zh)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7888639B (zh) 资源预约周期粒度p的配置、指示及确定方法、装置
WO2021228163A1 (zh) 确定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5373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2237455A1 (zh) 直通链路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11436035A (zh) 5g车联网中传输样式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AU2018342175A1 (en) Data generation method, logical channel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chip
RU2803646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линией прямой связи, а также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WO2022095888A1 (zh) 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00040 No. 35, Jinghe Road, Huxi street, high tech Zone, Shapingba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after: CITIC Technology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40 No. 35, Jinghe Road, Huxi street, high tech Zone, Shapingba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Gaohong Zhilian Technology (Chongq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