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6477B - 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通话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通话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6477B
CN115086477B CN202210625466.5A CN202210625466A CN115086477B CN 115086477 B CN115086477 B CN 115086477B CN 202210625466 A CN202210625466 A CN 202210625466A CN 115086477 B CN115086477 B CN 115086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signal
electronic device
user
electronic equipment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54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86477A (zh
Inventor
胡隽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54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64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6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6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86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6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s
    • G10L15/30Distributed recognition, e.g. in client-server systems, for mobile phones or network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通话系统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控制方法包括:通过电子设备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电子装置执行通话;及在电子设备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通话系统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判断出用户是否在通话过程中,与身边的他人进行对话,从而至少对单人人声信号,便可使与用户通话的一方无法听清用户与他人的谈话内容,从而保护用户的隐私,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通话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通话系统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子设备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在用户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如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通话时,若该过程中,存在他人与用户进行对话,则对话内容便会被与用户通话的一方听到,导致用户的隐私泄露。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通话系统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包括通过电子设备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电子装置执行通话;及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所述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所述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本申请实施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包括通话模块和处理模块。通话模块用于通过电子设备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电子装置执行通话。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所述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所述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电子装置执行通话;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所述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所述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本申请所实施方式的通话系统包括电子设备和电子装置。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电子装置包括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控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所述电子装置执行通话。所述第一处理器或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所述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所述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控制方法:通过电子设备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电子装置执行通话;及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所述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所述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通话系统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在电子设备和电子装置进行通话的情况下,通过电子设备是否接收多人人声信号,且和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是否超出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从而判断出用户是否在通话过程中,与身边的他人进行对话,从而至少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便可使与用户通话的一方无法听清用户与他人的谈话内容,从而保护用户的隐私,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和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01:通过电子设备100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电子装置200执行通话;及
03:在电子设备100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控制装置10。控制装置10包括通话模块11和处理模块1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控制装置10。其中,通话模块11用于执行步骤01、处理模块12用于执行步骤03。即,通话模块11用于通过电子设备100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电子装置200执行通话。处理模块12用于在电子设备100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包括存储器20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步骤01和步骤03。即,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用于通过电子设备100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电子装置200执行通话;及在电子设备100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其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壳体40。壳体40可用于安装电子设备100的成像装置、供电装置、通信装置等功能模块,以使壳体40为功能模块提供防尘、防摔、防水等保护。电子设备100可以是VR眼镜、AR眼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游戏机、头显设备等,本申请以电子设备100为智能手机为例,可以理解,电子设备100包括并不限于智能手机。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通话系统1000,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通话系统1000。通话系统1000包括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处理器101,电子装置200包括第二处理器201。其中,第一处理器101用于执行步骤01,第二处理器201用于执行步骤03。即,第一处理器101用于通过电子设备100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电子装置200执行通话。第二处理器201用于在电子设备100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其中,第一处理器101即为上述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
或者第一处理器101还可用于执行步骤03。即,第一处理器101用于在电子设备100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具体地,在用户通过电子设备100通话时,第一处理器101便会通过电子设备100接收到单人人声信号,并与电子装置200执行通话。其中,单人人声信号指使用电子设备100进行通话的用户的人声信号。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中,其应用场景为通话场景。
进一步地,在用户通过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装置100的使用者进行通话时,第一处理器101便可判断电子设备100是否接收到多个人声信号,即多人人声信号。可以理解,当第一处理器101判断出电子设备100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时,则说明正在使用电子设备100进行通话的用户周围,存在他人与用户对话(如图5所示)。
第一处理器101在确定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后,还会判断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是否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
举例来说,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装置200进行通话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将电子设备100放置在耳旁,以保证电子设备200的使用者能够听清用户的声音。而当用户身边有他人与用户对话时,用户往往会将电子设备100放下,或用户自身的头部转向至他人,以与他人对话。此时,电子设备100接收用户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便会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即用户的单人人声信号的方向(声音方向)发生改变,例如用户的声音方向由原来的朝向电子设备100的麦克风变为朝向身边的他人,如图5所示。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底部设置有麦克风80,麦克风80用于对用户说出的话进行收音,因此,麦克风80的有效收音范围,即为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一般地,麦克风80的预设收音方向,如麦克风80的收音孔的延伸方向的预设角度范围为预设收音方向,位于预设收音方向的声音信号被接收时的信号强度较强,而位于预设收音方向之外的声音信号的信号强度则较弱,另外,距离麦克风80的距离越远,即使是位于预设收音方向的声音信号的信号强度也是不断减弱的,因此,麦克风80存在预设的有效收音范围,在该有效收音范围内的声音信号才能够被麦克风80准确收取。
同样地,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具有预定角度范围,位于预定角度范围内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信号强度较强,而位于预定角度范围之外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信号强度较弱。因此,麦克风80要想准确收取单人人声信号,需要使得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位于麦克风80的有效收音范围内。
如图6所示,麦克风80的有效收音范围为扇形区域P1。若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位于扇形区域P1之外,则说明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
请结合图6(1)所示,在用户与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正常通话时,用户说话产生的单人人声信号的声音方向位于有效收音范围P1内,则用户说出的话,可被麦克风80正常接收。
请结合图6(2)图,当用户周围出现他人与用户对话,电子设备100会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用户头部转动,或放下电子设备与他人对话时,用户说话产生的单人人声信号的声音方向便会位于麦克风80的有效收音范围之外,即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之外。
在判断出电子设备100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时,第一处理器101便至少会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其中,失真处理可以是第一处理器101将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调小,也可是第一处理器101对单人人声信号的音色进行调整,还可以是第一处理器101在降低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的同时,又调整单人人声信号的音色,从而模糊掉单人人声信号,即用户所说的话。如此,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便无法听清用户与他人的谈话内容,从而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还可以是第二处理器201来进行。例如,当第一处理器101确定电子设备100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后,第一处理器101还可向电子装置200发送鉴权指令,在电子装置200通过鉴权后,第一处理器101获得电子装置200的控制权,然后通过发送控制指令及单人人声信号,控制第二处理器201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可以理解,在此过程中,单人人声信号从电子设备100传递到电子装置200的过程中,还未被进行失真处理,而单人人声信号传递至电子装置200,以被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听到前,会先被第二处理器201进行失真处理,再播放给使用者,如此,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便无法听清用户与他人的谈话内容,从而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器101还可以对多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其中,多人人声信号包括了用户的单人人声信号和与用户对话的他人的人声信号。如此,在第一处理器101对多人人声信号处理后,则可使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既无法听见用户的说话内容,也无法听见他人对用户的说话内容,从而更全面的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此外,对多人人声信号的失真处理,同样可以是由第二处理器202来完成,其处理过程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器101对单人人声信号的处理过程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10、电子设备100和通话系统1000中,在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进行通话的情况下,通过电子设备100是否接收多人人声信号,且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是否超出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从而判断出用户是否在通话过程中,与身边的他人进行对话,从而至少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便可使与用户通话的一方无法听清用户与他人的谈话内容,从而保护用户的隐私,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7,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05:若电子设备100只接收到单人人声信号,或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位于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则继续按当前音频参数执行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装置200之间的通话。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还包括控制模块13,控制模块13用于执行步骤05。即,控制模块13用于在电子设备100只接收到单人人声信号,或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位于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继续按当前音频参数执行电子设备与电子装置200之间的通话。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器101用于执行步骤05。即,第一处理器101或第二处理器201用于在电子设备100只接收到单人人声信号,或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位于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继续按当前音频参数执行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装置200之间的通话。
具体地,根据上述可知,第一处理器101可判断出电子设备100是否只接受到单人人声信号,还可判断出与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是否位于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如此,则可通话系统1000便可选择性的判断是否通过第一处理器101或第二处理器201以对单人人声信号或多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进一步地,在第一处理器101判断电子设备100只接收到单人人声信号,或者第一处理器101判断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位位于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时,第一处理器101便可继续按照当前的音频参数执行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之间的通话。
可以理解,当在第一处理器101判断电子设备100只接收到单人人声信号,或者第一处理器101判断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位位于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时,便可判断出用户当前并未与他人对话,且正常使用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对话。此时,第一处理器101便可继续按照当前的音频参数执行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之间的通话
其中,当前音频参数可包括正常进行通话时的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音色等参数,或者,当前音频参数可以为预设值,由用户在电子设备100的设置中进行设定。
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8,本申请方式的控制方法,可包括步骤:
02:在电子设备100的加速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电子设备100的接近传感器60的第一出光孔61和/或环境光传感器70的第二出光孔71未被遮挡、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降低值大于预设响度降低阈值和电子设备100采集的图像中对象的偏转角度大于预设角度阈值中至少满足一个的情况下,确定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还包括确定模块14,确定模块14用于执行步骤02。即,确定模块14用于在电子设备100的加速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电子设备100的接近传感器60的第一出光孔61和/或环境光传感器70的第二出光孔71未被遮挡、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降低值大于预设响度降低阈值和电子设备100采集的图像中对象的偏转角度大于预设角度阈值中至少满足一个的情况下,确定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器101(处理器30)用于执行步骤02。即,第一处理器101用于在电子设备100的加速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电子设备100的接近传感器60的第一出光孔61和/或环境光传感器70的第二出光孔71未被遮挡、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降低值大于预设响度降低阈值和电子设备100采集的图像中对象的偏转角度大于预设角度阈值中至少满足一个的情况下,确定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
请参阅图2,电子设备100可包括有加速度传感器50、接近传感器60、环境光传感器70、麦克风80、摄像头90。其中,加速度传感器50可以是陀螺仪或加速度计,加速度传感器50用于采集电子设备100的加速度,接近传感器60用于检测接近传感60的第一出光孔61是否被遮挡、环境光传感器70用于检测环境光传感器70的第二出光孔71是否被遮挡,麦克风80用于接收人声信号,摄像头90用于采集图像。加速度传感器50、接近传感器60、环境光传感器70、麦克风80和摄像头90设置在壳体40。
具体地,第一处理器101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50以确定电子设备100的加速度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从而判断出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是否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举例来说,当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通话时,若周围有他人与用户对话,则用户有可能将手机放下,此时,电子设备100因运动便会产生一个加速度,若该加速度的变化值大于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时,第一处理器101便可确定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
进一步地,第一处理器101也可通过判断接近传感器60的第一出光孔61和/或环境光传感器70的第二出光孔71是否被遮挡,从而判断出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是否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例如,当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通话时,用户会将电子设备100放置在耳边,则第一出光孔61和/或第二出光孔62被遮挡。而当第一出光孔61和/或第二出光孔62未被遮挡时,第一处理器101便会判断电子设备100未放置在耳边,从而确定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
第一处理器101又可通过判断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降低值是否大于预设响度降低阈值,从而判断出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是否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例如,当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进行通话时,若周围有他人与用户对话,用户便会将电子设备100拿开以远离自身,电子设备100接收到的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便会降低。如此,当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降低值,即单人人声信号从原先的响度降低至当前的响度的变化值大于预设响度变化阈值时,第一处理器101便可判断用户将电子设备100移动至远离自身,从而确定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
第一处理器101还可通过判断电子设备100的摄像头90采集的图像中对象的偏转角度是否大于预设角度阈值,从而判断出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是否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其中,对象即为使用电子设备100进行通话的用户,摄像头90可以采集多帧用户的图像,以通过对比多帧图像中用户的头部,从而确定用户的偏转角度,即对象的偏转角度,从而判断出该偏转角度是否大于预设角度阈值,以确定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是否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
举例来说,当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处于通话过程中,若周围有他人与用户对话,用户还可能会转动头部,与对方对话,此时,由于用户的头部便会发生偏转,而若用户的头部偏转角度过大,如由侧脸正对电子设备100转向至后脑正对电子设备100,第一处理器101便判断对象(用户)的偏转角度大于预设角度阈值,从而确定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如图6(2)所示)。
进一步地,第一处理器101还可结合步骤02中的多个判断方式,以确定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是否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例如,第一处理器101在判断加速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且第一出光孔61或第二出光孔71未被遮挡时,才会确定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又例如,第一处理器101在判断加速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第一出光孔61或第二出光孔71未被遮挡、且响度降低值大于预设响度降低阈值时,才会确定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还例如,第一处理器101在判断加速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第一出光孔61或第二出光孔71、响度降低值大于所述预设响降低度阈值、且偏转角度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才会确定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
即,第一处理器101在确定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时,可通过判断加速度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第一出光孔61或第二出光孔71是否未被遮挡、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降低值是否大于预设响度降低阈值和电子设备1000采集的图像中对象的偏转角度是否大于预设角度阈值,并在满足其中一种条件时,便可确定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如此,结合多种判断条件的方式,第一处理器101便可对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是否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做出精准的判断。
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9,电子装置200可接收声音信号以与电子设备100进行通话,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05:在失真处理后,若检测到声音信号的响度增加值大于预定阈值、和/或检测到声音信号中的语句为预设语句、和/或检测到声音信号中存在重复语句,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处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15,第二处理模块15用于执行步骤05。即,第二处理模块15用于在失真处理后,若检测到声音信号的响度增加值大于预定阈值、和/或检测到声音信号中的语句为预设语句、和/或检测到声音信号中存在重复语句,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处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器101或第二处理器201用于执行步骤05。第一处理器101或第二处理器201用于在失真处理后,若检测到声音信号的响度增加值大于预定阈值、和/或检测到声音信号中的语句为预设语句、和/或检测到声音信号中存在重复语句,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处理。
具体地,在第一处理器101或第二处理器201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后,根据上述可知,该操作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通话过程中,用户与他人的对话内容不会被与用户通话的一方所听到。
而当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需要与用户继续通话时,则需对用户进行呼唤,以使用户继续与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通话。如此,电子装置200还需接收声音信号以与电子设备200执行通话。可以理解,声音信号即为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的人声信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后,若第二处理器201检测到声音信号的响度增加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即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的声音信号的响度增大,第二处理器201便可认定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正在呼唤用户,此时,第二处理器201便可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处理(增强声音信号的响度),以保证用户能够听到声音信号,即用户听到呼唤,从而提醒用户与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继续进行通话。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后,若第二处理器201检测到声音信号中的语句为预设语句时,第二处理器201便可认定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正在呼唤用户,第二处理器201则对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处理,以保证用户能够听到声音信号。举例说明,当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呼唤用户时,往往会说出“喂”、“还在吗”等语句,该语句可设置为预设语句,如此,在声音信号中的语句出现预设语句时,第二处理器便认定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正在呼唤用户。此时,第二处理器201便可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处理(增强声音信号的响度),以保证用户能够听到声音信号,即用户听到呼唤,从而提醒用户与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继续进行通话。
在还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后,若第二处理器201检测到声音信号中存在重复语句时,第二处理器201便可认定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正在呼唤用户,第二处理器201则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处理,以保证用户能够听到声音信号。举例说明,当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呼唤用户时,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往往会多次呼唤用户,如说出多个“喂”或“还在吗”等语句,如此,在声音信号中存在重复语句时,第二处理器便认定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正在呼唤用户。此时,第二处理器201便可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处理(增强声音信号的响度),以保证用户能够听到声音信号,即用户听到呼唤,从而提醒用户与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继续进行通话
此外,第二处理器201还可同时判断步骤05中的三种判断条件中的至少两种是否满足条件,以在满足条件时,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处理。例如,第二处理器201可在声音信号的响度增加值大于预定阈值,且检测到声音信号中的语句为预设语句时,增加声音信号的响度。又例如,第二处理器201还可在声音信号的响度增加值大于预定阈值、检测到声音信号中的语句为预设语句、且检测到声音信号中存在重复语句时,增加输入音频信号的响度。
如此,便可准确判断出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是否在呼唤用户,从而准确并及时的调整声音信号的响度,以保证用户能够听到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的呼唤,以提示用户重新进行通话。
需要说明的是,对声音信号的增强处理,还可以是第二处理器201先对电子设备100发出鉴权指令,在电子设备100通过鉴权后,第二处理器201获得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权,然后通过发送控制指令及声音信号,控制第一处理器101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处理。还有,在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处理的过程中,并不会影响对电子设备100中的单人人声信号或多人人声信号的失真处理,以保证用户在应答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的呼唤前,电子设备200的使用者还是不能听到用户与他人的谈话内容,从而保证用户的隐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后,若第一处理器101检测到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增加值大于预定阈值时,第一处理器101便可认定用户此时需要继续进行通话,第一处理器101便不再对单人信号进行失真处理。举例说明,当用户需要继续进行通话时,则用户便可能将远离自身的电子设备100重新拿回至耳边,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便会增加,如此,在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增加值大于预定阈值时,第一处理器101便可确定用户需要继续进行通话,从而不再对单人信号进行失真处理,以恢复正常的通话状态。
同理,在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后,若第一处理器101检测到单人人声信号中的语句为预设语句,或单人人声信号中存在重复语句时,第一处理器101便可认定用户此时需要继续进行通话,第一处理器101便不再对单人信号进行失真处理,以恢复正常的通话状态。
此外,第一处理器101还可同时判断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增加值是否大于预定阈值、单人人声信号中的语句是否为预设语句、单人人声信号中是否存在重复语句的三种判断条件的至少两种是否满足条件,以在满足条件时,第一处理器101不再对单人信号进行失真处理。例如,第一处理器101可在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增加值大于预定阈值,且检测到单人人声信号中的语句为预设语句时,第一处理器101便不再对单人信号进行失真处理,以恢复正常的通话状态。又例如,第一处理器101还可在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增加值大于预定阈值、检测到单人人声信号中的语句为预设语句、且检测到单人人声信号中存在重复语句时,第一处理器101便不再对单人信号进行失真处理,以恢复正常的通话状态。
如此,便可准确判断出用户是否出现需要重新通话的意图,从而准确并及时地恢复正常通话状态,以保证用户的通话体验。
优选的,在用户进行通话时,即未对单人人声信号或多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前,第一处理器101可先提前识别出用户的声音,即第一处理器101可准确的区分出用户与他人的声音,如此,在对电子设备100接收的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后,若第一处理器101判断单人人声信号满足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增加值是否大于预定阈值、单人人声信号中的语句是否为预设语句和单人人声信号中是否存在重复语句中的至少一种的判断条件,处理器30不再对电子设备100接收的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时,可仅针对用户的人声信号进行恢复,如此,便可保证在恢复正常通话状态后,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同样听不到他人的谈话内容,以保证用户的隐私,从而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10,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07:在声音信号增强,且与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回归至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内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装置200回归到至少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前的通话状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处理模块15用于执行步骤07。即,第二处理模块15用于在声音信号增强,且与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回归至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内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装置200回归到至少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前的通话状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器101或第二处理器102用于执行步骤07。即,处理器30用于在声音信号增强,且与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回归至电子装置200的有效收音范围内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装置200回归到至少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前的通话状态。
具体地,当第一处理器101或第二处理器102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的同时,若第一处理器101检测到与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回归至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内的情况下(如图6(1)所示),此时,第一处理器101便可认定用户与他人不再谈话,并需要和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进行通话,第一处理器101或第二处理器201则可取消对单人人声信号的失真处理,从而恢复至失真处理前正常的通话状态。
如此,则可保证用户在与他人谈话结束后,则可及时的与电子装置200的使用者进行正常的通话,从而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301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0。当计算机程序301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
例如,计算机程序301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30执行以下控制方法:
01:通过电子设备100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电子装置200执行通话;及
03:在电子设备100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又例如,计算机程序301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30执行以下控制方法:
05:若电子设备100只接收到单人人声信号,或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位于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则继续按当前音频参数执行电子设备与电子装置200之间的通话。
还例如,计算机程序301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30执行以下控制方法:
02:在电子设备100的加速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电子设备100的接近传感器60的第一出光孔61和/或环境光传感器70的第二出光孔71未被遮挡、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降低值大于预设响度降低阈值和电子设备100采集的图像中对象的偏转角度大于预设角度阈值中至少满足一个的情况下,确定和电子装置200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电子设备100的有效收音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例子中”、“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电子装置执行通话;及
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所述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所述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所述单人人声信号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执行通话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单人人声信号;所述多人人声信号为正在使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话的所述用户周围存在与所述用户对话的他人和所述用户的多人人声信号;
所述电子设备的麦克风的收音孔的延伸方向的预设角度范围内为预设收音方向,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为位于所述预设收音方向,且距离所述麦克风特定距离的收音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通话是采用当前音频参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电子设备只接收到所述单人人声信号,或和所述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则继续按所述当前音频参数执行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通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所述电子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第一出光孔和/或环境光传感器的第二出光孔未被遮挡、所述单人人声信号的响度降低值大于预设响度降低阈值和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图像中对象的偏转角度大于预设角度阈值中至少满足一个的情况下,确定和所述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对所述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包括:
对所述多人人声信号均进行失真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对所述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包括:
降低所述单人人声信号或所述多人人声信号的响度,并调整所述单人人声信号或所述多人人声信号的音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接收声音信号以与所述电子设备执行通话;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失真处理后,若检测到所述声音信号的响度增加值大于预定阈值、和/或检测到所述声音信号中的语句为预设语句、和/或检测到所述声音信号中存在重复语句,对所述声音信号进行增强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声音信号增强,且与所述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回归至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回归到至少对所述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前的通话状态。
8.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话模块,所述通话模块用于通过电子设备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电子装置执行通话;及
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所述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所述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所述单人人声信号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执行通话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单人人声信号;所述多人人声信号为正在使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话的所述用户周围存在与所述用户对话的他人和所述用户的多人人声信号;
所述电子设备的麦克风的收音孔的延伸方向的预设角度范围内为预设收音方向,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为位于所述预设收音方向,且距离所述麦克风特定距离的收音范围。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用于:
控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电子装置执行通话;及
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所述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所述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所述单人人声信号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执行通话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单人人声信号;所述多人人声信号为正在使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话的所述用户周围存在与所述用户对话的他人和所述用户的多人人声信号;
所述电子设备的麦克风的收音孔的延伸方向的预设角度范围内为预设收音方向,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为位于所述预设收音方向,且距离所述麦克风特定距离的收音范围。
10.一种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
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第二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控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单人人声信号以与所述电子装置执行通话;
所述第一处理器或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多人人声信号,且和所述电子装置通话的单人人声信号的传输方向超出了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的情况下,至少对所述单人人声信号进行失真处理;
所述单人人声信号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执行通话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单人人声信号;所述多人人声信号为正在使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话的所述用户周围存在与所述用户对话的他人和所述用户的多人人声信号;
所述电子设备的麦克风的收音孔的延伸方向的预设角度范围内为预设收音方向,所述电子设备的有效收音范围为位于所述预设收音方向,且距离所述麦克风特定距离的收音范围。
11.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210625466.5A 2022-06-02 2022-06-02 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通话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86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5466.5A CN115086477B (zh) 2022-06-02 2022-06-02 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通话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5466.5A CN115086477B (zh) 2022-06-02 2022-06-02 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通话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6477A CN115086477A (zh) 2022-09-20
CN115086477B true CN115086477B (zh) 2024-05-03

Family

ID=83248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5466.5A Active CN115086477B (zh) 2022-06-02 2022-06-02 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通话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6477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6978A (zh) * 2005-05-16 2006-11-22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选择性静音处理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CN201947343U (zh) * 2010-12-20 2011-08-24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通话时自动静音功能的手机
CN103270702A (zh) * 2010-10-27 2013-08-2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在通信会话中启用音频发送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3871417A (zh) * 2014-03-25 2014-06-1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移动手机特定连续语音过滤方法及过滤装置
CN103929522A (zh) * 2013-01-10 2014-07-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161801A (zh) * 2016-08-17 2016-1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6375573A (zh) * 2016-10-10 2017-02-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通话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3675A (zh) * 2017-01-18 2017-05-24 深圳有麦科技有限公司 通话过程中同时接听多方声音的方法及系统
CN108200291A (zh) * 2018-01-30 2018-06-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通话管理方法、通话管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290262A (zh) * 2019-06-14 2019-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602696A (zh) * 2019-10-30 2019-12-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隐私保护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199751A (zh) * 2020-03-04 2020-05-26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的屏蔽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988458A (zh) * 2020-08-21 2020-1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隐私保护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988704A (zh) * 2019-05-21 2020-1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声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6978A (zh) * 2005-05-16 2006-11-22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选择性静音处理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CN103270702A (zh) * 2010-10-27 2013-08-2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在通信会话中启用音频发送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201947343U (zh) * 2010-12-20 2011-08-24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通话时自动静音功能的手机
CN103929522A (zh) * 2013-01-10 2014-07-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871417A (zh) * 2014-03-25 2014-06-1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移动手机特定连续语音过滤方法及过滤装置
CN106161801A (zh) * 2016-08-17 2016-1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6375573A (zh) * 2016-10-10 2017-02-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通话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3675A (zh) * 2017-01-18 2017-05-24 深圳有麦科技有限公司 通话过程中同时接听多方声音的方法及系统
CN108200291A (zh) * 2018-01-30 2018-06-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通话管理方法、通话管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88704A (zh) * 2019-05-21 2020-1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声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0290262A (zh) * 2019-06-14 2019-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602696A (zh) * 2019-10-30 2019-12-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隐私保护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199751A (zh) * 2020-03-04 2020-05-26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的屏蔽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988458A (zh) * 2020-08-21 2020-1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隐私保护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6477A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6063B2 (en) Automatic active noise reduction (ANR) control to improve user interaction
US20220335924A1 (en) Method for reducing occlusion effect of earphone,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2911441A (zh) 降噪方法、装置、音频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21933B (zh)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和装置和相关介质产品
CN110602696A (zh) 通话隐私保护方法和电子设备
EP3163850B1 (en) Acoustical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319513B2 (en) Automatic un-muting of a telephone call
EP3044942B1 (en) Determination of ambient sound processed audio information
US20140236590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voice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US20080220820A1 (en) Battery saving selective screen control
CN110602424A (zh) 视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30095163A1 (en) Voice call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086477B (zh) 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通话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88704B (zh) 声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EP3274993B1 (en) A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n input earpiece audio signal upon the basis of a microphone audio signal
CN108900706B (zh) 一种通话语音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800700B (zh) 环境中对象提示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33710B (zh) 语音通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938557A (zh) 智能终端自适应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1565252A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话控制方法
CN116708661B (zh) 一种音频通话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25081B (zh) 一种基于掩蔽治疗系统的助听方法及装置
CN111383648B (zh) 一种回波消除方法和装置
CN114554353B (zh)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075822B1 (en) Microphone mute notification with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