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3631A - 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3631A
CN115083631A CN202210620537.2A CN202210620537A CN115083631A CN 115083631 A CN115083631 A CN 115083631A CN 202210620537 A CN202210620537 A CN 202210620537A CN 115083631 A CN115083631 A CN 115083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
water
steam
communication
wat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05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鞠培玲
南金秋
张立德
帅剑云
芮旻
谭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6205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36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3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363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7179 priority patent/WO202323135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5/00Cool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pressure vessel containing the core; Selection of specific coolants
    • G21C15/18Emergency cooling arrangements; Removing shut-down heat
    • G21C15/182Emergency cooling arrangements; Removing shut-down heat comprising powered means, e.g. pump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1/00Details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1/02Arrangements of auxiliary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分别包括蒸汽发生器、主蒸汽管线、主蒸汽隔离阀、冷凝器、输水箱、冷凝水抽吸泵、逆止阀、主给水隔离阀、主给水逆止阀和主给水管线,第一蒸汽发生器的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第一回路和包含第二蒸汽连通管线、第二蒸汽连通隔离阀、第二冷凝器、第二输水箱、第二冷凝水抽吸泵、第二给水连通隔离阀、第二给水连通逆止阀和第二给水连通管线的第一冗余回路;第二蒸汽发生器的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第二回路和包含第一蒸汽连通管线、第一蒸汽连通隔离阀、第一冷凝器、第一输水箱、第一冷凝水抽吸泵、第一给水连通隔离阀、第一给水连通逆止阀和第一给水连通管线的第二冗余回路。

Description

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
背景技术
发生核电事故后,核电厂需要通过专设的安全系统来保证反应堆紧急停堆、堆芯余热导出和安全壳完整,以限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减轻事故后果。传统的压水堆核电厂在发生正常排热路径失效事故时,经常利用专设安全系统之一的应急余热排出系统作为冷却手段来导出堆芯余热,因此应急余热排系统的设计是反应堆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二代和三代核电站普遍采用能动的应急余热排出系统,例如,一些反应堆应急余热排出功能利用能动的辅助给水系统和蒸汽大气排放系统来实现,一般设置三个环路和对应的三台蒸汽发生器,每个环路主要包括辅助给水贮存箱、电动辅助给水泵、汽动给水泵和相应的管路、阀门。利用辅助给水泵将辅助给水箱中的除盐水供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将产生的蒸汽排往最终的热阱--大气,从而带走反应堆余热。为了满足单一故障准则,还需要将其中的能动部件(如辅助给水泵)进行冗余设计,从而降低系统的失效概率。
上述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特点是排热效率高,配备的冷源充足,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带走堆芯余热。但是,上述应急余热排出系统需要配备良好的水处理装置和大容积的辅助给水贮存箱。因此,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配置复杂,空间需求大,用水要求高,在远离陆地的海上小型压水堆中使用受到限制。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以在反应堆事故工况下能够协同蒸汽发生器排出堆芯余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以在反应堆事故工况下能够协同蒸汽发生器排出堆芯余热。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其包括:
第一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蒸汽发生器、第一主蒸汽管线、第一主蒸汽隔离阀、第一冷凝器、第一输水箱、第一冷凝水抽吸泵、第一逆止阀、第一主给水隔离阀、第一主给水逆止阀和第一主给水管线;以及
第二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蒸汽发生器、第二主蒸汽管线、第二主蒸汽隔离阀、第二冷凝器、第二输水箱、第二冷凝水抽吸泵、第二逆止阀、第二主给水隔离阀、第二主给水逆止阀和第二主给水管线;
其中,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的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第一回路和第一冗余回路,所述第一冗余回路包括所述第二蒸汽连通管线、所述第二蒸汽连通隔离阀、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输水箱、所述第二冷凝水抽吸泵、所述第二给水连通隔离阀、所述第二给水连通逆止阀和所述第二给水连通管线;
所述第二蒸汽发生器的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第二回路和第二冗余回路,所述第二冗余回路包括所述第一蒸汽连通管线、所述第一蒸汽连通隔离阀、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输水箱、所述第一冷凝水抽吸泵、所述第一给水连通隔离阀、所述第一给水连通逆止阀和所述第一给水连通管线。
根据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主蒸汽管线通过第二蒸汽连通管线连接所述第二主蒸汽隔离阀和所述第二冷凝器之间的管线,所述第二主蒸汽管线通过第一蒸汽连通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主蒸汽隔离阀和所述第一冷凝器之间的管线;所述第一主给水管线通过第二给水连通管线连接所述第二逆止阀和所述第二主给水隔离阀之间的管线,所述第二主给水管线通过第一给水连通管线连接所述第一逆止阀和所述第一主给水隔离阀之间的管线。
根据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蒸汽连通管线上设有第一蒸汽连通隔离阀,所述第二蒸汽连通管线上设有第二蒸汽连通隔离阀。
根据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给水连通管线上设有第一给水连通隔离阀和第一给水连通逆止阀,所述第二给水连通管线上设有第二给水连通隔离阀和第二给水连通逆止阀。
根据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输水箱和所述第一冷凝水抽吸泵之间设有第一冷却器,所述第二输水箱和所述第二冷凝水抽吸泵之间设有第二冷却器。
根据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回路及对应侧的设备配A列电,所述第二回路及对应侧设备配B列电,两侧系统相互冗余且空间上可实体隔离。
根据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和所述第二蒸汽发生器位于安全壳内。
根据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设计成与一回路压力相同的“全压”系统。
根据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回路的正常启动的过程中,首先开启所述第一主蒸汽隔离阀和所述第一主给水隔离阀,然后启动所述第一冷凝水抽吸泵将所述第一输水箱内的除盐水通过所述第一主给水管线注入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注入的除盐水受堆芯余热加热产生蒸汽,蒸汽再通过所述第一主蒸汽管线进入所述第一冷凝器,被所述第一冷凝器壳侧设备冷却水冷凝为水,冷凝水依靠重力回流至所述第一输水箱,经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水箱下游的第一冷却器进一步降温后,由所述第一冷凝水抽吸泵送回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受热产生蒸汽,形成二次侧的闭式循环带热回路。
根据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当所述第一回路不可用时,启动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对应的冗余回路,利用另一列完好的所述第二回路配电打开对应侧的所述第二蒸汽连通隔离阀、所述第二给水连通隔离阀,使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利用所述第二蒸汽连通管线、所述第二给水连通管线与所述第二回路连接形成冗余的带热回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针对双蒸汽发生器设计,采用封闭式的二次侧循环冷却回路,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之间设有连通管线,使任一蒸汽发生器都具有两列互为冗余的应急余热排出回路,避免单个系列为满足单一故障准则而设置冗余部件,因此,可通过利用输水箱内有限的除盐水作为循环冷却介质,在反应堆事故工况下能够协同蒸汽发生器排出堆芯余热,不仅简化了系统、节约布置空间,而且降低了系统用水要求,可特别适用于淡水稀缺的海洋环境下的船用小型压水堆,提高了该系统在船用小型压水堆上使用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及其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一个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另一个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
10--第一回路;11--第一蒸汽发生器;12--第一主蒸汽管线;13--第一主蒸汽隔离阀;14--第一冷凝器;15--第一输水箱;16--第一冷却器;17--第一冷凝水抽吸泵;18--第一逆止阀;19--第一主给水隔离阀;110--第一主给水逆止阀;111--第一主给水管线;112--第一蒸汽连通管线;113--第一蒸汽连通隔离阀;114--第一给水连通隔离阀;115--第一给水连通逆止阀;116--第一给水连通管线;
20--第二回路;21--第二蒸汽发生器;22--第二主蒸汽管线;23--第二主蒸汽隔离阀;24--第二冷凝器;25--第二输水箱;26--第二冷却器;27--第二冷凝水抽吸泵;28--第二逆止阀;29--第二主给水隔离阀;210--第二主给水逆止阀;211--第二主给水管线;212--第二蒸汽连通管线;213--第二蒸汽连通隔离阀;214--第二给水连通隔离阀;215--第二给水连通逆止阀;216--第二给水连通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其包括:
第一回路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蒸汽发生器11、第一主蒸汽管线12、第一主蒸汽隔离阀13、第一冷凝器14、第一输水箱15、第一冷凝水抽吸泵17、第一逆止阀18、第一主给水隔离阀19、第一主给水逆止阀110和第一主给水管线111;以及
第二回路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蒸汽发生器21、第二主蒸汽管线22、第二主蒸汽隔离阀23、第二冷凝器24、第二输水箱25、第二冷凝水抽吸泵27、第二逆止阀28、第二主给水隔离阀29、第二主给水逆止阀210和第二主给水管线211;
第一蒸汽发生器11的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第一回路10和第一冗余回路,第一冗余回路包括第二蒸汽连通管线212、第二蒸汽连通隔离阀213、第二冷凝器24、第二输水箱25、第二冷凝水抽吸泵27、第二给水连通隔离阀214、第二给水连通逆止阀215和第二给水连通管线216;
第二蒸汽发生器21的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第二回路20和第二冗余回路,第二冗余回路包括第一蒸汽连通管线112、第一蒸汽连通隔离阀113、第一冷凝器14、第一输水箱15、第一冷凝水抽吸泵17、第一给水连通隔离阀114、第一给水连通逆止阀115和第一给水连通管线116。
具体地,第一主蒸汽管线12通过第二蒸汽连通管线212连接第二主蒸汽隔离阀23和第二冷凝器24之间的管线,第二主蒸汽管线22通过第一蒸汽连通管线112连接第一主蒸汽隔离阀13和第一冷凝器14之间的管线;第一主给水管线111通过第二给水连通管线216连接第二逆止阀28和第二主给水隔离阀29之间的管线,第二主给水管线211通过第一给水连通管线116连接第一逆止阀18和第一主给水隔离阀19之间的管线。
根据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蒸汽连通管线112上设有第一蒸汽连通隔离阀113,第二蒸汽连通管线212上设有第二蒸汽连通隔离阀213,第一给水连通管线116上设有第一给水连通隔离阀114和第一给水连通逆止阀115,第二给水连通管线216上设有第二给水连通隔离阀214和第二给水连通逆止阀215。
根据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输水箱15和第一冷凝水抽吸泵17之间设有第一冷却器16,第二输水箱25和第二冷凝水抽吸泵27之间设有第二冷却器26。第一冷却器16和第二冷却器26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降低冷凝水的温度,增大下游第一冷凝水抽吸泵17和第二冷凝水抽吸泵27入口水的过冷度,有效预防瞬态工况下第一冷凝水抽吸泵17和第二冷凝水抽吸泵27出现气蚀问题,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蒸汽发生器11和第二蒸汽发生器21位于安全壳内,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的主回路及冗余回路的配电方式按照空间布置方式进行划分,第一回路10及对应侧的设备配A列电,第二回路20及对应侧设备配B列电,两侧系统相互冗余,且空间上可以实现实体隔离,满足冗余系列之间一个供电系列的丧失不会造成系统功能丧失的要求,有效防止系统在配电上出现共因失效。
根据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设计成与一回路压力相同的“全压”系统,当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SGTR)事故时,系统可以包容一回路反应堆冷却剂,不会超压,有效防止放射性产物外泄,提高了电厂的安全性。
以下结合图2和图3所示,详细描述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发生反应堆正常排热路径失效工况下,优先投运对应列的二次侧余热排出主回路;若主回路故障不可用,则启动对应列的冗余回路执行余热排出功能。
请参照图2所示,以第一回路10为例进行说明,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在第一回路10的正常启动的过程中,首先开启第一主蒸汽隔离阀13和第一主给水隔离阀19,然后启动第一冷凝水抽吸泵17将第一输水箱15内的除盐水通过第一主给水管线111注入第一蒸汽发生器11的二次侧,注入的除盐水受堆芯余热加热产生蒸汽,蒸汽再通过第一主蒸汽管线12进入第一冷凝器14,被第一冷凝器14壳侧设备冷却水冷凝为水,冷凝水依靠重力回流至第一输水箱15,经过下游第一冷却器16进一步降温后,由第一冷凝水抽吸泵17送回第一蒸汽发生器11二次侧受热产生蒸汽,以此形成二次侧的闭式循环带热回路,不断将一回路的堆芯余热带至热阱--设备冷却水,第一回路10的运行路线请参照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
请参照图3所示,以第一回路10为例进行说明,当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的第一回路10因失电(A列电)、设备单一故障或管道破裂等事故不可用时,此时,启动第一蒸汽发生器11对应列的冗余回路,利用另一列完好的第二回路20所配电(B列电)打开对应侧的第二蒸汽连通隔离阀213、第二给水连通隔离阀214),使第一蒸汽发生器11利用第二蒸汽连通管线212、第二给水连通管线216与第二回路20连接形成冗余的带热回路,其具体运行路线请参照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
结合以上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针对双蒸汽发生器设计,采用封闭式的二次侧循环冷却回路,第一回路10和第二回路20之间设有连通管线,使任一蒸汽发生器都具有两列互为冗余的应急余热排出回路,避免单个系列为满足单一故障准则而设置冗余部件,因此,可通过利用输水箱内有限的除盐水作为循环冷却介质,在反应堆事故工况下能够协同蒸汽发生器排出堆芯余热,不仅简化了系统、节约布置空间,而且降低了系统用水要求,可特别适用于淡水稀缺的海洋环境下的船用小型压水堆,提高了该系统在船用小型压水堆上使用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蒸汽发生器、第一主蒸汽管线、第一主蒸汽隔离阀、第一冷凝器、第一输水箱、第一冷凝水抽吸泵、第一逆止阀、第一主给水隔离阀、第一主给水逆止阀和第一主给水管线;以及
第二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蒸汽发生器、第二主蒸汽管线、第二主蒸汽隔离阀、第二冷凝器、第二输水箱、第二冷凝水抽吸泵、第二逆止阀、第二主给水隔离阀、第二主给水逆止阀和第二主给水管线;
其中,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的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第一回路和第一冗余回路,所述第一冗余回路包括所述第二蒸汽连通管线、所述第二蒸汽连通隔离阀、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输水箱、所述第二冷凝水抽吸泵、所述第二给水连通隔离阀、所述第二给水连通逆止阀和所述第二给水连通管线;
所述第二蒸汽发生器的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第二回路和第二冗余回路,所述第二冗余回路包括所述第一蒸汽连通管线、所述第一蒸汽连通隔离阀、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输水箱、所述第一冷凝水抽吸泵、所述第一给水连通隔离阀、所述第一给水连通逆止阀和所述第一给水连通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蒸汽管线通过第二蒸汽连通管线连接所述第二主蒸汽隔离阀和所述第二冷凝器之间的管线,所述第二主蒸汽管线通过第一蒸汽连通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主蒸汽隔离阀和所述第一冷凝器之间的管线;所述第一主给水管线通过第二给水连通管线连接所述第二逆止阀和所述第二主给水隔离阀之间的管线,所述第二主给水管线通过第一给水连通管线连接所述第一逆止阀和所述第一主给水隔离阀之间的管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连通管线上设有第一蒸汽连通隔离阀,所述第二蒸汽连通管线上设有第二蒸汽连通隔离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给水连通管线上设有第一给水连通隔离阀和第一给水连通逆止阀,所述第二给水连通管线上设有第二给水连通隔离阀和第二给水连通逆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水箱和所述第一冷凝水抽吸泵之间设有第一冷却器,所述第二输水箱和所述第二冷凝水抽吸泵之间设有第二冷却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路及对应侧的设备配A列电,所述第二回路及对应侧设备配B列电,两侧系统相互冗余且空间上可实体隔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和所述第二蒸汽发生器位于安全壳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路小型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设计成与一回路压力相同的全压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回路的正常启动的过程中,首先开启所述第一主蒸汽隔离阀和所述第一主给水隔离阀,然后启动所述第一冷凝水抽吸泵将所述第一输水箱内的除盐水通过所述第一主给水管线注入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注入的除盐水受堆芯余热加热产生蒸汽,蒸汽再通过所述第一主蒸汽管线进入所述第一冷凝器,被所述第一冷凝器壳侧设备冷却水冷凝为水,冷凝水依靠重力回流至所述第一输水箱,经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水箱下游的第一冷却器进一步降温后,由所述第一冷凝水抽吸泵送回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受热产生蒸汽,形成二次侧的闭式循环带热回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回路不可用时,启动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对应的冗余回路,利用另一列完好的所述第二回路配电打开对应侧的所述第二蒸汽连通隔离阀、所述第二给水连通隔离阀,使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利用所述第二蒸汽连通管线、所述第二给水连通管线与所述第二回路连接形成冗余的带热回路。
CN202210620537.2A 2022-06-02 2022-06-02 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 Pending CN1150836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0537.2A CN115083631A (zh) 2022-06-02 2022-06-02 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
PCT/CN2022/137179 WO2023231358A1 (zh) 2022-06-02 2022-12-07 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0537.2A CN115083631A (zh) 2022-06-02 2022-06-02 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3631A true CN115083631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0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0537.2A Pending CN115083631A (zh) 2022-06-02 2022-06-02 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3631A (zh)
WO (1) WO20232313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1358A1 (zh) * 2022-06-02 2023-12-07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89276B1 (ko) * 2012-07-13 2014-04-25 한국원자력연구원 원자로의 피동안전계통
CN102903402A (zh) * 2012-09-27 2013-01-3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先进的二次侧堆芯热量导出装置
CN102867548A (zh) * 2012-09-27 2013-01-09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二次侧堆芯热量导出装置
CN104952495A (zh) * 2015-06-26 2015-09-30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双堆核电站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
CN105070329A (zh) * 2015-08-31 2015-11-18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核电站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CN105070327A (zh) * 2015-08-31 2015-11-18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核电站二次侧的长期余热排出系统
CN114234173B (zh) * 2021-12-17 2022-09-23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冷却系统
CN115083631A (zh) * 2022-06-02 2022-09-20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1358A1 (zh) * 2022-06-02 2023-12-07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1358A1 (zh)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3650B (zh) 海上浮动核电站的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CN104733060A (zh) 一种船用核动力装置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US11894151B2 (en) Integrated reactor system having passive removal of residual heat
CN107767973B (zh) 核电厂乏燃料水池补充冷却装置
CN102867548A (zh) 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二次侧堆芯热量导出装置
CN113808764B (zh) 安全壳内堆芯余热导出方法和系统
WO2022135245A1 (zh) 反应堆非能动安全系统
CN115083631A (zh) 双环路小型压水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
CN110534214B (zh) 一种非能动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紧急注水系统及核电站
CN113421661A (zh) 一种防止蒸汽发生器满溢的系统
CN115274150B (zh) 一种基于集中海水冷却的二回路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
CN110726132B (zh) 一种低功率工况下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供水的方法及系统
CA3068559C (en) Steam-generating unit of dual circuit reactor with purge and drain system
CN207250149U (zh) 海上浮动核电站的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US5657360A (en) Reactor container
CN114738065B (zh) 一种快中子反应堆热电水三联供系统
CN115083630A (zh) 小型压水堆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
CN108447570B (zh) 船用反应堆及其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Conway et al. Simplified safety and containment systems for the IRIS reactor
CN215069282U (zh) 一种钠冷快堆丧失全部给水后的强迫冷却系统
JP3068288B2 (ja) 原子力発電プラントの補機冷却水システム
CN111174191B (zh) 一种反应堆启停系统及方法
KR102531725B1 (ko) 원자력 발전소와 연계된 액화공기 에너지 저장장치 시스템
CN209843262U (zh) 一种核电厂核燃料余热导出系统
CN116313174A (zh) 一种压水堆核电厂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