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2423A -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2423A
CN115082423A CN202210844738.0A CN202210844738A CN115082423A CN 115082423 A CN115082423 A CN 115082423A CN 202210844738 A CN202210844738 A CN 202210844738A CN 115082423 A CN115082423 A CN 115082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measuring
line
coordinate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47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书明
樊劲松
徐天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Telecom Convergenc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Telecom Convergenc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Telecom Convergenc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Telecom Convergenc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47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2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2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2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04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06T7/75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involving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08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06T2207/30132Masonry;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工程的稠密图;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点,通过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坐标;根据所述测量坐标,得到所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本发明方案,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实现快速、便捷地自主完成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工作,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待检测工程的测量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的土方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管理。但是目前在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施工环境多为野外作业,环境较为复杂,并且多采用卷尺测量或目测,存在精度差,检测效果差的问题;由于施工项目激增,施工密集,导致检测任务过多,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的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精度差,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工程的稠密图;
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点,通过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坐标;
根据所述测量坐标,得到所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点,通过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坐标,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每个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至少一条测量线;每条测量线包括所述待检测工程中测量场地对应的多个测量点;
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每条所述测量线上,所述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测量坐标;
其中,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包括所述测量场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测量坐标,得到所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至少一条测量线中每条所述测量线上对应的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测量坐标,得到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
根据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测量项目包括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
可选地,在所述至少一条测量线中第一测量线包括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第二测量线包括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和第二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情况下,所述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每条所述测量线上,所述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测量坐标,包括:
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第一测量线上,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第一测量坐标;
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第二测量线上,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第二测量坐标;
将所述第二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与所述第一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第二测量坐标,作为所述第二测量线上,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测量点的测量坐标;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确定的。
可选地,在所述预设测量项目为多个测量项目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待检测工程的场地数据以及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每个测量项目的测量场地和测量目标,确定所述多个测量项目的测量顺序;
根据所述测量顺序和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顺序和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第三测量线对应的第一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一目标坐标和第四测量线对应的第二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二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一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三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一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所述第二测量项目为根据所述测量顺序确定的、距离所述第一测量项目最近的、包括所述第三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顺序和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第五测量线对应的第三测量项目中第四测量场地的第三目标坐标和第六测量线对应的所述第四测量项目中第五测量场地的第四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三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四测量场地和所述第五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二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三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所述第四测量项目为根据所述测量顺序确定的、距离所述第三测量项目最近的、包括所述第五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七测量线对应的第五测量项目中第六测量场地的第五目标坐标和所述第七测量线对应的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中第七测量场地的第六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六测量场地和所述第七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三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所述稠密图中的检测图像;
其中,所述检测图像用于显示每一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场地和测量线。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对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预设测量项目是否满足所述设计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工程的稠密图;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点,通过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坐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坐标,得到所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每个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至少一条测量线;每条测量线包括所述待检测工程中测量场地对应的多个测量点;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每条所述测量线上,所述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测量坐标;
其中,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包括所述测量场地。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至少一条测量线中每条所述测量线上对应的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测量坐标,得到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测量项目包括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至少一条测量线中第一测量线包括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第二测量线包括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和第二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第一测量线上,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第一测量坐标;
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第二测量线上,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第二测量坐标;
将所述第二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与所述第一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第二测量坐标,作为所述第二测量线上,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测量点的测量坐标;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预设测量项目为多个测量项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待检测工程的场地数据以及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每个测量项目的测量场地和测量目标,确定所述多个测量项目的测量顺序;
根据所述测量顺序和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第三测量线对应的第一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一目标坐标和第四测量线对应的第二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二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一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三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一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所述第二测量项目为根据所述测量顺序确定的、距离所述第一测量项目最近的、包括所述第三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
可选地,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第五测量线对应的第三测量项目中第四测量场地的第三目标坐标和第六测量线对应的所述第四测量项目中第五测量场地的第四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三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四测量场地和所述第五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二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三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所述第四测量项目为根据所述测量顺序确定的、距离所述第三测量项目最近的、包括所述第五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
可选地,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具体还用于:
根据第七测量线对应的第五测量项目中第六测量场地的第五目标坐标和所述第七测量线对应的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中第七测量场地的第六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六测量场地和所述第七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三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稠密图中的检测图像;
其中,所述检测图像用于显示每一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场地和测量线。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对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预设测量项目是否满足所述设计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程质量检测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案,通过获取待检测工程的稠密图,接收针对稠密图输入的、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点,通过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坐标,根据测量坐标,得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即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实现快速、便捷地自主完成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工作,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待检测工程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待检测工程的稠密图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质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质量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进行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之前,首先进行说明如下:
同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同时解决定位和地图构建的问题。
视觉SLAM主要是基于相机来完成环境的感知工作,结合惯性测量器件(InertialMeasurement Unit,IMU),根据相机位姿信息构建地图,从而实现同时定位和建图。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精度差,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待检测工程的稠密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应用于工程质量检测设备,该工程质量检测设备可以为以终端,比如智能手机、移动电脑等。
在本实施例中,以工程质量检测设备为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该智能手机上可以设置有支持视觉SLAM技术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运行该支持视觉SLAM技术的APP,生成待检测工程的工程现场的稠密图,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设置有支持视觉SLAM技术的APP的终端来生成待检测工程的工程现场的稠密图,并将生成的稠密图传输至该智能手机。
在APP启动时,生成一次SLAM稠密图,完成所有测量点的数据采集,降低了测量过程中,智能手机或其他的设置有支持视觉SLAM技术的APP的终端的移动带来的误差影响。
步骤102: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点,通过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坐标。
在得到稠密图后,针对稠密图,输入预设测量项目的测量点,并通过射线碰撞检测的方式,获得测量点的三维坐标(测量坐标)。
步骤103:根据所述测量坐标,得到所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
在得到测量点的三维坐标之后,根据测量点的三维坐标,根据计算得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值,也就是检测结果,进而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该待检测工程是否达到了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得到的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可以用于实现对待检测工程的工程监理。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SLAM的技术特点,结合具体的测量要求,通过合理地设置测量点,以合适的数据采样和处理方式,降低技术本身带来的误差影响,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还可以实现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实现快速、便捷地自主完成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工作(工程监理),减少人工成本。
可选地,所述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点,通过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坐标,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每个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至少一条测量线;每条测量线包括所述待检测工程中测量场地对应的多个测量点;
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每条所述测量线上,所述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测量坐标;
其中,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包括所述测量场地。
在本实施例中,测量点是通过测量线获得的。
具体地,首先确定预设测量项目中的测量场地,示例性地,若待检测工程为农村污水处理的土方施工工程的工程场地,则预设测量项目可以为测量地面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为地面,预设测量项目还可以为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为地面和出水口。在预设测量项目为测量地面的高度差的情况下,接收针对稠密图中的地面输入的至少一条测量线,该测量线可以为只画在地面上的线,还可以为跨越地面和其他场地画出的一条线,其中,在测量线为只画在地面上的线时,测量线只包括地面对应的多个测量点,在测量线为跨越地面和其他场地画出的一条线时,测量线既包括地面对应的多个测量点,也包括其他场地对应的多个测量点;在预设测量项目为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的情况下,测量线可以为跨越地面和出水口画出的一条线,还可以为跨越地面、出水口和其他场地的画出的一条线,其中,在测量线为跨越地面和出水口画出的一条线时,测量线上既包括地面对应的多个测量点,还包括出水口对应的多个测量点,在测量线为跨越地面、出水口和其他场地的画出的一条线时,测量线包括地面对应的多个测量点,包括出水口对应的多个测量点,并且还包括其他场地对应的多个测量点。
画出测量线后,根据需要测量的目标值,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应的即为地面的高度差或地面与出水口之间的高度差,设计合理的数据测量方法,即利用射线与SLAM稠密图碰撞获取测量点的坐标值(测量坐标),消除视差带来的影响。对应地,在测量地面的高度差或地面与出水口之间的高度差时,高度差均为y轴方向,因此,采用向沿y轴负方向发射的射线与稠密图碰撞检测,得到每一测量点的测量坐标,可以消除视差带来的影响,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稠密图的工程质量检测设备使用左手坐标系,左手坐标系的x轴位于显示稠密图的屏幕界面上,左手坐标系的y轴垂直于显示稠密图的屏幕界面,左手坐标系的z轴位于显示稠密图的屏幕界面上,与x轴垂直,x轴、原点、z轴形成的XOZ平面即为显示稠密图的屏幕界面,y轴负方向为垂直于屏幕界面,且朝向屏幕里侧的方向。
还需要说明的是,测量线上的测量点可以为按照预设距离选取的,也可以设置一条测量线上的测量点的数量,或者按照其他方式进行选取,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测量坐标,得到所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至少一条测量线中每条所述测量线上对应的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测量坐标,得到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
根据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测量项目包括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
在本实施例中,在得到一个测量场地对应的多个测量点中每个测量点的测量坐标后,取每一测量点的测量坐标的平均值,得到该测量线对应的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根据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该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示例性地,若待检测工程为农村污水处理的土方施工工程的工程场地,则预设测量项目可以为测量地面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为地面,测量目标为地面的高度差,预设测量项目还可以为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为地面和出水口,测量目标为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在预设测量项目可以为测量地面的高度差的情况下,根据测量线对应的地面的目标坐标,得到地面的高度差的检测结果;在预设测量项目为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的情况下,根据测量线对应的地面的目标坐标和测量线对应的出水口的目标坐标,得到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
可选地,在所述至少一条测量线中第一测量线包括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第二测量线包括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和第二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情况下,所述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每条所述测量线上,所述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测量坐标,包括:
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第一测量线上,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第一测量坐标;
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第二测量线上,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第二测量坐标;
将所述第二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与所述第一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第二测量坐标,作为所述第二测量线上,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测量点的测量坐标;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条测量线为跨越两个测量场地的情况下,需要区分测量线上每个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场地分别是哪个场地。
具体地,在一个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两条或多条测量线的情况下,其中的第一测量线只对应一个测量场地(第一测量场地),即第一测量线只包括第一测量场地对应的多个测量点,第二测量线对应两个测量场地(第一测量场地和第二测量场地),即第二测量线包括第一测量场地对应的多个测量点和第二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在区分出第二测量上每个测量点对应的是第一测量场地还是第二测量场地时,首先通过射线碰撞方式,得到第一测量线上每个测量点的第一测量坐标,以及,通过射线碰撞方式,得到第二测量线上每个测量点的第二测量坐标,将第一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和第二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进行比较,将差值较小(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第二测量坐标作为第二测量线上,第一测量场地的测量点的测量坐标,其余的第二测量坐标为第二测量线上,第二测量场地的测量点的测量坐标。其中,第一方向是根据第一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和第二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确定的,示例性地,若预设测量项目为测量地面的高度差,则第一测量线可以为只包括地面对应的测量点,第二测量线包括地面对应的测量点和出水口对应的测量点,根据地面的场地数据和出水口的场地数据,确定地面和出水口在高度方向上差值较大,因此,第一方向对应的实际方向是高度方向,对应于显示稠密图的设备上,第一方向为y轴方向。
可选地,在所述预设测量项目为多个测量项目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待检测工程的场地数据以及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每个测量项目的测量场地和测量目标,确定所述多个测量项目的测量顺序;
根据所述测量顺序和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多个测量项目中对应的测量场地是连续的,可以在一次测量中获得,也就是需要把多个测量项目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使用成对比较法,按照测量顺序和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该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降低人为操作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检验效果。
多个测量项目的测量顺序是根据待检测工程的场地数据,以及多个测量项目中每个测量项目的测量场地和测量目标确定的,示例性地,若待检测工程为农村污水处理的土方施工工程的工程场地,预设测量项目包括4个测量项目,分别为测量地面的高度差、测量基底坑的高度差、测量沟槽和基底坑的高度差以及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根据待检测工程的场地数据,可以将上述测量项目进行排序,得到的测量顺序如下:测量地面的高度差、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测量沟槽和基底坑的高度差以及测量基底坑的高度差,在检测时候,获取第一个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线的目标坐标(测量线对应的地面的目标坐标)、第二个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线的目标坐标(测量线对应的地面的目标坐标和测量线对应的出水口的目标坐标)、第三个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线的目标坐标(测量线对应的出水口的目标坐标和测量线对应的基底坑的目标坐标)、第四个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线的目标坐标(测量线对应的基底坑的目标坐标),一共6个目标坐标值,并通过计算,根据6个目标坐标值,得到每个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测量过程中受到获取稠密图的设备中IMU以及SLAM算法的影响,存在一定误差值,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两个测量值之间的计算差值作为检测结果的方式减少误差值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误差值由IMU和SLAM算法带来,设为e,在多次测量的过程中,可以认为不变,测量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m=r+e
其中,m表示测量值,r表示实际值,e表示误差值。
两个测量值之间的计算差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d=m1-m2=(r1+e)-(r2+e)=r1-r2
其中,d表示两个测量值之间的计算差值,m1表示两个测量值中的一个测量值,m2表示两个测量值中的另一个测量值,r1表示测量值m1对应的实际值,r2表示测量值m2对应的实际值,e表示误差值。
由上式可以看出,使用两个测量值之间的计算差值作为检测结果,可以减少误差值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顺序和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第三测量线对应的第一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一目标坐标和第四测量线对应的第二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二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一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三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一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所述第二测量项目为根据所述测量顺序确定的、距离所述第一测量项目最近的、包括所述第三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
在多个预设测量项目中第一测量项目中测量场地(第三测量场地)只包括一个,且第一测量项目的测量目标为针对该测量场地(第三测量场地)进行测量时,为了实现上述的使用两个测量值之间的计算差值作为检测结果,在本实施例中,确定该第三测量线对应的第一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一目标坐标,选取距离第一测量项目最近的,且测量场地中包括第三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也就是第二测量项目,确定第四测量线对应的该第二测量项目中所述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二目标坐标,根据第一目标坐标和第二目标坐标得到针对该第三测量场地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具体地,若针对该第三测量场地的测量目标为测量第三测量场地的高度差,则通过第一目标坐标在y轴方向的分量值减去第二目标坐标在y轴方向的分量值的绝对值,得到针对该第三测量场地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例如,若待检测工程为农村污水处理的土方施工工程的工程场地,预设测量项目包括7个测量项目,按照测量顺序排序如下:测量地面的高度差、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测量沟槽高度、测量沟槽和基底坑的高度差、测量地面和基底坑的高度差、测量基底坑的高度差以及测量沟槽倾斜角度。其中,测量地面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地面,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地面和出水口,测量沟槽高度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地面和沟槽,测量沟槽和基底坑的高度差的测量场地包括沟槽和基底坑,测量地面和基底坑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地面和基底坑,测量基底坑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基底坑,测量沟槽倾斜角度时,涉及到沟槽高度以及沟槽长度,沟槽高度可以通过沟槽高度和出水口高度计算得到,沟槽长度可以近似第认为平行于XOZ平面,可以使用出水口的点和沟槽测量点之间的长度计算得到,因此,测量沟槽倾斜角度的测量场地包括出水口和沟槽。
在第一测量项目为测量地面的高度差的情况下,选取第二测量项目为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通过上述内容得到第三测量线对应的第一测量项目中地面的第一目标坐标,以及第四测量线对应的第二测量项目中地面的第二目标坐标,通过第一目标坐标的y轴方向的分量值减去第二目标坐标的y轴的分量值得到地面的高度差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顺序和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第五测量线对应的第三测量项目中第四测量场地的第三目标坐标和第六测量线对应的所述第四测量项目中第五测量场地的第四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三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四测量场地和所述第五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二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三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所述第四测量项目为根据所述测量顺序确定的、距离所述第三测量项目最近的、包括所述第五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
在多个预设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项目中测量目标为针对第四测量场地和第五测量场地进行测量,且不存在一测量线为跨越第四测量场地和第五测量场地画出的线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上述的使用两个测量值之间的计算差值作为检测结果,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第五测量线对应的第三测量项目中第四测量场地的第三目标坐标,选取距离第三测量项目最近的,且测量场地中包括第五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即第四测量项目,确定第六测量线对应的该第四测量项目中所述第五测量场地的第四目标坐标,根据第三目标坐标和第四目标坐标得到针对该第四测量场地和第五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具体地,若针对该第四测量场地和第五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为测量第四测量场地和第五测量场地之间的高度差,则通过第三目标坐标在y轴方向的分量值减去第四目标坐标在y轴方向的分量值,得到针对该第四测量场地和第五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例如,若待检测工程为农村污水处理的土方施工工程的工程场地,预设测量项目包括7个测量项目,按照测量顺序排序如下:测量地面的高度差、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测量沟槽高度、测量沟槽和基底坑的高度差、测量地面和基底坑的高度差、测量基底坑的高度差以及测量沟槽倾斜角度。其中,测量地面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地面,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地面和出水口,测量沟槽高度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地面和沟槽,测量沟槽和基底坑的高度差的测量场地包括沟槽和基底坑,测量地面和基底坑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地面和基底坑,测量基底坑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基底坑,测量沟槽倾斜角度时,涉及到沟槽高度以及沟槽长度,沟槽高度可以通过沟槽高度和出水口高度计算得到,沟槽长度可以近似第认为平行于XOZ平面,可以使用出水口的点和沟槽测量点之间的长度计算得到,因此,测量沟槽倾斜角度的测量场地包括出水口和沟槽。
在第三测量项目为测量地面和基底坑的高度差,且第五测量线对应的第三测量项目中基底坑的第三目标坐标的情况下,选取第四测量项目为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确定第五测量线对应该第四测量项目中地面的第四目标坐标,通过第三目标坐标的y轴方向的分量值减去第四目标坐标的y轴的分量值的绝对值得到地面和基底坑之间的高度差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七测量线对应的第五测量项目中第六测量场地的第五目标坐标和所述第七测量线对应的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中第七测量场地的第六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六测量场地和所述第七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三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在多个预设测量项目中第五测量项目中测量目标为针对第六测量场地和第七测量场地进行测量,且存在一测量线为跨越第六测量场地和第七测量场地画出的线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上述的使用两个测量值之间的计算差值作为检测结果,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第七测量线对应的第五测量项目中第六测量场地的第五目标坐标,以及确定第七测量线对应的该第五测量项目中所述第七测量场地的第六目标坐标,根据第五目标坐标和第六目标坐标得到针对该第六测量场地和第七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具体地,若针对该第六测量场地和第七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为测量第六测量场地和第七测量场地之间的高度差,则通过第五目标坐标在y轴方向的分量值减去第六目标坐标在y轴方向的分量值,得到针对该第六测量场地和第七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例如,若待检测工程为农村污水处理的土方施工工程的工程场地,预设测量项目包括7个测量项目,按照测量顺序排序如下:测量地面的高度差、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测量沟槽高度、测量沟槽和基底坑的高度差、测量地面和基底坑的高度差、测量基底坑的高度差以及测量沟槽倾斜角度。其中,测量地面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地面,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地面和出水口,测量沟槽高度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地面和沟槽,测量沟槽和基底坑的高度差的测量场地包括沟槽和基底坑,测量地面和基底坑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地面和基底坑,测量基底坑的高度差对应的测量场地包括基底坑,测量沟槽倾斜角度时,涉及到沟槽高度以及沟槽长度,沟槽高度可以通过沟槽高度和出水口高度计算得到,沟槽长度可以近似第认为平行于XOZ平面,可以使用出水口的点和沟槽测量点之间的长度计算得到,因此,测量沟槽倾斜角度的测量场地包括出水口和沟槽。
在第五测量项目为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且第七测量线对应的第五测量项目中地面的第五目标坐标以及出水口的第六目标坐标的情况下,通过第五目标坐标的y轴方向的分量值减去第六目标坐标的y轴的分量值的绝对值得到地面和出水口之间的高度差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所述稠密图中的检测图像;
其中,所述检测图像用于显示每一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场地和测量线。
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在接收到每一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场地的测量线后,获取包括测量场地和测量线的检测图像,示例性地,可以通过截屏的方式获取,获取检测图像后,存储该检测图像,并上传至云平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对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预设测量项目是否满足所述设计要求。
在获取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后,与预先设置的阈值(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若该比较结果指示检测结果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差值较大,则确定预设测量项目不满足设计要求,若比较结果指示检测结果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差值较小,确定预设测量项目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对于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测量项目,及时向监理人员发出通知。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监理人员快速地、便捷地完成测量项目的监理工作。
下面结合图2,以若待检测工程为农村污水处理的土方施工工程的工程场地,按照测量顺序排列的预设测量项目包括:测量地面的高度差、测量地面和出水口的高度差、测量地面和沟槽的高度差、测量地面和基底坑的高度差、测量基底坑的高度差以及测量沟槽倾斜角度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启动APP,获取待检测工程的稠密图,获取的稠密图如图3所示,稠密图上显示有地面1、出水口2、沟槽3和基底坑4,画出测量线5,测量地面1的目标坐标,并截屏,计算得到地面1的第一个目标坐标P1,画出测量线6,测量地面1和出水口2的目标坐标,并截屏,计算得到地面1的第二个目标坐标P2和出水口2的目标坐标P3,画出测量线7,测量沟槽3和基底坑4的目标坐标,并截屏,计算得到沟槽3的目标坐标P4和基底坑4的第一个目标坐标P5,画出测量线8,测量基底坑的目标坐标,并截屏,计算得到基底坑4的第二个目标坐标P6,利用上述得到的目标坐标,进行差值计算,即按照如下公式计算上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
地面的高度差的计算公式:
gp1=P1.y-P2.y
其中,gp1表示地面的高度差值,P1.y表示地面的第一个目标坐标P1的y方向的分量值,P2.y表示地面的第二个目标坐标P2的y方向的分量值。
地面与出水口的高度的计算公式:
h1=P2.y-P3.y
其中,h1表示地面与出水口之间的高度差值,P2.y表示地面的第二个目标坐标P2的y方向的分量值,P3.y表示出水口的目标坐标P3的y方向的分量值。
测量地面和沟槽的高度差的计算公式:
h2=P2.y-P4.y
其中,h2表示地面与沟槽之间的高度差值,P2.y表示地面的第二个目标坐标P2的y方向的分量值,P4.y表示沟槽的目标坐标P4的y方向的分量值。
第一次地面和基底坑的高度差的计算公式:
h3=P2.y-P5.y
其中,h3表示第一次地面和基底坑之间的高度差值,P2.y表示地面的第二个目标坐标P2的y方向的分量值,P5.y表示基底坑的第一个目标坐标P5的y方向的分量值。
第二次地面和基底坑的高度差的计算公式:
h4=P2.y-P6.y
其中,h4表示第二次地面和基底坑之间的高度差值,P2.y表示地面的第二个目标坐标P2的y方向的分量值,P6.y表示基底坑的第二个目标坐标P6的y方向的分量值。
基底坑的高度差的计算公式:
gp2=P5.y-P6.y
其中,gp2表示基底坑的高度差值,P5.y表示基底坑的第一个目标坐标P5的y方向的分量值,P6.y表示基底坑的第二个目标坐标P6的y方向的分量值。
沟槽倾斜角度的计算公式:
A=arcsin((h2-h1)/distance(P3,P4))
其中,A表示沟槽倾斜角度值,h1表示地面与出水口之间的高度差值,h2表示地面与沟槽之间的高度差值,P3表示出水口的目标坐标,P4表示沟槽的目标坐标。
上传截屏,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判断待检测工程的预设测量项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而判断是否人工干预,流程结束。
其中,判断待检测工程的预设测量项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具体包括:
根据地面的高度差值gp1是否过大,判断地面测量操作是否存在问题;
将地面与出水口之间的高度差值h1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出水口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将地面与沟槽之间的高度差值h2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出沟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基底坑的高度差值gp2是否过大,判断基底坑的施工是否存在问题;
将沟槽倾斜角度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沟槽倾斜角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使用左手坐标系中,Y方向射线与SLAM稠密地图碰撞的方式采集测量数据,规避视差的影响;采用多个测量点取均值后的差值计算的方法,获得测量值;运用成对比较法,控制操作流程。并且,使用光学测量,成本低,操作便捷;操作简单,没有使用技术门槛;测量方法科学,避免视差影响,能满足项目监理要求;差值计算可降低设备和算法误差;可以规范测量人员操作。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待检测工程的稠密图;
第一处理模块402,用于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点,通过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坐标;
第二处理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测量坐标,得到所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02,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每个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至少一条测量线;每条测量线包括所述待检测工程中测量场地对应的多个测量点;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每条所述测量线上,所述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测量坐标;
其中,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包括所述测量场地。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403,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至少一条测量线中每条所述测量线上对应的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测量坐标,得到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测量项目包括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至少一条测量线中第一测量线包括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第二测量线包括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和第二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第一测量线上,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第一测量坐标;
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第二测量线上,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第二测量坐标;
将所述第二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与所述第一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第二测量坐标,作为所述第二测量线上,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测量点的测量坐标;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预设测量项目为多个测量项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待检测工程的场地数据以及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每个测量项目的测量场地和测量目标,确定所述多个测量项目的测量顺序;
根据所述测量顺序和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第三测量线对应的第一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一目标坐标和第四测量线对应的第二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二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一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三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一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所述第二测量项目为根据所述测量顺序确定的、距离所述第一测量项目最近的、包括所述第三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
可选地,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第五测量线对应的第三测量项目中第四测量场地的第三目标坐标和第六测量线对应的所述第四测量项目中第五测量场地的第四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三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四测量场地和所述第五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二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三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所述第四测量项目为根据所述测量顺序确定的、距离所述第三测量项目最近的、包括所述第五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
可选地,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具体还用于:
根据第七测量线对应的第五测量项目中第六测量场地的第五目标坐标和所述第七测量线对应的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中第七测量场地的第六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六测量场地和所述第七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三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稠密图中的检测图像;
其中,所述检测图像用于显示每一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场地和测量线。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对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预设测量项目是否满足所述设计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质量检测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的装置,则上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能够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技术效果。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程质量检测设备,包括:处理器500;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500相连接的存储器510,所述存储器510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所述处理器500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510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
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还包括收发机520,所述收发机520与总线接口连接,用于在所述处理器5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500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待检测工程的稠密图;
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点,通过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坐标;
根据所述测量坐标,得到所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用于:
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每个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至少一条测量线;每条测量线包括所述待检测工程中测量场地对应的多个测量点;
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每条所述测量线上,所述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测量坐标;
其中,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包括所述测量场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用于:
根据每个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至少一条测量线中每条所述测量线上对应的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测量坐标,得到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
根据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测量项目包括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具体用于:
在所述至少一条测量线中第一测量线包括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第二测量线包括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和第二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第一测量线上,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第一测量坐标;
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第二测量线上,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第二测量坐标;
将所述第二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与所述第一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第二测量坐标,作为所述第二测量线上,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测量点的测量坐标;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具体用于:
在所述预设测量项目为多个测量项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待检测工程的场地数据以及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每个测量项目的测量场地和测量目标,确定所述多个测量项目的测量顺序;
根据所述测量顺序和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具体用于:
根据第三测量线对应的第一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一目标坐标和第四测量线对应的第二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二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一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三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一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所述第二测量项目为根据所述测量顺序确定的、距离所述第一测量项目最近的、包括所述第三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具体用于:
根据第五测量线对应的第三测量项目中第四测量场地的第三目标坐标和第六测量线对应的所述第四测量项目中第五测量场地的第四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三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四测量场地和所述第五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二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三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所述第四测量项目为根据所述测量顺序确定的、距离所述第三测量项目最近的、包括所述第五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具体还用于:
根据第七测量线对应的第五测量项目中第六测量场地的第五目标坐标和所述第七测量线对应的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中第七测量场地的第六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六测量场地和所述第七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三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还用于:
存储所述稠密图中的检测图像;
其中,所述检测图像用于显示每一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场地和测量线。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还用于:
将所述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对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预设测量项目是否满足所述设计要求。
其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1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用户接口530。收发机52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10可以存储处理器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另外,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检测工程的稠密图;
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点,通过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坐标;
根据所述测量坐标,得到所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点,通过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坐标,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每个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至少一条测量线;每条测量线包括所述待检测工程中测量场地对应的多个测量点;
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每条所述测量线上,所述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测量坐标;
其中,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包括所述测量场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量坐标,得到所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至少一条测量线中每条所述测量线上对应的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测量坐标,得到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
根据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测量项目包括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条测量线中第一测量线包括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第二测量线包括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和第二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情况下,所述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每条所述测量线上,所述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测量坐标,包括:
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第一测量线上,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多个测量点的第一测量坐标;
通过所述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第二测量线上,多个测量点中每一测量点的第二测量坐标;
将所述第二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与所述第一测量坐标的第一方向的分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第二测量坐标,作为所述第二测量线上,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测量点的测量坐标;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场地的场地数据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测量项目为多个测量项目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待检测工程的场地数据以及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每个测量项目的测量场地和测量目标,确定所述多个测量项目的测量顺序;
根据所述测量顺序和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顺序和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第三测量线对应的第一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一目标坐标和第四测量线对应的第二测量项目中第三测量场地的第二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一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三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一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所述第二测量项目为根据所述测量顺序确定的、距离所述第一测量项目最近的、包括所述第三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顺序和每条测量线对应的所述测量场地的目标坐标,得到所述测量场地对应的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第五测量线对应的第三测量项目中第四测量场地的第三目标坐标和第六测量线对应的所述第四测量项目中第五测量场地的第四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三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四测量场地和所述第五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二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三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所述第四测量项目为根据所述测量顺序确定的、距离所述第三测量项目最近的、包括所述第五测量场地的测量项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七测量线对应的第五测量项目中第六测量场地的第五目标坐标和所述第七测量线对应的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中第七测量场地的第六目标坐标,得到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中与所述第六测量场地和所述第七测量场地对应的第三测量目标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五测量项目为所述多个测量项目中的一个测量项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所述稠密图中的检测图像;
其中,所述检测图像用于显示每一所述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场地和测量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对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预设测量项目是否满足所述设计要求。
11.一种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工程的稠密图;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针对所述稠密图输入的、预设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点,通过射线碰撞检测方式,得到所述测量点对应的测量坐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坐标,得到所述预设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
12.一种工程质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的步骤。
1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CN202210844738.0A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082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4738.0A CN115082423A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4738.0A CN115082423A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2423A true CN115082423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9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4738.0A Pending CN115082423A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242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43823A (ja) * 2009-04-07 2010-10-28 Mejiro Precision:Kk 投影露光装置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CN105005095A (zh) * 2015-07-31 2015-10-28 山东工商学院 地下管线长度、深度测量系统
CN112287425A (zh) * 2020-09-17 2021-01-29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工程测量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3589929A (zh) * 2021-07-29 2021-11-02 和舆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oloLens设备的空间距离测量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43823A (ja) * 2009-04-07 2010-10-28 Mejiro Precision:Kk 投影露光装置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CN105005095A (zh) * 2015-07-31 2015-10-28 山东工商学院 地下管线长度、深度测量系统
CN112287425A (zh) * 2020-09-17 2021-01-29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工程测量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3589929A (zh) * 2021-07-29 2021-11-02 和舆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oloLens设备的空间距离测量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8542B (zh) 激光雷达与相机之间的标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75773B (zh) 毫米波雷达标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35439B (zh) 地图构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0428782C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2825190B (zh) 一种精度评估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504917B (zh) 一种三维尺寸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8924544A (zh) 摄像头畸变测量方法与测试装置
CN108180909A (zh) 相对位置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576315A (zh) 一种巡检单元的异常巡检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99373B (zh) 机房巡检点确定方法、装置、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13344906B (zh) 车路协同中相机评估方法、装置、路侧设备和云控平台
CN113034603B (zh) 用于确定标定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56983B (zh) 目标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CN113759348A (zh) 一种雷达标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82423A (zh)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31213B (zh) 平整度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67438A1 (en) Augmented reality model orientation alignment
CN112344966B (zh) 一种定位失效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508913B2 (en) Environment recording system using virtual or augmented reality
CN102421367B (zh) 医用图像显示装置及医用图像显示方法
CN113513983B (zh) 一种精度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5153632A (zh) 一种超声成像定位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4562B (zh) 用于优化深度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82455B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2145441A (ja) 測量情報管理システム、測量情報管理方法、及び測量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