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9865A -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方法、装置、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方法、装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9865A
CN115079865A CN202210671144.4A CN202210671144A CN115079865A CN 115079865 A CN115079865 A CN 115079865A CN 202210671144 A CN202210671144 A CN 202210671144A CN 115079865 A CN115079865 A CN 115079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rtition
touch control
control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11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萍
金贤善
张光均
闵航
张贵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11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9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9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9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2Filtering of noise external to the device and not generated by digitiser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receiv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ransmitted by the digitiser, e.g. tablet driving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包括:多个触控分区,所述触控分区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与所述触控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的多条触控走线;触控芯片和多个数据选择器,所述触控芯片通过一个所述数据选择器与一个所述触控分区内的所述触控走线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用于在选择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对应的所述触控分区内所述触控走线与所述触控芯片的连接。本申请在驱动时可以每一阶段导通一个或多个触控分区,减小每次导通触控分区的走线面积,降低负载,同时可缩减驱动时间,降低显示面板对于触控的噪声影响,提升SNR性能;适用主动笔驱动和非主动笔驱动,适用于大尺寸触控面板,可以通过算法处理实现该技术方案,不增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方法、装置、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方法、装置、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触控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穿戴产品等显示装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触控面板除了可以使用手指触控之外,还可以使用主动笔进行触控。
目前,电容式触控面板按照组成结构又可以分为外挂式触控面板(Add On ModeTouchPanel)、外嵌式触控面板(On Cell Touch Panel)和内嵌式触控面板(IncellTouchPanel)。在应用时,主动笔所发出的主动笔信号会通过触控面板传送给触控集成电路,并经触控集成电路处理后得到主动笔在触控面板上的精确坐标。
OLED显示屏由于其柔性的特点,可应用于折叠,卷曲等形态,为了实现的近一步轻薄化,小尺寸触控的主流方案为On Cell;但是在大尺寸应用中,On Cell方案由于RC负载、SNR等性能无法满足触控需求,限制了On Cell在大尺寸的应用。
对于大尺寸OLED显示屏来说,外嵌式触控面板On Cell方案集成在OLED封装层之上,和OLED显示面板的阴极、GOA等距离很近,OLED显示面板的噪声会耦合到On Cell触控面板中,导致IC触控时,会接受到较大的噪声影响,从而导致外嵌式触控面板On Cell的SNR(信噪比)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可以降低触控面板的信噪比,缩短触控周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多个触控分区,所述触控分区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与所述触控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的多条触控走线;
触控芯片和多个数据选择器,所述触控芯片通过一个所述数据选择器与一个所述触控分区内的所述触控走线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用于在选择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对应的所述触控分区内所述触控走线与所述触控芯片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以及沿第二方向分布的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所述触控走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走线和多个第二触控走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二触控走线。
可选地,所述数据选择器包括多个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或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地,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可选地,所述触控分区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触控分区包括呈对角设置的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以及呈对角设置的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其中,所述第一分区与所述第二分区,所述第三分区与所述第四分区并排设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如以上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处于非主动笔触控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在每一所述触控阶段,所述触控芯片控制依次导通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通过所述触控芯片对导通的所述触控分区进行扫描。
可选地,在每一所述触控阶段,所述触控芯片控制依次导通一个所述触控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
可选地,所述触控分区包括呈对角设置的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以及呈对角设置的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一帧触控期间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阶段,所述触控芯片控制导通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通过所述触控芯片对所述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进行扫描;
在所述第二阶段,所述触控芯片控制导通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通过所述触控芯片对导通的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进行扫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在所述触控面板处于主动笔触控模式时,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触控期间,所述触控芯片控制导通各所述数据选择器控制,以确定所述主动笔触点所在的触控分区;
在第二触控期间,所述触控芯片控制导通所述主动笔触点所在的触控分区对应的数据选择器。
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数据选择器导通期间,所述主动笔周期性的向所述触控分区发送打码信号,所述触控分区基于相同周期采样所述打码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触控期间对应一帧触控期间,所述第二触控期间对应所述第一触控期间的下一帧触控期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触控期间,保持导通所述主动笔触点所在的触控分区对应的数据选择器时,在所述主动笔向所述触控分区发送打码信号的间隔内,所述触控芯片控制依次导通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以进行手指触控检测。
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触控期间,在所述主动笔向所述触控分区发送打码信号的间隔内,所述触控芯片控制依次导通一个所述触控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通过所述触控芯片对导通的所述触控分区进行扫描。
可选地,所述触控分区包括呈对角设置的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以及呈对角设置的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所述第二触控期间包括第一打码间隔阶段和第二打码间隔阶段,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打码间隔阶段,所述触控芯片控制导通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通过所述触控芯片对所述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进行扫描;
在所述第二打码间隔阶段,所述触控芯片控制导通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通过所述触控芯片对导通的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进行扫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如以上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通过将面板分为多个触控分区,通过数据选择器控制对应分区与驱动芯片之间的导通和关闭,在驱动时可以每一阶段导通一个或多个触控分区,减小每次导通触控分区的走线面积,降低负载,同时可缩减驱动时间,降低显示面板对于触控的噪声影响,提升SNR性能;适用主动笔驱动和非主动笔驱动,适用于大尺寸触控面板,可以通过算法处理实现该技术方案,不增加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种现有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现有触控面板进行主动笔SNR测试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分区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分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分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六分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时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方法的时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分区导通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分区导通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指触控的原理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笔触控方法的原理图;
图1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笔触控方法的时序图;
图1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笔打码方法的时序图;
图1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笔和手指触控的原理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主动笔触控方法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中示出了一种On Cell的现有结构,触控电极位于显示区,触控走线位于非显示区,当显示面板尺寸较大时(>14.0inch),边缘走线01、02电阻较大,导致RC负载较大,加剧显示不良的现象。此外由于On Cell方案集成在OLED封装层之上,和OLED显示面板的阴极、GOA等距离很近,OLED显示面板的噪声会耦合到On Cell触控面板中,导致IC触控时,会接受到较大的噪声影响,从而导致外嵌式触控面板On Cell的SNR(信噪比)性能较差。
另外,在高噪声环境下,大尺寸On Cell的主动笔SNR测试如图2,可发现,大尺寸OLED所产生的噪声与主动笔耦合信号相当,SNR性能较差,影响其触控性能特别是主动笔性能。
请详见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多个触控分区1,所述触控分区1包括多个触控电极2和与所述触控电极2一一对应连接的多条触控走线3;
触控芯片5和多个数据选择器4,所述触控芯片5通过一个所述数据选择器4与一个所述触控分区1内的所述触控走线3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4用于在选择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对应的所述触控分区1内所述触控走线3与所述触控芯片5的连接。
其中,所述触控电极2包括沿第一方向X分布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21以及沿第二方向Y分布的多条第二触控电极22;所述触控走线3包括多个第一触控走线31和多个第二触控走线32,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一触控走线31,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二触控走线3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包括与显示面板对应的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位于所述显示区AA,所述第一触控走线31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32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本申请中,触控走线3位于非显示区,并且由多条折线组成,每一折线可以沿第一方向X或者第二方向Y延伸。例如包括每一触控走线3包括第一折线13和第二折线14,所述第一折线13的第一端与所述触控分区1的触控电极2连接,所述第二折线14的第二端沿第二方向Y弯折并延伸到电路区。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电路区,所述电路区包括数据选择器4(Multiplexer,简称MUX)、触控芯片5和绑定引脚区7,绑定引脚区7205可以设置多个引脚(PIN),数据选择器4的一端与第一触控走线31或者第二触控走线32连接,另一端连接绑定引脚区7。多个引脚配置为通过绑定柔性电路板8(FPC)与触控芯片IC5连接。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芯片5可以设置为触控与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Touch and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简称TDDI)。
触控芯片5与数据选择器4连接,通过输入控制信号控制数据选择器4导通与关闭,以实现对于所述数据选择器4对应的触控芯片5与第一触控电极21和第二触控电极22连接;触控芯片5用于提供扫描信号和感应信号,并按照固定间隔时间接收感应信号以定位对应的触摸位置。
图4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触控芯片5的连接方式,触控芯片5包括触控驱动电路51、显示驱动电路52、电源芯片53以及其他需要输出到显示装置的主电路板的其他电路。数据选择器4通过绑定引脚区7与触控驱动电路51连接,触控驱动电路51通过GPIO通道与显示驱动电路52连接,显示驱动电路52与数据选择器4的控制端连接用于为数据选择器4提供选择信号,通过选择信号控制数据选择器4的通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21、第二触控电极22以条为单位,第一触控电极21可以为扫描电极,第二触控电极22可以为感应电极,在本申请示例中以此进行示例性描述。每条第一触控电极21可以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依次相连的第一透明电极,每条第二触控电极22可以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Y依次相连的第二透明电极,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触控电极2可以为规则图案,例如,可以是矩形、菱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X不同于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X可以是触控面板的行方向,则第二方向Y是触控面板的列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可以是竖直方向,或者可以是与竖直方向具有设定夹角的方向,第二方向Y可以是水平方向,或者可以是与水平方向具有设定夹角的方向,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可以互换。
在本申请的不同实施例中,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划分触控分区1,包括以第一触控电极21的布局方式划分触控分区1、以第二触控电极22的布局方式划分触控分区1或者以第一触控电极21和第二触控电极22的布局方式共同划分触控分区1。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触控分区1的数量并不限制,可以包括二分区、四分区等偶数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4包括多个选择开关41,所述选择开关41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31和/或所述第二触控走线32一一对应连接。
如图5所示,二分区的划分方式包括左半区11+右半区12。例如,左半区11包括沿行方向分布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21以及沿列方向分布的多条第二触控电极22;并且,每条第一触控电极21分别连接一根第一触控走线31,每条第二触控电极22分别连接一根第二触控走线32。同理,右半区12的触控电极2的分布方式与左半屏的分布方式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选择器4的数量与所述触控分区1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所述数据选择器4包括与第一触控走线31连接的第一选择器以及与第二触控走线32连接的第二选择器,其中,第一选择器包括多个第一选择开关41和多个第二选择开关41,所述第一选择开关41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31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选择开关41与所述第二触控走线32一一对应连接。
如图7所示,四分区的划分方式包括所述触控分区1包括呈对角设置的第一分区A和第四分区D以及呈对角设置的第二分区B和第三分区C,其中,所述第一分区A与所述第二分区B,所述第三分区C与所述第四分区D并排设置。
每一所述触控分区1均包括沿行方向分布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21以及沿列方向分布的多条第二触控电极22;并且,每条第一触控电极21分别连接一根第一触控走线31,每条第二触控电极22分别连接一根第二触控走线3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选择器4的数量(四个)与所述触控分区1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所述数据选择器4包括与第一触控走线31连接的第一选择器以及与第二触控走线32连接的第二选择器,其中,第一选择器包括多个第一选择开关41和多个第二选择开关41,所述第一选择开关41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31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选择开关41与所述第二触控走线32一一对应连接。
如图7所示,六分区(更多分区)的划分方式按照二分区的划分方式,可以在左右半区上分别布置三个分区或者更多分区,形成偶数区,本申请对于触控分区1的数量并不限制。
每一触控分区1上包括沿行方向分布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21,不同触控分区1上,第一触控电极21之间相互绝缘。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沿列方向分布的多条第二触控电极22,不同分区之间共用同一第二触控电极22。并且,每条第一触控电极21分别连接一根第一触控走线31,每条第二触控电极22分别连接一根第二触控走线3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选择器4的数量(六个)与所述触控分区1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所述数据选择器4包括与第一触控走线31连接的第一选择器,其中,第一选择器包括多个第一选择开关41和多个第二选择开关41,所述第一选择开关41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31一一对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触控分区1的设置数量方面,需要根据触控芯片5的支持通道进行选择,视器件或者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选择。假设每一触控分区1包括沿第一方向X分布的n条第一触控电极21以及沿第二方向Y分布的m条第二触控电极22,并且,每条第一触控电极21分别连接一根第一触控走线31,每条第二触控电极22分别连接一根第二触控走线32。
第一触控走线31分别为Rx0、Rx1、Rx2、Rx3、Rx4、Rx5、Rx6至Rxn-1,第二触控走线32分别为Tx0、Tx1、Tx2、Tx3、Tx4至Txm-1,n和m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若将m+n个触控电极2,分成4个分区单独驱动,需要触控芯片5能支持4*(m+n)个通道扫描。分成2个分区,需要触控芯片5支持2*(m+n)个通道扫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如以上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处于非主动笔触控模式(手指触控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在每一所述触控阶段,所述触控芯片5控制依次导通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分区1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4,通过所述触控芯片5对导通的所述触控分区1进行扫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每一所述触控阶段,所述触控芯片5控制依次导通一个所述触控分区1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4,对应的时序图如图8所示。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每一所述触控阶段,所述触控芯片5控制依次导通多个所述触控分区1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4,其中,每次导通的多个触控分区1为位置上不相邻的触控分区1(左半区+右半区)。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多个分区同时驱动的方式,可以减小对于触控芯片5上驱动通道的要求,同时缩减驱动时间。并且,每次导通的多个触控分区1为位置上不相邻的触控分区1,例如,位于对角位置,通过采用导通触控分区1的触控走线3长+短的组合方式,可以减小边缘走线的长度,降低负载,防止触控过程收到显示模组的阴极、GOA等影响,降低噪音,提升信噪比SNR。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四分区的触控面板为例进行详细描述。所述触控分区1包括呈对角设置的第一分区A和第四分区D以及呈对角设置的第二分区B和第三分区C,一帧触控期间包括第一阶段t1和第二阶段t2,对应的时序图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阶段t1,所述触控芯片5控制导通第一分区A和第四分区D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4,通过所述触控芯片5对所述第一分区A和第四分区D进行扫描;
在所述第二阶段t2,所述触控芯片5控制导通第二分区B和第三分区C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4,通过所述触控芯片5对导通的第二分区B和第三分区C进行扫描。
示例性地,在一个触控周期T内,先驱动打开TFT1和TFT4,驱动A和D区域,如图10所示。再打开TFT2和TFT3,驱动B和C区域,如图11所示。在相应TFT打开期间,第一触控电极21通过第一触控走线31驱动部分通道或全体通道,第二触控电极22配合第一触控电极21同步感应信号,并通过第二触控走线32将感应信号发送给触控芯片5。
当触控面板处于非主动笔触控模式时,即采用手指对触控面板进行触控时,人手指的触控会导致相应触控电极2的自电容发生变化,外部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触控电极2的电容变化来判断手指的位置,如图12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选择器4包括多个选择开关41,所述选择开关41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31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32一一对应连接。触控芯片5形成多个驱动通道和多个感应通道,每个驱动通道与一个选择开关41连接,通过选择开关41连接一条第一触控走线31与第一触控电极21连接。每一条感应通道与一个选择开关41连接,通过选择开关41连接一条第二触控走线32与第二触控电极22连接。第一触控电极21作为扫描电极,第二触控电极22作为感应电极。第二触控电极22和第一触控电极21在其交叉的位置处形成耦合电容。
触控显示模组检测用户的触控时,触控芯片5控制导通数据选择器4导通第一分区A和第二分区B,对第一分区A和第二分区B依次序扫描多条驱动通道,向各条第一触控电极21依次输入扫描信号,则各条第二触控电极22上耦合扫描信号生成的感应信号不同。
具体地,触控芯片5控制导通第一分区A和第四分区D对应的数据选择器4,关闭第二分区B和第三分区C对应的数据选择器4。触控芯片5控制扫描第1行时,触控芯片5为第1驱动通道提供扫描信号(即行扫描);随后,触控芯片5接收多个感应通道输出的感应信号(即列扫描),并根据多个感应通道输出的感应信号来判断第1行是否存在触控点,若存在触控点,则获取触控点的信息,并继续扫描第2行;若不存在触控点,则直接扫描第2行。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扫描完最后一行为止,则第一分区A和第三分区C的全局扫描完毕。触控芯片5控制关闭第一分区A和第四分区D对应的数据选择器4,导通第二分区B和第三分区C对应的数据选择器4。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制触控分区1的扫描驱动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多种不同的扫描方式,本申请对于扫描驱动的频率并不限制。例如,对于第一分区A和第三分区C,相同顺序的第一触控电极21(第二触控电极22)可以作为一组,同组的第一触控电极21发送相同相位的扫描信号以实现同时扫描同组的第一触控电极21,加快扫描速度,缩短每帧的扫描时间,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报点频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在所述触控面板处于主动笔触控模式时,如图13-1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触控期间T1,所述触控芯片5控制导通各所述数据选择器4控制,以确定所述主动笔6触点所在的触控分区1;
在第二触控期间T2,所述触控芯片5控制导通所述主动笔6触点所在的触控分区1对应的数据选择器4。
其中,在第一触控期间T1和第二触控期间T2,主动笔6的触控方法包括:在所述数据选择器4导通期间,所述主动笔6周期性的向所述触控分区1发送打码信号,所述触控分区1基于相同周期采样所述打码信号。
在主动笔6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当采用主动笔6对触控面板进行触控时,需要打开主动笔6上的电源开关,当主动笔6上的电源开关被打开时会向触控面板发送信号,则触控面板根据是否检测到电源开关被打开的信号,确定触控面板所处的模式。当触控面板检测到电源开关被打开的信号时,确定触控面板处于主动笔触控模式;而当触控面板没有检测到电源开关被打开的信号时,确定触控面板处于非主动笔触控模式。
所述打码信号用于所述触控面板确定所述主动笔6在所述触控面板上的位置信息。主动笔6上带有相应的信号发生器,可以发出特定频率的打码信号,这个打码信号作为主动笔6的发送电极,当主动笔6靠近常规触控面板时,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电极2作为接收电极可以接收主动笔6发出的信号,从而可以检测出相应的主动笔6所在位置。同时,由于主动笔6离触控面板的距离调整的话,接收电极收到的信号也会相应的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期间T1可以是指触控面板在一帧触控周期或半帧触控周期,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在应用时,根据器件、应用场景或者刷新频率等确定。示例性地,所述第一触控期间T1对应一帧触控期间,所述第二触控期间T2对应所述第一触控期间T1的下一帧触控期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动笔6是周期性向触控面板发送打码信号的,如图15所示,例如,在打码期间p-1、打码期间p或打码期间p+1中,主动笔6在阴影所示的时间段内向触控面板发送打码信号,并在打码期间的间隔时间内空闲。触控面板基于相同的周期采样该打码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触控面板处于非主动笔触控模式(手指触控模式)时,第一触控电极21用于接收触控芯片5输入的扫描信号,第二触控电极22用于耦合扫描信号生成感应信号,触控芯片5以根据感应信号确定手指的触控位置。
当触控面板处于主动笔触控模式时,第一触控电极21和第二触控电极22均作为主动笔6触控电极2,通过第一触控电极21和第二触控电极22用于耦合主动笔6提供的打码信号生成打码感应信号,触控芯片5可以根据打码感应信号确定主动笔6的触控位置。触控芯片5根据第一触控走线31发送的第一感应信号,确定主动笔触控模式时的触控位置所在的第一方向X坐标,触控芯片5根据第二触控走线32发送的第二感应信号,确定主动笔触控模式时的触控位置所在的第二方向Y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触控期间T1导通整个触控面板上各个触控分区1先打开所有的TFT开关,检测到主动笔6的位置后(例如B分区),在第二触控期间T2,关闭其他分区的TFT开关(TFT1,TFT3,TFT4),只导通B分区的TFT2,如图7所示,时序图见图所示,其驱动时间缩减,同时负载和噪声也会下降,从而提升SNR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主动笔6触控期间,在有手指触摸触控面板时,还可以进行手指触控检测,如图16-17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触控期间T2,在所述主动笔6向所述触控分区1发送打码信号的间隔内,通过导通所述触控分区1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4进行手指触控检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动笔6是周期性向触控面板发送打码信号的,例如,在打码期间p-1、打码期间p或打码期间p+1中,主动笔6在阴影所示的时间段内向触控面板发送打码信号,触控面板基于相同的周期采样该打码信号;并在打码期间的间隔时间内芯片控制导通对应的触控分区1,向导通的触控分区1中各条第一触控电极21依次输入扫描信号,并通过第二触控电极22接收感应信号。
示例性地,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触控期间T2,保持导通所述主动笔6触点所在的触控分区1对应的数据选择器4时,在所述主动笔6向所述触控分区1发送打码信号的间隔内,所述触控芯片5控制依次导通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分区1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4以进行手指触控检测。
示例性地,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触控期间T2,在所述主动笔6向所述触控分区1发送打码信号的间隔内,所述触控芯片5控制依次导通一个所述触控分区1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4,通过所述触控芯片5对导通的所述触控分区1进行扫描。
示例性地,所述触控分区1包括呈对角设置的第一分区A和第四分区D以及呈对角设置的第二分区B和第三分区C,所述第二触控期间T2包括第一打码间隔阶段和第二打码间隔阶段,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打码间隔阶段,所述触控芯片5控制导通第一分区A和第四分区D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4,通过所述触控芯片5对所述第一分区A和第四分区D进行扫描;
在所述第二打码间隔阶段,所述触控芯片5控制导通第二分区B和第三分区C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4,通过所述触控芯片5对导通的第二分区B和第三分区C进行扫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触控面板处于主动笔触控模式时对于手指触控驱动方式的原理,请具体参考触控面板处于非主动笔触控模式时对于手指触控驱动方式的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触控期间T1(一帧)导通整个触控面板上各个触控分区1先打开所有的TFT开关,检测到主动笔6的位置后(例如B分区),在第二触控期间T2(下一帧),在打码期间关闭其他分区的TFT开关(TFT1,TFT3,TFT4),只导通B分区的TFT2,在打码间隔期间,先驱动打开TFT1和TFT4,驱动A和D区域。再打开TFT2和TFT3,驱动B和C区域;在相应TFT打开期间。时序图见图8所示,其驱动时间缩减,同时负载和噪声也会下降,从而提升SNR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当同一个触控分区既包含主动笔进行触控操作,又包含手指进行触控操作时(主动笔和手指同时在第二分区B中进行触控操作),可以通过触控电极感应到的信号类型对所有感应信号对应的坐标进行划分,以区分同一个子触控区域内的主动笔的触控轨迹和手指的触控轨迹,从而实现多笔和手指在同一个触控区域内同时进行触控操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如以上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On Cell技术为例进行示例性描述,但本申请不限于此,触控面板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触控显示技术。例如设置在add-on touch(metal-mesh,ITO)方案。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或触控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以上任一所述的触控方法。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电路实现,例如由通用集成电路芯片或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实现,例如该集成电路芯片可以设置在一个主板上,例如在该主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存储介质以及电源电路等;此外,处理器也可以由电路或者采用软件、硬件(电路)、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方式实现,例如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包括各种计算结构,例如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结构、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结构或者一种实行多种指令集组合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也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例如X86处理器、ARM处理器,或者可以是图像处理器(GPU),或者可以是数字处理器(DSP)等。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存储介质例如可以设置在上述主板上,存储介质可以保存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和/或数据,以及保存运行指令产生的数据等,所产生的数据可以是结构化数据或非结构化数据等。例如,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 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磁盘、光盘、半导体存储器(例如闪存、阻变存储器等)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由处理器实现)期望的功能。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5)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触控分区,所述触控分区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与所述触控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的多条触控走线;
触控芯片和多个数据选择器,所述触控芯片通过一个所述数据选择器与一个所述触控分区内的所述触控走线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用于在选择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对应的所述触控分区内所述触控走线与所述触控芯片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以及沿第二方向分布的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所述触控走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走线和多个第二触控走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二触控走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选择器包括多个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或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分区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触控分区包括呈对角设置的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以及呈对角设置的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其中,所述第一分区与所述第二分区,所述第三分区与所述第四分区并排设置。
6.一种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处于非主动笔触控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在每一所述触控阶段,所述触控芯片控制依次导通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通过所述触控芯片对导通的所述触控分区进行扫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触控阶段,所述触控芯片控制依次导通一个所述触控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分区包括呈对角设置的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以及呈对角设置的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一帧触控期间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阶段,所述触控芯片控制导通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通过所述触控芯片对所述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进行扫描;
在所述第二阶段,所述触控芯片控制导通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通过所述触控芯片对导通的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进行扫描。
9.一种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在所述触控面板处于主动笔触控模式时,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触控期间,所述触控芯片控制导通各所述数据选择器控制,以确定所述主动笔触点所在的触控分区;
在第二触控期间,所述触控芯片控制导通所述主动笔触点所在的触控分区对应的数据选择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数据选择器导通期间,所述主动笔周期性的向所述触控分区发送打码信号,所述触控分区基于相同周期采样所述打码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期间对应一帧触控期间,所述第二触控期间对应所述第一触控期间的下一帧触控期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触控期间,保持导通所述主动笔触点所在的触控分区对应的数据选择器时,在所述主动笔向所述触控分区发送打码信号的间隔内,所述触控芯片控制依次导通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以进行手指触控检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触控期间,在所述主动笔向所述触控分区发送打码信号的间隔内,所述触控芯片控制依次导通一个所述触控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通过所述触控芯片对导通的所述触控分区进行扫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分区包括呈对角设置的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以及呈对角设置的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所述第二触控期间包括第一打码间隔阶段和第二打码间隔阶段,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打码间隔阶段,所述触控芯片控制导通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通过所述触控芯片对所述第一分区和第四分区进行扫描;
在所述第二打码间隔阶段,所述触控芯片控制导通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对应的所述数据选择器,通过所述触控芯片对导通的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进行扫描。
14.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方法。
CN202210671144.4A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方法、装置、设备 Pending CN115079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1144.4A CN115079865A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方法、装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1144.4A CN115079865A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方法、装置、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9865A true CN115079865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1144.4A Pending CN115079865A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方法、装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98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7647A1 (zh) * 2022-10-25 2024-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7647A1 (zh) * 2022-10-25 2024-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988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0409414B2 (en)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touch sensing method, touch sensing system, and display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5531655B (zh) 翻转的单元传感器图案
EP2538313B1 (en) Touch sensor panel
KR101516059B1 (ko) 터치 스크린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US8994687B2 (en) Mutual-capacitance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9904407B2 (en) Touch sensor,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sensing touch panel
US9626055B2 (en) In-cell touch screen, touch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8878808B2 (en) Sensing module which can perform proximity detection and display structure having sensing electrodes
US20120113071A1 (en) Input device, coordinates detection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9163739A (ja) 位置センサディスプレイ
US20150324033A1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sensing touch
US2014004326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interpreting on and off-screen gestures
US8510481B2 (en) Memory access without internal microprocessor intervention
CN111610882B (zh) 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160088533A (ko) 터치 센서
US1158632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ingerprint sensing function
US9612692B2 (en) Posi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2013134768A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センシング電極パターン
US9240782B2 (en) One-dimension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stable coupling capacitance
CN115079865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方法、装置、设备
CN112083836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WO2019184301A1 (zh)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US9201550B2 (en)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touch control system
CN102645994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触摸定位方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