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6779A - 空调器及数据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数据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6779A
CN115076779A CN202110277389.4A CN202110277389A CN115076779A CN 115076779 A CN115076779 A CN 115076779A CN 202110277389 A CN202110277389 A CN 202110277389A CN 115076779 A CN115076779 A CN 115076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air conditioner
disposed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73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6779B (zh
Inventor
李跃飞
李嘉盛
郑亚雷
韦福权
马丽华
黎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73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677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8809 priority patent/WO202219359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6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6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6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6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32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35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具有该空调器的数据处理设备。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壳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侧壁设有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第一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一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间形成第一风道,第二腔室的侧壁设有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第二回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回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间形成第二风道,第一风机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一风机与第一回风口间设有蒸发器,第二风机设于第二腔室内,第二风机与第二回风口间设有冷凝器。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合理地利用壳体内的空间,有效地减少了壳体的整体尺寸,从而减少了空调器的空间占用率。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数据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具有该空调器的数据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等产业蓬勃发展,数据中心规模不断增大并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末端的微型数据中心越来越多。但随着数据中心或者机柜部分发热器件发热量大、运行环境要求高,单靠机房空调很难满足降温需求,故嵌入式精密空调需求越来越多。
然而由于嵌入式空调的自身结构的限制,嵌入式空调占用数据中心或者机柜内的一部分空间,从而造成数据中心或者机柜的整体尺寸增大,或影响数据中心或者机柜内其他部件的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空调器在设备箱内空间占用率大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的第一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的第二回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间形成第二风道;
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回风口间设有蒸发器;
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回风口间设有冷凝器。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将壳体设置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第一腔室内设置第一风道,并在第一风道内设置第一风机和蒸发器,在第二腔室内设置第二风道,并在第二风道内设置第二风机和冷凝器,通过蒸发器和冷凝器相配合以冷却通入壳体内的空气,同时将蒸发器设于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回风口间,将冷凝器设于第二风机与第二回风口间,合理地利用壳体内的空间,避免了在壳体内额外增加用于安装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空间,有效地减少了壳体的整体尺寸,从而减少了空调器在设备箱内的空间占用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机、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冷凝器沿所述壳体的壳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道内还设有压缩机和电控组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电控组件均设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回风口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控组件的散热器与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回风方向垂直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间通过连通管路连接,至少部分所述连通管路设于所述第二风机朝向所述第一回风口的侧面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二风机安装座,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将所述壳体分隔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二风机固定于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内,至少部分所述连通管路设于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朝向所述第一回风口的侧面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器为C形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C形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风机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风机的导流圈与所述冷凝器间的最大间距尺寸与所述第二风道在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尺寸的比值范围大于0.2且小于0.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机为前向离心风机,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壁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风机为后向离心风机,所述第二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侧壁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与所述冷凝器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第二回风口所在侧壁相垂直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设备,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包括:
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设有功率器件;
空调器,所述空调器设于所述设备箱的内部,用于对工作状态下的功率器件进行散热冷却;
其中,所述空调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它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空调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
1:空调器;
10:壳体、11:第一侧壁、111:第一回风口、112:第一出风口、12:第二侧壁、121:第二出风口、13:第三侧壁、14:第四侧壁、15:第五侧壁、151:接线口、16:第六侧壁;
20:第二风机安装座、21:连通管路;
31:第一风机、311:驱动电机、32:第二风机、321:导流圈;
40:蒸发器;
50:冷凝器;
60:电控组件、61:散热器;
70:压缩机;
80:第一风机安装板、81:开口;
90: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器1包括壳体10、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壳体10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侧壁设有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间形成第一风道,第二腔室的侧壁设有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第二回风口151和第二出风口121,第二回风口151和第二出风口121间形成第二风道,第一风机31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一风机31与第一回风口间设有蒸发器40,第二风机32设于第二腔室内,第二风机32与第二回风口151间设有冷凝器50。其中,图1和图2中空心箭头的方向为空调器1工作时壳体10外部气流的流动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1,通过=将壳体10设置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第一腔室内设置第一风道,并在第一风道内设置第一风机31和蒸发器40,在第二腔室内设置第二风道,并在第二风道内设置第二风机32和冷凝器50,通过蒸发器40和冷凝器50相配合以冷却通入壳体10内的空气,同时将蒸发器40设于第一风机31与第一回风口111间,将冷凝器50设于第二风机32与第二回风口115间,合理地利用壳体10内的空间,避免了在壳体10内额外增加用于安装蒸发器40和冷凝器50的空间,有效地减少了壳体10的整体尺寸,从而减少了空调器1在设备箱内的空间占用率。
具体地,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0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侧壁11与第三侧壁13、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二侧壁12与第四侧壁14、以及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五侧壁15和第六侧壁16。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依次顺序首尾连接,从而共同围设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五侧壁15和第六侧壁16分别位于容置空间的两端开口处。第一侧壁12与第三侧壁13平行设置的方向为壳体10的高度方向,第二侧壁12与第四侧壁14平行设置的方向为壳体10的宽度方向,第五侧壁15和第六侧壁16平行设置的方向为壳体10的长度方向。壳体10内设有第二风机安装座20,第二风机安装座20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其中,第一安装板大致与第五侧壁15和第六侧壁16平行设置,且第一安装板的边缘分别与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贴合连接,从而将壳体10内部的容置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二安装板垂直于第一安装板的一端设置,并与第一安装板整体呈L型设置。第二安装板罩设于第二风机的上方,并与第一侧壁11间隔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风机31为前向离心风机,第一侧壁11与第一腔室相对应的部分设有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间形成第一风道。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风机31,第一风机31与第一回风口间111形成第一回风道,第一风机31与第一出风口112间形成第一出风道。通过将第一风机31设置为前向离心风机,并将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设置于壳体10的同一个侧壁上,能够在不增加壳体10整体长度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第一风道的整体长度,从而提高对第一腔室内功率器件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在壳体10的内部还设有第一风机安装板80,第一风机安装板80设于第二侧壁12和第六侧壁16的顶部拐角连接处,第一风机31与第一风机安装板80的底面相连接,从而通过第一风机安装板80将第一风机31挂接在第一腔室的顶部。相应的,第一风机安装板80上设有与第一风机31的排风口对应设置的开口81,同时开口81还对应第一出风口112设置,即第一出风口112、开口81和第一风机31的排风口三者有共同重合的位置,优选的,第一出风口112、开口81和第一风机31的排风口三者等尺寸设置且位置完全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腔室内还设有驱动电机311,驱动电机311与第一风机31驱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风机31转动,从而在第一腔室内形成回风气流和出风气流。
再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腔室内还设有蒸发器40,蒸发器40设于第一回风道内,第一风机31和蒸发器4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蒸发器40用于吸收外界的热量,从而将第一风道内通过蒸发器40的气体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气体再经第一风机31的作用通过第一出风口112排出至壳体10的外部,从而对空调器1外部的气体进行冷却。通过将蒸发器40置于第一回风道内,能够在第一风道进风的同时即可对进风气流进行冷却,无需在壳体10内额外设置用于安装蒸发器40的空间,从而有效地缩减空调器1的体积,减少空调器1的空间占用率。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蒸发器40可采用铜管加铜翅片的结构,从而提高蒸发器40的整体散热效果,同时也可以在满足散热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地减小蒸发器40在壳体10长度方向的空间占用率。
再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风机32为后向离心风机,第五侧壁15上设有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第二回风口(图中未示出),第二侧壁12与第二腔室相对应的部分设有第二出风口121,第二回风口和第二出风口121间形成第二风道。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二风机32,第二风机32与第二回风口间形成第二回风道,第二风机32与第二出风口121间形成第二出风道。通过将第二风机32设置为后向离心风机,将第二回风口设置于第五侧壁15上,无需在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中的任一个侧壁上设置第二回风口,可进一步地缩减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的长度,从而减少壳体10的长度,降低壳体10的空间占用率,以便对空调器1进行安装。
具体地,第二风机32与第二风机安装座20相连,从而对第二风机32进行固定。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风机32的出风口朝向第二侧壁12设置,因此第二侧壁12上设有第二出风口121。同时由于第二风机安装座20的第二安装板设置于第二风机32朝向第一回风口111的侧面上,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通过第二出风口121流出的气流直接通过第一回风口111进入至第一风道内,防止串流现象的发生,有效地提高空调器1的散热效果。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风机32的出风口还可以朝向第一侧壁11、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中的任一个侧壁或几个侧壁对应设置,相应地,与第二风机32的出风口对应设置的第一侧壁11、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中的任一个侧壁或几个侧壁上设有第二出风口。如图4所示,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4上均设有第二出风口,其中图4中空心箭头所示方向为经过第二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方向。如图5所示,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上均设有第二出风口,其中图5中空心箭头所示方向为经过第二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方向。如图6所示,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上均设有第二出风口,其中图6中空心箭头所示方向为经过第二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方向。当第一侧壁11上设有第二出风口时,需取消第二安装板的设置,从而保证气流的正常流通。
进一步地,第二腔室内还设有冷凝器50,冷凝器50设于第二回风道内,第二风机32和冷凝器5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冷凝器50用于散发被压缩的冷媒中的热量,从而释放温度,使气体升温。升温后的气体再经第二风机32的作用通过第二出风口121排出至壳体10的外部。通过将冷凝器50置于第二回风道内,能够在第二风道进风的同时即可对冷媒进行液化,无需在壳体10内额外设置用于安装冷凝器50的空间,从而有效地缩减空调器1的体积,减少空调器1的空间占用率。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冷凝器50可采用铜管加铜翅片的结构,从而提高冷凝器50的整体散热效果,同时也可以在满足散热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地减小冷凝器50在壳体10长度方向的空间占用率。
进一步地,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凝器50为C形冷凝器,冷凝器50的C形开口朝向第二风机32设置,冷凝器50的中间位置与第二风机32间具有最大间距尺寸,从而使第二风机32的部分设于冷凝器50形成的V型槽内,从而降低冷凝器50和第二风机32在第二腔室内的空间占用率,进一步地减小空调器1的壳体10体积。同时,将冷凝器50朝向第二回风口151的方向凸出设置,使冷凝器50整体更加靠近第二回风口151,从而提高冷凝器50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回风道还设有压缩机70和电控组件60,压缩机70和电控组件60均设于蒸发器50和第一回风口111之间,从而在第一风道进风的同时还能够对压缩机70和电控组件60进行冷却,并将冷却后的产生的热气流再通过蒸发器40降温形成冷却气流,排出至壳体10的外部。
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70和电控组件60设于第三侧壁13上,并与第一侧壁11上的第一回风口111相对设置,从而使进风气流在进入第一腔室时,即能够对压缩机70和电控组件60同时进行冷却,保证压缩机70的冷却效果。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将第一回风口111设置于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其中的任一一个或几个侧壁上,均能够满足通过进风对压缩机70和电控组件60冷却的需求。另外,根据第一风机31的安装方向的不同,还可将第一出风口112设置于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的其中一个上。其中,本实施方式的电控组件还包括散热器61,电控组件60内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与壳体10内功率器件通电连接,从而控制各功率器件的运行。在电路板的通电工作过程中,会释放一定的热量,散热器61设于电控组件60的外部,用于对电控组件6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具体地,电控组件60的散热器61与第一回风口111的回风方向垂直设置,壳体10外部的空气在通过第一回风道进入第一风机31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对散热器61进行散热冷却,从而提升散热器61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对电控组件60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70配合蒸发器40和冷凝器50共同用于空调器1的制冷降温。压缩机70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通过连通管路21送到冷凝器50中,气态制冷剂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并再次通过管路进入至蒸发器40内,由于制冷剂从管路到达蒸发器40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进而使蒸发器40降温变冷。同时,第一风机31工作,将壳体10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一回风口111通入至第一腔室内形成回风气流,回风气流通过蒸发器40后受蒸发器40的冷却作用形成冷气流,并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出风口112排出至壳体10的外部,从而形成冷却气流,用于冷却壳体10外部的空气。本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连通管路21设于第二风机32朝向第一回风口111的侧面的上方,即图2中第二风机安装座20的第二安装板的上方,从而减少连通管路21在壳体10长度方向的占用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器1还包括过滤网90,过滤网90对应设于第五侧壁15的第二回风口处,从而对第二回风口处的回风进行过滤。在第二风机32的作用下壳体10外部的空气能够依次通过过滤网90和第二回风口进入至第二腔室内,并对冷凝器50进行散热。同时,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回风口111处同样设置过滤网,从而对第一回风口的回风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五侧壁15的内侧壁上还设有接线口151,接线口151用于与外部电源相连通,从而为空调器1内部的各功率器件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沿空调器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其中,第一风道在壳体10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风道在壳体10长度方向的尺寸,从而提高第一风道内的风速,加快冷却气流的流动,从而提高空调器1的冷却散热效果。同时,由于第一风道在壳体10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风道在壳体10长度方向的尺寸,可以将压缩机70和电控组件等其他功率器件置于第一风道内,并通过第一风道内的进风气流对压缩机70和电控组件等其他功率器件同时进行冷却,更加合理地分配壳体10的内部空间。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分别设于第一腔室的两端,其中,第一回风口111设于第一侧壁11上与第一腔室相对应部分的靠近隔板20的一端,第一出风口112设于第一侧壁11上靠近第六侧壁16的一端,从而使第一风道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具有最大尺寸L1,L1等于第一腔室的长度尺寸。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回风口151设于第五侧壁15上,第二出风口121设于第二侧壁12上与第二腔室相对应部分的靠近隔板20的一端,从而使第二风道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具有最大尺寸L2,L2等于第二腔室的长度尺寸。其中,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0中设有隔板20,隔板20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第一风道在壳体10长度方向的尺寸L1与第二风道在壳体10长度方向的尺寸L2之和大致等于壳体10的长度尺寸L,实际上二者之和略小于壳体10的长度尺寸L。若忽略隔板20的厚度尺寸,则第一风道在壳体10长度方向的尺寸L1与第二风道在壳体10长度方向的尺寸L2之和等于壳体10的长度尺寸L。
具体地,第一风道在壳体10长度方向上的尺寸L1与壳体10的长度尺寸L的比值范围大于0.5且小于0.7,优选地比值为0.618。第二风道在壳体10长度方向上的尺寸L2与壳体10的长度尺寸L的比值范围大于0.3且小于0.5,优选地比值为0.382。
进一步地,第二风机32的导流圈321与冷凝器50间的最大间距尺寸为L3,L3与第二风道在壳体10长度方向上的尺寸L2的比值范围大于0.2且小于0.4,优选地比值为0.3。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设备,该数据处理设备包括设备箱和空调器1。其中,空调器1可以为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的空调器1。设备箱内设有功率器件,功率器件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空调器1设于设备箱的内部,用于对工作状态下的功率器件进行散热冷却,从而保证设备箱内的功率器件的正常运行状态。本实施方式的设备箱可以为机箱或机柜中的任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通过隔板20将壳体10分隔成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第一腔室内设置第一风道,并在第一风道内设置第一风机31和蒸发器40,在第二腔室内设置第二风道,并在第二风道内设置第二风机32和冷凝器50,通过蒸发器40和冷凝器50相配合以冷却通入壳体10内的空气,同时将蒸发器40设于第一风机31与第一回风口111间,将冷凝器50设于第二风机32与第二回风口151间,合理地利用壳体10内的空间,避免了在壳体10内额外增加用于安装蒸发器40和冷凝器50的空间,有效地减少了壳体10的整体尺寸,从而减少了空调器1在设备箱内的空间占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的第一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的第二回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间形成第二风道;
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回风口间设有蒸发器;
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回风口间设有冷凝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冷凝器沿所述壳体的壳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内还设有压缩机和电控组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电控组件均设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回风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的散热器与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回风方向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间通过连通管路连接,至少部分所述连通管路设于所述第二风机朝向所述第一回风口的侧面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二风机安装座,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将所述壳体分隔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二风机固定于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内,至少部分所述连通管路设于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朝向所述第一回风口的侧面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为C形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C形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风机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的导流圈与所述冷凝器间的最大间距尺寸与所述第二风道在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尺寸的比值范围大于0.2且小于0.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为前向离心风机,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为后向离心风机,所述第二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侧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冷凝器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第二回风口所在侧壁相垂直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12.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设有功率器件;
空调器,所述空调器设于所述设备箱的内部,用于对工作状态下的功率器件进行散热冷却;
其中,所述空调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
CN202110277389.4A 2021-03-15 2021-03-15 空调器及数据处理设备 Active CN1150767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7389.4A CN115076779B (zh) 2021-03-15 2021-03-15 空调器及数据处理设备
PCT/CN2021/118809 WO2022193590A1 (zh) 2021-03-15 2021-09-16 空调器及数据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7389.4A CN115076779B (zh) 2021-03-15 2021-03-15 空调器及数据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6779A true CN115076779A (zh) 2022-09-20
CN115076779B CN115076779B (zh) 2024-04-26

Family

ID=83240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7389.4A Active CN115076779B (zh) 2021-03-15 2021-03-15 空调器及数据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6779B (zh)
WO (1) WO2022193590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6282A1 (en) * 2000-11-11 2002-05-16 An Byong-Hwa Air conditioner
CN201237308Y (zh) * 2008-07-03 2009-05-13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卫生间空调器
CN104566672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窗机空调
CN106382685A (zh) * 2016-10-31 2017-02-08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厨房空调器
CN206919207U (zh) * 2017-07-04 2018-01-23 四川依米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的一体式机房空调
CN108592237A (zh) * 2018-06-28 2018-09-28 浙江品太电气有限公司 厨卫用空调
CN108917026A (zh) * 2018-09-12 2018-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9445512U (zh) * 2019-01-21 2019-09-27 嘉兴市尚高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121895D0 (en) * 2001-09-11 2001-10-31 Kooltech Ltd Air conditioning unit
CN201611151U (zh) * 2010-01-20 2010-10-20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节能型一体化基站机房空调机组
CN203671807U (zh) * 2013-10-17 2014-06-25 江苏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机房用节能一体化空调
CN104385877B (zh) * 2014-11-25 2016-05-04 广东鼎立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一体式直流空调装置
CN204665489U (zh) * 2015-04-07 2015-09-23 江门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轨道车辆的交直流双电源一体化空调
US11009240B2 (en) * 2019-04-01 2021-05-18 Shenzhen Keku Technology Co., Ltd. Air conditioner
CN210900104U (zh) * 2019-08-14 2020-06-30 深圳云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数据中心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6282A1 (en) * 2000-11-11 2002-05-16 An Byong-Hwa Air conditioner
CN201237308Y (zh) * 2008-07-03 2009-05-13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卫生间空调器
CN104566672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窗机空调
CN106382685A (zh) * 2016-10-31 2017-02-08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厨房空调器
CN206919207U (zh) * 2017-07-04 2018-01-23 四川依米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的一体式机房空调
CN108592237A (zh) * 2018-06-28 2018-09-28 浙江品太电气有限公司 厨卫用空调
CN108917026A (zh) * 2018-09-12 2018-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9445512U (zh) * 2019-01-21 2019-09-27 嘉兴市尚高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93590A1 (zh) 2022-09-22
CN115076779B (zh) 2024-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4182B2 (en) Control box, and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same
US20210011534A1 (en) In-Vehicle Computing Apparatus in Intelligent Vehicle and Intelligent Vehicle
EP2306101B1 (en) Air conditioner
KR101217310B1 (ko) 공기조화기
WO2017013951A1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JP5842905B2 (ja) 冷凍装置
US20100218549A1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10785613B (zh) 制冷机室外单元
JPWO2017022001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15076779B (zh) 空调器及数据处理设备
CN111936793B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07726474B (zh) 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
JP2003097881A (ja) 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CN220017535U (zh) 空调
JP2000022363A (ja) 電気回路素子用放熱フィン、室外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00022364A (ja) 電気回路素子用放熱フィン、室外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01324174A (ja) 冷凍機ユニット
CN220156945U (zh) 散热组件、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13931204U (zh) 一种电控盒及空调
CN216814402U (zh) 空调器
CN218163366U (zh) 电控盒组件及屋顶机
CN112585408A (zh) 室外机及空气调节机
CN215295174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WO2023162029A1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CN218379669U (zh) 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