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6669A - 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6669A
CN115076669A CN202210672138.0A CN202210672138A CN115076669A CN 115076669 A CN115076669 A CN 115076669A CN 202210672138 A CN202210672138 A CN 202210672138A CN 115076669 A CN115076669 A CN 115076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nomizer
temperature
waste heat
primary
flu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21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6669B (zh
Inventor
张福滨
刘忠成
王艳婷
何大海
程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ma Beijing Geo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inoma Energy Conserv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ma Beijing Geo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inoma Energy Conserv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ma Beijing Geo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inoma Energy Conserv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Sinoma Beijing Geo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21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66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6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6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6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6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1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08Adaptations for flue gas purification in steam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025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iminishing corrosion, e.g. by preventing cooling beneath the dew poi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0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03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for supplying chemicals to fumes, e.g. using injection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2215/00Preventing emissions
    • F23J2215/20Sulfur; Compound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综合系统,所述综合系统包括预脱硫单元、给水调控单元和防腐蚀单元,所述预脱硫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前端的高硫烟道内;所述给水调控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尾部;所述防腐蚀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外侧;所述预脱硫单元包括第一喷射反应区、第二喷射反应区、补充绝热脱硫反应区和喷钙器;所述喷钙器分别通过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将化学制剂投入在第一喷射反应单元、第二喷射反应单元内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所述给水调控单元的水温集控模块DCS通过温度采集模块的温度信号完成水控模块对余热锅炉给水的控制;本发明确保余热锅炉在石油焦品质变化导致煅烧炉烟气成分变化时,锅炉依然能够继续运行下去,减少停炉次数。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节能观念深入人心,各个工业领域都在研究节能工作。目前在我国,为水泥行业配备余热锅炉成为项目建设获得批准的必要条件之一,钢铁厂、化工厂、冶炼厂以及铝用炭素行业,也都在积极研究和实践余热回收、余热利用的技术。
目前各个工业领域中,对具有一定温度、蕴含一定热能的废烟气的余热回收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措施,通常通过加装余热锅炉,用烟气的余热把水加热成蒸汽,用于采暖、发电或者给工业提供工业用汽使用。
但是各工业行业的废烟气,由于主生产工艺的不同,废烟气的品质、特性也会不同,有的高尘,有的具有腐蚀性,有的具有粘性有害物质,基于此,后续的余热回收、余热锅炉系统必须能够克服或适应主工艺烟气的特点,确保余热锅炉自身的安全,才能够起到余热回收和节能的效果。
有的烟气,温度较高,但是烟气里硫元素含量较高,对余热锅炉具有腐蚀性,并且当主工艺生产原料发生变化时,或者生产负荷发生变化时,烟气中的硫含量发生变化,进而锅炉腐蚀加剧。
比如铝用炭素行业,石油焦在炭素煅烧炉煅烧,煅烧成品经后续工艺加工成为具有特定尺寸的炭块,此炭块可以作为电解铝的阳极使用。石油焦煅烧时产生大量800~1050℃的高温烟气,由于其原料石油焦里含有硫元素,并且石油焦的质量有越来越差和越来越不稳定的趋势,因此其煅烧烟气里硫含量较高并且有波动。目前煅烧烟气中SO2含量一般可达到1500-6000mg/Nm3。当设置了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余热时,由于硫的存在,在烟气温度降低后,很容易产生硫腐蚀从而影响锅炉寿命。目前行业里也对煅烧烟气设置了脱硫系统,但是都是设置在余热锅炉后面,所以余热锅炉设计时必须考虑烟气中高硫的情况。目前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一般定在180~200℃,如果过高,一是余热没有完全回收,二是后续脱硫系统耐温方面承受不了;如果烟气温度过低,则锅炉尾部换热面温度有可能低于烟气硫露点温度,造成锅炉尾部换热面腐蚀加剧。
因此对于此类型烟气的余热回收,急需一种可靠性高的,能适应高硫氛围以及能适应硫含量变化的余热锅炉系统。
发明专利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系统,所述余热锅炉通过综合采用预脱硫单元,给水调控单元和防腐蚀单元;确保余热锅炉在高硫氛围以及烟气中硫含量变化时,锅炉依然能够继续运行下去,减少停炉次数,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了主工艺产品的安全稳定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针对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综合系统,所述余热锅内部设有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三级省煤器;所述综合系统包括预脱硫单元、给水调控单元和防腐蚀单元,所述预脱硫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前端的高硫烟道内;所述给水调控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尾部;所述防腐蚀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外侧;其中:
所述预脱硫单元包括第一喷射反应区、第二喷射反应区、补充绝热脱硫反应区和喷钙器;所述喷钙器分别通过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将化学制剂投入在第一喷射反应单元、第二喷射反应单元内,去除烟气中的一部分二氧化硫;
所述给水调控单元包括水温集控模块DCS、温度采集模块和水控模块;所述温度采集单元由一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二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三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和锅炉排烟温度传感器构成;所述水控模块由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二级省煤器电动阀组、三级省煤器电动阀组和总给水管路电动阀组构成;其中: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分别通过一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二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三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和锅炉排烟温度传感器对一级省煤器入口、二级省煤器入口、三级省煤器入口和余热炉炉尾部排烟的烟温进行监控,并输出监控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三级省煤器和余热炉炉尾部排烟的烟温信号给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
所述给水调控单元接收水温集控模块DCS送水信号并通过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二级省煤器电动阀组、三级省煤器电动阀组和总给水管路电动阀组分别把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三级省煤器进行解列或向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三级省煤器进行供水。
进一步,所述第一喷射反应区设置在高温烟道内,所述第二喷射反应区与补充绝热脱硫反应区设置在高温烟道和水冷壁区域之间;所述第一喷射区与所述第二喷射区分别通过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与所述喷钙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喷钙器由储料仓构成,所述出料仓底部分别通过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喷射通道、第二喷射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喷射通道与第二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之间均设置有插板阀、叶轮给料机和混合器;所述储料仓设有石灰石粉或者氧化钙粉的化学制剂。
进一步,所述一级省煤器由一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一级省煤器出口集箱构成;所述二级省煤器由二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二级省煤器出口集箱构成;所述三级省煤器由三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三级省煤器出口集箱构成;所述锅炉排烟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一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后;所述一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一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与二级省煤器入口集箱之间;所述二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二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与三级省煤器入口集箱之间;所述三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三级省煤器出口集箱前。
进一步,所述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并接在所述一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一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之间;所述二级省煤器电动阀组并接在二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二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之间;所述三级省煤器电动阀组并接在三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三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之间。
进一步,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接收到一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输出一级省煤器入口烟温低于180℃时信号时,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向水控单元发出打开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信号,把一级省煤器解列,一级省煤器处于“干烧”状态;在一级省煤器解列后,
同理;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接收到二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输出二级省煤器入口烟温低于180℃时信号时,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向水控单元发出打开二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信号,把二级省煤器解列,二级省煤器处于“干烧”状态;
同理,三级省煤器也处于此种状态时,也把三级省煤器解列,余热锅炉给水直接补入锅筒。
进一步,所述防腐蚀单元是采用外置热管换热器代替所述一级省煤器;按照烟气流向方向,依次在余热锅炉尾部烟道中布置三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和外置热管换热器;所述外置热管换热器包括烟气第一电动闸阀、烟气第二电动闸阀、至少3根以上热管束并列构成的集热箱和给水旁路电动阀组(即前述水控单元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所述集热箱一侧设置有入口集箱(即前述一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其另一侧设置有出口集箱(即前述一级省煤器出口集箱);外置热管换热器烟气入口端前面(即余热锅炉烟气出口管道)设置烟气第一电动闸组;热管换热器烟气入口段与出口端并接一旁通烟道,所述旁通烟道设置有烟气第二电动闸阀。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预脱硫单元喷钙的方式对高硫烟道的二氧化硫进行脱硫处理,净化高温烟气的纯度为下一步的烟气净化奠定基础使其达到净化更好效果;
2、本发明通过给水调控单元确保余热锅炉在变工况、低工况运行时,尾部受热面的烟气温度始终高于烟气硫露点温度,尽可能的避免低温硫腐蚀;同时,解决了行业里的一个“顽疾”,既保证余热锅炉安全和稳定运行,又保证炭素煅烧炉的安全稳定运行;给水调控单元为一级省煤器(即锅炉外置热管换热器,后续所述一级省煤器,均指锅炉外置热管换热器)、二级省煤器、三级省煤器设置了给水旁路阀组,每组阀组均设有电动阀。通过对某级旁路阀组的控制,可以实现在该级省煤器入口烟气温度低于180℃的时候,能把该级省煤器完全解列,从而避免该级省煤器温度继续降低而造成的腐蚀。在三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一级省煤器烟气前端设置带远传功能的温度测点,即温度传感器。为了确保各级省煤器入口烟气温度不得低于某一温度,而采取的给水调控方式,即当锅炉尾部各级受热面入口烟气温度低于安全值时,能够对各受热面的投运进行切换,有效、精准、安全对余热炉烟温进行控制。
3、本发明的烟道防腐蚀单元为热管换热器设置烟气旁路管道,当烟气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把热管换热器在烟气通道中解列,热管换热器减少接触低温烟气,从而减轻高硫烟气对热管换热器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余热锅炉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针对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综合系统,所述余热锅内部设有、二级省煤器、三级省煤器,在余热锅炉外部设有一级省煤器;所述综合系统包括预脱硫单元、给水调控单元和防腐蚀单元,所述预脱硫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前端的高硫烟道内;所述给水调控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尾部;所述防腐蚀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外侧;
所述预脱硫机构单元在炭素煅烧炉烟气出口与余热锅炉之间;所述炭素煅烧炉烟气出口通过高温烟道与设置在余热锅炉前端的水冷壁区域连接;所述高温烟道内设有第一喷射反应区;所述高温烟道与所述水冷壁区域内设有第二喷射反应区和补充绝热脱硫反应区;所述第一喷射反应区与所述第二喷射反应区分别通过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与喷钙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喷钙器由储料仓构成,所述储料仓底部分别通过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喷射通道、第二喷射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喷射通道与第二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之间均设置有插板阀、叶轮给料机和混合器。所述储料仓设有石灰石粉或者氧化钙粉。所述高温烟道与所述水冷壁区域内1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预留放灰口。所述余热锅炉出口处设置第二预留放灰口。
在煅烧炉出口烟气管道前段以及水冷壁区域内设置喷钙(石灰石粉、氧化钙粉)点,即在800~1050℃情况下,喷钙器分别通过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将石灰石粉或者氧化钙粉投入在第一喷射反应区、第二喷射反应区;此时石灰石粉或者氧化钙粉与所述第一喷射反应区、第二喷射反应区中的存在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CaSO4,达到部分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目的。
所述补充绝热脱硫反应区,可以依据按照下面三种情况设置:情况1,如果高温烟道的长度大于30m,可以无需考虑增设补充脱硫反应区;情况2,如果高温烟道较短,且余热锅炉为带水冷壁形式的锅炉,可将余热锅炉前水冷壁区域作为补充脱硫反应区;情况3,在上述两个情况均不满足的情况下,可在高温烟道和余热锅炉之间设置绝热区作为补充脱硫反应区。
图1所示,本发明余热锅炉综合系统还设置给水调控系统,为三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一级省煤器(热管换热器)设置了给水旁路阀组,阀组设电动阀及电动调节阀。同时在三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一级省煤器(热管换热器)烟气前端设温度测点带远传功能。在煅烧炉和余热锅炉投入运行时,当一级省煤器入口烟温如果低于某一安全值时,可通过锅炉控制系统,打开热管换热器旁路电动阀,把热管换热器解列,一级省煤器处于“干烧”状态,确保一级省煤器的温度不再降低,从而避免了硫腐蚀。在一级省煤器解列后,如果二级省煤器入口烟温仍低于此温度安全值,则继续打开二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把二级省煤器也解列,同理,三级省煤器也处于此种状态时,也把三级省煤器解列,锅炉给水直接补入锅筒。具体内容为:
所述给水调控系统包括依次排列的带一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一级省煤器出口集箱的一级省煤器、带二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二级省煤器出口集箱的二级省煤器、带三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三级省煤器出口集箱的三级省煤器,所述给水综合调控系统包括水温集控模块DCS、温度采集模块和水控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由一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二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三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和锅炉排烟温度传感器构成;所述水控模块由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二级省煤器电动阀组、三级省煤器电动阀组和总给水管路电动阀组构成;其中: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分别通过一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二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三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和锅炉排烟温度传感器对一级省煤器入口、二级省煤器入口、三级省煤器入口和余热炉炉尾部排烟的烟温进行监控,并输出监控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三级省煤器和余热炉炉尾部排烟的烟温信号给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所述锅炉排烟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一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后;所述一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一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与二级省煤器入口集箱之间;所述二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二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与三级省煤器入口集箱之间;所述三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三级省煤器出口集箱前。
所述水控模块接收水温集控模块DCS送水信号并通过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二级省煤器电动阀组、三级省煤器电动阀组和总给水管路电动阀组分别把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三级省煤器进行解列或向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三级省煤器进行供水。所述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并接在所述一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一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之间;所述二级省煤器电动阀组并接在二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二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之间;所述三级省煤器电动阀组并接在三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三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之间。
在煅烧炉和余热锅炉投入运行时,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接收到一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输出一级省煤器入口烟温低于180℃时信号时,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向余热锅炉给水单元发出打开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信号,把一级省煤器解列,一级省煤器处于“干烧”状态;在一级省煤器解列后,
同理;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接收到二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输出二级省煤器入口烟温低于180℃时信号时,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向余热锅炉给水单元发出打开二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信号,把二级省煤器解列,二级省煤器处于“干烧”状态;
同理,三级省煤器也处于此种状态时,也把三级省煤器解列,余热锅炉给水直接补入锅筒。
在煅烧炉和余热锅炉投入运行时,当一级省煤器入口烟温如果低于180℃时,一级省煤器入口烟气温度测点将烟温数据传递给DCS,通过DCS控制系统,打开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把一级省煤器解列,一级省煤器处于“干烧”状态,由于一级省煤器内没有给水通过,不再发生换热,烟气温度不再降低,确保一级省煤器的温度不再降低,从而避免或减轻了硫腐蚀。在一级省煤器解列后,如果二级省煤器入口烟温仍低于180℃,则继续打开二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把二级省煤器也解列,同理,三级省煤器也处于此种状态时,也把三级省煤器解列,锅炉给水直接补入锅筒。
图1所示,本发明把余热锅炉一级水管省煤器换成热管换热器,并且移到锅炉外侧、锅炉排烟管道出口布置。余热锅炉烟气经三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外置热管换热器,与各换热器内汽水进行热交换后,逐级降温,热管换热器始终处于低温烟气流场中。当调试期间或者煅烧炉低负荷运行时,由于热管换热器的特点,当某根或者某几根热管被酸腐蚀穿孔后,整台余热锅炉依然能继续运行,对整台余热锅炉的热回收量影响幅度较小,从而大大减少了停炉的次数,确保了经济效益。具体为:
所述余热锅炉防腐蚀系统,把一级水管省煤器换成热管换热器,并且移到锅炉外侧布置。余热锅炉烟气经三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热管换热器,与各换热器内汽水进行热交换后,逐级降温,热管换热器始终处于低温烟气流场中。当调试期间或者煅烧炉低负荷运行时,由于热管换热器的特点,当某根或者某几根热管被酸腐蚀穿孔后,整台锅炉依然能继续运行,对整台余热锅炉的热回收量影响幅度较小,并且外置热管换热器设置有汽水旁路,所述防腐蚀单元是采用外置热管换热器代替所述一级省煤器;按照烟气流向方向,依次在余热锅炉尾部烟道中布置三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和外置热管换热器;所述外置热管换热器包括烟气第一电动闸阀、烟气第二电动闸阀、至少3根以上集热管并列构成的集热箱和旁路电动阀组;所述集热箱一侧设置有入口集箱(即一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其另一侧设置有出口集箱(即一级省煤器出口集箱);外置热管换热器烟气入口端前面(即余热锅炉烟气出口管道)设置烟气第一电动闸组;热管换热器烟气入口段与出口端并接一旁通烟道,所述旁通烟道设置有烟气第二电动闸阀。
方便热管换热器管束的维修与更换,从而大大减少了停炉的次数,确保了经济效益。所述的热管换热器内部设置多个独立的换热管束,当外置的热管换热器中少数或部分换热管束酸腐蚀穿孔后,该换热管束将自动解列,余热锅炉系统依然能够继续运行。
所述热管换热器设有旁路汽水管道,所述旁路汽水管道上设置旁路阀门。对于不同工艺领域的高温高硫烟气,安装余热锅炉时,根据烟气硫含量,计算出硫露点温度,并增加一定安全温度值,把它设为余热锅炉排烟温度的安全值。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专利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综合系统,所述余热锅内部设有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三级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系统包括预脱硫单元、给水调控单元和防腐蚀单元,所述预脱硫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前端的高硫烟道内;所述给水调控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尾部;所述防腐蚀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外侧;其中:
所述预脱硫单元包括第一喷射反应区、第二喷射反应区、补充绝热脱硫反应区和喷钙器;所述喷钙器分别通过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将化学制剂投入在第一喷射反应单元、第二喷射反应单元内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
所述给水调控单元包括水温集控模块DCS、温度采集模块和水控模块;所述温度采集单元由一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二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三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和锅炉排烟温度传感器构成;所述水控模块由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二级省煤器电动阀组、三级省煤器电动阀组和总给水管路电动阀组构成;其中: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分别通过一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二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三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和锅炉排烟温度传感器对一级省煤器入口、二级省煤器入口、三级省煤器入口和余热炉炉尾部排烟的烟温进行监控,并输出监控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三级省煤器和余热炉炉尾部排烟的烟温信号给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
所述给水调控单元接收水温集控模块DCS送水信号并通过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二级省煤器电动阀组、三级省煤器电动阀组和总给水管路电动阀组分别把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三级省煤器进行解列或向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三级省煤器进行供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反应区设置在高温烟道内,所述第二喷射反应区与补充绝热脱硫反应区设置在高温烟道和水冷壁区域之间;所述第一喷射区与所述第二喷射区分别通过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与所述喷钙器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钙器由储料仓构成,所述出料仓底部分别通过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喷射通道、第二喷射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喷射通道与第二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之间均设置有插板阀、叶轮给料机和混合器;所述储料仓设有石灰石粉或者氧化钙粉的化学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钙器由储料仓构成,所述出料仓底部分别通过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喷射通道、第二喷射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喷射通道与第二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之间均设置有插板阀、叶轮给料机和混合器;所述储料仓设有石灰石粉或者氧化钙粉的化学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省煤器由一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一级省煤器出口集箱构成;所述二级省煤器由二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二级省煤器出口集箱构成;所述三级省煤器由三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三级省煤器出口集箱构成;所述锅炉排烟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一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后;所述一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一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与二级省煤器入口集箱之间;所述二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二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与三级省煤器入口集箱之间;所述三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三级省煤器出口集箱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并接在所述一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一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之间;所述二级省煤器电动阀组并接在二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二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之间;所述三级省煤器电动阀组并接在三级省煤器入口集箱和三级省煤器出口集箱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接收到一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输出一级省煤器入口烟温低于180℃时信号时,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向水控单元发出打开一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信号,把一级省煤器解列,一级省煤器处于“干烧”状态;在一级省煤器解列后,
同理;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接收到二级省煤器温度传感器输出二级省煤器入口烟温低于180℃时信号时,所述水温集控模块DCS向水控单元发出打开二级省煤器旁路电动阀组信号,把二级省煤器解列,二级省煤器处于“干烧”状态;
同理,三级省煤器也处于此种状态时,也把三级省煤器解列,余热锅炉给水直接补入锅筒。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单元是采用外置热管换热器代替所述一级省煤器;按照烟气流向方向,依次在余热锅炉尾部烟道中布置三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和外置热管换热器;所述外置热管换热器包括第一电动闸阀、第二电动闸阀、至少3根以上热管束并列构成的集热箱和旁路电动阀组;所述集热箱一侧设置有入口集箱,其另一侧设置有出口集箱;所述外置热管换热器烟气入口端前面设置烟气第一电动闸组;热管换热器烟气入口段与出口端并接一旁通烟道,所述旁通烟道设置有烟气第二电动闸阀。
CN202210672138.0A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系统 Active CN115076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2138.0A CN115076669B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2138.0A CN115076669B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6669A true CN115076669A (zh) 2022-09-20
CN115076669B CN115076669B (zh) 2024-05-03

Family

ID=83251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2138.0A Active CN115076669B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666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717147U (zh) * 2016-04-26 2016-11-23 南京电力设备质量性能检验中心 一种全负荷脱硝与烟气余热利用及空预器防腐防堵耦合系统
WO2018014768A1 (zh) * 2016-07-21 2018-01-25 京能(锡林郭勒)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机炉集合热能循环余热回用系统
CN107687766A (zh) * 2016-08-03 2018-02-13 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碳素煅烧炉烟气冷却系统
CN212179606U (zh) * 2020-06-03 2020-12-18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煅烧余热锅炉热量回收利用系统
CN114060796A (zh) * 2021-11-02 2022-02-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带一级除氧热源的余热锅炉扩展省煤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717147U (zh) * 2016-04-26 2016-11-23 南京电力设备质量性能检验中心 一种全负荷脱硝与烟气余热利用及空预器防腐防堵耦合系统
WO2018014768A1 (zh) * 2016-07-21 2018-01-25 京能(锡林郭勒)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机炉集合热能循环余热回用系统
CN107687766A (zh) * 2016-08-03 2018-02-13 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碳素煅烧炉烟气冷却系统
CN212179606U (zh) * 2020-06-03 2020-12-18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煅烧余热锅炉热量回收利用系统
CN114060796A (zh) * 2021-11-02 2022-02-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带一级除氧热源的余热锅炉扩展省煤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6669B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3883B (zh) 脱硫石膏双气氛沸腾焙烧制备氧化钙和硫磺的方法
CN110803877B (zh) 一种由脱硫石膏生产ii型无水石膏的装置及方法
CN102442650A (zh) 一种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电石的方法
CN110052158B (zh) 一种基于水泥熟料生产线钙循环干法脱硫系统
CN101955166A (zh) 半水磷石膏的分解方法
CN210964616U (zh) 一种用于干法脱硫的烟气净化设备
CN209530529U (zh) 一种燃煤烟气中so3的脱除系统
CN110052153B (zh) 一种基于水泥熟料生产线钙循环的脱硫剂制备单元
CN101929669A (zh) 一种立式工业煤粉锅炉系统
CN109059027B (zh) 一种高温生物质燃气冷却及余热利用的系统及方法
CN115076669A (zh) 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系统
CN210752074U (zh) 一种水泥熟料生产线钙循环干法脱硫系统
CN110052152B (zh) 一种基于水泥熟料生产线钙循环脱硫系统及脱硫工艺
CN110052151B (zh) 一种基于水泥熟料生产线钙循环半干法脱硫系统
CN111575435A (zh) 超洁净煤气回收的转炉一次干法除尘系统和方法
CN106545870A (zh) 电解铝烟气量与污染物趋零排放系统
CN216825636U (zh)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自动控制装置
CN210752063U (zh) 一种基于水泥熟料生产线钙循环脱硫系统
CN210752064U (zh) 一种水泥熟料生产线钙循环半干法脱硫系统
CN212560337U (zh) 超洁净煤气回收的转炉一次干法除尘系统
CN108126517A (zh) 一种电厂用的水解供氨脱硝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7604071U (zh) 一种炭素煅烧炉烟气余热锅炉给水综合调控系统
CN211328914U (zh) 一种复合催化脱硫系统
CN109499344B (zh) 钙/镁基湿法脱硫及亚硫酸钙/镁资源化利用系统及工艺
CN203403124U (zh) 转炉煤气全干法袋式回收净化工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