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1366A - 对乘客舱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与机动车辆动力总成部件热传递的系统及运行该系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乘客舱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与机动车辆动力总成部件热传递的系统及运行该系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1366A
CN115071366A CN202210253878.0A CN202210253878A CN115071366A CN 115071366 A CN115071366 A CN 115071366A CN 202210253878 A CN202210253878 A CN 202210253878A CN 115071366 A CN115071366 A CN 115071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r
coolant
flow path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38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尼·施皮斯
格雷戈尔·丁瓦尔德
弗洛里安·比雷格
尼克拉斯·蒂伦
卢卡斯·布勒默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o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on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on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Hanon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071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13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57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H1/00385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1/00278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for the batt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60H1/00899Controlling the flow of liquid in a heat pump system
    • B60H1/00921Controlling the flow of liquid in a heat pump system where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refrigerant does not change and there is an extra subcondenser, e.g. in an air 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05Control means therefor
    • B60H1/3213Control means therefor for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in a vehicle heat pum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28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refrigerant circuit configu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28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refrigerant circuit configurations
    • B60H1/32281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refrigerant circuit configurations comprising a single secondary circuit, e.g. at evaporator or condenser s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2001/328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60H2001/3291Locations with heat exchange within the refrigerant circuit itsel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7Water-cooled 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乘客舱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且用于与机动车辆的动力总成的部件进行热传递的系统。系统具有制冷剂回路,其具有压缩机、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用于与制冷剂进行热传递的换热器的和膨胀机构。在此,第一流动路径设有换热器和设置在换热器上游的第一膨胀机构,以及第二流动路径设有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和设置在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上游的第二膨胀机构。流动路径可平行地并且彼此不相关地加载有制冷剂。制冷剂回路还具有作为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之间的连接的第三流动路径以及作为压缩机的出口侧和第一流动路径的连接的第四流动路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热气模式下运行系统的方法。

Description

对乘客舱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与机动车辆动力总成部件热传 递的系统及运行该系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乘客舱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且用于与机动车辆的尤其电的动力总成的部件进行热传递的系统。所述系统具有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压缩机、可根据需要运行以通过制冷剂吸收热量或从制冷剂中释放热量的换热器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可运行以通过制冷剂吸收热量或从制冷剂释放热量的换热器与上游的膨胀机构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内,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与上游的膨胀机构设置在第二流动路径内。这两个流动路径能够平行地且彼此不相关地加载有制冷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所述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具有不同的驱动方案的机动车辆。这些方案基于借助于内燃机、电动机或由这两种马达类型构成的组合的驱动器。具有由内燃机驱动的和电马达驱动的驱动器构成的组合的机动车辆因此具有混合驱动器,使得机动车辆能够根据需求电驱动、以电/内燃机驱动的方式驱动或者也能够以内燃机驱动的方式驱动。在此,具有混合驱动器的机动车辆称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或“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简称PHEV,其中所述混合驱动器的电池既能够经由内燃机也能够在电网处充电,所述具有混合驱动器的机动车辆通常构成有比具有与仅可经由内燃机充电的电池的机动车辆功率更强的电池。
具有电驱动器或混合驱动器的传统的机动车辆一方面由于构成有附加的部件如高压电池、内部的充电设备、变压器、逆变器以及电马达与具有纯内燃机驱动的驱动器的机动车辆相比通常具有更高的冷量需求。除了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回路外,混合驱动的机动车辆还构成有冷却剂回路,在所述冷却剂回路中,循环以导出由驱动器部件散发的热量的冷却剂通过空气冷却的换热器传导。
为了尤其遵循高压电池的所允许的温度限制,设有具有附加的用于与空调系统的冷却剂回路热耦合的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的冷却剂回路或构成为电池冷却器的直接制冷剂冷却的换热器以冷却电池。
因此已知,用于PHEV的热分布的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制冷剂回路和冷却剂回路。
另一方面已知,电动车辆和具有混合驱动器的车辆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和高效地以内燃机驱动的方式驱动的车辆无法产生足以在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根据热舒适度的要求对乘客舱进行加热的废热。
低成本且节省空间的第一种解决方案是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例如构成为PTC加热器,所述PTC加热器用于加热流入乘客舱的进入空气。然而,设有PTC加热器的系统在用于加热乘客舱的进入空气的吹出温度低时具有高的能耗。无法高能效地运行的电辅助加热器还缩短以电池电运行的机动车辆的行程长度。
更节能的第二种解决方案是具有热泵功能的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使用不同的热源和热沉,然而比借助于电加热器的第一种解决方案占用明显更大的结构空间。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具有用于在以电池电运行的机动车辆内的热分布的热泵功能的空调系统的构成至少在使用标准制冷剂如R1234yf、R134a和R744时是非常复杂的,并且不仅在制冷剂侧和冷却剂侧而且在空气侧需要大量的部件,这除了大的结构空间外还引起高的系统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乘客舱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且用于与机动车辆的驱动部件进行热传递的系统,尤其用于具有纯电驱动器但是也可以是组合的电的和内燃机驱动的驱动器的机动车辆。所述系统应在复杂性低的情况下具有高的灵活性和功能性,并且应始终可以最大的效率运行以及除了舒适地加热用于乘客舱的进入空气外还应实现对动力总成的部件的空气调节,尤其还有对电驱动器的电池的调温。要紧凑地构成的系统应仅需要最少的结构空间并且具有最少数量的部件,也是为了使系统的制造和安装成本最少。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的主题来实现。改进方案在本文中给出。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对乘客舱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且用于与机动车辆的动力总成、尤其电动力总成的部件进行热传递的系统来实现。所述系统具有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压缩机、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用于与制冷剂进行热传递的换热器与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上游的第一膨胀机构以及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与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上游的第二膨胀机构。
具有设置在上游的第一膨胀机构的换热器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中,而具有设置在上游的第二膨胀机构的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设置在第二流动路径中。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分别在第一分支部位和第一通入部位之间延伸,并且可平行地并且彼此不相关地加载有制冷剂。在此,第一分支部位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下游,而第一通入部位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压缩机上游。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理念,制冷剂回路具有第三流动路径和第四流动路径。第三流动路径在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内的连接部位和设置在第二流动路径内的第二膨胀机构之间延伸。在此,连接部位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下游构成。第四流动路径在设置在压缩机和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之间的分支部位与第三膨胀机构之间延伸。在此,第三膨胀机构设置在连接部位和第一通入部位之间的第一流动路径内,所述第一通入部位也称为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的通入部位。
制冷剂回路的第二膨胀机构和/或第三膨胀机构分别有利地构成为三通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制冷剂回路具有回路内部的换热器,所述回路内部的换热器以第一区域设置在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和第一分支部位之间以及以第二区域设置在第一通入部位与压缩机之间,所述第一分支部位即是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的分支部位。
制冷剂回路有利地构成有围绕回路内部的换热器的第一区域的旁路流动路径,所述旁路流动路径在第二分支部位和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内的第一膨胀机构之间延伸。在此,第二分支部位设置为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与回路内部的换热器的第一区域之间的旁路流动路径的分支部位。
制冷剂回路的第一膨胀机构优选构成为三通阀。替选地,制冷剂回路的每个构成为三通阀的膨胀机构也能够由两个二通阀构成。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和制冷剂回路的回路内部的换热器以在换热器-组合元件内集成的方式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制冷剂回路具有制冷剂的与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连接的收集器-干燥器或制冷剂的设置在第一通入部位和压缩机之间的积蓄器。在制冷剂回路构成有制冷剂的收集器-干燥器时,收集器-干燥器能够以在换热器-组合元件内集成的方式设置。
制冷剂回路的第一膨胀机构和第二膨胀机构以优选在穿流机构-组合元件内集成的方式构成。此外,制冷剂回路的第三膨胀机构也能够与第一膨胀机构和第二膨胀机构一起集成在穿流机构-组合元件内。
制冷剂回路优选具有设置在第四流动路径的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压缩机下游的分支部位和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之间的第四膨胀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形式,所述系统构成有冷却剂回路,所述冷却剂回路具有输送设备、加热换热器和冷却剂-换热器,所述输送设备、加热换热器和冷却剂-换热器彼此串联设置并且可相继加载有冷却剂。
冷却剂回路有利地具有在第一分支部位和第一通入部位之间延伸的第一旁路流动路径,也称为围绕冷却剂回路的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的旁路流动路径。
第一分支部位作为第一旁路流动路径的分支部位优选设置在冷却剂-换热器和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之间,而第一通入部位作为第一旁路流动路径的通入部位设置在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和加热换热器之间。冷却剂回路的第一分支部位能够构成为三通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冷却剂回路具有第二旁路流动路径,也称为围绕冷却剂回路的冷却剂-换热器的旁路流动路径,所述第二旁路流动路径在第二分支部位和第二通入部位之间延伸。
优选地,第二分支部位作为第二旁路流动路径的分支部位优选设置在加热换热器与冷却剂-换热器之间,而第二通入部位作为第二旁路流动路径的通入部位设置在冷却剂-换热器和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之间。冷却剂回路的第二分支部位能够构成为三通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设计方案,设置在制冷剂回路的第一流动路径内的换热器被配置为可作为蒸发器和制冷剂的冷凝器/气体冷却器运行。
设置在制冷剂回路的第一流动路径内的换热器能够构成为用于对乘客舱的进入空气的制冷剂-空气-换热器进行空气调节并且能够设置在空调设备内。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冷却剂回路的用于对乘客舱的进入空气进行空气调节的加热换热器设置在空调设备内。在此,加热换热器在空调设备内在乘客舱的进入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优选设置在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空气-换热器下游。
所述目的还通过一种用于运行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方法来实现,所述系统用于对乘客舱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且用于在热气模式中与机动车辆的动力总成、尤其电动力总成的部件进行热传递。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在分支部位处将从制冷剂回路的压缩机在高压水平下流出的制冷剂分成流向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的第一子质量流和通过流动路径的第二子质量流,
-将第一三通阀切换为,使得从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流出的制冷剂的第一子质量流被传导至第一三通阀并且当穿流第一三通阀时从高压水平减压到中压水平并且引导至制冷剂-空气-换热器,
-在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气体冷却器运行的制冷剂-空气-换热器溢流时预热乘客舱的通过空调系统传导的进入空气,
-切换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使得制冷剂的第一子质量流在流出制冷剂-空气-换热器之后传导至第二三通阀并且在穿流第二三通阀时从中压水平减压到低压水平并且引导至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
-冷却流过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的冷却剂并且在进行从冷却剂到制冷剂的热传递时将制冷剂蒸发以及通过冷却剂从热源吸收热量,
-制冷剂的通过流动路径引导的第二子质量流在穿流第三三通阀时从高压水平减压到低压水平,以及
-在低压水平下混合制冷剂的子质量流并且由压缩机通过回路内部的换热器的低压区域抽吸制冷剂质量流,
-将在冷却剂回路中循环的冷却剂传导至加热换热器并且在加热换热器溢流时加热乘客舱的通过空调设备传导以及预热的进入空气,
-将冷却剂分成流向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的第一子质量流和通过围绕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的旁路流动路径的第二子质量流,以及
-将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中的热量从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传递给在冷却剂回路中循环的冷却剂,其中所传递的热量和高压在制冷剂回路中借助于子质量流的份额通过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和围绕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的旁路流动路径来调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形式,在接通系统时,冷却剂的通过围绕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的旁路流动路径传导的第二子质量流明显大于冷却剂的流过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的第一子质量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在所述系统的运行的静止状态中,冷却剂的通过围绕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的旁路流动路径传导的第二子质量流明显小于冷却剂的流过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的第一子质量流。
优选地,通过设定制冷剂的第二子质量流来调控在冷却剂回路的加热换热器中传递给乘客舱的进入空气的热量。
制冷剂回路尤其配置用于与制冷剂R1234yf和R134a一起使用,然而也能够与其他制冷剂如R744、R404a、R600a、R290、R152a、R32及其混合物一起运行。
制冷剂回路能够具有附加的彼此并联和/或串联连接并且作为冷凝器/气体冷却器和/或作为蒸发器运行的换热器和/或膨胀机构。
总之,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具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优点:
-在部件数量最小的情况下并且在系统功能性大的情况下具有复杂的制冷剂回路以及在系统运行时具有最大的效力和功率的紧凑的设计,
-大的集成度,例如通过将制冷剂回路的各个部件与集成的热泵功能性组合,
-高程度的废热利用——出自电动力总成的热回收,和
-最小的制造、维护和运行成本以及最小所需的结构空间。
由于系统的模块化构造,此外能够有针对性地省略多个功能,例如以便进一步优化成本、重量或结构空间。因此,制冷剂回路的第四流动路径的第三膨胀机构能够通过止回阀和构成为双通阀的膨胀机构来替代,所述止回阀在背侧截断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中的换热器,所述膨胀机构调控通过第四流动路径的子质量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的其他细节、特征和优点从以下参照相关的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得出,从所述附图中分别看到用于对乘客舱内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且用于与机动车辆的驱动部件进行热传递的系统,所述系统具有制冷剂回路以及至少一个经由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与制冷剂回路热耦合的冷却剂回路。附图示出:
图1a示出第一系统,所述第一系统具有围绕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的冷却剂侧的旁路流动路径以及在制冷剂侧与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连接的收集器-干燥器,
图1b示出根据图1a的在热气模式中运行时的第一系统,
图1c示出根据图1a的系统,其处于以具有低或高的制冷需求和对动力总成的部件,尤其电池的冷却的制冷设施模式的运行中,以及
图2示出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具有在制冷剂侧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上游的膨胀机构以及与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连接的收集器-干燥器,
图3示出第三系统,所述第三系统具有冷却剂侧的围绕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的旁路流动路径以及制冷剂侧的积蓄器,以及
图4示出第四系统,所述第四系统具有在制冷剂侧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上游的膨胀机构以及制冷剂侧的积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a中得到第一系统1a,所述第一系统用于对乘客舱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且用于与机动车辆的驱动部件进行热传递,所述第一系统具有制冷剂回路2a以及至少一个经由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与制冷剂回路2a热耦合的冷却剂回路3a。第一系统1a构成有围绕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冷却剂侧的旁路流动路径36以及在制冷剂侧与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连接的收集器-干燥器6。
制冷剂回路2a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具有:用于抽吸并且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4;作为冷凝器/气体冷却器运行的用于从制冷剂到冷却剂进行热传递的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其具有收集器-干燥器6;以及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尤其换热器7的高压区域。
制冷剂回路2a此外构成有:换热器8,尤其是用于与空气进行热传递,特别是用于对乘客舱的进入空气进行调温的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和在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上游的第一膨胀机构9,所述第一膨胀机构和换热器一起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10中;以及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例如用于对电池进行调温;和在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上游的第二膨胀机构12,所述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和第二膨胀机构一起设置在第二流动路径13中。
第一流动路径10和第二流动路径13分别从第一分支部位14延伸到第一通入部位15,并且能够根据需求单一地或共同地并且并联地由制冷剂穿流。制冷剂质量流能够在第一分支部位14处分成两个子质量流。根据需求,子质量流的份额能够在0到100%之间。
替选于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换热器8能够构成用于制冷剂和另一种流体如冷却剂或油之间的热传递。例如,换热器8能够设置为用于对机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的部件,如电池进行调温的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
在第一通入部位15处,制冷剂由压缩机4通过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低压区域抽吸。制冷剂回路2a是关闭的。
制冷剂回路2a还具有围绕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高压区域的旁路流动路径16,所述旁路流动路径从第二分支部位17延伸到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10中的第一膨胀机构9。第一膨胀机构9因此构成为制冷剂回路2a中的连接部位,优选构成为具有膨胀功能的第一三通阀9。在此,第一三通阀9的与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连接的接口具有膨胀功能。第二分支部位17设置在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和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高压区域之间。
第三流动路径18从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10中的连接部位19延伸到设置在第二流动路径13中的第二膨胀机构12。第二膨胀机构12优选构成为第二三通阀12,所述第二三通阀具有膨胀功能。在此,第二三通阀12的与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连接的接口具有膨胀功能。连接部位19在第一流动路径10内设置在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和第一通入部位15之间。
此外,制冷剂回路2a具有第三分支部位20和构成为另一连接部位的第三膨胀机构21,第四流动路径22在所述第三分支部位和第三膨胀机构之间延伸。第三分支部位20在压缩机4,尤其压缩机4的出口和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之间构成,而构成为连接部位的第三膨胀机构21在第一流动路径10内部设置在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尤其第三流动路径18的连接部位19和第一通入部位15之间。第三膨胀机构21优选构成为具有膨胀功能的第三三通阀21。在此,第三三通阀21的与第一通入部位15连接的接口具有膨胀功能。
为了将制冷剂回路2a中的部件数量减少到最少从而实现高的集成度,各个组件分别在组合元件25a、26中彼此连接。
在此,一方面,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和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以及制冷剂回路2a的第二分支部位17在换热器-组合元件25a中集成地构成。此外,第一换热器-组合元件25a也具有收集器-干燥器6。
另一方面,制冷剂回路2a的第二三通阀12和第三三通阀21集成在穿流机构-组合元件26中,所述穿流机构-组合元件由于阀的构成也被称为阀块。在穿流机构-组合元件26内,此外能够构成有在制冷剂回路2a的第一流动路径10中设置在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和第一通入部位15之间的连接部位19和/或同样在制冷剂回路2a的第一流动路径10中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上游的第一三通阀9。
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设置在空调设备27内以用于对乘客舱的进入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且可以根据需求由通过空调设备27引导的进入空气迎流。
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用于冷却穿流的冷却剂,所述冷却剂又吸收来自热源28如机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的电池、环境空气或乘客舱的进入空气。替选地,换热器也能够构成用于从相应的热源到制冷剂的直接的热传递,尤其作为用于从环境空气或乘客舱的进入空气分别到制冷剂的热传递的电池冷却器或制冷剂-空气-换热器。
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是与冷却剂回路3a的热连接。冷却剂回路3a具有输送设备30,尤其泵或冷却剂泵,其将冷却剂输送通过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和用于加热乘客舱的进入空气的加热换热器31。加热换热器31设置在空调设备27内并且能够根据需求由通过空调设备27引导的进入空气迎流。
此外,冷却剂换热器32设置在冷却剂回路3a内,例如用于对机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的部件例如电池进行调温,或者用于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传递。加热换热器31和冷却剂-换热器32彼此串联连接从而相继被加载有冷却剂。
冷却剂回路3a此外具有围绕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第一旁路流动路径33a,所述第一旁路流动路径从第一分支部位34a延伸到第一通入部位35a。在此,尤其构成为三通阀的分支部位34a设置在冷却剂-换热器32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之间,而第一通入部位35a设置在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和加热换热器31或输送设备30之间。
此外,冷却剂回路3a具有围绕冷却剂-换热器32的第二旁路流动路径36,所述第二旁路流动路径从第二分支部位37延伸到第二通入部位38。在此,尤其构成为三通阀的分支部位37设置在加热换热器31和冷却剂-换热器32之间,而第二通入部位38设置在冷却剂-换热器32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或第一分支部位34a之间。
在图1b和1c中示出分别在特定模式下运行时的图1a中的第一系统1a。在此看到在加热模式或热气模式下运行的图1b中的第一系统1a,而在图1c中示出在具有低或高的冷却需求的分别在对动力总成的部件例如电池进行冷却的情况下的制冷设施模式中运行时的第一系统1a。
在图1b中的第一系统1a在加热模式或热气模式下运行,也称为热气喷入的情况下,在高压水平下流出压缩机4的制冷剂在第三分支部位20处分成流向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第一子质量流和第二子质量流,所述第二子质量流通过第四流动路径22传导。根据需求,子质量流的份额能够在0到100%之间。制冷剂质量流根据制冷剂的子质量流借助于箭头表示。
切换第一三通阀9,使得从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流出的制冷剂在第二分支部位17处通过旁路流动路径16传导至第一三通阀9。设置有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高压区域的第一流动路径10是关闭的。因此,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高压区域未被加载制冷剂。
在穿流第一三通阀9时,制冷剂的第一子质量流从高压水平减压到中压水平并且被引导到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第一三通阀9作为膨胀机构运行,尤其作为膨胀阀运行。根据热量需求,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在中压水平下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冷凝器/气体冷却器运行,使得热量由制冷剂吸收或释放。
在当前的加热模式或热气模式下,乘客舱的通过空调设备27传导的进入空气能够在溢流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时被预热,以便针对在加热模式中的运行实现高的效力和高的热功率。在此,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气体冷却器运行,使得热量从制冷剂传递给乘客舱的进入空气。
乘客舱的进入空气离开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的离开温度在此与作为压缩机4的抽吸压力的低压的水平无关地被调控。
切换第二三通阀12和第三三通阀21,使得制冷剂的第一子质量流在从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流出之后在连接部位19处完全地传导至第二三通阀12。在穿流第二三通阀12时,制冷剂的第一子质量流从中压水平减压至低压水平并且被引导至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第二三通阀12作为膨胀机构运行,尤其作为膨胀阀运行。在中压水平下,制冷剂具有位于高压水平的压力和低压水平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中的制冷剂的压力作为中压水平借助于分别作为膨胀机构运行的三通阀9、12调控。
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用于从冷却剂到制冷剂的热传递。在此,冷却剂被冷却,以便随后从热源28如机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的电池吸收热量。第一子质量流在从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流出之后被传导至第一通入部位15。
制冷剂的通过第四流动路径22引导的第二子质量流在穿流第三三通阀21时从高压水平减压至低压水平并且同样被引导至第一通入部位15。第三三通阀21作为膨胀机构运行,尤其作为膨胀阀运行。
在第一通入部位15处,制冷剂的这两个子质量流彼此混合并且通过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低压区域由压缩机4抽吸。因为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高压区域未被加载制冷剂,所以在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中不传递热量。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低压区域在此用于产生由低焓制冷剂的通过作为蒸发器或冷凝器/气体冷却器运行的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引导的第一子质量流以及高焓制冷剂的通过第四流动路径22引导的第二子质量流构成的均匀的混合物。
在冷却剂回路3a中,由输送设备30抽吸的冷却剂被引导至加热换热器31。当穿流加热换热器31时,热量从冷却剂传递给乘客舱的进入空气。在此,乘客舱的通过空调设备27传导并且在溢流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时被预热的进入空气被加热到所期望的温度并且然后被输送给乘客舱。
切换构成为三通阀的第二分支部位37,使得冷却剂完全地穿流第二旁路流动路径36。冷却剂换热器32未被加载冷却剂。
在冷却剂回路3a的构成为三通阀的第一分支部位34a处,冷却剂被分成流向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第一子质量流和通过第一旁路流动路径的第二子质量流33a。根据需求,子质量流的份额能够在0到100%之间。
在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中,热量从在制冷剂回路2a中循环的制冷剂传递给在冷却剂回路3a中循环的冷却剂。在此传递的热量和制冷剂回路2a中的高压能够借助于冷却剂的子质量流的份额来调控。
当在热气模式下的运行中接通系统1a时,冷却剂的通过第一旁路流动路径33a引导的第二子质量流明显大于冷却剂的通过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引导的第一子质量流,以便控制和限制从制冷剂到冷却剂的热传递。
在系统1a在热气模式下运行的静止状态中,冷却剂的通过第一旁路流动路径33a传导的第二子质量流明显低于冷却剂的通过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引导的第一子质量流,以便将从制冷剂到冷却剂的热传递最大化。在此,第一旁路流动路径33a能够是完全关闭的,使得整个冷却剂质量流穿流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以进行热传递。
此外,通过有针对性地打开和关闭制冷剂回路2a的第四流动路径22能够调控在加热换热器31中作为传递给乘客舱的进入空气的热量的加热功率。随着第四流动路径22的进一步打开从而随着制冷剂的通过第四流动路径22的子质量流相对于整个制冷剂质量流的份额的提高,制冷剂回路2a的运行的效率或效力减小。
作为用于加热冷却剂从而在穿流加热换热器31时用于加热乘客舱的进入空气的附加的可行性,冷却剂回路3a能够构成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优选在冷却剂的流动方向上直接设置在加热换热器31上游。
在第一系统1a在根据图1c分别具有冷却动力总成的部件的具有低或高的制冷需求的制冷设施模式下运行时,在高压水平下从压缩机4流出的制冷剂被完全传导至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切换第三三通阀21,使得第四流动路径22不由制冷剂穿流。
切换第一三通阀9和第二三通阀12,使得从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流出的制冷剂在第二分支部位17处通过第一流动路径10从而通过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高压区域传导至第一分支部位14。围绕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高压区域的旁路流动路径16是关闭的。
从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流出的制冷剂在第一分支部位14处被分成通过具有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以及上游的第一膨胀机构9的第一流动路径10的第一子质量流和通过具有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和上游的第二膨胀机构12的第二流动路径13的第二子质量流。根据需求,子质量流的份额能够在0到100%之间。
在穿流第一三通阀9时,制冷剂的第一子质量流分别从高压水平开始减压并且被引导至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第一三通阀9分别尤其作为膨胀阀运行。当第一系统1a在具有低的制冷需求的制冷设施模式下运行时制冷剂从高压水平减压到中压水平,而当第一系统1a在具有高的制冷需求的制冷设施模式下运行时制冷剂从高压水平减压到低压水平。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分别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当第一系统1a在具有低的冷却需求的制冷设施模式下运行时在中压水平下运行,而当第一系统1a在具有高的制冷需求的制冷设施模式下运行时在低压水平下运行,使得由制冷剂相应地吸收热量。在此,乘客舱的通过空调设备27传导的进入空气在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溢流时总是被冷却。当第一系统1a在具有低的制冷需求的制冷设施模式下运行时,与当第一系统1a在具有高的制冷需求的制冷设施模式下运行时相比,更少的热量被传递给制冷剂。
制冷剂的从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流出的第一子质量流分别被传导至第三三通阀21。在穿流第三三通阀21时,制冷剂减压至低压水平并且被引导至第一通入部位15。第三三通阀21作为膨胀机构运行,尤其作为膨胀阀运行。
在穿流第二三通阀12时,制冷剂的第二子质量流分别从高压水平减压到低压水平并且被引导至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第二三通阀12作为膨胀机构运行,尤其作为膨胀阀运行。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用于从冷却剂到制冷剂的热传递。在此,冷却剂被冷却,以便随后从热源28如机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的电池吸收热量。第二子质量流在流出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之后被传导至第一通入部位15。
在第一通入部位15处,制冷剂的这两个子质量流分别彼此混合,并通过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低压区域由压缩机4抽吸。在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中,从在高压水平下的制冷剂到在低压水平下的制冷剂传递热量,以便例如一方面使液态的制冷剂在冷凝后进一步冷却而另一方面使压缩机4上游的抽吸气体过热。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使用引起在系统1a在制冷设施模式下运行时的功率和效力的改进。
在冷却剂回路3a中,由输送设备30抽吸的冷却剂被引导至加热换热器31。然而,加热换热器31未被加载乘客舱的进入空气,使得在加热换热器31中不传递热量。构成为三通阀的第二分支部位37被切换为,使得冷却剂完全地通过冷却剂-换热器32传导,所述冷却剂-换热器用作为用于冷却剂的热沉,例如用于加热机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的部件如电池,或者用于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传递。第二旁路流动路径36是关闭的。
冷却剂回路3a的第一分支部位34a的三通阀被切换为,使得冷却剂完全地被传导至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第一旁路流动路径33a是关闭的并且未被加载冷却剂。在穿流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时由冷却剂吸收的热量在穿流冷却剂-换热器32时再次由冷却剂导出。
为了有效地冷却或加热乘客舱的进入空气,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内的制冷剂的压力水平可在高压水平和低压水平之间无级地调控,尤其调控到中压水平。
在图2中示出第二系统1b,所述第二系统具有在制冷剂侧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上游的第四膨胀机构23以及与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连接的收集器-干燥器6。
根据图1a的第一系统1a和根据图2的第二系统1b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第四膨胀机构23在制冷剂回路2b内构成以及围绕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旁路流动路径33a构成有在冷却剂回路3b内的相关的分支部位34a和相关的通入部位35a的构成。第二系统1b的冷却剂回路3b不构成有围绕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旁路流动路径33a。
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上游的第四膨胀机构23在制冷剂回路2b内设置在第三分支部位20和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之间。
系统1a、1b的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通过第四膨胀机构23的构成产生如下可行性:将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内的制冷剂的压力调节到相对于压缩机4出口处的高压水平更低的压力水平。以这种方式,与不构成第四膨胀机构23的情况相比,能够迫使在压缩机4处的更大的压力比,这一方面导致压缩机4的更高的电功率消耗。另一方面,随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内的制冷剂的压力水平降低,从制冷剂到在冷却剂回路3b中循环的冷却剂的热传递受限制地设定。因此,在图2中的系统1b的冷却剂回路3b中,不需要构成图1a中的系统1a的冷却剂回路3a的旁路流动路径33a。第四膨胀机构23的构成主要与系统1b在热气模式下的运行有关。
从图3中看到第三系统1c,所述第三系统具有围绕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冷却剂侧的第一旁路流动路径33a以及冷却剂侧的积蓄器24。
根据图1a的第一系统1a和根据图3的第三系统1c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制冷剂回路2c内的积蓄器24的构成,而不是在制冷剂侧与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连接的收集器-干燥器6。换热器-组合元件25b不构成有收集器-干燥器6。
积蓄器24在低压侧设置在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上游并且在此设置在第一通入部位15和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低压区域之间。
系统1a、1c的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在蒸发器和压缩机4之间从而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在压缩机4上游设置用于存储和暂存在制冷剂回路2c的低压区域中的制冷剂的设备时,如在根据图3的第三系统1c中那样,将所述设备称为积蓄器,而在设置用于存储和暂存在制冷剂回路2a、2b的高压区域中的制冷剂的设备时,如在根据图1a的第一系统1a和根据图2的第二系统1b中那样,将所述设备称为收集器。
根据图1a的第一系统1a的冷却剂回路3a和根据图3的第三系统1c的冷却剂回路3a是相同的。
在图4中示出第四系统1d,所述第四系统具有在制冷剂侧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上游的第四膨胀机构23以及在制冷剂侧的积蓄器24。
根据图2的第二系统1b和根据图4的第四系统1d之间的主要区别还在于积蓄器24在制冷剂回路2d内构成,而不是在制冷剂侧与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连接的收集器-干燥器6。根据图2的第二系统1b的冷却剂回路3b和根据图4的第四系统1d的冷却剂回路3b是相同的。积蓄器24又在低压侧设置在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上游并且在此设置在第一通入部位15和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低压区域之间。
通过系统1a、1b、1c、1d,由于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在中压水平下从而在高于低压水平的压力水平或与低压水平所关联的温度水平相比更高的温度水平下的运行,分别提供如下可行性:在相对于环境提高的温度水平下运行经由通过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热耦合到制冷剂回路2a、2b、2c、2d上的冷却剂回路。
由于传递给在冷却剂回路中循环的冷却剂的热量,例如机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的废热,冷却剂被加热。如果并非所有从热源28传递给冷却剂的热量都在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中传递给冷却剂,那么在冷却剂回路中循环的冷却剂被进一步加热。因为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能够在中压水平下从而在比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更高的压力水平和温度水平下运行,所以冷却剂回路的热量能够在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中在提高的压力水平下传递。因此,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中的热量可在提高的温度水平下从冷却剂传递给制冷剂。因为随着压缩机4的抽吸压力提高,所需要的压缩功是更小的,所以系统1a、1b、1c、1d的效率在运行期间升高。
在用于在制冷剂和在未示出的附加的冷却剂回路中循环的冷却剂之间进行热传递的换热器8的一个替选的构成方案中,附加的冷却剂回路能够在如下温度水平下运行,所述温度水平对应于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中的温度水平,低于或高于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中的温度水平。
当制冷剂回路2a、2b、2c、2d的制冷剂串行地穿流换热器8和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时,在换热器8中根据需求能够输出或吸收经由换热器8与制冷剂回路2a、2b、2c、2d热耦合的附加的冷却剂回路的冷却剂的热量,因为在换热器8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水平从而温度水平在高压水平和作为压缩机4的抽吸压力的低压水平之间是可设定的。
附图标记列表
1a、1b、1c、1d 系统
2a、2b、2c、2d 制冷剂回路
3a、3b 冷却剂回路
4 压缩机
5 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
6 收集器-干燥器
7 回路内部的换热器
8 制冷剂-空气-换热器,换热器
9 第一膨胀机构,第一三通阀
10 第一流动路径
11 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
12 第二膨胀机构,第二三通阀
13 第二流动路径
14 第一分支部位
15 第一通入部位
16 旁路流动路径
17 第二分支部位
18 第三流动路径
19 连接部位
20 第三分支部位
21 第三膨胀机构,第三三通阀
22 第四流动路径
23 第四膨胀机构
24 积蓄器
25a、25b 换热器-组合元件
26 穿流机构-组合元件
27 空调设备
28 热源
30 输送设备
31 加热换热器
32 冷却剂-换热器
33a 第一旁路流动路径
34a 第一分支部位
35a 第一通入部位
36 第二旁路流动路径
37 第二分支部位
38 第二通入部位

Claims (22)

1.一种用于对乘客舱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且用于与机动车辆的动力总成的部件进行热传递的系统(1a、1b、1c、1d),所述系统具有制冷剂回路(2a、2b、2c、2d),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压缩机(4)、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换热器(8)与在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上游的第一膨胀机构(9)以及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与在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上游的第二膨胀机构(12),其中所述换热器(8)与所述第一膨胀机构(9)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10)中并且所述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与所述第二膨胀机构(12)设置在第二流动路径(13)中,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分别在分支部位(14)和通入部位(15)之间延伸并且能够平行地并且彼此不相关地加载有制冷剂,其中所述分支部位(14)在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下游,并且所述通入部位(15)在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压缩机(4)上游,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2a、2b、2c、2d)具有第三流动路径(18)和第四流动路径(22),其中
-所述第三流动路径(18)以在设置在所述第一流动路径(10)内的连接部位(19)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流动路径(13)内的第二膨胀机构(12)之间延伸的方式构成,其中所述连接部位(19)在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所述换热器(8)下游,以及
-所述第四流动路径(22)以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4)和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之间的分支部位(20)和第三膨胀机构(21)之间延伸的方式构成,其中所述第三膨胀机构(21)在所述第一流动路径(10)内设置在所述第一流动路径(10)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13)的所述连接部位(19)和所述通入部位(1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2a、2b、2c、2d)的第二膨胀机构(12)和/或第三膨胀机构(21)分别构成为三通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2a、2b、2c、2d)具有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所述回路内部的换热器以第一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与所述第一流动路径(10)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13)的分支部位(14)之间以及以第二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流动路径(10)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13)的通入部位(15)和所述压缩机(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2a、2b、2c、2d)具有围绕所述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第一区域的旁路流动路径(16),所述旁路流动路径以在分支部位(17)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流动路径(10)内的第一膨胀机构(9)之间延伸的方式构成,其中所述旁路流动路径(16)的分支部位(17)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和所述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第一区域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2a、2b、2c、2d)的第一膨胀机构(9)构成为三通阀。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2a、2b、2c、2d)的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和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以在换热器-组合元件(25a、25b)内集成的方式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2a、2b、2c、2d)具有所述制冷剂的与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连接的收集器-干燥器(6)或者具有所述制冷剂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流动路径(10)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13)的通入部位(15)和所述压缩机(4)之间的积蓄器(2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2a、2b、2c、2d)的第一膨胀机构(9)和第二膨胀机构(12)以在穿流机构-组合元件(26)内集成的方式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2a、2b、2c、2d)的第三膨胀机构(21)与所述第一膨胀机构(9)和所述第二膨胀机构(12)以在所述穿流机构-组合元件(26)内集成的方式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2b、2d)具有设置在所述第四流动路径(22)的在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压缩机(4)下游的分支部位(20)和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之间的第四膨胀机构(23)。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冷却剂回路(3a、3b)构成有输送设备(30)、加热换热器(31)和冷却剂-换热器(32),所述输送设备、加热换热器和冷却剂-换热器彼此串联设置并且能够相继地被加载冷却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1a,1c),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剂回路(3a)具有围绕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旁路流动路径(33a),所述旁路流动路径以在分支部位(34a)和通入部位(35a)之间延伸的方式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1a,1c),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剂回路(3a)的围绕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旁路流动路径(33a)的分支部位(34a)设置在所述冷却剂-换热器(32)和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之间,并且围绕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旁路流动路径(33a)的通入部位(35a)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和加热换热器(31)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剂回路(3a、3b)具有围绕所述冷却剂-换热器(32)的旁路流动路径(36),所述旁路流动路径以在分支部位(37)和通入部位(38)之间延伸的方式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剂回路(3a、3b)的围绕所述冷却剂-换热器(32)的旁路流动路径(36)的分支部位(37)设置在所述加热换热器(31)和所述冷却剂-换热器(32)之间,并且围绕所述冷却剂-换热器(32)的旁路流动路径(36)的通入部位(38)设置在所述冷却剂-换热器(32)和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在所述制冷剂回路(2a、2b、2c、2d)的第一流动路径(10)内的换热器(8)以可作为蒸发器和可作为所述制冷剂的冷凝器/气体冷却器运行的方式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制冷剂回路(2a、2b、2c、2d)的第一流动路径(10)内的换热器(8)构成为用于对乘客舱的进入空气进行空气调节的制冷剂-空气-换热器并且设置在空调设备(27)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a、1b、1c、1d),
其特征在于,
用于对乘客舱的进入空气进行空气调节的所述冷却剂回路(3a、3b)的加热换热器(31)设置在空调设备(27)内。
19.一种用于在热气模式下运行根据权利要求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对乘客舱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且用于与机动车辆的动力总成的部件进行热传递的系统(1a,1c)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分支部位(20)处将在高压水平下从制冷剂回路(2a,2c)的压缩机(4)流出的制冷剂分成流向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第一子质量流和通过流动路径(22)的第二子质量流,
-切换第一三通阀(9),使得所述制冷剂的从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流出的第一子质量流被传导至所述第一三通阀(9)并且在穿流所述第一三通阀(9)时从高压水平减压至中压水平并且引导至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
-在作为所述制冷剂的冷凝器/气体冷却器运行的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溢流时预热所述乘客舱的通过空调设备(27)传导的进入空气,
-切换第二三通阀(12)和第三三通阀(21),使得所述制冷剂的第一子质量流在从所述制冷剂-空气-换热器(8)流出后传导至所述第二三通阀(12)并且在穿流所述第二三通阀(12)时从中压水平减压至低压水平并且引导至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
-冷却流过所述第二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11)的冷却剂,并且在从所述冷却剂到所述制冷剂的热传递中使所述制冷剂蒸发,以及通过所述冷却剂从热源(28)吸收热量,
-当穿流第三三通阀(21)时将所述制冷剂的引导通过所述流动路径(22)的第二子质量流从高压水平减压至低压水平,以及
-混合在低压水平下的制冷剂的子质量流,并且通过回路内部的换热器(7)的低压区域由压缩机(4)抽吸制冷剂质量流,
-将在冷却剂回路(3a)中循环的冷却剂传导至加热换热器(31)并且将在所述加热换热器(31)溢流时所述乘客舱的通过所述空调设备(27)传导以及被预热的进入空气加热,
-将所述冷却剂分成流向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第一子质量流和通过围绕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旁路流动路径(33a)的第二子质量流,以及
-将在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中的热量从在所述制冷剂回路(2a、2c)中循环的制冷剂传递给在所述制冷剂回路(3a)中循环的冷却剂,其中将在制冷剂回路(2a、2c)中所传递的热量和高压借助于通过所述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和所述旁路流动路径(33a)的子质量流的份额调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通所述系统(1a,1c)时,所述冷却剂的通过围绕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旁路流动路径(33a)传导的第二子质量流明显大于流过所述冷却剂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第一子质量流。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系统(1a,1c)的运行的静止状态下,所述冷却剂的通过围绕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旁路流动路径(33a)传导的第二子质量流明显小于所述冷却剂的流过所述第一制冷剂-冷却剂-换热器(5)的所述第一子质量流。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热换热器(31)中,传递给所述乘客舱的进入空气的热量通过设定所述制冷剂的所述第二子质量流来调控。
CN202210253878.0A 2021-03-16 2022-03-15 对乘客舱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与机动车辆动力总成部件热传递的系统及运行该系统的方法 Pending CN1150713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106352.3 2021-03-16
DE102021106352 2021-03-16
DE102022105363.6 2022-03-08
DE102022105363.6A DE102022105363A1 (de) 2021-03-16 2022-03-08 System zum Klimatisieren der Luft eines Fahrgastraums und zur Wärmeübertragung mit Komponenten eines Antriebsstrangs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 System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1366A true CN115071366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114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3878.0A Pending CN115071366A (zh) 2021-03-16 2022-03-15 对乘客舱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与机动车辆动力总成部件热传递的系统及运行该系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1366A (zh)
DE (1) DE102022105363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2105363A1 (de)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6875B (zh) 热系统、具有热系统的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以及用于运行热系统的方法
KR102382721B1 (ko) 자동차의 통합 열관리 시스템
US9855815B2 (en) Device for the thermal management of a cabin and of a drivetrain of a vehicle
US10245918B2 (en) Heat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and method for air-conditioning a vehicle
US10571164B2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R102294593B1 (ko) 자동차의 열 시스템 및 상기 열 시스템의 작동 방법
KR20180093184A (ko) 자동차의 통합 열관리 시스템
CN110466309B (zh) 车辆的冷却和加热系统
US11850915B2 (en) Method for the thermal conditioning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or of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a vehicle, and vehicle
KR102210277B1 (ko) 자동차의 공기 조화 시스템용 장치 및 상기 장치의 작동 방법
JP6590321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11752833B2 (en) System for air-conditioning the air of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and for heat transfer with drive components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ystem
KR102188104B1 (ko) 자동차용 열 시스템 및 상기 열 시스템의 작동 방법
KR20170094015A (ko) 차량용 배터리의 열관리 시스템
US11472255B2 (en) Chiller/warmer combination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US20220410657A1 (en) Vehicle heat pump system
CN112895843A (zh) 用于机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和具有这种热管理系统的机动车
US20230339293A1 (en) System for air-conditioning the air of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and for heat transfer by way of components of a powertrain of a motor vehicle, as well as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ystem
KR20210090004A (ko) 차량용 히트펌프의 냉매 시스템 모듈
CN115071366A (zh) 对乘客舱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与机动车辆动力总成部件热传递的系统及运行该系统的方法
KR102359106B1 (ko) 승객실의 에어 컨디셔닝 및 자동차의 구동 부품과의 열 전달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시스템 작동 방법
JP2022098411A (ja) モビリティ統合熱管理システム
CN111845244A (zh) 热综合管理系统
WO2021261320A1 (ja) 車両用冷却装置
CN115139778B (zh) 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