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1608B - 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1608B
CN115061608B CN202210668612.2A CN202210668612A CN115061608B CN 115061608 B CN115061608 B CN 115061608B CN 202210668612 A CN202210668612 A CN 202210668612A CN 115061608 B CN115061608 B CN 115061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icon
value
bar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86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61608A (zh
Inventor
蔡晨
伍科
余海涛
王劲松
孙鸿成
彭仁勇
陈美远
刘依依
张建建
王金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06686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1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1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1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61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1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采集并解析棒位数据,将解析棒位数据得到的解析数据加入数据链表;读取数据链表并根据实测棒位值生成动态图标进行显示,根据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生成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的图标;所述动态图标用于响应于实测棒位值的数值变化而同步变化,以动态显示实测棒位值的动态图标在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与棒位到底信号值图标之间的位置;根据控制数据生成触控图标进行显示;触控图标用于响应触控操作,并将变化后的显示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一次性显示所有控制棒的棒位信息以及实现对外部装置的控制棒的控制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棒位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反应堆控制棒的实测棒位、给定棒位、上极限与下极限等信息,是反应堆控制的重要显示设备之一。传统的棒位显示装置由实测棒位显示仪和给定棒位显示仪组成。其中,实测棒位显示仪能直接显示所有控制棒的实测棒位信息,给定棒位显示仪只能显示一组控制棒的给定棒位值,不能一次性全部显示,需要通过相应的切换开关来切换显示每个棒组的给定棒位值,棒位显示装置设备主要采用模拟技术和小规模集成电路完成,信号处理较为复杂,功能分散,显示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以实现一次性显示所有控制棒的棒位信息以及实现对外部装置的控制棒的控制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包括:
采集并解析棒位数据,将解析棒位数据得到的解析数据加入数据链表;其中,解析数据包括给定棒位值、实测棒位值、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
读取数据链表并根据实测棒位值生成动态图标进行显示,根据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生成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的图标;所述动态图标用于响应于实测棒位值的数值变化而同步变化,以动态显示实测棒位值的动态图标在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与棒位到底信号值图标之间的位置;
根据控制数据生成触控图标进行显示;触控图标用于响应触控操作,以使与触控图标对应的显示信息相应变化,并将变化后的显示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变化后的显示信息进行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信息包括给定棒位值和挂棒状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图标包括:
挂棒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改变挂棒状态信息,并将改变后的显示的挂棒状态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挂棒状态信息进行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图标还包括:
+1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1,并将加1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加1的数值进行控制操作;
-1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1,并将减1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减1的数值进行控制操作;
清零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清零,并将清零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清零后的给定棒位值进行控制操作;
同步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将显示的实测棒位值同步至给定棒位值,并将同步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同步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进行控制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棒位显示系统,包括:
采集及解析单元,用于采集并解析棒位数据,将解析棒位数据得到的解析数据加入数据链表;其中,解析数据包括给定棒位值、实测棒位值、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
动态图标生成单元,用于读取数据链表并根据实测棒位值生成动态图标进行显示,根据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生成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的图标;所述动态图标用于响应于实测棒位值的数值变化而同步变化,以动态显示实测棒位值的动态图标在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与棒位到底信号值图标之间的位置;
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控制数据生成触控图标进行显示;触控图标用于响应触控操作,以使与触控图标对应的显示信息相应变化,并将变化后的显示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变化后的显示信息进行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图标生成单元包括:
挂棒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挂棒触控图标;所述挂棒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改变挂棒状态信息,并将改变后的显示的挂棒状态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挂棒状态信息进行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图标生成单元还包括:
+1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1触控图标;所述+1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1,并将加1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加1的数值进行控制操作;
-1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1触控图标;所述-1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1,并将减1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减1的数值进行控制操作;
清零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清零触控图标;所述清零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清零,并将清零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清零后的给定棒位值进行控制操作;
同步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同步触控图标,所述同步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将显示的实测棒位值同步至给定棒位值,并将同步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同步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进行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图标生成单元通过冗余CAN总线与外部装置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所述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的棒位显示系统,包括:
嵌入式系统,用于通过冗余CAN总线与外部装置连接;
棒位到顶信号值计算与显示单元,设于嵌入式系统,用于解析棒位数据计算得到棒位到顶信号值并生成图标进行显示;
棒位到底信号值计算与显示单元,设于嵌入式系统,用于解析棒位数据计算得到棒位到底信号值并生成图标进行显示;
实测棒位值计算与显示单元,设于嵌入式系统,用于解析棒位数据计算得到实测棒位值并生成动态图标进行显示;
给定棒位值计算与显示单元,设于嵌入式系统,用于解析棒位数据计算得到定棒位值并生成图标进行显示;
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触控图标;以及
界面单元,用于显示各个图标。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所述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采集并解析棒位数据,将解析棒位数据得到的解析数据加入数据链表;读取数据链表并根据实测棒位值生成动态图标进行显示,根据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生成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的图标;根据控制数据生成触控图标进行显示,从而通过动态图标和触控图标实现了一次性显示所有控制棒的棒位信息以及实现对外部装置的控制棒的控制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棒位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棒位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显示界面的各图标的布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棒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以实现一次性显示所有控制棒的棒位信息以及实现对外部装置的控制棒的控制操作。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参考图1-5所示,包括:
S1.采集并解析棒位数据,将解析棒位数据得到的解析数据加入数据链表;其中,解析数据包括给定棒位值、实测棒位值、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
通过从外部装置即控制棒的控制装置采集棒位数据进行解析,可以得到包括给定棒位值、实测棒位值、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的解析数据,将该解析数据加入数据链表中,便于后续步骤的使用。
S2.读取数据链表并根据实测棒位值生成动态图标进行显示,根据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生成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的图标;所述动态图标用于响应于实测棒位值的数值变化而同步变化,以动态显示实测棒位值的动态图标在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与棒位到底信号值图标之间的位置;
通过将实测棒位值生成动态的图标进行显示,从而,可直观的通过动态图标的变化来反映实测棒位值的变化,如动态图标为长长的光柱;光柱的上下两端上分别是棒位到顶信号值(上限)和棒位到底信号值(下限),则实测棒位值的长长的光柱在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与棒位到底信号值图标之间的位置实时变动,可更直观的显示实测棒位值的变动情况。
同理,可将所有控制棒的解析数据同时进行显示,从而可直观的知晓每束控制棒的实测棒位值的详细的变动情况。
S3.根据控制数据生成触控图标进行显示;触控图标用于响应触控操作,以使与触控图标对应的显示信息相应变化,并将变化后的显示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变化后的显示信息进行控制操作。
生成触控图标是为了可以响应触控操作更为方便的变更显示的图标信息以及外部装置根据变更后的图标信息及时的对控制棒进行控制操作,从而使显示的图标信息和控制操作成为一体,便于显示和操作同步。
从而,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并解析棒位数据,将解析棒位数据得到的解析数据加入数据链表;读取数据链表并根据实测棒位值生成动态图标进行显示,根据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生成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的图标;根据控制数据生成触控图标进行显示,从而通过动态图标和触控图标实现了一次性显示所有控制棒的棒位信息以及实现对外部装置的控制棒的控制操作。
参考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可通过计算机实现,具体的可通过工控机实现,工控机包括主机单元、带触摸屏的显示单元和电源;电源与主机单元连接;主机单元上设有接口航插单元。
采用一体化的工控机实现上述棒位控制方法可将给定棒位显示仪、实测棒位显示仪、挂棒操作、给定棒位校正操作等功能集合为一体来实现一次性将所有控制棒的棒位信息显示出来并减小设备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信息包括给定棒位值和挂棒状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图标包括:
挂棒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改变挂棒状态信息,并将改变后的显示的挂棒状态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挂棒状态信息进行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图标还包括:
+1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1,并将加1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加1的数值进行控制操作;
-1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1,并将减1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减1的数值进行控制操作;
清零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清零,并将清零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清零后的给定棒位值进行控制操作;
同步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将显示的实测棒位值同步至给定棒位值,并将同步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同步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进行控制操作。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各图标的显示,可按图2所示进行布置。正面布局从上至下依次为棒位到顶信号值状态图标显示(上限)、棒位到底信号值状态图标显示(下限)、实测棒位值的动态图标显示(矩形框内的光柱)、给定棒位值图标显示、挂棒触控图标显示、+1、-1、清零以及同步触控图标;整个界面的正面布局中的每束控制棒均有明显的标识,每组控制棒之间均有明显的间隔,符合人因工程,便于观看与操作。
采用一体化触摸屏集成设计,给定棒位、实测棒位与极限棒位等信息显示及挂棒、校正操作等功能集中在一个设备中,能同时完成所有控制棒的给定棒位和实测棒位图标显示,实测棒位采用数字与光柱两种显示方式,直观形象,显示分辨率达到1mm。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棒位显示系统,参考图2所示,包括:
采集及解析单元,用于采集并解析棒位数据,将解析棒位数据得到的解析数据加入数据链表;其中,解析数据包括给定棒位值、实测棒位值、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
动态图标生成单元,用于读取数据链表并根据实测棒位值生成动态图标进行显示,根据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生成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的图标;所述动态图标用于响应于实测棒位值的数值变化而同步变化,以动态显示实测棒位值的动态图标在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与棒位到底信号值图标之间的位置;
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控制数据生成触控图标进行显示;触控图标用于响应触控操作,以使与触控图标对应的显示信息相应变化,并将变化后的显示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变化后的显示信息进行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图标生成单元包括:
挂棒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挂棒触控图标;所述挂棒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改变挂棒状态信息,并将改变后的显示的挂棒状态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挂棒状态信息进行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图标生成单元还包括:
+1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1触控图标;所述+1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1,并将加1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加1的数值进行控制操作;
-1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1触控图标;所述-1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1,并将减1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减1的数值进行控制操作;
清零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清零触控图标;所述清零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清零,并将清零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清零后的给定棒位值进行控制操作;
同步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同步触控图标,所述同步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将显示的实测棒位值同步至给定棒位值,并将同步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同步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进行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图标生成单元通过冗余CAN总线与外部装置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所述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的棒位显示系统,参考图3所示,包括:
嵌入式系统,用于通过冗余CAN总线与外部装置连接;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系统设计包含4个CAN口,两两互为冗余,在任何一路CAN通讯出现故障后不会影响CAN数据的正常接收和发送。棒位信息的传输采用冗余CAN数字总线作为数据传输方式,减少了外部线缆,提高了设备信息化水平。
可选地,棒位显示系统通过冗余CAN总线接收外部装置发送的所有控制棒的给定棒位值信号、实测棒位值信号、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经过处理后在设计的显示界面相应位置显示,同时通过触摸屏界面的触控图标操作控制棒挂棒、加‘1’、减‘1’、清‘0’和同步等信号,并通过冗余CAN总线将挂棒信号和给定棒位校正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
可选地,嵌入式系统可为Linux嵌入式系统;本发明实施例的棒位显示系统可采用基于linux嵌入式系统的棒位显示终端设计,并采用挂棒操作、给定棒位失步校正等触摸屏软操作设计。
棒位到顶信号值计算与显示单元,设于嵌入式系统,用于解析棒位数据计算得到棒位到顶信号值并生成图标进行显示;
棒位到底信号值计算与显示单元,设于嵌入式系统,用于解析棒位数据计算得到棒位到底信号值并生成图标进行显示;
实测棒位值计算与显示单元,设于嵌入式系统,用于解析棒位数据计算得到实测棒位值并生成动态图标进行显示;
给定棒位值计算与显示单元,设于嵌入式系统,用于解析棒位数据计算得到定棒位值并生成图标进行显示;
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触控图标;以及
界面单元,用于显示各个图标。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所述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
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为操作员提供每束控制棒的给定棒位信息、实测棒位信息、极限位置灯信号、挂棒操作及状态指示、给定棒位校正操作。采用一体化触摸屏集成设计、基于linux嵌入式系统的棒位显示终端设计、挂棒与给定棒位失步校正采用触摸屏软操作设计、基于冗余CAN数字总线的棒位信息传输设计,操作员可以通过触控屏上显示的给定棒位值、实测棒位值、上下限指示灯迅速的判断控制棒的信息,可以通过挂棒触控图标迅速的执行每一根控制棒的挂棒动作,同时可以通过+1、-1、清零以及同步等触控图标迅速的执行每一根控制棒的棒位失步校正,从而,实现了减小了显控设备体积,操作方便,显示形象直观,简化了处理电路,便于维修或更换,减少了外部线缆,提高了设备信息化水平。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并解析棒位数据,将解析棒位数据得到的解析数据加入数据链表;其中,解析数据包括给定棒位值、实测棒位值、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
读取数据链表并根据实测棒位值生成动态图标进行显示,根据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生成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的图标;所述动态图标用于响应于实测棒位值的数值变化而同步变化,以动态显示实测棒位值的动态图标在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与棒位到底信号值图标之间的位置;
根据控制数据生成触控图标进行显示;触控图标用于响应触控操作,以使与触控图标对应的显示信息相应变化,并将变化后的显示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变化后的显示信息进行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显示信息包括给定棒位值和挂棒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触控图标包括:
挂棒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改变挂棒状态信息,并将改变后的显示的挂棒状态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挂棒状态信息进行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触控图标还包括:
+1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1,并将加1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加1的数值进行控制操作;
-1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1,并将减1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减1的数值进行控制操作;
清零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清零,并将清零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清零后的给定棒位值进行控制操作;
同步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将显示的实测棒位值同步至给定棒位值,并将同步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同步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进行控制操作。
2.一种棒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及解析单元,用于采集并解析棒位数据,将解析棒位数据得到的解析数据加入数据链表;其中,解析数据包括给定棒位值、实测棒位值、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
动态图标生成单元,用于读取数据链表并根据实测棒位值生成动态图标进行显示,根据棒位到顶信号值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生成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以及棒位到底信号值的图标;所述动态图标用于响应于实测棒位值的数值变化而同步变化,以动态显示实测棒位值的动态图标在棒位到顶信号值的图标与棒位到底信号值图标之间的位置;
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控制数据生成触控图标进行显示;触控图标用于响应触控操作,以使与触控图标对应的显示信息相应变化,并将变化后的显示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变化后的显示信息进行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触控图标生成单元包括:
挂棒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挂棒触控图标;所述挂棒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改变挂棒状态信息,并将改变后的显示的挂棒状态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挂棒状态信息进行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触控图标生成单元还包括:
+1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1触控图标;所述+1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1,并将加1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加1的数值进行控制操作;
-1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1触控图标;所述-1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1,并将减1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减1的数值进行控制操作;
清零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清零触控图标;所述清零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使显示的给定棒位值清零,并将清零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改变后的显示的清零后的给定棒位值进行控制操作;
同步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同步触控图标,所述同步触控图标用于响应于触控操作以将显示的实测棒位值同步至给定棒位值,并将同步后的给定棒位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以使相应的控制棒按照同步后的显示的给定棒位值进行控制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棒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图标生成单元通过冗余CAN总线与外部装置连接。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的棒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嵌入式系统,用于通过冗余CAN总线与外部装置连接;
棒位到顶信号值计算与显示单元,设于嵌入式系统,用于解析棒位数据计算得到棒位到顶信号值并生成图标进行显示;
棒位到底信号值计算与显示单元,设于嵌入式系统,用于解析棒位数据计算得到棒位到底信号值并生成图标进行显示;
实测棒位值计算与显示单元,设于嵌入式系统,用于解析棒位数据计算得到实测棒位值并生成动态图标进行显示;
给定棒位值计算与显示单元,设于嵌入式系统,用于解析棒位数据计算得到定棒位值并生成图标进行显示;
触控图标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触控图标;以及
界面单元,用于显示各个图标。
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
CN202210668612.2A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61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8612.2A CN115061608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8612.2A CN115061608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1608A CN115061608A (zh) 2022-09-16
CN115061608B true CN115061608B (zh) 2023-06-27

Family

ID=83201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8612.2A Active CN115061608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160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0737A (zh) * 2009-09-02 2010-09-22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化棒位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67060A (zh) * 2019-08-15 2020-02-07 西安交通大学 核反应堆棒控系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13192661A (zh) * 2021-04-27 2021-07-3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棒位监测系统、棒栅平衡判断方法及设备、功率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0737A (zh) * 2009-09-02 2010-09-22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化棒位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67060A (zh) * 2019-08-15 2020-02-07 西安交通大学 核反应堆棒控系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13192661A (zh) * 2021-04-27 2021-07-3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棒位监测系统、棒栅平衡判断方法及设备、功率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PLC的压水堆棒控棒位控制系统的研制;谭平;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库工程科技II辑;第5.2小节 *
西安脉冲堆稳态控制棒驱动机构;李红鹰等;核动力工程;第2.1小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1608A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021212A (ko) 화상표시장치 및 화상표시 방법
Papadakis et al. A system to measure, control and minimize end-to-end head tracking latency in immersive simulations
JP2010175557A (ja) 測定機器
CN103632643A (zh) 图像数据处理电路和显示系统
CN115061608B (zh) 一种集成控制棒操控的棒位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433466A (zh) 一种时码信号输出系统及方法
CN100508019C (zh) 多通道数字显示信号叠加装置及方法
CN202385229U (zh) 一种用于立体电视串扰测量的信号源
TWI222595B (en) Image overlapping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US20110261078A1 (en) Interactive magnification tool
CN217085537U (zh) 一种便携式微波系统测控台
CN210573337U (zh) 一种数字式板位显示器
EP271172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displays of waveforms
TWI251201B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 having pointer signal
JP4032491B2 (ja) 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JPH02301798A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08318723B (zh) 一种波形缩放方法、装置及系统
JPH06259219A (ja) 画像表示方法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タブレットシステム
CN201046113Y (zh) 医疗量测装置
SU1005017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ввода и вывода графическ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CN210055977U (zh) 视力检测系统
CN111414084B (zh) 空间可用性测试实验室及其使用方法和装置
CN213216953U (zh) 一种双屏幕监护仪
CN1124613A (zh) 立体x线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
CN214045773U (zh) 一种集图像视频和数据采集一体的水下摄像头探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