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9903A - 低耗能高散热性能的灯具 - Google Patents

低耗能高散热性能的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9903A
CN115059903A CN202210629792.3A CN202210629792A CN115059903A CN 115059903 A CN115059903 A CN 115059903A CN 202210629792 A CN202210629792 A CN 202210629792A CN 115059903 A CN115059903 A CN 115059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light
layer
lamp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97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62979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99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9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99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1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eparate elements interconnected by heat-conducting means, e.g. with heat pipes or thermally conductive bars between separate heat-sink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85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22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 F21V7/28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coa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F21Y2115/15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72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in street ligh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低耗能高散热性能的灯具,其包括:玻璃管灯罩;光源,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玻璃管灯罩内的灯条;以及散热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灯罩内,其中所述散热基板包括导热部和连接于所述导热部的散热部,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可导热地安装于所述导热部,所述散热部贴合于所述灯罩以传导热量。并且所述灯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的热辐射层、热辐射反射层和热辐射吸收层,以增强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低耗能高散热性能的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低耗能高散热性能的灯具。
背景技术
照明灯在发光的同时会产生热,例如现在应用越来越广泛的LED灯,其具有高亮度、节能等功效,但由于LED光源的发热量较大,常需要散热来保证其正常工作。理想的散热是发热的同时迅速将热导出并扩散开,扩散的同时能第一时间与空气交换散掉,但是现有的灯具都不能满足这样的散热要求。现有LED灯在进行散热设计时,一般在LED灯珠背面设置散热结构如鳍片式散热器,并且在灯罩与散热器上还需要设置有利于散热的通风通道,然而这种背面设置散热结构的散热性能并不是十分理想。
另外的现有的散热方案是通过在灯罩中加入散热风扇,即灯罩上设置有通风通道,散热风扇工作时将LED灯珠工作时充斥在灯罩内产生的热量自通风通道带出LED灯,从而通过风力对LED灯进行降温。但是,借助散热风扇的LED灯,其结构比较复杂。额外配置的散热风扇也需要占用用电功率,并且其占用了灯罩的内部空间,导致LED灯体积增大和较为笨重。
另外,现有LEDO灯都是铝质灯体,铝是高耗能的金属,每吨电解铝需要耗21000度电,按目前LED的水平每瓦需铝10克计算,大功率的以路灯计,一盏灯120瓦需要耗掉1200克,800盏就需一顿铝,一度电=0.997千克二氧化碳=0.272千克碳,即0.272*21000=5712千克=5.712吨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低耗能高散热性能的灯具,其包括:灯罩;光源,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灯罩内;以及散热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灯罩内,其中所述散热基板包括导热部和连接于所述导热部的散热部,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可导热地安装于所述导热部,所述散热部贴合于所述灯罩以传导热量。
优选地,所述灯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的背侧的第一热辐射层,其中所述第一热辐射层和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导热部的相反两侧。
优选地,所述灯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吸收层。
优选地,所述灯具的所述灯罩包括罩体区域,所述散热部在面向所述灯罩的所述罩体区域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凹槽和多个凸起,所述凹槽内形成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并且各个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热辐射层,其中所述第二热辐射层与所述灯罩的所述罩体区域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散热部的所述凸起贴合所述灯罩的所述罩体区域的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形成导光腔,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导热部之间形成导热腔。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形成导光腔,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导热部之间形成导热腔,所述灯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部的热辐射反射层,其中所述热辐射反射层设置在邻近所述导热部的位置,所述导热腔位于所述热辐射反射层和所述热辐射吸收层之内。
优选地,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包括光源段、反光段和延伸段,其中所述光源段用于安装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面向所述反光段地设置,所述反光段用于设置反光涂层从而反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线,所述延伸段和所述反光段的末端形成所述导光腔的出光口。
优选地,所述灯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部的所述反光段的聚光器,其面向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元件地布置。
优选地,所述聚光器纵向延伸并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反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光段包括弯折后向不同方向延伸的两个反光部分,并且所述聚光器设置在所述反光段的所述两个反光部分中间的过渡区域。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形成导光腔,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导热部之间形成导热腔,所述灯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的背侧的第一热辐射层,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吸收层,设置在邻近所述导热部的位置位于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反射层,和设置在所述散热部在面向所述灯罩的内表面的凹槽中的第二热辐射层,其中所述第二热辐射层与所述灯罩的所述罩体区域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热辐射层是近红外热辐射层,所述第一热辐射层是远红外热辐射层。
优选地,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包括光源段、反光段和延伸段,其中所述光源段用于安装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面向所述反光段地设置,所述反光段用于设置反光涂层从而反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线,所述延伸段和所述反光段的末端形成所述导光腔的出光口。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包括光源段和反光段,其中所述光源段和所述反光段的末端形成所述导光腔的出光口,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光源段上朝向所述反光段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灯具所述导热部形成导光腔,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导热部之间形成导热腔,所述散热部包括两部分,所述散热部的两部分之间具有开口,所述导热部的背侧设置有第一热辐射层,所述第一热辐射层是近红外热辐射层,以通过所述散热部之间的所述开口将热量穿透所述灯罩地辐射出去。
优选地,所述灯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吸收层,和设置在邻近所述导热部的位置位于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反射层,以将热量反射至所述热辐射吸收层。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包括光源段和两个反光段,其中两个反光段倾斜地延伸于所述光源段,两个所述反光段的末端形成所述导光腔的出光口,并且两个所述反光段延伸并用来设置反光层以反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线,所述发光元件朝向所述导光腔的所述出光口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灯罩是玻璃管,所述散热基板被置于所述灯罩中并与所述灯罩相接触以界定所述灯罩的一部分区域为透光区域。
优选地,所述灯罩中填充有氦气。
优选地,所述发光元件是荧光灯、LED或OLED。
优选地,所述散热基板是一个整体的铜片,其经弯折以后形成所述导热部和所述散热部。
优选地,各个所述凹槽沿环绕方向地延伸,对应地所述凹槽中设有环氧树脂层,其中所述第一热辐射层粘合于所述环氧树脂层。
优选地,所述发光元件是LED,并且是热电分离灯珠,其导热连接点直接焊接于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其中所述光源还包括电极层,其包括铜箔层和聚酰亚胺薄膜层,其中所述铜箔层背面粘合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灯具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光源组装于散热基板;以及(B)将组装有所述光源的所述散热基板置于灯罩中,以使所述光源的发光元件发光并且光线从所述灯罩的导光腔的出光口射出,其中所述散热基板被弯折形成导热部和散热部,其中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元件安装于所述导热部,其中所述导热部形成导光腔,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导热部之间形成导热腔,其中所述散热部贴合于所述灯罩的内表面以用于传导热量。
优选地,所述的灯具的制造方法还包括选自如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的背侧设置第一热辐射层,其中所述第一热辐射层和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导热部的相反两侧;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设置热辐射反射层和热辐射吸收层,其中所述热辐射反射层被布置成将热量反射至所述热辐射吸收层;以及在面向所述灯罩的内表面的所述散热部的凹槽中设置第二热辐射层,其中所述第二热辐射层与所述灯罩的罩体区域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灯具的散热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光源的发光元件发光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基板的导热部;以及(b)通过与所述导热部相连接的散热部与灯罩的罩体区域接触从而将热量传导出所述灯具。
优选地,所述的灯具的散热方法,还包括选自如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通过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的背侧的第一热辐射层辐射热量进入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导热部之间的导热腔;通过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吸收层吸收热量和通过设置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反射层将热量反射至所述热辐射吸收层;以及通过设置在面向所述灯罩的内表面的所述散热部的凹槽中的第二热辐射层通过近红外的方向辐射热量,其中所述第二热辐射层与所述灯罩的罩体区域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本发明的安装所述光源的的所述发光元件的基板是一个能够用来导热和散热的所述散热基板,其被弯折以后形成贴合于所述灯罩的所述罩体区域以用来传导热量;所述散热基板背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热辐射层以用来辐射热量;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散热部内表面设置有所述热辐射反射层和所述热辐射吸收层以加强散热效果;以及所述散热部蚀刻出所述凹槽以在所述散热部和所述灯罩的所述罩体区域的内表面之间的所述凹槽中可设置所述第二热辐射层以辐射热量,从而加强了散热性能。另外,本发明的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的所述反光段通过镀银形成的反射面,其反射率高,达到95%,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其他材质的反射膜,反射效率更高,光能利用效率更高,所述灯罩内填充惰性气体,防止镀银形成的反射面硫化发黑,从而使发光元件性能更持久;并且填充的惰性气体是氦气时,其优良的导热性能能进一步地增强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散热基板的具有贴壁凸起的散热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横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出光状态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纵向聚光器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灯具应用于照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第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灯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第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灯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灯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灯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第三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灯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第三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灯具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书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发明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申请。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申请的目的而提供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
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的存在或者附加。
如图1至图7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灯具,其包括灯罩10、光源20和散热基板30,所述灯罩10具有内腔11,所述光源20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元件21以及其他的驱动电路和导线等,以用来发出光线,其中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和所述散热基板30都设置在所述灯罩10的所述内腔11中,并且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安装于所述散热基板30,所述散热基板30用于及时将所述光源2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所述灯具。
更具体地,所述散热基板30被置于所述灯罩10中并且将所述灯罩10的所述内腔11分成导光腔111和导热腔112,其中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设置在所述导光腔111中,所述导光腔111具有出光口111,光线在所述导光腔111中被反射而导向所述出光口111,从而从所述出光口1111射出。
所述灯罩10包括透光区域12和罩体区域13,所述透光区域12和所述罩体区域13相组装或一体成形,所述灯罩12的所述透光区域12对应于所述导光腔111的所述出光口1111,从而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发出的光线在所述导光腔111中被反射而导向所述出光口1111并从所述透光区域12射出。
可以理解的是,在示意性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罩10包括所述透光区域12和所述罩体区域13,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灯罩10可以只包括所述罩体区域13而可以不包括所述透光区域12,这样光线在所述导光腔111中被反射而直接导向所述出光口111,以从所述出光口1111射出。
所述罩体区域13在这个示意的实施例中与所述透光区域12一体成形,即可以都是透光材质制成,如透明玻璃材料。即所述灯罩10在这个实施例可以是实施为一个延长形的玻璃管,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和所述散热基板30都被容纳在所述玻璃管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罩体区域13也可以是其他塑料材质如聚碳酸酯。
所述散热基板30包括导热部31和散热部32,所述散热基板30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基板,也可以是多个基板相连接而成。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基板30一体成形,并且被弯折后形成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散热部32,其中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灯罩10的所述透光区域12之间形成所述导光腔111,所述散热部32包括两部分320,其分别延伸于所述导热部31并且贴合于所述灯罩10的内表面101,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被安装于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导热部31,这样所述光源20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被传导至所述导热部31,并且至少一部分热量耦由所述导热部31传递至所述散热部32,并且进一步地藉由所述散热部32和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传递至所述灯具的外部。
参照图3所示,所述散热基板30可由导热性强的材料制成,例如铜或铝等。在这个实施例中, 所述散热基板30是由一个铜片制成。所述散热部32面向所述灯罩10的内壁101的一面可以具有多个凹槽321,其是通过蚀刻该铜片而形成,从而所述散热部32在面向所述灯罩10的内表面101的一面具有多个凸起322,所述凸起322和所述灯罩10的内表面101接触以用来传导热量。所述散热部32厚度可以是0.2-0.5mm,所述凹槽深度可以是0.03-0.1mm,例如所述散热部32厚度0.3mm,所述凹槽深度是0.05mm。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所述散热基板30可以实施为0.3mm的铜版,整体均温,各部分的温差会很小,所以再加辐射散热的所述导热腔112,可以使整个灯具能够降6-10℃。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具还包括聚光器40,其设置在所述灯罩10的所述导光腔12中并面向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地设置,以对所述发光元件21发出的光线进行汇聚。例如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光器40可以是一个纵向聚光透镜片,其是波浪形反光片,并且包括多个一体地连接的反光单元41,每个所述反光单元41呈杯状,对应一个所述发光元件21。
并且如图6中所示,通过调整所述聚光器40的每个所述反光单元41的弧度大小,可以调整光线的汇聚角度。例如在图6中示意中,所述聚光器40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具有周期性的峰点位置42和谷点位置43,当设计不同的峰点位置42和谷点位置43之间的距离时,可以得到不同大小角度范围的汇聚光线。如图6中所示,当该距离分别是2.86cm、2.25cm、1.41cm、和0.47cm,所述聚光器40可以用于分别汇聚得到13°、24°、36°和41°这样角度范围的汇聚光线。
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具还包括散热结构50,所述散热结构50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部31的面向所述散热部32的那一侧的第一热辐射层51,即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和所述第一热辐射层51分别位于所述导热部31的相反两侧,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发光时,其产生的热量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导热部31传导至所述热辐射层51,并且藉由所述第一热辐射层51向所述导热腔112辐射热量。
所述散热结构50还包括位于所述导热腔112内的设置在所述散热部32的内表面即面向所述导热部31的那一侧表面的两个热辐射反射层52和设置在所述散热部32的内表面并且位于两个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之间的热辐射吸收层53,以及设置在所述散热部32面向所述灯罩10的内壁101的一面的多个凹槽321内的第二热辐射层54。两个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位于所述散热基板30的邻近所述导热部31的那一侧,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位于所述散热基板30的远离所述导热部31的那一侧。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辐射层51、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和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连续地相连接以在在其内形成密封的所述导热腔112。其中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发光时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经由所述导热部31传导至与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接触的所述散热部31而传导出去以及通过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辐射出去,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发光时产生的热量的一部分传导至位于所述导热部31背侧的所述第一热辐射层51,以经由所述导热腔112辐射至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以及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发光时产生的热量的一部分导至位于所述导热部31背侧的所述第一热辐射层51,以经由所述导热腔112辐射到达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被反射至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从而传导至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的热量进一步地通过位于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的外表面的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辐射出去以及通过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和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传导出去。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散热基板30是金属基板,其具有预定的弹性,从而藉由其弹性使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贴合于所述灯罩10的内表面101,其中所述灯罩10优选地在这个实施例中是一个狭长形的玻璃管,其玻璃材质本身也是具有高辐射的远红外特性,从而具有优良的导热和散热性能。但是,金属散热基板如铜片在玻璃灯管中不容易做到使金属完全贴壁以用于传导热量,从而在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的外表面形成所述凹槽321,并且所述凹槽321中设置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并且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低于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的所述凸起322所在在平面,即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与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所在区域的所述内表面101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使到达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的热量直接被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辐射而穿透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的玻璃而加快散热。而所述凸起322与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所在区域的所述内表面101贴壁地相接触,从而有利于传导散热。
另外,为了将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的外表面形成所述凹槽321中,可以先将一层环氧树脂设置在所述凹槽321中,然后将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粘合于所述环氧树脂层上。并且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和所述环氧树脂层都较薄,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不超过金属的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的外表面,这样保持与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所在区域的所述内表面101之间具有距离,从而利于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进行散热。
另外,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可以是远红外热辐射层或近红外热辐射层。所述远红外热辐射层可以是各种具有远红外特性的辐射层,如锆英石(ZrO2·SiO2)、堇青石(2MgO·2AL2O3·5SiO2)等。优选地,其是近红外热辐射层,其中近红外热辐射层0.25μm波长以下具有优异的能穿透玻璃以及一些塑料材料如聚碳酸酯的热辐射性能,从而便于其以热辐射的方式进行散热。例如近红外热辐射层是三种以上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而成,如氧化铁、氧化钴和氧化镍混合而成并研磨成100nm。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灯罩10是玻璃管时,其长度方向是纵向方向,所述光源20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21也沿其纵向方向排布,所述散热基板30是片状金属如铜片,其沿纵向方向被置于所述灯罩10中,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的外表面形成的所述凹槽321优选地呈条状,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呈条状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凹槽321中。
优选地,所述凹槽321沿横向方向地和沿所述灯罩10的环绕方向地形成在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的外表面,从而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沿所述灯罩10的环绕方向地形成在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的所述凹槽321内。对应地,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的凸起322呈条状并且横向地环绕方向延伸,从而相比于纵向布置的所述凹槽321和纵向延伸的所述凸起322会在一定程度上隔断散热,这样横向地环绕方向布置的凸起322导热更顺畅,更利于所述散热部32 的传导散热。
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导热部31背侧的所述第一热辐射层31可以是近红外或远红外辐射层,优选地,所述第一热辐射层31是远红外辐射层,如锆英石(ZrO2·SiO2)、堇青石(2MgO·2AL2O3·5SiO2)等,这样便于其向所述导热腔112的空间中辐射热量。
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由可以反射热的涂层形成,例如反射热辐射的涂层例可以包含由银、铌、钽或锆组成的功能层。这样到达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的热被反射至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热辐射吸收材料包括选自于铜、铝、银、钨及其合金所构成的材料族群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其它可替代的材质,例如在这个实施例中,热辐射吸收材料含有氧化钛的材料或者含有氧化钛和还原氧化钛混合物的材料与锰酸铁混合而成。到达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的热量被集中吸收以后通过所述散热部32传导至所述灯罩10的玻璃材质的所述罩体区域13而被散发出去,或者通过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将热量穿透玻璃地辐射出去,从而实现高效的散热。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基板30和所述散热结构50的布置可使所述灯具在工作时降低20℃左右的温度。另外,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罩10内都填充有导热气体介质,如氦气。其是惰性气体,以防止所述灯具的材料的过度氧化,并且进一步地,其导热系数比空气更高,更利于辐射至所述导热腔112内的热量的导热。
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导热部31进一步地包括光源段311、反光段312和延伸段313,其中所述光源段311用于安装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所述发光元件21面向所述反光段312地设置,所述反光段312用于设置反光涂层从而反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21的光线,所述延伸段313和所述反光段312的邻近所述灯罩10的所述透光区域12的末端形成所述出光口1111。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在所述反光段312的反光涂层可以是各种能反光的涂层,例如可以是镜面铝、镀铬膜、镊铬膜等。在这个实施例中,其可以是镜面银。即例如通过镜面铜箔镀银以后和所述散热基板30热压合。并且所述灯罩10的所述导光腔111和所述导热腔112内填充有惰性气体如氮气、氦气等。或者所述惰性气体中可以添加氧气,这样从而中和焊锡残留助焊剂高温发出的卤素气体硫等。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惰性气体优选地采用氦气,其优异的传热性能可以协助散热。所述灯具在焊接部件时使用无卤锡膏或清除掉残留的有卤锡膏时,可以不加氧气以免影响至氦气的传热性能。
所述反光段312在这个实施例中包括两个反光部分如第一反光部分3121和第二反光部分3122,其弯折地延伸,并且所述聚光器40设置在所述反光段312并面向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例如设置在两个反光部分中间的过渡区域。所述第一反光部分3121延伸于所述光源段311,所述第二反光部分3122从所述第一反光部分3122弯折后延伸,所述第二反光部分3122和所述延伸段313呈夹角地延伸以形成所述灯具的出光角度。
如图7中所示,所述灯具还可包括一个安装头14,所述灯罩10可以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头14,所述安装头14可以在所述灯罩10的端部或中间部位,并且其可以安装于一个框架60上,这样多个所述灯具可以安装于所述框架60上以形成一个照明装置,并且各个所述灯具可转动以方便调整其出光方向,这些灯具的出光方向被调整而使所述照明装置具有合适的照射面积。
另外,本发明不像现有灯具中通常需要较大面积的铝制灯架,本发明的散热结构使得整个灯具的重量减轻,对所述灯罩10和结构配件的要求都会降低。例如本发明的所述灯罩10除了采用玻璃材料,也可工业塑料,其绝缘并且更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所述灯具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光源20组装于所述散热基板30;以及将组装有所述光源20的所述散热基板30置于所述灯罩10中,使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发光并且光线从所述灯罩10的导光腔111的所述出光口1111射出。
在上述方法中,将所述散热基板30弯折形成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散热部32,其中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安装于所述导热部31,其中所述导热部31形成所述导光腔111,所述散热部32和所述导热部31之间形成所述导热腔112,其中所述散热部32贴合于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以用于传导热量出所述灯具。
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将所述散热结构50形成于所述散热基板30,其具体地包括在所述导热部31安装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的相反另一侧附接一层优选是远红外辐射层的第一热辐射层51,在所述散热部32面向所述导热部31的内表面附接两层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和两层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之间的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
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将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沿其宽度方向蚀刻出条形的所述凹槽321,以及将优选为近红外辐射层的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粘合于设置有环氧树脂层的所述凹槽321中,并且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不凸于所述散热部32的所述凸起322,以与所述灯罩1的所述罩体区域13的内表面101具有间隙。
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将所述聚光器20安装于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导热部31并面向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方法中,可以将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和所述聚光器40以及所述散热结构50组装于所述散热基板30以后再将所述散热基板30弯折以形成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散热部32,也可以在所述散热基板30弯折以形成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散热部32以后,再分别在所述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散热部32布置所述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和所述聚光器40以及所述散热结构50。
另外,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在所述导热部31的局部设置反光层的步骤,例如所述导热部31会被弯折而形成所述光源段311、所述反光段312和所述延伸段313,其中在所述反光段312上可以形成反光层,例如可以是镜面铜上镀银以后再压合于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反光段312。另外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聚光器40安装于所述反光段312上,使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朝向所述聚光器40地设置。
另外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导热部31的所述反光段312进一步地弯折形成延伸于所述光源段311的所述第一反光部分3121和自所述第一反光部分3121弯折后延伸的所述第二光部分3122,并且所述第二光部分3122和所述延伸段313的末端形成所述导光腔111的所述出光口1111并且所述第二光部分3122和所述延伸段313的夹角界定出所述灯具的出光角度范围。
进一步地,在所述散热基板30置于所述灯罩10中后,还包括将所述灯罩10内充入惰性气体,优选是具有优异导性性能的氦气。并且在所述反光段312上用来形成有镀银反光层时,所述灯罩10内填充有氦气或氦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
另外,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具散热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11发光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导热部31;以及通过与所述导热部31相连接的所述散热部32与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接触从而将热量传导出所述灯具。
所述散热方法还包括步骤:将传导至所述导热部31的热量通过优选是远红外热辐射层的所述第一热辐射层51辐射进入所述导热腔112,通过设置在所述散热部32面向所述导热部31的内表面的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吸收热量和通过设置在所述散热部面向所述导热部31的内表面并且邻近所述导热部31的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将从所述导热腔112辐射至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的热量反射至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
另外,所述散热方法还包括步骤:通过所述散热部32的外表面的所述凸起322与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接触以将热量传导出所述灯具,以及通过设置在所述散热部32的外表面的所述凹槽321中的条形的沿环绕方向布置的优选为近红外热辐射层的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将热量辐射穿透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其中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与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保持间隙从而方便热辐射。
如图8至图9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类似地,所述灯具包括灯罩10、光源20、散热基板30和散热结构50。其中所述光源20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元件21,其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30上用于发出光线,所述散热结构50用来将所述光源20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所述灯具。
优选地,所述灯罩10是一个条形玻璃管,其截面为圆形,包括透光区域12和罩体区域13并且其内被所述散热基板30将其内腔11分成导光腔111和导热腔112,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基板30是一个整体的基板并且被弯折后形成导热部31和散热部32,其中所述导热部31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热对流孔314以将所述导光腔111和所述导热腔112相连通,从而使所述导光腔111和所述导热腔112之间产生热对流,从而方便所述导光腔111中热量进入所述导热腔112中。
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在对应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元件21的位置形成有开口323,也就是说,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32由两段组成,并且其末端相抵接从而由所述散热部32形成密封的所述导热腔112,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32包括两部分320,这两部分320沿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的弧形的内表面101延伸,并且两者末端之间有距离,从而形成所述开口323。
因为所述散热部32在这个实施例中形成有所述开口323,所述散热结构50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部31的背侧即朝向所述散热部32的那一侧的第一热辐射层51,所述热辐射层51与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位于所述导热部31的相反两侧。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辐射层51是近红外热辐射层,从而所述第一热辐射层51,将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产生的一部分热量从所述开口323穿透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地辐射出去。
所述导热部31包括光源段311和两个反光段312,其中两个反光段312倾斜地延伸于所述光源段311,两个所述反光段312的末端形成所述导光腔111的出光口1111,并且两个所述反光段312延伸并用来反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21的光线以界定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11的出光角度范围。所述灯罩10的所述透光区域12位于两个所述反光段312的末端之间。
设置在所述导热部31的所述光源段311的所述第一热辐射层51将热量辐射进入所述导热腔112并且从所述开口323辐射穿过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所述散热部32在邻近所述开口323的两端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散热结构50的两个热辐射吸收层53,在两个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和所述导热部31之间的所述散热部32上分别设置有热辐射反射层52,其中位于所述导热部31的所述反光段312背侧的所述第一热辐射层52将热量辐射进入所述导热腔112后被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反射而到达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从而进一步地通过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和所述散热部32和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相接触而将热量传导出所述灯具。
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32的两部分320分别从所述导热部31的两个所述反光段312弯折后延伸并且贴合于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以方便散热。类似地,所述散热部32面向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可以具有上述凹槽321和凸起322,并且也可以进一步地在所述凹槽321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
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被安装于所述导热部31的所述光源段311并且面向所述导光腔111的所述出光口1111和所述灯罩10的所述透光区域12地设置,所述导热部31的所述反光段312上设置有反光层,例如可以是镜面铜箔镀银层,所述发光元件21产生的光一部分直接射向所述透光区域12,另外的光线被设置在所述反光段312上的反光层被反射至所述透光区域12。
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具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光源20组装于所述散热基板30;以及将组装有所述光源20的所述散热基板30置于所述灯罩10中,使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朝向所述灯罩10内的所述导光腔的所述出光口1111地布置。
在上述方法中,将所述散热基板30弯折形成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散热部32,其中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安装于所述导热部31位于两个所述反光段312之间的所述光源段311并且面向所述出光口1111,其中所述导热部31形成所述导光腔111,所述散热部32和所述导热部31之间形成所述导热腔112,其中所述散热部32贴合于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以用于传导热量出所述灯具。
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将所述散热结构50形成于所述散热基板30,其具体地包括在所述导热部31的背侧附接一层优选是近红外辐射层的第一热辐射层51,在所述散热部32面向所述导热部31的内表面附接两层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和两层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之间的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并且所述散热部32在对应所述光源段311的位置形成有所述开口323。
可以理解的是,类似地,在上述方法中,可以将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和所述散热结构50组装于所述散热基板30以后再将所述散热基板30弯折以形成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散热部32,也可以在所述散热基板30弯折以形成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散热部32以后,再分别在所述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散热部32布置所述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和所述散热结构50。
另外,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在所述导热部31的局部设置反光层的步骤,即在所述导热部31的两个所述反光段312上可以形成反光层,例如可以是镜面铜上镀银以后再压合于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反光段312。
类似地,在所述散热基板30置于所述灯罩10中后,还包括将所述灯罩10内充入惰性气体,优选是具有优异导性性能的氦气。并且在所述反光段312上用来形成有镀银反光层时,所述灯罩10内填充有氦气或氦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
另外,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具散热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11发光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导热部31;以及通过与所述导热部31相连接的所述散热部32与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接触从而将热量传导出所述灯具。
所述散热方法还包括步骤:将传导至所述导热部31的热量通过优选是近红外热辐射层的所述第一热辐射层51辐射进入所述导热腔112并进一步通过所述散热部32开设出的所述开口323将热量透过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而辐射出去,通过设置在所述散热部32面向所述导热部31的内表面的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吸收热量和通过设置在所述散热部面向所述导热部31的内表面并且邻近所述导热部31的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将从所述导热腔112辐射至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的热量反射至位于所述散热部32的所述开口323两侧的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
如图10至图11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灯具,其中所述灯具包括灯罩10、光源20、散热基板30和散热结构50。其中所述光源20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元件21,其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30上用于发出光线,所述散热结构50用来将所述光源20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所述灯具。
优选地,所述灯罩10是一个条形玻璃管,其截面为圆形,包括透光区域12和罩体区域13并且其内被所述散热基板30将其内腔11分成导光腔111和导热腔112,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基板30是一个整体的基板并且被弯折后形成导热部31和散热部32。
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散热部32在对应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元件21的位置没有形成上述开口323,也就是说,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32由两段组成,并且其末端没有在对应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1的上方形成所述开口323。
所述散热结构50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部31的背侧即朝向所述散热部32的那一侧的第一热辐射层51,所述热辐射层51与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位于所述导热部31的相反两侧。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辐射层51是远红外热辐射层,所述散热结构50还包括一个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和一个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所述第一热辐射层51的远红外热辐射层将热量辐射至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和将部分热量辐射至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而被进一步地被反射至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从而进一步地通过所述散热部32和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将热量传导出所述灯具。
所述导热部31包括光源段311和一个反光段312,其中所述光源段311和所述反光段312的末端形成所述导光腔111的出光口1111,并且所述反光段312和所述光源段311延伸并且所述反光段311反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21的光线以界定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11的出光角度范围。所述灯罩10的所述透光区域12位于所述反光段312和所述光源段311的末端。所述反光段312上可以设置有增强光反射性能的反光层,例如上述的镜面铜箔上镀银层,其被压合于所述反光段312。
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设置在所述光源段311上朝向所述反光段312地设置,并且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只设置在面向所述光源段311的所述散热部32的那一部分的内表面上,面向所述反光段312的所述散热部32的那一部分的内表面可以没有设置所述辐射反射层52。
这个实施例中的所述反光段312可以包括延伸至所述光源段311的第一反光部分3121、改变延伸角度后从所述第一反光部分3121延伸的第二反光部分3122、以及改变延伸角度后从所述第二反光部分3122延伸的第三反光部分3123,这三段反光部分3121、3122和3123分别用来反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21的光线。
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32的两部分320分别从所述导热部31的所述光源段311和所述反光段312分别弯折后延伸并且贴合于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以方便散热。类似地,所述散热部32面向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可以具有上述凹槽321和凸起322,并且也可以进一步地在所述凹槽321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热辐射层54。
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具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光源20组装于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导热部31的所述光源段311;以及将组装有所述光源20的所述散热基板30置于所述灯罩10中,使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朝向所述导热部31的所述反光段312地布置。
在上述方法中,将所述散热基板30弯折形成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散热部32,其中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安装于所述导热部31的所述光源段311,其中所述导热部31的一个所述光源段311和一个所述反光段312形成所述导光腔111,所述光源段311和所述所述反光段312的末端之间形成所述导光腔111的所述出光口1111,所述散热部32和所述导热部31之间形成所述导热腔112,其中所述散热部32贴合于所述灯罩10的所述罩体区域13以用于传导热量出所述灯具。
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将所述散热结构50形成于所述散热基板30,其具体地包括在所述导热部31的所述光源段311背侧附接一层优选是远红外辐射层的第一热辐射层51,在所述散热部32面向所述导热部31的内表面附接一层所述热辐射反射层52和一层所述热辐射吸收层53。
可以理解的是,类似地,在上述方法中,可以将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和所述散热结构50组装于所述散热基板30以后再将所述散热基板30弯折以形成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散热部32,也可以在所述散热基板30弯折以形成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散热部32以后,再分别在所述所述导热部31和所述散热部32布置所述所述光源20的所述发光元件21和所述散热结构50。
另外,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在所述导热部31的局部设置反光层的步骤,即在所述导热部31的一个所述反光段312的三个反光部分上可以形成反光层,例如可以是镜面铜上镀银以后再压合于所述散热基板30的所述反光段312。
类似地,在所述散热基板30置于所述灯罩10中后,还包括将所述灯罩10内充入惰性气体,优选是具有优异导性性能的氦气。并且在所述反光段312上用来形成有镀银反光层时,所述灯罩10内填充有氦气或氦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
另外,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的所述灯具的散热方法,其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方法类似。
如图12和图13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第三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灯具,其中所述灯具包括灯罩10、光源20、散热基板30和散热结构50。其中所述光源20包括排列成至少一排的多个发光元件21,其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30上用于发出光线,所述散热结构50用来将所述光源20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所述灯具。
优选地,所述灯罩10是一个条形玻璃管,其截面为圆形,包括透光区域12和罩体区域13并且其内被所述散热基板30将其内腔11分成导光腔111和导热腔112,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基板30是一个整体的基板并且被弯折后形成导热部31和散热部32。
类似地,所述散热结构50包括第一辐射层51、热辐射反射层52和热辐射吸收层53,在此实施中不再赘述。
所述导热部31在这个实施例中是光源段311,其具有条形的安装槽3111,所述安装槽3111中可以有凸点3112,各个所述发光元件21可以是热电分离灯珠,并且各个所述发光元件21的导热连接点211可以直接和所述导热部31相连接如焊接,如焊接于所述安装槽3111中对应的凸点3112。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各所述发光元件21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类似的方式与所述导热部31相连接。
所述灯具的所述光源20还包括电极层22,其用来电连接于所述发光元件21以向所述发光元件21提供电能供应。所述电极层22包括铜箔层221,其背面可通过粘胶贴附于聚酰亚胺薄膜层222以通过聚酰亚胺薄膜层222作为支撑层而形成一个整体电极层22,例如所述铜箔层221背面可通过双面胶贴附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层222,这样不需要普通铝基板的绝缘阻热层。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26)

1.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罩;
光源,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灯罩内;以及
散热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灯罩内,其中所述散热基板包括导热部和连接于所述导热部的散热部,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可导热地安装于所述导热部,所述散热部贴合于所述灯罩以传导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的背侧的第一热辐射层,其中所述第一热辐射层和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导热部的相反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吸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灯罩包括罩体区域,所述散热部在面向所述灯罩的所述罩体区域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凹槽和多个凸起,所述凹槽内形成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并且各个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热辐射层,其中所述第二热辐射层与所述灯罩的所述罩体区域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散热部的所述凸起贴合所述灯罩的所述罩体区域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形成导光腔,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导热部之间形成导热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形成导光腔,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导热部之间形成导热腔,所述灯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部的热辐射反射层,其中所述热辐射反射层设置在邻近所述导热部的位置,所述导热腔位于所述热辐射反射层和所述热辐射吸收层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包括光源段、反光段和延伸段,其中所述光源段用于安装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面向所述反光段地设置,所述反光段用于设置反光涂层从而反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线,所述延伸段和所述反光段的末端形成所述导光腔的出光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部的所述反光段的聚光器,其面向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元件地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聚光器纵向延伸并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反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光段包括弯折后向不同方向延伸的两个反光部分,并且所述聚光器设置在所述反光段的所述两个反光部分中间的过渡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形成导光腔,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导热部之间形成导热腔,所述灯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的背侧的第一热辐射层,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吸收层,设置在邻近所述导热部的位置位于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反射层,和设置在所述散热部在面向所述灯罩的内表面的凹槽中的第二热辐射层,其中所述第二热辐射层与所述灯罩的所述罩体区域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热辐射层是近红外热辐射层,所述第一热辐射层是远红外热辐射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包括光源段、反光段和延伸段,其中所述光源段用于安装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面向所述反光段地设置,所述反光段用于设置反光涂层从而反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线,所述延伸段和所述反光段的末端形成所述导光腔的出光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包括光源段和反光段,其中所述光源段和所述反光段的末端形成所述导光腔的出光口,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光源段上朝向所述反光段地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形成导光腔,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导热部之间形成导热腔,所述散热部包括两部分,所述散热部的两部分之间具有开口,所述导热部的背侧设置有第一热辐射层,所述第一热辐射层是近红外热辐射层,以通过所述散热部之间的所述开口将热量穿透所述灯罩地辐射出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吸收层,和设置在邻近所述导热部的位置位于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反射层,以将热量反射至所述热辐射吸收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包括光源段和两个反光段,其中两个反光段倾斜地延伸于所述光源段,两个所述反光段的末端形成所述导光腔的出光口,并且两个所述反光段延伸并用来设置反光层以反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线,所述发光元件朝向所述导光腔的所述出光口地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是玻璃管,所述散热基板被置于所述灯罩中并与所述灯罩相接触以界定所述灯罩的一部分区域为透光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中填充有氦气。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是荧光灯、LED或OLED。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是一个整体的铜片,其经弯折以后形成所述导热部和所述散热部。
20.根据权利要求4或10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凹槽沿环绕方向地延伸,对应地所述凹槽中设有环氧树脂层,其中所述第一热辐射层粘合于所述环氧树脂层。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是LED,并且是热电分离灯珠,其导热连接点直接焊接于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电极层,其包括铜箔层和聚酰亚胺薄膜层,其中所述铜箔层背面粘合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层。
23.灯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光源组装于散热基板;以及
(B)将组装有所述光源的所述散热基板置于灯罩中,以使所述光源的发光元件发光并且光线从所述灯罩的导光腔的出光口射出,其中所述散热基板被弯折形成导热部和散热部,其中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元件安装于所述导热部,其中所述导热部形成导光腔,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导热部之间形成导热腔,其中所述散热部贴合于所述灯罩的内表面以用于传导热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灯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自如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
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的背侧设置第一热辐射层,其中所述第一热辐射层和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导热部的相反两侧;
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设置热辐射反射层和热辐射吸收层,其中所述热辐射反射层被布置成将热量反射至所述热辐射吸收层;以及
在面向所述灯罩的内表面的所述散热部的凹槽中设置第二热辐射层,其中所述第二热辐射层与所述灯罩的罩体区域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25.灯具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光源的发光元件发光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基板的导热部;以及
通过与所述导热部相连接的散热部与灯罩的罩体区域接触从而将热量传导出所述灯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灯具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自如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
通过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导热部的背侧的第一热辐射层辐射热量进入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导热部之间的导热腔;
通过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吸收层吸收热量和通过设置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的所述散热部的内表面的热辐射反射层将热量反射至所述热辐射吸收层;以及
通过设置在面向所述灯罩的内表面的所述散热部的凹槽中的第二热辐射层通过近红外的方向辐射热量,其中所述第二热辐射层与所述灯罩的罩体区域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CN202210629792.3A 2022-06-02 2022-06-02 低耗能高散热性能的灯具 Pending CN1150599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9792.3A CN115059903A (zh) 2022-06-02 2022-06-02 低耗能高散热性能的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9792.3A CN115059903A (zh) 2022-06-02 2022-06-02 低耗能高散热性能的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9903A true CN115059903A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00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9792.3A Pending CN115059903A (zh) 2022-06-02 2022-06-02 低耗能高散热性能的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99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6617B2 (en) LED bulb with integrated thermal and optical diffuser
TWI407043B (zh) 發光二極體光源模組及其光學引擎
JP5331571B2 (ja) Led反射ランプ
TWI381138B (zh) 具有散熱座之非眩光反射式發光二極體(led)照明裝置
US9068701B2 (en) Lamp structure with remote LED light source
CN104595851A (zh) 使用圆锥曲线几何形状的多重功用的固态发光装置的光热技术方案
EP2882993B1 (en) Light assembly with a heat dissipation layer
JP2011113876A (ja) Led式照明装置
US9010966B2 (en) Optical array for LED bulb with thermal optical diffuser
TWI529344B (zh) 具有散熱器安裝件的非眩光反射式發光二極體發光裝置
US7942549B2 (en) LED lamp having light guiding heat sink
TWI544175B (zh) Light emitting diode lamp with high efficiency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EP2917641B1 (en) Lighting device
CN218154124U (zh) 照明装置
CN115059903A (zh) 低耗能高散热性能的灯具
KR20140053520A (ko) 조명장치
WO2009140838A1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led灯具结构
TWI767847B (zh) 車用led燈複合材質散熱模組
CN214948295U (zh) 一种高功率led灯泡
CN218153703U (zh) 板灯
CN214222795U (zh) Led灯
CN214890567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led照明组件
CN209991290U (zh) 一种灯具
KR20100099520A (ko) 조명 장치
CN210153581U (zh) 一种高流明低发热的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