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1290U - 一种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1290U
CN209991290U CN201920906194.XU CN201920906194U CN209991290U CN 209991290 U CN209991290 U CN 209991290U CN 201920906194 U CN201920906194 U CN 201920906194U CN 209991290 U CN209991290 U CN 209991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heat
light
lamp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61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婉珍
王家鑫
黄晓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061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1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1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1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照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外壳、散热件、反光杯、光源支架、光源板和导热陶瓷片,外壳内部设有容置空间,且容置空间的至少一端具有开口,散热件设于容置空间内,反光杯设于容置空间的开口处,光源支架设于反光杯与散热件之间,光源板安装于光源支架上,导热陶瓷片的两侧分别抵靠于光源板和散热件,一方面,该导热陶瓷片能够及时地将光源板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并进一步通过外壳传递到外界,降低光源板的温度,另一方面,该导热陶瓷片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够耐受光源板与外壳之间的高压,从而,该灯具能够耐受高压、高功率,有利于提高灯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轨道灯多为金属外壳,且使用COB(Chip On Board,板上芯片)光源,COB光源以铝材为基底,铝基板面积较小,焊盘位于基板边缘,光源线焊接上之后较难满足高耐压要求。现有的导热硅胶垫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但对于高热流密度的光源,温升问题较难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旨在解决现有的轨道灯无法同时满足耐高压和降低温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灯具,包括:
外壳,其内部设有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的至少一端具有开口;
散热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反光杯,设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处;
光源支架,设于所述反光杯与所述散热件之间;
光源板,安装于所述光源支架上;以及
导热陶瓷片,其两侧分别抵靠于所述光源板和所述散热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陶瓷片与所述散热件和所述光源板抵靠的两侧上均涂覆有导热填充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填充剂为导热硅脂、导热硅胶或灌封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陶瓷片的厚度为0.3毫米~1毫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支架朝向所述散热件的一侧设有台阶和凹槽,所述台阶设于所述凹槽的外围,所述凹槽低于所述台阶,所述光源板安装于所述凹槽处,所述导热陶瓷片安装于所述台阶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板包括基底和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发光芯片和荧光粉层,所述基底包括依次层叠的线路层、绝缘层和金属基层,所述发光芯片与所述线路层电连接,所述荧光粉层覆盖于所述发光芯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具还包括驱动组件和连接杆组件,所述连接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外壳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杆组件转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光源板经由走线电连接,所述走线穿过所述连接杆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对安装的上盖体和下盖体,以及设于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的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与所述光源板电连接;所述下盖体与所述连接杆组件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源连接件和摆臂;所述摆臂安装于所述上盖体的相对两侧,并用于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电源连接件穿过所述上盖体,并用于与所述轨道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具还包括透光罩和面环,所述面环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开口处,所述透光罩固定于所述面环与所述外壳的开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灯具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的容置空间内的散热件、反光杯、光源支架、光源板和导热陶瓷片,光源板安装于光源支架上,导热陶瓷片设于光源板和散热件之间,且其两侧分别抵靠于光源板和散热件,一方面,该导热陶瓷片能够及时地将光源板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并进一步通过外壳传递到外界,降低光源板的温度,另一方面,该导热陶瓷片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够耐受光源板与外壳之间的高压,从而,该灯具能够耐受高压、高功率,有利于提高灯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纵剖面结构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光源板、光源支架和导热陶瓷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驱动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灯具;
1-外壳,10-容置空间,11-开口;
2-散热件;3-光源板;
4-光源支架,40-通孔,41-凹槽,42-台阶;
5-导热陶瓷片;6-反光杯;71-透光罩;72-面环,73-底盖;8-连接杆组件;
9-驱动组件,91-下盖体,92-上盖体,93-驱动电路板,94-电源连接件,95-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具100,包括外壳1、散热件2、反光杯6、光源支架4、光源板3和导热陶瓷片5,外壳1的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10,且该容置空间10的至少一端具有开口11,散热件2、反光杯6、光源支架4、光源板3和导热陶瓷片5均设置在容置空间10内。其中,反光杯6设置在容置空间10的开口11处,光源支架4设置在反光杯6的底部与散热件2之间,光源板3安装在光源支架4上,导热陶瓷片5设置于光源板3与散热件2之间,且其两侧表面分别抵靠于光源板3和散热件2上,以与光源板3和散热件2之间保持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100,其包括外壳1以及设于外壳1的容置空间10内的散热件2、反光杯6、光源支架4、光源板3和导热陶瓷片5,光源板3安装于光源支架4上,导热陶瓷片5设于光源板3和散热件2之间,且其两侧表面分别抵靠于光源板3和散热件2,一方面,该导热陶瓷片5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及时地将光源板3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2,并进一步通过外壳1传递到外界,降低光源板3的温度,另一方面,该导热陶瓷片5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够耐受光源板3与外壳1之间的高压,从而,该灯具100能够耐受高压、高功率,有利于提高灯具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陶瓷片5的两侧均涂覆有导热填充剂(未图示),也即导热填充剂涂覆在导热陶瓷片5与光源板3之间以及导热陶瓷片5与散热件2之间,这样可以减少导热陶瓷片5与光源板3之间以及导热陶瓷片5与散热件2之间的空气间隙,提高光源板3至散热件2的热传递效率,进一步可以降低光源板3的温度,以保证光源板3的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填充剂为导热硅脂、导热硅胶或者灌封胶,或者是该些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并且,导热陶瓷片5两侧的导热填充剂可以不完全相同,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陶瓷片5的厚度为大于或等于0.3毫米,以提供较佳的电气绝缘性能。导热陶瓷片5的厚度根据光源板3的功率以及散热要求设置。例如,导热陶瓷片5的厚度可以为0.3毫米~1毫米,以在保证良好电气绝缘性的基础上适应于灯具100整体的尺寸。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使用了厚度为0.635毫米的导热陶瓷片5,且其两侧未设置导热填充剂,当使用的光源板3上的热流密度达到137174J/m2·s时,检测到其光源板3与散热件2之间的温差为9.5℃。对比地,采用内加玻璃纤维的硅胶垫片,该硅胶垫片的导热系数为6.0W/m·K,厚度为0.5mm,检测到其光源板3与散热件2之间的温差为14.5℃,而导热系数能达到6.0W/m·K的硅胶垫片目前在市面上很少使用,因为成本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100可以显著降低光源板3的温度,同时还降低了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板3为COB型光源板,其包括基底和设于基底上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包括发光芯片和荧光粉层(均未图示),基底包括依次层叠的线路层、绝缘层和金属基层,发光芯片与线路层之间通过丝焊实现固定连接和电连接,荧光粉层覆盖于发光芯片上。荧光粉层用于将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进行转换,以得到所需要的颜色的光线。例如,发光芯片可以为蓝光芯片,荧光粉层可以为黄色荧光粉层,发光芯片发出的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层后得到黄光,蓝光和黄光混合出射得到白光,由此,得到发出白光的灯具100。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选择其他的发光芯片和荧光粉层组合来得到所需要的灯具100。当然,发光元件还包括支架(未图示)等以将发光芯片和荧光粉层等固定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光源支架4的中部设有通孔40,光源板3上的发光元件对应位于通孔40内部,从而光源板3可以设于光源支架4朝向散热件2的一侧,且可以朝向反光杯6一侧发光。光源板3设于光源支架4朝向散热件2的一侧有利于上述导热陶瓷片5的设置,并在光源板3与散热件2之间建立最短的热传递路径,进而提高散热效率。一个光源支架40可对应适配安装不同的光源板3。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支架4朝向散热件2的一侧凹设有台阶42和凹槽41,凹槽41低于台阶42,且台阶42围设于凹槽41的外围,凹槽41用于安装光源板3,台阶42用于安装导热陶瓷片5。由此,导热陶瓷片5的面积可以大于光源板3的面积,从而保证光源板3上的全部面积可以用于与导热陶瓷片5之间进行热量传递,有利于提高热传递效率,进一步降低光源板3的温度。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灯具100还包括透光罩71和面环72,面环72安装于外壳1的开口11处,其用于将透光罩71固定在外壳1的开口11处,并同时将反光杯6的前端部固定在外壳1的开口11处。来自反光杯6的光线在出射前经透光罩71进一步实现均匀化,从而,可以改善出射光线方向。例如,减少大角度光线,降低眩光,以及使光线柔和,避免直射入人眼,改善用户体验。
请继续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另一端也设有一个开口,该开口处可通过一个底盖73将容置空间10封闭起来。两端具有开口的外壳1有利于其内部各个结构的安装。
散热件2为金属材料,具体可以是铝,通过铝挤出成型方式制作得到。外壳1的材料也为金属材料,具体可以是铝,也可以通过铝挤出成型方式制作得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件2与外壳1之间为铆接连接,铆接处的热阻小,由散热件2至外壳1的导热性能佳,有利于降低光源板3的温度。此外,铝挤出成型制作的散热件2和外壳1的高度更容易调节,只需要在工艺中控制相应的功率即可,无需更换模具。
进一步地,散热件2与光源支架4之间通过螺钉锁合的方式固定连接。散热件2上可预留多个螺孔(未图示),从而进一步通过不同的光源支架4即可适配不同型号、不同功率的光源板3,满足不同灯具100的不同发光功率或者不同发光角度的需求。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该灯具100为轨道灯,其还包括驱动组件9和连接杆组件8,驱动组件9用于与安装于天花板等位置处的轨道(未图示)滑动连接和电连接,连接杆组件8的一端与驱动组件9固定连接,连接杆组件8的另一端与外壳1连接,且外壳1能够相对于连接杆组件8转动,以实现外壳1相对于连接杆组件8的角度的调整,从而可以使光线照射到所需要照射的区域。
当然,驱动组件9与光源板3之间经由走线(未图示)电连接,走线从驱动组件9内引出,穿过连接杆组件8后进入到外壳1的内部,由此,走线从该灯具100的外部不可见,有利于保持外观的美观性。
具体地,请参阅图6和图7,驱动组件9包括相对安装的上盖体92和下盖体91,以及设于上盖体92和下盖体91之间的驱动电路板93,驱动电路板93通过走线与光源板3实现电连接,下盖体91与连接杆组件8固定连接。
此外,驱动组件9还包括电源连接件94和摆臂95。在本实施例中,摆臂95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于上盖体92的相对两侧,摆臂95用于与轨道滑动连接,从而驱动组件9与轨道之间实现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摆臂95的好处在于,驱动组件9与轨道的连接更平稳和稳定,避免了在一端连接的情况下,上盖体92长期受力导致变形,进而导致该灯具100的松动、摇晃等风险。
电源连接件94用于在轨道与驱动电路板93之间实现电连接,具体如图7所示,电源连接件94穿过上盖体92,其位于上盖体92外侧的一端用于与轨道电连接,其位于上盖体92与下盖体91之间的一端与驱动电路板93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内部设有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的至少一端具有开口;
散热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反光杯,设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处;
光源支架,设于所述反光杯与所述散热件之间;
光源板,安装于所述光源支架上;以及
导热陶瓷片,其两侧分别抵靠于所述光源板和所述散热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陶瓷片与所述散热件和所述光源板抵靠的两侧上均涂覆有导热填充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充剂为导热硅脂、导热硅胶或灌封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陶瓷片的厚度为0.3毫米~1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支架朝向所述散热件的一侧设有台阶和凹槽,所述台阶设于所述凹槽的外围,所述凹槽低于所述台阶,所述光源板安装于所述凹槽处,所述导热陶瓷片安装于所述台阶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包括基底和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发光芯片和荧光粉层,所述基底包括依次层叠的线路层、绝缘层和金属基层,所述发光芯片与所述线路层电连接,所述荧光粉层覆盖于所述发光芯片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驱动组件和连接杆组件,所述连接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外壳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杆组件转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光源板经由走线电连接,所述走线穿过所述连接杆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对安装的上盖体和下盖体,以及设于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的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与所述光源板电连接;所述下盖体与所述连接杆组件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源连接件和摆臂;所述摆臂安装于所述上盖体的相对两侧,并用于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电源连接件穿过所述上盖体,并用于与所述轨道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透光罩和面环,所述面环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开口处,所述透光罩固定于所述面环与所述外壳的开口之间。
CN201920906194.XU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灯具 Active CN209991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6194.XU CN209991290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6194.XU CN209991290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1290U true CN209991290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6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6194.XU Active CN209991290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1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6347B (zh) 照明裝置(三)
EP2455651A2 (en) Lamp unit and lighting fixture
JP2006040727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点灯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JP2012204210A (ja)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09170126A (ja) Led灯具
JP2014093300A (ja) モジュール式発光ダイオード回路組立体のための装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EP2868961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WO2012008175A1 (ja) 照明装置
KR20130092211A (ko) 발광 다이오드 조명 기기
TW201213719A (en) Illumination device
JP5397630B2 (ja) 蛍光灯形発光素子ランプ及び照明器具
US8789974B2 (en) Lighting device
JP2011222150A (ja) 照明装置
CN209991290U (zh) 一种灯具
JP2012069396A (ja) 照明ユニットおよび照明装置
RU2681952C2 (ru)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улучшенными тепловы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CN213394676U (zh) 一种led灯珠
WO2014072485A1 (en) Lighting device
CN103512016A (zh) 照明装置
CN209839798U (zh) 一种led模组及高温加热箱
CN112984412A (zh) 一种led着陆灯散热结构
JP5679111B2 (ja)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CN213746183U (zh) 一种调光led灯
CN210373091U (zh) 灯具
KR20100102317A (ko) 고전력 엘이디 램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