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7311A - 电梯群管理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群管理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7311A
CN115057311A CN202210857344.9A CN202210857344A CN115057311A CN 115057311 A CN115057311 A CN 115057311A CN 202210857344 A CN202210857344 A CN 202210857344A CN 115057311 A CN115057311 A CN 115057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floor
specific
separation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73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成
陈玉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73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73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7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73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3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eparation of passengers or grou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群管理方法与系统,对将要停靠分隔楼层的停靠电梯在分隔楼层的停靠进行控制,使得停靠电梯在分隔楼层停靠时满足时间分隔条件和/或位置分隔条件,籍此实现分隔楼层中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的时间分隔和/或位置分隔,使得分隔楼层中的候梯乘客能够正确乘入其对应的目标电梯;所述时间分隔条件是指任意两台停靠电梯停靠在分隔楼层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时间阈值;所述位置分隔条件是指任意两台停靠电梯停靠在分隔楼层期间的停靠位置之间的位置距离大于距离阈值。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分隔楼层候梯的乘客进入错误的目标电梯,从而改善候梯乘客的乘梯感受、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降低电梯的电能消耗。

Description

电梯群管理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电梯群管理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同时配置有多台电梯的场合,目前通常都会设置电梯群管理系统,以便对电梯的调配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缩短乘客的候梯时间。
另外,对于某些楼层,如客流量比较大的大客流楼层,经常会出现不同乘梯方向的乘客同时等候电梯的现象,对于配置有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的楼层,往往会存在去往不同楼层的乘客同时候梯的现象。此时,如果有多台电梯同时到达该楼层,特别是同时到达该楼层的电梯之间的距离较小或者到达该楼层的时间基本一样时,经常会出现乘客误乘电梯的情况。为了避免因乘客错误乘梯而影响乘客的出行和电梯的运行效率,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来避免乘客错误乘梯的情况发生。
因此,如何通过适当措施来避免乘客错误乘梯的发生就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群管理方法与系统,可以解决大客流楼层经常出现乘客搭乘错误电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对将要停靠分隔楼层的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时满足时间分隔条件与位置分隔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籍此实现所述分隔楼层中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的时间分隔和/或位置分隔,使得所述分隔楼层中的候梯乘客能够正确乘入其对应的目标电梯;
所述分隔楼层是指同时存在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且需要对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实施分隔以避免所述候梯乘客乘入非目标电梯的候梯楼层;所述时间分隔条件是指任意两台停靠电梯停靠在所述分隔楼层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时间阈值;所述位置分隔条件是指任意两台停靠电梯停靠在所述分隔楼层期间的停靠位置之间的位置距离大于距离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群管理方法根据电梯运行信息以及来自于所述候梯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电梯组,且在判定结果为存在所述特定电梯组时,对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至少一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特定电梯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和/或所述位置分隔条件;所述特定电梯组由两台既不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也不满足所述位置分隔条件的停靠电梯组成,所述特定电梯为组成所述特定电梯组的停靠电梯。
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包括控制所述特定电梯是否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以及控制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群管理方法改变分配给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第一特定电梯且以分隔楼层为出发楼层的乘梯请求信号,使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不停靠所述分隔楼层。
进一步的,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将原来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且以所述分隔楼层为出发楼层的乘梯请求信号分配给其它电梯使得第一特定电梯不停靠所述分隔楼层。
进一步的,当下述条件成立时,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将原来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且以所述分隔楼层为出发楼层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分配给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第二特定电梯使得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不停靠所述分隔楼层:
条件1、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和所述第二特定电梯的运行方向相同;
条件2、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轿厢内乘客的目的楼层不包含所述分隔楼层;
条件3、所述第二特定电梯的剩余资源大于其新分配到的乘梯请求信号对应的候梯乘客的需要资源。
进一步的,当下述条件成立时,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将原来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且以所述分隔楼层为出发楼层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所在的所述特定电梯组外的其它电梯使得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不停靠所述分隔楼层:
条件A、至少存在一台与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运行方向相同且其剩余资源不小于新分配到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对应的候梯乘客的需要资源的其它电梯;
条件B、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轿厢内乘客的目的楼层不包含所述分隔楼层;
条件C、所述其它电梯在接受新增的乘梯请求信号后满足所述位置分隔条件和/或所述时间分隔条件。
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包括控制所述停靠时段的开始时刻、停靠持续时间以及结束时刻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群管理方法控制所述特定电梯组的两台特定电梯中的至少一台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的开始时刻使其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控制所述特定电梯抵达所述分隔楼层前的执行动作来改变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的开始时刻。
进一步的,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控制已抵达所述分隔楼层的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执行动作来改变已抵达所述分隔楼层的所述特定电梯的所述停靠时段的停靠持续时间和/或结束时刻。
进一步的,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改变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第一特定电梯驶向所述分隔楼层的移动速度、改变所述特定电梯位于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数量以及改变所述特定电梯在位于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持续时间中的至少一个来改变第一特定电梯由其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分隔楼层所需的移动时间,籍此改变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的开始时刻的。
进一步的,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改变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以位于其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乘梯请求信号来改变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对应的位于其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与以所述分隔楼层和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改变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对应的位于其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数量。
进一步的,当下述条件成立时,所述群管理方法将原本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中间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重新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所在的特定电梯组以外的其它替代电梯:
条件a,第一特定电梯被分配以所述分隔楼层和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所述中间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且第一特定电梯的目的楼层中不包含该中间楼层;
条件b,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中间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被重新分配后,该乘梯请求信号原本对应的所述第一特定电梯所在的特定电梯组中的两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时间阈值;
条件c,存在至少一台能够响应被重新分配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且与所述第一特定电梯运行方向相同的替代电梯;
条件d,如果该替代电梯的目的楼层或被重新分配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目的楼层包含所述分隔楼层,则由该替代电梯与其它任一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和/或所述位置分隔条件。
进一步的,当下述条件成立时,所述群管理方法将原本分配给所述特定电梯组以外的其它电梯的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第一特定电梯的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重新分配给第一特定电梯,以此来改变该特定电梯对应的位于其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
条件1,至少存在一台该特定电梯组以外且与所述第一特定电梯运行方向相同的其它电梯,且该电梯被分配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
条件2,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被重新分配给该特定电梯组的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后,组成该特定电梯组的两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时间阈值;
条件3,以所述分隔楼层和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被重新分配后,该其它电梯不会与其余电梯组成特定电梯组。
进一步的,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将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从所述特定电梯组的一台特定电梯转移给另一台特定电梯,以此来改变所述特定电梯组的至少一台特定电梯的中间待停靠楼层。
进一步的,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将原本被分配给所述特定电梯组的第一特定电梯且对应于至少一个出发楼层的乘梯请求信号全部转移给所述特定电梯组的第二特定电梯,以此来改变第一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并且当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不包含被重新分配的乘梯请求信号的出发楼层时,还同时改变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
进一步的,当组成所述特定电梯组的第一特定电梯的至少一个待停靠楼层不属于组成该特定电梯组的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时,所述群管理方法将属于第一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但不属于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待停靠楼层对应的乘梯请求信号的部分或全部由第一特定电梯转移给第二特定电梯,以此来改变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
进一步的,当属于第一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但不属于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某待停靠楼层对应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被转移至第二特定电梯时,第一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同时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所述候梯乘客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
步骤S2、枚举所有由任意两台电梯组成的可能电梯组;
步骤S3、根据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计算每个可能电梯组对应的两台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位置之间的所述水平距离;
步骤S4、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和所述水平距离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特定电梯组,若是则转入步骤S5,否则结束;
步骤S5、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特定电梯是否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和/或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使得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特定电梯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和/或所述位置分隔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电梯使用者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
步骤S2、枚举所有由任意两台电梯组成的可能电梯组;
步骤S3、根据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计算每个可能电梯组对应的两台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
步骤S4、从所有可能电梯组中选择时间间隔小于所述时间阈值的可能电梯组作为待定可能电梯组;
步骤S5、利用所述待定可能电梯组中的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位置计算所述待定可能电梯组的所述水平距离;
步骤S6、判断是否存在所述水平距离小于等于所述距离阈值的待定可能电梯组,若是则进入步骤S7,否则结束;
步骤S7、将所述水平距离小于等于所述距离阈值的待定可能电梯组作为所述特定电梯组;
步骤S8、控制所述特定电梯组的所述特定电梯是否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和/或控制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使得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特定电梯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和/或所述位置分隔条件。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包括:
指定单元,指定同时存在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且需要对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实施分隔以避免所述候梯乘客乘入非目标电梯的分隔楼层;
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电梯运行信息以及来自于候梯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
存储单元,存储特定电梯组的成立条件及其对应的时间阈值和距离阈值;其中,所述特定电梯组的成立条件包括:
条件1,由两台正在驶向所述分隔楼层且将要停靠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电梯组成;
条件2,满足条件1的两台停靠电梯停靠在所述分隔楼层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时间阈值;
条件3,满足条件1的两台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位置之间的位置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
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计算组成特定电梯组的两台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位置之间的水平距离;
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成立条件及其对应的时间阈值和距离阈值以及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时间间隔和所述水平距离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电梯组;
调整单元,当所述判断单元判定存在所述特定电梯组时,对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至少一台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进行控,使得所述特定电梯组的成立条件不满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需要对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进行分隔的分隔楼层,根据电梯运行信息以及来自于候梯乘客的乘梯请求信息对将要停靠分隔楼层的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时满足时间分隔条件和/或位置分隔条件,以此实现所述分隔楼层中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的时间分隔和/或位置分隔。本发明的电梯群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分隔楼层候梯的乘客进入错误的目标电梯,从而改善候梯乘客的乘梯感受、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进而降低电梯的电能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梯群管理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梯群管理方法的再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可以进行各种类似推广和替换。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指定单元,用于指定同时存在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且需要对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实施分隔以避免所述候梯乘客乘入非目标电梯的分隔楼层;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梯运行信息以及来自于候梯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特定电梯组的成立条件及其对应的时间阈值和距离阈值;其中,所述特定电梯组的成立条件包括:
条件1,由两台正在驶向所述分隔楼层且将要停靠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电梯组成;
条件2,满足条件1的两台停靠电梯停靠在所述分隔楼层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时间阈值;
条件3,满足条件1的两台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位置之间的位置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
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计算组成特定电梯组的两台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位置之间的水平距离;
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成立条件及其对应的时间阈值和距离阈值以及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时间间隔和所述水平距离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电梯组;
调整单元,当所述判断单元判定存在所述特定电梯组时,对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至少一台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特定电梯组的成立条件不满足。
本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对将要停靠分隔楼层的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停靠行为和停靠动作)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时满足时间分隔条件与位置分隔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籍此实现所述分隔楼层中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的时间分隔和/或位置分隔,使得所述分隔楼层中的候梯乘客能够正确乘入其对应的目标电梯,从而避免所述分隔楼层中的候梯乘客乘入非目标电梯;
所述分隔楼层是指同时存在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且需要对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实施分隔以避免所述候梯乘客乘入非目标电梯的候梯楼层;所述时间分隔条件是指任意两台停靠电梯停靠在所述分隔楼层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时间阈值;所述位置分隔条件是指任意两台停靠电梯停靠在所述分隔楼层期间的停靠位置之间的位置距离大于距离阈值。其中,所述时间阈值大于所述停靠电梯停靠在所述分隔楼层的最长持续时间,所述距离阈值大于任意两台电梯之间的最小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对停靠电梯在分隔楼层的停靠进行控制主要是对停靠电梯的停靠行为和停靠动作进行控制,其中,控制停靠电梯的停靠行为主要是控制停靠电梯在分隔楼层是否停靠、控制停靠电梯在未到达分隔楼层前需要停靠的待停靠楼层数量以及需要停靠的待停靠楼层,控制停靠电梯的停靠动作主要是控制停靠电梯的移动速度、控制停靠电梯在分隔楼层停靠时的开门动作、关门动作。
所述群管理方法根据电梯运行信息以及来自于所述候梯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电梯组,且在判定结果为存在所述特定电梯组时,对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至少一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特定电梯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和/或所述位置分隔条件;所述特定电梯组由两台既不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也不满足所述位置分隔条件的停靠电梯组成,所述特定电梯为组成所述特定电梯组的停靠电梯。
具体地,首先,根据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所述乘梯请求信号判断电梯是否为所述停靠电梯,若是,则进一步判断两个所述停靠电梯是否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与所述位置分隔条件,若不满足则将这两个停靠电梯确定为特定电梯,并由这两个停靠电梯组成特定电梯组。
其中,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包括运行方向、轿厢位置以及待停靠楼层信息,所述群管理方法根据所述运行方向、所述轿厢位置和所述分隔楼层判断电梯是否驶向所述分隔楼层,且在判定该电梯驶向所述分隔楼层且该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包含有所述分隔楼层时,所述群管理方法判定该电梯为所述停靠电梯。
控制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包括控制所述特定电梯是否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以及控制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所述候梯乘客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
步骤S2、枚举所有由任意两台电梯组成的可能电梯组;
步骤S3、根据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计算每个可能电梯组对应的两台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位置之间的所述水平距离;
步骤S4、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和所述水平距离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特定电梯组,若是则转入步骤S5,否则结束;
步骤S5、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特定电梯是否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和/或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使得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特定电梯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和/或所述位置分隔条件。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方法还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电梯使用者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
步骤S2、枚举所有由任意两台电梯组成的可能电梯组;
步骤S3、根据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计算每个可能电梯组对应的两台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
步骤S4、从所有可能电梯组中选择时间间隔小于所述时间阈值的可能电梯组作为待定可能电梯组;
步骤S5、利用所述待定可能电梯组中的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位置计算所述待定可能电梯组的所述水平距离;
步骤S6、判断是否存在所述水平距离小于等于所述距离阈值的待定可能电梯组,若是则进入步骤S7,否则结束;
步骤S7、将所述水平距离小于等于所述距离阈值的待定可能电梯组作为所述特定电梯组;
步骤S8、控制所述特定电梯组的所述特定电梯是否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和/或控制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使得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特定电梯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和/或所述位置分隔条件。
本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根据电梯运行信息以及候梯乘客的乘梯请求信息对将要停靠分隔楼层的停靠电梯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时满足时间分隔条件和位置分隔条件中的至少一个,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小于时间阈值的时长内停靠分隔楼层的停靠电梯之间的水平距离足够远或者在小于距离阈值的水平距离内停靠分隔楼层的停靠电梯在分隔楼层的停靠时段的时间差足够大,从而实现分隔楼层中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的时间分隔和/或位置分隔,有效地避免在分隔楼层候梯的乘客进入错误的目标电梯,从而改善候梯乘客的乘梯感受、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进而降低电梯的电能消耗。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如何控制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从而使得特定电梯组不再成立加以限定。
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特定电梯是否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来实现对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进行控制。
具体地,改变分配给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第一特定电梯且以分隔楼层为出发楼层的乘梯请求信号,使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不停靠所述分隔楼层,从而将组成所述改变特定电梯组的停靠电梯减少至1台,这样所述特定电梯组的成立条件就不再成立,该特定电梯组被消除。
通过将原来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且以所述分隔楼层为出发楼层的乘梯请求信号分配给其它电梯使得第一特定电梯不停靠所述分隔楼层,实现方式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式,当下述条件成立时,所述群管理方法将原来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且以所述分隔楼层为出发楼层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分配给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第二特定电梯,使得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不停靠所述分隔楼层:
条件1、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和所述第二特定电梯的运行方向相同;
条件2、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轿厢内乘客的目的楼层不包含所述分隔楼层;
条件3、所述第二特定电梯的剩余资源大于其新分配到的乘梯请求信号对应的候梯乘客的需要资源,这里的剩余资源可以为轿厢内可容纳的剩余人数、轿厢内可容纳的剩余重量、轿厢内的剩余面积等。
具体场景例如,在某建筑物内,同时存在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且需要对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实施分隔以避免所述候梯乘客乘入非目标电梯的分隔楼层为5楼,并且在5楼共有五位候梯乘客,1#电梯由7楼下行且轿厢内没有在5楼下梯的乘梯乘客,群管理系统已将欲从5楼下行的三位候梯乘客分配给1#电梯,2#电梯由9楼下行且轿厢内还能搭乘五位乘梯乘客,群管理系统已将欲从5楼下行的另外两位乘客分配给2#电梯。当1#电梯和2#电梯在5楼不满足时间分隔条件和距离分隔条件时,群管理系统将原来分配给1#电梯的三位乘客转而分配给2#电梯,这样1#电梯就不需要再停靠分隔楼层5楼,1#电梯和2#电梯不再构成特定电梯组。
第二种方式,当下述条件成立时,所述群管理方法将原来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且以所述分隔楼层为出发楼层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所在的所述特定电梯组外的其它电梯,使得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不停靠所述分隔楼层:
条件A、至少存在一台与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运行方向相同且其剩余资源不小于新分配到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对应的候梯乘客的需要资源的其它电梯;
条件B、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轿厢内乘客的目的楼层不包含所述分隔楼层;
条件C、所述其它电梯在接受新增的乘梯请求信号后满足所述位置分隔条件和/或所述时间分隔条件。
具体场景例如,在某建筑物内,同时存在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且需要对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实施分隔以避免所述候梯乘客乘入非目标电梯的分隔楼层为5楼,1#电梯由10楼下行且轿厢内没有在5楼下梯的候梯乘客,群管理系统已将欲从5楼下行的三位候梯乘客分配给1#电梯;2#电梯由1楼上行,群管理系统已将欲从5楼上行的两位候梯乘客分配给2#电梯。1#电梯和2#电梯因在分隔楼层5楼不满足时间分隔条件和距离分隔条件而成为特定电梯组,此时3#电梯由12楼下行且轿厢内还能搭乘5位候梯乘客。群管理系统将原来分配给1#电梯的三位候梯乘客转而分配给3#电梯(3#电梯接收这三位新的候梯乘客前和接收后均不与其它电梯组成特定电梯组),这样1#电梯就不需要再停靠分隔楼层5楼,1#电梯和2#电梯不再构成特定电梯组。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控制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的方式不同。
对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进行控制是通过控制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来实现的。具体地,包括控制所述停靠时段的开始时刻、停靠持续时间以及结束时刻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包括运行方向、轿厢位置以及待停靠楼层信息,所述群管理方法根据所述特定电梯的运行方向、轿厢位置以及所述特定电梯到达所述分隔楼层前的待停靠楼层估计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的开始时刻。具体地,首先根据所述特定电梯的轿厢位置、运行方向估计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的第一开始时刻,然后根据所述特定电梯到达所述分隔楼层前的待停靠楼层估计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待停靠楼层的停靠总时间、所述特定电梯向所述待停靠路层停靠的减速过程对应的减速时长相对于所述特定电梯以额定速度驶过所述减速过程对应的移动距离的匀速时长而多耗费的减速时间差、所述特定电梯从所述待停靠楼层启动的加速过程对应的加速时长相对于所述特定电梯以额定速度驶过所述加速过程对应的移动距离的匀速时长而多耗费的加速时间差,最后利用该停靠总时间、减速时间差、加速时间差调整各台特定电梯的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得到最终的开始时刻。
下面对如何控制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的具体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控制所述特定电梯组的两台特定电梯中的至少一台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的开始时刻使其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具体地,通过控制所述特定电梯抵达所述分隔楼层前的执行动作来改变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的开始时刻,具体包括如下三种情况:
方案1,改变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第一特定电梯驶向所述分隔楼层的移动速度;
方案2,改变所述特定电梯位于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数量;
方案3,改变所述特定电梯在位于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持续时间;
通过上述三种方案,可以改变第一特定电梯由其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分隔楼层所需的移动时间,籍此改变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的开始时刻的。
在上述方案2中,可以改变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以位于其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乘梯请求信号来改变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对应的位于其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数量,主要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与以所述分隔楼层和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下述条件成立时,所述群管理方法将原本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中间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重新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所在的特定电梯组以外的其它替代电梯:
条件a,第一特定电梯被分配以所述分隔楼层和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所述中间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且第一特定电梯的目的楼层中不包含该中间楼层;
条件b,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中间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被重新分配后,该乘梯请求信号原本对应的所述第一特定电梯所在的特定电梯组中的两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时间阈值;
条件c,存在至少一台能够响应被重新分配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且与所述第一特定电梯运行方向相同的替代电梯;在这里,替代电梯能够响应被重新分配的乘梯请求信号指的是替代电梯的剩余资源不小于新分配到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对应的候梯乘客的需要资源;
条件d,如果该替代电梯的目的楼层或被重新分配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目的楼层包含所述分隔楼层,则由该替代电梯与其它任一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和/或所述位置分隔条件。
当下述条件成立时,所述群管理方法将原本分配给所述特定电梯组以外的其它电梯的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第一特定电梯的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重新分配给第一特定电梯,以此来改变该特定电梯对应的位于其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
条件1,至少存在一台该特定电梯组以外且与所述第一特定电梯运行方向相同的其它电梯,且该电梯被分配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
条件2,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被重新分配给该特定电梯组的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后,组成该特定电梯组的两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时间阈值;
条件3,以所述分隔楼层和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被重新分配后,该其它电梯不会与其余电梯组成特定电梯组。
在上述方案2中,还可以通过将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从所述特定电梯组的一台特定电梯转移给另一台特定电梯,以此来改变所述特定电梯组的至少一台特定电梯的中间待停靠楼层,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将原本被分配给所述特定电梯组的第一特定电梯且对应于至少一个出发楼层的乘梯请求信号全部转移给所述特定电梯组的第二特定电梯,以此来改变第一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并且当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不包含被重新分配的乘梯请求信号的出发楼层时,还同时改变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
情况2,当组成所述特定电梯组的第一特定电梯的至少一个待停靠楼层不属于组成该特定电梯组的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时,将属于第一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但不属于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待停靠楼层对应的乘梯请求信号的部分或全部由第一特定电梯转移给第二特定电梯,以此来改变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而且,当属于第一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但不属于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某待停靠楼层对应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被转移至第二特定电梯时,第一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同时改变。
第二种方式,控制已抵达所述分隔楼层的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执行动作来改变已抵达所述分隔楼层的所述特定电梯的所述停靠时段的停靠持续时间和/或结束时刻。此处,可以通过控制抵达所述分隔楼层的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时的轿门打开速度、轿门关闭速度、轿门保持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间来控制前述停靠持续时间和/或结束时刻。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Claims (23)

1.一种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管理方法对将要停靠分隔楼层的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时满足时间分隔条件与位置分隔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籍此实现所述分隔楼层中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的时间分隔和/或位置分隔,使得所述分隔楼层中的候梯乘客能够正确乘入其对应的目标电梯;
所述分隔楼层是指同时存在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且需要对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实施分隔以避免所述候梯乘客乘入非目标电梯的候梯楼层;所述时间分隔条件是指任意两台停靠电梯停靠在所述分隔楼层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时间阈值;所述位置分隔条件是指任意两台停靠电梯停靠在所述分隔楼层期间的停靠位置之间的位置距离大于距离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管理方法根据电梯运行信息以及来自于所述候梯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电梯组,且在判定结果为存在所述特定电梯组时,对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至少一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特定电梯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和/或所述位置分隔条件;所述特定电梯组由两台既不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也不满足所述位置分隔条件的停靠电梯组成,所述特定电梯为组成所述特定电梯组的停靠电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包括控制所述特定电梯是否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以及控制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管理方法改变分配给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第一特定电梯且以分隔楼层为出发楼层的乘梯请求信号,使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不停靠所述分隔楼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将原来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且以所述分隔楼层为出发楼层的乘梯请求信号分配给其它电梯使得第一特定电梯不停靠所述分隔楼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下述条件成立时,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将原来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且以所述分隔楼层为出发楼层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分配给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第二特定电梯使得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不停靠所述分隔楼层:
条件1、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和所述第二特定电梯的运行方向相同;
条件2、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轿厢内乘客的目的楼层不包含所述分隔楼层;
条件3、所述第二特定电梯的剩余资源大于其新分配到的乘梯请求信号对应的候梯乘客的需要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下述条件成立时,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将原来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且以所述分隔楼层为出发楼层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所在的所述特定电梯组外的其它电梯使得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不停靠所述分隔楼层:
条件A、至少存在一台与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运行方向相同且其剩余资源不小于新分配到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对应的候梯乘客的需要资源的其它电梯;
条件B、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轿厢内乘客的目的楼层不包含所述分隔楼层;
条件C、所述其它电梯在接受新增的乘梯请求信号后满足所述位置分隔条件和/或所述时间分隔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包括控制所述停靠时段的开始时刻、停靠持续时间以及结束时刻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管理方法控制所述特定电梯组的两台特定电梯中的至少一台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的开始时刻使其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控制所述特定电梯抵达所述分隔楼层前的执行动作来改变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的开始时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控制已抵达所述分隔楼层的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执行动作来改变已抵达所述分隔楼层的所述特定电梯的所述停靠时段的停靠持续时间和/或结束时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改变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第一特定电梯驶向所述分隔楼层的移动速度、改变所述特定电梯位于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数量以及改变所述特定电梯在位于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持续时间中的至少一个来改变第一特定电梯由其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分隔楼层所需的移动时间,籍此改变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的开始时刻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改变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以位于其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乘梯请求信号来改变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对应的位于其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特定电梯与以所述分隔楼层和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改变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对应的位于其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下述条件成立时,所述群管理方法将原本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的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中间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重新分配给所述第一特定电梯所在的特定电梯组以外的其它替代电梯:
条件a,第一特定电梯被分配以所述分隔楼层和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所述中间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且第一特定电梯的目的楼层中不包含该中间楼层;
条件b,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中间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被重新分配后,该乘梯请求信号原本对应的所述第一特定电梯所在的特定电梯组中的两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时间阈值;
条件c,存在至少一台能够响应被重新分配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且与所述第一特定电梯运行方向相同的替代电梯;
条件d,如果该替代电梯的目的楼层或被重新分配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目的楼层包含所述分隔楼层,则由该替代电梯与其它任一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和/或所述位置分隔条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下述条件成立时,所述群管理方法将原本分配给所述特定电梯组以外的其它电梯的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第一特定电梯的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重新分配给第一特定电梯,以此来改变该特定电梯对应的位于其当前位置与所述分隔楼层之间的待停靠楼层:
条件1,至少存在一台该特定电梯组以外且与所述第一特定电梯运行方向相同的其它电梯,且该电梯被分配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
条件2,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被重新分配给该特定电梯组的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后,组成该特定电梯组的两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时间阈值;
条件3,以所述分隔楼层和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被重新分配后,该其它电梯不会与其余电梯组成特定电梯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将以所述分隔楼层和所述第一特定电梯当前位置之间的楼层为出发楼层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从所述特定电梯组的一台特定电梯转移给另一台特定电梯,以此来改变所述特定电梯组的至少一台特定电梯的中间待停靠楼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管理方法通过将原本被分配给所述特定电梯组的第一特定电梯且对应于至少一个出发楼层的乘梯请求信号全部转移给所述特定电梯组的第二特定电梯,以此来改变第一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并且当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不包含被重新分配的乘梯请求信号的出发楼层时,还同时改变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组成所述特定电梯组的第一特定电梯的至少一个待停靠楼层不属于组成该特定电梯组的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时,所述群管理方法将属于第一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但不属于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待停靠楼层对应的乘梯请求信号的部分或全部由第一特定电梯转移给第二特定电梯,以此来改变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属于第一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但不属于第二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的某待停靠楼层对应的全部乘梯请求信号被转移至第二特定电梯时,第一特定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同时改变。
2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所述候梯乘客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
步骤S2、枚举所有由任意两台电梯组成的可能电梯组;
步骤S3、根据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计算每个可能电梯组对应的两台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位置之间的所述水平距离;
步骤S4、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和所述水平距离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特定电梯组,若是则转入步骤S5,否则结束;
步骤S5、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特定电梯是否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和/或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使得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特定电梯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和/或所述位置分隔条件。
2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电梯使用者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
步骤S2、枚举所有由任意两台电梯组成的可能电梯组;
步骤S3、根据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计算每个可能电梯组对应的两台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
步骤S4、从所有可能电梯组中选择时间间隔小于所述时间阈值的可能电梯组作为待定可能电梯组;
步骤S5、利用所述待定可能电梯组中的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位置计算所述待定可能电梯组的所述水平距离;
步骤S6、判断是否存在所述水平距离小于等于所述距离阈值的待定可能电梯组,若是则进入步骤S7,否则结束;
步骤S7、将所述水平距离小于等于所述距离阈值的待定可能电梯组作为所述特定电梯组;
步骤S8、控制所述特定电梯组的所述特定电梯是否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和/或控制所述特定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使得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特定电梯满足所述时间分隔条件和/或所述位置分隔条件。
23.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定单元,指定同时存在需要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且需要对搭乘不同目标电梯的候梯乘客实施分隔以避免所述候梯乘客乘入非目标电梯的分隔楼层;
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电梯运行信息以及来自于候梯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
存储单元,存储特定电梯组的成立条件及其对应的时间阈值和距离阈值;其中,所述特定电梯组的成立条件包括:
条件1,由两台正在驶向所述分隔楼层且将要停靠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电梯组成;
条件2,满足条件1的两台停靠电梯停靠在所述分隔楼层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时间阈值;
条件3,满足条件1的两台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位置之间的位置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
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电梯运行信息和所述乘梯请求信号计算组成特定电梯组的两台停靠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停靠期间的停靠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位置之间的水平距离;
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成立条件及其对应的时间阈值和距离阈值以及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时间间隔和所述水平距离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电梯组;
调整单元,当所述判断单元判定存在所述特定电梯组时,对所述特定电梯组中的至少一台电梯在所述分隔楼层的停靠进行控,使得所述特定电梯组的成立条件不满足。
CN202210857344.9A 2022-07-20 2022-07-20 电梯群管理方法与系统 Pending CN1150573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7344.9A CN115057311A (zh) 2022-07-20 2022-07-20 电梯群管理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7344.9A CN115057311A (zh) 2022-07-20 2022-07-20 电梯群管理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7311A true CN115057311A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06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7344.9A Pending CN115057311A (zh) 2022-07-20 2022-07-20 电梯群管理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731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38064B1 (en) 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elevator cars in a hoistway
CN101568482B (zh) 在单个井道中具有多个车厢的电梯系统
JP4505901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US8978833B2 (en) Double-deck elevator group controller
US9126806B2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dispatching
US7392883B2 (e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JP2001278553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US11084687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lift system, and lift system
EP1851155B1 (en) Calls assigned to one of two cars in a hoistway to minimze delay imposed on either car
JP6139746B1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07284180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JP473234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US20180257906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an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CN115057311A (zh) 电梯群管理方法与系统
US6905003B2 (en) Elevator group supervisory control device
JPH0761722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6505887B1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
JP5981590B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00272847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制御装置
KR100756979B1 (ko) 랜딩 콜의 즉각 할당 방법
JP2001354365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4293629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H0313464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H11139698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転装置
JP2003073041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