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4890B - 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4890B
CN115054890B CN202210511840.9A CN202210511840A CN115054890B CN 115054890 B CN115054890 B CN 115054890B CN 202210511840 A CN202210511840 A CN 202210511840A CN 115054890 B CN115054890 B CN 1150548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cillation
damping
bracket
balance train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18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54890A (zh
Inventor
郭振标
陈志明
钟雪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ourier Intellig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ourier Intellig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ourier Intellig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ourier Intellig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118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4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4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4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54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4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6/00Exercis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63B1/00 - A63B25/00
    • A63B26/003Exercis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63B1/00 - A63B25/00 for improving balance or equilibr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022/009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包括底架1、第一振荡支架2、第二振荡支架3和平衡训练台4;所述第一振荡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振荡阻尼组,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底架1上方并通过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与所述底架1连接,其结构形式是第一支架在上并通过第一振荡阻尼组按照一定的幅度与频率进行摆动,第一振荡阻尼组通过在摆动方向产生阻尼作用来实现上述功能,所述平衡训练台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且所述平衡训练台4通过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架1摆动。通过第一振荡支架2和第二振荡支架3产生预置摆动幅度及频率,使用者站立或者蹲立在平衡训练台4上通过相应的训练可提升使用者感觉运动神经的灵敏程度。

Description

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神经灵敏度训练领域,尤其提供了一种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人们日常活动重复单调,一般情况是开车、在办公室工作、看电视或者在工业生产工作中不断重复地做着单调的动作(坐着和站着的同时不断重复地做着一套静态或动态动作),他们在工作和休闲时间中都严重缺乏运动。这些不断重复的一套动作容易产生机械和神经生理劳损,从而导致肌肉骨胳的疼痛和营养机能障碍。因此人们需要一个能够训练神经肌肉系统,对不完善的神经元进行控制和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训练装置。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
第一振荡支架,所述第一振荡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振荡阻尼组,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底架上方并通过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在摆动方向产生阻尼作用;以及
平衡训练台,所述平衡训练台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平衡训练台通过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架摆动。
较佳的,还包括第二振荡支架,所述第二振荡支架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振荡阻尼组,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并通过所述第二振荡阻尼组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平衡训练台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较佳的,所述底架包括底部架体和多个底架悬臂,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包括多个第一振荡阻尼器,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底架悬臂。
较佳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架体和多个第一悬臂,所述第二振荡阻尼组包括多个第二振荡阻尼器,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悬臂。
较佳的,所述第一振荡支架和所述底架之间设有能够对所述第一振荡支架和所述底架的相对摆动形成锁止或解锁的插销组件。
较佳的,所述插销组件至少包括:
插座,所述插座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插座设有锁孔;
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且位置对应于所述插座,所述安装套筒顶部端口开设有锁止竖槽和解锁限位槽,所述锁止竖槽的槽深大于所述解锁限位槽;
插销,所述插销能够沿自轴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套筒,所述插销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择一限位于所述锁止竖槽或所述解锁限位槽,所述插销对应插锁/解锁于所述锁孔。
较佳的,所述插销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套筒,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插销,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解锁限位槽中时,所述弹簧处于弹性势能储能状态。
较佳的,所述插销组件的数量为二,二所述插销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底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位置对应的对角。
较佳的,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包括四个第一振荡阻尼器,所述底架悬臂的数量为四,四个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悬吊于所述底架四角上的所述底架悬臂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四角。
较佳的,所述第二振荡阻尼组包括四个第二振荡阻尼器,所述第一悬臂的数量为四,四个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悬吊于所述第一支架四角上的所述第一悬臂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四角。
较佳的,四个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中每一邻边的二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形成一八字结构,二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的中心线形成一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0-5°。
较佳的,四个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中每一邻边的二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形成一八字结构,二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的中心线形成一夹角β,所述夹角β为0-5°。
较佳的,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包括第一阻尼波纹管和第一拉伸限制组件;所述第一拉伸限制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内部对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的竖向拉伸形变进行设定限制。
较佳的,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包括第二阻尼波纹管和第二拉伸限制组件;所述第二拉伸限制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内部对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竖向拉伸形变进行设定限制。
较佳的,所述第一拉伸限制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第一柔性拉索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柔性拉索位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内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所述第一安装件抵定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的一端口,所述第二安装件具有一螺纹段且位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的另一端口,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抵定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的另一端口。
较佳的,所述第二拉伸限制组件至少包括第三安装件、第四安装件、第二柔性拉索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柔性拉索位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内且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件和所述第四安装件之间,所述第三安装件抵定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一端口,所述第四安装件具有一螺纹段且位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另一端口,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抵定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另一端口。
较佳的,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的两端被设置为半球形,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底架上设有与之适配的半球形槽孔,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底架上的半球形槽孔过盈配合安装。
较佳的,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两端被设置为半球形,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与之适配的半球形槽孔,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半球形槽孔过盈配合安装。
较佳的,还包括保护架,所述保护架围设于所述平衡训练台周边。
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第一振荡支架和第二振荡支架产生预置摆动幅度及频率,使用者站立或者蹲立在平衡训练台上通过相应的训练可提升使用者感觉运动神经的灵敏程度,使其面对外来的干扰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或迅速恢复身体的平衡,提高使用者身体的协调性,有效减少其在生活中走路、跑步等的摔倒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表达了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表达了本发明中第一振荡支架、第二振荡支架与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达了本发明的第一振荡阻尼器的正视图。
图4表达了图3中A-A剖视图。
图5表达了本发明的第一振荡阻尼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6表达了本发明插锁组件的安装结构图。
图7表达了图6中A处放大图。
图8表达了本发明一种使用状态效果展示图。
图9表达了本发明另一种使用状态效果展示图。
其中:1底架;11底部架体;12底架悬臂;2第一振荡支架;21第一架体;22第一振荡阻尼器;221第一阻尼波纹管;222第一柔性拉索;223第一保护套筒;224第二安装筒;225第一螺母;226垫片;227端帽;228第一安装筒;23第一悬臂;3第二振荡支架;31第二支架;32第二振荡阻尼器;4平衡训练台;5插销组件;51插座;52插销;53安装套筒;54弹簧;55解锁限位槽;56锁止竖槽;57限位柱;6保护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7,一种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包括底架1、第一振荡支架2和平衡训练台4;其中,所述第一振荡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振荡阻尼组,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底架1上方并通过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与所述底架1连接,其结构形式是第一支架在上并通过第一振荡阻尼组按照一定的幅度与频率进行摆动,第一振荡阻尼组通过在摆动方向产生阻尼作用来实现上述功能,所述平衡训练台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且所述平衡训练台4通过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架1摆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振荡支架2产生预置摆动幅度及频率,使用者站立或者蹲立在平衡训练台4上通过相应的摆动控制平衡训练可提升使用者感觉运动神经的灵敏程度,使其面对外来的干扰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或迅速恢复身体的平衡,提高使用者身体的协调性,有效减少其在生活中走路、跑步等摔倒的概率。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振荡支架3,所述第二振荡支架3包括第二支架31和第二振荡阻尼组,所述第二支架3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并通过所述第二振荡阻尼组连接于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振荡阻尼组发挥了与第一震荡阻尼组相同的作用;而所述平衡训练台4设于所述第二支架31上。
本实施例所例举附图中通过将至少两层振荡支架层层安装在底架1上,形成一种多层的振荡机构来配合使用者进行神经训练以提高其灵敏性,在本实施例中只例举了两层振荡支架,但是根据实际需求不限于此,也可设置两层以上的结构,为了描述清楚,本实施例以第一振荡支架2和第二振荡支架3的两层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底架1作为结构支撑核心构件,主要是为第一振荡支架2和第二振荡支架3提供稳定支撑,结合图1和土2,第一振荡支架2和第二振荡支架3都悬吊于底架1上方,为实现这一目的,所述底架1包括底部架体11和底架悬臂12,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底架悬臂12。通过第一振荡阻尼组将第一支架悬吊于底架悬臂12上,优选的,底架悬臂12呈倒L型。优选的,第一振荡阻尼组包括多个第一振荡阻尼器22。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振荡支架2和第二振荡支架3都是方形支架,本实施例也以方形支架为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是应能知悉的是,第一振荡支架2和第二振荡支架3的形状不应以此为限。
同理于上述第一支架安装于底架悬臂12的结构形式,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架体21和第一悬臂23,所述第二振荡阻尼组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31和第一悬臂23,第二振荡阻尼组是将第二支架31悬吊于第一支架上。优选的,第二振荡阻尼组包括多个第二振荡阻尼器32。
以上设置,第一振荡阻尼组和第二振荡阻尼组能够配合使用者站立平衡训练台4上左右晃动时,提供左右摆动方向上的阻尼力作用进行左右摆幅振荡。
请查阅图6和图7,为了调节整体装置的振幅程度,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底架1之间设有插销组件5,用来限制第一支架的振幅摆动,当第一支架被插销组件5完全限制摆动后则本设备为单层的振荡结构,第一支架和底架1被整体当作“底架结构”起到支撑作用。为实现这一目的,所述插销组件5至少包括如图7中所附的插座51、安装套筒53和插销52;其中,所述插座51设于所述底架1上,所述插座51设有锁孔;所述安装套筒53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具体设于第一架体21上)且位置对应于所述插座51,所述安装套筒53顶部端口开设有锁止竖槽56和解锁限位槽55,所述锁止竖槽56的槽深大于所述解锁限位槽55;所述插销52可沿自轴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套筒53,所述插销52上设有限位于所述锁止竖槽56或所述解锁限位槽55的限位柱57。
具体的,插销52的限位柱57位于锁止竖槽56中时,插销52插入锁孔进行安装套筒53和插座51的位置锁死,进一步的,与安装套筒53连接的第一支架和与插座51连接的底架1也相对锁死;解锁时,拔起插销52,限位柱57离开锁止竖槽56后转动插销52将限位柱57对准解锁限位槽55中防止插销52自轴转动再滑回锁止竖槽56,因所述锁止竖槽56的槽深大于所述解锁限位槽55,所以限位柱57在所述解锁限位槽55中时,位置整体上提了,插销52保持了离开锁孔的状态,实现解锁。
较佳的,还可以设置一个弹簧54,方便自动落锁。弹簧54的作用是对限位柱57有一个复位的作用,其一端连接于插销52,另一端连接于限位柱57,通过自身的弹性势能实现插销52的复位作用,当限位柱57再次对准锁止竖槽56的时候,弹簧54对限位柱57有一个复位弹力方便插销52插入锁孔中。因此,所述弹簧54可以顶端连接于插销52,底端连接于安装套筒53,当限位柱57位于解锁限位槽55中时,弹簧54处于拉伸复位状态;所述弹簧54也可以顶端连接于安装套筒53,底端连接于插销52,当限位柱57位于解锁限位槽55中时,弹簧54处于压缩复位状态。
插销组件5的作用可以实现第一支架(或者说第一架体21)与底架1之间的绝对锁死和非绝对锁死,具体的,所述插销组件5的数量为二,二所述插销组件5分别设于所述底架1和所述第一支架位置对应的对角。即二组插销组件5是对角设置的,锁死一个角时,因插销52和锁孔还能发生相对自轴转动,而第一振荡阻尼组又可以任意方向摆动,所以第一振荡支架2还是能够实现相对振幅较小的摆动,实际操作中会呈现以锁死的一个角(插销组件5的锁孔)为轴心整体做振幅摆动。而二所述插销52组件5同时锁死时则因对角位置而发生绝对锁死。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第二支架31和底架1都是方形支架,为此,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包括四个第一振荡阻尼器22,四个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22悬吊于所述底架1四角的底架悬臂12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四角。同理,所述第二振荡阻尼组包括四个第二振荡阻尼器32,四个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32悬吊于所述第一支架四角的第一悬臂23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31的四角。
具体的,所述底架悬臂12的数量为四,四个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22悬吊于所述底架1四角上的所述底架悬臂12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四角;所述第一悬臂23的数量为四,四个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32悬吊于所述第一支架四角上的所述第一悬臂23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31的四角。
经过多次测量和实际体验,四个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22中每一邻边的二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22形成一八字结构,二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22的中心线形成一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0-5°。同理,四个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32中每一邻边的二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32形成一八字结构,二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32的中心线形成一夹角β,所述夹角β为0-5°。但是需要表明的是0-5°这一角度范围只是本实施例中一较佳实施方式,实际使用中应不限于此,本申请的技术范围保护也不限于此。
上窄下宽的八字结构所产生夹角,使平衡训练台4在摆动过程中也呈一定的倾角,此倾角有利于使用者的平衡调节,缓冲重力对关节影响。
第一振荡阻尼器22和第二振荡阻尼器32固定的阻尼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当两者不一样时,其产生的摆动幅度及频率相互不一致,两者一起摆动时将不会形成简单的共振叠加,使训练平台摆动更顺畅。根据不同类型的组合,其为训练平台提供1.0-4.2Hz的摆动频率为最佳。同上所述,这一摆动频率范围只是本实施例中一较佳实施方式,实际使用中应不限于此,本申请的技术范围保护也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1,作为使用者安全系数提升的考量,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护架6,所述保护架6围设于所述平衡训练台4周边。较佳的,保护架6与底架1相连接使得整体装置一体结构,使用者在训练时可以通过保护架6进行辅助站立或者蹲立,同时也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摔倒等。
第一振荡阻尼器22和第二振荡阻尼器32的作用是提供一定摆动幅度与频率的阻尼作用为实现这一目的,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22包括第一阻尼波纹管221和第一拉伸限制组件;所述第一拉伸限制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221内部对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竖向拉伸形变进行设定限制。因使用者的体重会影响传统阻尼波纹管的竖向拉伸形变,并且需起到一个保护阻尼波纹管不被过度拉伸形变或者拉断,所以第一拉伸限制组件的目的是为第一阻尼波纹管221设置一个最大拉伸形变量。而阻尼力作用则是由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弹性势能提供。
同理于上,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32包括第二阻尼波纹管和第二拉伸限制组件;所述第二拉伸限制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内部对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竖向拉伸形变进行设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配合附图图3、图4和图5对第一振荡阻尼器22进行详细描述,第二振荡阻尼器32的结构参照于第一振荡阻尼器22即可。第一阻尼波纹管和第二阻尼波纹管除了为设置不同摆幅和频率而采取不同的材料之差,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等同。
所述第一拉伸限制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第一柔性拉索222和第一螺母225;所述第一安装件抵定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一端口,所述第一柔性拉索222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具有一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一螺母22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225抵定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另一端口,从而实现第一柔性拉索222在第一阻尼波纹管221内的安装;第一柔性拉索222在竖直方向上不存在形变拉伸,可以限制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竖向过度拉伸,而其本身的柔性特质可以配合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弯曲摆动形变。
为保护第一阻尼波纹管221和进一步方便第一柔性拉索222的安装,第一安装件包括一第一端座和设于所述第一端座上的第一安装筒228,第一端座是方便抵在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一端口上确定位置,第一柔性拉索222一端插设固定于第一安装筒228内。
第二安装件为第二安装筒224,所述第一柔性拉索222另一端插设固定于第二安装筒224内,第二安装筒224上设有螺纹段。
还包括两个第一保护套筒223,分别套住第一安装筒228和第二安装筒224;第一保护套筒223的外径应等于第一阻尼波纹管221两端口的内径,使得其贴合于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端口内壁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也稳定了第一柔性拉索222的两端防止结构位移晃动,在两个第一保护套筒223上还设有垫片226防止损伤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两个端口;
进一步的,为隐藏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端口结构,还包括两个端帽227,所述端帽227安装于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两端。
优选的,第一柔性拉索222为钢丝。
具体的,首先将两个垫片226分别设于两个第一保护套筒223上,将两个第一保护套筒223分别插入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两端,将钢丝安装在第一安装筒228和第二安装筒224内,然后将第二安装筒224从一端插入第一阻尼波纹管221内延伸至另一端后通过第一螺母225进行锁定;最后将端帽227按进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两端口即可。
同理于上,所述第二拉伸限制组件包括第三安装件、第四安装件、第二柔性拉索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三安装件抵定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一端口,所述第二柔性拉索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件和第四安装件,所述第四安装件具有一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抵定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另一端口。
为保护第二阻尼波纹管和进一步方便安装,第三安装件包括一第三端座和设于所述第三端座上的第三安装筒,第三端座是方便抵在第二阻尼波纹管的一端口上确定位置,第二柔性拉索一端插设固定于第三安装筒内;
第四安装件为第四安装筒,所述第二柔性拉索另一端插设固定于第四安装筒内,第四安装筒上设有螺纹段;
还包括两个第二保护套筒,分别套住第三安装筒和第四安装筒;第二保护套筒的外径应等于第二阻尼波纹管两端口的内径,使得其贴合于第二阻尼波纹管的端口内壁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也稳定了第二柔性拉索的两端防止结构位移晃动,在两个第二保护套筒上还设有垫片防止损伤第二阻尼波纹管;
进一步的,为隐藏第二阻尼波纹管的端口结构,还包括两个端帽,所述端帽安装于第二阻尼波纹管的两端。
优选的,第二柔性拉索为钢丝。第二拉伸限制组件的结构和功能与第一拉伸限制组件相同,故没有给予图示。
为对第一振荡阻尼器22进行便捷安装,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两端被设置为半球形,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底架1上设有与之适配的半球形槽孔,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2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底架1上的半球形槽孔过盈配合安装。
同理于上,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两端被设置为半球形,所述第二支架31和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与之适配的半球形槽孔,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31和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半球形槽孔过盈配合安装。
在第一振荡阻尼器22和第二振荡阻尼器32的整个结构中,钢丝及其安装组件起到主承重作用,以第一振荡阻尼器22为例,钢丝及第一安装件等组件是为了防止使用过程中结构本身和使用者的重量将第一阻尼波纹管221拉长变形或拉断。第一阻尼波纹管221将钢丝拉紧,同时降低其柔性,当受到侧向力时不易被折弯。第一保护套筒223位于第一阻尼波纹管221及钢丝中间,起到定位及润滑作用,防止使用中钢丝与第一阻尼波纹管221之间因磨擦而出现断裂,而端盖起到密封防尘作用。
较佳的,第一阻尼波纹管221和第二阻尼波纹管的材料为PU胶,通过改变其硬度可产生不同的振荡阻尼效果,经测试对比,其硬度在90-105HRC之间时训练效果最佳。
为保证整个第一阻尼波纹管221和第二阻尼波纹管沿长度方向的弯折变形较协调同步,产生的振荡阻尼呈近直线的缓慢衰减,第一阻尼波纹管221和第二阻尼波纹管上的每个波纹外径从两端往中间逐渐增大,特定配合本结构中的摆幅方向阻尼力作用。
请参阅图8和图9,图8中平衡训练台4稳定时,呈水平状态;图9中平衡训练台4往左摆动时,其呈左高右低的倾斜。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通过第一振荡支架2和第二振荡支架3产生预置摆动幅度及频率,使用者站立或者蹲立在平衡训练台4上通过相应的训练可提升使用者感觉运动神经的灵敏程度,使其面对外来的干扰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或迅速恢复身体的平衡,提高使用者身体的协调性,有效减少其在生活中走路、跑步等的摔倒的概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3)

1.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所述底架包括底部架体和多个底架悬臂;
第一振荡支架,所述第一振荡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振荡阻尼组,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底架上方并通过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在摆动方向产生阻尼作用;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包括多个第一振荡阻尼器,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底架悬臂;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架体和多个第一悬臂;
第二振荡支架,所述第二振荡支架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振荡阻尼组,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并通过所述第二振荡阻尼组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振荡阻尼组包括多个第二振荡阻尼器,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悬臂;
平衡训练台,所述平衡训练台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平衡训练台通过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和所述第二振荡阻尼组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架摆动;
其中,所述第一振荡支架和所述底架之间设有能够对所述第一振荡支架和所述底架的相对摆动形成锁止或解锁的二插销组件,二所述插销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底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位置对应的对角;
所述插销组件至少包括:
插座,所述插座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插座设有锁孔;
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且位置对应于所述插座,所述安装套筒顶部端口开设有锁止竖槽和解锁限位槽,所述锁止竖槽的槽深大于所述解锁限位槽;
插销,所述插销能够沿自轴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套筒,所述插销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择一限位于所述锁止竖槽或所述解锁限位槽,所述插销对应插锁/解锁于所述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套筒,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插销,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解锁限位槽中时,所述弹簧处于弹性势能储能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阻尼组包括四个第一振荡阻尼器,所述底架悬臂的数量为四,四个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悬吊于所述底架四角上的所述底架悬臂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四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荡阻尼组包括四个第二振荡阻尼器,所述第一悬臂的数量为四,四个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悬吊于所述第一支架四角上的所述第一悬臂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四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中每一邻边的二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形成一八字结构,二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的中心线形成一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0-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中每一邻边的二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形成一八字结构,二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的中心线形成一夹角β,所述夹角β为0-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阻尼器包括第一阻尼波纹管和第一拉伸限制组件;所述第一拉伸限制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内部对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的竖向拉伸形变进行设定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荡阻尼器包括第二阻尼波纹管和第二拉伸限制组件;所述第二拉伸限制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内部对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竖向拉伸形变进行设定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限制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第一柔性拉索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柔性拉索位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内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所述第一安装件抵定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的一端口,所述第二安装件具有一螺纹段且位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的另一端口,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抵定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的另一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伸限制组件至少包括第三安装件、第四安装件、第二柔性拉索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柔性拉索位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内且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件和所述第四安装件之间,所述第三安装件抵定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一端口,所述第四安装件具有一螺纹段且位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另一端口,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抵定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另一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的两端被设置为半球形,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底架上设有与之适配的半球形槽孔,所述第一阻尼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底架上的半球形槽孔过盈配合安装。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两端被设置为半球形,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与之适配的半球形槽孔,所述第二阻尼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半球形槽孔过盈配合安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架,所述保护架围设于所述平衡训练台周边。
CN202210511840.9A 2022-05-11 2022-05-11 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 Active CN115054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1840.9A CN115054890B (zh) 2022-05-11 2022-05-11 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1840.9A CN115054890B (zh) 2022-05-11 2022-05-11 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4890A CN115054890A (zh) 2022-09-16
CN115054890B true CN115054890B (zh) 2024-04-02

Family

ID=83199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1840.9A Active CN115054890B (zh) 2022-05-11 2022-05-11 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489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943359U (zh) * 2018-08-23 2019-06-07 羿麟贸易有限公司 多功能智能运动健身器结构
CN112915475A (zh) * 2021-04-01 2021-06-08 江苏绿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被动平衡训练模块及动态平衡训练系统
CN113041550A (zh) * 2021-04-01 2021-06-29 江苏绿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平衡训练模块及动态平衡训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110968A1 (de) * 2012-11-14 2014-05-15 Astrium Gmbh 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zum Gleichgewichtstraining, mit zumindest einer beweglichen Plattfor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943359U (zh) * 2018-08-23 2019-06-07 羿麟贸易有限公司 多功能智能运动健身器结构
CN112915475A (zh) * 2021-04-01 2021-06-08 江苏绿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被动平衡训练模块及动态平衡训练系统
CN113041550A (zh) * 2021-04-01 2021-06-29 江苏绿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平衡训练模块及动态平衡训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4890A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3456B (zh) 显示器支撑装置
CN115054890B (zh) 运动神经灵敏度平衡训练装置
CN109440637A (zh) 一种公路桥梁抗震伸缩装置
US20220098888A1 (en) Seismic anchor for curtain walls
CN108501645A (zh) 一种锁定式外扩轮轴减震装置
KR102369353B1 (ko) 면진형 수배전반
ITRM20000505A1 (it) Schienale ortopedico articolato dinamico.
CN2733785Y (zh) 一种平板电视壁挂架
CN208365120U (zh) 水平方向360度旋转的显示器支架
CN1917750B (zh) 监视器和监视器支撑装置
CN110656711A (zh) 防倾覆摩擦摆隔震支座及其装配方法
CN109011321A (zh) 一种加固型门框单杠
CN206036552U (zh) 电视支架
CN111852055B (zh) 一种围栏立柱及基坑临边围栏
CN205315996U (zh) 显示器支架及采用其的显示器和采用该显示器的医疗设备
DE102006041434A1 (de) Schwingungsisolatiosvorrichtung
CN111765192A (zh) 减震机构及具有其的舵轮装置
CN106402139A (zh) 一种连杆
CN201209751Y (zh) 显示器挂板
JPH06221030A (ja) 物体免震装置
CN215025671U (zh) 一种跑步机马达安装机构及跑步机
CN110337840A (zh) 一种农业种植耕地用的翻转犁结构
CN203122685U (zh) 一种助力型外骨骼用背负系统抗倾覆多头螺纹阻尼器
JPH1122779A (ja) 免震装置
CN110904828B (zh) 一种抗拉拔阻尼减隔振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