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1532A - 储能变流器 - Google Patents

储能变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1532A
CN115051532A CN202210503090.0A CN202210503090A CN115051532A CN 115051532 A CN115051532 A CN 115051532A CN 202210503090 A CN202210503090 A CN 202210503090A CN 115051532 A CN115051532 A CN 1150515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converter
heat exchange
heat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30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官二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qing Digita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qing Digita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qing Digita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qing Digita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30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15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1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15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9Overheat or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63Heat dissipaters releasing heat from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属于变流器技术领域,包括柜体和器件,柜体具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器件包括功率模组和滤波器;功率模组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滤波器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滤波器的第一端与功率模组的第一端相连接。本申请通过将功率模组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滤波器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通过设置两个安装腔对储能变流器中的部件进行安装,减小了储能变流器柜体体积,进而避免储能变流器柜占用较大的空间,有利于储能变流器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储能变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变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储能变流器柜中是设置三个安装腔对变流器的各个部件进行安装,但是采用三个安装腔的安装方式使得变流器柜的体积极大,进而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不利于变流器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储能变流器。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包括柜体和器件,柜体具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器件包括功率模组和滤波器;功率模组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滤波器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滤波器的第一端与功率模组的第一端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储能变流器包括柜体和器件。柜体具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以使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可以对储能变流器的部件的安装提供空间。器件包括功率模组和滤波器,功率模组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可以为功率模组提供安装空间,从而实现对功率模组的安装。滤波器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可以为滤波器提供安装空间,从而实现对滤波器的安装。滤波器的第一端与功率模组的第一端相连接,从而使得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抑制功率模组在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以保证储能变流器的正常运行。本申请通过将功率模组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滤波器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通过设置两个安装腔对储能变流器中的部件进行安装,减小了储能变流器柜体积,进而避免储能变流器柜占用较大的空间,有利于储能变流器的小型化。
具体地,储能变流器是储能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系统中唯一具备主动调节和控制的关键部件。储能变流器在各类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中,提供电流的整流和逆变两种变换功能的电力电子设备,是储能系统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实现电池储能系统直流电池与交流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传递等功能。本申请通过将功率模组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滤波器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使得储能变流器更加紧凑,具有体积更加小巧、结构布置更加合理、功率密度更大。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储能变流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器件还包括直流开关和交流开关;直流开关位于第一安装腔内,直流开关的第一端与功率模组的第二端相连接;交流开关位于第二安装腔内,交流开关的第一端与滤波器的第二端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器件还包括直流开关和交流开关。直流开关位于第一安装腔内,从而实现对直流开关的安装。直流开关的第一端与功率模组的第二端相连接,使得变流器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时,直流开关可以对电路进行保护,避免电流过大对电池造成损坏。交流开关位于第二安装腔内,从而实现对交流开关的安装。交流开关的第一端与滤波器的第二端相连接,使得变流器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时,交流开关可以对电路进行保护,避免电流过大对外部电网造成损坏。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滤波器包括第一电抗器和电容器;第一电抗器设置于第二安装腔,第一电抗器的第一端与功率模组的第一端相连接;电容器位于第二安装腔内,电容器与第一电抗器的第二端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滤波器包括第一电抗器和电容器。第一电抗器设置于第二安装腔,从而实现对第一电抗器的安装。第一电抗器的第一端与功率模组的第一端相连接,以使第一电抗器可以对电路进行保护,避免电流过大。电容器位于第二安装腔内,从而实现对电容器的安装。电容器与第一电抗器的第二端相连接,从而使得电容器可以对电路中产生的谐波进行过滤。通过设置第一电抗器和电容器进而可以对电路进行保护,提升功率模组的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储能变流器还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的第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腔位于第二安装腔内,进液管的第二端能够连接水源;出液管第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腔位于第二安装腔内,出液管的第二端位于柜体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储能变流器还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的第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腔位于第二安装腔内,从而实现对进液管的安装和固定,进液管的第二端能够连接水源,使得水源液体可以通过进液管的第二端流入到第二进液管中。出液管第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腔位于第二安装腔内,从而实现对出液管的安装和固定,出液管的第二端位于柜体外,使得进液管内液体可以流入到出液管,并从出液管流出到柜体外。变流器在工作的过程中,第一安装腔内的功率模组以及直流开关产生的热量会散入到第一安装腔内,从而会提升第一安装腔内的温度。第二安装腔内的滤波器和交流开关产生的热量会散入到第二安装腔内,从而会提升第二安装腔内的温度。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中设置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以使液体可以带走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的热量,从而实现对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进行降温,以保证变流器的正常运行。
具体地,进液管、出液管为钢管。
具体地,进液管的第二端位于柜体外与水源连接,以使水源可以通过进液管流入。
具体地,出液管的第二端位于柜体外,以使液体换热后可以从出液管排放到柜体外,以带走热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储能变流器还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进液管相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出液管相连接;储能变流器还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与进液管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出液管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储能变流器还包括第一换热器,以使第一换热器可以进一步对变流器进行散热。第一换热器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以使第一换热器可以对第一安装腔内的温度进一步降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进液管相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出液管相连接,进而通过进液管与出液管之间流通的液体带走第一安装腔内的热量,从而对第一安装腔进行降温。
在该技术方案中,储能变流器还包括第二换热器,以使第二换热器可以进一步对变流器进行散热。第二换热器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以使第二换热器可以对第二安装腔内的温度进一步降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与进液管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出液管相连接,进而通过进液管与出液管之间流通的液体带走第二安装腔内的热量,从而对第二安装腔进行降温。
具体地,储能变流器还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一排水管;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一进水管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进水管的第二端与进液管相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第一排水管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排水管的第二端与出液管相连接。
具体地,储能变流器还包括第二进水管、第二排水管;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二进水管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进水管的第二端与进液管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第二排水管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排水管的第二端与出液管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贴设于功率模组,第一换热管的第一端与进液管相连接,第一换热管的第二端与出液管相连接;第二换热管贴设于滤波器,第二换热管的第一端与进液管相连接,第二换热管的第二端与出液管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储能变流器还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贴设于功率模组,第一换热管的第一端与进液管相连接,第一换热管的第二端与出液管相连接,从而实现对第一换热管的安装,使得液体可以从进液管流入到第一换热管内,由于第一换热管贴设于功率模组,所以,第一换热管内的液体可以带走功率模组产生的热量,降低功率模组的温度,之后液体流入到出液管,从而排放出去,以实现对功率模组的降温。第二换热管贴设于滤波器,第二换热管的第一端与进液管相连接,第二换热管的第二端与出液管相连接,从而实现对第二换热管的安装,使得液体可以从进液管流入到第二换热管内,由于第二换热管贴设于滤波器,所以,第二换热管内的液体可以带走滤波器产生的热量,降低滤波器的温度,之后液体流入到出液管,从而排放出去,以实现对滤波器的降温。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储能变流器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功率模组的外壁与第一换热管相连接;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滤波器的外壁与第一换热管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储能变流器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功率模组的外壁与第一换热管相连接,通过在功率模组的外壁设置第一连接部,并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换热管进行连接,可以保证第一换热管一直与功率模组贴合在一起,使得流经第一换热管的液体可以对功率模组进行降温,提升第一换热管对功率模组散热的稳定性。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滤波器的外壁与第一换热管相连接。通过在滤波器的外壁设置第二连接部,并将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换热管进行连接,可以保证第二换热管一直与滤波器贴合在一起,使得流经第二换热管的液体可以对滤波器进行降温,提升第二换热管对滤波器散热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包括换热部和风机,换热部的一端与进液管相连接,换热部的一端与出液管相连接;风机朝向换热部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包括换热部和风机。换热部的一端与进液管相连接,换热部的一端与出液管相连接,风机朝向换热部设置,使得,风机可以将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的空气吹向换热部,进而可以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的热量转移到换热部,提升换热部的温度,由于换热部的一端与进液管相连接,另一端与出液管相连接,因此,在进液管与出液管之间流动液体会带走换热部的热量,从而可以对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进行降温。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储能变流器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控制组件与器件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储能变流器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从而实现对控制组件的安装,控制组件与器件相连接,以使控制组件可以对器件的工作进行控制,保证储能变流器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储能变流器的示意图。
其中,图1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储能变流器,110柜体,112第一安装腔,114第二安装腔,120器件,122功率模组,124滤波器,1242第一电抗器,1244电容器,126直流开关,128交流开关,140散热组件,142进液管,144出液管,146第一换热管,147第二换热管,148第二换热器,149第一换热器,130控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储能变流器100。
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100,包括柜体110和器件120,柜体110具有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4;器件120包括功率模组122和滤波器124;功率模组122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12内;滤波器124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14内,滤波器124的第一端与功率模组122的第一端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100包括柜体110和器件120。柜体110具有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4,以使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4可以对储能变流器100的部件的安装提供空间。器件120包括功率模组122和滤波器124,功率模组122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12内,可以为功率部件提供安装空间,从而实现对功率模组122的安装。滤波器124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14内,可以为滤波器124提供安装空间,从而实现对滤波器124的安装。滤波器124的第一端与功率模组122的第一端相连接,从而使得滤波器124可以有效地抑制功率部件在工作是产生的谐波,以保证储能变流器100的正常运行。本申请通过将功率模组122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12内,滤波器124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14内,通过设置两个安装腔对储能变流器100中的部件进行安装,减小了变流器柜体积,避免变流器柜占用较大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储能变流器100的小型化。
具体地,储能变流器100为储能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系统中唯一具备主动调节和控制的关键部件。储能变流器100在各类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中,提供电流的整流和逆变两种变换功能的电力电子设备,是储能系统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实现电池储能系统直流电池与交流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传递等功能。本申请通过将功率模组122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12内,滤波器124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14内,使得储能变流器100更加紧凑,具有体积更加小巧、结构布置更加合理、功率密度更大。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所示,器件120还包括直流开关126和交流开关128;直流开关126位于第一安装腔112内,直流开关126的第一端与功率模组122的第二端相连接;交流开关128位于第二安装腔114内,交流开关128的第一端与滤波器124的第二端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器件120还包括直流开关126和交流开关128。直流开关126位于第一安装腔112内,从而实现对直流开关126的安装。直流开关126的第一端与功率模组122的第二端相连接,使得储能变流器100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时,直流开关126可以对电路进行保护,避免电流过大对电池造成损坏。交流开关128位于第二安装腔114内,从而实现对交流开关128的安装。交流开关128的第一端与滤波器124的第二端相连接,使得储能变流器100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时,交流开关128可以对电路进行保护,避免电流过大对外部电网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所示,滤波器124包括第一电抗器1242和电容器1244;第一电抗器1242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14,第一电抗器1242的第一端与功率模组122的第一端相连接;电容器1244位于第二安装腔114内,电容器1244与第一电抗器1242的第二端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滤波器124包括第一电抗器1242和电容器1244。第一电抗器1242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14,从而实现对第一电抗器1242的安装。第一电抗器1242的第一端与功率模组122的第一端相连接,以使第一电抗器1242可以对电路进行保护,避免电路发生短路的情况,在电路发生短路时,可以切断与外界设备之间的联系,对外界设备进行保护。电容器1244位于第二安装腔114内,从而实现对电容器1244的安装。电容器1244与第一电抗器1242的第二端相连接,从而使得电容器1244可以对电路中产生的谐波进行过滤。通过设置第一电抗器1242和电容器1244进而可以对电路进行保护,提升功率模组122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所示,储能变流器100还包括散热组件140,散热组件140包括进液管142和出液管144;进液管142的第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腔112位于第二安装腔114内,进液管142的第二端能够连接水源;出液管144第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腔112位于第二安装腔114内,出液管144的第二端位于柜体外。
在该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100还包括散热组件140,散热组件140包括进液管142和出液管144。进液管142的第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腔112位于第二安装腔114内,从而实现对进液管142的安装和固定,进液管142的第二端能够连接水源,使得水源液体可以通过进液管142的第二端流入到第二进液管142中。出液管144第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腔112位于第二安装腔114内,从而实现对出液管144的安装和固定,出液管144的第二端位于柜体外,并从出液管144流出到柜体110外。储能变流器100在工作的过程中,第一安装腔112内的功率部件以及直流开关126产生的热量会散入到第一安装腔112内,从而会提升第一安装腔112内的温度。第二安装腔114内的滤波器124和交流开关128产生的热量会散入到第二安装腔114内,从而会提升第二安装腔114内的温度。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4中设置第一换热器149和第二换热器148,以使液体在第一换热器149和第二换热器148中流动时可以带走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4内的热量,从而实现对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4进行降温,以保证储能变流器100的正常运行。
具体地,进液管142、出液管144为钢管。
具体地,进液管142的第二端位于柜体110外与水源连接,以使水源可以通过进液管142流入。
具体地,出液管144的第二端位于柜体110外,以使液体换热后可以从出液管144排放到柜体110外,以带走热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所示,储能变流器100还包括第一换热器149和第二换热器148,第一换热器149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12内,第一换热器149的第一端与进液管142相连接,第一换热器149的第二端与出液管144相连接。第二换热器148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14内,第二换热器148的第一端与进液管142相连接,第二换热器148的第二端与出液管14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100还包括第一换热器149和第二换热器148,以使第一换热器149和第二换热器148可以进一步对储能变流器100进行散热。第一换热器149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12内,以使第一散热器可以对第一安装腔112内的温度进一步降低,第一换热器149的第一端与进液管142相连接,第一换热器149的第二端与出液管144相连接,进而通过进液管142与出液管144之间流通的液体带走第一安装腔112内的热量,从而对第一安装腔112进行降温。第二换热器148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14内,以使第二散热器可以对第二安装腔114内的温度进一步降低,第二换热器148的第一端与进液管142相连接,第二换热器148的第二端与出液管144相连接,进而通过进液管142与出液管144之间流通的液体带走第二安装腔114内的热量,从而对第二安装腔114进行降温。
具体地,储能变流器100还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一排水管;第一换热器149的第一端与第一进水管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进水管的第二端与进液管142相连接,第一换热器149的第二端与第一排水管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排水管的第二端与出液管144相连接。
具体地,储能变流器100还包括第二进水管、第二排水管;第二换热器148的第一端与第二进水管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进水管的第二端与进液管142相连接,第二换热器148的第二端与第二排水管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排水管的第二端与出液管144相连接。
具体地,第一换热器149和第二换热器148为板式换热器。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所示,散热组件140还包括第一换热管146和第二换热管147,第一换热管146贴设于功率模组122,第一换热管146的第一端与进液管142相连接,第一换热管146的第二端与出液管144相连接;第二换热管147贴设于滤波器124,第二换热管147的第一端与进液管142相连接,第二换热管147的第二端与出液管14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100还包括第一换热管146和第二换热管147,第一换热管146贴设于功率模组122,第一换热管146的第一端与进液管142相连接,第一换热管146的第二端与出液管144相连接,从而实现对第一换热管146的安装,使得液体可以从进液管142流入到第一换热管146内,由于第一换热管146贴设于功率模组122,所以,第一换热管146内的液体可以带走功率模组122产生的热量,降低功率模组122的温度,之后液体流入到出液管144,从而排放出去,以实现对功率模组122的降温。第二换热管147贴设于滤波器124,第二换热管147的第一端与进液管142相连接,第二换热管147的第二端与出液管144相连接,从而实现对第二换热管147的安装,使得液体可以从进液管142流入到第二换热管147内,由于第二换热管147贴设于滤波器124,所以,第二换热管147内的液体可以带走滤波器124产生的热量,降低滤波器124的温度,之后液体流入到出液管144,从而排放出去,以实现对滤波器124的降温。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所示,储能变流器10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功率模组122的外壁与第一换热管146相连接;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滤波器124的外壁与第一换热管146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10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功率模组122的外壁与第一换热管146相连接,通过在功率模组122的外壁设置第一连接部,并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换热管146进行连接,可以保证第一换热管146一直与功率模组122贴合在一起,使得流经第一换热管146的液体可以对功率模组122进行降温,提升第一换热管146对功率模组122散热的稳定性。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滤波器124的外壁与第一换热管146相连接。通过在滤波器124的外壁设置第二连接部,并将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换热管147进行连接,可以保证第二换热管147一直与滤波器124贴合在一起,使得流经第二换热管147的液体可以对滤波器124进行降温,提升第二换热管147对滤波器124散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器149和第二换热器148包括换热部和风机,换热部的一端与进液管142相连接,换热部的一端与出液管144相连接;风机朝向换热部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49和第二换热器148包括换热部和风机。换热部的一端与进液管142相连接,换热部的一端与出液管144相连接,风机朝向换热部设置,使得风机可以将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4内的空气吹向换热部,进而可以将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4内的热量转移到换热部,提升换热部的温度,由于换热部的一端与进液管142相连接,另一端与出液管144相连接,因此,在进液管142与出液管144之间流动液体会带走换热部的热量,从而可以对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4进行降温。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所示,储能变流器100还包括控制组件130,控制组件130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14内,控制组件130与器件12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100还包括控制组件130,控制组件130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14内,从而实现对控制组件130的安装,控制组件130与器件120相连接,以使控制组件130可以对器件120的工作进行控制,保证储能变流器100的正常运行。
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有额外的明确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本发明和使得描述过程更加简便,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所描述的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这些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举例来说,“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直接相连,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地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具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
器件,所述器件包括功率模组和滤波器;
所述功率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
所述滤波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滤波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功率模组的第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还包括:
直流开关,所述直流开关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直流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功率模组的第二端相连接;
交流开关,所述交流开关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交流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器的第二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
第一电抗器,所述第一电抗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电抗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功率模组的第一端相连接;
电容器,所述电容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第一电抗器的第二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
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能够连接水源;
所述出液管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柜体外,能够连接水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液管相连接;
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液管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
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贴设于所述功率模组,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液管相连接;
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贴设于所述滤波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液管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功率模组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相连接;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滤波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包括:
换热部,所述换热部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接,所述换热部的一端与所述出液管相连接;
风机,所述风机朝向所述换热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器件相连接。
CN202210503090.0A 2022-05-10 2022-05-10 储能变流器 Pending CN1150515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3090.0A CN115051532A (zh) 2022-05-10 2022-05-10 储能变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3090.0A CN115051532A (zh) 2022-05-10 2022-05-10 储能变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1532A true CN115051532A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57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3090.0A Pending CN115051532A (zh) 2022-05-10 2022-05-10 储能变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15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2663A (zh) * 2022-11-18 2023-03-14 天津天传电气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高防护、强抗辐射抗扰动性能的户外一体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2663A (zh) * 2022-11-18 2023-03-14 天津天传电气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高防护、强抗辐射抗扰动性能的户外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29850U (zh) 一种变压器电源散热结构
CN115051532A (zh) 储能变流器
CN217362888U (zh) 储能变流器
CN217362889U (zh) 储能变流器
CN211181883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直流电抗器
CN212116054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基站散热装置
CN210724537U (zh) 一种变频器的冷却系统
CN221081883U (zh) 一种内循环冷却变频器
CN218976554U (zh) 一种具有防尘防风沙功能的储能变流器
CN215010035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量回馈变频装置
CN212627641U (zh) 8kw高效率高功率因数三相整流装置
CN212850292U (zh) 具有双冷却系统的精密逆变焊接电源
CN220985693U (zh) 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
CN217656884U (zh) 一种集装箱式变频橇
CN213990529U (zh) 一种修正方波逆变电源的散热防护结构
CN217590584U (zh) 相变冷却双向储能变流器
CN212786430U (zh) 变频柜柜体结构
CN211671176U (zh) 储能变流器散热结构
CN210381754U (zh) 壳体散热式超声波发生器及电子仪器外壳骨架
CN215645744U (zh) 一种电气设备冷却器
CN213638720U (zh) 一种发电机组逆变器导风罩结构
CN216355583U (zh) 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
CN212518412U (zh)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散热箱
CN220307699U (zh) 一种水冷一体式电控柜
CN220476189U (zh) 变流器及电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