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5583U - 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55583U CN216355583U CN202122623217.6U CN202122623217U CN216355583U CN 216355583 U CN216355583 U CN 216355583U CN 202122623217 U CN202122623217 U CN 202122623217U CN 216355583 U CN216355583 U CN 2163555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cabinet body
- heat dissipation
- cabinet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涉及电容柜散热技术领域,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两侧均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顶部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两通接头安装有第一连通管,所述储液箱外壁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等距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通管端头处通过两通接头导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第一壳体下方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外侧对称安装有翅片,所述第二壳体下方通过两通接头导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柜体上方安装有引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冷加风冷的散热方式对电容柜内腔进行散热,不仅提高了散热的效率,而且散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柜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负载类型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载,加上用电企业普遍广泛地使用电力电子设备,使电网功率因数较低。较低的功率因数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增加了供电投资,损害了电压质量,降低了设备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了线路损耗。故通过在电力系统中连入电容补偿柜,可以平衡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以提升设备的利用率,由于电容柜内部安装的电子元器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这些热量不及时的从电容柜内侧散发出去,容易过热问题导致电子元器件停止工作,因此电容柜的散热问题尤为重要。
现有的电容柜散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电容柜散热主要采用在电容柜体上开设散热孔的方式,让电容柜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这种散热方式效率低,散热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及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电容柜散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电容柜散热主要采用在电容柜体上开设散热孔的方式,让电容柜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这种散热方式效率低,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两侧均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顶部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两通接头安装有第一连通管,所述储液箱外壁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等距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通管端头处通过两通接头导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第一壳体下方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外侧对称安装有翅片,所述第二壳体下方通过两通接头导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柜体上方安装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出风段设有送风管,且送风管与柜体内腔导通相连,所述柜体侧壁底部开设有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流管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分流管均与第二壳体导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均位于柜体内侧,所述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均贯穿柜体侧壁,且第二连通管末端延伸至储液箱内腔,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安装有抽液管,且抽液管末端延伸至储液箱内腔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翅片一侧表面涂覆有导热硅脂层,且导热硅脂层与第二壳体外壁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液箱下方通过螺钉安装有支架,且支架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支架内侧焊接有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下方安装有防尘网罩,所述散热孔设有多个,且多个散热孔之间等距分布,所述防尘网罩的安装位置与多个散热孔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与储液箱外壁相贴合,因此通过热传递的作用可有效的对储液箱内部存储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同时使循环泵接通电源,将储液箱内部的冷却液通过第一连通管输送至第一壳体内侧,并通过第一壳体底部设置的分流管将冷却液均匀的输送至第二壳体中,通过第二壳体外侧设置的翅片吸收柜体内部的热量,然后通过第二壳体中流动的冷却液在热传递的作用下将翅片上吸收的热量带走,最终通过第二连通管回流至储液箱中,并通过引风机接通电源后,产生的气流通过送风管吹入到柜体内侧,同时使气流从散热孔处吹出,可有效的加快柜体内部的空气流动,进而可提高柜体内部的散热效率,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柜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液箱及附属构件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正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翅片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柜体;101、柜门;
2、储液箱;201、循环泵;202、第一连通管;203、半导体制冷片;204、第一壳体;205、分流管;206、第二壳体;207、翅片;208、第二连通管;209、抽液管;210、导热硅脂层;
3、支架;301、加强筋;
4、防尘网罩;
5、引风机;501、送风管;
6、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参照图1-6所示,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包括柜体1和柜门101,柜体1两侧均安装有储液箱2,储液箱2顶部安装有循环泵201,循环泵201的输出端通过两通接头安装有第一连通管202,储液箱2外壁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203,且半导体制冷片203等距设有多个,第一连通管202端头处通过两通接头导通连接有第一壳体204,第一壳体204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管205,第一壳体204下方设有第二壳体206,第二壳体206外侧对称安装有翅片207,第二壳体206下方通过两通接头导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208,柜体1上方安装有引风机5,引风机5的出风段设有送风管501,且送风管501与柜体1内腔导通相连,柜体1侧壁底部开设有散热孔6;通过储液箱2、第一壳体204、第二壳体206与翅片207均为铜质材料制成,因此具有很好的吸热效果,通过人工在储液箱2内部注入适量冷却液,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203的冷面与储液箱2外壁相贴合,因此通过热传递的作用可有效的对储液箱2内部存储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同时使循环泵201接通电源,将储液箱2内部的冷却液通过第一连通管202输送至第一壳体204内侧,并通过第一壳体204底部设置的分流管205将冷却液均匀的输送至第二壳体206中,通过第二壳体206外侧设置的翅片207吸收柜体1内部的热量,然后通过第二壳体206中流动的冷却液在热传递的作用下将翅片207上吸收的热量带走,最终通过第二连通管208回流至储液箱2中,并通过引风机5接通电源后,产生的气流通过送风管501吹入到柜体1内侧,同时使气流从散热孔6处吹出,可有效的加快柜体1内部的空气流动,进而可提高柜体1内部的散热效率,散热效果好。
分流管205设有多个,且多个分流管205均与第二壳体206导通相连,通过设置多个分流管205,可使冷却液均匀的流入到第二壳体206内侧,有利于流入到第二壳体206内侧的冷却液对翅片207上吸收的热量进行热交换。
第一壳体204与第二壳体206均位于柜体1内侧,第一连通管202与第二连通管208均贯穿柜体1侧壁,且第二连通管208末端延伸至储液箱2内腔,循环泵201的输入端安装有抽液管209,且抽液管209末端延伸至储液箱2内腔底部,循环泵201通过抽液管209将储液箱2中的冷却液抽出,通过第一连通管202将冷却液依次输送到第一壳体204与第二壳体206中,最后通过第二连通管208使冷却液回流至储液箱2中,从而使冷却液进行循环散热。
翅片207一侧表面涂覆有导热硅脂层210,且导热硅脂层210与第二壳体206外壁相贴合,通过设置导热硅脂层210,有利于翅片207上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到第二壳体206上。
储液箱2下方通过螺钉安装有支架3,且支架3呈L型结构设置,支架3内侧焊接有加强筋301,通过设置支架3起到对储液箱2稳定支撑的作用,并通过在支架3内侧设置加强筋301,可有效的提高支架3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支架3的承载力。
支架3下方安装有防尘网罩4,散热孔6设有多个,且多个散热孔6之间等距分布,防尘网罩4的安装位置与多个散热孔6相对应,通过在散热孔6处安装防尘网罩4,可避免灰尘通过散热孔6进入到柜体1内侧。
工作原理:通过储液箱2、第一壳体204、第二壳体206与翅片207均为铜质材料制成,因此具有很好的吸热效果,通过人工在储液箱2内部注入适量冷却液,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203的冷面与储液箱2外壁相贴合,因此通过热传递的作用可有效的对储液箱2内部存储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同时使循环泵201接通电源,将储液箱2内部的冷却液通过第一连通管202输送至第一壳体204内侧,并通过第一壳体204底部设置的分流管205将冷却液均匀的输送至第二壳体206中,通过第二壳体206外侧设置的翅片207吸收柜体1内部的热量,然后通过第二壳体206中流动的冷却液在热传递的作用下将翅片207上吸收的热量带走,最终通过第二连通管208回流至储液箱2中,并通过引风机5接通电源后,产生的气流通过送风管501吹入到柜体1内侧,同时使气流从散热孔6处吹出,可有效的加快柜体1内部的空气流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包括柜体(1)和柜门(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两侧均安装有储液箱(2),所述储液箱(2)顶部安装有循环泵(201),所述循环泵(201)的输出端通过两通接头安装有第一连通管(202),所述储液箱(2)外壁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203),且半导体制冷片(203)等距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通管(202)端头处通过两通接头导通连接有第一壳体(204),所述第一壳体(204)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管(205),所述第一壳体(204)下方设有第二壳体(206),所述第二壳体(206)外侧对称安装有翅片(207),所述第二壳体(206)下方通过两通接头导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208),所述柜体(1)上方安装有引风机(5),所述引风机(5)的出风段设有送风管(501),且送风管(501)与柜体(1)内腔导通相连,所述柜体(1)侧壁底部开设有散热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205)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分流管(205)均与第二壳体(206)导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04)与第二壳体(206)均位于柜体(1)内侧,所述第一连通管(202)与第二连通管(208)均贯穿柜体(1)侧壁,且第二连通管(208)末端延伸至储液箱(2)内腔,所述循环泵(201)的输入端安装有抽液管(209),且抽液管(209)末端延伸至储液箱(2)内腔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207)一侧表面涂覆有导热硅脂层(210),且导热硅脂层(210)与第二壳体(206)外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2)下方通过螺钉安装有支架(3),且支架(3)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支架(3)内侧焊接有加强筋(3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下方安装有防尘网罩(4),所述散热孔(6)设有多个,且多个散热孔(6)之间等距分布,所述防尘网罩(4)的安装位置与多个散热孔(6)相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3217.6U CN216355583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3217.6U CN216355583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55583U true CN216355583U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31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23217.6U Active CN216355583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55583U (zh)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22623217.6U patent/CN2163555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3143309A1 (zh) | 一种散热系统、供电系统和充电桩 | |
CN209184046U (zh) | 一种高压电柜 | |
CN216355583U (zh) | 一种电容柜高效散热装置 | |
CN212057836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 |
CN215645724U (zh) | 一种散热性良好的电力电气配电控制柜 | |
CN212116054U (zh) |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基站散热装置 | |
CN212519807U (zh) | 一种散热性好的电机控制器 | |
CN213280504U (zh) | 一种5g基站用一体化的液冷散热器 | |
CN211297520U (zh) | 一种一体化数据处理机柜 | |
CN210666657U (zh) | 一种机柜式服务器散热冷却装置 | |
CN210321170U (zh) | 一种磁感加热炉用水冷控制柜 | |
CN220253906U (zh) | 一种ups电源辅助降温装置 | |
CN212747036U (zh) | 一种半自动组芯机用辅助散热机构 | |
CN222283816U (zh) | 一种一体式水冷机柜 | |
CN219017393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感器 | |
CN218851217U (zh) | 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柜散热装置 | |
CN215301263U (zh) | 一种igbt散热结构、散热系统及变频器柜 | |
CN211606104U (zh) | 一种低压智能谐波抑制电容器 | |
CN220015497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爪泵 | |
CN212431274U (zh) | 一种空调节能系统的控制柜 | |
CN219226023U (zh) | 一种电力设备节能型箱式变压器 | |
CN218993744U (zh) | 一种节能型卧式冷凝器 | |
CN220106660U (zh) | 一种液冷冷却储能散热装置 | |
CN218299901U (zh) | 一种基站储能电池散热装置 | |
CN220066603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