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1221A - 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1221A
CN115051221A CN202210971635.0A CN202210971635A CN115051221A CN 115051221 A CN115051221 A CN 115051221A CN 202210971635 A CN202210971635 A CN 202210971635A CN 115051221 A CN115051221 A CN 115051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liding
frame
terminal
wire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716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51221B (zh
Inventor
颜丙磊
王雷
刘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unk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unk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unk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unk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716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12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1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1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51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1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01R43/052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with wire-feeding mechani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包括有右支撑架、外防护壳、左支撑架、导向框、L形前支撑架等;右支撑架和左支撑架上共同固定有外防护壳,外防护壳的顶部设有导向框,左支撑架与L形前支撑架固定,外防护壳后侧设有U形后支撑架,U形后支撑架和L形前支撑架共同固定有内支撑筒体。本发明设置转筒式传输机构进行线束传输,能够确保在传输过程中线束保持平整,避免线束折叠,当将线束传输到压合机构入口处时,传输机构又能够自动将线束推送到压合机构中,压合完毕后工作人员将线束取出,实现自动传输并压接线束和端子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线束压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CN2124623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前后侧面之间设置贯穿的U形槽,所述U形槽的开口朝下,所述U形槽的槽底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凸起的模压脊,所述U形槽的竖直侧壁开口处向两侧扩张,所述下模上端面设置竖直凸起的模压块,所述模压块的宽度与U形槽的槽宽相同,所述模压块的上端面设置向下凹陷的劣弧面,所述劣弧面的轴线与U形槽的轴线平行,本线束接头端子压合机构通过在上模的U形槽底部设置模压脊,将金属片两端开口位置向内折弯,从而增加环形金属片开口位置的收紧力,保证线束与端子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线束与端子分离。
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端子放置在下模中,线束已经插入在端子内,随后直接进行压合,由于下模两侧没有设置定位的结构,工作人员在放置端子时较难定位,在压合时如果端子偏离中心位置,端子与线束的压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将线束插入端子内也比较消耗工作端人员的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数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包括有右支撑架、外防护壳、左支撑架、导向框、L形前支撑架、U形后支撑架、内支撑筒体、传输机构和压合机构,右支撑架和左支撑架上共同固定有外防护壳,外防护壳的顶部设有导向框,左支撑架与L形前支撑架固定,外防护壳后侧设有U形后支撑架,U形后支撑架和L形前支撑架共同固定有内支撑筒体,内支撑筒体与外防护壳之间设有传输机构,传输机构用于传送线束,压合机构设置于传输机构前侧,压合机构用于将线束与端子压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传输机构包括有一号伺服电机、转动存线轮、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和线束推送组件,U形后支撑架后侧设有一号伺服电机,一号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直齿轮,内支撑筒体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存线轮,转动存线轮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放线槽,转动存线轮后侧固定有第二直齿轮,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啮合,线束推送组件安装在转动存线轮上,线束推送组件用于将线束推送至压和机构内部。
进一步的,线束推送组件包括有滑动推块、推线滑板和拉簧,转动存线轮内的每个放线槽内均安装有滑动推块,转动存线轮上每个放线槽的后端均设置有推线滑板,推线滑板与滑动推块之间连接有拉簧。
进一步的,压合机构包括有气缸、上升降架、上模具、下模具、底部存储框、下升降架、固定架、第三直齿轮、上齿条、下齿条和缓冲组件,L形前支撑架的前端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连接上升降架,上升降架下侧滑动连接有上模具,上模具下方设有底部存储框,底部存储框内滑动连接有下升降架,下升降架顶部滑动连接有下模具,上升降架的右侧固定有上齿条,下升降架的右侧固定有下齿条,底部存储框上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内转动连接有第三直齿轮,上齿条和下齿条分别位于第三直齿轮的前后两侧,且上齿条和下齿条均与第三直齿轮啮合,上升降架和上模具之间设有缓冲组件,下升降架和下模具之间也设有缓冲组件,在缓冲组件的作用下,上模具和下模具将线束夹紧后,上升降架和下升降架继续移动并将线束与端子压紧。
进一步的,缓冲组件包括有上缓冲弹簧和下缓冲弹簧,上升降架和上模具之间连接有上缓冲弹簧,下升降架和下模具之间连接有下缓冲弹簧。
进一步的,下模具还包括端子限位机构,端子限位机构用于限制端子的位置,端子限位机构包括有端子推出板、压缩弹簧、滑动压杆和第二复位弹簧,下模具的前端内侧滑动连接有端子推出板,端子推出板与下模具内连接有压缩弹簧,下模具内还滑动连接有滑动压杆,滑动压杆与下模具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滑动压杆上开设有斜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拢线机构,拢线机构包括有电机托架、二号伺服电机、连接杆和聚线轮,转动存线轮前侧设有电机托架,电机托架上安装有二号伺服电机,二号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杆相连,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聚线轮,聚线轮用于将线束端部的散线聚拢。
进一步的,下模具还包括有自动松开机构,在压合机构运行时,自动松开机构能够自动将端子松开。
进一步的,自动松开机构包括有撑开柱、滑动杆、第一复位弹簧和升降杆,上升降架的前端固定有撑开柱,下模具内对称的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与下模具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下模具内还滑动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与滑动杆接触,升降杆的顶部为斜面,升降杆的顶部斜面刚好能够与滑动压杆上的斜槽接触。
进一步的,转动存线轮还包括有自动推线组件,自动推线组件用于将线束从转动存线轮中推出,自动推线组件包括有凸块和出料斜坡,内支撑筒体的左下方设有一个出料斜坡,内支撑筒体上开设有滑槽,滑动推块在内支撑筒体上的滑槽内滑动,滑槽内靠近出料斜坡的位置设有一个凸块,凸块的一面为斜面,滑动推块与凸块的斜面接触后能够沿斜面向外滑动,同时将转动存线轮内的线束推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设置转筒式传输机构进行线束传输,能够确保在传输过程中线束保持平整,避免线束折叠,当将线束传输到压合机构入口处时,传输机构又能够自动将线束推送到压合机构中,压合完毕后工作人员将线束取出,实现自动传输并压接线束和端子的功能。
2、转动存线轮上开设有多个放线槽,每个放线槽均可用于输送线束,提高了设备的压接效率,同时外防护壳也避免了线束在运输过程中从转动存线轮中脱离的情况发生,实现了传输电子线束的功能。
3、当线束移动到压合机构处时,推线滑板与内支撑筒体配合,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将电子线束推出,使电子线束的端部刚好位于端子上方,实现自动推送电子线束的功能。
4、当电子线束被推送到位时,上升降架下降并带动上模具下降,在上升降架与端子接触前,上模具和下模具将电子线束夹紧,以避免在压接时电子线束位置发生偏移导致压接不合格。
5、在压接时缓冲组件能够持续为上模具和下模具提供弹力,使得上模具和下模具能够始终夹紧线束,下升降架通过缓冲组件为下模具提供支撑,避免在压接时端子被折弯。
6、在向转动存线轮内放置电子线束时,导向框能够为电子线束提供导向作用,提高了向转动存线轮内放置垫子线束的速度。
7、电子线束与端子结合的部分已经去除过绝缘层,其内部的导线比较散乱,两个聚线轮绕着导线外部旋转能够将导线聚拢能在一起,实现聚拢导线的功能。
8、下模具内的端子被滑动压杆压住无法移动,当压合机构压接线束与端子时,撑开柱与滑动杆和升降杆配合,使得滑动压杆从端子顶部脱离,端子随端子推出板向上弹出,实现自动松开端子的功能。
9、当压合完毕的电子线束移动到出料斜坡处时,滑动推块与滑槽内的凸块接触并向外滑动,滑动推块向外滑动会将放线槽内的电子线束推出,实现自动推出电子线束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L形前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传输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支撑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凸块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拢线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压合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压合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端子推出板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自动松开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自动松开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右支撑架,101、外防护壳,102、左支撑架,103、导向框,104、L形前支撑架,105、U形后支撑架,106、内支撑筒体,107、滑槽,108、凸块,109、出料斜坡,2、一号伺服电机,201、转动存线轮,202、第一直齿轮,203、第二直齿轮,204、滑动推块,205、推线滑板,206、拉簧,207、放线槽,3、电机托架,301、二号伺服电机,302、连接杆,303、聚线轮,4、气缸,401、上升降架,402、上缓冲弹簧,403、上模具,404、下模具,405、底部存储框,406、下升降架,407、下缓冲弹簧,408、撑开柱,409、固定架,410、第三直齿轮,411、上齿条,412、下齿条,5、端子推出板,501、压缩弹簧,502、滑动杆,503、第一复位弹簧,504、升降杆,505、滑动压杆,506、第二复位弹簧,507、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如图1-图11所示,包括有右支撑架1、外防护壳101、左支撑架102、导向框130、L形前支撑架104、U形后支撑架105、内支撑筒体106、传输机构和压合机构,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102上共同固定有外防护壳101,外防护壳101的顶部设有导向框103,导向框103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放线效率,左支撑架102与L形前支撑架104固定,外防护壳101后侧设有U形后支撑架105,U形后支撑架105和L形前支撑架104共同固定有内支撑筒体106,内支撑筒体106与外防护壳101之间设有传输机构,传输机构用于传送线束,压合机构设置于传输机构前侧,压合机构用于将线束与端子压接在一起。
压合前,工作人员将一定长度的线束放入外防护壳101内侧的传输机构中,在放置电子线束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电子线束直接放入导向框103中,电子线束会顺着导向框103向下滑入放线槽207内,以此提高工作人员放置线束的效率,同时将一个端子放入压合机构中,随后启动传输机构,传输机构带动线束移动,当线束移动到压合机构处时,线束的端部将被传输机构推送到压合机构内,随后启动压合机构,压合机构将线束端部与端子压合在一起,压合完毕后,由工人将压合成型的线束取出,实现将线束与端子压合在一起的功能。
如图2-图4所示,传输机构包括有一号伺服电机2、转动存线轮201、第一直齿轮202、第二直齿轮203和线束推送组件,U形后支撑架105后侧设有一号伺服电机2,一号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直齿轮202,内支撑筒体106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存线轮201,转动存线轮201能够转动并运输线束,转动存线轮201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放线槽207,转动存线轮201后侧固定有第二直齿轮203,第一直齿轮202与第二直齿轮203啮合,线束推送组件安装在转动存线轮201上,线束推送组件用于将线束推送至压和机构内部。
转动存线轮201上设有多个放线槽207,一号伺服电机2通过第一直齿轮202带动第二直齿轮203旋转,第二直齿轮203带动转动存线轮201旋转,每当转动存线轮201上的一个放线槽207移动到外防护壳101顶部的开口处时,转动存线轮201停滞,此时工作人员将一跟电子线束放入转动存线轮201中,当放线槽207移动到压合机构处时,线束推送组件就会将电子线束推送到压合机构内,实现传输电子线束的功能。
如图3-图4所示,线束推送组件包括有滑动推块204、推线滑板205和拉簧206,转动存线轮201内的每个放线槽207内均安装有滑动推块204,转动存线轮201上每个放线槽207的后端均设置有推线滑板205,推线滑板205与线束的后端接触,推线滑板205与滑动推块204之间连接有拉簧206,拉簧20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推线滑板205和滑动推块204上。
每个放线槽207内均设有一个滑动推块204和一个推线滑板205,推线滑板205和滑动推块204之间的拉簧206始终处于拉伸状态,转动存线轮201在带动推线滑板205移动时,推线滑板205大多数时间均被内支撑筒体106阻挡,使得拉簧206无法将推线滑板205向前拉动,只有当放线槽207移动到压合机构处时,转动存线轮201上的放线槽207移动到内支撑筒体106上没有阻挡物的位置时,拉簧206会将推线滑板205向前拉动,推线滑板205在向前滑动的同时会带动电子线束向前移动,当推线滑板205再次与内支撑筒体106接触时,推线滑板205停止滑动,此时电子线束的端部刚好位于压合机构中的端子的正上方,压合完毕后,苏子和转动存线轮201继续转动,推线滑板205会沿着内支撑筒体106上的斜面向后滑动,同时拉伸拉簧206,实现推送电子线束的功能。
如图7-图8所示,压合机构包括有气缸4、上升降架401、上模具403、下模具404、底部存储框405、下升降架406、固定架409、第三直齿轮410、上齿条411、下齿条412和缓冲组件,L形前支撑架104的前端安装有气缸4,气缸4的伸缩杆连接上升降架401,上升降架401下侧滑动连接有上模具403,上模具403与上升降架401之间设有防脱滑块,气缸4通过上升降架401带动上模具403移动,上模具403下方设有底部存储框405,底部存储框405内滑动连接有下升降架406,下升降架406顶部滑动连接有下模具404,下模具404内设有通孔,上升降架401的右侧固定有上齿条411,下升降架406的右侧固定有下齿条412,底部存储框405上安装有固定架409,固定架409内转动连接有第三直齿轮410,上齿条411和下齿条412分别位于第三直齿轮410的前后两侧,且上齿条411和下齿条412均与第三直齿轮410啮合,上齿条411通过电三直齿轮410带动下齿条412移动,上升降架401和上模具403之间设有缓冲组件,下升降架406和下模具404之间也设有缓冲组件,在缓冲组件的作用下,上模具403和下模具404将线束夹紧后,上升降架401和下升降架406继续移动并将线束与端子压紧。
当电子线束的一端被推线滑板205推出放线槽207中之后,启动气缸4,气缸4推动上升降架401下降,上升降架401带动上模具403和上齿条411下降,上齿条411下降会通过第三直齿轮410带动下齿条412上升,下齿条412上升就带动下升降架406上升,下升降架406上升将推动下模具404上升,下模具404上升就会带动端子上升,当上模具403与下模具404接触时,电子线束刚好被上模具403和下模具404包裹,此时电子线束的端部已经与端子接触,随着上升降架401继续上升,缓冲组件被压缩,上升降架401将端子与电子线束压接在一起,实现将电子线束和端子压合在一起的功能。
如图7所示,缓冲组件包括有上缓冲弹簧402和下缓冲弹簧407,上升降架401和上模具403之间连接有上缓冲弹簧402,上缓冲弹簧40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升降架401和上模具403上,下升降架406和下模具404之间连接有下缓冲弹簧407,下缓冲弹簧40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下升降架406和下模具404上。
当上模具403和下模具404将电子线束包裹住之后,随着上升降架401继续下降并带动下升降架406上升,上缓冲弹簧402和下缓冲弹簧407都将被压缩,在上缓冲弹簧402和下缓冲弹簧407的弹力作用下,上模具403和下模具404将保持夹紧电子线束的状态,在上升降架401与端子接触并将其与线束压接在一起的过程中,上模具403和下模具404将夹紧线束并使其保持不动,避免在压接时线束发生移动导致压接失误,实现缓冲的功能。
如图9和图11所示,下模具404还包括端子限位机构,端子限位机构用于限制端子的位置,端子限位机构包括有端子推出板5、压缩弹簧501、滑动压杆505和第二复位弹簧506,下模具404的前端内侧滑动连接有端子推出板5,端子推出板5中部设有通孔,且端子推出板5与下模具404上的通孔位置相同,端子推出板5与下模具404内连接有压缩弹簧501,压缩弹簧50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端子推出板5和下模具404上,下模具404内还滑动连接有滑动压杆505,滑动压杆505上端面为斜面,滑动压杆505与下模具404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506,第二复位弹簧50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动压杆505和下模具404上,滑动压杆505上开设有斜槽507。
工作人员将端子放入下模具404中时,端子会将端子推出板5向下推动,压缩弹簧501缩回,当端子推出板5与滑动压杆505接触时,端子推出板5会将滑动压杆505向外侧推出,同时拉伸第二复位弹簧506,当端子下降到滑动压杆505下方时,第二复位弹簧506会将滑动压杆505向内推回,滑动压杆505会压在端子顶部,实现压紧并限制端子位置的功能。
如图6所示,还包括有拢线机构,拢线机构包括有电机托架3、二号伺服电机301、连接杆302和聚线轮303,转动存线轮201前侧设有电机托架3,电机托架3上安装有二号伺服电机301,二号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与连接杆302相连,连接杆302的两端均设有聚线轮303,聚线轮303用于将线束端部的散线聚拢。
当转动存线轮201带动电子线束移动到拢线机构处时,启动二号伺服电机301,二号伺服电机301会带动连接杆302旋转,连接杆302旋转带动两个聚线轮303绕着电子线束的端部转动,聚线轮303在转动时能够将电子线束端部散乱的线头聚拢在一起,实现拢线的功能。
如图7和图10-图11所示,下模具404还包括有自动松开机构,在压合机构运行时,自动松开机构能够自动将端子松开。
将端子放入下模具404内之后,端子被压紧在下模具404内,当将电子线束和端子压接在一起后,端子会被自动松开机构解除限制,实现自动松开端子的功能。
如图7和图10-11所示,自动松开机构包括有撑开柱408、滑动杆502、第一复位弹簧503和升降杆504,上升降架401的前端固定有撑开柱408,撑开柱408位于下模具404内的通孔上方,下模具404内对称的滑动连接有滑动杆502,滑动杆502与下模具404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503,第一复位弹簧50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下模具404和滑动杆502上,下模具404内还滑动连接有升降杆504,升降杆504的底面为斜面,升降杆504的底面与滑动杆502接触,升降杆504的顶部为斜面,升降杆504的顶部斜面刚好能够与滑动压杆505上的斜槽507接触。
当上升降架401下降时,撑开柱408会随之下降,撑开柱408下降会穿过端子、端子推出板5和下模具404上的圆形孔,随着撑卡柱继续下降,撑开柱408会与两侧的滑动杆502接触并将其向外推开,同时拉伸第一复位弹簧503,当滑动杆502向外滑动时会与升降杆504接触,滑动杆502与升降杆504接触时,升降杆504会沿着滑动杆502上的斜面接触并向上滑动,升降杆504上升时其顶部会插入滑动压杆505上的斜槽507内,随着升降杆504继续上升,滑动压杆505会被升降杆504向外推动,同时拉伸第二复位弹簧506,当滑动压杆505从端子顶部脱离后,端子推出板5就会在压缩弹簧501的弹力作用下向上滑动并将端子向上推动,此时端子推出板5会向上滑动到滑动压杆505的上侧,当上升降架401上升时,撑开柱408会随之上升,当撑开柱408与滑动杆502脱离接触时,第一复位弹簧503会将滑动杆502向内拉动,滑动杆502向内滑动会使升降杆504下降,升降杆504下降就会从滑动压杆505上的斜槽507中脱离,滑动压杆505就会被第二复位弹簧506向内拉动,滑动压杆505最终向内滑动又会滑动到端子推出板5的下方,整体实现自动松开端子的功能。
如图3和图5所示,转动存线轮201还包括有自动推线组件,自动推线组件用于将线束从转动存线轮201中推出,自动推线组件包括有凸块108和出料斜坡109,内支撑筒体106的左下方设有一个出料斜坡109,内支撑筒体106上开设有滑槽107,滑动推块204在内支撑筒体106上的滑槽107内滑动,滑槽107内靠近出料斜坡109的位置设有一个凸块108,凸块108的一面为斜面,滑动推块204与凸块108的斜面接触后能够沿斜面向外滑动,同时将转动存线轮201内的线束推出。
电子线束和端子压接完毕后,转动存线轮201继续带动电子线束移动,当转动存线轮201内的滑动推块204与滑槽107内的凸块108接触时,滑动推块204会沿凸块108向外滑动,同时将放线槽207内的电子线束推出,压接完毕的电子线束就会落到出料斜坡109上,实现自动将电子线束从放线槽207中推出的功能。
应当理解,以上的描述仅仅用于示例性目的,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的变型形式将包含在本文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包括有右支撑架(1)、外防护壳(101)、左支撑架(102)、导向框(103)、L形前支撑架(104)和U形后支撑架(105),右支撑架(1)和左支撑架(102)上共同固定有外防护壳(101),外防护壳(101)的顶部设有导向框(103),左支撑架(102)与L形前支撑架(104)固定,外防护壳(101)后侧设有U形后支撑架(10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内支撑筒体(106)、传输机构和压合机构,U形后支撑架(105)和L形前支撑架(104)共同固定有内支撑筒体(106),内支撑筒体(106)与外防护壳(101)之间设有传输机构,传输机构用于传送线束,压合机构设置于传输机构前侧,压合机构用于将线束与端子压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机构包括有一号伺服电机(2)、转动存线轮(201)、第一直齿轮(202)、第二直齿轮(203)和线束推送组件,U形后支撑架(105)后侧设有一号伺服电机(2),一号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直齿轮(202),内支撑筒体(106)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存线轮(201),转动存线轮(201)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放线槽(207),转动存线轮(201)后侧固定有第二直齿轮(203),第一直齿轮(202)与第二直齿轮(203)啮合,线束推送组件安装在转动存线轮(201)上,线束推送组件用于将线束推送至压和机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线束推送组件包括有滑动推块(204)、推线滑板(205)和拉簧(206),转动存线轮(201)内的每个放线槽(207)内均安装有滑动推块(204),转动存线轮(201)上每个放线槽(207)的后端均设置有推线滑板(205),推线滑板(205)与滑动推块(204)之间连接有拉簧(2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合机构包括有气缸(4)、上升降架(401)、上模具(403)、下模具(404)、底部存储框(405)、下升降架(406)、固定架(409)、第三直齿轮(410)、上齿条(411)、下齿条(412)和缓冲组件,L形前支撑架(104)的前端安装有气缸(4),气缸(4)的伸缩杆连接上升降架(401),上升降架(401)下侧滑动连接有上模具(403),上模具(403)下方设有底部存储框(405),底部存储框(405)内滑动连接有下升降架(406),下升降架(406)顶部滑动连接有下模具(404),上升降架(401)的右侧固定有上齿条(411),下升降架(406)的右侧固定有下齿条(412),底部存储框(405)上安装有固定架(409),固定架(409)内转动连接有第三直齿轮(410),上齿条(411)和下齿条(412)分别位于第三直齿轮(410)的前后两侧,且上齿条(411)和下齿条(412)均与第三直齿轮(410)啮合,上升降架(401)和上模具(403)之间设有缓冲组件,下升降架(406)和下模具(404)之间也设有缓冲组件,在缓冲组件的作用下,上模具(403)和下模具(404)将线束夹紧后,上升降架(401)和下升降架(406)继续移动并将线束与端子压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组件包括有上缓冲弹簧(402)和下缓冲弹簧(407),上升降架(401)和上模具(403)之间连接有上缓冲弹簧(402),下升降架(406)和下模具(404)之间连接有下缓冲弹簧(4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模具(404)还包括端子限位机构,端子限位机构用于限制端子的位置,端子限位机构包括有端子推出板(5)、压缩弹簧(501)、滑动压杆(505)和第二复位弹簧(506),下模具(404)的前端内侧滑动连接有端子推出板(5),端子推出板(5)与下模具(404)内连接有压缩弹簧(501),下模具(404)内还滑动连接有滑动压杆(505),滑动压杆(505)与下模具(404)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506),滑动压杆(505)上开设有斜槽(5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拢线机构,拢线机构包括有电机托架(3)、二号伺服电机(301)、连接杆(302)和聚线轮(303),转动存线轮(201)前侧设有电机托架(3),电机托架(3)上安装有二号伺服电机(301),二号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与连接杆(302)相连,连接杆(302)的两端均设有聚线轮(303),聚线轮(303)用于将线束端部的散线聚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模具(404)还包括有自动松开机构,在压合机构运行时,自动松开机构能够自动将端子松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松开机构包括有撑开柱(408)、滑动杆(502)、第一复位弹簧(503)和升降杆(504),上升降架(401)的前端固定有撑开柱(408),下模具(404)内对称的滑动连接有滑动杆(502),滑动杆(502)与下模具(404)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503),下模具(404)内还滑动连接有升降杆(504),升降杆(504)与滑动杆(502)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存线轮(201)还包括有自动推线组件,自动推线组件用于将线束从转动存线轮(201)中推出,自动推线组件包括有凸块(108)和出料斜坡(109),内支撑筒体(106)的左下方设有一个出料斜坡(109),内支撑筒体(106)上开设有滑槽(107),滑动推块(204)在内支撑筒体(106)上的滑槽(107)内滑动,滑槽(107)内靠近出料斜坡(109)的位置设有一个凸块(108),凸块(108)的一面为斜面,滑动推块(204)与凸块(108)的斜面接触后能够沿斜面向外滑动,同时将转动存线轮(201)内的线束推出。
CN202210971635.0A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 Active CN1150512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1635.0A CN115051221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1635.0A CN115051221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1221A true CN115051221A (zh) 2022-09-13
CN115051221B CN115051221B (zh) 2022-11-25

Family

ID=83166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1635.0A Active CN115051221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12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4325A (zh) * 2023-10-19 2023-12-19 青岛悠进电装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合线压接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111262U (zh) * 2019-07-05 2020-02-21 铜陵博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端子的压装机构
CN114552323A (zh) * 2022-04-24 2022-05-27 铖杏电气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电缆线打端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111262U (zh) * 2019-07-05 2020-02-21 铜陵博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端子的压装机构
CN114552323A (zh) * 2022-04-24 2022-05-27 铖杏电气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电缆线打端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4325A (zh) * 2023-10-19 2023-12-19 青岛悠进电装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合线压接设备
CN117254325B (zh) * 2023-10-19 2024-03-08 青岛悠进电装有限公司 一种合线压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1221B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51221B (zh) 一种线束接头端子压合装置
CN113140847A (zh) 一种纽扣型锂电池自动盖帽上料设备
CN112290350B (zh) 一种电池动力线束压接端子装置
CN116799567A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5g信号线镀锡线
CN209329384U (zh) 一种自动端子压接沾锡机
CN109392208A (zh) 电磁炉线圈自动安装方法
CN220391174U (zh) 一种汽车线束支架
CN209562345U (zh) 一种电机定子热套机壳的压合装置
CN209811715U (zh) 一种冰箱加热器铝管自动加工成型成套装置
CN216989647U (zh) 一种软排线折弯机构
CN213093046U (zh) 一种磁环绕线用磁环进料组件
CN217024790U (zh) 一种多线送线装置
CN218798771U (zh) 一种电子线整形设备
CN113479430B (zh) 一种数据线生产用缠绕打包设备
CN217721296U (zh) 一种视频采集装置
CN219746581U (zh) 一种防止滑动的全自动单头打端沾锡机
CN220425747U (zh) 一种电线生产用外保护层涂油装置
CN219778127U (zh) 一种电动车辆电机控制器测试装置
CN108502290B (zh) 一种铅笔包装桶中标签卷曲投放装置
CN218909346U (zh) 一种短胶贴附装置
CN219930229U (zh) 一种中通式太阳能真空管镀膜处理装置
CN217362108U (zh) 一种剥线压头一体设备
CN117427916B (zh) 一种集成电路封测用具有快速固定功能的测试装置
CN216234770U (zh) 一种用于钨丝加工的下料装置
CN215497306U (zh) 一种金属hdmi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