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9785A - 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9785A
CN115049785A CN202210646713.XA CN202210646713A CN115049785A CN 115049785 A CN115049785 A CN 115049785A CN 202210646713 A CN202210646713 A CN 202210646713A CN 115049785 A CN115049785 A CN 115049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erprise
period
user
data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67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成
曾荣耀
陈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fu Sharing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fu Sharing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fu Sharing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fu Sharing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467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497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49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97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7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user nee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06F16/285Clustering or classif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根据企业资源数据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其中,企业资源数据包括:有形资源数据以及无形资源数据;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并设置用户访问通道;其中,产业链周期包括多个周期节点;根据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需求数据;控制产业链周期中与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在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虚拟空间模型中展示的同时,允许用户进行实时访问,并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数据控制产业链各个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产品迭代更新速度,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元宇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技术井喷的时代,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到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等,一系列的技术都随着其发展和成熟日渐融入人们所生活的社会,并共同雕刻着这个属于技术的时代。元宇宙就是这个时代里一系列创新技术集大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元宇宙构建了一个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平行、相互影响,并且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在元宇宙理想形态背后,是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元宇宙的兴起是技术的聚合,从目前已经呈现的前端征兆和发展趋势看,在通信网络、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支持下,元宇宙将生成一个与人类物理世界全方位连接起来的虚拟宇宙,人们得以感受到由此生成的超大尺度、无限扩张、层级丰富和谐运行的虚拟系统,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融合的全新的文明景观。现有技术在消费者与企业设计、研发、生产、制作,消费者与生产者是分离情况,导致企业运营成本高,营销费用高,市场推广难,产品迭代更新慢,无法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至少能够解决相关技中产品迭代更新慢,无法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包括:
根据企业资源数据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其中,所述企业资源数据包括:有形资源数据以及无形资源数据;
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所述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并设置用户访问通道;其中,所述产业链周期包括多个周期节点;
根据所述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需求数据;
控制所述产业链周期中与所述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企业信息交互装置,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企业资源数据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其中,所述企业资源数据包括:有形资源数据以及无形资源数据;
展示模块,用于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所述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并设置用户访问通道;其中,所述产业链周期包括多个周期节点;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需求数据;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产业链周期中与所述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中的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中的各步骤。
由上可见,根据本申请方案所提供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根据企业资源数据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其中,所述企业资源数据包括:有形资源数据以及无形资源数据;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所述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并设置用户访问通道;其中,所述产业链周期包括多个周期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需求数据;控制所述产业链周期中与所述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在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虚拟空间模型中展示的同时,允许用户进行实时访问,并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数据控制产业链各个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产品迭代更新速度,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产业链周期展示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企业智能管理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企业信息交互装置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产品迭代更新慢,无法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如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的基本流程图,该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101、根据企业资源数据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企业资源数据包括:有形资源数据以及无形资源数据,有形资源数据包括:企业硬件设备以及企业产品等实实在在存在的资源数据,无形资源数据包括:企业文化、企业品牌、企业技术、企业介绍等,将所有企业资源数据通过3D建模虚拟世界中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企业资源数据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的步骤,包括:获取企业资源数据;将企业资源数据的有形资源数据和无形资源数据映射到数字世界进行3D建模,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经济活动只有物理世界。数字经济时代,出现了“两个世界”并存的状况,企业经济活动可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来回穿越。不仅如此,利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把物理世界、物体信息、业务场景映射到数字世界,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迁移到了数字世界进行,导致“两个世界”换位:物理世界沦为辅助,数字世界成为主体。这样一来,数字世界替代物理世界,包括线上替代线下、虚拟空间替代实体空间,即企业经济活动的去物理化,在获取到企业资源数据之后,通过3D建模技术将企业有形和无形数据,通过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可视化方法放入到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
步骤102、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并设置用户访问通道。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产品功能对应一个物质载体,即1+1,这是常态。数字经济时代,若干产品功能只有一个物质载体,即N+1;再发展至若干产品功能一个减量物质载体,即减物质化,N+1/m;后发展至若干产品功能没有物质载体,即去物质化,N+0。目前看来,越来越多的产品在去物质化。例如货币,支付1.0,现金支付;支付2.0,刷卡支付;支付3.0,手机支付;支付4.0,刷脸支付。作为货币4.0,字节取代实体,数据取代实物,其完全数字化、软件化了。除产品本身去物质化外,还有生产过程去物质化。例如,在APP工厂里,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在一起上班,他们都在从事APP的软件开发,这样的数字工厂与传统工厂完全不同,即生产过程的去物质化。这里,数字技术成为劳动工具,海量数据成为劳动对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实施例提供的产业链周期展示的示意图,产业链周期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多个周期节点:设计、研发、生产、推广、销售、物流、快递以及售后服务,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通过互联网技术数字化,将产业链周期从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各个周期节点在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并设置用户(即消费者)访问通道,允许用户对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进行访问,将用户与企业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用户访问通道的步骤,包括:在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设置用户访问通道;设置用户访问通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控制用户终端根据用户访问通道对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进行实时访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产业链周期的每一个周期节点上都会对应一条用户访问通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对应的用户访问通道对周期节点进行实时访问,用户可以对产业链周期上的任意周期节点提出自己的需求意见,使得用户与企业紧密联合在一起。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用户终端根据用户访问通道对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进行实时访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用户身份信息获取访问权限;当用户访问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时,根据访问权限确定对应于访问权限的合法访问范围;控制用户终端根据用户访问通道对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进行实时访问的步骤,包括:根据合法访问范围,控制用户终端根据用户访问通道对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进行实时访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消费者,供应商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访问权限,例如:普通消费者只能获取部分节点周期的访问权限,而企业管理人员因为企业信任度高,可以获取所有节点周期的访问权限,并且每个周期节点的所有内容都能访问,在产业链周期中,每个周期节点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机密数据,因此,当用户终端访问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时,根据周期节点的重要程度确定对应访问权限的合法访问范围,并根据合法访问范围,控制用户通过访问通道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各个周期节点进行访问。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用户访问通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用户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种类的用户信息数据构建企业社群;根据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需求数据的步骤,包括:根据用户访问通道获取对应于企业社群的用户需求数据。
具体的,在现有技术中,企业经济活动局限于物理世界,由于自然障碍、地区利益、国别差异(文化特色、制度不同),物理世界完全被碎片化了。换句话说,在物理世界里,一切都是有边界的。就企业而言,存在产品边界、行业边界、产业边界、市场边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引致的互联互通,整个底层逻辑被打通了,客观世界由碎片化转向一体化。不仅物理世界在加速一体化,而且数字世界更是一体化的。就企业而言,边界被打破了,企业从有界发展转向跨界发展,再到无界发展,去边界化发展成为主流趋势。这样,企业竞争也从有界竞争转向跨界竞争,再到无界竞争。同时,和合、融合、协同、共生成为时代主题。就企业而言,从产品品牌发展至场景品牌、生态品牌,出现了生态经济、生态收入,其中包括生态链、生态圈、生态群等。根据用户群体的不同,将不同群体的用户构建企业社群,例如,根据不同地区构建企业社群、根据用户身份的不同构建市场、供应商、消费者的企业社群、根据产品的不同构建使用不同产品企业社群,并且将企业社群与用户访问通道相连接,根据用户访问通道从企业社群中获取用户需求数据,根据企业社群不仅能加速产品推广,也能加快产品迭代更新的速度。
步骤103、根据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需求数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通过用户访问通道对各个周期节点进行实时访问时,可以根据所访问的实际情况向企业提出自己针对于周期节点的意见以及自己的需求。
步骤104、控制产业链周期中与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企业基于用户需求变化驱动,没有什么要素资源也能做什么产品产业,要素资源外部整合、共享。借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其中,新技术群包括:扩展现实(XR)、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企业可以零时间、零距离、低成本、无边界地连接到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任何要素资源。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企产业链周期中与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的历史信息交互数据;将历史信息交互数据通过数据表进行存储;在对周期节点进行管理时,通过云服务器针对数据表的所有历史信息交互数据,计算生产经营策略;其中,生产经营策略用于控制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
具体的,在现有技术中,人们跟着流水线的节奏走,流水线对从事重复性工作的体力型劳动者而言,客观上具有去管理化的效应。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数据+算力+算法”的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赋权、赋值、赋能、赋智作用,在对业务操作层实现去管理化的同时,对管理执行层、经营决策层也实现了去管理化。借助“新技术群”,特别是软件替代智能、数据驱动决策,导致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去管理化,或曰智能管理。其中,包括“机在干,网在看,云在算”。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企业智能管理的示意图,终端包括用户终端以及企业终端,根据从数据表中获取的历史信息交互数据,通过云服务器的大数据分析,不仅即时给出生产经营信息反馈,还能即时作出生产经营重大决策,做到精准生产、精准决策。可见,新技术群对从事创造性工作的脑力型劳动者同样具有去管理化的效应。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产业链周期中与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的步骤,包括:根据用户需求数据更新生产经营策略;根据更新后的生产经营策略控制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中与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
具体的,在现有技术中,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是建立在所有权理论上的,一切要素资源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等,都要归于企业所有。企业基于要素资源供给驱动,有什么要素资源就做什么产品产业,要素资源内部集聚、独占。这样一来,企业成本很高,总体发展缓慢。在本实施例中,资源配置优化从所有权理论转向使用权理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即去拥有化。企业基于用户需求变化驱动,没有什么要素资源也能做什么产品产业,要素资源外部整合、共享。借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企业可以零时间、零距离、低成本、无边界地连接到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任何要素资源。这里,连接胜于拥有,连接替代拥有。通过连接,要素资源不仅集聚范围更广、集聚成本更低,而且集聚速度更快,因连接的即时性可在全社会范围内快速整合要素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即非线性、指数型增长。
应当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企业采用“金字塔”式垂直结构,官僚化、层级化是其重要特征。尽管后来部分企业改为“倒三角”结构,即高层为中层服务、中层为基层服务、基层为用户服务,但“中心化”程度仍然较高。在本实施例中,企业内部中间部门、中层部门被取消了,其重构为敏捷前台、共享中台、基础后台,通常称为“三台”架构;加之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即企业完全市场化,其典型做法是,人人成为创客,十几人或几十人成为一个微经济体。这样一来,企业组织结构经历了从“帆船”(中小型企业)到“巨轮”(“大一统”企业体)再到“联合舰队”(“模块化”企业群)的演变。在“联合舰队”的形态下,其中的若干微经济体作为模块,可进可出;整个企业可大可小,柔性弹性,与外部环境适时契合、动态匹配。而实际上,企业变成了由一个个节点组成的价值网络,进而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没有中心;或者,任何个体都是中心,即“多中心化”或“去中心化”。
还应当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时间差、空间差的存在,加之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造成的信息差,这为中介环节的存在提供了天然土壤,中介环节在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实现供求总量、结构均衡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本实施例中,从时间上实现了即时联系,从空间上实现了即时到达,信息对称性、透明度提高带来的信息差消失,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点到点、端到端,直通直达、无缝对接。这样一来,中介环节的存在价值发生动摇,去渠道化或去中介化正成大势。不仅如此,随着个性化定制需求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直接参与企业设计、研发、生产、制作等周期节点中,消费者与生产者由分离走向合一,即产消者的出现,导致中介环节彻底消失。总之,去中介化的实质是以一种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新模式取代旧模式。
基于上述申请的实施例方案,根据企业资源数据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其中,企业资源数据包括:有形资源数据以及无形资源数据;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并设置用户访问通道;其中,产业链周期包括多个周期节点;根据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需求数据;控制产业链周期中与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在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虚拟空间模型中展示的同时,允许用户进行实时访问,并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数据控制产业链各个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产品迭代更新速度,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
图4中的方法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细化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该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包括:
步骤401、将企业资源数据映射到数字世界进行3D建模,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
具体的,企业资源数据包括:有形资源数据以及无形资源数据。
步骤402、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并在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设置用户访问通道。
具体的,产业链周期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多个周期节点:设计、研发、生产、推广、销售、物流、快递以及售后服务。
步骤403、选择用户需求数据获取途径。
步骤404、若选择直接获取,则根据用户身份信息获取访问权限。
步骤405、当用户终端直接访问各个周期节点时,根据周期节点的重要程度确定对应于访问权限的合法访问范围。
步骤406、在合法访问访问内通过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反馈的用户需求数据。
步骤407、若选择间接获取,则根据用户信息数据构建企业社群。
步骤408、根据用户访问通道从企业社群中获取用户反馈的用户需求数据。
具体的,企业社群中的用户需求数据是将企业社群内大量用户的所有需求进行汇总之后,具有代表性的用户需求数据。
步骤409、在获取的用户需求数据之后,控制与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
根据本申请方案所提供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将企业资源数据映射到数字世界进行3D建模,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并在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设置用户访问通道;选择用户需求数据获取途径;若选择直接获取,则根据用户身份信息获取访问权限;当用户终端直接访问各个周期节点时,根据周期节点的重要程度确定对应于访问权限的合法访问范围;在合法访问访问内通过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反馈的用户需求数据;若选择间接获取,则根据用户信息数据构建企业社群;根据用户访问通道从企业社群中获取用户反馈的用户需求数据;在获取的用户需求数据之后,控制与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根据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使企业与用户多方面的进行信息交互,获取用户需求数据,并根据用户需求数据作出相应的调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企业信息交互装置,该企业信息交互装置可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如图5所示,该企业信息交互装置主要包括:
构建模块501,用于根据企业资源数据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其中,企业资源数据包括:有形资源数据以及无形资源数据;
展示模块502,用于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并设置用户访问通道;其中,产业链周期包括多个周期节点;
获取模块503,用于根据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需求数据;
控制模块505,用于控制产业链周期中与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构建模块具体用于:获取企业资源数据;将企业资源数据的有形资源数据和无形资源数据映射到数字世界进行3D建模,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展示模块在执行设置用户访问通道的功能时,具体用于:在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设置用户访问通道;设置用户访问通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控制用户终端根据用户访问通道对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进行实时访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企业信息交互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获取模块还具体用于:根据用户身份信息获取访问权限。确定模块用于:当用户访问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时,根据访问权限确定对应于访问权限的合法访问范围。控制模块还具体用于:根据合法访问范围,控制用户终端根据用户访问通道对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进行实时访问。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构建模块还具体用于:对用户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种类的用户信息数据构建企业社群。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访问通道获取对应于企业社群的用户需求数据。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企业信息交互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技术模块。获取模块还具体用于:获取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的历史信息交互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历史信息交互数据通过数据表进行存储。计算模块用于:在对周期节点进行管理时,通过云服务器针对数据表的所有历史信息交互数据,计算生产经营策略;其中,生产经营策略用于控制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用户需求数据更新生产经营策略;根据更新后的生产经营策略控制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中与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
根据本申请方案所提供的企业信息交互装置,根据企业资源数据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其中,企业资源数据包括:有形资源数据以及无形资源数据;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并设置用户访问通道;其中,产业链周期包括多个周期节点;根据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需求数据;控制产业链周期中与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在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虚拟空间模型中展示的同时,允许用户进行实时访问,并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数据控制产业链各个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产品迭代更新速度,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
图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主要包括:
存储器601、处理器602及存储在存储器601上并可在处理器6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03,存储器601和处理器602通过通信连接。处理器602执行该计算机程序603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其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存储器601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6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602与存储器601耦合。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设置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存储器。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进一步的,该计算机可存储介质还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企业资源数据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其中,所述企业资源数据包括:有形资源数据以及无形资源数据;
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所述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并设置用户访问通道;其中,所述产业链周期包括多个周期节点;
根据所述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需求数据;
控制所述产业链周期中与所述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企业资源数据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的步骤,包括:
获取企业资源数据;
将所述企业资源数据的有形资源数据和无形资源数据映射到数字世界进行3D建模,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用户访问通道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设置用户访问通道;
所述设置用户访问通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访问通道对所述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进行实时访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访问通道对所述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进行实时访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用户身份信息获取所述访问权限;
当用户终端访问所述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时,根据所述周期节点的重要程度确定对应于所述访问权限的合法访问范围;
所述控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访问通道对所述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进行实时访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合法访问范围,控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访问通道对所述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进行实时访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用户访问通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用户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种类的用户信息数据构建企业社群;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需求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访问通道获取对应于所述企业社群的用户需求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企所述产业链周期中与所述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产业链周期的各个周期节点的历史信息交互数据;
将所述历史信息交互数据通过数据表进行存储;
在对所述周期节点进行管理时,通过云服务器针对所述数据表的所有所述历史信息交互数据,计算生产经营策略;其中,所述生产经营策略用于控制所述周期节点与所述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企业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产业链周期中与所述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需求数据更新所述生产经营策略;
根据更新后的生产经营策略控制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中与所述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所述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
8.一种企业信息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企业资源数据构建企业虚拟空间模型;其中,所述企业资源数据包括:有形资源数据以及无形资源数据;
展示模块,用于将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周期在所述企业虚拟空间模型中进行展示,并设置用户访问通道;其中,所述产业链周期包括多个周期节点;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访问通道获取用户需求数据;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产业链周期中与所述用户需求数据对应的周期节点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互。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210646713.XA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0497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6713.XA CN115049785A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6713.XA CN115049785A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9785A true CN115049785A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60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6713.XA Pending CN115049785A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497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9484A (zh) * 2023-12-06 2024-01-05 四川物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元宇宙的虚实融合方法及其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1430A (zh) * 2015-12-02 2016-04-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面向社群化、个性化制造环境的cpss系统
CN106886611A (zh) * 2017-04-14 2017-06-23 深圳市瑞荣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生态工业园产业生态链连接信息处理系统
CN108985886A (zh) * 2018-06-29 2018-12-11 北京仿真中心 一种面向用户参与的复杂产品展示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10728497A (zh) * 2019-10-15 2020-01-24 北京仿真中心 一种面向复杂产品的协同研制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1951385A (zh) * 2020-08-12 2020-11-17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展示方法及装置
EP3754614A1 (en) * 2019-06-18 2020-12-23 TMRW Foundation IP & Holding S.A.R.L. Interacting with real-world items and corresponding databases through a virtual twin reality
CN113593039A (zh) * 2021-08-05 2021-11-02 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企业数字化展示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1430A (zh) * 2015-12-02 2016-04-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面向社群化、个性化制造环境的cpss系统
CN106886611A (zh) * 2017-04-14 2017-06-23 深圳市瑞荣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生态工业园产业生态链连接信息处理系统
CN108985886A (zh) * 2018-06-29 2018-12-11 北京仿真中心 一种面向用户参与的复杂产品展示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EP3754614A1 (en) * 2019-06-18 2020-12-23 TMRW Foundation IP & Holding S.A.R.L. Interacting with real-world items and corresponding databases through a virtual twin reality
CN110728497A (zh) * 2019-10-15 2020-01-24 北京仿真中心 一种面向复杂产品的协同研制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1951385A (zh) * 2020-08-12 2020-11-17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3593039A (zh) * 2021-08-05 2021-11-02 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企业数字化展示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9484A (zh) * 2023-12-06 2024-01-05 四川物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元宇宙的虚实融合方法及其系统
CN117349484B (zh) * 2023-12-06 2024-02-27 四川物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元宇宙的虚实融合方法及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issenberg et al. EURACE: A massively parallel agent-based model of the European economy
Böhm et al. Cloud computing–outsourcing 2.0 or a new business model for IT provisioning?
Chang et al. Transforming enterprise cloud services
CN105631925A (zh) 基于osg三维渲染引擎预处理的三维场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268233B (zh) 一种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sghar et al.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developing nations: Challenges and road map
CN110070334A (zh) 项目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应用
Han et al. Enh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ecosystems under innovation management context: Aggregating conceptual boundaries of ecosystems
JP2022065636A (ja) コンピュータ実装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デジタルツイン対応資産のパフォーマンス及びアップグレード管理)
CN115049785A (zh) 一种企业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bbasi et al. Adopting industry 4.0 technologies in citizens’ electronic-engagement considering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Braune et al. Digital entrepreneurship: some features of new social interactions
Bouanan et al. Including in HLA federation functional mockup units for supporting interoperability and reusability in distributed simulation
Goodarzi et al. Using axiomatic design for developing a framework of manufacturing cloud service composition in the equilibrium state
Jensen Experiences with product line development of multi-discipline analysis software at overwatch textron systems
Kollmann et al. E-entrepreneurship
Abdul-Aziz et al. A method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web development team perspective
CN114493488A (zh) 一种面向电网领域的共享服务中心系统
CN114064578A (zh) 多维度的数据交互的标记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418654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Mahapatra si 3-Industry: Cloud Computing in Industry 4.0
Peng A survey and implementation framework for industrial‐oriented Web‐based applications
Cheng et al. A meta-modelling service paradigm for cloud computing and its implementation
Westner et al. VR| ServE: a software toolset for service engineering using virtual reality
CN115130959B (zh) 生成备件bom的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