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8884B - 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8884B
CN115048884B CN202210977656.3A CN202210977656A CN115048884B CN 115048884 B CN115048884 B CN 115048884B CN 202210977656 A CN202210977656 A CN 202210977656A CN 115048884 B CN115048884 B CN 115048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racture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rock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776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48884A (zh
Inventor
高军
另本春
乔保卫
林晓
孟国基
孙昊
周斌
温晓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Wuhan Kowloon Railway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Hubei Co ltd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ti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Wuhan Kowloon Railway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Hubei Co ltd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ti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Wuhan Kowloon Railway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Hubei Co ltd,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ti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776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48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48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8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48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8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8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luid dynamics, e.g. using Navier-Stokes equations 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2Approximate or statistic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77Temporal data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2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betwee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front-end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8Flu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lgebra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历史样本的岩石损伤破裂数据,按照预设模板进行数据存储得到数据库;根据历史样本的状态变量和特征信息,计算样本的稳定性参数;建立特征信息和稳定性参数的关联分析模型;采集工作面的特征信息,并输入到关联分析模型中,得到实时稳定性参数;若实时稳定性参数大于稳定性参数阈值,将工作面的特征信息映射到数据库中,以用于关联分析模型的验证和重构;若实时稳定性参数小于或等于稳定性参数阈值,则立即停止作业。本发明实现了对岩石损伤破裂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记录,能够为工程灾害预警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托和初级预警判断。

Description

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地质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实际工程中的岩体往往赋存于一个应力场、渗流场耦合的地质环境系统中。这种耦合作用体现在:一方面,地下水以孔隙压力的方式作用于岩体,从而改变应力场分布;另一方面,应力场的改变会诱发岩体裂隙萌生、扩展、贯通等,进而改变地下水的渗流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渗流应力耦合,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是加剧岩体损伤破裂和诱发工程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天然岩体中存在着大量原生裂隙,导致岩体的破坏特性极为复杂,表现为高度的各向异性和非线性,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稳定性、破坏形式等往往由岩体中的裂隙所决定,而不是由岩体基质本身所决定,这是由于岩体的破坏是由裂隙萌生、扩展、贯通造成的。这一裂隙演化过程被认为是岩体破坏的本质原因,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问题是大量岩体工程灾害防治中的一个关键难题,合理记录和正确认识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对于深入揭示工程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实现超前预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不仅是对勘探工作的留痕,更是工程地质灾害分析、灾害发生机理研究以及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力数据依据。但由于岩石基质数不同、渗流条件差异以及损伤劈裂模式不同等等,导致数据呈现千变万化的复杂性,数据形式不统一,形成数据孤岛,无法集中式用于灾害机理分析、灾害预判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通过预设模板进行数据存储得到数据库,实现了对岩石损伤破裂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为工程灾害预警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托,通过建立关联分析模型实现岩石损伤破裂数据的初级预警判断,为地质工程作业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历史样本的岩石损伤破裂数据,按照预设模板进行数据存储得到数据库;
根据历史样本的状态变量和特征信息,计算样本的稳定性参数;
建立特征信息和稳定性参数的关联分析模型;
采集工作面的特征信息,并输入到关联分析模型中,得到实时稳定性参数;
若实时稳定性参数大于稳定性参数阈值,将工作面的特征信息映射到数据库中,以用于关联分析模型的验证和重构;
若实时稳定性参数小于或等于稳定性参数阈值,则立即停止作业。
优选的是,状态变量包括岩石材质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粘聚力系数;特征信息包括水头高度、渗流速度、裂隙长度、裂隙倾角和破裂模式。
优选的是,按照预设模板进行数据存储,具体包括:
将历史样本的岩石损伤破裂数据,按照预设分块方式进行数据分块,并排布成序列数据;
获取历史样本的岩石损伤破裂数据中包括的数据结构层次;
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按照预设的搜寻规则,逐一层次进行数据优化搜索。
优选的是,数据分块按照裂隙位置和/或裂隙大小排序得到序列数据。
优选的是,搜寻规则包括:
按照数据格式进行数值与模板方块的分类划分;
将序列数据与预设的序列模板,进行差异化计算;
判断差异化计算是否达到预设条件;
若是,则保留差异值小于等于差异阈值要求的指定方格,在指定方格的分布区域上,将序列数据映射到序列模板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判断数据结构层次中两个连续的层级上,分别计算差异度后,方格的分布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若否,则判定差异化计算达到预设条件。
优选的是,差异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439947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Figure 70780DEST_PATH_IMAGE002
表示差异度,
Figure 929014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数据块与模板差异项目的数量,
Figure 118425DEST_PATH_IMAGE004
表示差异项目数据的平均偏差,
Figure 796531DEST_PATH_IMAGE005
表示相同项目的数量,
Figure 496634DEST_PATH_IMAGE006
表示相同项目数据的平均偏差。
优选的是,稳定性参数通过计算获得,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350320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336731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
Figure 643078DEST_PATH_IMAGE009
表示样本稳定性参数,
Figure 740347DEST_PATH_IMAGE010
表示裂隙编号,
Figure 681496DEST_PATH_IMAGE011
表示裂隙数量,
Figure 838808DEST_PATH_IMAGE012
表示第
Figure 366873DEST_PATH_IMAGE013
个裂隙的稳定性参数,
Figure 267833DEST_PATH_IMAGE014
表示渗流速度,
Figure 830532DEST_PATH_IMAGE015
表示破裂模式对应的损伤系数,
Figure 299691DEST_PATH_IMAGE016
表示水头高度,
Figure 439685DEST_PATH_IMAGE017
表示裂隙长度,
Figure 252658DEST_PATH_IMAGE018
表示裂隙角度。
优选的是,还包括:
建立特征信息的重构模型,建立重构模型与稳定性参数的关联分析模型;
将工作面的特征信息输入到关联分析模型,得到工作面的稳定性参数;
其中,重构模型计算公式为:
Figure 580783DEST_PATH_IMAGE019
其中,
Figure 79898DEST_PATH_IMAGE020
表示重构系数,
Figure 346669DEST_PATH_IMAGE021
表示岩石材质的弹性模量,
Figure 995956DEST_PATH_IMAGE022
表示岩石材质的泊松比,
Figure 329985DEST_PATH_IMAGE023
表示粘聚力系数,
Figure 875367DEST_PATH_IMAGE024
表示时间偏差,
Figure 895013DEST_PATH_IMAGE025
表示测量偏差。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用于实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管理程序式时实现上述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通过预设模板进行数据存储得到数据库,实现了对岩石损伤破裂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记录,为工程灾害预警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托,通过建立关联分析模型实现岩石损伤破裂数据的初级预警判断,为地质工程作业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通过建立特征信息的重构模型,进而建立重构模型与稳定性参数的关联分析模型,不仅考虑了特征信息对于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实际地址状态变量对于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可以提高关联分析模型预警分析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按照预设模板进行数据存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上”、“下”、“横”、“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包括:
S100、获取多个历史样本的岩石损伤破裂数据,按照预设模板进行数据存储得到数据库;
S200、根据历史样本的状态变量和特征信息,计算样本的稳定性参数;
其中,状态变量包括岩石材质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粘聚力系数;特征信息包括水头高度、渗流速度、裂隙长度、裂隙倾角和破裂模式。
进一步的,稳定性参数通过计算获得,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82412DEST_PATH_IMAGE026
Figure 864423DEST_PATH_IMAGE027
其中,
Figure 846286DEST_PATH_IMAGE028
表示样本稳定性参数,
Figure 57956DEST_PATH_IMAGE029
表示裂隙编号,
Figure 908100DEST_PATH_IMAGE030
表示裂隙数量,
Figure 670518DEST_PATH_IMAGE031
表示第
Figure 88861DEST_PATH_IMAGE032
个裂隙的稳定性参数,
Figure 178040DEST_PATH_IMAGE033
表示渗流速度,
Figure 176083DEST_PATH_IMAGE034
表示破裂模式对应的损伤系数,
Figure 808052DEST_PATH_IMAGE035
表示水头高度,
Figure 256351DEST_PATH_IMAGE036
表示裂隙长度,
Figure 206727DEST_PATH_IMAGE037
表示裂隙角度。
S300、建立特征信息和稳定性参数的关联分析模型;
具体的,首先建立特征信息的重构模型,重构模型计算公式为:
Figure 274040DEST_PATH_IMAGE038
其中,
Figure 760517DEST_PATH_IMAGE039
表示重构系数,
Figure 114138DEST_PATH_IMAGE040
表示岩石材质的弹性模量,
Figure 787695DEST_PATH_IMAGE041
表示岩石材质的泊松比,
Figure 783333DEST_PATH_IMAGE042
表示粘聚力系数,
Figure 622851DEST_PATH_IMAGE043
表示时间偏差,
Figure 22740DEST_PATH_IMAGE044
表示测量偏差。
进而建立重构模型与稳定性参数的关联分析模型;
本申请关联分析模型的建立包括但不限于神经网络模型、聚类分析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等多种建模方式。
通过建立特征信息的重构模型,进而建立重构模型与稳定性参数的关联分析模型,不仅考虑了特征信息对于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实际地址状态变量对于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可以提高关联分析模型预警分析的准确性。
S400、采集工作面的特征信息,并输入到关联分析模型中,得到实时稳定性参数;
其中,工作面的特征分析优选以预设模板数据的分块,排序方式进行采集,以减少后续数据处理的步骤。
S500、判断实时稳定性参数是否大于稳定性参数阈值,若实时稳定性参数大于稳定性参数阈值,则说明当前工作面地质稳定性强,直接将工作面的特征信息映射到数据库中,以用于关联分析模型的验证和重构,大量数据积累可以不断验证和修正关联分析模型,以提高关联分析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若实时稳定性参数不大于稳定性参数阈值,则说明当前工作面地质稳定性差,需要立即停止作业,对当前采集数据进行精确研判,以保证地质工程的安全。
进一步的,按照预设模板进行数据存储,具体包括:
S110、将历史样本的岩石损伤破裂数据,按照预设分块方式进行数据分块,并排布成序列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分块按照裂隙位置和/或裂隙大小排序得到序列数据。
S120、获取历史样本的岩石损伤破裂数据中包括的数据结构层次;
其中,数据结构层次通过数据统计方法,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岩石损伤破裂数据的结构层次可以是:第一层级为作业类型,第二层级为岩石劈裂模式,第三层级为状态变量和特征信息。
S130、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按照预设的搜寻规则,逐一层次进行数据优化搜索。
进一步的,搜寻规则包括:
按照数据格式进行数值与模板方块的分类划分;
将序列数据与预设的序列模板,进行差异化计算;
其中,差异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308227DEST_PATH_IMAGE045
其中,
Figure 982922DEST_PATH_IMAGE046
表示差异度,
Figure 37466DEST_PATH_IMAGE047
表示数据块与模板差异项目的数量,
Figure 873835DEST_PATH_IMAGE048
表示差异项目数据的平均偏差,
Figure 817258DEST_PATH_IMAGE049
表示相同项目的数量,
Figure 764485DEST_PATH_IMAGE050
表示相同项目数据的平均偏差。
判断差异化计算是否达到预设条件;
若是,则保留差异值小于等于差异阈值要求的指定方格,在指定方格的分布区域上,将序列数据映射到序列模板数据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判断数据结构层次中两个连续的层级上,分别计算差异度后,方格的分布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若否,则判定差异化计算达到预设条件。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若当前层级中计算得到的差异度大,则可直接省略下一层级的差异度计算。但当前层级计算中差异度小于阈值,下一层级的差异度计算与当前层级的差异度计算并不存在必然联系,需要对下一层级的差异度进行重新计算。
在本实施例中,历史样本为地质工程施工或探测过程的整个样本数据,通过将历史样本数据按照探测顺序、单个工作面数据中裂隙位置和/或裂隙大小排序得到序列数据,然后将序列数据与序列模板数据逐一层次的进行差异化比较和计算,以减少相似比较过程中的搜索空间,以便将序列数据快速、精准地与序列模板数据建立映射关系,实现序列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和岩石损伤破裂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为后续的数据分析、灾害机理研究以及地质工程灾害预警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通过预设模板进行数据存储得到数据库,实现了对岩石损伤破裂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为工程灾害预警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托,通过建立关联分析模型实现岩石损伤破裂数据的初级预警判断,为地质工程作业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本发明通过建立特征信息的重构模型,进而建立重构模型与稳定性参数的关联分析模型,不仅考虑了特征信息对于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实际地址状态变量对于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可以提高关联分析模型预警分析的准确性。
以上内容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8)

1.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历史样本的岩石损伤破裂数据,按照预设模板进行数据存储得到数据库;
根据所述历史样本的特征信息,计算样本的稳定性参数;
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水头高度、渗流速度、裂隙长度、裂隙倾角和破裂模式;
所述稳定性参数通过计算获得,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表示样本稳定性参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表示裂隙编号,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表示裂隙数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表示第
Figure 931393DEST_PATH_IMAGE008
个裂隙的稳定性参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表示渗流速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表示破裂模式对应的损伤系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表示水头高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表示裂隙长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2
表示裂隙角度;
建立状态变量和所述特征信息的重构模型,进而建立重构模型与稳定性参数的关联分析模型;所述状态变量包括岩石材质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粘聚力系数;
采集工作面的特征信息,并输入到所述关联分析模型中,得到实时稳定性参数;
若所述实时稳定性参数大于稳定性参数阈值,将所述工作面的特征信息映射到所述数据库中,以用于所述关联分析模型的验证和重构;
若所述实时稳定性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稳定性参数阈值,则立即停止作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模板进行数据存储,具体包括:
将所述历史样本的岩石损伤破裂数据,按照预设分块方式进行数据分块,并排布成序列数据;
获取所述历史样本的岩石损伤破裂数据中包括的数据结构层次;
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按照预设的搜寻规则,逐一层次进行数据优化搜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块按照裂隙位置和/或裂隙大小排序得到序列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寻规则包括:
按照数据格式进行数值与模板方块的分类划分;
将所述序列数据与预设的序列模板,进行差异化计算;
判断所述差异化计算是否达到预设条件;
若是,则保留差异值小于等于所述差异阈值要求的指定方格,在所述指定方格的分布区域上,将所述序列数据映射到所述序列模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所述数据结构层次中两个连续的层级上,分别计算差异度后,所述方格的分布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若否,则判定所述差异化计算达到预设条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
表示差异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8
表示数据块与模板差异项目的数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0
表示差异项目数据的平均偏差,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2
表示相同项目的数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4
表示相同项目数据的平均偏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建立所述状态变量和所述特征信息的重构模型,进而建立重构模型与稳定性参数的关联分析模型;
将工作面的特征信息输入到所述关联分析模型,得到所述工作面的稳定性参数;
其中,所述重构模型计算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6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8
表示重构系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0
表示岩石材质的弹性模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2
表示岩石材质的泊松比,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4
表示粘聚力系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6
表示时间偏差,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8
表示测量偏差。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管理程序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的步骤。
CN202210977656.3A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 Active CN115048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7656.3A CN115048884B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7656.3A CN115048884B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8884A CN115048884A (zh) 2022-09-13
CN115048884B true CN115048884B (zh) 2023-02-28

Family

ID=83167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7656.3A Active CN115048884B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4888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5476A (zh) * 2020-08-31 2020-12-04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记录数据的标准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779665A (zh) * 2021-08-03 2021-12-10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连续介质的工程岩体破裂劣化数值模拟方法
CN114002129A (zh) * 2021-12-02 2022-02-01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水压裂隙岩体渗流试验平台
CN114062127A (zh) * 2021-10-29 2022-02-18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岩体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14330144A (zh) * 2022-02-15 2022-04-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边坡危石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78301A (zh) * 2022-06-17 2022-07-2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岩体稳定性的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5476A (zh) * 2020-08-31 2020-12-04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记录数据的标准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779665A (zh) * 2021-08-03 2021-12-10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连续介质的工程岩体破裂劣化数值模拟方法
CN114062127A (zh) * 2021-10-29 2022-02-18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岩体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14002129A (zh) * 2021-12-02 2022-02-01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水压裂隙岩体渗流试验平台
CN114330144A (zh) * 2022-02-15 2022-04-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边坡危石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78301A (zh) * 2022-06-17 2022-07-2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岩体稳定性的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卸荷渗流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破坏机理研究;寇苗苗;《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20210115;A011-333 *
锦屏一级水电站猴子坡危岩区稳定性研究;林华章等;《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031;第14卷(第30期);91-9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8884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9402B (zh)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露天矿山边坡岩体节理规模快速精细取值方法
WO2019042483A2 (zh) 一种tbm在掘岩体状态实时感知系统和方法
CN110210776B (zh) 一种基于监控量测的隧道施工动态风险评估方法
CN105761436B (zh) 一种红层地区滑坡预警方法及其应用
CN111242499A (zh) 基于层次-可拓分析的既有隧道衬砌结构病害评价方法
CN109117556B (zh) 一种基于盾构刀盘刀具分区切削性能的盾构推进距离预测方法
CN108279121A (zh) 一种大切深下滚刀刃底接触力特性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12182731A (zh) 非极限状态二维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CN115048884B (zh) 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破裂数据化记录方法
CN109441546B (zh) 基于微震信息矿山灾害自动分区预警的方法
CN109543268B (zh) 基于kriging模型的TBM推进力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方法
CN112115537B (zh) 一种tbm可掘性分级方法
CN112923900B (zh) 一种基于rs技术的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Díaz-Fernández et al. Computation of influence functions for automatic mining subsidence prediction
CN116452767B (zh) 一种基于三维电位响应的巷道围岩应力状态探测方法
CN115455706A (zh) 考虑卸荷破裂效应的区域岩体质量评估方法及相关组件
CN109033642B (zh) 一种边坡坡形改造稳定性优化测定方法
CN110119522A (zh) 一种开挖岩质边坡破坏风险分析的稳定性评级方法
CN114493295B (zh) 一种盐岩地质下隧道监测项目的确定方法及监测系统
La Pointe et al. Estimation of effective block conductivities based on discrete network analyses using data from the Äspö site
PARDINI et al. A combination of laser technology and fractals to analyse soil surface roughness
CN115640512A (zh) 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煤岩识别方法
CN105930660B (zh) 一种基于盲信息的堆积体滑坡安全评价方法
JP5915987B2 (ja) 地殻変動の監視方法及び異常地殻変動発生地域の特定方法並びに地殻変動監視システム
CN114021644A (zh) 一种基于K-means和去丛聚法的区域代表性地下水位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200 No.1 Wenhua Avenue,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Kowloon Railway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Hube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Patentee after: Anhui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11 BUREAU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0 No.1 Wenhua Avenue,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Kowloon Railway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Hube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Patentee before: ANHUI ZHONGTI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11 BUREAU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