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6323B - 制冷调节系统、制冷系统、电器及制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冷调节系统、制冷系统、电器及制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6323B
CN115046323B CN202210771740.XA CN202210771740A CN115046323B CN 115046323 B CN115046323 B CN 115046323B CN 202210771740 A CN202210771740 A CN 202210771740A CN 115046323 B CN115046323 B CN 1150463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regulating
flow path
refrigerant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17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46323A (zh
Inventor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7717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463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46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6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46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6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一种制冷调节系统、制冷系统、电器及制冷方法。其中制冷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储液件、第一调节流路以及第二调节流路,第一储液件包括第一连接口及第二连接口,第一调节流路包括第一调节口、第二调节口以及位于第一调节口与第二调节口之间的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口与换热器连通,第二调节口与第一连接口连通,第二调节流路包括第三调节口、第四调节口以及位于第三调节口与第四调节口之间的第二调节机构,第三调节口与换热器连通,第四调节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第一调节流路与第二调节流路内流通有冷媒。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及第二调节机构,可灵活地调整第一连接口与换热器之间的制冷量及第二连接口与换热器之间的换热量,进而提高对整个制冷调节系统的制冷量的控制精度。

Description

制冷调节系统、制冷系统、电器及制冷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调节系统、制冷系统、电器及制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设备成为人们品质生活不可或缺的电器,而制冷装置的正常运转取决于所充注的制冷剂充注量是否合适,若系统中制冷剂充注不足会使蒸发器蒸发量不足,吸气、排气压力降低,到机组制冷量下降,制冷效率不佳等问题;若充注过量又会使进入冷凝器的制冷剂太多,排气压力、冷凝压力过高,导致制冷量下降等问题,在现有制冷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无法对制冷量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制冷设备无法对制冷量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灵活调整制冷量的一种制冷调节系统、制冷系统、电器及制冷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调节系统,包括:
第一储液件,包括第一连接口及第二连接口;
第一调节流路,包括第一调节口、第二调节口以及位于第一调节口与第二调节口之间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口与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调节口与第一连接口连通;
第二调节流路,包括第三调节口、第四调节口以及位于第三调节口与第四调节口之间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口与换热器连通,所述第四调节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一调节流路与所述第二调节流路内流通有冷媒。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阀及第一流量检测件,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口与所述第二调节口之间,所述第一流量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阀与所述第二调节口之间;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阀及第二流量检测件,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三调节口与所述第四调节口之间,所述第二流量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阀与所述第四调节口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阀及所述第二调节阀为电磁阀,所述第一流量检测件及所述第二流量检测件为流量计。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阀与第二流量检测件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校准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口;
第一校准流路,包括第一进液口及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连接于所述第一流量检测件与所述第二调节口之间,所述第一出液口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口;
第二校准流路,包括第二进液口及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连接于所述第二流量检测件与所述第二调节口之间,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校准流路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量检测件与所述第一出液口之间,所述第二校准流路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校准机构还包括:
第二储液件,所述第三连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件;
质量检测组件,所述质量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件的底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回流流路,所述回流流路包括第四连接口及第五连接口,所述第三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对接,所述第五连接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口对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第三调节阀,设置于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调节口之间;
第四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四调节口之间;
所述回流流路,所述回流流路还包括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及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口与所述第五连接口之间的第五调节阀,所述第四连接口连接于所述第二流量检测件与所述驱动件之间的第二调节流路,所述第五连接口连接于所述第一流量检测件与所第三调节阀之间的第一调节流路。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回流流路包括第六调节阀,所述第六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五调节阀与所述第五连接口之间,所述第一进液口连接于所述第六调节阀及所述第五调节阀之间的所述回流流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所述的制冷调节系统,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口,所述换热口与所述第一调节口及第三调节口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器,包括所述的制冷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方法,包括所述的制冷系统,还包括步骤:
获取当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数据;
若当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数据高于预设制冷量阈值,则控制第一调节流路将换热器内的多余的冷媒量回收至第一储液件内;
若当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数据低于预设制冷量阈值,则控制第二调节流路将所述换热器内缺少的冷媒量由第一储液件充注至所述换热器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获取当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数据之前还包括步骤:
启动校准机构,通过所述第一校准流路对所述第一调节流路的冷媒量进行校准;通过所述第二校准流路对所述第二调节流路的冷媒量进行校准;
启动回流流路,将所述校准机构内的冷媒回收至所述第一储液件内。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的一种制冷调节系统、制冷系统、电器及制冷方法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通过在第一储液件包括第一连接口及第二连接口,第一调节流路包括第一调节口、第二调节口以及位于第一调节口与第二调节口之间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口与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调节口与第一连接口连通,第二调节流路包括第三调节口、第四调节口以及位于第三调节口与第四调节口之间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口与换热器连通,所述第四调节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一调节流路与所述第二调节流路内流通有冷媒。进而可通过第一调节流路对第一连接口的冷媒量进行调整,第一调节机构可提高换热器与第一连接口之间的换热量,而同理,还可通过第二调节流路对第二连接口的冷媒量进行调整,并通过第二调节机构进一步提高换热器与第二连接口之间的换热量,进而方便对整个制冷调节系统对制冷量调节的精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调节系统的一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调节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调节系统中第一校准流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调节系统中第二校准流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调节系统中回流流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中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中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0、第一储液件;101、第一连接口;102、第二连接口;
20、第一调节流路;201、第一调节口;202、第二调节口;203、第一调节机构;231、第一调节阀;232、第一流量检测件;
30、第二调节流路;301、第三调节口;302、第四调节口;303、第二调节机构;331、第二调节阀;332、第二流量检测件;333、驱动件;
40、校准机构;41、第三连接口;42、第二储液件;43、质量检测组件;44、第三控制阀;
50、第一校准流路;51、第一进液口;52、第一出液口;53、第一控制阀;
60、第二校准流路;61、第二进液口;62、第二出液口;63、第二控制阀;
70、第三调节阀;80、第四调节阀;
90、回流流路;91、第四连接口;92、第五连接口;93、第五调节阀;94、第六调节阀;100、换热器,111、换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制冷装置的正常运转取决于所充注的制冷剂充注量是否合适,若系统中制冷剂充注不足会使蒸发器蒸发量不足,吸气、排气压力降低,到机组制冷量下降,制冷效率不佳等问题;若充注过量又会使进入冷凝器的制冷剂太多,排气压力、冷凝压力过高,导致制冷量下降等问题;
如,在制冷装置在开发过程,针对不同型号的产品,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与工作参数匹配的最佳制冷剂充注量;实验过程中大量增减制冷剂的操作,一方面不环保,另一方面放出的制冷剂质量难以确定。
当制冷装置在实际工作过程,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在机组不同工况下,对机组实际灌注量也有不同的需求,当制冷量难以确定时,需要针对不同工况,单独对制冷量进行调整,这就增加了控制难度。此外,制冷装置随着长期的运行,系统制冷剂也会因泄露同步逐渐减少,会导致系统制冷剂总量下降,需定期进行维护增补,这就导致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不便利,增加使用的复杂性。
参考图1-7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调节系统,包括:
第一储液件10,包括第一连接口101及第二连接口102;
第一调节流路20,包括第一调节口201、第二调节口202以及位于第一调节口201与第二调节口202之间的第一调节机构203,第一调节口201与换热器100连通,第二调节口202与第一连接口101连通;
第二调节流路30,包括第三调节口301、第四调节口302以及位于第三调节口301与第四调节口302之间的第二调节机构303,第三调节口301与换热器100连通,第四调节口302与第二连接口102连通,第一调节流路20与第二调节流路30内流通有冷媒。
参考图1所示,进而可通过第一调节流路20对第一连接口101的冷媒量进行调整,第一调节机构203可提高换热器100与第一连接口101之间的换热量,而同理,还可通过第二调节流路30对第二连接口102的冷媒量进行调整,并通过第二调节机构303进一步提高换热器100与第二连接口102之间的换热量,进而方便对整个制冷调节系统对制冷量调节的精度。
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一调节机构203包括第一调节阀231及第一流量检测件232,第一调节阀231设置于第一调节口201与第二调节口202之间,第一流量检测件232设置于第一调节阀231与第二调节口202之间;
第二调节机构303包括第二调节阀331及第二流量检测件332,第二调节阀331设置于第三调节口301与第四调节口302之间,第二流量检测件332设置于第二调节阀331与第四调节口302之间。
作为示例,通过第一调节阀231对第一调节流路20内的冷媒量进行调整,通过第一流量检测件232对第一调节流路20内的冷媒量进行检测,当冷媒量达到预设阈值时,维持当前换热状态不变,当冷媒量超过所需的换热量时,则控制停止换热,将多余的换热量排出。
通过第二调节阀331对第二调节流路30内的冷媒量进行调整,通过第二流量检测件332对第二调节流路30内的冷媒量进行检测,当冷媒量达到预设阈值时,维持当前换热状态不变,当冷媒量超过所需的换热量时,则控制停止换热,将多余的换热量排出。
进一步的,可将第一调节流路20为由换热器100的换热口111向第一连接口101的第一储液件10排出冷媒的流路,而将第二调剂流路作为由第一储液件10的第二连接口102向换热器100的换热口111注入冷媒的流路,使第一储液件10作可作为换热器100自动补气增焓的储液罐,在换热器100、第一调节流路20、第二调节流路30以及第一储液件10内流通有冷媒。
进而可通过上述方案,使得,制冷设备开发制冷量匹配过程中的,可精准控制制冷剂充注量(第一储液件10向换热器100充注冷媒)的调整,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制冷剂排放(换热器100向第一储液件10排出冷媒)导致的不环保的问题;
另一方面,可使制冷产品根据外界环境及工况变化,适配最佳的冷媒灌注量,保障产品的一直处于最佳的制冷效率;同时也可以保障机组长期运行过程中,根据产品的制冷剂泄露情况,实现自动增补。
作为示例,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一调节阀231及第二调节阀331为电磁阀,第一流量检测件232及第二流量检测件332为流量计。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二调节机构303还包括驱动件333,驱动件333设置于第二调节阀331与第二流量检测件332之间。作为示例,所述驱动件333可设置为冷媒泵,冷媒也就是制冷剂,被预存在储液灌中,通过冷媒泵作为动力实现冷媒往换热器100或换热器100所在的整个制冷系统内里面充注。而使制系统中的冷凝器(也就是换热器100)中的高压作为功力,经过风冷冷凝器冷却,实现将制冷系统内多余的冷媒回收至储液罐(也就使第一储液件10)中,进而提高制冷调节系统的制冷量的控制精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校准机构40,包括第三连接口41;
第一校准流路50,包括第一进液口51及第一出液口52,第一进液口51连接于第一流量检测件232与第二调节口202之间,第一出液口52连接于第三连接口41;
第二校准流路60,包括第二进液口61及第二出液口62,第二进液口61连接于第二流量检测件332与第二调节口202之间,第二出液口62连接于第三连接口41。
参考图2-图4所示,在换热器100、第一调节流路20、第二调节流路30、第一储液件10以及校准机构40内流通有冷媒。通过第一校准流路50将冷媒由第一进液口51导入至第一流量检测件232与第二调节口202之间,也就是到导入至第一流量检测件232的进液端,使冷媒流过第一流量检测件232,之后冷媒从第一流量检测件232的出液端导出后,由所述第一校准流路50的第一出液口52导入第三连接口41,以通过第三连接口41将冷媒导入至校准机构40内,通过校准机构40对第一流量检测件232内冷媒的流通量进行校准,以提高在实际使用中,提高第一流量检测件232测得第一调节流路20内冷媒流量检测的精度;
同理,通过第二校准流路60将冷媒由第二进液口61导入至第二量检测件与第二调节口202之间,也就是到导入至第二流量检测件332的进液端,使冷媒流过第二流量检测件332,之后冷媒从第二流量检测件332的出液端导出后,由所述第二校准流路60的第二出液口62导入第三连接口41,以通过第三连接口41将冷媒导入至校准机构40内,通过校准机构40对第二流量检测件332内冷媒的流通量进行校准,以提高在实际使用中,提高第二流量检测件332测得第一调节流路20内冷媒流量检测的精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一校准流路50还包括第一控制阀53,第一控制阀53设置于第一流量检测件232与第一出液口52之间,第二校准流路60还包括第二控制阀63,第二控制阀63设置于第二进液口61与第二出液口62之间。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控制阀53及所述第二控制阀63可均设置为电磁阀,通过第一控制阀53控制所述第一校准流路50的开启或关闭,通过第二控制阀63来控制第二校准流路60的开启或关闭,以便于可灵活地对第一流量检测件232或第二流量检测件332进行冷媒量的检查,进一步提高控制的精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校准机构40还包括:
第二储液件42,第三连接口41设置于第二储液件42;
质量检测组件43,质量检测组件43设置于第二储液件42的底部。
通过第二储液件42对第一校准流路50内流通的冷媒及第二校准流路60内流通的冷媒进行回收,通过质量检测组件43对第二储液件42内冷媒的质量进行检测,检测一段时间内,通过第一校准流路50内冷媒量的多少进行检测,将质量检测组件43检测到的第二储液件42内的冷媒量与第一流量检测件232或第二流量检测件332检测到的冷媒量对比,得到校验数据,并依据校验数据对第一流量检测件232及第二流量检测件332的检测到的冷媒量进行校正,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制冷量调节的精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回流流路90,回流流路90包括第四连接口91及第五连接口92,第三连接口41与第四连接口91对接,第五连接口92与第一连接口101对接。
作为示例,通过回流流路90将第一储液件10与第二储液件42连通,对经过校准后,留在第二储液件42内的冷媒进行重复利用,一方面可通过第一储液件10为第一校准流路50及第二校准流路60提供校验用的冷媒,另一方面可使第一储液件10与第二储液件42形成闭环冷媒流路,提高调节系统内冷媒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结构,无需额外增设其他冷媒供应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第三调节阀70,设置于第一连接口101与第二调节口202之间;
第四调节阀80,设置于第二连接口102与第四调节口302之间;
回流流路90,回流流路90还包括第四连接口91、第五连接口92及设置于第四连接口91与第五连接口92之间的第五调节阀93,第四连接口91连接于第二流量检测件332与驱动件333之间的第二调节流路30,第五连接口92连接于第一流量检测件232与所第三调节阀70之间的第一调节流路20。
参考图5及图2所示,通过第三调节阀70控制第一连接口101的开启或关闭,通过第四控制阀控制第二连接口102的开启或关闭,使第一连接口101对应第一储液件10的高液位,第二连接口102对应第一储液件10的低液位,换热器100的制冷量大于预设阈值时,使第一调节流路20开启,使换热器100向第一储液件10排出冷媒,换热器100的制冷量小于预设阈值时,使第二调节流路30开启,使第一储液件10向换热器100排出冷媒,进而提高第一储液件10内冷媒量;
参考图5所示,通过第二调节流路30上的驱动件333作为回流流路90冷媒流动的动力,同时参考图3所示,还可通过第五调节阀93控制第一校准流路50的开启或关闭,进一步简化系统结构,提高驱动件333的利用率,无需增设其他驱动机构对回流流路90、第一校准流路50进行驱动。
回流流路90还包括第三控制阀,连接于第三连接口41与驱动件333之间,控制回流流路90的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回流流路90包括第六调节阀94,第六调节阀94设置于第五调节阀93与第五连接口92之间,第一进液口51连接于第六调节阀94及第五调节阀93之间的回流流路90。
参考图2及图5所示,通过第六调节阀94,控制第一校准流路50与回流流路90之间的切换,当第五调节阀93开启,当使第六调节阀94关闭,开启第三调节阀70,可启动第一校准流路50对第一流量检测件232进行校准,而当第六调节阀94开启,使回流流路90启动,第三调节阀70启动,使第二储液件42内的冷媒向至第一储液件10内流动,进一步的简化整体系统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的制冷调节系统,还包括换热器100,换热器100包括换热口111,换热口111与第一调节口201及第三调节口301连通。
参考图6及图7所示,现有技术中,由于制冷装置在实际工作过程,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在机组不同工况下,对机组实际灌注量也有不用需求,制冷装置随着长期的运行,系统制冷剂也会因泄露同步逐渐减少,会导致系统制冷剂总量下降,需定期进行维护增补,这就增加了控制难度及不同工况制冷系统结构的复杂度,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本申请的制冷调节系统实现:
1、产品开发过程制冷量匹配过程中的,可精准控制制冷剂充注量的调整,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制冷剂排放导致的不环保的问题;
2、产品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及工况变化,适配最佳的冷媒灌注量,保障产品的一直处于最佳的制冷效率;同时也可以保障机组长期运行过程中,根据产品的制冷剂泄露情况,实现自动增补。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剂充注量的制冷调节系统及调节制冷方法;
1、本发明采用的调节装置,制冷剂被预存在储液灌(相当于第一储液件10)中,通过冷媒泵(相当于驱动件333)作为动力实现冷媒往制冷剂系统里面充注。以制冷剂系统中的冷凝器中的高压作为功力,经过风冷冷凝器(相当于换热器100)冷却,实现将制冷剂系统多余的冷媒回收至储液罐中;
2、系统设置校准系统(相当于校准机构40、第一校准流路50及第二校准流路60),可以针对充注系统的质量流量计(相当于第一流量检测件232及第二流量检测件332)进行校准检测,保证整体的计量进度;
3、该装置储液罐及校准罐(相当于第二储液件42)设置高低液位传感器(相当于质量检测组件43),监控储液罐冷媒的液位,保障系统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具有提纯功能的储油装置及具有该储油装置的压缩机。
其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制冷系统充注过程:
1、电磁阀10、1、3打开,其余电磁阀均关闭;冷媒泵启动,将储液罐中液体冷媒通过流量计2后,吸入冷媒泵中;流量计2可以实时监测充注量;冷媒泵选择采用容积式制冷泵,可以满足高背压,强制排液的效果;
2、吸入的冷媒经过冷媒泵压缩后为制冷剂液体提供压能和动能,依此电磁阀1、风冷冷凝器、电磁阀3进入制冷系统中参与制冷循环;
3、风冷冷凝器在冷媒充注过程中,冷凝器风机可以选择关闭;
制冷系统回收过程:
1、电磁阀9、2、3打开,其余电磁阀关闭;由于制冷剂系统中冷凝器压力(高温高压)高于储液罐中的压力(常温常压),制冷剂液体会从高压往低压运动;
2、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经过电磁阀3后进入风冷冷凝器进行冷却换热,液态冷媒降温降压后依此经过电磁阀2、流量计1及电磁阀9后进入储液罐中;
3、流量计1可以实时监测冷媒回收量;
4、该储液罐设置高低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控储液罐冷媒的液位,保障系统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
流量1流量计(相当于第一流量检测件232)校准过程:
1、电磁阀10、7、6打开,其余电磁阀关闭;冷媒泵启动,将储液罐中液体冷媒通过流量计1充注至校准罐中;冷媒泵运行设定时间后,停止;
2、校准罐设置有称重传感器,可以检测出校准罐中冷媒的增量;
3、系统对比称重传感器与流量计各自显示的增量对比,从而进行计量校准,保障流量计的计量精度;
4、当计量校准完成后,电磁阀5.7.8.9开启,其余电磁阀关闭;冷媒泵启动,将校准罐中冷媒回收至储液罐中;冷媒泵运行设定时间后,停止;
5、该校准罐设置高低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控校准罐冷媒的液位,保障系统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
流量2流量计(相当于第二流量检测件332)校准过程:
1、电磁阀10、4开启,其余电磁阀关闭;冷媒泵启动,将储液罐中液体冷媒通过流量计2充注至校准罐中;冷媒泵运行设定时间后,停止;
2、校准罐设置有称重传感器,可以检测出校准罐中冷媒的增量;
3、系统对比称重传感器与流量计各自显示的增量对比,从而进行计量校准,保障流量计的计量精度;
4、当计量校准完成后,电磁阀5.7.8.9开启,其余电磁阀关闭;冷媒泵启动,将校准罐中冷媒回收至储液罐中;冷媒泵运行设定时间后,停止;
6、该校准罐设置高低液位传感器(相当于质量检测组件43),实时监控校准罐冷媒的液位,保障系统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
替代方案一:冷媒泵可以采用其他动力实现,比如采用小型制冷压缩机,并结合蒸发器方式;
替代方案二:风冷冷凝器可以替换为其他冷凝器如板换之类,可以从制冷系统中引一路冷媒到调节系统中冷凝器进行换热。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器,包括的制冷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方法,包括的制冷系统,还包括步骤:
获取当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数据;
若当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数据高于预设制冷量阈值,则控制第一调节流路20将换热器100内的多余的冷媒量回收至第一储液件10内;
若当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数据低于预设制冷量阈值,则控制第二调节流路30将换热器100内缺少的冷媒量由第一储液件10充注至换热器100内。
参考图8所示,作为示例,通过第一调节阀231对第一调节流路20内的冷媒量进行调整,通过第一流量检测件232对第一调节流路20内的冷媒量进行检测,当冷媒量达到预设阈值时,维持当前换热状态不变,当冷媒量超过所需的换热量时,则控制停止换热,将多余的换热量排出。
通过第二调节阀331对第二调节流路30内的冷媒量进行调整,通过第二流量检测件332对第二调节流路30内的冷媒量进行检测,当冷媒量达到预设阈值时,维持当前换热状态不变,当冷媒量超过所需的换热量时,则控制停止换热,将多余的换热量排出。
进一步的,可将第一调节流路20为由换热器100的换热口111向第一连接口101的第一储液件10排出冷媒的流路,而将第二调剂流路作为由第一储液件10的第二连接口102向换热器100的换热口111注入冷媒的流路,使第一储液件10作可作为换热器100自动补气增焓的储液罐,在换热器100、第一调节流路20、第二调节流路30以及第一储液件10内流通有冷媒。
进而可通过上述方案,使得,制冷设备开发制冷量匹配过程中的,可精准控制制冷剂充注量(第一储液件10向换热器100充注冷媒)的调整,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制冷剂排放(换热器100向第一储液件10排出冷媒)导致的不环保的问题;
另一方面,可使制冷产品根据外界环境及工况变化,适配最佳的冷媒灌注量,保障产品的一直处于最佳的制冷效率;同时也可以保障机组长期运行过程中,根据产品的制冷剂泄露情况,实现自动增补。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获取当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数据之前还包括步骤:
启动校准机构40,通过第一校准流路50对第一调节流路20的冷媒量进行校准;通过第二校准流路60对第二调节流路30的冷媒量进行校准;
启动回流流路90,将校准机构40内的冷媒回收至第一储液件10内。
参考图9及图2-图4所示,参考图2-图4所示,在换热器100、第一调节流路20、第二调节流路30、第一储液件10以及校准机构40内流通有冷媒。通过第一校准流路50将冷媒由第一进液口51导入至第一流量检测件232与第二调节口202之间,也就是到导入至第一流量检测件232的进液端,使冷媒流过第一流量检测件232,之后冷媒从第一流量检测件232的出液端导出后,由所述第一校准流路50的第一出液口52导入第三连接口41,以通过第三连接口41将冷媒导入至校准机构40内,通过校准机构40对第一流量检测件232内冷媒的流通量进行校准,以提高在实际使用中,提高第一流量检测件232测得第一调节流路20内冷媒流量检测的精度;
同理,通过第二校准流路60将冷媒由第二进液口61导入至第二量检测件与第二调节口202之间,也就是到导入至第二流量检测件332的进液端,使冷媒流过第二流量检测件332,之后冷媒从第二流量检测件332的出液端导出后,由所述第二校准流路60的第二出液口62导入第三连接口41,以通过第三连接口41将冷媒导入至校准机构40内,通过校准机构40对第二流量检测件332内冷媒的流通量进行校准,以提高在实际使用中,提高第二流量检测件332测得第一调节流路20内冷媒流量检测的精度。
对于经过校准后,得到第一调节流路20与第二调节流路30的冷媒量检测的初始状态数据,可使制冷系统恢复至初始状态后,获取当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数据,之后在通过第一调节流路20或第二调节流路30对制冷量进行调整,在调整至目标参数后,判断第二储液件42内是否有冷媒,如有,则将第二储液件42内的冷媒通过回流流路90回流至第一储液件10内,如此往复,以进一步的提高制冷方法对制冷量的控制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制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储液件(10),包括第一连接口(101)及第二连接口(102);
第一调节流路(20),包括第一调节口(201)、第二调节口(202)以及位于第一调节口(201)与第二调节口(202)之间的第一调节机构(203),所述第一调节口(201)与换热器(100)连通,所述第二调节口(202)与第一连接口(101)连通;
第二调节流路(30),包括第三调节口(301)、第四调节口(302)以及位于第三调节口(301)与第四调节口(302)之间的第二调节机构(303),所述第三调节口(301)与换热器(100)连通,所述第四调节口(302)与第二连接口(102)连通,所述第一调节流路(20)与所述第二调节流路(30)内流通有冷媒;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03)包括第一调节阀(231)及第一流量检测件(232),所述第一调节阀(231)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口(201)与所述第二调节口(202)之间,所述第一流量检测件(232)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阀(231)与所述第二调节口(202)之间;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03)包括第二调节阀(331)及第二流量检测件(332),所述第二调节阀(331)设置于所述第三调节口(301)与所述第四调节口(302)之间,所述第二流量检测件(332)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阀(331)与所述第四调节口(302)之间;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03)还包括驱动件(333),所述驱动件(333)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阀(331)与第二流量检测件(332)之间;
所述制冷调节系统还包括:
校准机构(40),包括第三连接口(41);
第一校准流路(50),包括第一进液口(51)及第一出液口(52),所述第一进液口(51)连接于所述第一流量检测件(232)与所述第二调节口(202)之间,所述第一出液口(52)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口(41);
第二校准流路(60),包括第二进液口(61)及第二出液口(62),所述第二进液口(61)连接于所述第二流量检测件(332)与所述第二调节口(202)之间,所述第二出液口(62)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口(4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231)及所述第二调节阀(331)为电磁阀,所述第一流量检测件(232)及所述第二流量检测件(332)为流量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准流路(50)还包括第一控制阀(53),所述第一控制阀(53)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量检测件(232)与所述第一出液口(52)之间,所述第二校准流路(60)还包括第二控制阀(63),所述第二控制阀(63)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液口(61)与所述第二出液口(62)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机构(40)还包括:
第二储液件(42),所述第三连接口(41)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件(42);
质量检测组件(43),所述质量检测组件(43)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件(42)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流流路(90),所述回流流路(90)包括第四连接口(91)及第五连接口(92),所述第三连接口(41)与第四连接口(91)对接,所述第五连接口(92)与所述第一连接口(101)对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调节阀(70),设置于第一连接口(101)与所述第二调节口(202)之间;
第四调节阀(8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口(102)与所述第四调节口(302)之间;
回流流路(90),所述回流流路(90)还包括第四连接口(91)、第五连接口(92)及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口(91)与所述第五连接口(92)之间的第五调节阀(93),所述第四连接口(91)连接于所述第二流量检测件(332)与所述驱动件(333)之间的第二调节流路(30),所述第五连接口(92)连接于所述第一流量检测件(232)与所第三调节阀(70)之间的第一调节流路(2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流路(90)包括第六调节阀(94),所述第六调节阀(94)设置于所述第五调节阀(93)与所述第五连接口(92)之间,所述第一进液口(51)连接于所述第六调节阀(94)及所述第五调节阀(93)之间的所述回流流路(90)。
8.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调节系统,还包括换热器(100),所述换热器(100)包括换热口(111),所述换热口(111)与所述第一调节口(201)及第三调节口(301)连通。
9.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统。
10.一种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统,还包括步骤:
获取当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数据;
若当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数据高于预设制冷量阈值,则控制第一调节流路(20)将换热器(100)内的多余的冷媒量回收至第一储液件(10)内;
若当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数据低于预设制冷量阈值,则控制第二调节流路(30)将所述换热器(100)内缺少的冷媒量由第一储液件(10)充注至所述换热器(100)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获取当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数据之前还包括步骤:
启动校准机构(40),通过第一校准流路(50)对第一调节流路(20)的冷媒量进行校准;通过第二校准流路(60)对第二调节流路(30)的冷媒量进行校准;
启动回流流路(90),将所述校准机构(40)内的冷媒回收至所述第一储液件(10)内。
CN202210771740.XA 2022-06-30 2022-06-30 制冷调节系统、制冷系统、电器及制冷方法 Active CN115046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1740.XA CN115046323B (zh) 2022-06-30 2022-06-30 制冷调节系统、制冷系统、电器及制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1740.XA CN115046323B (zh) 2022-06-30 2022-06-30 制冷调节系统、制冷系统、电器及制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6323A CN115046323A (zh) 2022-09-13
CN115046323B true CN115046323B (zh) 2023-05-12

Family

ID=83166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1740.XA Active CN115046323B (zh) 2022-06-30 2022-06-30 制冷调节系统、制冷系统、电器及制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4632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60931A (ja) * 2003-06-02 2004-12-24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凍サイクル
CN101479539A (zh) * 2006-04-25 2009-07-08 开利公司 通过改变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组分修正系统性能
JP2010014386A (ja) * 2008-07-07 2010-01-21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CN101657687A (zh) * 2007-04-13 2010-02-2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媒填充装置、冷冻装置以及冷媒填充方法
CN104024752A (zh) * 2011-12-12 2014-09-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室外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8139120A (zh) * 2015-10-21 2018-06-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10940119A (zh) * 2019-12-16 2020-03-3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WO2020174530A1 (ja) * 2019-02-25 2020-09-03 Ats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冷媒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冷却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1620B2 (ja) * 1992-05-11 2002-10-0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制御装置
CN104676944B (zh) * 2013-11-28 2018-04-03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冷媒调节方法
CN110848874B (zh) * 2018-08-21 2021-04-27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066583A (zh) * 2020-09-14 2020-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热源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13631048U (zh) * 2020-12-07 2021-07-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补气增焓空调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60931A (ja) * 2003-06-02 2004-12-24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凍サイクル
CN101479539A (zh) * 2006-04-25 2009-07-08 开利公司 通过改变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组分修正系统性能
CN101657687A (zh) * 2007-04-13 2010-02-2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媒填充装置、冷冻装置以及冷媒填充方法
JP2010014386A (ja) * 2008-07-07 2010-01-21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CN104024752A (zh) * 2011-12-12 2014-09-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室外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8139120A (zh) * 2015-10-21 2018-06-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WO2020174530A1 (ja) * 2019-02-25 2020-09-03 Ats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冷媒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冷却システム
CN110940119A (zh) * 2019-12-16 2020-03-3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6323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22331B1 (ko) 히트 펌프식 급탕기
CN107906812B (zh) 一种空调机组压缩机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05020790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ead pressure control
CN107218725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热泵热水器
CN110529966A (zh) 一种变冷媒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79805B (zh) 水冷螺杆式制冷机组运行控制方法
CN203744461U (zh) 含有泵的控制装置和冷却系统
CN105318491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324137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390030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84564A (zh) 一种双回路冷水机组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40067A (zh) 一种制冷模式下自动补充加液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6016866A (zh) 一种空调器冷媒充注方法及系统
CN206755637U (zh) 用于控制供液温度的液冷装置
CN115046323B (zh) 制冷调节系统、制冷系统、电器及制冷方法
CN111023484B (zh) 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量自动控制方法
CN218781453U (zh) 冷却系统以及空调机组
CN208128727U (zh) 一种冷板控温装置
CN103154630B (zh) 热泵式热水供给机
CN112303906B (zh) 一种热泵热水机组和控制方法
CN211082196U (zh) 一种储油装置及包含其的压缩机
CN203501316U (zh) 空调系统
CN206281150U (zh) 一种空调报警装置
CN217900217U (zh) 冷水机
CN112013447B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采暖机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