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4218B - 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4218B
CN115044218B CN202210814201.XA CN202210814201A CN115044218B CN 115044218 B CN115044218 B CN 115044218B CN 202210814201 A CN202210814201 A CN 202210814201A CN 115044218 B CN115044218 B CN 1150442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halt
parts
polyaspartic ester
agent
asphalt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142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44218A (zh
Inventor
胥建军
孙玉
陈建兵
蒋瀚锐
董景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Traffic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Traffic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Traffic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Traffic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142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442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44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4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44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42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5/00Compositions of bituminous materials, e.g. asphalt, tar, pit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Working-Up Tar And Pitch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沥青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石油沥青120‑160份、热塑橡胶22‑27份、酚醛树脂18‑24份、减水剂2‑3份、消泡剂4‑6份、防锈剂3‑7份;所述防锈剂包括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和壳聚糖。本申请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沥青混合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会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发明人认为一般沥青路面的表面会装设有排水井盖,排水井盖会连通有排水管道,一般的排水管道与排水井盖多为金属材质,在雨水以及高温天气下,金属材质与水体长时间接触后会产生垢蚀,从而会在管道与井盖的表面附着沉积物,使得金属管道锈蚀,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具有防锈蚀功能的沥青混合料。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沥青的防锈蚀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石油沥青120-160份、热塑橡胶22-27份、酚醛树脂18-24份、减水剂2-3份、消泡剂4-6份、防锈剂3-7份;所述防锈剂包括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和壳聚糖。
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可以有效阻止硫酸钙、碳酸钙、磷酸钙等结垢与腐蚀的性能,改性聚天冬氨酸酯的羧基负离子会与管道中金属表面的亚铁离子与铜离子结合,并在金属的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金属表面腐蚀的发展,同时,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为网络交联结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良好的力学性能;壳聚糖通过氨基和羟基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从而可使得超薄沥青与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缓蚀膜,进而减少金属表面的锈蚀发展。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与壳聚糖之间的质量比为(2.2-2.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与壳聚糖的质量比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可提升防锈剂的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包括异佛尔酮二胺、马来酸二乙酯、环氧大豆油,所述异佛尔酮二胺、马来酸二乙酯与环氧大豆油之间的质量比为:(4.2-4.6):(6.9-7.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佛尔酮二胺与马来酸二乙酯通过加成法可制备得到聚天冬氨酸酯,使用环氧大豆油对聚天冬氨酸酯进行改性,可有效减少聚天冬氨酸酯的反应时间,同时使得得到的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形成网络交联结构,进一步提升了改性聚天冬氨酸酯的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从而使得沥青混合料的机械强度得到提升。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异佛尔酮二胺通氮气保护,将马来酸二乙酯添加至异佛尔酮二胺中,控制温度在55-65℃,反应10-12h,得到聚天冬氨酸酯,在聚天冬氨酸酯中加入催化剂和环氧大豆油,升温后,保持8-12h,随后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
作为优选,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氯化锌作为催化剂,其条件温和,也不会生成有害气体,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防锈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改性去天冬氨酸酯溶解后,得到去天冬氨酸酯水溶液;将盐酸与醋酸混合,并加入壳聚糖,充分搅拌后得到中间产物,加入辅助剂,并调节pH值为6-7,充分搅拌后进行洗涤,随后过滤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烘干后,即可得到防锈剂。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剂为质量分数为50%的戊二醛水溶液。
戊二醛水溶液作为辅助剂,可对防锈剂的制备起到推进反应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二甲基硅氧烷、苯乙醇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性能超薄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石油沥青脱水并加热至140-160℃,使得石油沥青熔化,随后将热塑橡胶与酚醛树脂加入至熔化后的石油沥青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合沥青,在混合沥青中加入减水剂、消泡剂和防锈剂,持续升温至190-200℃,并继续搅拌,使得沥青充分混合,随后使用160-170℃的蒸汽养护2-3h,即可得到超博沥青混合料。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防锈剂具有良好的阻垢和缓蚀性能,并且防锈剂中具有游离的氨基,具有聚阳离子的性质,具有更为优异的阻垢性能,可以有效减少道路中的金属管道或井盖等表面出现的金属腐蚀现象,使用壳聚糖对改性聚天冬氨酸酯进行改性,可大幅提升阻垢剂的防锈蚀性能;同时,使用壳聚糖对聚天冬氨酸酯的防锈性能进行改善,可减少体系中磷元素的使用,从而提升了体系绿色环保的效果;
2.通过环氧大豆油、马来酸二乙酯与异佛尔酮二胺合成得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环氧大豆油对聚天冬氨酸酯进行改性,从而可得到具有交联网络状的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一方面可提升聚天冬氨酸酯的热稳定性与力学性能,同时环氧大豆油可提升体系的分散效果,使得体系中的防锈剂分散更加均匀,从而得到稳定性良好的防锈剂;
3.在制备改性聚天冬氨酸酯时,选择氯化锌作为催化剂,可制备得到体系稳定的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并且制备条件温和,不会产生有害气体,价格便宜,节能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制备改性聚天冬氨酸酯:
将6.8g的异佛尔酮二胺通氮气保护,在1h内将11.6g的马来酸二乙酯添加至异佛尔酮二胺中,添加过程中控制温度不超过60℃,控制温度在70℃,反应12h,得到聚天冬氨酸酯;在得到的聚天冬氨酸酯中加入0.2g的催化剂与1.6g的环氧大豆油,升温至90℃后,保持12h,随后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其中,催化剂为氯化锌。
制备防锈剂:
称取6.9g的上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放入烧杯中,加入40ml去离子水,室温下搅拌使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完全溶解得到聚天冬氨酸酯水溶液;将盐酸与磷酸按照体积比为1:1进行混合得到混酸,将3.1g的壳聚糖加入至20ml的混酸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中间产物,在中间产物中加入10ml的辅助剂,并用盐酸调节其pH值至6,充分搅拌后用体积分数为2%的乙酸溶液洗涤以除去游离的的壳聚糖,过滤后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在120℃的烘箱中3h,即可得到防锈剂;其中,辅助剂为体积分数为50%的戊二醛水溶液。
制备高性能沥青混合料:
称取120g的石油沥青,脱水并加热至140℃,使得石油沥青熔化,随后将22g热塑橡胶与18g酚醛树脂加入至熔化后的石油沥青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合沥青,在混合沥青中加入2g的减水剂、4g的消泡剂和上述制备的3g防锈剂,持续升温至190℃,并继续搅拌,使得沥青充分混合,随后使用160℃的蒸汽养护3h,即可得到沥青混合料。
其中,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
实施例2
制备改性聚天冬氨酸酯:
将8.8g的异佛尔酮二胺通氮气保护,在1h内将13.3g的马来酸二乙酯添加至异佛尔酮二胺中,添加过程中控制温度在65℃,反应10h,得到聚天冬氨酸酯;在得到的聚天冬氨酸酯中加入0.5g的催化剂与1.9g的环氧大豆油,升温至130℃后,保持8h,随后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其中,催化剂为氯化锌。
制备防锈剂:
称取9.9g的上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放入烧杯中,加入60ml去离子水,室温下搅拌使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完全溶解得到聚天冬氨酸酯水溶液;将盐酸与磷酸按照体积比为1:1进行混合得到混酸,将4.1g的壳聚糖加入至40ml的混酸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中间产物,在中间产物中加入14ml的辅助剂,并用盐酸调节其pH值至7,充分搅拌后用体积分数为2%的乙酸溶液洗涤以除去游离的的壳聚糖,过滤后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在140℃的烘箱中2h,即可得到防锈剂;其中,辅助剂为体积分数为50%的戊二醛水溶液。
制备高性能沥青混合料:
称取160g的石油沥青,脱水并加热至140℃,使得石油沥青熔化,随后将26g热塑橡胶与24g酚醛树脂加入至熔化后的石油沥青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合沥青,在混合沥青中加入3g的减水剂、6g的消泡剂和上述制备的7g防锈剂,持续升温至200℃,并继续搅拌,使得沥青充分混合,随后使用170℃的蒸汽养护2h,即可得到沥青混合料。
其中,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
实施例3
制备改性聚天冬氨酸酯:
将7.8g的异佛尔酮二胺通氮气保护,在1h内将12.4g的马来酸二乙酯添加至异佛尔酮二胺中,添加过程中控制温度在60℃,反应11h,得到聚天冬氨酸酯;在得到的聚天冬氨酸酯中加入0.3g的催化剂与1.8g的环氧大豆油,升温至110℃后,保持10h,随后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其中,催化剂为氯化锌。
制备防锈剂:
称取6.4g的上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室温下搅拌使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完全溶解得到聚天冬氨酸酯水溶液;将盐酸与磷酸按照体积比为1:1进行混合得到混酸,将3.6g的壳聚糖加入至30ml的混酸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中间产物,在中间产物中加入12ml的辅助剂,并用盐酸调节其pH值至6.5,充分搅拌后用体积分数为2%的乙酸溶液洗涤以除去游离的的壳聚糖,过滤后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在130℃的烘箱中2.5h,即可得到防锈剂;其中,辅助剂为体积分数为50%的戊二醛水溶液。
制备高性能沥青混合料:
称取140g的石油沥青,脱水并加热至150℃,使得石油沥青熔化,随后将24g热塑橡胶与21g酚醛树脂加入至熔化后的石油沥青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合沥青,在混合沥青中加入2.5g的减水剂、5g的消泡剂和上述制备的5g防锈剂,持续升温至195℃,并继续搅拌,使得沥青充分混合,随后使用165℃的蒸汽养护2.5h,即可得到沥青混合料。
实施例4
实施例4以实施例3为基础,实施例4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4中在制备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中,称取的异佛尔酮二胺为6.8g,马来酸二乙酯为13.3g,环氧大豆油为1.9g。
实施例5
实施例5以实施例3为基础,实施例5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5中在制备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中,称取的异佛尔酮二胺为8.6g,马来酸二乙酯为11.7g,环氧大豆油为1.7g。
实施例6
实施例6以实施例3为基础,实施例6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6中在制备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中,称取的异佛尔酮二胺为8.4g,马来酸二乙酯为11.7g,环氧大豆油为1.9g。
实施例7
实施例7以实施例3为基础,实施例7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7中在制备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中,称取的异佛尔酮二胺为7.3g,马来酸二乙酯为13g,环氧大豆油为1.7g。
实施例8
实施例8以实施例3为基础,实施例8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8中制备防锈剂中,称取的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为7.6g,壳聚糖为4.4g。
实施例9
实施例9以实施例3为基础,实施例9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9制备防锈剂中,称取的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为8.9g,壳聚糖为3.1g。
对比例1
对比例1以实施例3为基础,对比例1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1中的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醚。
对比例2
对比例2以实施例3为基础,对比例2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2中在制备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中,称取的异佛尔酮二胺为8.5g,马来酸二乙酯为13.5g,环氧大豆油为0g。
对比例3
对比例3以实施例3为基础,对比例3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3中在制备防锈剂中,称取的改性聚天冬氨酸酯的量为22g,壳聚糖的添加量为0g。
对比例4
对比例4以实施例3位基础,对比例4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4中戊二醛的添加量为20ml。
性能检测试验
对由实施例1-9,对比例1-4所制备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测试
(1)沥青力学性能测试
选取JTG F20-20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为标准,对每份沥青进行取样检测,每份试样共测试三次,测量后取平均值,并将测量结果填写至表1中。
(2)沥青防锈蚀性能测试1
制备50mm×50mm×5mm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在空白水样中添加氯化钙,配置钙离子为240mg/L的水样,加入硼砂缓冲水样pH值为9,随后将试样加入由碳酸氢钠配置成碳酸氢根为366mg/L的水样,得到配置水样,将试样放入保持30℃恒温水浴2h,溶液中的钙离子在放置过程中,会产生碳酸钙沉淀,从而使得溶液中的钙离子溶度降低,根据水样中残留钙离子的浓度大小计算试样阻垢防锈效率,当测试后的水样浓度越大,则阻垢效率越好;其中,阻垢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41579830000071
式中,η表示阻垢率,ρ0表示空白水样中钙离子的浓度,ρ1表示加入检测试样后水样中钙离子的浓度,ρ2表示试验开始时配置好的钙离子的浓度。
(3)沥青防锈蚀性能测试1
制备50mm×50mm×5mm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在空白水样中添加磷酸氢钠,配置磷酸根为5mg/L的水样,加入硼砂缓冲水样pH值为9,随后在水样中加入由氯化钙配制的含有钙离子为240mg/L的水样中,得到配置水样,将试样放入保持30℃恒温水浴2h,溶液中会生成磷酸钙沉淀,测定前后磷酸根的浓度变化,计算试样的阻垢防锈效率;其中,阻垢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41579830000072
式中,β0表示空白水样中磷酸根的浓度,β1表示加入检测试样后水样中磷酸根的浓度,β2表示常温下水中磷酸根的浓度。
表1
Figure BDA0003741579830000081
性能数据分析
由表1可知,实施例1-3中碳酸钙的阻垢率均在85%以上,磷酸钙的阻垢率均在81%以上,从而可以看出本申请所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阻垢防锈性能;实施例1-3中的拉伸强度均在18MPa以上,从而可以看出本申请所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由表1可知,实施例4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3中,异佛尔酮二胺为7.8g,马来酸二乙酯为12.4g,环氧大豆油为1.8g,实施例4中,异佛尔酮二胺为6.8g,马来酸二乙酯为13.3g,环氧大豆油为1.9g,实施例4与实施例3相比,阻垢率均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实施例4中环氧大豆油的占比上升后,会对改性聚天冬氨酸酯的耐溶剂性能与以及力学性能产生影响,从而使得马来酸二乙酯与异佛尔酮二胺之间的转化率有所下降,聚天冬氨酸酯的合成率有所下降,体系中防锈剂的主体成分有所下降,因此实施例4中对碳酸钙与磷酸钙的阻垢率也有所下降。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相比,抗压强度有所下降,这是因为环氧大豆油的占比上升后,体系的粘度上升过大,使得体系的稳定性有所下降,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在体系中分散均匀性难以得到提升,因此沥青混合料整体的稳定性有所下降,故实施例4的抗压强度有所下降。
由表1可知,实施例5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5中,异佛尔酮二胺为8.6g,马来酸二乙酯为11.7g,环氧大豆油为1.7g,实施例5与实施例3相比,阻垢率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马来酸二乙酯的含量下降后,体系中还有大量的伯胺基未能参与反应,因此马来酸二乙酯与异佛尔酮二胺之间的转化率有所下降,得到的聚天冬氨酸酯有所下降,故防锈剂中的防锈有效成分减弱,因此沥青混合料的防锈性能有所下降,因此实施例5中对碳酸钙与磷酸钙的阻垢率也有所下降。
由表1可知,实施例6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6中,异佛尔酮二胺为8.4g,马来酸二乙酯为11.7g,环氧大豆油为1.9g,实施例6与实施例3相比,阻垢率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马来酸二乙酯的含量下降后,马来酸二乙酯与异佛尔酮二胺之间的转化率有所下降,同时,因为环氧大豆油的含量上升后,使得体系的粘度上升过多,体系的稳定性有所下降,马来酸二乙酯与异佛尔酮二胺之间的转化率再次受到影响,因此实施例6中对碳酸钙与磷酸钙的阻垢率有所下降。
实施例6与实施例3相比,抗压强度有所下降,这是因为环氧大豆油的占比上升后,体系的粘度上升过大,从而使得改性聚天冬氨酸酯整体的稳定性有所下降,从而使得沥青混合料整体的稳定性下降,故实施例6的抗压强度有所下降。
由表1可知,实施例7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7中异佛尔酮二胺为7.3g,马来酸二乙酯为13g,环氧大豆油为1.7g,实施例7与实施例3相比,阻垢率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环氧大豆油的含量下降后,大部分的异佛尔酮二胺与马来酸二乙酯之间粘度过小,从而降低了异佛尔酮二胺与马来酸二乙酯之间的反应速度,从而使得异佛尔酮二胺与马来酸二乙酯之间的反应未完全完成,因此体系中合成的聚天冬氨酸酯的含量有所下降,防锈剂中的防锈成分有所下降,因此实施例7中对碳酸钙与磷酸钙的阻垢率有所下降。
实施例7与实施例3相比,抗压强度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异佛尔酮二胺与马来酸二乙酯之间的反应未能完全进行,因此难以与全部的环氧大豆油形成网络交联结构,故体系整体的稳定性难以得到改善,防锈剂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从而使沥青混合料整体的稳定性下降,因此实施例6的抗压强度有所下降。
由表1可知,实施例8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3中改性聚天冬氨酸酯的量为6.4g,壳聚糖的量为3.6g,实施例8中改性聚天冬氨酸酯的量为7.6g,壳聚糖的量为4.4g;实施例8与实施3相比,阻垢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壳聚糖的占比上升后,会使得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与壳聚糖之间的反应收率有所下降,因此聚合得到的防锈剂的有效成分有所降低,从而使得实施例8的改性聚天冬氨酸酯的占比下降,故实施例8的阻垢率有所下降。
由表1可知,实施例9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9中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为8.9g,壳聚糖为3.1g,实施例9与实施例3之间相比,阻垢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壳聚糖的占比下降后,使得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与壳聚糖之间的聚合反应有所下降,因此对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之间整体的阻垢性能的提升也有所下降,故实施例9中的阻垢的率有所下降。
由表1可知,对比例1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1中的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醚,对比例1与实施例3之间相比,阻垢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选择三氟化硼乙醚作为催化剂后,反应剧烈,聚天冬氨酸酯不稳定,同时,三氟化硼乙醚遇到水会分解为硼酸与氟化氢,从而失去催化效果并生成有害气体,此时整个体系非常不稳定,因此对后续体系的合成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比例1的阻垢率有所下降。
对比例1的抗压强度有所下降,这是因为使用三氟化鹏乙醚作为催化剂使得体系的稳定性下降,体系分散不均匀,因此其力学性能有所下降,故沥青混合料体系的力学强度有所下降,对比例1的抗压强度下降。
由表1可知,对比例2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在于,对比例2中没有添加环氧大豆油,对比例2与实施例3之间相比,阻垢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未添加环氧大豆油后,马来酸二乙酯与异佛尔酮二胺之间的反应时间上升,同时生成的产物聚天冬氨酸酯的稳定性有所下降,转化率下降,故对比例2中的阻垢剂有效成分降低,因此对比例2的阻垢率有所下降。
对比例2的抗压强度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未添加环氧大豆油,聚天冬氨酸酯难以得到稳定的交联网络结构,因此体系的力学性能下降,故对比例2的抗压强度下降。
由表1可知,对比例3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3中称取的改性聚天冬氨酸酯的量为22g,壳聚糖的添加量为0g,对比例3与实施例3相比,阻垢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未添加壳聚糖后,体系中铵根离子有所下降,同时体系的吸附性下降,因此对比例3中的阻垢率有所下降。
由表1可知,对比例4与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4中戊二醛水溶液的添加量为20ml,对比例4与实施例3相比,阻垢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戊二醛的量增加后,壳聚糖上的氨基将会被部分或完全反应掉,从而使得制备得到的有效防锈剂中氨基减少,防锈剂的防锈性能有所下降,故对比例4中的阻垢率有所下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申请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申请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4)

1.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石油沥青120-160份、热塑橡胶22-27份、酚醛树脂18-24份、减水剂2-3份、消泡剂4-6份、防锈剂3-7份;所述防锈剂包括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和壳聚糖;
所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包括异佛尔酮二胺、马来酸二乙酯、环氧大豆油,所述异佛尔酮二胺、马来酸二乙酯与环氧大豆油之间的质量比为(4.2-4.6):(6.9-7.1):1;
所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与壳聚糖之间的质量比为(2.2-2.4):1;
所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异佛尔酮二胺通氮气保护,将马来酸二乙酯添加至异佛尔酮二胺中,控制温度在55-65℃,反应10-12h,得到聚天冬氨酸酯,在聚天冬氨酸酯中加入催化剂和环氧大豆油,升温后,保持8-12h,随后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改性聚天冬氨酸酯;
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锌;
所述防锈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改性去天冬氨酸酯溶解后,得到去天冬氨酸酯水溶液;将盐酸与醋酸混合,并加入壳聚糖,充分搅拌后得到中间产物,加入辅助剂,并调节pH值为6-7,充分搅拌后进行洗涤,随后过滤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烘干后,即可得到防锈剂;
所述辅助剂为质量分数为50%的戊二醛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二甲基硅氧烷、苯乙醇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石油沥青脱水并加热至140-160℃,使得石油沥青熔化,随后将热塑橡胶与酚醛树脂加入至熔化后的石油沥青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合沥青,在混合沥青中加入减水剂、消泡剂和防锈剂,持续升温至190-200℃,并继续搅拌,使得沥青充分混合,随后使用160-170℃的蒸汽养护2-3h,即可得到沥青混合料。
CN202210814201.XA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0442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4201.XA CN115044218B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4201.XA CN115044218B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4218A CN115044218A (zh) 2022-09-13
CN115044218B true CN115044218B (zh) 2023-04-14

Family

ID=83166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14201.XA Active CN115044218B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4421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7934A (zh) * 2006-05-23 2007-11-28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用阻燃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16185A (zh) * 2022-05-06 2022-07-08 南京快联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0390B (zh) * 2014-07-04 2016-04-13 山东一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聚醚型聚天冬氨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1267B (zh) * 2014-09-05 2017-05-3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改性聚天冬氨酸阻垢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
CN109135526A (zh) * 2018-07-20 2019-01-04 成都上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大豆油改性聚天冬氨酸酯聚脲共聚物的合成工艺
CN111363147A (zh) * 2018-12-26 2020-07-03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天冬氨酸减缩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34190A (zh) * 2020-04-22 2020-06-26 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防锈蚀持粘性防水涂料
CN112280321A (zh) * 2020-10-29 2021-01-29 怀化市华恒莫来石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25072A (zh) * 2021-04-08 2021-06-25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胶粉改性沥青及其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7934A (zh) * 2006-05-23 2007-11-28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用阻燃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16185A (zh) * 2022-05-06 2022-07-08 南京快联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4218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8195B (zh) 一种含有氧化石墨烯的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8343B (zh) 一种零voc水性环氧固化剂
CN102533029B (zh) 一种集装箱底架用水性仿沥青防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3615B (zh) 聚苯胺改性玻璃鳞片环氧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35200B (zh) 一种环氧防腐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64936B (zh) 水性丙烯酸基防腐导静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32128B (zh) 一种纳米聚苯胺类防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6172A (zh) 水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2432B (zh) 一种水性环氧防腐防锈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5645A (zh) 一种耐高温改性环氧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76399A (zh) 一种水性沥青环氧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03237A (zh) 一种新型钢筋阻锈剂的制备方法
CN102911544B (zh) 一种改性环氧无溶剂涂料
CN105907240B (zh) 一种含有防闪锈剂的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5467A (zh) 一种海洋防腐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6553A (zh) 脂肪族纳米有机钛聚天门冬氨酸酯的合成方法及其涂料
CN105238230A (zh) 一种含水性环氧树脂的陶瓷防腐耐磨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15044218B (zh) 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2774B (zh) 一种用于螺纹钢表面处理的碱性硅烷掺杂硼酸酯水性环保防锈剂
CN110698984A (zh) 聚合物沥青玻璃鳞片防水防腐涂料
CN110194924A (zh) 一种防腐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39871B (zh) 一种深井管道防腐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83546B (zh) 一种氯醚共混橡塑乳液防腐涂料的生产工艺
CN110922860B (zh) 一种针对易挥发性酸的环保型气敏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90356A (zh) 氟化石墨烯负载MOFs/改性环氧树脂超疏水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