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0416A - 一种自动冲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速监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冲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速监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0416A
CN115040416A CN202210386783.6A CN202210386783A CN115040416A CN 115040416 A CN115040416 A CN 115040416A CN 202210386783 A CN202210386783 A CN 202210386783A CN 115040416 A CN115040416 A CN 115040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rate
infusion
assembly
rate monitor
control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867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萌
梁潇
孙雪莲
唐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03867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404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40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0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5/00Feeding-tubes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J15/0026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feeding-tubes
    • A61J15/008Sensor means, e.g. for sensing reflux, acidity or pressure
    • A61J15/0084Sensor means, e.g. for sensing reflux, acidity or pressure for sensing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5/00Feeding-tubes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J15/0026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feeding-tubes
    • A61J15/0076Feeding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5/00Feeding-tubes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J15/0026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feeding-tubes
    • A61J15/008Sensor means, e.g. for sensing reflux, acidity or pressure
    • A61J15/0088Sensor means, e.g. for sensing reflux, acidity or pressure for sensing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5/00Feeding-tubes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J15/0026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feeding-tubes
    • A61J15/0092Valves on feeding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2200/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r adaptations
    • A61J2200/70Device provided with specific sensor or indicat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冲洗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速监测仪,其至少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对胃部的胃窦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流速控制组件,用于对肠内营养输注流速分等级地进行调节。流速监测仪还包括控制机构,流速控制组件和监测模块电连接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至少能够基于监测模块监测的胃窦横截面积控制流速控制组件对肠内营养输注的流速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冲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速监测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冲洗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 速监测仪。
背景技术
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 营养支持方式。营养治疗是患者康复的物质基础。肠内营养以最符合生理的 方式为患者提供每天所需的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质元素、 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为患者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和能量支 持,保护肠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在选择肠内营养的输注种类时,需要考虑患者胃肠道解剖的连续性、功 能的完整性、肠内营养实施的预计时间、有无误吸可能等因素。根据输注种 类不同,可以将肠内营养的输注方式分为口服营养补充和管饲营养支持。口 服营养补充是肠内营养的首选,适合于能口服摄食但摄入量不足者,也是最 安全、经济、符合生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当患者存在营养风险/不良时, 在饮食基础上补充经口营养补充剂可以改善营养状况,且不影响饮食摄入量。 经口营养补充剂可以减少卧床患者的营养风险和手术后并发症。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口服营养补充剂,可以减少发生压疮的风险。
如口服营养补充不能实现或持续不足,应考虑进行管饲营养支持。管饲 的优点在于管饲可以保证营养液的均匀输注,充分发挥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 能。常见的管饲途径有鼻饲管和经消化道造口置管。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4721949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小 肠肠腔压力的肠内营养闭环式智能输注系统,包括肠内营养液输注管、肠腔 压力测定管、营养液输注泵和肠腔压力信号处理系统,所述肠腔压力测定管 的下端口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营养液输注泵通过肠内营养液输注管上端口 为肠内输注肠内营养液;所述肠腔压力信号处理系统将压力传感器采集的肠 腔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递给流量控制模块,所述流量控制模 块根据所述处理结果以及流量反馈模块反馈的营养液实际流量大小自适应地控制营养液输注泵。
中国专利CN204593825U公开了一种肠内营养加热保温装置,包括用 于加热肠内营养液袋的加热袋和用于包裹住肠内营养泵管的保温套,加热袋 内部形成空间大小可调以容纳多种肠内营养液袋的输注管接头内通道,加热 袋的外壁内盘绕电加热丝,电加热丝引出形成可连接电源的插头。本肠内营 养加热保温装置包括加热袋和保温套两个部分,加热袋内部形成空间大小可 调的输注管接头内通道,以适合不同的肠内营养液袋,使用时,将肠内营养 液袋置入加热袋的输注管接头内通道中,由肠内营养液袋底部引出的肠内营养泵管穿过保温套,肠内营养液在加热袋内加热后通过肠内营养泵管引出, 这一方面使得加热袋远离病人避免烫伤,另一方面,由于保温套的保温效果 又避免了加热后的肠内营养液温度下降而变凉。
上述技术提出了基于肠腔压力调控营养液输注的速率,尤其是采用压力 信号处理系统对肠内营养液输注速率进行控制,从而避免输注时产生不耐受 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但是,通过测量压力反映是否会发生 喂养不耐受的方法往往不能及时地对是否发生耐受进行有效评估,不同人群 表现出来的压力对应是否耐受的范围不同,而且影响肠内压力变化的因素复 杂,例如外界压力或肠腔内消化产生的气体等都会导致肠腔压力发生变化,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肠内营养输注控制方法用于预防喂养不耐受的现象发生。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 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 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 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 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一部分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冲洗 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速监测仪,其至少包括:第一监测模块,用于对胃部的 胃窦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流速控制组件,用于对肠内营养输注流速分等级地 进行调节。流速监测仪还包括控制机构,流速控制组件和监测模块电连接至 控制机构,控制机构至少能够基于监测模块监测的胃窦横截面积控制流速控 制组件对肠内营养输注的流速进行调整。本发明能够基于第一监测模块测量 到的胃窦横截面积对营养液输注速率进行调整以减少产生喂养不耐受的概 率,且各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之间电连接,控制效率较高,在监测到胃窦面 积异常时能够自动根据预编程参数立即对营养液输注速率进行调整,减少了 人为检测判断和调节过程中时间的损耗。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与输注管输入端连接的输注管接头,输注管接头为 带有输注管接头内通道结构的柱形筒状结构,流速控制组件的叶片设置在输 注管接头内通道内部,叶片能够在驱动端的带动下旋转以改变其投影至输注 管接头内通道轴线方向的面积。本发明通过改变叶片投影至输注管接头内通 道的面积对管内流经的营养液进行流速控制,使用部分设置在输注管接头外 部的驱动端对叶片的状态进行控制,避免直接调节叶片造成营养液输注污染。
优选地,驱动端电连接至控制单元,驱动端能够响应于控制机构的电信 号基于自身旋转角度调整叶片在输注管接头内通道内的状态以对流经输注 管接头内通道的营养液的输注速率进行调整。将驱动端通过电连接的方式连 接至控制电路,使得在对驱动端进行旋转以改变叶片的状态时能够更加精确, 减少了人为调控时的误差。
优选地,控制机构至少包括处理器、计时组件和储存装置,处理器、计 时组件和储存装置之间通过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储存装置能够为流速监测仪 提供保留处理器处理的数据以指导控制机构的控制进程。本发明能够将一切 的电子操作信息进行储存并用于指导往后的输注参数控制,且能够对处理器 进行预编程以对营养液输注参数进行控制,使得本发明能够自动对输注参数 进行控制以减少施用者的工作负担。
优选地,流速监测仪还包括用于对营养液流体输注量进行测量的计量组 件,计量组件电连接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基于输注量和计时组件的时间数 据能够得出营养液流体的输注速率。本发明在基于第一监测模块测量的胃窦 横截面积对营养液流体的输注速率进行控制时能够控制营养液流体至提前 预设流速。
优选地,流速监测仪还包括第二监测模块,第二监测模块电连接至控制 机构,第二监测模块能够监测肠道的消化状态并传输相应电信号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能够基于电信号控制流速控制组件调整营养液流体的输注速率以 使得肠道始终处于不完全饱和状态。本发明能够在检测到消化速率后调整输 注速率至小于消化速率,使得肠道始终处于半饥饿状态从而保持消化活力, 减少了由于长期进行肠内营养液输注速率造成的消化功能损伤。
优选地,流速监测仪还包括流速监测仪壳体,流速监测仪壳体包括能够 拼接形成贝类状结构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沿边缘铰 接以使得流速监测仪壳体能够沿边缘旋转打开或关闭,输注管接头从第二半 壳的底盘正交伸出,输注管接头的输注管接头内通道与流速监测仪壳体的内 部空间相连通。本发明整体在未使用时能够关闭至密封壳状从而保持肠内环 境和流速监测仪内环境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且输注管接头能够配合将 流速监测仪壳体连接至输注管并保持固定连接,接头处基于输注管接头的自 身结构保持过盈密封连接,减少喂养过程中发生的污染。
优选地,第一半壳在流速监测仪壳体处于关闭位置时其对应输注管接头 内通道位置设置有堵头,堵头能够在第一半壳处于关闭位置时插入输注管接 头内通道并与输注管接头内通道之间过盈密封。本发明通过在输注管未输注 营养液时的输入端设置堵头的方式防止肠内液体沿输注管倒流,使得本发明 能够半永久地插接在输注管上且进一步地防止喂养管内发生污染。
优选地,第一半壳为内部设置有空腔结构的密封型结构,空腔结构用于 放置对电子操作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第一半壳外表面还设置有能够对控制 机构进行预编程改变控制参数的用户输入装置,用户输入装置与控制机构电 连接。本发明引入用户输入装置以对输注参数进行提前预设或对输注参数进 行调整,从而确保输注参数能够因人而异地进行调控,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本 发明的适用性。
优选地,流速监测仪还包括与控制机构电连接的显示器,显示器能够以 可视化的方式输出营养液输注时的物理参数。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结合胃窦横截面积的变化指示营养液的输注速率的分级控 制,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因营养液输注速率引发的肠内喂养不耐受状况;
(2)本发明引入第二监测模块对不同患者的消化速率进行检测后指示 营养液的输注速率调整至肠道不饱和消化状态,从而保证患者的自主消化功 能不会由于长期肠内营养输注而衰弱;
(3)本发明通过在输注管输入端设置堵头的方式能够防止在未进行营 养液输注时肠内液体沿输注管倒灌,使得本发明不需要进行频繁插接拆卸;
(4)本发明通过设置多种监测装置和显示器,将营养液输注时的输注 参数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便于直观地了解营养液的各项参数;
(5)本发明设置有报警器,在实际输注参数偏离预设输注参数的情况 下能够以声光报警的方式向外界发出警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各电子组件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1:第一监测模块;12:第二监测模块;13:流速监测仪壳体;19: 铰链;15:第一半壳;17:第二半壳;21:第一径向突耳;23:第一底面; 25:第一凹槽;27:第一周向壁;28:锁定口;29:输注管接头;31:第 一法兰凸起;32:第二法兰凸起;33: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5:液体入口; 37:液体出口;39:第二径向突耳;41:第二底面;43:第二周向壁;45: 堵头;47:锁舌;63:控制机构;65:处理器;67:计时组件;69:储存 组件;71:计量组件;73:压力传感器;75:显示组件;66:流速控制组 件;77:用户输入组件;79:报警组件;81:量温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纵向”、 “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的情况,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示出了自动冲洗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速监测仪的主体结构图。为便 于描述,下文使用流速监测仪对自动冲洗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速监测仪进行 指代描述。流速监测仪的输出端能够直接与肠内输注管连接。
流速监测仪包括流速监测仪壳体13。流速监测仪壳13具有贝壳状结构。 流速监测仪壳体13包括能够通过铰链19枢转连接的第一半壳15和第二半 壳17,第一半壳15和第二半壳17能够绕铰链19旋转打开或闭合。第二 半壳17为一体式生成的结构。优选地,第二半壳17可以采用传统的注模 技术制造。
第二半壳17包括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一径向突耳21和由第一径向突耳 21限定的第一底面23。第一径向突耳21是两端联通的圆柱形结构,第一 径向突耳21至少在第一径向突耳21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为类圆环状,第 一径向突耳21至少一部分圆环突出用于与第一半壳15铰合连接。优选地, 第一径向突耳21和第一底面23一体式生成。
第一底面23与第一径向突耳21的圆环内壁形成第一凹槽25。第一凹 槽25周边的第一周向壁27也在凹槽的限定下形成。第一周向壁27的周侧 设置有未完全贯穿外壁的锁定口28,该锁定口28用于将第一半壳15可锁 定地保持在其关闭位置,即与第二半壳17保持在连接闭合位置,下文将进 一步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流速监测仪还包括圆柱形的输注管接头29, 输注管接头29用于将流速监测仪内部空间与运输肠内营养液的管道进行插 合连接。如图1所述,输注管接头29从第一底面23正交伸出。输注管接 头29的尺寸和形状设置为能够插入硅胶管的开口端(例如插入植入的胃造 口饲管的开口近端或插入Y端口的输入端)。优选地,输注管接头29包括 沿其长度间隔设置的向外突出的第一法兰凸起31和第二法兰凸起32。第一 法兰凸起31和第二法兰凸起32形状相同,都为沿输注管接头29至与第一 底面23连接端横截面积不断增大的倒圆锥状结构。第一法兰凸起31和第 二法兰凸起32能够将输注管接头29插入硅胶管的内表面并与硅胶管保持 此状态。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法兰凸起31和第二法兰凸起32能够将流速 监测仪的输注管接头29固定在硅胶管内。输注管接头29为内部设置有圆 柱形的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的结构的筒体。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沿输注 管接头29的轴心线方向贯穿第一半壳15以形成液体入口35和液体出口 37。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用于将第一凹槽25与使用时连接的硅胶管联通 传输营养液。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输注管接头29上除第一法兰凸起31和第二 法兰凸起32所在位置以外的至少一部分接头被设置为流速控制组件66。流 速控制组件66包括阀体。阀体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套。密封套内安装有蝶板。 蝶板、密封套以及阀体上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插接有阀杆。阀杆的底 端为固定端,阀杆的顶端为动力传动端。蝶板包括板框和板芯。板框与板芯 共轴线设置,板框和板芯之间设置有多个角度可调节的叶片。叶片以板芯的 中心轴线为中心线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使用时只需要旋转动力端即可以调 整叶片的角度从而对流经的营养液流速进行控制。具体可参见 CN205978496U。优选地,动力传动端可以是电动传动端,其电连接至控 制机构63,以使得流速控制组件66能够在控制机构的指示下对营养液的输 注流速进行控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半壳15优选地是可使用传统的注模技术 制造的整体构件。第一半壳15结构与第二半壳17相似。第一半壳15包括 基本平坦的第二径向突耳39和基本平坦的第二底面41。第二周向壁43从 第二底面41突出。随着第一半壳15枢转至其闭合位置,突出的第二周向 壁43能够嵌套设置在第一凹槽25中。第二周向壁43周侧与第一周向壁 27的内表面摩擦接合。第二周向壁43与第一周向壁27之间的摩擦力能够 使得第一半壳15与第二半壳17连接处于闭合位置时,在收到较大的力作 用之前保持闭合状态。堵头45从第二底面41内竖直突出。随着第一半壳 15枢转至关闭位置,堵头45过盈连接至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中,堵头45 能够与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之间密封配合。在第一半壳15枢转关闭的情 况下,来自患者体内的胃内容物或肠内容物不能通过硅胶管从输注管接头内 通道33内流出。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半壳15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半壳15可释 放地固定在其关闭位置的锁舌47。锁舌47的尺寸配合使其能够在第一半壳15处于闭合位置时突出至第二半壳17中的锁定口28中,使得第一半壳15 和第二半壳17处于关闭位置时能够通过锁舌47和锁定口28得以保持。在 需要将第一半壳15和第二半壳17打开时,只需要按压锁舌47上方的第一 半壳15缘侧即可将锁舌47与锁定口28解锁,从而将第一半壳15调整至 打开位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半壳15为内部设置有封闭空腔的密封型 结构,该封闭空腔的尺寸和形状适于容纳负责管理流速监测仪的所有电子操 作的控制机构63。控制机构63包括处理器65、计时组件67和储存组件 69。处理器65、计时组件67和储存组件69通过公共印刷电路板(未示出) 电连接。处理器65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用作流速监测仪的中央处 理单元。具体地,处理器65负责监控流速监测仪在使用期间所需的主要操 作,如计算和任务管理。计时组件67电连接至处理器65并为流速监测仪 提供时间监测能力。具体地,可以使用计时组件67获取喂养的时间或计划 下一次喂养的间隔时间等。储存组件69电连接至处理器65并为流速监测 仪提供保留处理器65处理的数据的能力,该数据可用于之后的检索。优选 地,处理的数据可储存至数据库,便于之后的对照检索或为之后的操作提供 指示。计量组件71电连接至控制机构63并为流速监测仪提供监测最终端 输送给患者的流体量的能力。计量组件71电连接至控制机构63并为流速 监测仪提供记录输入患者体内的流体量的能力。计量组件71优选地为金属 圆盘或塑料薄片的形式,其固定连接至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内的第二半壳 17。计量组件71优选地包括压敏材料,压敏材料配合设置在输注管接头内 通道33的内壁上,其尺寸限定为能够设置在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内。压 敏材料电连接至控制机构63,使得通过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的流体依次被 计量组件71的压敏电阻检测。此时,计量组件71能够响应于检测到通过 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的流体而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机构63,该信号能够确 定分配的流体量并最终喂养至患者体内,这是肠内营养输注时十分需要关注 的。优选地,控制机构63能够通过计量组件71数据结合计时组件67得出 流体输注速率以指导使用者对流体流速的控制。压力传感器73电连接至控 制机构63并且为流速监测仪提供确定第一半壳15是否处于关闭位置的能 力。具体地,压力传感器73可以向控制机构63提供电信号,该电信号用于 表示特定的给进周期开始(第一半壳15处于打开位置)或结束(第一半壳 15处于关闭位置)。压力传感器72优选地为采用压敏材料的形式。压力传 感器设置在第二周向壁43周侧的至少一部分上,该位置导致压力传感器只 有在第一半壳15处于关闭位置时才能被接触。即只有第一半壳15处于关 闭状态时,压力传感器72的压敏材料才与第一周向壁27的内壁接触受压 传导流速监测仪处于关闭状态的电信号至控制机构63。进一步地,压力传感 器还可以安装在第二半壳17的第一径向突耳21或第一半壳15的第二底面 41上。显示组件75电连接至控制机构63并将储存装置内收集的相关数据 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显示组件75在本文中被表示为LED液晶显示屏的形 式,其能够显示数字和/或字母字符。优选地,显示组件75被设计成提供能 够显示运行经过的时间的运行数字计数器(例如,在数字表或数字秒表中常 见的类型)。显示组件75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半壳17内,以便在形成 于第二径向突耳39中的透明窗口内对齐,从而使显示组件75在外部可见。 至少两个用户输入组件77安装在第一半壳15中,每个用户输入组件77至少一部分通过形成在第二径向突耳39中的相应开口突出至第二径向突耳39 并通过开口定位。每个用户输入组件77在本文中被表示为可用于流速监测 仪的主要操作的外部可访问控制按钮。具体地,每个用户输入组件77的按 下用于闭合控制机构63中的相关断开开关,该控制机构63又将电信号传 输到处理器65。以这种方式,用户输入组件77可以用于启动/停止计时组 件,重置计时组件,和/或滚动可以由流速监测仪执行的操作菜单。报警组件79电连接至控制机构63。报警组件79代表可以由控制机构63激活的任 何视觉或听觉指示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与编写的喂养计划出现偏差(例 如,给与患者的营养液用完或喂养周期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控制机构63可 以控制报警组件79报警。量温组件81设置在输注管接头29内部电连接至 控制机构63并将营养液流体的温度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在显示组件75上, 以这种方式,量温组件81可以用于测量流体的温度以指示对营养液流体温 度的控制。优选地,当控制机构63接收到计量组件71的流量为零而此时 处于第一半壳15和第二半壳17打开状态,即判断营养液流体输送完成, 控制机构63控制报警组件79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营养液输注完成。同时, 控制机构63发送电信号至流速控制组件66以调节叶片至关闭位置。优选 地,用户输入组件77还用于输入患者胃窦横截面积匹配喂养时输注的流速等级,即按照预先设置的流速梯度等级匹配患者的胃窦横截面积以控制输注 时的输注速度,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流速监测仪还包括实时对胃窦参数进行测量的 第一监测模块11。本文件中第一监测模块11可以是床旁超声波测量装置。 患者半卧位(上身抬高30°),超声探头置于患者上腹正中剑突下。监测 模块以肠系膜上静脉、腹主动脉以及肝左叶为标志,获得胃窦横截面积。第 一监测模块11电连接至控制机构63并将胃窦横截面积(CAS)实时传输至 控制机构63。控制机构63根据胃窦的横截面积及其变化程度控制流速控制 组件66以对营养液输注速率进行调整从而防止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发生。流 速控制组件66能够将输注速率控制为匹配对应胃窦横截面积的梯度速率。 第一监测模块11监测到胃窦横截面积未达到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最小面积 7.0cm2且与该最小面积的差值幅度超过20%时发送第一信号至控制机 构63,控制机构63控制流速控制组件66对应匹配正常营养液输注速率; 即此时控制模块63基于预编程的喂养耐受的胃窦横截面积对照第一监测模块11传输的实时胃窦横截面积判断不存在营养液输注速率过高导致发生不 耐受的情况。优选地,在控制模块63判断不会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下, 为了降低患者腹内压,控制流速控制组件66将正常营养液输注速率调整为 55mL/h;其中,第一监测模块11在监测到胃窦横截面积与发生喂养不耐受 的最小面积的差值幅度小于20%时,基于两者差值部分面积所占最小面积的 百分比所处的数据梯度发送不同的梯度电信号至控制机构63;其中数据梯 度能够划分为:第一梯度(1%~3%)、第二梯度(4%~10%)和第三梯度 (11%~19%)。控制机构63在接收到不同的梯度电信号时控制流速控制组 件66映射对应的营养液输注速率,其中营养液输注速率依次配合数据梯度 可以划分为:第一速率(50mL/h)、第二速率(45mL/h)和第三速率 (40mL/h)。第一速率、第二速率和第三速率分别对应流速控制组件内的 叶片与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和第 三夹角。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依次增大且三个夹角的角度大于0 度小于90度。当实时胃窦横截面积大于预设的最小横截面积7.0cm2时,控 制机构63判断患者即将或已经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控制机构63将控制 停止对患者进行营养液输注并控制报警组件79以声/光的形式发出报警以 提示施用者进行处理。即在患者的实时胃窦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流 速监测仪不断调整降低营养液输注速率以防止发生喂养不耐受现象。实时监 测胃窦横截面积越接近最小面积,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可能性越高,即需要降 低营养液的输注速率以防止发生喂养不耐受。控制机构63在引入初始最小 面积时,还能够通过用户输入组件77基于患者的年龄引入调节参数使得在 确定喂养不耐受的最小面积和涉及最小面积的计算时能够去除不同年龄段 患者本身的胃窦横截面积不同的影响。优选地,流速监测仪还可以是通过用 户输入组件77在控制机构63内输入胃窦的横截面积数值以匹配对应的营养液输注速率。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防止长期肠内营养输注过程中,肠道的消化 功能受到长期消化饱和营养液的影响而减弱,控制机构63能够调整输注速 率至小于肠道的消化速率,使得肠道在消化营养液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不完全 饱和消化状态从而保持肠道的消化能力。具体地,第二监测模块12用于可 视化地展示营养液输注过程中是否存在营养液堆积待消化的现象结合多次 梯度降低营养液的输注速率以测试肠内营养的消化速率。即当梯度降低营养 液的输注速率至肠道内营养液的体积不发生改变时,此时肠内营养输注速率与肠道的消化速率基本相同。控制机构63记录下肠道的消化速率并用于指 导接下来的肠内营养输注速率。在通过试验得到患者肠内营养的消化速率的 情况下,控制机构63基于小于消化速率的输注速率对营养液进行输注,使 得肠道在对营养液进行消化吸收时始终处于不饱和消化状态,从而保持肠道 的消化活力。小于消化速率的输注速率可以是肠道消化速率的50%~90%中 的任一数值。在此输注速率下的肠道消化在保证人体基本的营养摄入的情况 下,肠道的吸收消化始终处于不完全饱和状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控制机构63优选地从设置在流速监测仪壳体 13上的第一半壳15内的电源83获得电力。电源83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 更换的AA型电池的形式,这些电池可拆卸地安装到相关的电池盒中,并且 可以通过可拆卸的盖子接触到。优选地,可以理解的是,能够提供适合的直 流(DC)电压的任何电源都可以用于向控制机构63提供电力。
流速监测仪可以以下列方式用于监测肠内营养液向已植入患者体内的 肠内营养输注管的施用。由于第一半壳15能够可锁定地设置在其关闭位置, 流速监测装置可以永久地连接至已植入患者体内的肠内营养输注管的开口 近端。通过将输注管接头29插入至开放的肠内营养输注管开放端,流速监 测仪通过输注管接头29上的第一法兰凸起31和第二法兰凸起32与输注管 保持固定连接。在输注管接头29插入输注管开口端的情况下,由输注管限 定的纵向延伸孔与流速监测仪的输注管接头内通道直接联通。以上述方式将 流速监测仪连接至输注管之后,负责向患者施用肠内营养液的一方(本文简 称施用方)可以使用用户输入装置操作控制机构63对输注时间、输注流体 量、输注速率等进行控制。以这种方式,施用方能够启动一个运算计数器, 该计数器表示自上次喂养以来经过的时间。潜在地,可以对控制机构63进 行编程,使得一旦运行计数器达到特定值,报警组件79将被激活以表示已 经达到下一个喂养周期。一旦施用方确定已经达到喂养期,即,需要立即将 肠内营养液输送给患者,可驱动构件51的凸片57被压下,进而将第一半 壳15和第二半壳17解锁。随着第一半壳15和第二半壳17解锁,第一半 壳15枢转至其打开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第一半壳15被枢转打开, 压力传感器73就会向控制机构63发送信号,该信号表示第一半壳15已经 被枢转打开。然后就可以通过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向肠内营养输注管输送 营养液,流速监测仪上的监测装置也会实时对营养液的输注参数等进行监测 和控制。为了给患者输注营养液,采用配合流速监测仪的灌液输注装置设置 在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的液体入口35内,然后使用任何传统的滴管输送 技术(例如,使用旋转蠕动泵)将营养液流体通过流速监测仪的输注管接头 内通道输送到输注管中。当流体通过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时,计量组件71 检测流体的流动,并响应于此,将电信号传输到控制机构63。优选地,施 用者通过使用输入组件77预设需要输注的流体量和速度,控制机构63可 以通过计量组件71记录已输注的流体量并在达到预设置的流体量时通过流 速控制组件76控制流体流速。除此之外,显示组件75以可视化的方式展 示流体有关的以下类型的数据:向患者输送流体的速率、流体的累积量、流 体的温度和输送给患者的液体(可以在每个喂食期后手动或自动重置)和/或特定喂食期的经过时间。优选地,在显示组件75上提供数据以帮助管理 方根据医生指定的指南将流体输送给患者,此外,如果需要历史分析,则将 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组件69中。此外,控制机构63可以被编程以在任何一 条累积数据基本上偏离医生指定的指导时激活警报组件79。一旦喂食期结 束,施用者从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的液体入口35撤回用于喂食装置的适 配器并且将第一半壳15枢转关闭。随着第一半壳15被枢转关闭,锁舌47 最终伸入锁定口28中以将第一半壳15固定在其关闭位置。随着第一半壳 15枢转闭合,堵头45在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内形成密封配合。以这种方 式,堵头45防止不希望的物质通过植入的输注管进入患者。同时,堵头45 还用于防止患者的胃内容物通过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的液体入口35导流 出。优选地,用于喂食的适配装置还装设有用于对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和 输注管进行冲洗的冲洗管,控制机构63电连接至适配装置,在适配装置内 的营养液输注完成后切换至冲洗液对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和输注管进行冲 洗,以防止输注管和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由于剩余管内营养液凝固发生堵 塞。具体地,对控制机构63进行编程,当喂养结束报警组件79作用3分 钟内无人响应时,自动切换冲洗液对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和输注管内剩余 的营养液进行冲洗,其中,生理盐水等冲洗液应是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 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 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 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冲洗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速监测仪,其至少包括:
第一监测模块(11),用于对胃部的胃窦面积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流速控制组件(66),用于对肠内营养输注流速分等级地进行调节;
控制机构(63),分别与所述第一监测模块(11)和所述流速控制组件(66)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63)至少能够基于所述第一监测模块(11)监测的胃窦横截面积控制所述流速控制组件(66)对肠内营养输注的流速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速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输注管输入端连接的输注管接头(29),所述输注管接头(29)为带有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结构的柱形筒状结构,所述流速控制组件(66)的叶片设置在所述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内部,所述叶片能够在部分设置在输注管接头(29)外侧的驱动端的带动下旋转以改变其投影至所述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轴线方向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速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控制组件(66)的驱动端电连接至控制机构(63),所述驱动端能够响应于所述控制机构(63)的电信号基于自身旋转角度调整所述叶片在所述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内的状态以对流经所述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的营养液的输注速率进行调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流速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63)至少包括处理器(65)、计时组件(67)和储存组件(69),所述处理器(65)、所述计时组件(67)和所述储存组件(69)之间通过印刷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储存组件(69)能够为所述流速监测仪提供保留所述处理器(65)处理的数据以指导控制机构(63)的控制进程。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流速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监测仪还包括用于对营养液流体输注量进行测量的计量组件(71),所述计量组件(71)电连接至所述控制机构(63),所述控制机构(63)基于所述输注量和所述计时组件(67)的时间数据能够得出所述营养液流体的输注速率,以使得在基于所述第一监测模块(11)测量的胃窦横截面积对营养液流体的输注速率进行控制时能够控制营养液流体至提前预设流速。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流速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监测仪还包括第二监测模块(12),所述第二监测模块(12)电连接至控制机构(63),所述第二监测模块(12)能够监测肠道的消化状态并传输相应电信号至所述控制机构(63),所述控制机构(63)能够基于所述电信号控制所述流速控制组件(66)调整所述营养液流体的输注速率以使得所述肠道始终处于不完全饱和状态。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流速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监测仪还包括流速监测仪壳体(13),流速监测仪壳体(13)包括能够拼接形成贝类状结构的第一半壳(15)和第二半壳(17),所述第一半壳(15)和所述第二半壳(17)沿边缘铰接以使得所述流速监测仪壳体(13)能够沿边缘旋转打开或关闭,所述输注管接头(29)从所述第二半壳(17)的第一底面(23)正交伸出,所述输注管接头(29)的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与所述流速监测仪壳体(13)的内部空间相连通。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流速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15)在所述流速监测仪壳体(13)处于关闭位置时其对应所述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位置设置有堵头(45),所述堵头(45)能够在所述第一半壳(15)处于关闭位置时插入所述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并与所述输注管接头内通道(33)之间过盈密封。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流速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15)为内部设置有空腔结构的密封型结构,所述空腔结构用于放置对电子操作进行控制的所述控制机构(63),所述第一半壳(15)外表面还设置有能够对控制机构(63)进行预编程改变控制参数的用户输入组件(77),所述用户输入组件(77)与所述控制机构(63)电连接。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流速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监测仪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机构(63)电连接的显示组件(75),所述显示组件(75)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输出所述营养液输注时的物理参数。
CN202210386783.6A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自动冲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速监测仪 Pending CN1150404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6783.6A CN115040416A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自动冲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速监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6783.6A CN115040416A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自动冲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速监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0416A true CN115040416A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58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86783.6A Pending CN115040416A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自动冲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速监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404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93777A1 (en) Infusion pump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mischanneling of multiple medicaments
US5927349A (en) Compounding assembly for nutritional fluids
US793510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stained medical infusion and devices related thereto
AU2014339922A1 (en) Infusion system for preventing mischanneling of multiple medicaments
JP2002508685A (ja) 自由流れ防止機能を有するポンプ
CN108096035A (zh) 喂养泵
US7699817B2 (en)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enteral nutritional fluids into a feeding tube
US20220087904A1 (en) Wearable fluid delivery system
CN115040416A (zh) 一种自动冲管的肠内营养输注流速监测仪
CN113662785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重症监护室护理用喂药装置
CN220424208U (zh) 一种肠内营养输注压力警报的监测装置
CN114652612A (zh) 一种用于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鼻饲管护理装置及方法
KR20180123822A (ko) 스마트형 경관 약물 공급장치
JPH07313593A (ja) ローラ式輸液ポンプ及び該ポンプを用いた輸液装置
CN214911704U (zh) 一次性可视滴数输液器
CN216168902U (zh) 一种鼻饲营养液的恒温调控装置
CN216222356U (zh) 一种改进型经皮胃空肠造瘘管连接件
CN115300395B (zh) 一种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双袋喂饲营养泵
CN221084211U (zh) 一种具有恒温加热功能的肠内营养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