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9051A - 用于控制流体循环的恒温装置以及包含所述装置的恒温阀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流体循环的恒温装置以及包含所述装置的恒温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9051A
CN115039051A CN202180011582.1A CN202180011582A CN115039051A CN 115039051 A CN115039051 A CN 115039051A CN 202180011582 A CN202180011582 A CN 202180011582A CN 115039051 A CN115039051 A CN 115039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static
housing
chamber
fluid
fluid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15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达席尔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net SA
Original Assignee
Vernet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net SA filed Critical Vernet SA
Publication of CN115039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90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01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23/02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with sensing element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in response to changes of temperature
    • G05D23/021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with sensing element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in response to changes of temperatur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non-metallic solid, e.g. elastomer, paste
    • G05D23/022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with sensing element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in response to changes of temperatur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non-metallic solid, e.g. elastomer, past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placed within a regulating flui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2007/14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using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装置(1)包含主塞(20),其通过压在壳体的座圈(5)上来控制腔室(4)和壳体(2)外部之间的流体流动,以及旁通塞(30),其控制腔室和壳体侧向通道(6)之间的流体流量。该装置还包含恒温元件(10),该恒温元件具有可移动部件(12),塞子与该可移动部件(12)相连以控制回流。为了使该装置高效、经济且适用于各种壳体几何形状,该装置包含适配器(40),直接刚性安装在壳体的腔室内侧,并包含管状体(41),其中整齐安装了旁通塞的圆柱形套筒,以便能够滑动,以及从管状体的外侧面延伸的侧向管道(42),其具有用于连接到壳体的侧向管道的端部(42.1),并通过孔(43)横向通入管状体,当主塞打开时,所述孔由圆柱形套筒闭合,而当主塞关闭时,圆柱套筒使孔打开。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流体循环的恒温装置以及包含所述装置的恒温阀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装置和一种包含所述装置的恒温阀。
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在内燃机冷却回路中使用的恒温装置和阀,特别是在机动车辆、重型车辆、两轮车和固定式发动机中的所述恒温装置和阀。然而,所述应用领域并不限制本发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阀可以用于各种其他流体回路,例如齿轮箱的冷却回路、水回路、油回路等。
在流体领域的许多应用中,特别是在内燃机的冷却方面,恒温阀被用来调节流体的流动,即通常根据流体的温度,将流体分配到不同的流体通道。这种阀被称为恒温阀,因为其内部塞子的位移是由恒温元件(即:包含热膨胀材料的主体和浸入热膨胀材料的活塞,其中主体和活塞可以沿着与活塞的中心纵轴相对应的轴线相互移动)控制的。
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三通阀,其在两个流体出口之间分配一个流体入口,或通过两个流体入口向一个流体出口供液。这种三通阀通常用于调节冷却流体的流动,涉及需要用所述流体冷却的发动机和冷却所述流体的热交换器,特别是散热器。当所述流体在阀处的温度过高时,后者将其送至发动机进行冷却之前先送至热交换器冷却,然后返回阀,而当流体在阀处的温度足够低时,后者将流体通过不经过热交换器的旁路通道直接送至发动机,通常称为旁路通道。为此,所述阀包含控制相对于热交换器的流体流量的主塞(obturateur principal),以及控制流经旁路通道的流体流量的旁通塞(obturateur deby-pass)。
本发明涉及在回流过程中由同一恒温元件驱动主塞塞和旁通塞。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为阀的壳体提供两个座圈,在使用中,恒温元件的固定部件与所述壳体刚性连接,所述座圈沿恒温元件的轴线排列,主塞和旁通塞分别轴向压在其上,由恒温元件的移动部件承载。这种解决方案要求相对于交换器的流体通道和旁路通道轴向进入壳体。
当旁路通道位于所述装置的侧面,即其沿着与轴线横向的方向通向装置时,所述旁通塞也相应地被布置。专利EP1619568提出将旁通塞做成扁平滑块的形式,平行于轴线延伸,在恒温元件的可移动部件的驱动下,可沿着壳体的平滑区域移动,侧面的旁路通道通过该区域进入所述装置。这种解决方案具有扁平滑块被卡住的风险,除非在壳体中布置昂贵且产生摩擦的导向装置。此外,这种解决方案适应性若,因为其是针对阀的壳体的特定几何形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效、经济的恒温装置,用于具有侧向旁路通道的阀,该装置也适配于各种阀的壳体的几何形状。
为此,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用于调节流体流量的恒温装置,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
本发明还涉及权利要求11中限定的恒温阀。
本发明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在恒温装置中集成适配器,该适配器可以适配安装恒温装置的阀的壳体的几何特性。这种适配器通过侧向管道与壳体的侧向通道相连,通常与旁路通道相连。侧向通道和壳体内的腔室之间的流体流动由旁通塞的圆柱形套筒控制,该套筒以适合的方式在适配器的管状体中滑动,以便打开和关闭从旁路管道排入管状体的液体。旁通塞的圆柱形套筒和适配器的管状体之间的配合使圆柱形套筒长期处于中心位置,因此,无论壳体的几何形状如何,都能对后者进行有效和可靠的引导。适配器的侧向通道很容易适应壳体的几何特性,特别地,通过对其与适配器管状体相对的端部进行适当的塑形。此外,优选地适配器可以具有附加布置,这些布置将在后文详细描述,用于增强根据本发明的恒温装置的实用性和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恒温装置的优选的附加特征在其他权利要求中具体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仅作为示例并参考附图给出的描述,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恒温装置的透视图;
[图2]图2是与图1类似的视角,显示了恒温装置的分解图;
[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恒温阀的纵向剖面图,包含图1的恒温装置;
[图4]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5]图5是与图3类似的视角,显示了阀的一种操作状态的结构,其不同于图3和图4所示的操作状态的结构;
[图6]图6是与图1类似的视角,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恒温装置的变体;和
[图7]图7和[图8]分别是与图3和图4类似的视角,显示了配备图6的恒温装置的阀。
图1至图5显示了用于调节流体流动的恒温装置1。所述流体在特定情况下是冷却流体,此时所述恒温装置1属于,例如,内燃机(特别是机动车的发动机)的冷却回路。
图1和图2中显示了单独的恒温装置1,而在图3至图5中,所述恒温装置安装在恒温阀3的壳体2中。
实际上,在图3至图5中,仅部分和示意性地示出壳体2,该实施例并不限于本发明。特别的,壳体2可以作为整体制造,也可以由多个彼此固定的部件组装而成。在所有情况下,当阀3在运行时,壳体2输送流体,优选地,归定三个流体流动通道3A、3B和3C:所述三个通道形成用于阀3的一个流体入口和两个流体出口,或者两个流体入口和一个流体出口。作为下文将再次提到的应用实例,当阀3属于发动机的冷却回路时,通道3A构成一个入口,用于冷却来自发动机的冷却流体,而通道3B构成冷却流体的第一出口,将冷却流体输送到热交换器(特别的,散热器,),其设计用于在所述流体被输送到发动机用于冷却之前降低流经所述散热器的流体的温度,而通道3C构成冷却流体的第二出口,将冷却流体直接送至发动机用于冷却,而不经过上述热交换器。可以理解的是,通道3C构成了冷却流体的旁路,通常被称为旁路通道。因此,由阀3送入发动机的冷却流体来自阀3的出口3B和3C,在冷却发动机后,被送回阀,更确切地说,是送回其通道3A。
恒温装置1用于通过在不同通道3A、3B和3C之间分配流体来调节通过壳体2的流体流动。在上面定义的应用实例中,恒温装置1允许通过通道3A进入壳体的流体在通道3B和3C的出口之间分配。在所有情况下,壳体2界定了腔室4,每个通道3A、3B和3C均通向该腔室中,其中当阀3运行时,恒温装置1至少部分安置于该腔室中。
恒温装置1还包含以几何轴X-X为中心的恒温元件10。恒温元件10包含主体12,主体12包含一种热膨胀材料,例如蜡,并基本上以轴X-X为中心。所述恒温元件10还包含活塞14,其中心纵向几何轴与轴X-X对齐,其轴向端部浸入主体12中包含的热膨胀材料中。主体12和活塞14可沿轴X-X相对移动:在热膨胀材料膨胀的作用下,活塞14延伸到主体12外部而远离主体12,而在热膨胀材料收缩时,活塞可缩回主体12内。
当阀3运行时,活塞14与阀3内的壳体2刚性连接。更确切地说,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活塞14与浸入主体12的部分相对的端部,与壳体2的区域2.1刚性连接,该区域与轴X-X交叉布置。在实践中,关于上述活塞14的端部与壳体2的区域2.1的刚性连接,可以设想出各种实施例:所述刚性连接可以仅通过轴的支撑,或通过可拆卸的紧固件如夹子或滑动配件,或通过永久的刚性连接,如压入配合、二次成型或添加机械保持系统来实现。在所有情况下,可以理解,当主体12中包含的热膨胀材料膨胀或收缩时,活塞14相对于壳体2保持不动。
恒温装置1还包含主塞20,其可相对于壳体2沿X-X轴移动,以通过通道3B控制腔室4和壳体2外部之间的流体流动。更准确地说,主塞20相对于座圈5可轴向移动,座圈5由壳体2以固定方式支撑,并位于腔室4和通道3B之间的接合处。因此,主塞20可以在以下位置间移动:
-关闭位置,如图3和4所示,其中主塞20轴向压在座圈5上,以阻止流体通过该座圈并通过通道3B在腔室4和壳体外部之间流动,以及
-开放位置,如图5所示,其中主塞20离开座圈5,以允许流体通过座圈5并通过通道3B在腔室4和壳体外部之间流动。
在上述应用实例中,当主塞20处于开放位置时,通过通道3A进入腔室4的流体中至少有一部分因此进入通道3B的出口。当主塞20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主塞阻止通过通道3A进入腔室4的流体到达通道3B的出口。
本发明不限制座圈5的结构和几何特性,并且其可以不同于附图示例(其中座圈5为圆锥形,与壳体2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
为了控制主塞20的移动,后者与恒温元件10的主体12连接,因此,当阀3使用时,由于热膨胀材料的膨胀,主体12相对于壳体2的轴向移动导致主塞20的相应移动,从而将后者从关闭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根据可行的实施例,即附图中所实施的实施例,所述主塞20与主体12刚性连接。
在这里考虑的实施例中,主塞20包含通常由金属制成的刚性框架22,其基本上以轴X-X为中心,其外周,即与轴X-X径向相对的外周,通过例如二次成型提供柔性密封垫圈24,通常由聚合物或橡胶制成。密封垫圈24构成主塞20的一部分,通过轴向加压与壳体2的座圈5配合,以通过通道3B控制腔室4和壳体外部之间的流体流动,而框架22构成主塞20的一部分,与恒温元件10的主体12配合,用于将主塞连接到主体12上。因此,框架22,例如,通过主塞20和主体12之间的固定连接紧密安装在恒温元件10的主体12上。鉴于其实施例,这里考虑的主塞20类似于挡板。当然,在不限制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为主塞20设想其他实施例。
恒温装置1还包含旁通塞30,旁通塞30可相对于壳体2沿轴X-X移动,以控制腔室4和壳体2侧向通道6之间的流体流动。如图3和5所示,侧向通道6形成通道3C,并与轴X-X横向地通向腔室4,甚至沿轴X-X的径向通向腔室4,如图中实施例所示。换句话说侧向通道6从腔室4沿横向或甚至径向延伸至X-X轴。当然,在距离腔室4一定距离处,侧向通道6相对于轴X-X的方向不受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侧向通道6和腔室4之间的接合区域外,侧向通道6可以以不同于所述侧向通道通向腔室4的方向的倾斜角度来弯曲或延伸。
从图2到图5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旁通塞30包含圆柱形套筒32,它基本上以轴X-X为中心,如下文所述,它对腔室4和侧向通道6之间的流体流动起作用。旁通塞30还包含框架34,该框架将圆柱形套筒32刚性连接至恒温元件10的主体12。本发明不限于框架34的实施例,只要框架34在旁通塞30和恒温元件10的主体12之间提供刚性连接,以便当主塞20处于关闭位置时,旁通塞30允许流体在腔室4和侧向通道6之间流动,而当主塞20处于开放位置时,旁通塞30阻止流体在腔室4和侧向通道6之间流动。在附图考虑的实施例示例中,框架34生产为轮圈的形式生,冲压在圆柱形套筒32的轴向端部,所述轮圈紧密贴合恒温元件10的主体12。可以设想多个其他实施例。
恒温装置1还包含适配器40,在阀3的组装状态下,适配器40布置在腔室4中。
从图1至图5可以看出,适配器40包含管状体41,该管状体41基本上以轴X-X为中心。管状体41的内侧面与圆柱形套筒32的外部横向面相合,使后者能够整齐地插入,以便在管状体41内沿轴X-X滑动。优选的,圆柱形套筒32具有圆形横截面,其外径与管状体41的圆形截面的内径基本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圆柱形套筒32可以在管状体41内整齐地滑动,无论其围绕轴X-X的相应角度定位如何,这尤其有助于旁通塞30和适配器40之间的组装。在所有情况下,管状体41都有利于穿孔,以便于流体流过。优选的,圆柱形套筒32有圆形截面,其外径与管状体41的圆形截面的内径基本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圆柱形套筒32可以在管状体41内整齐地滑动,无论其围绕X-X轴的相应角度定位如何,这尤其有利于旁通塞30和适配器40之间的组装。在所有情况下,管状体41优选的都是有孔的,以便于流体在其中流动。
从图1至图3和图5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适配器40还包含从管状体41的外侧面延伸的侧向管道42。在其转向管状体41的端部,侧向管道42通过孔43沿横向或甚至径向通向管状体41内部,而在远离管状体41的方向,侧向管道42具有游离端部42.1。
因此,孔43通过管状体41界定,使管状体41的内部与侧向管道42流体连通。沿着轴X-X的方向,孔43的尺寸小于圆柱形套筒32的轴向尺寸。沿着轴X-X的外周方向,孔43占据有限的外周部分,该外周部分完全或部分地与侧向管道42占据的外周部分相对应。在阀3的装配状态下,当主塞10处于开放位置时,如图5所示,圆柱套筒32覆盖并因此在适当的情况下完全闭合孔43,而当主塞10处于关闭位置时,如图3和4所示,圆柱形套筒32通过从孔43轴向位移使孔43保持打开状态。实际上,本发明不限制孔43的精确几何轮廓,轮廓的形状特别地取决于圆柱套筒32的轴向尺寸,以使后者能够完全闭合孔43,如图5所示。
侧向管道42的端部42.1允许所述侧向管道连接到侧向通道6。为此,在阀3的组装状态下,端部42.1与进入腔室4的侧向通道6的开口端对齐,如图3和图4所示。特别地,为了限制侧向管道42的端部42.1和侧向通道6之间的连接处的流体泄漏,端部42.1被优选地设计为通过匹配的形状与壳体2的区域2.2匹配,侧向通道6通过该区域通向腔室4:在附图中考虑的实施例中,侧向管道42的端部42.1和壳体2的区域2.2因此设计为平坦的,基本平行于轴X-X延伸。当然,可以在侧向管道42的端部42.1和壳体2的区域2.2之间的匹配的接口处设想其他几何形状。更普遍的理解是,侧向管道42允许适配器40与壳体2的侧向通道6相连接,以适应后者的各种几何特性。
无论适配器40的管状体41和侧向管道42的实施例如何,后者都设计为通过固定添加到壳体2上而布置在腔室4内。为此,在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适配器40包含紧固支架44,其相对于适配器40的其余部分可发生弹性形变。当适配器40组装到壳体2上时,紧固支架44会变形,特别是沿X-X轴向下折,以便允许适配器40插入腔室4内,而不会轴向干扰壳体2。一旦适配器40放置在腔室4内,紧固支架44倾向于通过弹性回位恢复到其初始未变形结构,特别是通过沿轴X-X反向延伸,以插入壳体2的特殊凹槽2.3。然后紧固支架44沿轴X-X方向与凹槽2.3匹配,从而将适配器40轴向固定在腔室4内,在图4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因此,紧固支架44允许适配器40通过弹性夹持连接到壳体2上。当然,刚刚描述的紧固支架44和附图中所示的紧固支架44只是适配器40可以包含的紧固元件的示例,并且其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将后者连接到壳体2上。
恒温装置1还包含弹簧50,在阀3的组装状态下,该弹簧50被设计为在热膨胀材料收缩时使恒温元件10的主体12向所述恒温元件的活塞14返回,以便将所述主塞20从开放位置移动到其关闭位置。为此,弹簧50功能性地被插在恒温元件10的主体12和活塞14之间,以便在主体12和活塞14轴向远离彼此时沿轴X-X压缩。从结构上讲,恒温装置1内的弹簧50可以有多种布置。
根据附图中所示的一种优选的布置方式,弹簧50通过其一个轴向端部轴向压在适配器40上,而通过其对向的轴向端部,弹簧50直接轴向压在恒温元件的主体12上,或压在塞子20和塞子30之中的一个上。为此,适配器40包含横切壁45,从图3到图5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横切壁45延伸穿过管状体41,弹簧50沿轴X-X压在管状体41上。因此,弹簧50被嵌入到适配器40中。进一步的,恒温装置1还包含套管60作为额外的部件,它被刚性地连接到恒温元件10的主体12上,并在将适配器固定添加到壳体2之前,其适于的相对于主体12轴向固定适配器40,以抵抗弹簧50的推力,如图1所示。套管60只是支撑件的示例,只要恒温装置1未安装在壳体2中,它就允许将适配器40、恒温元件10的主体12和弹簧50固定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适配器40被安装在腔室4中并因此固定到壳体2上,则所述支撑件不再具有任何功能。无论这种支撑件(例如套管60)的实施例如何,可以理解的是,恒温元件10、塞子20和30、适配器40、弹簧50和支撑件优选地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独立于壳体2的模块,如图1所示。因此,这种模块可以独立于壳体2整体处理,直到被安装在壳体2内。
现在将参考图3至图5,结合如上所述阀的应用实例描述阀3的操作。
在图3和4所示的操作状态的结构中,通过通道3A进入腔室4的流体被处于关闭位置的主塞20阻止穿过座圈5,从而阻止流体流过通道3B,并被完全送入侧向通道6,从而流经通道3C,由于旁通塞30的圆柱形套筒32打开了孔43,流体依次流经管状体41、孔43和侧向管道42。
如果供给通道3A的流体的温度升高,则恒温元件10的热膨胀材料膨胀,流体的热量被传递到热膨胀材料,因为恒温元件的主体12被液体流冲刷。主体12相对于固定在壳体2上的活塞14的轴向位移,导致主塞20和旁通塞30的相应轴向位移。然后,主塞20逐渐远离座圈5,打开腔室4和通道3B之间的流体流动,而与此同时,旁通塞30通过圆柱套筒32覆盖孔43,逐渐闭合孔43。通过通道3A吸入的流体然后在通道3B和3C之间分配。
如果供给通道3A的流体温度继续升高,则主塞20会进一步远离座圈5,而孔43会以相应的方式进一步闭合,直到完全闭合,如图5所示。所有通过通道3A吸入的流体随后被送入通道3B。
如果供给通道3A的流体温度随后降低,恒温元件10的热膨胀材料收缩,并且在弹簧50的减压作用下,主塞20逐渐接近座圈5,旁通塞30逐渐露出孔43。
还可以设想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恒温装置1和阀3的各种布置和变体。例如:
-与适配器40包含紧固元件例如紧固支架44不同,所述适配器与壳体2的连接可以通过附加部件提供,如图6至8所示的恒温装置1的变体,其中所述的附加部件,即70,是所谓的“四分之一圈”的箍筋;该箍筋呈束带形式,其垂直于轴X-X延伸,并轴向连接至恒温元件10的主体12,而易于围绕轴X-X相对于主体12自由转动,以便从第一方向(其中该束带不与壳体2轴向配合)切换至第二方向,其如图7和8所示,其中束带相对的两端与壳体2轴向匹配,位于后者的凹槽中,类似于凹槽2.3;
-恒温元件10的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特别地,所述恒温元件的主体12和活塞14可以具有各种直径;
-可选的,恒温元件10可以被控制,即在其活塞14中内置电加热电阻器,该电阻器通过壳体2的区域2.1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活塞14和壳体区域2.1之间的机械连接被设计为提供相应的电连接,当恒温装置1安装在壳体2中时,可以通过活塞14的临时连接提供,也可以通过壳体2和活塞14之间的事先装配提供,而不需要装置1的其余部分;在后一种情况下,上述独立于壳体2的模块对应于恒温元件主体12、塞子20和30、适配器40、弹簧50和套管60或类似于所述套管的支撑件;
-与将恒温元件10的活塞14刚性连接到壳体2不同,可以将恒温元件的主体12设计为相对于壳体固定,然后活塞14形成恒温元件的可移动部件,并具有主体12目前为止描述的驱动功能;和/或
-与将恒温元件10的可移动部件刚性连接不同,主塞20可以安装在该可移动部件上,并沿轴X-X自由移动,前提是其与专用回位弹簧相关;因此,在腔室4和通道3B之间出现超压时,主塞20具有卸压功能。

Claims (11)

1.一种用于调节流体流量的恒温装置(1),所述恒温装置包含:
-恒温元件(10),包含设计成与流体通道壳体(2)刚性连接的固定部件(14)和相对于固定部件沿轴(X-X)移动的可移动部件(12),通过在恒温元件的热膨胀材料的膨胀作用下远离固定部件,
-主塞(20),在关闭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相对于流体通道壳体沿轴移动,其中,在关闭位置主塞轴向压在流体通道壳体的固定座圈(5)上,以阻止流体穿过所述固定座圈在流体通道壳体的腔室(4)和流体通道壳体的外部之间流动,和在开放位置,主塞离开固定座圈,以允许流体穿过固定座圈在腔室和流体通道壳体外部之间流动,其中,所述主塞连接到恒温元件的可移动部件,以便在热膨胀材料膨胀时,恒温元件的可移动部件将主塞从关闭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和
-旁通塞(30),其可相对于流体通道壳体沿轴移动,以控制流体在腔室和流体通道壳体的侧向通道(6)之间的流动,通向与轴横向的腔室,其中,所述旁通塞刚性连接于恒温元件的可移动部件,以在主塞处于关闭位置时允许流体在腔室和侧向通道之间流动,并在主塞处于开放位置时阻止流体在腔室和侧向通道之间流动,
其特征在于,旁通塞(30)包含基本上以轴(X-X)为中心的圆柱形套筒(32),恒温装置(1)还在其中包含适配器(40),所述适配器适于被固定添加到流体通道壳体(2)的腔室(4)内侧,所述腔室包含:
-管状体(41),其基本上以轴为中心,并且在其内部整齐地安装圆柱形套筒,并且可以沿轴滑动,和
-侧向管道(42),其从管状体的外侧面延伸,具有与管状体相对的端部(42.1),用于与流体通道壳体的侧向通道(6)相连,并通过孔(43)通向与轴横向的管状体的内部,当主塞处于开放位置时,由圆柱形套筒闭合孔,而当主塞处于关闭位置时,圆柱形套筒使孔开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所述恒温装置(1)还包含弹簧(50),所述弹簧沿轴(X-X)压缩,并在热膨胀材料收缩时使可移动部件(12)向恒温元件(10)的固定部件(14)返回,以将所述主塞(20)从开放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所述弹簧(50)轴向压在适配器(4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所述恒温装置(1)还包含刚性连接到恒温元件(10)可移动部件(12)上的支撑件(60),并且所述支撑件适于在将适配器固定添加到流体通道壳体(2)之前,相对于恒温元件的可移动部件轴向支撑适配器(40),以抵抗弹簧(50)的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所述主塞(20)、弹簧(50)、旁通塞(30)、适配器(40)和支撑件(60),以及恒温元件的可移动部件(12)或恒温元件的可移动和固定部件相互组装,形成独立于流体通道壳体(2)的模块。
6.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所述侧向管道(42)的所述端部(42.1)通过匹配的形状与流体通道壳体(2)的区域(2.2)配合,侧向通道(6)通过该区域通向腔室(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所述侧向管道(42)的所述端部(42.1)和流体通道壳体(2)的所述区域(2.2)是平坦的,基本上平行于轴(X-X)延伸。
8.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所述圆柱形套筒(32)具有圆形横截面。
9.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所述适配器(40)包含用于贴附于流体通道壳体(2)的元件(44),其中所述元件适于通过弹性变形贴附于流体通道壳体,特别是通过夹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所述恒温装置(1)还包含至少一个附加件(70),用于将适配器(40)贴附于流体通道壳体(2),例如四分之一圈的箍筋。
11.一种恒温阀(3),包含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恒温装置(1)和流体通道壳体(2),所述流体通道壳体包含:
-固定座圈(5),当主塞处于关闭位置时,恒温装置的主塞(20)轴向压在所述座圈上,
-腔室(4),在其内侧,恒温装置的适配器(40)贴附于流体通道壳体,和
-侧向通道(6),其通向与轴(X-X)横向的腔室,所述侧向通道和腔室之间的流体流动由恒温装置的旁通塞(30)控制。
CN202180011582.1A 2020-01-28 2021-01-27 用于控制流体循环的恒温装置以及包含所述装置的恒温阀 Pending CN1150390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000812A FR3106640B1 (fr) 2020-01-28 2020-01-28 Dispositif thermostatique pour réguler la circulation d’un fluide, ainsi que vanne thermostatiqu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FRFR2000812 2020-01-28
PCT/EP2021/051817 WO2021151921A1 (fr) 2020-01-28 2021-01-27 Dispositif thermostatique pour réguler la circulation d'un fluide, ainsi que vanne thermostatiqu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9051A true CN115039051A (zh) 2022-09-09

Family

ID=70295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1582.1A Pending CN115039051A (zh) 2020-01-28 2021-01-27 用于控制流体循环的恒温装置以及包含所述装置的恒温阀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51675A1 (zh)
CN (1) CN115039051A (zh)
FR (1) FR3106640B1 (zh)
WO (1) WO2021151921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3559A1 (de) * 1985-10-09 1987-04-09 Volkswagen Ag Kuehlwasserregler
US6742716B1 (en) * 2003-02-28 2004-06-01 Standard-Thomson Corporation Thermostat
EP1619568A2 (de) * 2004-07-21 2006-01-25 Gustav Wahler GmbH u. Co.KG Thermostatventil
CN106662885A (zh) * 2014-07-29 2017-05-10 韦内特公司 具有套筒的恒温阀
CN106716287A (zh) * 2014-09-25 2017-05-24 韦内特公司 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恒温装置和包括这种装置的恒温阀
CN107559460A (zh) * 2017-08-14 2018-01-09 上海易匠阀芯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阀芯
CN108431469A (zh) * 2015-10-27 2018-08-21 埃迈平衡流体技术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阀插入件的阀
US20190195375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Caltherm Corporation Cartridge assembly for a thermally responsive by-pass val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89219B1 (fr) * 1985-10-28 1988-05-13 Vernet Procedes Perfectionnements aux vannes mitigeuses thermostatiques pour circuits de refroidissement a liquide de moteurs a combustion interne
DE4139328A1 (de) * 1991-11-29 1993-06-03 Behr Thomson Dehnstoffregler Ringschieberthermostateinsatz
JP4262346B2 (ja) * 1999-01-27 2009-05-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ーモスタット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3559A1 (de) * 1985-10-09 1987-04-09 Volkswagen Ag Kuehlwasserregler
US6742716B1 (en) * 2003-02-28 2004-06-01 Standard-Thomson Corporation Thermostat
EP1619568A2 (de) * 2004-07-21 2006-01-25 Gustav Wahler GmbH u. Co.KG Thermostatventil
CN106662885A (zh) * 2014-07-29 2017-05-10 韦内特公司 具有套筒的恒温阀
CN106716287A (zh) * 2014-09-25 2017-05-24 韦内特公司 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恒温装置和包括这种装置的恒温阀
CN108431469A (zh) * 2015-10-27 2018-08-21 埃迈平衡流体技术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阀插入件的阀
CN107559460A (zh) * 2017-08-14 2018-01-09 上海易匠阀芯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阀芯
US20190195375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Caltherm Corporation Cartridge assembly for a thermally responsive by-pass val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106640B1 (fr) 2022-02-18
US20230251675A1 (en) 2023-08-10
FR3106640A1 (fr) 2021-07-30
WO2021151921A1 (fr) 2021-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8992B2 (en) Cooler bypass apparatus and installation kit
US9133952B2 (en) Thermostatic bypass valve with a unique valve seat
EP2452108B1 (en) Low pressure drop thermal by-pass valve
US7299994B2 (en) Oil cooler bypass valve
US9292019B2 (en) Thermostat insert
US6935569B2 (en) Oil cooler bypass valve
US6499666B1 (en) Oil cooler bypass valve
CN106716287B (zh) 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恒温装置和包括这种装置的恒温阀
CN103153426B (zh) 油滤器模块和调温器单元
US9695735B2 (en) Thermostat valve with coolant stoppage function
US7275697B2 (en) Thermostatic valve for a cooling circuit
US9298195B2 (en) Thermally actuated power element with integral valve member
US8251296B2 (en) Fluid regulation thermostatic valve, coolant circuit including such valv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uch valve
WO2011032156A2 (en) Cooler bypass apparatus and installation kit
CN115039051A (zh) 用于控制流体循环的恒温装置以及包含所述装置的恒温阀
CN109937317B (zh)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组件
US10054963B2 (en) Four way valve with oil filled actuator
EP1304517B1 (en) Thermostat and mounting structure of the thermostat
US10234878B2 (en) Thermostat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circulation of a fluid, and thermostatic valve including such a device
US4653688A (en) Thermostat with bypass valve
CN109074105B (zh) 用于流体流动回路的恒温阀以及用于制造这种恒温阀的方法
EP2660495A1 (en) Control valve unit of a liquid circuit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2780761A (zh) 用于车辆的阀设备
US12007796B2 (en) Thermostatic valve
CN107407441B (zh) 用于控制流体的流通的恒温装置和包括这种装置的恒温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