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8174A - 调度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度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38174A CN115038174A CN202110359910.9A CN202110359910A CN115038174A CN 115038174 A CN115038174 A CN 115038174A CN 202110359910 A CN202110359910 A CN 202110359910A CN 115038174 A CN115038174 A CN 1150381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time
- time interval
- offset
- peri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配置授权传输的配置参数,配置授权传输包括至少M个传输时刻,M个传输时刻对应M‑1个时间间隔,M‑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M个传输时刻中2个连续的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M‑1个时间间隔包括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同,配置参数用于指示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基于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在至少M个传输时刻发送数据。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避免周期性的传输机会被浪费,减小传输时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度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可以包括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和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等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技术。XR业务的数据包可以以固定的频率(例如60赫兹(Hz)、90Hz、120Hz)到达发送设备的缓存(buffer)等待传输,也可以理解为存在固定的到达周期(例如固定的频率为60Hz时,到达周期为16.67毫秒(ms))。XR业务具有超高带宽、超低时延的业务要求。
目前,无线通信技术的上行传输可以包括动态调度和配置授权(ConfiguredGrant)(即免调度)两种调度方式,下行传输可以包括动态调度和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两种调度方式。其中,动态调度交互的信令较多,传输时延较高。而上行免调度和下行SPS均要求发送设备基于预设的传输周期向接收设备发送数据,目前传输周期的取值较为限定,例如为8ms、10ms、16ms、20ms等。XR业务的到达周期和调度的传输周期不匹配,因此传输机会(也可以理解为调度的传输资源)容易被浪费,传输时延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度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避免周期性的传输机会被浪费,减小传输时延。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配置信息,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配置授权传输的第一配置参数,其中,上述配置授权传输包括至少M个传输时刻,上述M个传输时刻对应M-1个时间间隔,上述M-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上述M个传输时刻中2个连续的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上述M-1个时间间隔包括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同,上述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基于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在上述至少M个传输时刻发送数据。
其中,上述M-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正数。
可选地,M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可选地,上述M-1个时间间隔为M-1个连续的时间间隔。
可选地,上述时间间隔的单位为毫秒ms。可选地,上述时间间隔的单位为符号symbol。可选地,上述时间间隔的单位为时隙slot。
本申请中,每M-1个时间间隔中至少有两个时间间隔(即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同,并且可以通过第一配置信息来配置这两个时间间隔的取值,以使第x个传输时刻晚于第x个数据包到达终端的时刻(x为小于M的非负整数),还可以使这两个时刻的差值(即传输时延)缩小或者消除。相比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变的配置授权传输,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避免周期性的传输机会被浪费,充分利用传输资源,减小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周期值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偏移量的第二指示信息,上述第一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一周期值,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一偏移量之和。
可选地,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上述第一周期值。可选地,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上述第一偏移量。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为上述第一周期值。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为上述第一偏移量。
可选地,上述M-1个时间间隔中一个时间间隔为上述第一周期值和上述第一偏移量之和,其他M-2个时间间隔为上述第一周期值。
本申请中,可以配置第一偏移量,第一偏移量对应上述M-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以使第x个传输时刻晚于第x个数据包到达终端的时刻(x为小于M的非负整数),还可以使这两个时刻的差值(即传输时延)缩小或者消除。配置方式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周期值的第三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二偏移量和第三偏移量的第四指示信息,上述第一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一周期值和上述第二偏移量之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一周期值和上述第三偏移量之和,上述第二偏移量和上述第三偏移量不同。
可选地,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上述第一周期值。可选地,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上述第二偏移量和上述第三偏移量。
可选地,第三指示信息为上述第一周期值,第四指示信息包括上述第二偏移量和上述第三偏移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M-1个偏移量,上述M-1个偏移量包括上述第二偏移量和上述第三偏移量,上述M-1个偏移量用于确定上述M-1个时间间隔。
可选地,上述M-1个时间间隔中第k个时间间隔为上述第一周期值和上述M-1个偏移量中第k个偏移量,k为小于M-1的非负整数。
本申请中,可以配置M-1个偏移量,这M-1个偏移量分别对应上述M-1个时间间隔,其中可以为每个时间间隔配置一个偏移量,这样的配置方式可以使上述M个传输时刻中第c个传输时刻和第c个数据包到达终端的时刻(c为小于M的非负整数)的差值(即传输时延)更加均匀和稳定,例如均在预设范围内,提升用户体验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上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第五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第六指示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可选地,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上述第二时间间隔。
可选地,第五指示信息为上述第一时间间隔的取值,第六指示信息为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上述M-1个时间间隔的取值。
本申请中,不仅可以通过偏移量来确定上述M-1个时间间隔,还可以直接配置上述M-1个时间间隔的取值,配置方式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配置方式,应用场景更为广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配置授权传输包括T个传输时刻,T大于M,上述T个传输时刻中第i个传输时刻和第i+1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等于第i+M-1个传输时刻和第i+M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i为非负整数。
可选地,每M-1个(连续的)时间间隔可以为一个传输数据的第一预设周期。上述配置授权传输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设周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配置授权传输中的第Y个传输时刻是根据 确定的,上述为对向下取整,上述(Y)module(M-1)为Y对(M-1)的取模运算,上述Rj为上述M-1个时间间隔中第j个时间间隔,Y、j为非负整数。
可选地,配置授权传输的类型为类型1。上述第W个符号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的:
其中,timeReferenceSFN为用于确定资源在时域上的偏移量的系统帧号SFN,numberOfSlotsPerFrame为每个帧内的时隙数量,numberOfSymbolsPerSlot为每个时隙内的符号数量,timeDomainOffset为timeReferenceSFN指示的参考SFN对应的偏移量,S是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 TS38.214中的起始和长度指示值SLIV确定的,或者根据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起始符号startSymbol确定的。(A)module(B)为A对B的取模运算。
可选地,配置授权传输的类型为类型2。上述第W个符号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的:
其中,SFNstart time、slotstart time、symbolstart time为上行配置授权初始化的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的第一个传输机会的SFN、时隙、符号。可选地,上述初始化为重新初始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M-1个时间间隔之和是根据上述终端的业务数据包的周期确定的。
可选地,M-1个上述终端的业务数据包的周期之和,等于上述M-1个时间间隔之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调度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二配置信息,上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半持续调度SPS传输的第二配置参数,其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至少D个传输时刻,上述D个传输时刻对应D-1个时间间隔,上述D-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上述D个传输时刻中2个连续的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上述D-1个时间间隔包括第三时间间隔和第四时间间隔,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同,上述第二配置参数用于指示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基于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在上述至少D个传输时刻接收数据。
其中,上述D-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正数。
可选地,D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可选地,上述D-1个时间间隔为D-1个连续的时间间隔。
可选地,上述时间间隔的单位为毫秒ms。可选地,上述时间间隔的单位为符号symbol。可选地,上述时间间隔的单位为时隙slot。
本申请中,每D-1个时间间隔中至少有两个时间间隔(即第三时间间隔和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同,并且可以通过第二配置信息来配置这两个时间间隔的取值,以使第x个传输时刻晚于第x个数据包到达网络设备的时刻(x为小于D的非负整数),还可以使这两个时刻的差值(即传输时延)缩小或者消除。相比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变的SPS传输,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避免周期性的传输机会被浪费,充分利用传输资源,减小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二周期值的第七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四偏移量的第八指示信息,上述第三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二周期值,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偏移量之和。
可选地,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上述第二周期值。可选地,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上述第四偏移量。
可选地,第七指示信息为上述第二周期值。可选地,第八指示信息为上述第四偏移量。
可选地,上述D-1个时间间隔中一个时间间隔为上述第二周期值和上述第四偏移量之和,其他D-2个时间间隔为上述第二周期值。
本申请中,可以配置第四偏移量,第四偏移量对应上述D-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以使第x个传输时刻晚于第x个数据包到达网络设备的时刻(x为小于D的非负整数),还可以使这两个时刻的差值(即传输时延)缩小或者消除。配置方式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二周期值的第九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五偏移量和第六偏移量的第十指示信息,上述第三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二周期值和上述第五偏移量之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二周期值和上述第六偏移量之和,上述第五偏移量和上述第六偏移量不同。
可选地,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上述第二周期值。可选地,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上述第五偏移量和上述第六偏移量。
可选地,第九指示信息为上述第二周期值。可选地,第十指示信息包括上述第五偏移量和上述第六偏移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D-1个偏移量,上述D-1个偏移量包括上述第五偏移量和上述第六偏移量,上述D-1个偏移量用于确定上述D-1个时间间隔。
可选地,上述D-1个时间间隔中第k个时间间隔为上述第二周期值和上述D-1个偏移量中第k个偏移量,k为小于D-1的非负整数。
本申请中,可以配置D-1个偏移量,这D-1个偏移量分别对应上述D-1个时间间隔,其中可以为每个时间间隔配置一个偏移量,这样的配置方式可以使上述D个传输时刻中第a个传输时刻和第a个数据包到达终端的时刻(a为小于D的非负整数)的差值(即传输时延)更加均匀和稳定,例如均在预设范围内,提升用户体验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上述第三时间间隔的第十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第十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可选地,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上述第四时间间隔。
可选地,第十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时间间隔的取值。可选地,第十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上述D-1个时间间隔的取值。
本申请中,不仅可以通过偏移量来确定上述D-1个时间间隔,还可以直接配置上述D-1个时间间隔的取值,配置方式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配置方式,应用场景更为广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SPS传输包括O个传输时刻,O大于D,上述O个传输时刻中第i个传输时刻和第i+1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等于第i+D-1个传输时刻和第i+D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i为非负整数。
可选地,每D-1个(连续的)时间间隔可以为一个传输数据的第二预设周期。上述SPS传输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预设周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SPS传输中的第Z个传输时刻是根据 确定的,上述为对向下取整,上述(Z)module(D-1)为(Z)对(D-1)的取模运算,上述Ej为上述D-1个个时间间隔中第j个时间间隔,Z、j为非负整数。
可选地,第Z个传输时刻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的:
其中,numberOfSlotsPerFrame为每个帧内的时隙数量,SFNstart time、slotstart time为SPS初始化的第一个下行共享物理信道PDSCH的SFN、时隙,(A)module(B)为A对B的取模运算。可选地,上述初始化为重新初始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D-1个时间间隔之和是根据业务数据包的周期确定的。
可选的,上述业务数据包的周期是上述终端从网络设备处获取的。
可选地,D-1个上述终端接收的业务数据包的周期之和,等于上述D-1个时间间隔之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调度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配置授权传输的第一配置参数,其中,上述配置授权传输包括至少M个传输时刻,上述M个传输时刻对应M-1个时间间隔,上述M-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上述M个传输时刻中2个连续的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上述M-1个时间间隔包括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同,上述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基于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在上述至少M个传输时刻接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周期值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偏移量的第二指示信息,上述第一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一周期值,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一偏移量之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周期值的第三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二偏移量和第三偏移量的第四指示信息,上述第一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一周期值和上述第二偏移量之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一周期值和上述第三偏移量之和,上述第二偏移量和上述第三偏移量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M-1个偏移量,上述M-1个偏移量包括上述第二偏移量和上述第三偏移量,上述M-1个偏移量用于确定上述M-1个时间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上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第五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第六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上述M-1个时间间隔的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配置授权传输包括T个传输时刻,T大于M,上述T个传输时刻中第i个传输时刻和第i+1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等于第i+M-1个传输时刻和第i+M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i为非负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配置授权传输中的第Y个传输时刻是根据 确定的,上述为对向下取整,上述(Y)module(M-1)为Y对(M-1)的取模运算,上述Rj为上述M-1个时间间隔中第j个时间间隔,Y、j为非负整数。
可选地,配置授权传输的类型为类型1。上述第W个符号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的:
其中,timeReferenceSFN为用于确定资源在时域上的偏移量的系统帧号SFN,numberOfSlotsPerFrame为每个帧内的时隙数量,numberOfSymbolsPerSlot为每个时隙内的符号数量,timeDomainOffset为timeReferenceSFN指示的参考SFN对应的偏移量,S是根据3GPP TS38.214中的SLIV确定的,或者根据DCI中的起始符号startSymbol确定的。(A)module(B)为A对B的取模运算。
可选地,配置授权传输的类型为类型2。上述第W个符号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的:
其中,SFNstart time、slotstart time、symbolstart time为上行配置授权初始化的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的第一个传输机会的SFN、时隙、符号。可选地,上述初始化为重新初始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M-1个时间间隔之和是根据上述网络设备获取的业务数据包的周期确定的。
可选地,上述业务数据包的周期是上述网络设备从终端获取的,或者从核心网获取的。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调度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发送第二配置信息,上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半持续调度SPS传输的第二配置参数,其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至少D个传输时刻,上述D个传输时刻对应D-1个时间间隔,上述D-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上述D个传输时刻中2个连续的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上述D-1个时间间隔包括第三时间间隔和第四时间间隔,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同,上述第二配置参数用于指示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基于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在上述至少D个传输时刻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二周期值的第七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四偏移量的第八指示信息,上述第三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二周期值,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偏移量之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二周期值的第九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五偏移量和第六偏移量的第十指示信息,上述第三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二周期值和上述第五偏移量之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为上述第二周期值和上述第六偏移量之和,上述第五偏移量和上述第六偏移量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D-1个偏移量,上述D-1个偏移量包括上述第五偏移量和上述第六偏移量,上述D-1个偏移量用于确定上述D-1个时间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上述第三时间间隔的第十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第十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上述D-1个时间间隔的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SPS传输包括O个传输时刻,O大于D,上述O个传输时刻中第i个传输时刻和第i+1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等于第i+D-1个传输时刻和第i+D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i为非负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SPS传输中的第Z个传输时刻是根据 确定的,上述为对向下取整,上述(Z)module(D-1)为(Z)对(D-1)的取模运算,上述Ej为上述D-1个个时间间隔中第j个时间间隔,Z、j为非负整数。
可选地,第Z个传输时刻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的:
其中,numberOfSlotsPerFrame为每个帧内的时隙数量,SFNstart time、slotstart time为SPS初始化的第一个下行共享物理信道PDSCH的SFN、时隙,(A)module(B)为A对B的取模运算。可选地,上述初始化为重新初始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D-1个时间间隔之和是根据上述网络设备获取的业务数据包的周期确定的。
可选地,上述业务数据包的周期是上述网络设备从终端获取的,或者从核心网获取的,或者上述网络设备内置的。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配置信息,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配置授权传输的第一配置参数,其中,上述配置授权传输包括至少M个传输时刻,上述M个传输时刻对应M-1个时间间隔,上述M-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上述M个传输时刻中2个连续的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上述M-1个时间间隔包括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同,上述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发送模块,用于基于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在上述至少M个传输时刻发送数据。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配置授权传输的第一配置参数,其中,上述配置授权传输包括至少M个传输时刻,上述M个传输时刻对应M-1个时间间隔,上述M-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上述M个传输时刻中2个连续的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上述M-1个时间间隔包括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同,上述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接收模块,用于基于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和上述第二时间间隔,在上述至少M个传输时刻接收数据。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终端,包括接收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配置信息,上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半持续调度SPS传输的第二配置参数,其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至少D个传输时刻,上述D个传输时刻对应D-1个时间间隔,上述D-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上述D个传输时刻中2个连续的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上述D-1个时间间隔包括第三时间间隔和第四时间间隔,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同,上述第二配置参数用于指示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接收模块,用于基于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在上述至少D个传输时刻接收数据。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发送模块,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二配置信息,上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半持续调度SPS传输的第二配置参数,其中,上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至少D个传输时刻,上述D个传输时刻对应D-1个时间间隔,上述D-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上述D个传输时刻中2个连续的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上述D-1个时间间隔包括第三时间间隔和第四时间间隔,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同,上述第二配置参数用于指示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的取值;发送模块,用于基于上述第三时间间隔和上述第四时间间隔,在上述至少D个传输时刻发送数据。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终端,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调用上述计算机程序以使上述终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调度传输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调用上述计算机程序以使上述网络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以及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信息编码的控制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终端,用于执行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终端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执行时,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信息编码的控制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信息编码的控制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执行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或装置。上述电子设备例如为芯片。
附图说明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用到的附图进行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些扩展现实XR数据包的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XR数据包的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设备110、第一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30。其中,XR设备110和第一设备120,XR设备110和网络设备130,第一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3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和通信,无线通信技术例如但不限于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新无线接入(new radio,NR)或其他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相应地,本申请中的通信系统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例如但不限于GSM、CDMA、WCDMA、TD-SCDMA、LTE、NR或者其他未来网络系统。
不限于此,在具体实现中,XR设备110和第一设备120还可以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网关设备(例如路由器)等有线方式连接和通信,或者还可以通过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蓝牙和蜂窝通信等无线方式连接和通信。本申请以XR设备110和第一设备120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和通信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中,XR设备110可以是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头戴电子设备、眼镜、护目镜等,用户可以佩戴XR设备110实现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等不同效果。不限于此,XR设备110还可以是其他形态的设备,例如摄像头等。第一设备120例如为智能手机、智能路由器等设备。
本申请中,XR设备110和第一设备120可以统称为终端,可选地,终端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示例性地,终端为手持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便携式设备或车载设备等形式的电子设备。例如终端为:智能电视、智能摄像头、智能音箱、智能投影仪、智能路由器、智能网关等家居设备,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或手机、平板电脑、手持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桌面型、膝上型、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智慧屏等其他设备。在某些场景下,终端也可以被称为移动台、接入终端、用户代理等。本申请中,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中。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130可以是一种用于发送或接收信息的设备,可以为终端(例如XR设备110或第一设备120)提供无线通信功能。可选地,网络设备130为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UE,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收发点(transmission and receiverpoint,TRP),中继设备,或者具备基站功能的其他网络设备等。可选地,网络设备130为核心网设备,例如是为第一设备120上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和XR设备110协同实现XR业务的服务器(简称XR服务器,XR服务器可以用于生成实现AR、VR、MR等效果的数据内容)。其中,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用于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在不同的无线接入系统中,基站的名称可能不同。例如但不限于,GSM或CDMA中的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WCDMA中的节点B(node B,NB),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odeB),还可以是NR中的下一代基站(g node B,gNB),或者其他未来网络系统中的基站。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130为基站时,可以为XR设备110和第一设备120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网络设备130为核心网时,可以连接至少一个基站,是该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控制节点,主要负责信令处理功能,例如但不限于用于实现接入控制、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等功能。
本申请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130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130,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130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130中。
如图1所示,XR设备110可以直接和网络设备130连接和传输用于实现XR业务的数据(简称XR数据包),也可以通过第一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30连接和传输XR数据包。示例性地,基于图形生成的需要(用于实现AR效果和/或MR效果),XR设备110可以以固定的第一频率(例如60赫兹(Hz)、90Hz、120Hz)向XR服务器发送获取的当前所处场景的图像(即XR数据包)。可选地,上述图像可以是XR设备110(例如为AR设备、MR设备)通过内置的摄像头采集得到的图像。其中,XR服务器可以是第一设备120也可以是网络设备130。若XR服务器是网络设备130,以及XR设备110通过第一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30传输数据包,则第一设备120可以以固定的第二频率向网络设备130发送XR设备110上传的上述图像,第二频率和第一频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述过程可以为XR数据包的上行传输过程。或者,实现XR数据包的下行传输过程,具体地,XR服务器可以以固定的第三频率获取XR数据包,并发送给XR设备110。其中,XR服务器可以是第一设备120也可以是网络设备130。若XR服务器是网络设备130,以及XR设备110通过第一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30传输数据包,则第一设备120可以以固定的第四频率向XR设备110发送网络设备130下发的XR数据包。第三频率和第一频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四频率和第三频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固定的第一频率、第二频率、第三频率、第四频率可以为发送设备的业务数据包的频率,可选地,可以具体为XR数据包到达发送设备的缓存(buffer)的频率。例如,XR数据包以第一频率到达XR设备110的buffer,即此时发送设备为XR设备110,接收设备为第一设备120或网络设备130。XR数据包以第二频率到达第一设备120的buffer,即此时发送设备为第一设备120,接收设备为XR设备110或网络设备130。在下行传输过程中,XR数据包以第三频率到达XR服务器的buffer,即此时发送设备为XR服务器,接收设备为XR设备110或中继传输的设备(例如第一设备120)。XR数据包以第四频率到达第一设备120的buffer,即此时发送设备为第一设备120,接收设备为XR设备110或网络设备130。
可以理解地,XR业务存在固定的频率,即XR数据包以固定的频率到达发送设备的buffer,也可以理解为存在固定的到达周期。例如XR业务的频率为60Hz时,到达周期为1/60×1000=16.67毫秒(ms);或者频率为90Hz时,到达周期为1/90×1000=11.11ms;或者频率为120Hz时,到达周期为1/120×1000=8.33ms。可以理解地,每经过一个到达周期就有一个XR数据包到达发送设备的buffer,该时刻可以称为到达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XR设备110、第一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30的形态和数量仅用于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目前无线通信场景(例如NR场景)下,上行传输可以包括动态调度和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CG)(也称免调度)两种调度方式,下行传输可以包括动态调度和预配置授权(也称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两种调度方式。接下来以UE和基站的传输过程为例进行说明上述调度方式:
动态调度的上行传输中,若UE存在待传输的数据,则可以向基站发送调度请求并上报待传输的数据量,基站可以根据UE上报的信息为UE配置对应的传输资源(也称许可调度),UE可以通过配置的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数据,交互的信令较多,传输时延较高。而上行免调度无需UE每次传输上行数据时发送调度请求,也无需等待基站许可调度上行资源,而是由UE在预先配置或激活的传输资源上自主进行周期性的传输过程,避免了动态调度所引入的额外时延(即调度请求和许可调度产生的时延)。上行免调度的传输方式可以包括两种:类型1(type1)和类型2(type2)。其中,type1的传输参数是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信令预先配置好的。UE存在待传输的数据时可以直接利用预先配置的type1的传输参数,无需额外的调度信息,即可以直接基于预配置的传输周期并在预配置或激活的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而对于type2的传输方式,基站不仅会通过RRC层的信令配置传输参数,而且需通过额外的调度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来激活上行传输,其中DCI可以指示时频资源的具体配置、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等级、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MIMO)的参数等。UE接收到DCI后,存在待传输的数据时可以直接利用预先配置的传输参数,即可以基于预配置的传输周期并在预配置或激活的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可以理解地,每经过一个传输周期即有一次传输机会,UE在传输机会到达时(该时刻可以称为传输时刻)才能发送上行数据。若UE存在待传输的数据,但传输机会未到达,则需等待至传输机会到达再发送数据;若传输机会到达,但UE不存在待传输的数据,则UE可以不发送数据,即跳过此次传输机会。
动态调度的下行传输中,UE可以一直侦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并通过PDCCH携带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C-RNTI)判断是否为针对本UE的调度信令,若为针对本UE的调度信令则基于该调度信令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基站每次传输下行数据时,均需发送PDCCH以指示UE接收下行数据,交互信令较多,传输时延较高。下行SPS中,基站可以通过RRC层的信令为UE配置传输周期、配置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onfigured scheduling-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CS-RNTI)等下行SPS的传输参数。基站可以通过PDCCH完成SPS的激活、去激活、重传等过程,相应地,UE可以通过侦听PDCCH判断SPS是否被激活,以及获取传输资源的信息。首次进行下行传输时,基站可以发送经过CS-RNTI加扰的PDCCH来激活SPS,并指示传输资源。UE可以在SPS激活后,基于预配置的传输周期并在预配置或激活的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UE可以在SPS激活后仍然接收指示新数据传输的PDCCH。因此,基站可以通过发送一个PDCCH实现多次下行传输过程,减小信令开销和传输时延。
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宽带实时交互(real-time broadbandcommunication,RTBC)场景下,旨在支持大带宽和低交互时延,目标是在给定时延下和一定的可靠性要求下将带宽提升10倍,打造人与虚拟世界交互时的沉浸式体验。具有超高带宽和超低时延要求的XR业务对当前的通信系统(例如NR)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相较动态调度,上行免调度和下行SPS更能满足XR业务的低时延要求,但是上行免调度和下行SPS均要求发送设备基于预先配置的传输周期向接收设备发送数据,而目前传输周期的取值较为限定,和到达周期不匹配(即传输周期中第i个传输时刻和到达周期中第i个到达时刻的差值较大,i为非负整数),因此传输机会容易被浪费(也可理解为调度资源被浪费),传输时延也较大。
示例性地,假设XR业务的频率为60Hz,即XR数据包的到达周期为16.67ms,则以子载波间隔为15kHz来说,传输周期可以取值为和到达周期相近的10ms、16ms和20ms,但这样传输周期中第i个传输时刻和到达周期中第i个到达时刻的差值较大,i为非负整数,因此传输机会容易被浪费,传输时延也较大。传输过程的具体示例如下图2-图5所示。
请参见图2,图2示例性示出一种XR数据包的传输示意图。
如图2所示,XR业务的频率为60Hz,即XR数据包到达发送设备的buffer的到达周期T1为16.67ms,也即每隔T1到达一个新的XR数据包,XR数据包按照到达时刻的先后顺序可以依次称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每个数据包可以对应一个到达时刻,可以表征为数据包i对应到达时刻i,i为非负整数。例如,数据包0对应到达时刻0(即为0),数据包1对应到达时刻1(即为16.67ms)。数据包j是在数据包0到达后经过j×T1再到达的,因此数据包j实际的到达时刻=数据包0的到达时刻0+j×T1,其中j为正整数。需要说明的是,任意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时刻是相对预设的初始时刻0的,并非实际时刻。并且在不考虑抖动(jitter)的情况下,本申请以数据包0的到达时刻0为预设的初始时刻0为例进行说明。因此,数据包j的到达时刻j=j×T1。
如图2所示,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数据的传输周期T2为10ms,即每隔T2有一次传输机会,按照传输机会到达的时刻的先后顺序可以依次称为传输机会0、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2、…。每个传输机会到达的时刻可以称为该传输机会对应的传输时刻,即表征为传输机会i对应传输时刻i。例如,传输机会0对应传输时刻0(即为0),传输机会1对应传输时刻1(即10ms)。传输机会j是在传输机会0到达后经过j×T2再到达的,因此传输机会j对应的传输时刻j=传输机会0对应的传输时刻0+j×T2。需要说明的是,任意一个传输时刻是相对预设的初始时刻0的,并非实际时刻。并且在不考虑初始偏移的情况下,本申请以传输时刻0为预设的初始时刻0为例进行说明。因此,传输机会j对应的传输时刻j=j×T2。
如图2所示,数据包0的到达时刻0和传输机会0对应的传输时刻0相等(均为0),也就是说XR数据包到达且传输机会到达,则发送设备可以在此次传输机会(即传输机会0)发送到达的XR数据包(即数据包0)。而传输时刻1为10ms,到达时刻1为16.67ms,也就是说传输机会到达但XR数据包未到达,则发送设备只能跳过此次传输机会(即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1被浪费(即调度的在传输时刻1使用的传输资源被浪费)。对于数据包1而言,当前没有传输机会,即XR数据包到达但传输机会未到达,则发送设备需等待下一次传输机会(即传输机会2)到达再发送数据包1。而传输机会2的传输时刻3为20ms,因此发送设备需等待20-16.67=3.33ms才可以使用传输机会2发送数据包1,即数据包1的传输时延为3.33ms。后续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和上述数据包0和数据包1的传输过程类似,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3、传输机会6、传输机会8均被浪费,且数据包2的传输时延(即40-33.34=6.66ms)、数据包5的传输时延(即90-83.35=6.65ms)较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传输机会被浪费,也可以将传输周期设置为比到达周期较大的数值,具体示例如图3所示。
请参见图3,图3示例性示出又一种XR数据包的传输示意图。其中,图3和图2类似,区别之处在于:传输周期T2变更为20ms,此时T2大于到达周期T1=16.67ms。
如图3所示,发送设备使用传输机会i发送数据包i,即一个数据包使用一个传输机会,不存在传输机会被浪费的问题,但是数据包的传输时延逐渐增加。例如,相比数据包1的传输时延20-16.67=3.33ms,数据包2的传输时延增大至40-33.34=6.66ms,数据包3的传输时延增大至60-50=10ms。这样后续XR数据包的传输时延会越来越大,业务时延不可控,无法满足XR业务的低时延要求,影响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对XR数据包进行编码的编码器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抖动(jitter),即相邻两个XR数据包到达的时间间隔可能不会为到达周期T1,可能大于到达周期T1,也可能小于到达周期T1。例如,抖动产生的时延服从高斯分布,例如XR数据包到达的时间间隔服从均值为T1ms、标准偏差为3ms的高斯分布。如上图3所示,数据包0未发生抖动之前到达时刻0为初始时刻0,发生抖动之后到达时刻0产生波动,如为2.5ms。需要说明的是,时刻为负数仅表征该时刻是在初始时刻0之前的某一个时刻,并非实际时刻。考虑抖动的传输过程的示例如下图4所示。
请参见图4,图4示例性示出又一种XR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其中,图4和图2类似,到达周期T1均为10ms,区别之处在于:图4中XR数据包的到达时刻可能不稳定,例如,数据包0的到达时刻0产生波动,如图4中的到达时刻0为3.5ms,数据包1的到达时刻1产生波动,如图4中的到达时刻1为21.5ms。
并且和图2相比,图4还引入了初始偏移来减小抖动带来的影响(如传输机会被浪费,传输时延增大等),即图4引入了第一偏移offset1=5ms。示例性地,初始偏移可以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Release 17中的参数timeDomainOffset,用于指示UE在时域上相对时域参考系统帧号(system frame number,SFN)(timeReferenceSFN)的偏移。也就是说,UE可以在接收到timeReferenceSFN指示的SFN后的timeDomainOffset后开始进行周期性的数据传输。可选地,初始偏移可以是UE自行确定的。相比图2所示的传输时刻i,引入第一偏移offset1的图4中,传输时刻i均延迟offset1,例如图2中传输时刻0为0,而图4中传输时刻0为0+offset1=5ms。虽然通过offset1避免了部分数据包发生抖动时传输机会的浪费,例如若没有offset1,则数据包0发生抖动时会造成传输机会0的浪费。但是效果不佳,传输周期和到达周期仍然不匹配,例如图4中,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4、传输机会6、传输机会9均被浪费,且数据包4的传输时延(75-66.68=8.32ms)较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周期也可以被设置为和到达周期最相近的数值,具体示例如图5所示。
请参见图5,图5示例性示出又一种XR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如图5所示,XR业务的频率为120Hz,即到达周期T1为8.33ms。传输周期T2被设置为和T1最相近的数值,即8ms。图5也考虑了抖动的影响,因此图5中,XR数据包的到达时刻也不稳定。例如,数据包6的到达时刻6产生波动,如图5中的到达时刻6为53.5ms,数据包7的到达时刻7产生波动,如图5中的到达时刻7为61.2ms。XR数据包、到达时刻、传输机会、传输时刻和初始时刻0的约定和上图2类似,区别之处在于,图5还引入了初始偏移来减小抖动带来的影响,即引入了第一偏移offset1=5ms,因此图5中传输时刻均延迟offset1,例如传输时刻1为初始时刻0延迟offset1,即为5ms。
如图5所示,虽然数据包0到数据包5的传输情况较好,但是传输机会6被浪费,并且数据包6的传输时延(61-53.5=7.5ms)、数据包7的传输时延(69-61.2=7.8ms)、数据包8的传输时延(77-69.5=7.5ms)、数据包9的传输时延(85-77.5=7.5ms)较大。
上述XR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虽然调整了传输周期和引入了初始偏移,但仍然存在传输机会被浪费,传输时延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度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基于预设的配置参数传输业务数据包。
可选地,上述配置参数可以是上行免调度或下行SPS的配置参数。
可选地,上述配置参数可以包括一个传输周期值,以及为每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配置的一个时域偏移量,即周期性时域偏移(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
可选地,上述配置参数可以包括为每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配置的N个时域偏移量,即周期分组时域偏移(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这N个时域偏移量中至少两个不同。
可选地,上述配置参数可以包括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的取值,即周期分组(groupPeriodicity),这N个取值中至少两个不同。也就是说,传输周期可以是周期性变动的。
可选地,上述N为正整数,N的取值可以根据业务数据包的周期确定。
本申请可以通过上述配置参数使传输周期和业务数据包的周期(例如XR数据包的到达周期)匹配,例如传输时刻i大于到达时刻i,且传输时刻i和到达时刻i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例如为5ms),从而避免传输机会被浪费,减少传输时延。
接下来示例性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
请参见图6,图6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20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200可以是图1所示的任意一个设备,例如XR设备110、第一设备120或者网络设备130。也就是说,电子设备200可以是发送XR数据包的发送设备,也可以是接收XR数据包的接收设备。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和收发器230,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和收发器230通过总线相互连接。
处理器2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处理器210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存储器2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存储器220用于存储相关计算机程序及信息,可选地,存储器220用于存储上行免调度、下行SPS的配置参数;可选地,存储器220用于存储XR数据包。收发器230用于接收和发送信息,例如上行免调度、下行SPS的配置参数,XR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处理器110和收发器230实现GSM、CDMA、WCDMA、SCDMA、UMTS、LTE、NR或未来网络等无线通信技术。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任意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和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例如传输上行免调度、下行SPS的配置参数,XR数据包。
电子设备200中的处理器210用于读取存储器22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执行图16所示的调度传输方法,电子设备200为图16所示的终端或网络设备。
接下来示例性介绍应用本申请提供的调度传输方法实现的XR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实施例一: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通过预设的周期性时域偏移(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实现XR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从而减小或避免传输周期和到达周期不匹配所产生的时域偏移。其中,每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生效一次,具体为从第一个传输时刻开始,每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后的传输时刻向后延迟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具体示例如下图7-图9所示。
请参见图7,图7示例性示出又一种XR数据包的传输示意图。其中,图7和上图2、图3类似,相同之处在于:XR业务的频率为60Hz,即到达周期T1为16.67ms。不同之处在于图7不仅引入了周期性时域偏移(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即图7中的第二偏移offset2=5ms,而且引入了新的传输周期的取值T2=15ms。
同时,图7也引入了初始偏移,即图7中的第一偏移offset1=5ms,因此相比未引入offset1的传输时刻,引入offset1的图7中,传输时刻均延迟offset1。例如,未引入offset1之前,传输周期中的传输时刻0、传输时刻1、传输时刻2、传输时刻3依次为:0、15ms、30ms、45ms;引入offsett1之后,图7所示的传输周期中,传输时刻0、传输时刻1、传输时刻2、传输时刻3均向后延迟offset1=5ms,即依次为:5ms、20ms、35ms、50ms。
如图7所示,从传输时刻0(即5ms)开始的每N=3个传输周期,第二偏移offset2生效一次,因此相比未引入offset2的传输过程,图7中每N=3个传输周期后的传输时刻均向延迟一个offset2。也就是说,从传输时刻0开始经过i次N=3个传输周期后的传输时刻均向延迟i×offset2。例如,从传输时刻0(即5ms)开始经过1次N=3个传输周期后,下N=3个传输周期内的传输时刻4、传输时刻5和传输机会6均延迟offset2,如引入offset2后的图7中传输时刻4=65+offset2=70ms。
其中,N的取值可以是根据到达周期确定的,即由于每3个到达周期之和(3×16.67=50ms)为整数,因此N=3。而第二偏移offset2可以满足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T2和offset2之和等于N个到达周期T1之和,即满足N×T2+offset2=N×T1,因此offset2=N×T1-N×T2=3×16.67-3×15=5ms。
可选地,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和offset2可以构成一个新的周期:预设周期T0=N×T2+offset2=3×15+5=50ms。该预设周期可以包括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即经过了N+1个传输时刻。其中,预设周期的起始时刻为上述N+1个传输时刻中第一个到达的传输时刻,终止时刻为上述N+1个传输时刻中最后一个到达的传输时刻经过offset2的时刻。例如,对于从初始时刻0开始的第一个预设周期,起始时刻为传输时刻0(即5ms),即初始时刻0经过第一偏移offset1(即5ms)的时刻;终止时刻为传输时刻3(即50ms)经过offset2(即5ms)的时刻(即55ms),也可以理解为是从起始时刻(即5ms)开始后经过N×T2+offset2(即3×15+5=50ms)的时刻(即5+50=55ms)。
对比图2、图3和图7可以看到,图7引入了新的传输周期的取值,并且引入了第二偏移offset2。因此,相比图2,图7中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3、传输机会6、传输机会8未被浪费;并且,相比图3,数据,的传输时延均较小(例如小于或等于5ms),实现了传输周期和到达周期的匹配,用户体验感较好。
对比图4和图7可以看到,虽然第一偏移offset1不变,但是图7引入了新的传输周期的取值,并且引入了第二偏移offset2。因此,就算图4中XR数据包未发生抖动,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4、传输机会6仍被浪费,而图7中这些传输机会均未被浪费,且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均较小(例如小于或等于5ms),用户体验感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调整初始偏移,例如增大第一偏移offset1至10ms,以达到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早于传输机会i对应的传输时刻i至少5ms的期望,从而避免XR数据包发生抖动带来的影响,具体示例如下图8所示。
请参见图8,图8示例性示出又一种XR数据包的传输示意图。其中,相比图7,图8所示的传输过程中,XR数据包可能发生抖动,抖动情况和上图4所示的抖动情况一致,不再赘述。为了避免抖动带来的传输机会被浪费、传输时延增加的问题,期望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早于传输机会i对应的传输时刻i至少5ms,则可以调整第一偏移为offset1=10ms。因此,相比图7所示的传输过程,图8所示的传输时刻均延迟5ms。
对比图4和图8可以看到,虽然XR数据包均发生抖动,且第一偏移offset1保持不变,但是图8引入了新的传输周期的取值以及引入了第二偏移offset2。因此,相比图4,图8中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4、传输机会6未被浪费,并且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早于传输机会i对应的传输时刻i至少5ms,从而减小了XR数据包抖动带来的影响(即传输机会被浪费,传输时延较大),用户体验感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中,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不一定早于传输机会i对应的传输时刻i至少5ms,也可能因为抖动导致早于传输时刻i4ms,也就是说上述5ms仅为期望值,不应构成限定。并且,期望值也可以被设置为其他数值,例如3ms,第一偏移offset1可以被设置为8ms,本申请对期望值和初始偏移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引入新的传输周期的取值,仅引入周期性时域偏移(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具体示例如下图9所示。
请参见图9,图9示例性示出又一种XR数据包的传输示意图。其中,图9和上图5类似,相同之处在于:XR业务的频率为120Hz,即到达周期T1为8.33ms;传输周期T2为8ms,第一偏移offset1=5ms;XR数据包的抖动情况也和上图5的抖动情况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图9引入了周期性时域偏移(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即图9中的第二偏移offset2=1ms。
如图9所示,从传输时刻1(即5ms)开始的每N=3个传输周期,第二偏移offset2生效一次,因此相比图5所示的未引入offset2的传输过程,图9中每N=3个传输周期后的传输时刻均向延迟一个offset2。也就是说,从传输时刻0开始经过i次N=3个传输周期后的传输时刻均向延迟i×offset2。例如,从传输时刻0(即5ms)开始经过1次N=3个传输周期后,下N=3个传输周期内的传输时刻4、传输时刻5和传输时刻6均延迟offset2,如传输时刻4在图5中为37ms,而引入offset2后的图9中传输时刻4=37+offset2=38ms。从传输时刻0开始经过2次N=3个传输周期后,下N=3个传输周期内的传输时刻7、传输时刻8、传输时刻9均向延迟2×offset2,如传输时刻7在图5中为61ms,而引入offset2后的图9中传输时刻7=61+2×offset2=63ms。
其中,N的取值可以是根据到达周期T1确定的,即由于每3个到达周期之和(3×8.33=25ms)为整数(传输周期T2均为整数),因此N=3。而第二偏移offset2可以是根据N、到达周期T1和传输周期T2确定的,可以满足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T2和offset2之和等于N个到达周期T1之和,即满足N×T2+offset2=N×T1,因此offset2=N×T1-N×T2=3×8.33-3×8=1ms。
可选地,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和offset2可以构成一个新的周期:预设周期T0=N×T2+offset2=3×8+1=25ms。该预设周期可以包括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即经过了N+1个传输时刻。其中,预设周期的起始时刻为上述N+1个传输时刻中第一个到达的传输时刻,终止时刻为上述N+1个传输时刻中最后一个到达的传输时刻经过offset2的时刻。例如,对于从初始时刻0开始的第一个预设周期,起始时刻为传输时刻0(即5ms),即初始时刻0经过第一偏移offset1(即5ms)的时刻;终止时刻为传输时刻3(即29ms)经过offset2(即1ms)的时刻(即30ms),也可以理解为是从上述起始时刻(即5ms)开始后经过N×T2+offset2(即3×8+1=25ms)的时刻(即5+25=30ms)。
对比图5和图9可以看到,虽然XR数据包均发生抖动,且第一偏移offset1、传输周期T2均保持不变,但是图9引入了第二偏移offset2。因此,相比图5,图9中传输机会6未被浪费,且数据包6的传输时延(54-53.5=0.5ms)、数据包7的传输时延(63-61.2=1.8ms)、数据包8的传输时延(71-69.5=1.5ms)、数据包9的传输时延(79-77.5=1.5ms)均较小,从而减小了XR数据包抖动带来的影响(即传输机会被浪费,传输时延较大),用户体验感较好。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在具体实现中,传输周期也可以有其他取值,例如到达周期为16.67ms时,传输周期为17ms,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在具体实现中,N也可以有其他取值。当传输周期小于到达周期时,N可以根据到达周期T1、传输周期T2和初始偏移(即第一偏移offset1)确定,即满足下式:
0≤N×T2+offset1-N×T1≤x
也就是说,N满足下式:
其中,T1-T2≤offset1,x为非负数,可选地,x为XR数据包的可容忍等待时延,即到达周期和传输周期的最大可容忍时延。
示例性地,假设到达周期T1=16.67ms,传输周期T=15ms,N、第一偏移offset1和x的取值可以有多种情况。假设x小于5ms,例如为3ms,而T1-T2=1.67ms≤offset1,假设offset1取值为2ms,则N满足max(0.6,1)≤N≤1.2,因此N的取值为1。或者假设x大于或等于5ms,例如为5ms,同时假设offset1取值为4ms,则N满足max(0.6,1)≤N≤2.4,因此N的取值为1或2。或者假设x为5ms,offset1取值为5ms,则N满足max(0,1)≤N≤3,因此N的取值包括1、2和3。或者假设x为5ms,offset1取值为7ms,则N满足max(-1.2,1)≤N≤4.2,因此N的取值包括1、2、3和4。或者假设x为5ms,offset1取值为10ms,则N满足max(-2.99,1)≤N≤6,因此N的取值包括1、2、3、4、5和6,例如上图8中N还可以取值为1、2、4、5或6。
当传输周期大于到达周期时,N可以根据到达周期T1和传输周期T2确定,即满足下式:
N×T2-N×T1≤y
也就是说,N满足下式:
其中,y为非负数,可选地,y为XR数据包的可容忍等待时延,即到达周期和传输周期的最大可容忍时延。
示例性地,假设初始偏移为0ms,传输周期T2=17ms,到达周期T1=16.67ms,N和y的取值可以有多种情况。例如y为2ms,则N满足N≤6.06,因此N的取值包括1、2、3、4、5和6。
或者也可以直接确定N,例如上图7中,N还可以取值为6、9等3的整数倍,或者1、2、4、5等任意一个正整数。或者,XR业务的频率为90Hz时,到达周期T1为11.11ms,N取值为9、18等9的整数倍(9×11.11=100ms,即9个到达周期之和为整数),或者1、3、6、10等任意一个正整数。本申请对N的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在具体实现中,周期性时域偏移(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即上述offset2也可以有其他取值,但要求满足offset2=N×T1-N×T2。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存在offset2小于0的情况,例如到达周期为16.67ms,传输周期为17ms,N为3时,offset2=3×16.67-3×17=-1ms。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在具体实现中,周期性时域偏移(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即上述offset2也可以不在每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即一个预设周期)中的第N+1个传输时刻之后(也可以理解为是两个预设周期之间),例如上图7中,offset2位于第一个预设周期和第二个预设周期之间,即第一个预设周期中的第3个传输时刻(即传输时刻3)之后。offset2可以在每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即一个预设周期)中的N+1个传输时刻中任意一个传输时刻之前或之后,例如上图7中,offset2位于第N个传输时刻之前,即offset1位于第一个预设周期的传输时刻2之前,以及位于第二预设周期的传输时刻5之前。则此时传输时刻0至传输时刻6分别为:5ms、20ms、40ms(即传输时刻1之后经过T2+offset2=15+5=20ms)、55ms(第一个预设周期),70ms、90ms(即传输时刻4之后经过T2+offset2=15+5=20ms)、105ms(第二个预设周期)。
在实施例一所示的传输过程中,引入了周期性时域偏移(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从而减小或避免传输周期和到达周期不匹配所产生的时域偏移,以此实现传输周期和到达周期的匹配。并且,结合引入新的传输周期的取值,调整已有的初始偏移进一步减小XR数据包抖动带来的影响,避免传输机会被浪费,减小传输时延,用户体验感更好。
实施例二: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通过预先配置的周期分组时域偏移(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实现XR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其中,每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生效一次,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包括N个时域偏移量,分别配置给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具体为:从第一个传输时刻开始,每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后的传输时刻向后延迟上述N个时域偏移量,具体示例如下图10-图12所示。
请参见图10,图10示例性示出又一种XR数据包的传输示意图。其中,图10和上图2、图3类似,相同之处在于:XR业务的频率为60Hz,即到达周期T1为16.67ms。不同之处在于图10不仅引入了周期分组时域偏移(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即图10中的offset3、offset4、offset5。
如图10所示,从传输时刻0(即0ms)开始的每N=3个传输周期,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offset3,offset4,offset5}生效一次,因此相比未引入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的传输过程,图10中,从传输时刻0开始的每N=3个传输周期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变为T2+offset3,第二个传输周期变为T2+offset4,第三个传输周期变为T3+offset5。每N=3个传输周期经过了N+1个传输时刻,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中的N个时域偏移量分别对应这N+1个传输时刻中的后N个连续的传输时刻,即N+1个传输时刻中第k个到达的传输时刻延迟offset(k-1)。例如,从传输时刻0(即0ms)开始经过的第一个N=3个传输周期,经过了N+1=4个传输时刻:传输机会0、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2和传输机会3。上述offset3、offset4、offset5依次对应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2和传输机会3,即图10中传输时刻1相比未引入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的传输时刻1(即15ms)延迟offset3(即2ms),即为15+2=17ms;图10中传输时刻2相比未引入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的传输时刻2(即30ms)延迟offset3+offset4=2+2=4ms,即为30+4=34ms;图10中传输时刻3相比未引入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的传输时刻3(即45ms)延迟offset3+offset4+offset5=2+2+1=5ms,即为45+5=50ms。N的取值可参见上图7的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和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可以构成一个新的周期:预设周期T0=N×T2+offset3+offset4+offset5=3×15+2+2+1=50ms。该预设周期可以包括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即经过了N+1个传输时刻。其中,预设周期的起始时刻为上述N+1个传输时刻中第一个到达的传输时刻,终止时刻为上述N+1个传输时刻中最后一个到达的传输时刻。例如,对于从初始时刻0开始的第一个预设周期,起始时刻为传输时刻0(即0ms),终止时刻为传输时刻3(即50ms),也可以理解为是从上述起始时刻(即0ms)开始后经过N×T2+offset3+offset4+offset5=3×15+5=50ms的时刻(即0+50=50ms)。
对比图2、图3和图10可以看到,图10引入了新的传输周期的取值,并且引入了第三偏移offset3、第四偏移offset4和第五偏移offset5。因此,相比图2,图10中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3、传输机会6、传输机会8未被浪费;并且,相比图3,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均较小(例如均小于1ms),实现了传输周期和到达周期的匹配,用户体验感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调整初始偏移,例如设置第一偏移offset1为5ms,以达到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早于传输机会i对应的传输时刻i至少5ms的期望,从而避免XR数据包发生抖动带来的影响,具体示例如下图11所示。
请参见图11,图11示例性示出又一种XR数据包的传输示意图。其中,相比图10,图11所示的传输过程中,XR数据包可能发生抖动,抖动情况和上图4所示的抖动情况一致,不再赘述。为了避免抖动带来的传输机会被浪费、传输时延增加的问题,期望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早于传输机会i对应的传输时刻i至少5ms,则设置第一偏移offset1=5ms,因此,相比图10所示的传输过程,图11所示的传输时刻均延迟offset1(即5ms)。
对比图4和图11可以看到,虽然第一偏移offset1不变,但是图11引入了新的传输周期的取值,并且引入了第三偏移offset3、第四偏移offset4和第五偏移offset5。因此,相比图4,图11中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4、传输机会6未被浪费,并且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早于传输机会i对应的传输时刻i至少5ms,从而减小了XR数据包抖动带来的影响(即传输机会被浪费,传输时延较大),用户体验感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中,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不一定早于传输机会i对应的传输时刻i至少5ms,也可能因为抖动导致早于传输时刻i4ms,也就是说上述5ms仅为期望值,不应构成限定。并且,期望值也可以被设置为其他数值,例如3ms,第一偏移offset1可以被设置为3ms,本申请对期望值和初始偏移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引入新的传输周期的取值,仅引入周期分组时域偏移(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具体示例如下图12所示。
请参见图12,图12示例性示出又一种XR数据包的传输示意图。其中,图12和上图5类似,相同之处在于:XR业务的频率为120Hz,即到达周期T1为8.33ms;传输周期T2为8ms,第一偏移offset1=5ms;XR数据包的抖动情况也和上图5的抖动情况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图12引入了周期分组时域偏移(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即图12中offset3、offset4、offset5。
如图12所示,从传输时刻1(即5ms)开始的每N=3个传输周期,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offset3,offset4,offset5}生效一次,因此相比图5所示的未引入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的传输过程,图12中,从传输时刻0开始的每N=3个传输周期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变为T2+offset3,第二个传输周期变为T2+offset4,第三个传输周期变为T3+offset5。每N=3个传输周期经过了N+1个传输时刻,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中的N个时域偏移量分别对应这N+1个传输时刻中的后N个连续的传输时刻。例如,从传输时刻0(即5ms)开始经过的第一个N=3个传输周期,经过了N+1=4个传输时刻:传输机会0、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2和传输机会3。上述offset3、offset4、offset5依次对应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2和传输机会3,即图12中传输时刻1相比图5所示的传输时刻1(即13ms)延迟offset3(即0.4ms),即为13+0.4=13.4ms;图12中传输时刻2相比图5所示的传输时刻2(即21ms)延迟offset3+offset4=0.4+0.4=0.8ms,即为21+0.8=21.8ms;图12中传输时刻3相比图5所示的传输时刻3(即29ms)延迟offset3+offset4+offset5=0.4+0.4+0.2=1ms,即为29+1=30ms。N的取值可参见上图9的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和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可以构成一个新的周期:预设周期T0=N×T2+offset3+offset4+offset5=3×8+0.4+0.4+0.2=25ms。该预设周期可以包括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即经过了N+1个传输时刻。其中,预设周期的起始时刻为上述N+1个传输时刻中第一个到达的传输时刻,终止时刻为上述N+1个传输时刻中最后一个到达的传输时刻。例如,对于从初始时刻0开始的第一个预设周期,起始时刻为传输时刻0(即5ms),即初始时刻0经过第一偏移offset1(即5ms)的时刻;终止时刻为传输时刻3(即30ms),也可以理解为是从起始时刻(即5ms)开始后经过N×T2+offset3+offset4+offset5=3×8+1=25ms的时刻(即5+25=30ms)。
对比图5和图12可以看到,虽然XR数据包均发生抖动,且第一偏移offset1、传输周期T2均保持不变,但是图12引入了offset3、offset4和offset5。因此,相比图5,图12中传输机会6未被浪费,且数据包6的传输时延(55-53.5=1.5ms)、数据包7的传输时延(63.4-61.2=2.2ms)、数据包8的传输时延(71.8-69.5=2.3ms)、数据包9的传输时延(80-77.5=2.5ms)均较小,从而减小了XR数据包抖动带来的影响(即传输机会被浪费,传输时延较大),用户体验感较好。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在具体实现中,N也可以有其他取值,例如上图11中,N可以直接取值为6、9等3的整数倍,或者1、2、4、5等任意一个正整数。或者,XR业务的频率为90Hz时,到达周期T1为11.11ms,N取值为9、18等9的整数倍(9×11.11=100ms,即9个到达周期之和为整数),或者1、3、6、10等任意一个正整数。本申请对N的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offset3、offset4、offset5还可以有其他取值,例如图12中取值为0.1ms、0.5ms、0.4ms等,本申请对周期分组时域偏移(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包括的N个时域偏移量的取值不作限定,但要求这N个时域偏移量之和为N×T1-N×T2,也是实施例一中的周期性时域偏移(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即上图7-图9所示的第二偏移offset2。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存在这N个时域偏移量之和小于0的情况,例如到达周期为16.67ms,传输周期为17ms,N为3时,这N个时域偏移量之和为3×16.67-3×17=-1,offset3、offset4、offset5可以分别取值为-0.1ms、-0.5ms、-0.4ms。假设初始偏移offset1=0,未使用这N个时域偏移量之前传输时刻0至传输时刻3(即第一个预设周期)分别为:0ms、17ms、34ms、51ms,使用这N个时域偏移量之前传输时刻0至传输时刻3分别为:0ms、16.9ms、33.4ms、50ms。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在具体实现中,周期分组时域偏移(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中的N个时域偏移量,即上述offset3、offset4、offset5也可以不在每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即一个预设周期)中的前N个连续的传输时刻之后,例如上图10中,offset3、offset4、offset5分别位于第一个预设周期中的前3个传输时刻(即传输时刻0、传输时刻1和传输时刻2)之后。这N个时域偏移量中任意一个时域偏移量可以在每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即一个预设周期)中的任意一个传输时刻之前或之后,例如可以均在后N个连续的传输时刻之前,上图10中,offset3、offset4、offset5分别位于传输时刻1、传输时刻2、传输时刻3之前,则此时传输时刻0至传输时刻3分别为:0ms、17ms、34ms、50ms。或者可以部分在传输时刻之前,部分在传输时刻,上图10中,offset3、offset4位于传输时刻0、传输时刻1之前,offset5位于传输时刻2之后,则此时传输时刻0至传输时刻3分别为:2ms、19ms、34ms、50ms。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offset1也可以有其他取值,例如3ms,以辅助上述新引入的周期分组时域偏移(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可选地以及新引入的传输周期的取值,实现传输周期和到达周期的匹配。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在具体实现中,也可以引入其他新的传输周期的取值,例如为到达周期为8.33ms时,传输周期可以设置为7ms,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实施例二所示的传输过程中,引入了周期分组时域偏移(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从而可以减小或者避免传输周期和到达周期不匹配所产生的时域偏移,其中,group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包括配置给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的N个时域偏移量,传输时刻i和到达时刻i的差值(即时延)更加均匀稳定,例如上图12中传输时延均在1-5ms之间,用户体验感更好。并且,结合引入新的传输周期的取值,调整已有的初始偏移进一步减小XR数据包抖动带来的影响,避免传输机会被浪费,减小传输时延。
实施例三: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通过预先配置的周期分组(groupPeriodicity)实现XR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其中,每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groupPeriodicity生效一次,groupPeriodicity包括这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的取值,这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就是说,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XR数据包的传输周期可以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周期性变动的,具体示例如下图13-图15所示。
请参见图13,图13示例性示出又一种XR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其中,图13和上图2、图3类似,相同之处在于:XR业务的频率为60Hz,即到达周期T1为16.67ms。不同之处在于图13还引入了周期分组(groupPeriodicity),即图13中的T21、T22、T23。
如图13所示,从传输时刻1(即0ms)开始的每N=3个传输周期,groupPeriodicity={T21,T22,T23}生效一次,因此相比未引入groupPeriodicity的传输过程,图13中,从传输时刻0开始的每N=3个传输周期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变为T21,第二个传输周期变为T22,第三个传输周期变为T23。groupPeriodicity包括的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之和等于N个到达周期之和,即T21+T22+T23=N×T1。例如,从传输时刻0(即0ms)开始经过的第一个N=3个传输周期,传输机会0和传输机会1之间的传输周期为T21=17ms,传输机会1和传输机会2之间的传输周期为T22=17ms,传输机会2和传输机会3之间的传输周期为T23=16ms。T21+T22+T23=17+17+16=50ms=N×T1=3×16.67。并且,由于周期间隔发生变化,此时传输时刻2不再为传输时刻0(即0ms)后经过15ms的时刻(即0+15=15ms),而是传输时刻0后经过T21的时刻(即0+17=17ms)。类似地,传输时刻2也为传输时刻1后经过T22的时刻(即17+17=34ms),传输时刻3也为传输时刻2后经过T23的时刻(即34+16=50ms)。N的取值可参见上图7的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groupPeriodicity表征的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可以构成一个新的周期:预设周期T0=T21+T22+T23=17+17+16=50ms。该预设周期可以包括groupPeriodicity表征的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这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取值不作限定。其中,预设周期的起始时刻为上述N+1个传输时刻中第一个到达的传输时刻,终止时刻为上述N+1个传输时刻中最后一个到达的传输时刻。例如,对于从初始时刻0开始的第一个预设周期,起始时刻为传输时刻0(即0ms),终止时刻为传输时刻3(即50ms),也可以理解为是从上述起始时刻(即0ms)开始后经过T21+T22+T23=17+17+16=50ms的时刻(即0+50=50ms)。
对比图2、图3和图13可以看到,图13引入了T21、T22和T23。因此,相比图2,图13中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3、传输机会6、传输机会8未被浪费;并且,相比图3,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均较小(例如均小于1ms),实现了传输周期和到达周期的匹配,用户体验感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调整初始偏移,例如设置第一偏移offset1为5ms,以达到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早于传输机会i对应的传输时刻i至少5ms的期望,从而避免XR数据包发生抖动带来的影响,具体示例如下图14所示。
请参见图14,图14示例性示出又一种XR数据包的传输示意图。其中,相比图13,图14所示的传输过程中,XR数据包可能发生抖动,抖动情况和上图4所示的抖动情况一致,不再赘述。为了避免抖动带来的传输机会被浪费、传输时延增加的问题,期望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早于传输机会i对应的传输时刻i至少5ms,则设置第一偏移offset1=5ms,因此,相比图13所示的传输过程,图14所示的传输时刻均延迟offset1(即5ms)。
对比图4和图14可以看到,虽然第一偏移offset1不变,但是图14引入了T21、T22和T23。因此,相比图4,图14中传输机会1、传输机会4、传输机会6未被浪费,并且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早于传输机会i对应的传输时刻i至少5ms,从而减小了XR数据包抖动带来的影响(即传输机会被浪费,传输时延较大),用户体验感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中,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不一定早于传输机会i对应的传输时刻i至少5ms,也可能因为抖动导致早于传输时刻i4ms,也就是说上述5ms仅为期望值,不应构成限定。并且,期望值也可以被设置为其他数值,例如3ms,第一偏移offset1可以被设置为3ms,本申请对期望值和初始偏移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
请参见图15,图15示例性示出又一种XR数据包的传输示意图。其中,图15和上图5类似,相同之处在于:XR业务的频率为120Hz,即到达周期T1为8.33ms,第一偏移offset1=5ms;XR数据包的抖动情况也和上图5的抖动情况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图15引入了周期分组(groupPeriodicity),即图15中的T21、T22和T23。
如图15所示,从传输时刻0(即5ms)开始的每N=3个传输周期,groupPeriodicity={T21,T22,T23}生效一次,因此相比图5所示的未引入groupPeriodicity的传输过程,图15中,从传输时刻1开始的每N=3个传输周期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变为T21,第二个传输周期变为T22,第三个传输周期变为T23。groupPeriodicity包括的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之和等于N个到达周期之和,即T21+T22+T23=N×T1。例如,从传输时刻0(即5ms)开始经过的第一个N=3个传输周期,传输机会0和传输机会1之间的传输周期为T21=8.4ms,传输机会1和传输机会2之间的传输周期为T22=8.4ms,传输机会2和传输机会3之间的传输周期为T23=8.2ms。T21+T22+T23=8.4+8.4+8.2=25ms=N×T1=3×8.33。并且,由于周期间隔发生变化,此时传输时刻1不再为传输时刻0(即5ms)后经过8ms的时刻(即5+8=13ms),而是传输时刻0后经过T21的时刻(即5+8.4=13.4ms)。类似地,传输时刻2也为传输时刻1后经过T22的时刻(即13.4+8.4=21.8ms),传输时刻3也为传输时刻2后经过T23的时刻(即21.8+8.2=30ms)。N的取值可参见上图9的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groupPeriodicity表征的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可以构成一个新的周期:预设周期T0=T21+T22+T23=8.4+8.4+8.2=25ms。该预设周期可以包括groupPeriodicity表征的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这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取值不作限定。该预设周期可以包括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即经过了N+1个传输时刻。其中,预设周期的起始时刻为上述N+1个传输时刻中第一个到达的传输时刻,终止时刻为上述N+1个传输时刻中最后一个到达的传输时刻。例如,对于从初始时刻0开始的第一个预设周期,起始时刻为传输时刻0(即5ms),即初始时刻0经过第一偏移offset1(即5ms)的时刻;终止时刻为传输时刻3(即30ms),也可以理解为是从上述起始时刻(即5ms)开始后经过T21+T22+T23=8.4+8.4+8.2=25ms的时刻(即5+25=30ms)。
对比图5和图15可以看到,虽然XR数据包均发生抖动,且第一偏移offset1保持不变,但是图15引入了T21、T22和T23。因此,相比图5,图15中传输机会6未被浪费,且数据包6的传输时延(55-53.5=1.5ms)、数据包7的传输时延(63.4-61.2=2.2ms)、数据包8的传输时延(71.8-69.5=2.3ms)、数据包9的传输时延(80-77.5=2.5ms)均较小,从而减小了XR数据包抖动带来的影响(即传输机会被浪费,传输时延较大),用户体验感较好。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T21、T22、T23还可以有其他取值,例如图13中取值为18ms、15ms、17ms等,本申请对周期分组(groupPeriodicity)包括的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的取值不作限定,但要求这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之和为N×T1。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在具体实现中,N也可以有其他取值,例如上图13中,N还可以取值为6、9等3的整数倍,或者2、4、5等任意一个正整数。或者,XR业务的频率为90Hz时,到达周期T1为11.11ms,N取值为9、18等9的整数倍(9×11.11=100ms,即9个到达周期之和为整数),或者1、3、6、10等任意一个正整数。本申请对N的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在实施例三所示的传输过程中,通过引入周期分组(groupPeriodicity)实现为每N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内的每个传输机会独立配置传输周期,以此实现传输周期和到达周期的匹配。并且,结合引入新的传输周期的取值,调整已有的初始偏移进一步减小XR数据包抖动带来的影响,避免传输机会被浪费,减小传输时延,用户体验感更好。
上述以发送设备基于配置好的传输周期发送数据为例进行说明,但可以理解的是,接收设备是和发送设备协商好上述传输周期后,也会基于上述传输周期接收数据。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XR业务的XR数据包,在具体实现中,待传输的数据也可以是其他周期性到达的业务的数据,还可以是其他非周期性到达的业务的数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传输周期、传输时刻的单位(即ms),在具体实现中,单位还可以是符号(symbol),例如,子载波间隔为15千赫兹(kHz)时,1ms可以传输14个符号,因此上图15中第一周期间隔为8ms,可以理解为是第一周期间隔为8×14个符号,上图15中传输时刻0为5ms,可以理解为是传输时刻0所在位置为第5×14个符号所在位置,也可称为传输时刻0的起始符号为第5×14个符号。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1ms可以传输2×14个符号,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1ms可以传输4×14个符号,传输周期和传输时刻的单位换算过程和上述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一致,不再赘述。或者,单位还可以是时隙(slot),本申请对具体单位不作限定。
基于上图1-图15所示实施例,接下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度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和网络设备。终端可以是图1所示XR设备110或第一设备120,网络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30。不限于此,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XR设备110和第一设备120,XR设备110执行的步骤和终端执行的步骤一致,第一设备120执行的步骤和网络设备执行的一致。或者,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第一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30,第一设备120执行的步骤和终端执行的步骤一致,网络设备130执行的步骤和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一致。
请参见图16,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101: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
具体地,S101为可选的步骤。
S102:网络设备和终端基于传输周期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信息可以包括配置授权(即免调度)传输的第一配置参数,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配置授权传输的至少两个传输周期的取值,这两个传输周期的取值不同,这两个传输周期位于M-1个连续的传输周期(即M个连续的传输时刻)中。可选地,M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可选地,配置授权传输包括T个传输时刻,T大于M,T个传输时刻中第i个传输时刻和第i+1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等于第i+M-1个传输时刻和第i+M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i为非负整数。
可选地,每M-1个连续的传输周期为一个预设周期。配置授权传输包括至少两个预设周期,每个预设周期中相同位置的数据包的发送时刻相同,其中该相同位置的数据包的发送时刻是相对每个预设周期的第1个传输时刻的。
可选地,传输周期可以为配置授权传输的传输周期,则S102可以为终端基于传输周期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网络设备基于传输周期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其中,该传输周期可以按照第一配置参数指示的信息取值。
上述配置授权传输的传输周期的示例可参见上7-图15所示的传输周期,其中M-1即为上述N。
可选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第一周期值和第一偏移量。第一周期值的示例可参见上图7-图9所示的T2,第一偏移量的示例可参见上图7-图9所示的第二偏移offset2。第一偏移量即为上述说明的周期性时域偏移(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可选地,第一偏移量可以配置给一个预设周期中的一个传输周期,即该传输周期的取值为第一周期值和第一偏移量之和,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的说明,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第一周期值和M-1个偏移量。第一周期值的示例可参见上图10-图12所示的T2,M-1个偏移量的示例可参见上图10-图12所示的{offset3,offset4,offset5}。M-1个偏移量即为上述说明的周期性时域偏移(periodicalTimeDomainOffset),可选地,M-1个偏移量可以配置给一个预设周期中的M-1个传输周期,其中第k个传输周期的取值为第一周期值和M-1个偏移量中的第k个偏移量之和,第k个偏移量是M-1个偏移量中对应第k个传输周期的偏移量,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二的说明,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M-1个周期值。M-1个周期值的示例可参见上图13-图15所示的{T21,T22,T23}。M-1个周期值即为上述说明的周期分组(groupPeriodicity),可选地,M-1个周期值可以分别为一个预设周期中的M-1个传输周期的取值,其中第k个传输周期的取值为M-1个周期值中的第k个周期值,第k个周期值是M-1个周期值中对应第k个传输周期的周期值,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三的说明,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一配置参数可以是根据业务数据包的周期(例如XR数据包的到达周期)和实际情况协商确定的,以此实现业务数据包的周期和传输周期的匹配,避免传输机会被浪费,减小传输时延。例如上述实施例一中,图8中到达周期T1=16.67ms,传输周期T2=15ms,第一偏移offset1=5ms,第二偏移offset2=5ms;而图9中到达周期T1=8.33ms,传输周期T2=8ms,第一偏移offset1=5ms,第二偏移offset2=1ms。或者,上图7和上图8虽然到达周期T1、传输周期T2均相同,但是由于图8考虑到了XR数据包抖动带来的影响,因此为了达到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早于传输机会i对应的传输时刻i至少5ms的期望,第一偏移offset1在图8中比在图7中增大了5ms,即为10ms。传输过程的示例可参见上图7-图15,本申请对确定上述参数的取值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配置授权传输的其他配置参数,例如包括配置的上行传输资源、MCS等级、MIMO等参数。若配置授权传输的传输方式为type1,则配置信息可以是用于配置上行免调度的RRC信令。若配置授权传输的传输方式为type2,则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用于配置上行免调度的RRC信令和用于激活上行免调度传输的DCI。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信息可以包括SPS传输的第二配置参数,第二配置参数用于指示SPS传输的至少两个传输周期的取值,这两个传输周期的取值不同,这两个传输周期为D-1个传输周期(即D个传输时刻)中的任意两个传输周期。可选地,D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可选地,传输周期可以为SPS传输的传输周期,则S102可以为网络设备基于传输周期向终端发送数据,终端基于传输周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其中,该传输周期可以按照第二配置参数指示的信息取值。
可选地,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SPS传输的其他配置参数,例如CS-RNTI、配置的下行传输资源等。可选地,配置信息可以是PDCCH,例如用于激活SPS的经过CS-RNTI加扰的PDCCH,指示新数据传输的PDCCH等。
第二配置参数的说明和上述第一配置参数的说明类似,不再赘述。具体示例可参见上图7-图15所示实施例。
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在具体实现中,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周期性传输的配置参数。
在图16所示的方法中,可以通过配置信息来配置周期性传输的传输周期,以使传输时刻i晚于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为非负整数),并且可以使这两个时刻的差值较小,即实现业务数据包的周期和传输周期的匹配,匹配的示例可参见上图7-图15所示实施例,从而避免周期性的传输机会被浪费,减小传输时延,提升用户体验感。
不限于上述示例的情况,在具体实现中,i也可以为正整数,即传输时刻i从传输时刻1开始,类似地,传输机会i也从传输机会1开始,数据包i和数据包i的到达时刻i也从数据包1和数据包1的到达时刻1开始。或者,i还可以为大于1的正整数,即传输时刻i从传输时刻2开始,本申请对i的取值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地,一个预设周期可以包括M个传输时刻,其中第k个传输时刻可以理解为是按照到达时刻的先后顺序排列的第k个。一个预设周期也包括M-1个时间间隔,其中第j个时间间隔可以理解为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第j个。本申请对k和j的取值也不作限定。例如对应上述i为非负整数的情况,k的取值范围可以是[0,M-1],j的取值范围可以是[0,M-2]。或者对应上述i为正整数的情况,k的取值范围可以是[1,M],j的取值范围可以是[1,M-1]。其他情况类似,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j的取值改变后,确定配置授权传输的第Y个传输时刻的根据也会随着j发生变化。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22)
1.一种调度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配置授权传输的第一配置参数,其中,
所述配置授权传输包括至少M个传输时刻,所述M个传输时刻对应M-1个时间间隔,所述M-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所述M个传输时刻中2个连续的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所述M-1个时间间隔包括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同,所述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
基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至少M个传输时刻发送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周期值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偏移量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取值为所述第一周期值,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为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一偏移量之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周期值的第三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二偏移量和第三偏移量的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取值为所述第一周期值和所述第二偏移量之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为所述第一周期值和所述第三偏移量之和,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M-1个偏移量,所述M-1个偏移量包括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所述M-1个偏移量用于确定所述M-1个时间间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第五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第六指示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M-1个时间间隔的取值。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授权传输包括T个传输时刻,T大于M,所述T个传输时刻中第i个传输时刻和第i+1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等于第i+M-1个传输时刻和第i+M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i为非负整数。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1个时间间隔之和是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数据包的周期确定的。
10.一种调度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配置授权传输的第一配置参数,其中,
所述配置授权传输包括至少M个传输时刻,所述M个传输时刻对应M-1个时间间隔,所述M-1个时间间隔中任意一个时间间隔为所述M个传输时刻中2个连续的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所述M-1个时间间隔包括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同,所述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
基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至少M个传输时刻接收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周期值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偏移量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取值为所述第一周期值,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为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一偏移量之和。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周期值的第三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二偏移量和第三偏移量的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取值为所述第一周期值和所述第二偏移量之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取值为所述第一周期值和所述第三偏移量之和,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不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M-1个偏移量,所述M-1个偏移量包括所述第二偏移量和所述第三偏移量,所述M-1个偏移量用于确定所述M-1个时间间隔。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第五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第六指示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M-1个时间间隔的取值。
16.如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授权传输包括T个传输时刻,T大于M,所述T个传输时刻中第i个传输时刻和第i+1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等于第i+M-1个传输时刻和第i+M个传输时刻的时间间隔,i为非负整数。
18.如权利要求10-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1个时间间隔之和是根据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业务数据包的周期确定的。
1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0-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或权利要求10-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或权利要求10-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2/079083 WO2022184141A1 (zh) | 2021-03-04 | 2022-03-03 | 调度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416539 | 2021-03-04 | ||
CN202110241653 | 2021-03-0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38174A true CN115038174A (zh) | 2022-09-09 |
Family
ID=83118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59910.9A Pending CN115038174A (zh) | 2021-03-04 | 2021-04-01 | 调度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038174A (zh) |
WO (1) | WO2022184141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98799A1 (zh) * | 2021-12-03 | 2023-06-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WO2024199073A1 (zh) * | 2023-03-27 | 2024-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792815B2 (en) * | 2021-06-25 | 2023-10-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for extended reality |
CN116155466B (zh) * | 2023-01-17 | 2023-10-27 | 南京星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 多载波传输的定时方法、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35514B (zh) * | 2018-01-12 | 2023-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确定传输机会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US10904909B2 (en) * | 2018-01-23 | 2021-01-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me domain grant-free PUSCH resource allocation |
US11540312B2 (en) * | 2018-09-25 | 2022-12-27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multiple active configurations of configured gra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
US12022483B2 (en) * | 2018-09-27 | 2024-06-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ynamic and flexible configurations for configured grants |
MX2021004866A (es) * | 2018-11-01 | 2021-06-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anejo de la desalineacion entre la llegada de datos criticos para la transmision y las ocasiones de transmision de una concesion configurada. |
CN111294139A (zh) * | 2018-12-06 | 2020-06-1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授权的确认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US20220132555A1 (en) * | 2019-02-15 | 2022-04-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Bundling for a configured grant or assign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1770577B (zh) * | 2019-03-30 | 2023-1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确定传输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
WO2021003373A1 (en) * | 2019-07-03 | 2021-01-07 | Apple Inc. | Time-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onfigured grant transmissions in new radio systems |
CN112242888B (zh) * | 2019-07-17 | 2023-08-08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多个配置授权调度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2021
- 2021-04-01 CN CN202110359910.9A patent/CN115038174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3-03 WO PCT/CN2022/079083 patent/WO202218414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98799A1 (zh) * | 2021-12-03 | 2023-06-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WO2024199073A1 (zh) * | 2023-03-27 | 2024-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184141A1 (zh) | 2022-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038174A (zh) | 调度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
EP3372007B1 (en) | Scheduling ues with mixed tti length | |
US20200383004A1 (en) | Traffic burst awarenes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US10256878B2 (en) | Method, wireless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nducting a multiple station beam refinement protoc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US20200205105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on of Wireless User Devices with Cellular and Wi-Fi Interfaces | |
AU2023274127A1 (en) | Sharing HARQ processes by multiple configured grants resources | |
CN107852222B (zh) | 通过频率分集进行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 |
JP2024509378A (ja) | ワイヤレスシステムの非同期チャネルアクセス制御 | |
Struye et al. | Towards ultra-low-latency mmwave wi-fi for multi-user interactive virtual reality | |
US20240107476A1 (en) | Supporting Inter-Media Synchron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US20220078843A1 (en) | Wideband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availability assessment | |
CN108476517B (zh) | 指示周期性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 |
EP4319416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JP2018517349A (ja) |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
WO2023151030A1 (en) |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extended reality traffic | |
WO2024065626A1 (en) | Devices,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s | |
US11889447B2 (en) | Supporting inter-media synchron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WO2024026847A1 (en) | Optimized uplink transmission with ue assisted information | |
WO2023226022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a power saving mechanism for xr traffic | |
WO2023193153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s | |
WO2024007322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g configurations in a full duplex system | |
EP4255017A1 (e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WO2024000484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s | |
JP7155399B2 (ja) | 装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WO2023011625A1 (zh) | 一种信号收发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