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8053A - 出行提醒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出行提醒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8053A
CN115038053A CN202111608202.0A CN202111608202A CN115038053A CN 115038053 A CN115038053 A CN 115038053A CN 202111608202 A CN202111608202 A CN 202111608202A CN 115038053 A CN115038053 A CN 115038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user
travel
authoriza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82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38053B (zh
Inventor
姚伟娜
舒昌文
董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82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80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8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8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8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8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出行提醒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领域。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法,在检测到电子设备运行第一应用或检测到第二应用中第一出行服务对应的界面被打开,则判断是否显示第N次引导信息,以供用户进行授权操作,以供特定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建立授权对象与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之间的授权关系;当检测到授权完成后,电子设备根据授权关系和授权对象从特定应用对应的服务器获取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并根据所获取到的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在电子设备上显示出行提醒。这样,可以及时提醒用户进行授权操作,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在授权后获取用户的出行信息,进而为用户提供准确且及时的出行提醒。

Description

出行提醒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行提醒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完成很多事情,如发送邮件、网上订购火车票等。通常购票网站在用户订购了火车票后,会向用户推送短信提醒,以避免用户错过行程。通过短信提醒的方式,存在短信内容缺省,如短信仅提示有出行的时间。或者用户未在发车前接收到短信提醒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其他提醒方式提醒用户的出行。
然而,采用其他的提醒方式,需要获得用户授权后去获取用户的行程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化的出行提醒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在一些场景中,用户通过火车票订购应用(如“携程旅游”应用)订购火车票,火车票订购应用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向用户的电子设备发送订购短信,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订购短信进行出行提醒,但是,基于短信的出行提醒存在提醒不及时,或者提醒不准确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为用户提供授权引导的提醒,以供用户进行授权操作,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在用户授权操作后,从查询火车票信息的应用(如“铁路12306”应用)的服务器处获取用户的火车出行的详细信息,进而可以基于用户的火车出行的详细信息为用户提供准确且及时的出行提醒。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出行提醒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运行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第一应用的类型为第一出行类应用,第二应用的类型与第一应用的类型不同,第二应用支持的服务包括第一出行服务;若检测到电子设备运行第一应用或检测到电子设备运行第二应用且第二应用中的出行服务对应的界面被打开,则判断是否执行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操作,引导信息用于引导电子设备的用户进行授权操作,以供特定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建立授权对象与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之间的授权关系,N为大于0的整数,授权对象包括用户在电子设备对应的服务器中的用户账号或电子设备的标识,特定应用用于查询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若确定执行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操作,则显示引导信息;在授权关系建立完成后,电子设备根据授权关系和授权对象从特定应用对应的服务器获取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并根据所获取到的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在电子设备上显示出行提醒。
这样,电子设备根据检测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的运行情况,可以确定用户是否具有出行的计划,例如,第一出行类应用为火车出行的类型,该第一应用如:铁路12306。该第二应用如为综合类应用(第一出行服务如火车出行服务),如:携程旅游、美团、去哪儿等应用。该特定应用用户查询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如第一出行类为火车出行,该特定应用可以为铁路12306,如第一出行类为飞机出行,该特定应用可以为航旅纵横应用。当电子设备(如手机)检测到运行第一应用(如铁路12306)或者打开了第二应用中第一出行服务对应的界面(如携程旅游应用中的火车出行的界面),从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如打开铁路12306或者打开了携程旅游应用中的火车出行页面的操作),进而确定用户具有出行计划,在用户有出行计划的时刻显示授权提醒,使得授权提醒的时机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提高了授权提醒的准确性。进一步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授权操作,以使特定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如铁路12306的服务器)建立授权对象(如荣耀账号或者手机的标识)与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如用户在铁路12306的用户账号)之间的授权关系,电子设备通过该授权关系可以及时从特定应用对应的服务器获取用户的第一出行类(如火车出行)的出行信息,便于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及时为用户提供准确且及时的出行提醒,避免用户错过行程。
根据第一方面,判断是否执行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操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检测到授权对象与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之间不存在授权关系。这样,在判断是否执行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操作之前,检测到授权对象与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之间不存在授权关系,可以避免出现在授权对象与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之间存在授权关系时依然显示引导信息的问题,可以避免在不合适的时机显示引导信息,打扰用户。
根据第一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电子设备对应的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授权完成的完成信息,终止显示该引导信息。这样,电子设备可以及时终止显示引导信息,如,以通知的方式显示引导信息,则手机接收到手机对应的服务器(如荣耀服务器,也称荣耀平台)发送的完成信息,手机消除界面显示的该通知信息(即引导信息)。可以减少消息的推挤,避免打扰用户查看其他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在显示引导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电子设备运行第三应用或检测到电子设备运行第三应用且第三应用中的出行服务对应的界面被打开,则检测授权对象与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之间是否存在授权关系,第三应用的类型为第一出行类应用,或第三应用的类型与第一应用的类型不同且第三应用支持的服务包括第一出行服务;检测到授权对象与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之间存在授权关系,则电子设备不会再次显示引导信息。这样,在授权对象与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之间存在授权关系后,即时打开同类型的其他应用或打卡第一出行服务对应的界面时,也不会再一次显示引导信息,可以避免引导信息的频繁显示,避免打扰用户。例如,第一应用为铁路12306应用,当检测到手机打开携程应用中的火车出行服务的界面,手机确定授权对象(如用户在荣耀平台的用户账号)与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用户在铁路12306的用户账号)之间存在授权关系,此时手机不会再一次显示授权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判断是否执行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操作,包括:获取第N-1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刻与第一时刻之间的差值,第一时刻为检测到电子设备运行第一应用的时刻或检测到电子设备运行第二应用且第二应用中的出行服务对应的界面被打开的时刻;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用于指示第N-1次显示引导信息与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长;若确定差值大于或等于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则确定执行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操作。这样,当差值大于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时,显示引导信息,避免相邻两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间隔短,降低显示引导信息对用户的打扰。在一个示例中,当确定差值小于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则返回执行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运行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的步骤,也即仅在满足差值大于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时,显示引导信息,而在其他时刻不显示引导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在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显示所述引导信息的累计次数;根据累计次数,确定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这样,相邻两次显示引导信息的间隔时长与显示引导信息的累计次数相关,而不是采用相同的预设间隔时长,使得确定的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根据第一方面,根据累计次数,确定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包括:获取累计次数与预设的固定时长之间的第一积值;将第一积值作为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其中,第0个预设时长间隔为0。随着累计次数的增加,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增长,也即随着累计次数的增加,增长了相邻两次显示引导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避免打扰用户。
根据第一方面,方法还包括:获取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刻;将存储的第N-1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刻更新为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刻;将存储的累计次数的值加1。每当显示一次引导信息,即存储显示引导信息的时刻以及累计次数,以便后续可以快速判断是否显示下一次引导信息,提高判断速度。
根据第一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在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后,响应于用户的忽略操作,将接收到忽略操作的时刻作为第N-1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刻,忽略操作用于指示忽略引导信息。当用户对引导信息进行忽略操作后,更新存储的显示引导信息的时刻,增长了下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间隔时长,减少了引导信息的显示的次数,进一步减少显示引导信息的次数,避免打扰用户。例如,若存储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为T1,在显示了23小时后用户对卡片(该卡片包括引导信息)进行了忽略操作(如左滑该卡片),手机确定的预设间隔时长为24小时,若手机不对存储的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进行更新,那么经过1小时后,当手机再次检测到电子设备是否运行第一应用或检测到运行第二应用且第二应用中的出行服务对应的界面被打开,且手机检测到授权对象与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之间不存在授权关系,该引导信息将再一次被展示,会出现频繁展示该引导信息的情况,而将接收到忽略操作的时刻作为第N-1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刻,则会增加相邻两次展示引导时间的间隔,进而避免了频繁显示引导信息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判断累计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若确定累计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取消所述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通过预设的次数阈值,当累计次数达到该次数阈值,取消显示引导信息,多次显示的引导信息,表明用户没有引导授权的意愿,此时取消显示引导信息,不对用户进行打扰,使得授权引导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根据第一方面,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为预设的固定时长。相邻两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间隔相同,使得显示引导信息规律。
根据第一方面,在将第一积值作为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检测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是否超过预设的间隔阈值;若检测到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超过间隔阈值,则将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置为间隔阈值。预设间隔时长超过间隔阈值后,将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置为间隔阈值,可以避免长时间不进行授权提醒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的授权操作,检测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是否处于登录状态;当检测到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处于登录状态,则跳转至授权页面,以供用户进行同意授权操作或进行取消授权的操作。这样,当用户进行授权操作后,跳转至授权页面,便于用户进行同意授权或取消授权的操作,提高用户操作的灵活性。
根据第一方面,在判断是否执行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操作之前:获取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显示方式,该显示方式的类型包括:卡片和/或通知。这样,显示引导信息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其中任一显示方式,显示灵活。也可以同时采用两种显示方式同时显示引导信息,增加引导信息被用户看到的概率,避免用户错过该引导信息的引导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上,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出行提醒的方法。
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出行提醒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示例性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示例性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行提醒的方法时内部模块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图4为示例性示出的显示引导信息的示意图;
图5为示例性示出的显示的引导信息以及忽略引导信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仅是电子设备的一个范例,并且电子设备1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1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电子设备100的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情景感知模块,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业务呈现模块,图库,WLAN,蓝牙,音乐,游戏,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活动管理器等。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Wi-Fi驱动,蓝牙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等。
可以理解的是,图2示出的软件结构中的层以及各层中包含的部件,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层,以及每个层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火车出行网站在用户订购了火车票之后,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提醒用户出行,但是,受到通信的影响,如,通信信号差,导致短信不能及时到达用户手机,或者,短信提醒的内容缺省,如短信中仅包含火车出行时间,或者仅包括出行目的地的提醒内容。故手机还需要采用其他方式提醒用户的行程,其他方式提醒需要通过用户授权获取该用户的行程信息,若用户未授权,手机不能获取到用户行程,不能进行出行提醒。可见,手机需要及时提醒用户授权获取行程信息,以便采用其他方式提醒用户出行。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行提醒的方法,以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及时获得用户授权,进而获取用户的行程信息,提高用户出行提醒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平板、智能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等。
图3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手机执行该出行提醒的方法时内部模块之间的交互示意图。该出行提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向情景感知模块注册应用生命周期围栏。
示例性地,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可以是系统应用,该系统应用可以不对用户可见。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可以在手机初始化时,自行启动。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在启动后,可以向情景感知模块发起注册应用生命周期围栏的指示,该情景感知模块响应于业务逻辑处理模块的注册指示,注册应用生命周期围栏。
可选地,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向情景感知模块注册第一类出行类应用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还可以注册第一出行服务的的生命周期围栏,该第一出行服务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用于监测支持第一出行服务的应用被启动且用于监测第一出行服务对应的界面被打开。可选地,第一出行服务可以是火车出行服务、汽车出行服务等,本示例中第一出行服务以火车出行服务为例。第一出行类应用可以是火车出行类的应用,例如,“铁路12306”应用、“智行火车票”、“高铁管家”等应用。该包括第一出行服务(如火车出行服务)的应用可以是包含出行查询、购票页面的应用,例如,“飞猪旅游”、“携程旅游”等。也即,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可以注册多个应用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例如,注册“铁路12306”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注册“飞猪旅游”的应用中火车页面的生命周期围栏等。
在一个示例中,在执行步骤301之前,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还可以检测用户在特定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用户账号与用户在电子设备对应的服务器(也可以称为用户服务平台)中的用户账号之间是否存在授权关系。示例性地,用户服务平台可以是荣耀服务器。特定应用用于查询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例如,若第一出行类为火车出行,该特定应用可以为“铁路12306以应用,若第一出行类为飞机出行,该特定应用可以为“航旅纵横”应用。可选地,本示例中第一出行类以火车出行为例,该特定应用可以是“铁路12306”,该“铁路12306”应用可以查询到用户的火车票,如用户在携程应用上订购的火车票,可以通过铁路12306应用查询到该火车票。需要说明的是,后文中特定应用对应的服务器也称为特定服务器,用户在电子设备对应的服务器中的用户账号也称为用户服务平台账号。可选地,第一应用可以与特定应用相同。
若查询结果指示用户的特定服务器的账号(也即为用户在特定服务器的用户账号,在后文中也称为特定应用账号)与用户服务平台账号之间不存在绑定关系,则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执行步骤301,并存储该查询结果。若查询结果指示用户的特定服务器的账号与用户服务平台账号之间的存在绑定关系,则业务逻辑处理模块结束流程。
可选地,本示例中手机可以通过用户服务平台账号与用户的特定服务器的账号之间的绑定关系,从特定服务器调用特定功能(如查询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
在指示注册应用生命周期围栏之前,先检测用户的特定服务器的账号与用户服务平台账号之间是否存在绑定关系(即授权关系),若存在绑定关系则结束流程,从而避免错误地对用户进行授权提醒。
步骤302:情景感知模块检测到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则执行步骤303。
示例性地,情景感知模块注册应用生命周期围栏后,可以持续检测第一出行类应用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是否触发。情景感知模块可以利用包名判断手机是否启动了第一出行类应用。可选地,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可以通过注册指示(或称为订阅指示)将指定包名(即包括第一出行类应用的包名)发送情景感知模块,当情景感知模块检测到指定包名,则情景感知模块确定检测到第一出行类应用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例如,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可以通过注册指示将“铁路12306”、“智行火车票”、“高铁管家”等应用的包名作为指定包名,情景感知模块实时检测每个被启动的应用的包名,当检测到出现任一指定包名,则确定检测到注册的第一出行类应用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二应用可以是综合类应用,不仅包含第一出行服务,还包括其他非出行服务,第二应用如:美团应用、携程应用、支付宝(其包含出行服务如火车票机票,也包含非出行服务如收付款服务)等。情景感知模块可以通过包名和activity名,检测第一出行服务的的生命周期围栏是否触发。其中,activity是安卓系统中的应用程序中的组件,综合类应用中不同页面具有不同的activity名,故可以通过activity名识别不同功能页面(如买菜页面、购买火车票页面等),从而可以检测到综合类应用中的出行服务对应的界面是否被打开。
举例来说,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可以通过注册指示将指定包名发送至情景感知模块,该指定包名包括:火车出行类的应用包名以及包含火车出行服务(即第一出行服务)的综合类应用的包名。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还可以通过注册指示将指定的activity名发送至情景感知模块,指定的activity名包括综合类应用中火车出行服务对应界面的activity名。当用户启动携程应用时,情景感知模块可以获取到该应用的包名A,将包名A与指定包名进行比对,若包名A与指定包名不相同,则情景感知模块确定应用生命周期围栏未被触发。若包名A与指定包名相同,情景感知模块判断该包名A是否属于综合类应用的包名,若确定包名A属于第一出行类应用的包名,则情景感知模块确定检测到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若确定包名A属于综合类应用的包名,则获取当前页面的activity名,若用户点击了携程应用中的火车票购买页面,该情景感知模块监测到activity名与指定的activity名相同,则确定第一出行服务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
本示例中,当包名与指定包名相同,若检测到包名属于第一出行类应用的包名时,该情景感知模块确定第一出行类应用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若检测到包名属于综合类应用的包名且activity名与指定的activity名相同时,该情景感知模块确定第一出行服务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情景感知模块可以通过包名和activity名共同监测电子设备是否运行包括第一出行服务的应用,可以避免应用生命周期围栏的误触发,提高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运行该包括第一出行服务的应用的准确性。且结合了包名的方式检测应用生命周期围栏是否触发,若确定包名属于出行类应用的包名,则不进行后续判断,减少了判断的步骤,提高检测的速度。
在另一个示例中,情景感知模块也可以只通过activity名对包括第一出行服务的应用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进行监测。
步骤303:情景感知模块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指示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
示例性地,当情景感知模块检测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则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上报该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事件。
步骤304: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检测到用户的特定应用账号与用户服务平台账号之间未绑定。
在一个示例中,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可以向用户服务平台发起查询请求,查询用户的特定应用账号(即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与用户服务平台账号(即用户在电子设备对应的服务器中的用户账号)之间是否存在绑定关系。该用户服务平台响应于查询请求,查询用户的特定服务器的账号与用户服务平台账号之间是否存在绑定关系,获得查询结果。该用户服务平台将查询结果返回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若该查询结果指示用户的特定服务器的账号与用户服务平台账号之间不存在绑定关系,则可以执行后续的授权引导的操作(如执行步骤305)。若该查询结果指示用户的特定服务器的账号(如铁路12306服务器的账号)与用户服务平台账号之间存在绑定关系,则业务逻辑处理模块结束流程。
本示例中,通过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校验用户的特定服务器的账号与用户服务平台账号之间是否存在绑定关系,避免进行后续无效的提醒,打扰用户。
在一个示例中,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检测到用户的特定服务器的账号与用户服务平台账号之间不存在绑定关系后,可以执行步骤305。在另一个示例中,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检测到用户的特定服务器的账号与用户服务平台账号之间不存在绑定关系后,执行步骤3041。下面将对两种情况进行分别说明。
情况1:在执行步骤304之后,执行步骤305。
步骤305: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发送用于指示业务呈现模块显示引导信息的展示指示。
示例性地,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向业务呈现模块发送用于指示业务呈现模块显示引导信息的展示指示。该展示指示中可以携带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用于指示绑定特定应用的信息。例如,引导信息包括跳转至授权相关页面的链接,如用户的荣耀账号登录页面的链接或“铁路12306”登录页面的链接,或者荣耀账号与特定服务器的账号之间授权的页面的链接。
步骤306:业务呈现模块显示用于指示绑定该特定应用的引导信息。
该业务呈现模块显示该引导信息,显示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通过手机的卡片展示该引导信息,如通过负一屏的卡片显示引导信息、如主屏幕的卡片显示引导信息,还可以通过推送通知的方式显示引导信息。该业务呈现模块也可以通过语音提示的方式提醒用户电子设备显示有该引导信息。本申请中不再一一列举显示引导信息的方式。
步骤307:该业务呈现模块接收到绑定完成的信息。
示例性的,用户根据引导信息的指示可以进行授权操作,以使特定服务器完成特定应用账号与用户服务平台账号之间的授权(即绑定)。绑定的过程由特定服务器完成,特定服务器将绑定完成的信息发送至用户服务平台。在用户服务平台接收到绑定完成的信息后,向该业务呈现模块发送绑定完成的信息。该业务呈现模块接收到该绑定完成的消息后,可以执行步骤308。
举例来说,引导信息以卡片的方式展示,用户点击该提醒卡片,若检测到用户服务平台账号已登录且特定应用账号已登录,将跳转到授权页面,授权页面中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允许授权的控件以及取消授权的控件(如图4的(5)中控件411和控件412),若业务呈现模块接收到允许授权的操作(如点击图4的(5)中控件411的操作),则将授权信息发送至用户服务平台,由用户服务平台根据授权信息完成与特定服务器的绑定。授权信息可以包括特定服务器的验证信息。授权的过程本申请中不进行赘述。
一个示例中,若用户点击该提醒卡片后,检测到该用户的用户服务平台账号处于未登录状态或用户的特定服务器的账号处于未登录状态,则先跳转至用户服务平台账号的登录页面或特定服务器的账号的登录页面。由用户根据登录页面的指示,进行登录账号的操作。
步骤308:该业务呈现模块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发送绑定完成的信息。
步骤309: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向业务呈现模块发送关闭引导信息的指示信息。
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接收到绑定完成的信息后,可以向业务呈现模块发送关闭引导信息的指示信息,以减少对用户的打扰,提高用于的使用体验。
步骤310:该业务呈现模块终止显示引导信息。
示例性地,该业务呈现模块终止显示引导信息,例如,若引导信息以卡片形式展示,当业务呈现模块终止显示引导信息后,该卡片将从界面上移除。
需要说明的是,授权完成之后,该手机可以及时且准确地获取用户的行程信息,该手机可以根据用户的行程信息智能进行出行提醒。
在授权关系建立完成后,电子设备根据授权关系和授权对象从特定应用对应的服务器获取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并根据所获取到的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在电子设备上显示出行提醒。例如,授权对象为荣耀账号,手机可以通过荣耀平台存储的授权关系从铁路12306应用对应的服务器获取用户的火车出行的信息,由于荣耀平台还存储有荣耀账号与手机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使得该手机可以从荣耀平台获取用户的火车出行的信息。电子设备根据该火车出行的信息进行出行提醒,例如,用户的火车出行的信息指示在9月20日12:00从北京站出发,目的地为上海,该手机可以在9月20日9点弹出卡片,提醒用户12点有火车出行的行程。再如,可以在用户达到北京站时,在手机界面上显示已到站的提醒。本示例中不再一一列举其他场景的出行提醒。
在一个示例中,在取消展示引导信息后,用户打开另一出行服务的页面(如携程应用中的火车订购页面),情景感知模块检测到包含第一出行服务的应用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上报该包含第一出行服务的应用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的事件,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检测授权对象与特定应用账号(如铁路12306的账号)之间的存在授权关系,则业务逻辑处理模块确定不展示引导信息。例如,对于火车出行,当情景感知模块检测到携程应用中的火车订购页面打开,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上报该事件,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检测荣耀账号与铁路12306的账号之间存在授权关系,业务逻辑处理模块确定不展示引导信息。
本示例中,手机根据检测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的运行情况,可以确定用户是否具有出行的计划,例如,第一出行类应用为火车出行的类型,该第一应用如:铁路12306。该第二应用如为综合类应用(第一出行服务如火车出行服务),如:携程旅游、美团、去哪儿等应用。该特定应用用户查询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如第一出行类为火车出行,该特定应用可以为铁路12306,如第一出行类为飞机出行,该特定应用可以为航旅纵横应用。当电子设备(如手机)检测到运行第一应用(如铁路12306)或者打开了第二应用中第一出行服务对应的界面(如携程旅游应用中的火车出行的界面),从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如打开铁路12306或者打开了携程旅游应用中的火车出行页面的操作),进而确定用户具有出行计划,在用户有出行计划的时刻显示授权提醒,使得授权提醒的时机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提高了授权提醒的准确性。进一步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授权操作,以使特定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如铁路12306的服务器)建立授权对象(如荣耀账号或者手机的标识)与用户在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如用户在铁路12306的用户账号)之间的授权关系,电子设备通过该授权关系可以及时从特定应用对应的服务器获取用户的第一出行类(如火车出行)的出行信息,便于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及时为用户提供准确且及时的出行提醒,避免用户错过行程。
下面具体介绍情况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在执行步骤304之后还可以执行步骤3041。
步骤3041:业务逻辑处理模块获取上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以及显示引导信息的累计次数。
示例性地,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存储有上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以及显示引导信息的累计次数。该上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也可以用于指示用户对引导信息操作的时间。
步骤3042: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根据累计次数,确定本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
示例性地,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可以根据累计次数,确定相邻两次显示引导信息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本示例中,预设间隔时长可以随着累计次数的增加而增长,以避免对用户的打扰。
举例来说,预设间隔时长可以等于累计次数*L,如L等于24小时。例如,第1个预设间隔时长=1*24h,即第一次展示时间与第二次展示时间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为24小时,第2个预设间隔时长=2*24h,即第二次展示时间与第三次展示时间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为48小时。可选地,预设间隔时长还可以是预先存储,例如,可以设置第1个预设间隔时长(即第一次展示时间与第二次展示时间的间隔)为24小时,第2个预设间隔时长(即第二次展示时间与第三次展示时间的间隔)可以为72小时,第3个预设间隔时长(即第三次展示时间与第四次展示时间的间隔)可以是168小时。
当确定了预设间隔时长后,检测距离上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长是否超过预设间隔时长,若超过预设间隔时长,则确定本次检测到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时,显示引导信息。例如,累计次数为1,确定预设间隔时长为24小时,上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为T1,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的时间为T2,T2-T1大于24小时,则可以确定本次检测到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时显示引导信息(即T2时显示引导信息)。
若未超过预设间隔时长,则根据预设间隔时长以及上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确定本次是否显示引导信息。例如,累计次数为2,确定预设间隔时长为48小时,上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为T1,检测到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该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的时间为T2,T2-T1小于48小时,则可以确定本次检测到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时不显示引导信息。下一次检测到应用周期围栏触发,下一次应用周期围栏触发的时间为T3,若检测到T3-T1大于或等于48小时,则确定下一次应用周期围栏触发时显示引导信息。当确定显示引导信息后,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可以向业务呈现模块发送展示指示,即执行步骤3051。
步骤3051: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向业务呈现模块发送用于指示业务呈现模块显示引导信息的展示指示。
示例性地,该展示指示中包括引导信息。
步骤3052: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更新当前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以及累计次数。
示例性地,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将存储的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更新为本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将累计次数自加一。例如,存储的上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记为Th=T1,累计次数N=1,确定的本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为T2,则置Th为T2,即Th=T2,置累计次数N=2。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51和步骤3052可以同时执行。
步骤306:展示用于指示绑定该特定应用的引导信息。
步骤307:该业务呈现模块接收到绑定完成的信息。
步骤308:该业务呈现模块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发送绑定完成的信息。
步骤309: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向业务呈现模块发送关闭引导信息的指示信息。
步骤310: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取消显示引导信息。
情况2中步骤306~步骤310与情况1中的步骤306~步骤310类似,此处将不再进行赘述。
本示例中,通过记录上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以及显示引导信息的累计次数,可以确定预设间隔时长,检测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的时间距离上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仅在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且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的时间距离上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相距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显示引导信息,可以避免频繁显示引导信息,造成对用户的打扰,预设间隔时长随着累计次数的增加而增长,从而减少显示引导信息的次数,进一步降低对用户的打扰。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执行情况2中的步骤306之后,可以执行步骤307’~步骤308’(未在图3中示出)。
步骤307’:该业务呈现模块若接收到用户的忽略操作,则该业务呈现模块可以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发送用户执行该忽略操作的消息。执行步骤307’之后,执行步骤308’。
示例性地,忽略操作可以是如左滑卡片的操作,点击忽略的控件等操作。举例来说,若以卡片的方式显示引导信息,用户左滑卡片,即忽略该卡片。该业务呈现模块获取到该忽略操作,将忽略操作的事件上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将接收到忽略操作的事件的时间作为接收该忽略操作的时间。
步骤308’: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将存储的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更新为接收该忽略操作的时间。
例如,在步骤3052存储的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Th为T2,步骤306中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即为T2,接收到忽略操作的时间为T4,则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将Th置为T4。
步骤308’之后,情景感知模块继续监测电子设备是否启动包含第一出行服务的,返回执行步骤302。
本示例中,若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为T1,在展示了23小时后用户对卡片进行了忽略操作,确定的预设间隔时长为24小时,若不对存储的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进行更新,那么经过1小时后,当情景感知模块检测到应用生命周期围栏再次触发,该引导信息将再次被展示,会出现频繁展示该引导信息的情况,为避免出现该种情况,本示例对存储的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更新为接收忽略操作的时间,从而可以增长下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长,减少了引导信息的展示的次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304后,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获取显示引导信息的展示方式。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采用推送通知的展示方式,则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执行步骤3041;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确定采用卡片的展示方式,则直接执行情况1中的步骤305。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确定采用通知的展示方式,则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可以设置间隔时长阈值,例如,间隔时长阈值设置为7*24h(小时)。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若确定预设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7*24h,则置预设间隔时长为7*24h。若间隔7*24h展示卡片后,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接收到应用生命周期触发事件且检测到铁路12306的账号未与用户的荣耀账号绑定。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指示业务呈现模块间隔7*24小时显示引导信息。减少通知次数可以避免对用户的打扰,相邻两次展示的间隔大于间隔时长阈值后,预设间隔时长设置为间隔时长阈值,可以避免长时间不进行授权提醒的问题。
本示例中,由于卡片通常处于负一屏或主屏中,展示该引导信息不会对用户造成影响,可以不限制次数的展示该卡片,如仅限制该卡片的相邻两次展示的频率,而通知属于强打扰的方式,本示例中控制通知的次数,避免对用户造成打扰。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同时采用多种展示方式显示引导信息,例如,可以通过通知的方式显示引导信息,同时也采用卡片的方式展示该引导信息。
采用多种展示方式,可以提高授权提醒的提醒效率,提高用户发现该授权提醒的概率,从而及时授权用户服务平台获取用户行程信息。
图4为示例性示出的显示引导信息的示意图。本示例中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本申请的出行提醒的方法。该示例中,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特定应用以“铁路12306”为例,电子设备对应的服务器以荣耀平台(即荣耀服务器)为例,可选地,第一应用可以与特定应用相同,如第一应用也可以是“铁路12306”应用。本示例中,该手机的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向荣耀平台发起查询请求,查询该用户的荣耀账号(即用户在电子设备对应的服务器的用户账号)是否与用户的“铁路12306”的账号之间存在授权关系。荣耀平台返回查询结果,该查询结果指示用户的荣耀账号与“铁路12306”的账号未绑定(即不存在授权关系)。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指示情景感知模块注册第一应用(即“铁路12306”应用)以及第二应用中第一出行服务对应界面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其中,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指示情景感知模块检测该“铁路12306”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是否触发。手机的情景感知模块注册“铁路12306”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后,实时监测手机是否启用该“铁路12306”的应用程序。如图4中的(1)所示,手机运行“铁路12306”应用,界面401为“铁路12306”应用的界面。该手机的情景感知模块根据获取的包名,确定注册的该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情景感知模块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上报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的事件。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再次检测到用户的荣耀账号是否与用户的“铁路12306”的账号未绑定,指示业务呈现模块显示引导信息,其中,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指示可以以卡片的方式显示该引导信息,也可以以通知的方式显示该引导信息。如图4中的(1)所示,手机的业务逻辑处理模块确定显示引导信息后,在界面401上显示了通知的图标402(即以通知的方式显示了引导信息)。继续参照图4中的(1),用户按照黑色箭头的方向向下滑动,则手机响应于用户的滑动操作,在显示屏中显示通知的具体内容。如图4中的(2)所示,该界面403中显示有两条通知,通知404中展示了该引导信息的包含的内容,用户点击该通知404,可以跳转至授权页面。
本示例中,引导信息同时以卡片的形式显示,手机从“铁路12306”应用中的父页面返回至手机的主屏所在界面,该业务呈现模块以卡片的形式显示引导信息。如图4中的(3)示出卡片,界面405中显示卡片406,该卡片即为引导信息。该卡片406中显示提示信息以及引导授权的控件4061。若用户点击控件4061,可以跳转至用户的荣耀账号的登录界面407,如图4中的(4)。本示例中以未登录荣耀账号为例,登录界面407中引导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以登录该荣耀账号,控件408为登录按钮,点击可以将登录信息(如手机号、密码等信息)发送至荣耀平台。手机响应于点击控件409的操作,将跳转至注册界面(图4中未示出注册界面)。用户登录荣耀账号且“铁路12306”处于登录状态,手机将跳转至界面410,如图4中的(5),该界面410中提示用户进行授权,若控件411被触发,则业务呈现模块向“铁路12306”的服务器发送同意授权的授权信息,由“铁路12306”的服务器进行授权,并将授权完成的完成信息发送荣耀平台,荣耀平台存储用户的“铁路12306”账号与荣耀账号之间的授权关系。荣耀平台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返回授权完成的完成信息,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指示业务呈现模块终止显示卡片402。该业务呈现模块终止显示卡片402(即业务呈现模块将卡片402从界面405中移除)。若控件412被触发,则停止授权操作,手机可以返回至主屏所在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中以荣耀账号为例,完成用户的荣耀账号与铁路12306的账号的绑定,也即若有多个设备使用该荣耀账号,则使用该荣耀账号的设备均会展示该卡片。
在另一个示例中,也可以进行设备的绑定,设备的绑定是指可以将设备的标识信息(如IMEI)发送至荣耀平台,通过荣耀平台实现该设备与特定服务器的账号之间的绑定。
下面结合图5对图3中情况2中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5,示例性的,特定应用程序以“铁路12306”为例,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向荣耀平台发起查询请求,查询该用户的荣耀账号是否与用户的“铁路12306”的账号绑定。荣耀平台返回查询结果,该查询结果指示用户的荣耀账号是否与用户的“铁路12306”的账号未绑定。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指示情景感知模块注册应用生命周期围栏,其中,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指示情景感知模块检测“铁路12306”应用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是否触发,即情景感知模块检测手机前台是否运行“铁路12306”应用。情景感知模块注册“铁路12306”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实时监测手机是否启用该“铁路12306”的应用程序。当用户进入“铁路12306”应用,该情景感知模块根据获取的包名,确定铁路12306”应用的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情景感知模块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上报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的事件(第一次触发时间为T1)。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再次检测到用户的荣耀账号是否与用户的“铁路12306”的账号未绑定,获取上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以及显示引导信息的累计次数,本示例中,标识Th用于指示上一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时间,标识N用于指示累计次数,该Th=null,N=0。由于累计次数为0,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确定本次显示引导信息。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向业务呈现模块发送展示指示,该展示指示包括引导信息,以及展示方式(如通知的方式)。同时更新Th=T1,N=1。即T1时刻为第1次展示的时刻。业务呈现模块以通知的方式在T1时刻展示该引导信息。若用户向左滑该通知,左滑操作用于指示用户忽略该通知。业务呈现模块接收到用户的忽略操作(如左滑操作),向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上报该忽略操作的事件。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接收到忽略操作事件的时间为t1,即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接收到忽略操作的时间为t1。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将Th置为t1。当情景感知模块继续监测,检测到应用生命围栏再次触发(第二次触发时间即为T2),继续上述如图2中S302~S3041的步骤,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根据N确定,预设间隔时长为1*24小时,检测到应用生命围栏再次触发的时间(T2)距离t1时刻的时长超出或等于24小时,确定本次展示该引导信息,该业务逻辑处理模指示业务呈现模块在T2时刻进行第2次展示,更新Th=T2,N=2。图5中间隔A为大于等于24小时。
若用户未对该通知进行操作,通知依然显示于显示屏中。情景感知模块继续监测应用生命周期是否触发,若第三次检测到应用生命围栏触发(第三次触发的时间记为t2),继续上述如图2中S302~S3041的步骤。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执行步骤3042,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根据N确定,预设间隔时长为2*24小时,检测应用生命围栏触发时间(如t2)距离T2时刻的时长(t2-T2)小于2*24小时,确定第三次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时,不显示引导信息。图5中间隔B为小于2*24小时。
情景感知模块继续监测应用生命周期是否触发,若第四次检测到应用生命围栏触发(第四次触发的时间记为T3),继续上述如图2中S302~S3041的步骤。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执行步骤3042,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根据N确定,预设间隔时长为2*24小时,检测应用生命围栏触发时间(如T3)距离T2时刻的时长(T3-T2)大于2*24小时,确定第四次应用生命周期围栏触发时,显示引导信息。该业务逻辑处理模指示业务呈现模块在T3时刻进行第3次展示,更新Th=T3,N=3。图5中间隔C为2*24小时。
本示例中,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接收到情景感知模块第五次上报的应用生命周期触发的事件,继续上述如图2中S302~S3041的步骤。在步骤3041后,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可以检测累计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本示例中,如图5所示,次数阈值为3次,该累计次数N=3,等于次数阈值,则该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指示业务呈现模块取消展示的引导信息。
本示例中,设置次数阈值,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取消展示的引导信息,避免用户展示过多的引导信息,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出行提醒的方法。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出行提醒的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任意内容,以及同一实施例的任意内容,均可以自由组合。对上述内容的任意组合均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出行提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运行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第一出行类应用,所述第二应用的类型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不同,所述第二应用支持的服务包括第一出行服务;
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或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所述第二应用且所述第二应用中的所述出行服务对应的界面被打开,则判断是否执行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操作,所述引导信息用于引导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进行授权操作,以供特定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建立授权对象与所述用户在所述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之间的授权关系,N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授权对象包括所述用户在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服务器中的用户账号或所述电子设备的标识,所述特定应用用于查询所述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
若确定执行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操作,则显示所述引导信息;
在所述授权关系建立完成后,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授权关系和所述授权对象从所述特定应用对应的服务器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并根据所获取到的所述用户的第一出行类的出行信息在所述电子设备上显示出行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执行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授权对象与用户在所述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之间不存在授权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所述引导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运行第三应用或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所述第三应用且所述第三应用中的所述出行服务对应的界面被打开,则检测所述授权对象与用户在所述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之间是否存在授权关系,所述第三应用的类型为所述第一出行类应用,或所述第三应用的类型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不同且所述第三应用支持的服务包括所述第一出行服务;
检测到所述授权对象与所述用户在所述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之间存在授权关系,则所述电子设备不会再次显示所述引导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执行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操作,包括:
获取第N-1次显示所述引导信息的时刻与第一时刻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一时刻为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运行第一应用的时刻或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所述第二应用且所述第二应用中的所述出行服务对应的界面被打开的时刻;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所述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用于指示第N-1次展示所述引导信息与第N次展示所述引导信息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长;
若确定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则确定执行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显示所述引导信息的累计次数;
根据所述累计次数,确定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累计次数,确定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包括:
获取所述累计次数与预设的固定时长之间的第一积值;
将所述第一积值作为所述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其中,第0个预设时长间隔为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N次显示所述引导信息的时刻;
将存储的所述第N-1次显示所述引导信息的时刻更新为所述第N次显示所述引导信息的时刻;
将存储的所述累计次数的值加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N次显示引导信息后,响应于用户的忽略操作,将接收到所述忽略操作的时刻作为所述第N-1次显示所述引导信息的时刻,所述忽略操作用于指示忽略所述引导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N次显示所述引导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累计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
若确定所述累计次数达到所述次数阈值,则取消所述第N次显示所述引导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为预设的固定时长。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积值作为所述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是否超过预设的间隔阈值;
若检测到所述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超过所述间隔阈值,则将所述第N-1个预设间隔时长置为所述间隔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授权操作,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是否处于登录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用户在所述特定应用的用户账号处于登录状态,则跳转至授权页面,以供用户进行同意授权操作或进行取消授权的操作。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出行提醒的方法。
CN202111608202.0A 2021-12-23 2021-12-23 出行提醒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0380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8202.0A CN115038053B (zh) 2021-12-23 2021-12-23 出行提醒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8202.0A CN115038053B (zh) 2021-12-23 2021-12-23 出行提醒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8053A true CN115038053A (zh) 2022-09-09
CN115038053B CN115038053B (zh) 2023-06-09

Family

ID=83118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8202.0A Active CN115038053B (zh) 2021-12-23 2021-12-23 出行提醒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805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8544A (zh) * 2022-10-26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推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5727A (zh) * 2016-06-27 2016-08-3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旅游出行规划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6878353A (zh) * 2015-12-10 2017-06-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获取业务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881170A (zh) * 2018-05-21 2018-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授权引导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处理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8353A (zh) * 2015-12-10 2017-06-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获取业务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15727A (zh) * 2016-06-27 2016-08-3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旅游出行规划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881170A (zh) * 2018-05-21 2018-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授权引导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处理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8544A (zh) * 2022-10-26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推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8053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84650B (zh) 用于推送通知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198778B1 (ko) 통지 메시지를 연관시키는 방법, 장치 및 이동 단말
CA2987052A1 (en) Parking spa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8353099B (zh) 一种ppg认证的方法和设备
CN108510612A (zh) 停车场巡更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80065A (zh) 控制卡片显示的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633975A (zh) 公共交通中的行程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交通支付方法
CN114661381B (zh) 地铁出行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022459B (zh) 出行提醒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022943B (zh) 定位地理位置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038053B (zh) 出行提醒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412340A (zh) 移动终端通知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428027A (zh) 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654825B (zh) 关卡通行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02620B (zh) 到站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033343B (zh) 卡片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022461B (zh) 地铁出行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708501A (zh) 活动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5022448B (zh) 地铁出行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022271B (zh) 出行提醒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064722A (zh) 到站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5016713A (zh) 出行事件订阅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660139B (zh) 一种乘车码复制使用的检测系统、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5018435B (zh) 出行提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781731A (zh) 告警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