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7343A -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7343A
CN115037343A CN202210321561.6A CN202210321561A CN115037343A CN 115037343 A CN115037343 A CN 115037343A CN 202210321561 A CN202210321561 A CN 202210321561A CN 115037343 A CN115037343 A CN 115037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matrix
information
bit sequence
fiel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15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
吴昊
鲁照华
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3215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73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7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7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channel rank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4Antenna weights or vector/matrix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04B7/0663Feedback reduction using vector or matrix manip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信息映射方法包括:将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字段分为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根据第一部分字段生成第一个比特序列,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如此,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信道状态信息映射至上行控制信息的问题。

Description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10251631.3”,申请日为“2019年3月29日”,题目为“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技术中,多天线技术的预编码技术通过给发射天线施加预编码(Precoding),以提高通信的性能。通常,发射侧在一个资源(Resource)上发射一个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接收侧利用参考信号测量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再以预编码的形式反馈所测量的信道状态信息,预编码通常以预编码矩阵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信息的方式反馈。一种预编码的构成方式为:W=VCU;其中,W代表单层的预编码,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如何将上述矩阵V、U、C的指示信息映射至上行控制信息的处理方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用于一种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映射方法,包括:
将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字段;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字段分为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预编码的秩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所述第二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第二矩阵的信息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其中,所述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包括: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相位的域;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中的元素用于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位置;
根据第一部分字段生成第一个比特序列,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从上行控制信息中获取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
从第一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一部分字段,从第二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二部分字段;
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预编码的秩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所述第二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第二矩阵的信息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其中,所述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包括: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相位的域;
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中的元素用于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映射单元,用于将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字段;
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字段分为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根据第一部分字段生成第一个比特序列,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预编码的秩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所述第二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第二矩阵的信息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其中,所述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包括: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相位的域;
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中的元素用于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信息提取单元,用于从上行控制信息中获取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从第一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一部分字段,从第二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二部分字段;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预编码的秩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所述第二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第二矩阵的信息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其中,所述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包括: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相位的域;
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中的元素用于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前述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前述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前述终端设备和如前述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关于本申请的以上实施例和其他方面以及其实现方式,在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提供更多说明。
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将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映射至上行控制信息中,具体的为映射至上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并由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分别组成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如此,就能够实现将信道状态信息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信息映射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信息映射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信息获取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信息获取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硬件构成示意图一;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以及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组成结构的两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信息映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将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字段;
步骤102: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字段分为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预编码的秩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所述第二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第二矩阵的信息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其中,所述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包括: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相位的域;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中的元素用于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位置。
步骤103:根据第一部分字段生成第一个比特序列,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
本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侧。在完成上述处理之后,还可以包括: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网络侧的设备,比如具体可以为网络侧的基站。
结合图2,本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处理流程:
步骤201:将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字段分为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根据第一部分字段生成第一个比特序列,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
步骤202: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网络设备。
其中步骤202中最终发送至网络设备的上行控制信息为包含有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的上行控制信息,即映射有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的上行控制信息。
下面首先针对本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预编码的构成方式进行说明,以网络设备为基站,并且以多层预编码中的一层预编码为例,具体的可以如下的方式构成:W=VCU;
其中,W代表单层的预编码,是一个NTx行N3列的矩阵,其中NTx表示天线端口数目,N3表示PMI的频域单位数目,即W的行与天线端口对应,列与频域单位对应。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61
是一个矩阵,由零元素及L个列矢量vl构成,其中l=0,1,...,L-1;L是一个正整数;矢量vl被称为空域矢量。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62
是一个矩阵,由M个行矢量um构成,其中T表示矩阵的转置,m=0,1,...,M-1;M是一个正整数;矢量um被称为频域矢量。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矩阵可以采用C来表示,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63
是一个2L行M列的矩阵,其中的元素就是V矩阵中列矢量与U矩阵中行矢量的系数。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矩阵可以为Cmap。具体来说,终端设备向基站反馈构成V矩阵的L个矢量vl,反馈构成U矩阵的M个矢量um,并用一个2L行M列的比特矩阵Cmap以位映射(bitmap)的方式指示C矩阵中被反馈的元素的位置,及反馈C矩阵中被指示的对应系数;其中矩阵Cmap(即第二矩阵)与矩阵C(即第一矩阵)中相同位置的元素一一对应,未被bitmap指示反馈的C矩阵中的系数默认为0。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被反馈的元素,可以指的第一矩阵C中的被反馈的系数。
矢量vl在预定义的码本中选择,um矢量在预定义的码本中选择,um矢量中元素的个数称为PMI的频域单位数目N3,并且等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64
矢量所在预定义的码本空间的基矢量个数,所以N3也代表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65
矢量所在预定义的码本空间的基矢量个数。
为了控制终端反馈PMI的资源开销,及反馈的精确度,基站通过向终端传输控制反馈报告的参数(L,M,K0)进行;其中,终端向基站反馈构成V矩阵的L个矢量vl,反馈构成U矩阵的M个矢量um,终端向基站反馈C矩阵中的最多K0个系数。
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用于空域1层传输,称预编码的秩(Rank)为1;用于2层传输,称预编码的秩为2;同理,用于RI层传输,称预编码的秩为RI,例如,RI=1,2,3,4。终端反馈预编码的秩,及预编码。基站向终端传输对应每个可能的秩及对应秩的每层PMI的报告的控制参数(L,M,K0)。
进一步地,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信道状态信息由多部分信息组成,每一部分信息称为一个信息域,指示某部分信息的域与某部分信息是同等的含义。所述的字段就是承载信息的比特或比特组合成的序列,就是把信息用一段比特序列表示出来。第一矩阵即矩阵C中系数即矩阵C中元素。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就是矩阵C中属于第二极化方向的系数的参考幅度。第一极化方向参考幅度就是矩阵C中属于第一极化方向的系数的参考幅度,默认为1。所述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幅度的域,其中系数幅度对于第二极化方向指系数的差分幅度,对于第一极化方向也是系数的差分幅度。
关于前述处理流程中,步骤101中,将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可以包括:
将信道状态信息中的指示第二矩阵的信息的域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字段;其中,所述第一字段中包含一维序列,所述一维序列由所述第二矩阵的二维矩阵元素映射得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字段以及第二字段不代表字段的顺序,仅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具体排列顺序与其无关,比如,可以第一字段排列在第二字段之前,或者第一字段还可以排列在第二字段之后;当然,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有更多字段,比如,第三字段、第四字段、第五字段以及更多,也均不代表各个字段的排列顺序,仅用于区分各个字段,在具体排列各个字段的时候,可以为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四字段-第六字段-第三字段-第五字段,这样来排序。关于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字段的排列顺序不以其表述方式为准,而是根据后续规则或说明为准,下文不再重复说明。
具体的,进行映射的方式可以为将第二矩阵按照行增序的顺序来依次将二维矩阵中的元素添加至一维序列中,最终得到映射后的一维序列作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字段。
举例来说,第二矩阵比如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81
是一个2L行M列的矩阵,为二维比特矩阵,其中的元素以位映射的方式指示第一矩阵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82
中的元素是否被报告。
第二矩阵Cmap矩阵到字段中比特序列的映射是二维矩阵元素到一维序列的映射,即二维矩阵所映射成的字段是一个一维的序列。
也就是说,所映射成的字段序列为XC=[x0,x1,…,x2LM-1]。第二矩阵Cmap到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字段中比特序列的映射是按第二矩阵Cmap矩阵的行进行映射,即第二矩阵Cmap下一行中的所有元素接着第二矩阵Cmap上一行中的所有元素依顺序映射到字段中的序列。
例如,第二矩阵Cmap中第in行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83
其中n={0,1,…,2L-1},第二矩阵Cmap按行映射为字段中的序列即是序列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84
中的元素依顺序映射为字段中的序列,也即是序列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85
依顺序映射为字段中的序列;其中,如果m≠n,那么im≠in
又比如,第二矩阵Cmap到字段中比特序列的映射是按第二矩阵Cmap的行的增序进行进行映射,第二矩阵Cmap中第i行表示为di=[di,0di,1…di,M-1],其中i={0,1,…,2L-1},按行的增序映射为字段中的序列即是序列[d0,d1,…,d2L-1]中的元素依顺序映射为第一字段中的序列,也即是序列[d0,0,d0,1,…,d0,M-1,d1,0,d1,1,…,d1,M-1,…,d2L-1,0,d2L-1,1,…,d2L-1,M-1]依顺序映射为第一字段中的序列。
所述将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字段,还可以包括:
将信道状态信息中的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字段;其中,所述第二字段中包含由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N为整数,且N与网络设备所配置的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相关。
关于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中,N的确定与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相关,比如其确定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91
其中,K0是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矩阵C中被反馈元素的最大可能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矩阵C中系数即第一矩阵C中元素,所述系数指第一矩阵C中元素是矩阵V中的列与矩阵U中行的系数,即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与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是相同的提法。C中最强元素位置是C中最强元素的行的索引号l*与列的索引号m*,即(l*,m*),只可能位于被第二矩阵Cmap指示出的第一矩阵C的元素的位置上,也就是最多有K0个可能的位置,采用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92
个比特的字段序列来映射K0个可能的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开销。
比如,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93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的对应关系为第一对应关系,按照第一对应关系,用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94
个比特指示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
或者,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95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的对应关系为第二对应关系,按照第二对应关系,用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96
个比特指示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
具体来说,所述的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与序列状态按顺序对应,比如第二矩阵Cmap中第1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097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0相对应,然后指示出的递增的位置与递增的比特序列状态相对应。例如Cmap字段中指示出K1个位置。
其中,{第1位置,第2位置,...,第K1位置}与{序列状态0,序列状态1,...,序列状态K1-1}按序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的序列状态n指序列构成的数为n,例如右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1,010为数2,100为数4;例如左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4,010为数2,100为数1。
采用N个比特的序列对位置进行指示,可以为,当序列状态为3的时候,并且第二矩阵中的位置与序列状态从前向后一一对应的时候,则表示指示的为第二矩阵中的第4个位置。
这种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进行对应,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与序列状态的顺序对应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其中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第一位置与序列状态0对应的关系,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
所述的第二对应关系为,按顺序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第1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01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2b-1)相对应,然后指示出的递增的位置与递减的比特序列状态相对应。例如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K1个位置,其中{第1位置,第2位置,...,第K1位置}与{序列状态2b-1,序列状态2b-2,...,序列状态2b-K1}按序一一对应;其中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02
其中所述的序列状态n指序列构成的数为n,例如右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1,010为数2,100为数4;例如左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4,010为数2,100为数1。
同样的,这种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进行对应,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与序列状态的倒序对应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其中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第一位置与序列末状态对应的关系,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仅示意出两种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信息域如何映射为相应字段的方式。针对其他信息域也存在相应的处理方式,可以为直接将信息域中包含的内容作为对应的其他字段的具体内容。比如,指示第一矩阵中的系数幅度的域中包含的系数幅度,可以直接添加至上行控制信息中作为第三字段。当然,还可以存在其他处理方式,这里不做穷举。
前述步骤103中的,根据第一部分字段生成第一个比特序列,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中,这里主要针对第二部分字段组成第二个比特序列进行,首先进行以下说明:
将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排列在承载指示第二矩阵的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之后;其中,所述第二字段中包含由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N为整数,且N与网络设备所配置的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相关。
关于第二字段中包含的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的确定方式,如前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比较重要,因为由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获取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需要依赖于第二矩阵Cmap信息,而上行控制信息比特序列中排前的字段比排后的字段在传输中的可靠性更高。
比如,在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之后,紧接着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或者,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之后,接着其它一个或多个字段,再添加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
进一步地,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还可以包括:将第一矩阵中同一个系数对应的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第三字段、与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第四字段设置为相邻排列。
比如,y是第一矩阵C中的被反馈报告的一个系数,Ay是y的幅度,承载Ay的字段为Gy,Py是y的相位,承载Py的字段为Hy;在第二个比特序列中,字段Gy与字段Hy相紧邻,例如排列为GyHy,或者排列为Hy Gy;其中Gy与Hy相紧邻,中间没有间隔其它的字段。
又例如,z是第一矩阵C中的被反馈报告的又一个系数,Az是z的幅度,承载Az的字段为Gz,Pz是z的相位,承载Pz的字段为Hz;承载这两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与相位的字段排列为Gy Hy Gz Hz,或者排列为Hy Gy Hz Gz,或者排列为Gz Hz Gy Hy,或者排列为Hz Gz Hy Gy;其中,Gy与Hy相紧邻,中间没有间隔其它的字段,Gz与Hz相紧邻,中间没有间隔其它的字段。
如此,同一系数对应的承载幅度的字段与相位的字段相紧邻可以缩短获得同一个系数的时间,不需要等待其它的系数获取就可以使用已获取的系数,即可以缩短使用系数的等待时间。
进一步地,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还可以包括:
将承载第一矩阵中第一极化方向所对应的被反馈的元素的第五字段,排列在承载第一矩阵的第二极化方向对应的被反馈的元素的第六字段之前;其中,第一极化方向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所对应的极化方向,第二极化方向为与第一极化方向不同的另一个极化方向。
第一矩阵C中系数的极化方向指系数对应的在矩阵V中的列向量的极化方向,在这个列向量中所述极化方向的天线端口对应的元素不为零,另一极化方向的天线端口对应的元素为零。
另一方面,第一矩阵C前一半序号的行属于一个极化方向,例如索引号为{0,1,…,L-1}的行属于一个极化方向;后一半序号的行属于另一个极化方向,例如索引号为{L,L+1,…,2L-1}的行属于另一个极化方向;第一矩阵C中系数的极化方向指所述系数在第一矩阵C中的行的极化方向。
所述字段排列可以说明如下:例如,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为pA,第一矩阵C中极化方向为pA的被反馈的元素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21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22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23
另一个极化方向为pB,第一矩阵C中极化方向为pB的被反馈的元素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24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25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26
其中,所述字段排列的一个例子为,同一个系数的幅度字段与相位字段紧邻,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对应的字段排列在前,另一极化方向的字段排列在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27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28
再一个例子为,先排最强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接着最强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接着另一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最后另一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29
另一个排列例子为,先排最强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接着最强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接着另一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最后另一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210
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将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对应的字段排列在前,可以提高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对应字段传输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上行控制信息比特序列传输的性能。
再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包括:
将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设置在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第七字段之前。
比如,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第七字段紧接在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之后;
或者,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第七字段在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之后,其间间隔着其它的一个或多个字段。
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将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排列在前,可以提高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传输的可靠性;因为最强系数位置的传输正确与否同时也关系着接收侧是否能正确理解其它系数的值与这些系数的位置的对应关系,所以最强系数位置比其它系数的值更为重要,需要比其它系数的值更可靠的传输。
再一种方式指示第一矩阵中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字段的排列方式,包括:
基于承载指示第二矩阵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所指示的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顺序,排列承载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至少一个字段。
例如,第一矩阵C中的被反馈的元素按照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所指示系数的顺序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31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32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33
则承载每个系数幅度的各字段与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各字段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34
或者这些字段的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35
或者这些字段的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36
或者这些字段的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37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将第二部分字段依次相邻连接排列、且相邻字段之间无其它字段,组成第二个比特序列。
例如,承载上述信息域的各字段排列为:{承载指示比特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字段,指示C矩阵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字段};
另一个字段排列方式可以为:{承载指示比特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的字段,指示第一矩阵C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字段}。
基于前述方案,下面提供组成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的一种示例:
第一部分字段按顺序连接成第一个比特序列,例如{承载指示预编码的秩(Rank)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TB)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Wideband CQI)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TB)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Subband differential CQI)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
第二部分字段按顺序连接成第二个比特序列,例如{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字段},或者{承载指示比特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字段}。
所述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还包括: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将承载各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进行排列。
例如预编码的秩为2,即预编码共计为2层,即{第1层预编码,第2层预编码},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排列各层字段如下:{承载第1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2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再例如,预编码的秩为3,即预编码共计为3层,即{第1层预编码,第2层预编码,第3层预编码},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排列各层字段如下:{承载第1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2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3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再例如,预编码的秩为4,即预编码共计为4层,即{第1层预编码,第2层预编码,第3层预编码,第4层预编码},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排列各层字段如下:{承载第1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2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3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4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
所述根据第一部分字段生成第一个比特序列,还包括: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排在第一部分字段的首位。
例如,{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的字段};
再例如,{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预编码的秩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的字段}。
由于网络设备,比如基站,需要知道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这一信息,才能确定第二个比特序列的长度,从而才能正确接收第二个比特序列,并解读其中的信息;因此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非常重要,将其置于第一部分字段的首位,可以提高这一字段的传输可靠性,从而提高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秩的最大值确定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
例如,基站为终端配置所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的最大值为1,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为1,每个字段承载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再例如,基站为终端配置所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的最大值为2,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为2,每个字段承载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例如,第一个字段承载第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第二个字段承载第二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再例如,基站为终端配置所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的最大值为3,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为3,每个字段承载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例如,第一个字段承载第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第二个字段承载第二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第三个字段承载第三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再例如,基站为终端配置所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的最大值为4,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为4,每个字段承载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例如,第一个字段承载第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第二个字段承载第二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第三个字段承载第三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第四个字段承载第四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根据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秩的最大值确定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还包括:由所述字段承载的所述数目的非零值的数目指示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
例如,基站为终端配置所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的最大值为P,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为P,每个字段承载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其中有Q个字段承载的所述数目为非零,那么指示被反馈的预编码的秩为Q;其中,P、Q为正整数。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就能够通过将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映射至上行控制信息中,具体的为映射至上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并由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分别组成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如此,就能够实现将信道状态信息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
另外,由于上述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将第一矩阵中最强元素的位置的域映射为N个比特的序列,降低计算第一矩阵中最强元素的位置的复杂度;以及通过将最强元素所在的第一极化方向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字段排列在第二极化方向的被反馈的元素对应的第六字段之前,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从上行控制信息中获取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
步骤302:从第一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一部分字段,从第二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二部分字段;
步骤303: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预编码的秩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所述第二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第二矩阵的信息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其中,所述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包括: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相位的域;
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中的元素用于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侧。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网络侧的设备,比如具体可以为网络侧的基站。
结合图4,本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处理流程:
步骤401: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步骤402:从上行控制信息中获取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从第一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一部分字段,从第二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二部分字段;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
本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预编码的构成方式与前一示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关于前述处理流程中,所述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包括:
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包含的第一字段中包含的一维序列,确定组成所述第二矩阵的二维矩阵元素。
需要指出的是,从一维序列转换为二维矩阵的处理中,可以基于第二矩阵的行、列数量来确定,依次确定所要从一维序列中提取的元素数量以组成第二矩阵的各行的元素,并且依照行增序的方式将提取的元素添加至二维矩阵中得到第二矩阵。
比如,一维序列为XC=[x0,x1,…,x2LM-1]。将0~M-1个元素作为第二矩阵的第一行的元素,依次类推,直至按照行增序的方式来恢复得到2L行M列的第二矩阵。
本实施方式中将一维序列转换为二维矩阵的处理与上一实施方式中的将二维矩阵映射为一维序列的处理规则相反,因此具体的处理不再进行赘述。
所述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包括:
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的第二字段中包含的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确定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其中,N为整数,且N与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相关。
关于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中,N的确定与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相关,比如其确定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81
其中,K0是基站为终端配置的可能反馈第一矩阵C中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矩阵C中系数即第一矩阵C中元素,所述系数指第一矩阵C中元素是矩阵V中的列与矩阵U中行的系数,即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与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是相同的提法。C中最强元素位置是C中最强元素的行的索引号l*与列的索引号m*,即(l*,m*),只可能位于被矩阵Cmap指示出的矩阵C的元素的位置上,也就是最多有K0个可能的位置,采用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82
个比特的字段序列来映射K0个可能的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开销。
比如,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83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的对应关系为第一对应关系,按照第一对应关系,用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84
个比特指示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或者,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85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的对应关系为第二对应关系,按照第二对应关系,用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86
个比特指示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
具体来说,所述的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与序列状态按顺序对应,比如第二矩阵Cmap中第1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87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0相对应,然后指示出的递增的位置与递增的比特序列状态相对应,例如Cmap字段中的K1个位置。
其中,{第1位置,第2位置,...,第K1位置}与{序列状态0,序列状态1,...,序列状态K1-1}按序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的序列状态n指序列构成的数为n,例如右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1,010为数2,100为数4;例如左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4,010为数2,100为数1。
采用N个比特的序列对位置进行指示,可以为,当序列状态为3的时候,并且第二矩阵中的位置与序列状态从前向后一一对应的时候,则表示指示的为第二矩阵中的第4个位置,再根据第二矩阵中第四个位置的元素,确定第一矩阵中的最强元素。
这种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进行对应,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与序列状态的顺序对应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其中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第一位置与序列状态0对应的关系,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
所述的第二对应关系为,按顺序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第1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91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2b-1)相对应,然后指示出的递增的位置与递减的比特序列状态相对应,例如Cmap字段中指示出K1个位置,其中{第1位置,第2位置,...,第K1位置}与{序列状态2b-1,序列状态2b-2,...,序列状态2b-K1}按序一一对应;其中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192
其中所述的序列状态n指序列构成的数为n,例如右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1,010为数2,100为数4;例如左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4,010为数2,100为数1。
同样的,这种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进行对应,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与序列状态的倒序对应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其中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第一位置与序列末状态对应的关系,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
所述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包括:
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的第一字段确定第二矩阵的信息;
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排列在第一字段之后的第二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字段中包含由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N为整数,且N与网络设备所配置的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相关。
关于第二字段中包含的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的确定方式,如前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比较重要,因为由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获取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需要依赖于第二矩阵Cmap信息,而上行控制信息比特序列中排前的字段比排后的字段在传输中的可靠性更高。
比如,在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之后,紧接着提取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或者,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之后,接着其它一个或多个字段,再接着提取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
进而,基于第一字段确定第二矩阵的信息;基于第二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位置;关于基于第二字段的内容确定最强系数的位置的方式可以如前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包括:
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相邻的第三字段以及第四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系数对应的系数幅度以及系数相位。
其中,第三字段以及第四字段之间相邻,即其中没有其他字段。也就是说,当从第二部分字段中提取到第三字段的时候,能够确定其相邻的字段为第四字段,从而获取第一矩阵中系数对应的系数幅度以及系数相位。
比如,y是第一矩阵C中的被反馈报告的一个系数,Ay是y的幅度,承载Ay的字段为Gy,Py是y的相位,承载Py的字段为Hy;在第二个比特序列中,字段Gy与字段Hy相紧邻,例如排列为GyHy,或者排列为Hy Gy;其中Gy与Hy相紧邻,中间没有间隔其它的字段。
又例如,z是第一矩阵C中的被反馈报告的又一个系数,Az是z的幅度,承载Az的字段为Gz,Pz是z的相位,承载Pz的字段为Hz;承载这两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与相位的字段排列为Gy Hy Gz Hz,或者排列为Hy Gy Hz Gz,或者排列为Gz Hz Gy Hy,或者排列为Hz Hz Gz Hy Gy;其中,Gy与Hy相紧邻,中间没有间隔其它的字段,Gz与Hz相紧邻,中间没有间隔其它的字段。
如此,同一系数对应的承载幅度的字段与相位的字段相紧邻可以缩短获得同一个系数的时间,不需要等待其它的系数获取就可以使用已获取的系数,即可以缩短使用系数的等待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包括:
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的第五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第一极化方向所对应的被反馈的元素;
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排列在第五字段之后的第六字段,确定第二极化方向对应的被反馈的元素;
其中,第一极化方向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所对应的极化方向,第二极化方向为与第一极化方向不同的另一个极化方向。
也就是说,从第二部分字段中提取到第五字段以及第六字段,根据预设的排列规则确定位于前面的第五字段为针对第一极化方向的被反馈的元素,第六字段中为第二极化方向的被反馈的元素。
所述字段排列规则可以说明如下: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为pA,第五字段中包含有第一矩阵C中极化方向为pA的被反馈的元素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11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幅度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12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13
另一个极化方向为pB,也就是第六字段中包含有第一矩阵C中极化方向为pB的被反馈的元素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14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15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16
其中,所述字段排列的一个例子为,同一个系数的幅度字段与相位字段紧邻,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对应的字段排列在前,另一极化方向的字段排列在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21
或者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22
如此,在网络设备解析的时候,可以依据这样的规则依次获取两种极化反向对应的一个系数的幅度以及相位,再获取下一个系数的幅度以及相位,最终得到各个系数对应的幅度以及相位。
再一个例子为,先排最强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接着最强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接着另一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最后另一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23
相应的,在网络设备侧依照该排列规则依次获取幅度以及相位字段,比如,可以为先获取K个元素作为第一极化方向的系数幅度,再获取K个元素作为第一极化方向的系数相位;再跟着获取到的K个元素为第二极化方向的幅度,最后K个元素为第二极化方向的系数相位。
另一个排列例子为,先排最强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接着最强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接着另一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最后另一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24
相应的,在网络设备侧依照该排列规则依次获取幅度以及相位字段,比如,可以为先获取K个元素作为第一极化方向的系数相位,再获取K个元素作为第一极化方向的系数幅度;再跟着获取到的K个元素为第二极化方向的相位,最后K个元素为第二极化方向的系数幅度。
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将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对应的字段排列在前,可以提高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对应字段传输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上行控制信息比特序列传输的性能。
再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包括:
基于第二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
基于排列在第二字段之后的第七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
比如,提取第二字段得到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位置之后,紧接着与第二字段相邻的第七字段,从第七字段获取第一矩阵C中被反馈的元素。
或者,提取第二字段得到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位置之后,相邻预设数量个字段之后,提取得到第七字段,从第七字段获取第一矩阵C中被反馈的元素。其中预设数量可以与终端设备预先协商获得,或者双方根据预先的协议确定,比如,中间可以间隔3个字段,或者更多或者更少,本实施方式中不做穷举。
再一种方式指示第一矩阵中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字段的排列方式,所述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包括:
基于第一字段确定第二矩阵,基于第二矩阵所指示的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顺序,确定承载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至少一个字段;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
例如,先从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二矩阵,然后得到至少一个承载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字段,由于第一矩阵C中的被反馈的元素按照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所指示系数的顺序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31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32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33
则承载每个系数幅度的各字段与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各字段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34
或者这些字段的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35
或者这些字段的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36
或者这些字段的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37
基于前述方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中各个字段的排列顺序,以确定提取的字段所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哪个域;该预设的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中各个字段的排列顺序,可以根据协议来确定,或者可以与终端设备协商得到。下面提供预设的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中各个字段的排列顺序的一种示例:
第一部分字段按顺序连接成第一个比特序列,例如{承载指示预编码的秩(Rank)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TB)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Wideband CQI)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TB)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Subband differential CQI)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
第二部分字段按顺序连接成第二个比特序列,例如{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字段},或者{承载指示比特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字段}。
从第一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一部分字段,从第二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二部分字段;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其中在第二个比特序列中,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排列承载各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
例如预编码的秩为2,即预编码共计为2层,即{第1层预编码,第2层预编码},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排列各层字段如下:{承载第1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2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再例如,预编码的秩为3,即预编码共计为3层,即{第1层预编码,第2层预编码,第3层预编码},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排列各层字段如下:{承载第1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2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3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再例如,预编码的秩为4,即预编码共计为4层,即{第1层预编码,第2层预编码,第3层预编码,第4层预编码},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排列各层字段如下:{承载第1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2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3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4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
从第一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一部分字段,可以包括:从第一个比特序列中第一部分字段中的首位,获取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
其中,在第一个比特序列中,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排在第一部分字段的首位。
例如,{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的字段};
再例如,{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预编码的秩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的字段};
因为基站需要知道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这一信息,才能确定第二个比特序列的长度,从而才能正确接收第二个比特序列,并解读其中的信息;因此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非常重要,将其置于第一部分字段的首位,可以提高这一字段的传输可靠性,从而提高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可靠性。
从第一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一部分字段,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其中,根据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秩的最大值确定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
例如,基站为终端配置所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的最大值为1,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为1,每个字段承载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再例如,基站为终端配置所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的最大值为2,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为2,每个字段承载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例如,第一个字段承载第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第二个字段承载第二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再例如,基站为终端配置所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的最大值为3,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为3,每个字段承载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例如,第一个字段承载第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第二个字段承载第二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第三个字段承载第三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再例如,基站为终端配置所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的最大值为4,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为4,每个字段承载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例如,第一个字段承载第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第二个字段承载第二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第三个字段承载第三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第四个字段承载第四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根据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秩的最大值确定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还包括:由所述字段承载的所述数目的非零值的数目确定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
例如,基站为终端配置所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的最大值为P,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为P,每个字段承载一层预编码的用以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其中有Q个字段承载的所述数目为非零,那么确定被反馈的预编码的秩为Q;其中,P、Q为正整数。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就能够通过上行控制信息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具体的为从上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从第一个比特序列获取第一部分字段,从第二个比特序列获取第二部分字段,根据第一部分字段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如此,就能够实现将通过上行控制信息获取信道状态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
映射单元51,用于将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字段;
处理单元52,用于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字段分为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根据第一部分字段生成第一个比特序列,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预编码的秩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所述第二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第二矩阵的信息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其中,所述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包括: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相位的域;
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中的元素用于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侧。在完成上述处理之后,还可以包括: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网络侧的设备,比如具体可以为网络侧的基站。
结合图6,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包括有:信息发送单元53,用于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网络设备。
其中,最终发送至网络设备的上行控制信息为包含有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的上行控制信息,即映射有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的上行控制信息。
关于第一矩阵以及第二矩阵的相关说明参见前述实施方式,这里不做赘述。
关于映射单元51,用于将信道状态信息中的指示第二矩阵的信息的域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字段;其中,所述第一字段中包含一维序列,所述一维序列由所述第二矩阵的二维矩阵元素映射得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字段以及第二字段不代表字段的顺序,仅用于区分不同的字段,具体排列顺序与其无关,比如,可以第一字段排列在第二字段之前,或者第一字段还可以排列在第二字段之后;当然,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有更多字段,比如,第三字段、第四字段、第五字段以及更多,也均不代表各个字段的排列顺序,仅用于区分各个字段,在具体排列各个字段的时候,可以为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四字段-第六字段-第三字段-第五字段,这样来排序。关于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字段的排列顺序不以其表述方式为准,而是根据后续规则或说明为准,下文不再重复说明。
具体的,进行映射的方式可以为将第二矩阵按照行增序的顺序来依次将二维矩阵中的元素添加至一维序列中,最终得到映射后的一维序列作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字段。
举例来说,第二矩阵比如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71
是一个2L行M列的矩阵,为二维比特矩阵,其中的元素以位映射的方式指示第一矩阵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81
中的元素是否被报告。
第二矩阵Cmap矩阵到字段中比特序列的映射是二维矩阵元素到一维序列的映射,即二维矩阵所映射成的字段是一个一维的序列。
也就是说,所映射成的字段序列为XC=[x0,x1,…,x2LM-1]。第二矩阵Cmap到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字段中比特序列的映射是按第二矩阵Cmap矩阵的行进行映射,即第二矩阵Cmap下一行中的所有元素接着第二矩阵Cmap上一行中的所有元素依顺序映射到字段中的序列。
具体的与方法处理流程中的处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所述映射单元51,用于将信道状态信息中的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字段;其中,所述第二字段中包含由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N为整数,且N与网络设备所配置的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相关。
关于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中,N的确定与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相关,比如其确定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82
其中,K0是基站为终端配置的可能反馈第一矩阵C中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矩阵C中系数即第一矩阵C中元素,所述系数指第一矩阵C中元素是矩阵V中的列与矩阵U中行的系数,即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与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是相同的提法。C中最强元素位置是C中最强元素的行的索引号l*与列的索引号m*,即(l*,m*),只可能位于被第二矩阵Cmap指示出的第一矩阵C的元素的位置上,也就是最多有K0个可能的位置,采用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83
个比特的字段序列来映射K0个可能的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开销。
比如,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84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的对应关系为第一对应关系,按照第一对应关系,用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85
个比特指示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
或者,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86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的对应关系为第二对应关系,按照第二对应关系,用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91
个比特指示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
具体来说,所述的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与序列状态按顺序对应,比如第二矩阵Cmap中第1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92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0相对应,然后指示出的递增的位置与递增的比特序列状态相对应,例如Cmap字段中指示出K1个位置。
其中,{第1位置,第2位置,...,第K1位置}与{序列状态0,序列状态1,...,序列状态K1-1}按序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的序列状态n指序列构成的数为n,例如右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1,010为数2,100为数4;例如左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4,010为数2,100为数1。
采用N个比特的序列对位置进行指示,可以为,当序列状态为3的时候,并且第二矩阵中的位置与序列状态从前向后一一对应的时候,则表示指示的为第二矩阵中的第4个位置。
这种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进行对应,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与序列状态的顺序对应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其中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第一位置与序列状态0对应的关系,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
所述的第二对应关系为,按顺序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第1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93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2b-1)相对应,然后指示出的递增的位置与递减的比特序列状态相对应。例如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K1个位置,其中{第1位置,第2位置,...,第K1位置}与{序列状态2b-1,序列状态2b-2,...,序列状态2b-K1}按序一一对应;其中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294
其中所述的序列状态n指序列构成的数为n,例如右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1,010为数2,100为数4;例如左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4,010为数2,100为数1。
同样的,这种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进行对应,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与序列状态的倒序对应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其中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第一位置与序列末状态对应的关系,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仅示意出两种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信息域如何映射为相应字段的方式。针对其他信息域也存在相应的处理方式,可以为直接将信息域中包含的内容作为对应的其他字段的具体内容。比如,指示第一矩阵中的系数幅度的域中包含的系数幅度,可以直接添加至上行控制信息中作为第三字段。当然,还可以存在其他处理方式,这里不做穷举。
根据第一部分字段生成第一个比特序列,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中,这里主要针对第二部分字段组成第二个比特序列进行以下说明:
处理单元52,将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排列在承载指示第二矩阵的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之后;其中,所述第二字段中包含由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N为整数,且N与网络设备所配置的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相关。
关于第二字段中包含的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的确定方式,如前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比较重要,因为由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获取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需要依赖于第二矩阵Cmap信息,而上行控制信息比特序列中排前的字段比排后的字段在传输中的可靠性更高。
比如,在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之后,紧接着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或者,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之后,接着其它一个或多个字段,再添加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
进一步地,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还可以包括:将第一矩阵中同一个系数对应的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第三字段、与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第四字段设置为相邻排列。
比如,y是第一矩阵C中的被反馈报告的一个系数,Ay是y的幅度,承载Ay的字段为Gy,Py是y的相位,承载Py的字段为Hy;在第二个比特序列中,字段Gy与字段Hy相紧邻,例如排列为GyHy,或者排列为Hy Gy;其中Gy与Hy相紧邻,中间没有间隔其它的字段。
又例如,z是第一矩阵C中的被反馈报告的又一个系数,Az是z的幅度,承载Az的字段为Gz,Pz是z的相位,承载Pz的字段为Hz;承载这两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与相位的字段排列为Gy Hy Gz Hz,或者排列为Hy Gy Hz Gz,或者排列为Gz Hz Gy Hy,或者排列为Hz Hz Gz Hy Gy;其中,Gy与Hy相紧邻,中间没有间隔其它的字段,Gz与Hz相紧邻,中间没有间隔其它的字段。
如此,同一系数对应的承载幅度的字段与相位的字段相紧邻可以缩短获得同一个系数的时间,不需要等待其它的系数获取就可以使用已获取的系数,即可以缩短使用系数的等待时间。
进一步地,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第二个比特序列,还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52,将承载第一矩阵中第一极化方向所对应的被反馈的元素的第五字段,排列在承载第一矩阵的第二极化方向对应的被反馈的元素的第六字段之前;其中,第一极化方向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所对应的极化方向,第二极化方向为与第一极化方向不同的另一个极化方向。
第一矩阵C中系数的极化方向指系数对应的在矩阵V中的列向量的极化方向,在这个列向量中所述极化方向的天线端口对应的元素不为零,另一极化方向的天线端口对应的元素为零。
另一方面,第一矩阵C前一半序号的行属于一个极化方向,例如索引号为{0,1,…,L-1}的行属于一个极化方向;后一半序号的行属于另一个极化方向,例如索引号为{L,L+1,…,2L-1}的行属于另一个极化方向;第一矩阵C中系数的极化方向指所述系数在第一矩阵C中的行的极化方向。
所述字段排列可以说明如下:例如,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为pA,第一矩阵C中极化方向为pA的被反馈的元素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11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12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13
另一个极化方向为pB,第一矩阵C中极化方向为pB的被反馈的元素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14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15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16
其中,所述字段排列的一个例子为,同一个系数的幅度字段与相位字段紧邻,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对应的字段排列在前,另一极化方向的字段排列在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21
或者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22
再一个例子为,先排最强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接着最强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接着另一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最后另一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23
另一个排列例子为,先排最强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接着最强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接着另一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最后另一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24
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将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对应的字段排列在前,可以提高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对应字段传输的可靠性,从而上行控制信息比特序列传输的性能。
再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52,将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设置在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第七字段之前。
比如,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第七字段紧接在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之后;
或者,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第七字段在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之后,其间间隔着其它的一个或多个字段。
再一种方式处理单元52,基于承载指示第二矩阵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所指示的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顺序,排列承载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至少一个字段。
例如,第一矩阵C中的被反馈的元素按照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所指示系数的顺序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25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26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27
则承载每个系数幅度的各字段与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各字段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31
或者这些字段的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32
或者这些字段的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33
或者这些字段的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34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将第二部分字段依次相邻连接排列、且相邻字段之间无其它字段,组成第二个比特序列。
例如,承载上述信息域的各字段排列为:{承载指示比特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字段,指示C矩阵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字段};
另一个字段排列方式可以为:{承载指示比特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的字段,指示第一矩阵C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字段}。
所述处理单元52,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将承载各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进行排列。
例如预编码的秩为2,即预编码共计为2层,即{第1层预编码,第2层预编码},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排列各层字段如下:{承载第1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2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再例如,预编码的秩为3,即预编码共计为3层,即{第1层预编码,第2层预编码,第3层预编码},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排列各层字段如下:{承载第1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2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3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再例如,预编码的秩为4,即预编码共计为4层,即{第1层预编码,第2层预编码,第3层预编码,第4层预编码},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排列各层字段如下:{承载第1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2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3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承载第4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
所述处理单元52,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将承载各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进行排列。
所述处理单元52,将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排在第一部分字段的首位。
例如,{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的字段};
再例如,{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预编码的秩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的字段}。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52,根据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秩的最大值确定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
所述处理单元52,由所述字段承载的所述数目的非零值的数目指示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个单元的具体功能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处理相同,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最后基于前述方案,下面提供组成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的一种示例:
第一部分字段按顺序连接成第一个比特序列,例如{承载指示预编码的秩(Rank)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TB)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Wideband CQI)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TB)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Subband differential CQI)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
第二部分字段按顺序连接成第二个比特序列,例如{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字段},或者{承载指示比特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字段}。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中的一种终端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具体可以由图中的发射器61以及接收器62组成、存储器63、处理器64和电源单元65等等。图中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终端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前述发射器可以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信息发送单元的实体部件;处理器可以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单元以及映射单元。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就能够通过将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映射至上行控制信息中,具体的为映射至上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并由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分别组成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如此,就能够实现将信道状态信息映射为上行控制信息。
另外,由于上述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将第一矩阵中最强元素的位置的域映射为N个比特的序列,降低计算第一矩阵中最强元素的位置的复杂度;以及通过将最强元素所在的第一极化方向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字段排列在第二极化方向的被反馈的元素对应的第六字段之前,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
信息提取单元71,用于从上行控制信息中获取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从第一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一部分字段,从第二个比特序列中获取第二部分字段;
信息处理单元72,用于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预编码的秩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
所述第二部分字段用于承载信道状态信息的以下信息域至少之一:指示第二矩阵的信息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其中,所述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包括: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幅度的域,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相位的域;
其中,所述第二矩阵中的元素用于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位置。
如图9所示,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信息接收单元73,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网络侧的设备,比如基站。
本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预编码的构成方式与前一示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关于前述处理流程中,所述信息处理单元72,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包含的第一字段中包含的一维序列,确定组成所述第二矩阵的二维矩阵元素。
需要指出的是,从一维序列转换为二维矩阵的处理中,可以基于第二矩阵的行、列数量来确定,依次确定所要从一维序列中提取的元素数量以组成第二矩阵的各行的元素,并且依照行增序的方式将提取的元素添加至二维矩阵中得到第二矩阵。
比如,一维序列为XC=[x0,x1,…,x2LM-1]。将0~M-1个元素作为第二矩阵的第一行的元素,依次类推,直至按照行增序的方式来恢复得到2L行M列的第二矩阵。
本实施方式中将一维序列转换为二维矩阵的处理与上一实施方式中的将二维矩阵映射为一维序列的处理规则相反,因此具体的处理不再进行赘述。
所述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包括:
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的第二字段中包含的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确定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其中,N为整数,且N与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相关。
关于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中,N的确定与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相关,比如其确定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61
其中,K0是基站为终端配置的可能反馈第一矩阵C中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矩阵C中系数即第一矩阵C中元素,所述系数指第一矩阵C中元素是矩阵V中的列与矩阵U中行的系数,即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与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是相同的提法。C中最强元素位置是C中最强元素的行的索引号l*与列的索引号m*,即(l*,m*),只可能位于被矩阵Cmap指示出的矩阵C的元素的位置上,也就是最多有K0个可能的位置,采用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71
个比特的字段序列来映射K0个可能的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开销。
比如,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72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的对应关系为第一对应关系,按照第一对应关系,用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73
个比特指示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或者,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74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的对应关系为第二对应关系,按照第二对应关系,用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75
个比特指示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
具体来说,所述的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与序列状态按顺序对应,比如第二矩阵Cmap中第1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76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0相对应,然后指示出的递增的位置与递增的比特序列状态相对应,例如Cmap字段中的K1个位置。
其中,{第1位置,第2位置,...,第K1位置}与{序列状态0,序列状态1,...,序列状态K1-1}按序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的序列状态n指序列构成的数为n,例如右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1,010为数2,100为数4;例如左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4,010为数2,100为数1。
采用N个比特的序列对位置进行指示,可以为,当序列状态为3的时候,并且第二矩阵中的位置与序列状态从前向后一一对应的时候,则表示指示的为第二矩阵中的第4个位置,再根据第二矩阵中第四个位置的元素,确定第一矩阵中的最强元素。
这种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进行对应,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与序列状态的顺序对应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其中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第一位置与序列状态0对应的关系,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
所述的第二对应关系为,按顺序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第1位置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77
个比特构成的序列状态(2b-1)相对应,然后指示出的递增的位置与递减的比特序列状态相对应,例如Cmap字段中指示出K1个位置,其中{第1位置,第2位置,...,第K1位置}与{序列状态2b-1,序列状态2b-2,...,序列状态2b-K1}按序一一对应;其中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81
其中所述的序列状态n指序列构成的数为n,例如右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1,010为数2,100为数4;例如左侧为最低位的比特序列001为数4,010为数2,100为数1。
同样的,这种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进行对应,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按照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位置的顺序与序列状态的倒序对应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其中第二矩阵Cmap字段中指示出的第一位置与序列末状态对应的关系,可以减小计算第一矩阵C中最强元素位置的复杂度。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72,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的第一字段确定第二矩阵的信息;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排列在第一字段之后的第二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字段中包含由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N为整数,且N与网络设备所配置的最大反馈元素的数量相关。
关于第二字段中包含的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的确定方式,如前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比较重要,因为由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获取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需要依赖于第二矩阵Cmap信息,而上行控制信息比特序列中排前的字段比排后的字段在传输中的可靠性更高。
比如,在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之后,紧接着提取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或者,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之后,接着其它一个或多个字段,再接着提取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第二字段。
进而,基于第一字段确定第二矩阵的信息;基于第二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位置;关于基于第二字段的内容确定最强系数的位置的方式可以如前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处理单元72,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相邻的第三字段以及第四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系数对应的系数幅度以及系数相位。
其中,第三字段以及第四字段之间相邻,即其中没有其他字段。也就是说,当从第二部分字段中提取到第三字段的时候,能够确定其相邻的字段为第四字段,从而获取第一矩阵中系数对应的系数幅度以及系数相位。
比如,y是第一矩阵C中的被反馈报告的一个系数,Ay是y的幅度,承载Ay的字段为Gy,Py是y的相位,承载Py的字段为Hy;在第二个比特序列中,字段Gy与字段Hy相紧邻,例如排列为GyHy,或者排列为Hy Gy;其中Gy与Hy相紧邻,中间没有间隔其它的字段。
又例如,z是第一矩阵C中的被反馈报告的又一个系数,Az是z的幅度,承载Az的字段为Gz,Pz是z的相位,承载Pz的字段为Hz;承载这两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与相位的字段排列为Gy Hy Gz Hz,或者排列为Hy Gy Hz Gz,或者排列为Gz Hz Gy Hy,或者排列为Hz Hz Gz Hy Gy;其中,Gy与Hy相紧邻,中间没有间隔其它的字段,Gz与Hz相紧邻,中间没有间隔其它的字段。
如此,同一系数对应的承载幅度的字段与相位的字段相紧邻可以缩短获得同一个系数的时间,不需要等待其它的系数获取就可以使用已获取的系数,即可以缩短使用系数的等待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处理单元72,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的第五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第一极化方向所对应的被反馈的元素;
基于第二部分字段中排列在第五字段之后的第六字段,确定第二极化方向对应的被反馈的元素;
其中,第一极化方向为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所对应的极化方向,第二极化方向为与第一极化方向不同的另一个极化方向。
也就是说,从第二部分字段中提取到第五字段以及第六字段,根据预设的排列规则确定位于前面的第五字段为针对第一极化方向的被反馈的元素,第六字段中为第二极化方向的被反馈的元素。
所述字段排列规则可以说明如下: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为pA,第五字段中包含有第一矩阵C中极化方向为pA的被反馈的元素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91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幅度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392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01
另一个极化方向为pB,也就是第六字段中包含有第一矩阵C中极化方向为pB的被反馈的元素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02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03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04
其中,所述字段排列的一个例子为,同一个系数的幅度字段与相位字段紧邻,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对应的字段排列在前,另一极化方向的字段排列在后: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05
或者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06
如此,在网络设备解析的时候,可以依据这样的规则依次获取两种极化反向对应的一个系数的幅度以及相位,再获取下一个系数的幅度以及相位,最终得到各个系数对应的幅度以及相位。
再一个例子为,先排最强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接着最强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接着另一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最后另一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07
相应的,在网络设备侧依照该排列规则依次获取幅度以及相位字段,比如,可以为先获取K个元素作为第一极化方向的系数幅度,再获取K个元素作为第一极化方向的系数相位;再跟着获取到的K个元素为第二极化方向的幅度,最后K个元素为第二极化方向的系数相位。
另一个排列例子为,先排最强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接着最强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接着另一极化方向对应的相位的字段,最后另一极化方向对应幅度的字段: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08
相应的,在网络设备侧依照该排列规则依次获取幅度以及相位字段,比如,可以为先获取K个元素作为第一极化方向的系数相位,再获取K个元素作为第一极化方向的系数幅度;再跟着获取到的K个元素为第二极化方向的相位,最后K个元素为第二极化方向的系数幅度。
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将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对应的字段排列在前,可以提高最强系数对应的极化方向对应字段传输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上行控制信息比特序列传输的性能。
再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处理单元72,基于第二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位置;
基于排列在第二字段之后的第七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
比如,提取第二字段得到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位置之后,紧接着与第二字段相邻的第七字段,从第七字段获取第一矩阵C中被反馈的元素。
或者,提取第二字段得到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位置之后,相邻预设数量个字段之后,提取得到第七字段,从第七字段获取第一矩阵C中被反馈的元素。其中预设数量可以与终端设备预先协商获得,或者双方根据预先的协议确定,比如,中间可以间隔3个字段,或者更多或者更少,本实施方式中不做穷举。
再一种方式指示第一矩阵中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字段的排列方式,所述基于第一部分字段以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组成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包括:
基于第一字段确定第二矩阵,基于第二矩阵所指示的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顺序,确定承载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至少一个字段;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字段确定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
例如,先从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二矩阵,然后得到至少一个与被反馈的元素的域的字段,由于第一矩阵C中的被反馈的元素按照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第一字段所指示系数的顺序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11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幅度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12
对应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字段依次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13
则承载每个系数幅度的各字段与承载每个系数的相位的各字段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14
或者这些字段的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15
或者这些字段的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16
或者这些字段的排列为
Figure BDA0003564180360000417
最后基于前述方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中各个字段的排列顺序,以确定提取的字段所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中的哪个域;该预设的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中各个字段的排列顺序,可以根据协议来确定,或者可以与终端设备协商得到。下面提供预设的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中各个字段的排列顺序的一种示例:
第一部分字段按顺序连接成第一个比特序列,例如{承载指示预编码的秩(Rank)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TB)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Wideband CQI)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个传输块(TB)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Subband differential CQI)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
第二部分字段按顺序连接成第二个比特序列,例如{承载指示第二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一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字段},或者{承载指示比特矩阵Cmap信息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最强系数位置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第二极化方向参考幅度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相位的域的字段,承载指示矩阵C中的系数幅度的域的字段}。
在第二个比特序列中,按预编码的层的顺序排列承载各层预编码信息的字段。
信息提取单元,用于从第一个比特序列中第一部分字段中的首位,获取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
其中,在第一个比特序列中,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排在第一部分字段的首位。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秩的最大值确定承载指示第一矩阵中的被反馈的元素的数目的域的字段数目。具体的,可以由所述字段承载的所述数目的非零值的数目确定所反馈的预编码的秩。
图10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网络设备,比如基站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有发射器81、接收器82、电源模块85、存储器84以及处理器83.其中,接收器可以为前述的信息接收单元;处理器可以包括前述信息提取单元以及信息处理单元。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就能够通过上行控制信息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具体的为从上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一个比特序列以及第二个比特序列,从第一个比特序列获取第一部分字段,从第二个比特序列获取第二部分字段,根据第一部分字段及第二部分字段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域;如此,就能够实现将通过上行控制信息获取信道状态信息。
图11为本申请终端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30包括:存储器1303与处理器1304。所述终端设备130还可以包括接口1301和总线1302。所述接口1301、存储器1303与处理器1304通过总线1302相连接。所述存储器1303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1304被配置为读取所述指令以执行上述应用于终端设备的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2为本申请基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140包括:存储器1403与处理器1404。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接口1401和总线1402。所述接口1401、存储器1403与处理器1404通过总线1402相连接。所述存储器1403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1404被配置为读取所述指令以执行上述应用于基站的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3为本申请通信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本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为基站100,终端设备可以为图中的用户设备(UE)110、120、130为例提供的说明,前述基站以及UE的功能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再赘述。或者,如图14所示,该系统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用户设备130、以及上述实施例的基站140。同样的,图中的基站可以为实施方式中的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即前述终端设备,能够实现的功能也如前述功能,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术语用户终端涵盖任何适合类型的无线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数据处理装置、便携网络浏览器或车载移动台。
一般来说,本申请的多种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被实现在硬件中,而其它方面可以被实现在可以被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装置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尽管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移动装置的数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例如在处理器实体中,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等。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RAM可以包括多种形式,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申请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GP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上述的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的步骤。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示范性和非限制性的示例,上文已提供了对本申请的示范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但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来考虑,对以上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和调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恰当范围将根据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将信道状态信息的第一部分字段映射到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个比特序列,所述第一部分字段携带秩指示符、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符、所述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符,以及指示第一矩阵中系数的数量的指示符,其中,所述第一矩阵基于L个矢量和M个矢量被确定;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第二部分字段映射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个比特序列,所述第二部分字段携带的信息包括:(1)指示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系数的位置的位映射的信息,(2)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信息,以及(3)指示所述第一矩阵中所述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部分字段生成所述第一个比特序列;
根据所述第二部分字段生成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第一域位于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第二域之前,所述第一域对应所述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信息,所述第二个域对应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矩阵中所述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和
向基站发送包括所述第一个比特序列和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信道状态信息的第二部分字段映射为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个比特序列,包括:
将所述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信息映射为由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其中,N为整数并且与所述第一矩阵中最大系数的数量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第二部分字段生成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指示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系数的位置的位映射的信息所指示的顺序,生成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域,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域对应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矩阵中所述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
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基站从终端设备接收上行控制信息,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个比特序列和第二个比特序列,
其中,信道状态信息的第一部分字段被映射到所述第一个比特序列,所述第一部分字段携带秩指示符、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符、所述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符,以及指示第一矩阵中系数的数量的指示符,其中,所述第一矩阵基于L个矢量和M个矢量被确定,以及
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第二部分字段被映射到第二个比特序列,所述第二部分字段携带的信息包括:(1)指示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系数的位置的位映射的信息,(2)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信息,以及(3)指示所述第一矩阵中所述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第一域位于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第二域之前,所述第一域对应所述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的最强系数的信息,所述第二域对应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矩阵中所述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信息被映射为由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其中,N为整数并且与所述第一矩阵中最大系数的数量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域根据所述指示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系数的位置的位映射的信息所指示的顺序被生成,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域对应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矩阵中所述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
7.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将信道状态信息的第一部分字段映射到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个比特序列,所述第一部分字段携带秩指示符、第一个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符、所述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符,以及指示第一矩阵中系数的数量的指示符,其中,所述第一矩阵基于L个矢量和M个矢量被确定;
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第二部分字段映射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个比特序列,所述第二部分字段携带的信息包括:(1)指示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系数的位置的位映射的信息,(2)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信息,以及(3)指示所述第一矩阵中所述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部分字段生成所述第一个比特序列;
根据所述第二部分字段生成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第一域位于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第二域之前,所述第一域对应所述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的最强系数的信息,所述第二域对应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矩阵中所述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和
向基站发送包括所述第一个比特序列和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第二部分字段映射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个比特序列:
将所述标识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信息映射为由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其中N为整数并且与所述第一矩阵中最大系数的数量相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生成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
根据所述指示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系数的位置的位映射的信息所指示的顺序,生成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域,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域对应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矩阵中所述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
10.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从终端设备获取包括第一个比特序列和第二个比特序列的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信道状态信息的第一部分字段被映射到所述第一个比特序列,所述第一部分字段携带秩指示符、第一传输块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符、所述第一个传输块的子带差分信道质量指示符,以及指示第一矩阵中系数的数量的指示符,其中,所述第一矩阵基于L个矢量和M个矢量被确定,以及
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第二部分字段映被射到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所述第二部分字段携带的信息包括:(1)指示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系数的位置的位映射的信息,(2)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最强系数的信息,以及(3)指示所述第一矩阵中所述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第一域位于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第二域之前,所述第一域对应所述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的最强系数的信息,所述第二域对应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矩阵中所述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的最强系数的信息被映射为由N个比特组成的序列,其中,N为整数并且与所述第一矩阵中最大系数的数量相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域根据所述指示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矩阵中系数的位置的位映射的信息所指示的顺序被生成,所述第二个比特序列的域对应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矩阵中所述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
CN202210321561.6A 2019-03-29 2019-03-29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50373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1561.6A CN115037343A (zh) 2019-03-29 2019-03-29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1631.3A CN110535504A (zh) 2019-03-29 2019-03-29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2210321561.6A CN115037343A (zh) 2019-03-29 2019-03-29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1631.3A Division CN110535504A (zh) 2019-03-29 2019-03-29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7343A true CN115037343A (zh) 2022-09-09

Family

ID=686598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1631.3A Pending CN110535504A (zh) 2019-03-29 2019-03-29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2210321561.6A Pending CN115037343A (zh) 2019-03-29 2019-03-29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1631.3A Pending CN110535504A (zh) 2019-03-29 2019-03-29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30584A1 (zh)
EP (1) EP3952124A4 (zh)
JP (1) JP2022527944A (zh)
KR (1) KR20210142730A (zh)
CN (2) CN110535504A (zh)
AU (1) AU2020251598A1 (zh)
WO (1) WO20201999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5504A (zh) * 2019-03-29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896767A (zh) * 2022-10-09 2024-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75127A1 (en) * 2011-01-10 2012-07-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component carriers for which no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was calculated
CN106257856B (zh) * 2015-06-19 2021-02-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WO2017030295A1 (ko) * 2015-08-19 2017-02-23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의 피드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9150457B (zh) * 2017-06-16 2022-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EP3692675B1 (en) * 2017-10-02 2022-07-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rdering of csi in uci
CN113708810B (zh) * 2018-12-17 2022-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0535498B (zh) * 2018-12-28 2022-10-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方法及设备
US20220123805A1 (en) * 2019-01-11 2022-04-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0535504A (zh) * 2019-03-29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R1-1903343 "CSI Enhancement for MU-MIMO Support"",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pages 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52124A4 (en) 2022-12-21
AU2020251598A1 (en) 2021-10-28
KR20210142730A (ko) 2021-11-25
CN110535504A (zh) 2019-12-03
US20220030584A1 (en) 2022-01-27
JP2022527944A (ja) 2022-06-07
WO2020199954A1 (zh) 2020-10-08
EP3952124A1 (en) 2022-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1854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830092B (zh) 指示预编码矩阵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JP5438829B2 (ja)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方法、チャンネル情報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発信部、受信部、及びプリコーディングコードブックの構造方法
CN104301014B (zh)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KR20220048476A (ko) Csi 보고에 기초한 3개의 성분 코드북
CN101969361B (zh) 传输周期反馈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EP3944511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device
JP5747047B2 (ja) 二重偏波アンテナのプリコーディング行列指標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2013502111A5 (zh)
EP3667940A1 (en) Enhanced frequency compression for overhead reduction for csi reporting and usage
JP2013522982A (ja) コードブックの配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2013529425A (ja) チャネル情報の取得方法及び装置
WO2017049644A1 (zh) 一种资源选择的方法及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07181514A (zh) 一种csi反馈方法、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2468925B (zh) 预编码矩阵索引上报及预编码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0350957A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037343A (zh) 信息映射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262611B (zh) 确定正交基向量的索引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154326A1 (zh) 确定波束赋型权值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2868479B (zh) 多天线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962382B2 (en) Transmission channel state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transmission channel state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327251A (zh) 基于pmi的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207100A1 (en) Low-overhead high-rank codebook
CN103973410A (zh) 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035624A (zh) 一种基于双时空发射分集系统的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