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9517B - 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9517B
CN115029517B CN202210842047.7A CN202210842047A CN115029517B CN 115029517 B CN115029517 B CN 115029517B CN 202210842047 A CN202210842047 A CN 202210842047A CN 115029517 B CN115029517 B CN 1150295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late temperature
plate
furnace temperature
control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20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9517A (zh
Inventor
段树威
李国强
谢天华
张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CER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CER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CER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20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95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9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9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9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9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26Methods of annea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1/00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for heat treatmen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30Automatic controllers with an auxiliary heating device affecting the sensing element, e.g. for anticipating change of temperature
    • G05D23/32Automatic controllers with an auxiliary heating device affecting the sensing element, e.g. for anticipating change of temperature with provision for adjustment of the effect of the auxiliary heating device, e.g. a function of ti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确定动态变规格阶段的板温控制模式、控制范围、主要卷和次要卷;根据板温控制模式、控制范围及变规格类型确定主要卷的极限炉温;根据极限炉温和次要卷的带钢参数,得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根据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进行目标温度判定;响应于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超出目标温度范围时,将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响应于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未超出目标温度范围时,对炉温进行优化调整使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将调整后的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本申请可以排除因板温计测量不准造成的控制不准的情况,且控制速度有一定的提高。

Description

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冷轧带钢作为一种应用广泛且对生产质量有着较高要求的冷轧产品之一,提高其产品质量一直是研究热点。冷轧带钢主要生产流程包括冷轧、酸洗、镀锌、退火等工艺过程,连续退火(连退)是冷轧带钢生产工序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退火能够有效提高带钢的产品质量。
随着连续退火炉的普及和应用,和下游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板温动态变规格的过渡控制已经逐渐成为连退生产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传统的板温闭环方式容易受到板温计的测量误差的影响,板温计测量不准确容易造成控制不准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及的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动态变规格阶段的板温控制模式和控制范围;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确定带钢连退中的主要卷和次要卷;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所述控制范围及变规格类型确定所述主要卷的极限炉温,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根据所述极限炉温和所述次要卷的带钢参数,得到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根据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进行目标温度判定;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未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对炉温进行优化调整使所述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将优化调整后的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模式设定单元,用于确定动态变规格阶段的板温控制模式和控制范围,以及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确定带钢连退中的主要卷和次要卷;极限炉温设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所述控制范围及变规格类型确定所述主要卷的极限炉温,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板温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极限炉温和所述次要卷的带钢参数,得到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进行目标温度判定;优化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未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对炉温进行优化调整使所述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参数下发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以及用于将所述优化单元优化调整后的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对变规格过渡过程中的板温进行提前计算其对应的炉温控制参数,提前进行下发炉温控制参数,提高变规格过渡过程中带钢的成品率,相对于传统的板温闭环控制,本申请可以排除因板温计测量不准造成的控制不准的情况,且控制速度有一定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动态变规格阶段的板温控制模式和控制范围。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板温控制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保前控制模式和保后控制模式。其中保前控制模式是指重点保证前一卷的板温控制范围,控制系统调整到前一卷的上下限时,仍未满足下一卷的板温要求,则不再进行调整;保后控制模式是指重点保证后一卷的板温控制范围,控制系统调整到后一卷的上下限时,仍未满足上一卷的板温要求,则不再进行调整。
板温控制范围的上下限值是根据具体工艺要求来确定的,不同的带钢对应的板温控制范围可以是不同的。
步骤S102: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确定带钢连退中的主要卷和次要卷。
在本实施例中,当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时,将前一卷带钢作为主要卷,后一卷作为次要卷,而当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时,则将后一卷带钢作为主要卷,前一卷作为次要卷。
步骤S103: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所述控制范围及变规格类型确定所述主要卷的极限炉温,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在本实施例中,变规格类型可以包括由厚变薄及由薄变厚两种类型,由厚变薄即指前一卷带钢较后一卷厚,由薄变厚即指前一卷带钢较后一卷薄。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所述控制范围及变规格类型确定所述主要卷的极限炉温可以包括如下a-d四种情况:
a: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因为后一卷带钢比前一卷薄,若保持前一卷的生成环境,必然会导致后一卷的带钢温度升高,而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以需要确定在前一卷带钢板温达到控制范围的最小值时,后一卷带钢的板温是否会超过控制范围的最大值。因为当前一卷带钢板温达到控制范围的最小值时,若后一卷带钢的板温已经超过了控制范围的最大值,则需要降低炉温以降低后一卷带钢板温,但是由于是保前控制模式,炉温已经无法继续降低,若降低则前一卷带钢的板温会低于控制范围的最小值。因此a情况所确定的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b: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炉温。因为后一卷带钢比前一卷厚,若保持前一卷的生成环境,必然会导致后一卷的带钢温度降低,而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以需要确定在前一卷带钢板温达到控制范围的最大值时,后一卷带钢的板温是否会低于控制范围的最小值。
c: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炉温。因为后一卷带钢比前一卷薄,若保持前一卷的生成环境,必然会导致后一卷的带钢温度升高,而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以需要确定在后一卷带钢板温达到控制范围的最大值时,前一卷带钢的板温是否会低于控制范围的最小值。
d: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因为后一卷带钢比前一卷厚,若保持前一卷的生成环境,必然会导致后一卷的带钢温度降低,而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以需要确定在后一卷带钢板温达到控制范围的最小值时,前一卷带钢的板温是否会超过控制范围的最大值。
步骤S104:根据所述极限炉温和所述次要卷的带钢参数,得到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
该步骤即前一步骤四种情况中分析指出的,得到在极限炉温的情况下,对应的次要卷的板温,以便根据该板温进行进一步判断。
步骤S105:根据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进行目标温度判定。
步骤S106: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比如当上述情况a中所描述的板温控制模式及变规格类型时,若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超过了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的最大值,则无法继续进行调整,只能将当前的炉温参数,即当前的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来进行板温控制。其他情况也可类似推论得到,在此就不再进行赘述了。
步骤S107: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未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对炉温进行优化调整使所述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将优化调整后的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若在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未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则表明次要卷的炉温有可能可以进行调节,具体还需要根据次要卷所要调节的目标温度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温度的设定的大小,可以有如下e-h几种情况:
e: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大于等于目标温度,因为此时炉温已是最小值,无法再继续下降,因此也无法继续将次要卷的板温调整到目标温度,因此直接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小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升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并将升温后的炉温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f: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小于等于目标温度,因为此时炉温已是最大值,无法再继续上升,因此也无法继续将次要卷的板温调整到目标温度,因此直接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大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降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并将降温后的炉温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g: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小于等于目标温度,因为此时炉温已是最大值,无法再继续上升,因此也无法继续将次要卷的板温调整到目标温度,因此直接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大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降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并将降温后的炉温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h: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大于等于目标温度,因为此时炉温已是最小值,无法再继续下降,因此也无法继续将次要卷的板温调整到目标温度,因此直接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小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升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并将升温后的炉温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优选的,上述步骤S104中根据炉温及带钢参数确定带钢板温的方法,可以通过确定炉温与板温的关系模型来予以实现。
加热炉中加热阶段和冷却阶段均包含有辐射换热过程和对流换热过程。
其中,辐射换热过程公式为:
Figure BDA0003751522570000061
上式中:
Qf表示因为辐射换热交换的能量,单位为千卡/时;
CL表示带钢和加热炉的综合辐射系数,单位为千卡/米2·时·K4
Tg、Tb表示加热炉、钢带的平均温度,单位为K;
Fg表示带钢的工作面积,单位为米2
dt为时间步长,无量纲,若每秒为1000个步长,则dt=0.001/3600。
对流换热过程公式为:
Qd=η×v0.89×C0×(tg-tb)×Fg×Cg (2)
式中:
Qd表示因为热对流换热交换的能量,单位为千卡/时;
η表示保护气修正系数,无量纲;
v表示速度,加热段为带钢速度,冷却段为冷却气体的风速,单位为m/s;
C0表示设备修正系数,对于某一个特性的生产环境为常数,无量纲;
Cg表示对流换热系数,单位为千卡/米2·时·K4
tg、tb表示加热炉、带钢的平均温度,单位为℃;
Fg表示带钢的工作面积,单位为米2
结合钢铁工业炉设计手册传热学原理,确定出以上公式后,同时通过现场的实际生产数据确定出对应的设备修正系数C0和辐射系数CL和Cg,完成加热炉温度和带钢温度的公式确定,通过热力学定理,确定以下公式
Qf+Qd=C×M×(tg-tb) (3)
式中
Qf表示因为辐射换热交换的能量;
Qd表示因为热对流换热交换的能量,单位为千卡/时;
C表示比热容,单位为千卡/kg*K;
M表示表示带钢质量,单位kg;
tg、tb表示加热炉、带钢的平均温度,单位为℃。
如果将整个控制过程划分每秒成n个时间步长,首先确定带钢入加热炉的入口温度,即环境温度,然后根据公式(1)和(2)分别计算出对应的换热量,然后根据公式(3)计算出带钢的出口温度,根据步长不断进行计算,直到计算出带钢出加热炉时的板温。
另外,在上述步骤S107中对炉温进行优化调整使所述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时,是已知板温来求解对应炉温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迭代计算的方式予以实现,比如可以给定一个初始炉温(经验值给定),试算出板温,然后根据试算板温和目标板温的情况,对炉温进行修正,直到某个炉温情况下得出的板温和目标板温保持一致,迭代结束。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若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小值时对应的炉温时,后一卷板温小于目标温度的最小值,则将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大值所对应的炉温,然后再继续执行步骤S104-步骤S107。
当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若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大值时对应的炉温时,后一卷板温大于目标温度的最大值,则将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小值所对应的炉温,然后再继续执行步骤S104-步骤S107。
上述两种情况是属于生成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需要将极限炉温进行反转设置,即从原来设置的最大值变为设置成最小值,反之亦然。
另外,本实施例也不排除可以根据各种带钢参数及各种板温控制模式、变规格类型来建立炉温和板温所对应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查询对应关系来直接进行已知炉温求解板温、或者已知板温求解炉温的目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对变规格过渡过程中的板温进行提前计算其对应的炉温控制参数,提前进行下发炉温控制参数,提高变规格过渡过程中带钢的成品率,相对于传统的板温闭环控制,本申请可以排除因板温计测量不准造成的控制不准的情况,且控制速度有一定的提高。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模式设定单元210、极限炉温设定单元220、板温获取单元230、判定单元240、优化单元250和参数下发单元260,它们之间依次相连,且判定单元240还和参数下发单元260相连。
模式设定单元210用于确定动态变规格阶段的板温控制模式和控制范围,以及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确定带钢连退中的主要卷和次要卷。
极限炉温设定单元220用于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所述控制范围及变规格类型确定所述主要卷的极限炉温,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板温获取单元230用于根据所述极限炉温和所述次要卷的带钢参数,得到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
判定单元240用于根据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进行目标温度判定。
优化单元250用于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未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对炉温进行优化调整使所述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
参数下发单元260用于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以及用于将所述优化单元优化调整后的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优选的,上述板温控制模式包括保前控制模式和保后控制模式,进一步的,模式设定单元210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确定带钢连退中的主要卷和次要卷包括: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时,主要卷为前一卷带钢,次要卷为后一卷带钢;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时,主要卷为后一卷带钢,次要卷为前一卷带钢。
优选的,上述变规格类型包括:由厚变薄及由薄变厚,进一步的,极限炉温设定单元220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所述控制范围及变规格类型确定所述主要卷的极限炉温包括: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炉温;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炉温;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优选的,优化单元250对炉温进行优化调整使所述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包括: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小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升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大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降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大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降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小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升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若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小值时对应的炉温时,后一卷板温小于目标温度的最小值,则将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大值所对应的炉温,然后再继续执行步骤S104-步骤S107。当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若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大值时对应的炉温时,后一卷板温大于目标温度的最大值,则将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小值所对应的炉温,然后再继续执行步骤S104-步骤S107。上述两种情况是属于生成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需要将极限炉温进行反转设置,即从原来设置的最大值变为设置成最小值,反之亦然。
上述单元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装置,对变规格过渡过程中的板温进行提前计算其对应的炉温控制参数,提前进行下发炉温控制参数,提高变规格过渡过程中带钢的成品率,相对于传统的板温闭环控制,本申请可以排除因板温计测量不准造成的控制不准的情况,且控制速度有一定的提高。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为通用数据处理装置,其包括通用的计算机硬件结构,其至少包括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通过总线903连接。存储器902适于存储处理器901可执行的一条或多条指令或程序。该一条或多条指令或程序被处理器901执行以实现上述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中的下列步骤:
步骤S101:确定动态变规格阶段的板温控制模式和控制范围。
步骤S102: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确定带钢连退中的主要卷和次要卷。
步骤S103: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所述控制范围及变规格类型确定所述主要卷的极限炉温,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步骤S104:根据所述极限炉温和所述次要卷的带钢参数,得到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
步骤S105:根据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进行目标温度判定。
步骤S106: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步骤S107: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未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对炉温进行优化调整使所述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将优化调整后的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上述处理器901可以是独立的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微处理器集合。由此,处理器901通过执行存储器902所存储的命令,从而执行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实现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对于其他装置的控制。总线903将上述多个组件连接在一起,同时将上述组件连接到显示控制器904和显示装置以及输入/输出(I/O)装置905。输入/输出(I/O)装置905可以是鼠标、键盘、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触控输入装置、体感输入装置、打印机以及本领域公知的其他装置。典型地,输入/输出(I/O)装置905通过输入/输出(I/O)控制器906与系统相连。
其中,存储器902可以存储软件组件,例如操作系统、通信模块、交互模块以及应用程序。以上所述的每个模块和应用程序都对应于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和在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的一组可执行程序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上述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中的下列步骤:
步骤S101:确定动态变规格阶段的板温控制模式和控制范围。
步骤S102: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确定带钢连退中的主要卷和次要卷。
步骤S103: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所述控制范围及变规格类型确定所述主要卷的极限炉温,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步骤S104:根据所述极限炉温和所述次要卷的带钢参数,得到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
步骤S105:根据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进行目标温度判定。
步骤S106: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步骤S107: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未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对炉温进行优化调整使所述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将优化调整后的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和装置,对变规格过渡过程中的板温进行提前计算其对应的炉温控制参数,提前进行下发炉温控制参数,提高变规格过渡过程中带钢的成品率,相对于传统的板温闭环控制,本申请可以排除因板温计测量不准造成的控制不准的情况,且控制速度有一定的提高。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许多特征和优点根据该详细的说明书是清楚的,因此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这些实施方式的落入其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特征和优点。此外,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很多修改和改变,因此不是要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限于所例示和描述的精确结构和操作,而是可以涵盖落入其范围内的所有合适修改和等同物。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基于工厂模式的消息通知方法和装置可用于金融领域相关业务的消息通知发送,也可用于除金融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本发明对基于工厂模式的消息通知方法和装置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动态变规格阶段的板温控制模式和控制范围;
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确定带钢连退中的主要卷和次要卷;
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所述控制范围及变规格类型确定主要卷的极限炉温,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根据所述极限炉温和次要卷的带钢参数,得到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
根据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进行目标温度判定;
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未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对炉温进行优化调整使所述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将优化调整后的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温控制模式包括保前控制模式和保后控制模式;所述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确定带钢连退中的主要卷和次要卷包括: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时,主要卷为前一卷带钢,次要卷为后一卷带钢;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时,主要卷为后一卷带钢,次要卷为前一卷带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规格类型包括:由厚变薄及由薄变厚,所述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所述控制范围及变规格类型确定所述主要卷的极限炉温包括: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炉温进行优化调整使所述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将优化调整后的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包括: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大于等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小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升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并将升温后的炉温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小于等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大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降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并将降温后的炉温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小于等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大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降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并将降温后的炉温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大于等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小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升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并将升温后的炉温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若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小值时对应的炉温时,后一卷板温小于目标温度的最小值,则将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大值所对应的炉温;
当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若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大值时对应的炉温时,后一卷板温大于目标温度的最大值,则将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小值所对应的炉温。
6.一种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模式设定单元,用于确定动态变规格阶段的板温控制模式和控制范围,以及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确定带钢连退中的主要卷和次要卷;
极限炉温设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所述控制范围及变规格类型确定主要卷的极限炉温,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板温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极限炉温和次要卷的带钢参数,得到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
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进行目标温度判定;
优化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未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对炉温进行优化调整使所述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
参数下发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超出所述次要卷的目标温度范围时,将所述极限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以及用于将所述优化单元优化调整后的炉温参数进行下发以进行板温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温控制模式包括保前控制模式和保后控制模式;所述模式设定单元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确定带钢连退中的主要卷和次要卷包括: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时,主要卷为前一卷带钢,次要卷为后一卷带钢;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时,主要卷为后一卷带钢,次要卷为前一卷带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规格类型包括:由厚变薄及由薄变厚,所述极限炉温设定单元根据所述板温控制模式、所述控制范围及变规格类型确定所述主要卷的极限炉温包括: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所述极限炉温为主要卷的板温达到所述控制范围内的最小值时所对应的炉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单元对炉温进行优化调整使所述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包括: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小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升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前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大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降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大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降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
当所述板温控制模式为保后控制模式,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时,若所述极限炉温下次要卷的板温小于目标温度,将所述极限炉温进行升温使得次要卷的板温达到目标温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厚变薄,若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小值时对应的炉温时,后一卷板温小于目标温度的最小值,则将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大值所对应的炉温;
当所述变规格类型为由薄变厚,若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大值时对应的炉温时,后一卷板温大于目标温度的最大值,则将极限炉温设定为前一卷板温在所述控制范围内最小值所对应的炉温。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842047.7A 2022-07-18 2022-07-18 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50295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2047.7A CN115029517B (zh) 2022-07-18 2022-07-18 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2047.7A CN115029517B (zh) 2022-07-18 2022-07-18 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9517A CN115029517A (zh) 2022-09-09
CN115029517B true CN115029517B (zh) 2023-06-16

Family

ID=83129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2047.7A Active CN115029517B (zh) 2022-07-18 2022-07-18 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951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3147A (ja) * 1992-03-19 1993-10-12 Kawasaki Steel Corp 連続焼鈍炉の板温制御方法
CN101033502A (zh) * 2006-03-08 2007-09-12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温度工艺过渡方法
JP2013100578A (ja) * 2011-11-08 2013-05-23 Jfe Steel Corp 連続焼鈍ライン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CN108330257A (zh) * 2018-02-26 2018-07-27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退火炉加热段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3147A (ja) * 1992-03-19 1993-10-12 Kawasaki Steel Corp 連続焼鈍炉の板温制御方法
CN101033502A (zh) * 2006-03-08 2007-09-12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温度工艺过渡方法
JP2013100578A (ja) * 2011-11-08 2013-05-23 Jfe Steel Corp 連続焼鈍ライン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CN108330257A (zh) * 2018-02-26 2018-07-27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退火炉加热段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9517A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1025B (zh) 热轧带钢平直度微中浪控制方法
CN106636606B (zh) 一种基于仿真模型的加热炉炉温控制方法
CN105018718B (zh) 一种基于热负荷分配的加热炉工艺炉温控制方法
CN106119520B (zh) 一种冷轧热镀锌退火炉板温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397171B (zh) 一种确定钢坯加热炉炉温设定值的方法
CN104298884A (zh) 一种快速计算轧件断面温度的有限元和有限差分耦合方法
CN102876880A (zh) 立式镀锌退火炉的加热控制方法
CN104894362A (zh) 一种冷热钢坯混装的加热炉炉温设定方法
CN113343514A (zh) 一种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制度优化方法
CN106906352A (zh) 一种轧钢加热炉钢坯混装时的加热方法
CN109022757A (zh) 镀锡产品退火温度的动态分段控制方法
CN110100141A (zh) 用于控制连续退火线中的钢板的温度图形的系统及方法
CN106091715B (zh) 一种加热炉烧钢温度全自动控制方法
CN115029517B (zh) 带钢连退动态变规格阶段板温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289532A (zh) 带钢水印点温度控制方法
CN112387791B (zh) 冷轧带钢的轧制温度确定方法及确定系统
JPH02166235A (ja) 金属板加熱炉における板温制御方法
CN111420999B (zh) 一种精轧中间坯上下表面温差控制方法
CN110656234A (zh) 一种轧钢加热炉最大加热温度的自动区分控制方法
CN103697712A (zh) 基于时间感度的动态加热炉炉温控制方法
CN102994732A (zh) 加热炉燃料量决策系统及其决策方法
CN102799723A (zh) 一种马弗炉加热能力计算及预测仿真方法
CN204779729U (zh) 一种连续退火炉加热段炉温控制系统
JPH0772309B2 (ja) 連続焼鈍炉の板温制御方法
CN101131572A (zh) 一种快速冷却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