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4785A - 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定位方法及椎板咬骨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定位方法及椎板咬骨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4785A
CN115024785A CN202210602725.2A CN202210602725A CN115024785A CN 115024785 A CN115024785 A CN 115024785A CN 202210602725 A CN202210602725 A CN 202210602725A CN 115024785 A CN115024785 A CN 115024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endoscope
shaped
groove
ronge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27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4785B (zh
Inventor
陈勇
姜波
付松
林峰
王洪娟
王兰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ur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ur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ur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ur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27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47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4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4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4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4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6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17/1604Chisels; Rongeurs; Punches; Stamps
    • A61B17/1606Chisels; Rongeurs; Punches; Stamps of forceps type, i.e. having two jaw elements moving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A61B17/1608Chisels; Rongeurs; Punches; Stamps of forceps type, i.e. having two jaw elements moving relative to each other the two jaw elements being linked to two elongated shaft elements moving longitudinally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6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17/1662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1B17/1671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sp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6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17/17Guides or aligning means for drills, mills, pins or wires
    • A61B17/1703Guides or aligning means for drills, mills, pins or wires using imaging means, e.g. by X-r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6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17/17Guides or aligning means for drills, mills, pins or wires
    • A61B17/1739Guides or aligning means for drills, mills, pins or wi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1B17/1757Guides or aligning means for drills, mills, pins or wi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sp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定位方法及椎板咬骨钳,前手柄通过固定轴与后手柄连接,后手柄卡接有下钳杆,下钳杆通过滑槽内卡接有上钳杆,上钳杆通过工字型转筒卡接有内窥镜,前手柄和后手柄组合成手枪式结构;前握把和后握把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防滑纹,连杆上设置防滑纹。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前握把、后握把、上钳杆、下钳杆和转动装置的相互配合,完成咬骨与内镜的三种组合模式,解决咬骨钳与内窥镜同轴操作相互打架,相互牵制的问题,同时减小手术通道,伤口小;工字型转筒360°转动,完成了多角度、多方位图像的定位,扩大手术视野;降低误切、多切、漏切等不良现象,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定位方法及椎板咬骨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定位方法及椎板咬骨钳。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脊柱外科手术中,咬骨钳对颅骨或者椎体椎骨进行咬骨处理时需要额外搭配内窥镜使用,用以提高手术视野,但手术通道有限,内镜的视频传输通道与手术器械操作通道属于单通道同轴模式,两者在同一通道内相互干扰,相互牵制,视频传输受手术器械遮挡,影响手术视野,对手术部位无法进行精确定位,易出现误切、多切、漏切等不良现象。
相关的现有专利如下:一种咬骨钳(CN211300187U)中,定位块为十字形卡位块,安装槽内设置与定位块向对应的十字形滑槽,固定块为T型滑动块,固定钳臂内的滑动槽为T型槽,与固定块相对应,固定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固定尖端为L型钳头,固定尖端与滑动尖端相对的连接面为斜型连接面,固定片通过将定位块和固定块卡在滑动片的安装槽和滑动槽内进行安装,整体结构简单,安装过程简便,十字形定位块和T型固定块在对接的时候增加滑动片滑动时的稳定性,防止脱位;固定尖端与滑动尖端斜型连接面的设置,在咬骨钳工作过程中,提高夹持固定的稳定性,避免待夹物滑脱,提高手术安全性。但受其结构所限,需要单独佩戴内窥镜,提高手术视野等问题,进而造成伤口扩大,恢复周期延长,进而提高手术费用,降低医院病床的周转率。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咬骨钳与内窥镜在一个通道内,属于同轴操作,相互干扰,视频传输易受手术器械遮挡,影响手术视野,需要扩大手术通道,会直接导致患者患处伤口扩大,恢复周期延长,进而提高手术费用,降低医院病床的周转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定位方法及椎板咬骨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包括:前手柄、后手柄、固定轴、上钳杆、下钳杆、转动装置、内窥镜和防滑纹,所述上钳杆上设置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内卡接有1个或2个内窥镜,来进行手术部位的多角度,多方位图像定位,所述转动装置由工字型转筒、第一通槽、十字通槽、弧形夹板、螺纹孔、螺钉、限位槽、第一转轴、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二转轴和第四定位孔组成,所述第四开口槽左上端固接有阻尼轴,且阻尼轴的另一端插接在工字型转筒左后端的第四定位孔内,所述工字型转筒中间设置有十字通槽,且十字通槽内部对称插接有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上端穿出十字通槽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工字型转筒右下端右侧设置有第一通槽,且其有后端设置有方形限位槽,所述第一转轴左端为与限位槽相适应的方形结构且其插接在限位槽内,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二通孔插接在第一定位孔内,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定位孔中间右端的第一转轴上固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上端啮合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固接在第二转轴上且其上端1/3位于第二开口槽外,所述第二转轴左右两端均插接在第三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内窥镜进行多角度手术视野部位图像的定位中,通过转动第二转轮,并以第一转轴轴心为中心360度转动内窥镜,进行多角度图像获取。
进一步的,内窥镜进行多角度手术视野部位图像的定位中,通过螺钉转动调节两弧形夹板的前后距离,对内窥镜的镜头进行夹持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所述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设置有:
前手柄;
前手柄通过固定轴与后手柄连接,后手柄卡接有下钳杆,下钳杆通过滑槽内卡接有上钳杆,上钳杆通过工字型转筒卡接有内窥镜,前手柄和后手柄组合成手枪式结构;
前握把和后握把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防滑纹,连杆上设置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前手柄由前握把和第一推杆组成;前握把上端穿过第一开口槽固接有第一推杆,且两者交界处通过固定轴铰接有后握把,第一推杆为V字型;
所述后手柄由后握把、第一开口槽、第一通孔、连接块第二开口槽和第三定位孔组成;
后握把的上端从左到右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右下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左侧位于第一通孔正下端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左侧卡接有下钳杆,连接块右侧的第一通孔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槽且第二开口槽左右两侧的后握把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孔内插接有第二转轴。
进一步的,所述下钳杆设置有连杆,连杆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五通孔、L型通孔和第四通孔,L型通孔右端开口开口向外且其右端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右上端设置有开口向左的梅花槽,梅花槽下端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五开口槽,连接块滑过第五开口槽转动并卡接在梅花槽内;
所述连杆左下端固接有下板,下板为左窄右宽、左实右空的锥子型结构,下板右端与连杆左端相适用;
下板左上端设置有前钳嘴,前钳嘴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下板中上端设置有第六开口槽,第六开口槽左侧中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槽;
滑槽内卡接有上钳杆,通过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二推杆、上板、下板和L型滑块的配合,实现按动前握把进行咬骨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上钳杆设置有上板,上板外形与下板相适应,上板左下端设置有向下的弧形第三开口槽,且第三开口槽前后两端的上板上均固接有L型滑块,L型滑块卡接在滑槽内;
上板右下端中间设置有第二定位孔且第二定位孔内插接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右端固接在第一推杆左上端,第一推杆为T字型且其左侧固接有挡环且压力弹簧套接在挡环左侧的第一推杆上,挡环上端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推杆的左上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且第一转轮固接在挡环右端的第一转轴上。
上板上端左侧10mm处设置有第四开口槽,第四开口槽左侧设置有可视通道,可视通道内卡接有内窥镜,可视通道右上端的上板上固接有阻尼轴,第四开口槽右端的上板上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三通孔和内镜通道,内镜通道与L型通孔对应相通,第三通孔、第五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定位孔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的,挡环左端到第一推杆左端的距离设为L2,第一转轮的宽度为L3,定位板左端与前钳嘴右端的距离为L1,L2-L3=L1;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轴的另一端分别插接在工字型转筒左后端的第四定位孔内,第二转轴左侧卡接在工字型转筒右后端的限位槽内且其右端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五通孔、第二通孔并插接在第一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工字型转筒右下端设置有第一通槽,内镜通道前端和工字型转筒内分别卡接有不同镜头时,工字型转筒内的内窥镜的线沿第一通槽进入内镜通道内;
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请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发明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解决了咬骨钳与内窥镜同轴操作,相互打架,相互牵制的问题;
2、以最小的空间,实现了同时容纳两个内窥镜,且内窥镜在咬骨钳内可360°转动,来获取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镜下图像,进而扩大手术视野;
3、创口小,患者的恢复周期快,降低患者的总体手术费用,同时提高医院病床的周转率。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前手柄通过固定轴与后手柄连接,后手柄卡接有下钳杆,下钳杆通过滑槽内卡接有上钳杆,上钳杆前端可视通道内卡接有1号内窥镜,完成基础款咬骨与内镜二合一组合,解决咬骨钳与内窥镜同轴操作,相互打架,相互牵制的问题,同时减小手术通道,伤口小;通过松紧螺钉调节两弧形夹板的前后距离,对2号内窥镜的镜头进行夹持固定,进而适用不同直径的内窥镜,同时转动第二转轮,第二转轮带动第一转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前端卡接在限位槽内带动工字型转筒内2号内窥镜360°转动,完成了多角度、多方位图像获取的升级款二合一组合,扩大手术视野;前握把和后握把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防滑纹,连杆上设置防滑纹,避免了手术过程中因手部出汗造成器械滑脱的现象,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第二,把技术方案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内窥镜的咬骨钳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手柄和后手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钳杆和下钳杆分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字型转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握把;1-1、第一推杆;2、后握把;2-1、第一开口槽;2-2、第一通孔;2-3、连接块;2-4第二开口槽;2-5、第三定位孔;3、固定轴;4、第一推杆;4-1、第一定位孔;4-2挡环;4-3第二通孔;4-4、压力弹簧;4-5、第二推杆;4-6、上板;4-7第二定位孔;4-8、内镜通道;4-9、第三通孔;4-10第三开口槽;4-11、L型滑块;4-12、第四开口槽;4-13可视通道;4-14、阻尼轴;5、连杆;5-1、第五开口槽;5-2、梅花槽;5-3、第四通孔;5-4、L型通孔;5-5、下板;5-6、第六开口槽;5-7、滑槽;5-8、前钳嘴;5-9、定位板;5-10第五通孔;6、工字型转筒;6-1、第一通槽;6-2、十字通槽;6-3、弧形夹板;6-4、螺纹孔;6-5、螺钉;6-6、限位槽;6-7、第一转轴;6-8、第一转轮;6-9、第二转轮;6-10、第二转轴;6-11、第四定位孔;7、内窥镜;8、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解释说明实施例。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本发明如何具体实现,该部分是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进行展开说明的解释说明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包括:前手柄、后手柄、固定轴3、上钳杆、下钳杆、转动装置、内窥镜7和防滑纹8。
所述上钳杆上设置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内卡接有1个或2个内窥镜7,来进行手术部位的多角度,多方位图像定位,所述转动装置由工字型转筒6、第一通槽6-1、十字通槽6-2、弧形夹板6-3、螺纹孔6-4、螺钉6-5、限位槽6-6、第一转轴6-7、第一转轮6-8、第二转轮6-9、第二转轴6-10和第四定位孔6-11组成,所述第四开口槽4-12左上端固接有阻尼轴4-14,且阻尼轴4-14的另一端插接在工字型转筒6左后端的第四定位孔6-11内,所述工字型转筒6中间设置有十字通槽6-2,且十字通槽6-2内部对称插接有弧形夹板6-3,所述弧形夹板6-3上端穿出十字通槽6-2设置有螺纹孔6-4,且螺纹孔6-4内螺纹连接有螺钉6-5,所述工字型转筒6右下端右侧设置有第一通槽6-1,且其有后端设置有方形限位槽6-6,所述第一转轴6-7左端为与限位槽6-6相适应的方形结构且其插接在限位槽6-6内,所述第一转轴6-7的右端依次穿过第三通孔4-9、第二通孔4-3插接在第一定位孔4-1内,所述第二通孔4-3与第一定位孔4-1中间右端的第一转轴6-7上固接有第一转轮6-8,所述第一转轮6-8上端啮合有第二转轮6-9,所述第二转轮6-9固接在第二转轴6-10上且其上端1/3位于第二开口槽2-4外,所述第二转轴6-10左右两端均插接在第三定位孔2-5内。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内窥镜7进行多角度手术视野部位图像的定位中,通过转动第二转轮6-9,并以第一转轴6-7轴心为中心360度转动内窥镜7,进行多角度图像获取。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内窥镜7进行多角度手术视野部位图像的定位中,通过螺钉6-5转动调节两弧形夹板6-3的前后距离,对内窥镜7的镜头进行夹持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前手柄通过固定轴3与后手柄连接,后手柄卡接有下钳杆,下钳杆通过滑槽5-7内卡接有上钳杆,上钳杆通过工字型转筒6卡接有内窥镜7,前手柄和后手柄组合成手枪式结构;
前握把1和后握把2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防滑纹8,连杆5上设置防滑纹8。
优选地,所述前手柄由前握把1和第一推杆1-1组成;前握把1上端穿过第一开口槽2-1固接有第一推杆1-1,且两者交界处通过固定轴3铰接有后握把2,第一推杆1-1为V字型;
所述后手柄由后握把2、第一开口槽2-1、第一通孔2-2、连接块2-3第二开口槽2-4和第三定位孔2-5组成;
后握把2的上端从左到右设置有第一通孔2-2,第一通孔2-2的右下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槽2-1;第一开口槽2-1左侧位于第一通孔2-2正下端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左侧卡接有下钳杆,连接块2-3右侧的第一通孔2-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槽2-4且第二开口槽2-4左右两侧的后握把2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2-5,第三定位孔2-5内插接有第二转轴6-10。
优选地,所述下钳杆设置有连杆5,连杆5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五通孔5-10、L型通孔5-4和第四通孔5-3,L型通孔5-4右端开口开口向外且其右端外侧设置有防滑纹8。
优选地,所述连杆5右上端设置有开口向左的梅花槽5-2,梅花槽5-2下端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五开口槽5-1,连接块2-3滑过第五开口槽5-1转动并卡接在梅花槽5-2内;
所述连杆5左下端固接有下板5-5,下板5-5为左窄右宽、左实右空的锥子型结构,下板5-5右端与连杆5左端相适用;
下板5-5左上端设置有前钳嘴5-8,前钳嘴5-8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5-9;下板5-5中上端设置有第六开口槽5-6,第六开口槽5-6左侧中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槽5-7;
滑槽5-7内卡接有上钳杆,通过第一推杆1-1、第二推杆4-5、第二推杆4-5、上板4-6、下板5-5和L型滑块4-11的配合,实现按动前握把1进行咬骨操作。
优选地,所述上钳杆设置有上板4-6,上板4-6外形与下板5-5相适应,上板4-6左下端设置有向下的弧形第三开口槽4-10,且第三开口槽4-10前后两端的上板4-6上均固接有L型滑块4-11,L型滑块4-11卡接在滑槽5-7内;
上板4-6右下端中间设置有第二定位孔4-7且第二定位孔4-7内插接有第二推杆4-5,第二推杆4-5右端固接在第一推杆1-1左上端,第一推杆1-1为T字型且其左侧固接有挡环4-2且压力弹簧4-4套接在挡环4-2左侧的第一推杆1-1上,挡环4-2上端设置有第二通孔4-3,第一推杆1-1的左上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4-1且第一转轮6-8固接在挡环4-2右端的第一转轴6-7上。
上板4-6上端左侧10mm处设置有第四开口槽4-12,第四开口槽4-12左侧设置有可视通道4-13,可视通道4-13内卡接有内窥镜7,可视通道4-13右上端的上板4-6上固接有阻尼轴4-14,第四开口槽4-12右端的上板4-6上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三通孔4-9和内镜通道4-8,内镜通道4-8与L型通孔5-4对应相通,第三通孔4-9、第五通孔5-10、第二通孔4-3和第一定位孔4-1中心线重合。
优选地,挡环4-2左端到第一推杆1-1左端的距离设为L2,第一转轮6-8的宽度为L3,定位板5-9左端与前钳嘴5-8右端的距离为L1,L2-L3=L1;
优选地,所述阻尼轴4-14的另一端分别插接在工字型转筒6左后端的第四定位孔6-11内,第二转轴6-10左侧卡接在工字型转筒6右后端的限位槽6-6内且其右端依次穿过第三通孔4-9、第五通孔5-10、第二通孔4-3并插接在第一定位孔4-1内;
优选地,所述工字型转筒6右下端设置有第一通槽6-1,内镜通道4-8前端和工字型转筒6内分别卡接有不同镜头时,工字型转筒6内的内窥镜7的线沿第一通槽6-1进入内镜通道4-8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连接块2-3对准第五开口槽5-1,向右用力按动连杆5,连接块2-3滑入第五开口槽5-1,向上逆时针转动连杆5,连接块2-3滑入梅花槽5-2内,咬骨钳前后安装完毕,转动第二转轮6-9,第二转轮6-9带动第一转轮6-8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6-7转动,第一转轴6-7前端卡接在限位槽6-6内同时带动工字型转筒6转出第六开口槽5-6内,根据手术角度需要,选择内窥镜7数量和模式;
模式一:上钳杆前端可视通道4-13内卡接有1号内窥镜7,1号内窥镜7的传输线依次沿内镜通道4-8和L型通孔5-4伸出咬骨钳内与主机连接,完成基础款咬骨与内镜术下二合一,解决咬骨钳与内窥镜7同轴操作,相互打架,相互牵制的问题,同时减小手术通道,使得患者伤口缩小,患者的恢复周期快,降低患者的总体手术费用,同时提高医院病床的周转率;
模式二:通过松紧螺钉6-5调节两弧形夹板6-3的前后距离,对2号内窥镜7的镜头进行夹持固定,进而适用不同直径的内窥镜7,同时转动第二转轮6-9,第二转轮6-9带动第一转轮6-8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6-7转动,第一转轴6-7前端卡接在限位槽6-6内带动工字型转筒6内2号内窥镜7360°转动,完成了多角度、多方位图像获取的升级款二合一组合,扩大手术视野;
模式三:模式一与模式二叠加,即两个内窥镜7与咬骨钳的三合一组合,以最小的空间,实现了同时容纳两个内窥镜7,既实现基础咬骨定位,又实现多方位成像,扩大手术视野,降低误切、多切、漏切等不良现象,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二、应用实施例。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创造性和技术价值,该部分是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进行具体产品上或相关技术上的应用的应用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可用于颅骨或者椎体椎骨的手术使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包括:
前手柄、后手柄、固定轴、上钳杆、下钳杆、转动装置和内窥镜;
所述前手柄上端通过固定轴与后手柄连接,所述后手柄上端与下钳杆卡接,所述下钳杆通过滑槽与上钳杆卡接,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上钳杆上,所述转动装置内卡接有1个或2个内窥镜,来进行手术部位的多角度,多方位图像定位;
所述转动装置由工字型转筒、第一通槽、十字通槽、弧形夹板、螺纹孔、螺钉、限位槽、第一转轴、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二转轴和第四定位孔组成;
所述上钳杆上端设置有第四开口槽,所述第四开口槽左上端固接有阻尼轴,且阻尼轴的另一端插接在工字型转筒左后端的第四定位孔内,所述工字型转筒中间设置有十字通槽,且十字通槽内部对称插接有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上端穿出十字通槽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钉;
所述工字型转筒右下端右侧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工字型转筒右后端设置有方形限位槽,所述第一转轴左端设置有与限位槽相适应的方形结构,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方形结构插接在限位槽内;
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二通孔插接在第一定位孔内,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定位孔中间右端的第一转轴上固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上端啮合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固接在第二转轴上且其上端1/3位于第二开口槽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柄由前握把和第一推杆组成;前握把上端穿过第一开口槽固接有第一推杆,且两者交界处通过固定轴铰接有后握把,第一推杆为V字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柄由后握把、第一开口槽、第一通孔、连接块、第二开口槽和第三定位孔组成;
后握把的上端从左到右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右下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左侧位于第一通孔正下端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左侧与下钳杆卡接,连接块右侧的第一通孔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槽且第二开口槽左右两侧的后握把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二转轴左右两端均插接在第三定位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钳杆设置有连杆,连杆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五通孔、L型通孔和第四通孔,L型通孔右端开口开口向外且其右端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右上端设置有开口向左的梅花槽,梅花槽下端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五开口槽,连接块滑过第五开口槽转动并卡接在梅花槽内;
所述连杆左下端固接有下板,下板为左窄右宽、左实右空的锥子型结构,下板右端与连杆左端相适用;
所述下板左上端设置有前钳嘴,前钳嘴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下板中上端设置有第六开口槽,第六开口槽左侧中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上钳杆卡接在滑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钳杆设置有上板,上板外形与下板相适应,上板左下端设置有向下的弧形第三开口槽,且第三开口槽前后两端的上板上均固接有L型滑块,L型滑块卡接在下钳杆的滑槽内;
所述上板右下端中间设置有第二定位孔且第二定位孔内插接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右端固接在第一推杆左上端,第一推杆为T字型且其左侧固接有挡环且压力弹簧套接在挡环左侧的第一推杆上,挡环上端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推杆的左上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且第一转轮固接在挡环右端的第一转轴上;
所述第四开口槽左侧设置有可视通道,可视通道右上端的上板上固接有阻尼轴,第四开口槽右端的上板上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三通孔和内镜通道,内镜通道与L型通孔对应相通,第三通孔、第五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定位孔中心线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左端到第一推杆左端的距离为L2,第一转轮的宽度为L3,定位板左端与前钳嘴右端的距离为L1,L2-L3=L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轴的另一端分别插接在工字型转筒左后端的第四定位孔内,第二转轴左侧卡接在工字型转筒右后端的限位槽内且其右端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五通孔、第二通孔并插接在第一定位孔内。
9.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内窥镜的咬骨钳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内窥镜的咬骨钳的定位方法包括:
利用穿过通孔并卡接在转筒内的内窥镜,进行多角度手术视野部位图像的定位;
所述内窥镜进行多角度手术视野部位图像的定位中,通过转动第二转轮,并以第一转轴轴心为中心360度转动内窥镜,进行多角度图像获取;
所述内窥镜进行多角度手术视野部位图像的定位中,通过螺钉转动调节两弧形夹板的前后距离,对内窥镜的镜头进行夹持固定。
10.一种椎板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咬骨钳实施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内窥镜的咬骨钳。
CN202210602725.2A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定位方法及椎板咬骨钳 Active CN115024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2725.2A CN115024785B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定位方法及椎板咬骨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2725.2A CN115024785B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定位方法及椎板咬骨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4785A true CN115024785A (zh) 2022-09-09
CN115024785B CN115024785B (zh) 2023-09-19

Family

ID=83122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2725.2A Active CN115024785B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定位方法及椎板咬骨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478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7992Y (zh) * 2003-06-25 2004-07-28 东南大学 通用型枪式椎板咬骨钳
JP2010035669A (ja) * 2008-08-01 2010-02-18 Univ Of Tokushima 脊椎内視鏡手術における骨切除ロンジュール
CN203017055U (zh) * 2012-12-12 2013-06-26 池永龙 微视轻便椎板咬骨钳
CN111202562A (zh) * 2020-04-03 2020-05-29 肖健齐 一种万向电动椎板咬骨钳
CN213098143U (zh) * 2020-07-24 2021-05-04 遂宁市中心医院 一种鼻内窥镜手术用多功能咬骨钳
CN215874822U (zh) * 2021-06-21 2022-02-22 浙江福科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60度旋转式椎板咬骨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7992Y (zh) * 2003-06-25 2004-07-28 东南大学 通用型枪式椎板咬骨钳
JP2010035669A (ja) * 2008-08-01 2010-02-18 Univ Of Tokushima 脊椎内視鏡手術における骨切除ロンジュール
CN203017055U (zh) * 2012-12-12 2013-06-26 池永龙 微视轻便椎板咬骨钳
CN111202562A (zh) * 2020-04-03 2020-05-29 肖健齐 一种万向电动椎板咬骨钳
CN213098143U (zh) * 2020-07-24 2021-05-04 遂宁市中心医院 一种鼻内窥镜手术用多功能咬骨钳
CN215874822U (zh) * 2021-06-21 2022-02-22 浙江福科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60度旋转式椎板咬骨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4785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nna et al. Influence of direction of view, target‐to‐endoscope distance and manipulation angle on endoscopic knot tying
CN102499759B (zh) 多自由度单创孔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灵巧手
EP2932886B1 (en) A video system for viewing an object on a body
CN109069215A (zh) 用于控制外科器械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93366B (zh) 用于腹腔镜器械的插入件和插入系统
CN102309363B (zh) 一种综合内窥镜手术平台
US20110133040A1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N109009443A (zh) 腹腔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
CN202003575U (zh) 仿真人体模型腹腔镜技能训练装置
JPS6114822B2 (zh)
JP2005013265A (ja) 外科手術用システム
CN115024785A (zh) 一种带内窥镜的咬骨钳、定位方法及椎板咬骨钳
JP2022079758A5 (zh)
CN214667357U (zh)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腹腔镜钳装置
CN204520876U (zh) 一种微创可变方向咬骨钳
CN210185653U (zh) 普外科专用手术钳
CN207870930U (zh) 一种新型可视化便携式胆道镜取石钳
CN209405082U (zh) 一种多功能耳内镜手术装置
CN107928795B (zh) 一种医疗手术机器人用主手控制夹
CN213665128U (zh) 内镜专用直接测量装置
CN210749334U (zh) 一种腹腔镜辅助牵拉夹子
CN201591586U (zh) 平行撑开钳
CN106137273A (zh) 一种可读数内窥镜活检钳
CN214128501U (zh) 一种用于胃肠外科的组装式腹腔镜
JP2001204739A (ja) 顕微鏡下手術支援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