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4254A - 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4254A
CN115024254A CN202210693631.0A CN202210693631A CN115024254A CN 115024254 A CN115024254 A CN 115024254A CN 202210693631 A CN202210693631 A CN 202210693631A CN 115024254 A CN115024254 A CN 115024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chopus japonicus
culture
jellyfish
stage
praw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936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笑冰
李凯
梁瑞青
宋锋
李文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ishery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Station
LAIZHOU MINGBO AQUA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ishery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Station
LAIZHOU MINGBO AQUA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ishery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Station, LAIZHOU MINGBO AQUA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ishery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22106936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42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4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42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3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ponges, sea urchins or sea cucu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具体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所述养殖方法具体为:在同一养殖池塘内,接力式进行刺参养殖和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两个阶段的养殖生产;第一阶段为刺参养殖阶段,养殖时段为当年10月至第二年5月;第二阶段为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阶段,养殖时段为第二年5月至10月,所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均采用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充分利用夏季高温刺参养殖的空档期,显著增加经济效益,提升了刺参苗种的成活率,增加了水体利用率,形成一种安全高效的可循环养殖管理模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化是渔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我国渔业生产正处在从粗放型到精准型、从分散化到集约化的发展过程中,渔业数字化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渔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大幅度提高了渔业生产的精准化,是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随着4G通讯技术的普及和5G通讯时代的即将到来,渔业信息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是北方沿海最重要的池塘养殖品种之一,是我国海水养殖产值最高的种类之一。但目前刺参养殖主要为粗放型单一养殖模式,资源利用率低,易因夏季高温等自然灾害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因此养殖户转产对虾养殖,然而,对虾单品种高密度养殖中存在的大量投饵和低饲料转化率等问题,导致沿海水域污染日益突显,使得发展生态型对虾养殖迫在眉睫,另外,当前,渔业养殖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有些数据不详实,消费者很难有知情权。
本发明通过将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具体为:在同一养殖池塘内,接力式进行刺参养殖和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两个阶段的养殖生产;第一阶段为刺参养殖阶段,养殖时段为当年10月至第二年5月;第二阶段为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阶段,养殖时段为第二年5月至10月;
所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均采用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所述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具体包括:
水温实时检测系统:其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于养殖池塘内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养殖池塘内的水温,并将其通过主控中心和云平台传输至用户终端;
养殖实时监测系统:其包括四个监控摄像头,且四个所述监控摄像头分布固定安装在所述养殖池塘的四角,将摄像画面通过主控中心和云平台传输至用户终端;
主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水温实时监测系统和养殖实时检测系统,并进行信息传递;
云平台:用于所述连接信息化管理系统与用户终端,实现信号的无线传输;以及
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手提电脑,用于实时接收所述水温实时检测系统和养殖实时监测系统所监测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塘面积50~100亩,参礁为石礁,池深2.0米以上,有效蓄水深度1.5米以上,池塘内坡比小于1:3,在岸边水位线0.5~1.0米处,沿池四周设置一圈10目的围网或塑料布,且高于最高水位20厘米,以防海蛰搁浅死亡,距离进水闸门口5~8米处,设置40~60目围网,防止杂鱼、杂虾等敌害生物的进入,池塘的排水口设有围网,网目和进水口的网目相同。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矩形阵列分布安装于所述养殖池塘内,并且位于同一横排的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和位于同一竖排的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均为3-5米。
优选的,所述刺参养殖阶段的具体养殖方法为:投放16~24头/千克的大规格参苗,放苗密度为40~60千克/亩,养殖期间靠自然纳潮换水,日换水量10%~30%,当水温在3℃~17℃时,按照刺参总体重1%~3%进行投喂,其中3℃~8℃时7~10天投喂一次,9℃~17℃时5~7天投喂一次。
优选的,所述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阶段的具体养殖方法为:投放体长1.0~1.2厘米的南美白对虾苗,投放密度为8000~10000尾/亩,同时放海蜇苗3茬,5月下旬,池塘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放第一茬海蜇苗,伞径3厘米以上,当第一茬海蜇长到1.5~2千克时,投放第二茬海蜇苗,当第二茬海蜇长到1.5~2千克时放第三茬海蜇苗,每茬亩放苗量为50~80个,投喂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适当辅助投喂蓝蛤等天然饵料,初期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率为对虾体重的7%~10%,后期每天投喂3~5次,日投喂率为对虾体重的3%~5%,下午以后的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55%~65%。
优选的,所述刺参养殖阶段和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阶段中,池塘水位保持在1.5米~2米,每天在2:00~6:00、15:00~16:00开启增氧机,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60厘米,盐度保持在20‰~30‰,溶解氧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
优选的,于所述刺参养殖阶段末期进行刺参采捕,采捕规格为6~12头/千克的刺参。
优选的,所述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阶段末期,用地笼网等定置网具起捕南美白对虾,海蜇规格在3千克/个以上陆续开始捕捞,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全部起捕海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模式可有效规避夏季高温对刺参养殖的减产或绝产威胁;提高池塘养殖水体的利用效率,增加海蜇、对虾产量,减少饲料等投入品对水体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池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夏季高温刺参养殖的空档期,通过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体系的构建,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投放大规格刺参苗种,提升了刺参苗种的成活率,增加了水体利用率,形成一种安全高效的可循环养殖管理模式。
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水温实时监测系统和养殖实时监测系统,可针对于养殖进度以及养殖信息,解决渔业养殖信息不真实、不实时、不动态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的云平台,使得消费者可实时通过用户终端查询养殖信息,实现水产养殖因袭的透明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养殖方法阶段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所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温度传感器和监控摄像头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监控摄像头;2、温度传感器;3、养殖池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具体如下:
建立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中,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具体包括:
水温实时检测系统:其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于养殖池塘3内的温度传感器2,用于实时检测养殖池塘3内的水温,并将其通过主控中心和云平台传输至用户终端;
养殖实时监测系统:其包括四个监控摄像头1,且四个所述监控摄像头1分布固定安装在所述养殖池塘3的四角,将摄像画面通过主控中心和云平台传输至用户终端;
主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水温实时监测系统和养殖实时检测系统,并进行信息传递;
云平台:用于所述连接信息化管理系统与用户终端,实现信号的无线传输;以及
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手提电脑,用于实时接收所述水温实时检测系统和养殖实时监测系统所监测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中的用户终端可以是养殖企业内的工作人员,其可以通过用户终端实时获取养殖池塘信息,从而便于更好的依据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进行养殖,掌握两个阶段中的关键时间点,另外,本发明中的用户终端还可以是消费者,其通过云平台可查询养殖信息,实现水产养殖因袭的透明化。
在进行养殖前首先对养殖池塘3进行预处理,其具体为:保证养殖池塘3面积50~100亩,参礁为石礁,池深2.0米以上,有效蓄水深度1.5米以上,池塘内坡比小于1:3,在岸边水位线0.5~1.0米处,沿池四周设置一圈10目的围网或塑料布,且高于最高水位20厘米,以防海蛰搁浅死亡,距离进水闸门口5~8米处,设置40~60目围网,防止杂鱼、杂虾等敌害生物的进入,池塘的排水口设有围网,网目和进水口的网目相同;
同时,使得养殖池塘3水位保持在1.5米~2米,每天在2:00~6:00、15:00~16:00开启增氧机,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60厘米,盐度保持在20‰~30‰,溶解氧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
另外,于养殖池塘3四角分别固定安装监控摄像头1,用于对养殖状况经实时监控,获取水面影像信息,此过程中,四个监控摄像头1将摄像画面通过主控中心和云平台传输至用户终端。
然后进行第一阶段养殖,即进入刺参养殖阶段:投放16~24头/千克的大规格参苗,放苗密度为40~60千克/亩,养殖期间靠自然纳潮换水,日换水量10%~30%。
本阶段中,水温通过上述温度检测系统中的多个温度传感器2进行检测,得出养殖池塘3内的实时平均水温,对其实时监控,当水温在3℃~17℃时,按照刺参总体重1%~3%进行投喂,其中3℃~8℃时7~10天投喂一次,9℃~17℃时5~7天投喂一次,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
本阶段末期,对刺参进行采捕,刺参采捕标准为:6~12头/千克,采捕完成后,即结束本阶段的养殖。
然后进行第二阶段的养殖,即进入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阶段:投放体长1.0~1.2厘米的南美白对虾苗,投放密度为8000~10000尾/亩,同时放海蜇苗3茬,5月下旬,养殖池塘3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放第一茬海蜇苗,伞径3厘米以上,当第一茬海蜇长到1.5~2千克时,投放第二茬海蜇苗,当第二茬海蜇长到1.5~2千克时放第三茬海蜇苗,每茬亩放苗量为50~80个,投喂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适当辅助投喂蓝蛤等天然饵料,初期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率为对虾体重的7%~10%,后期每天投喂3~5次,日投喂率为对虾体重的3%~5%,下午以后的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55%~65%。
同阶段一相同,本阶段中,养殖池塘3水温通过上述温度检测系统中的多个温度传感器2进行检测,得出养殖池塘3内的实时平均水温。
为说明本发明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与传统单一养殖方法的不同,针对两种养殖方法在养殖周期关键参数、养殖成本及收益进行了对比分析。
养殖周期及面积:刺参达到商品规格的养殖周期为3年,为对比单品种养殖和接力式循环养殖的生产效果,生产试验共3年,养殖面积为50亩。
苗种投放及产量对比:
刺参单品种养殖模式:刺参苗种投放规格为150头/千克,投苗密度80千克/亩,养殖成活率51%,产量24786千克,平均出塘规格为81克/头;
接力循环养殖模式中:刺参苗种投放规格为20头/千克,投苗密度50千克/亩,养殖成活率85%,产量28274千克,平均出塘规格为168克/头;南美白对虾苗种投放规格为体长1.0~1.2cm,投苗密度8000尾/亩,养殖成活率75%,产量25200千克,平均出塘规格为28克/尾;海蜇苗种投放规格为伞径≥3cm,投苗密度180个/亩,养殖成活率90%,产量77436千克,平均出塘规格4780克/个。
价格及收益对比:刺参池塘养殖平均单价160元/千克,南美白对虾养殖平均单价58元/千克,海蜇养殖平均单价12元/千克。刺参传统单一养殖模式收益3965760元,接力式循环养殖模式收益6914736元。
经济效益分析对比:饵料和苗种占全部成本的90%以上,是生产成本的最主要因素,刺参的饵料系数为1.3,饲料价格在9000元/吨,南美白对虾饵料系数为1.5,饲料价格为8000元/吨;刺参苗种价格为200元/千克,南美白对虾苗种价格为120元/万尾,海蜇苗种价格为1元/个。刺参传统单一养殖模式中,饲料费289996元,苗种费800000元,利润为2875764元。接力式循环养殖模式中,饲料费633210元,苗种费1832400元,利润为3612817元。经分析,接力式循环养殖模式的利润与传统单一养殖模式相比提高25.6%。
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相较传统的单一养殖方法,充分利用夏季高温刺参养殖的空档期,通过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体系的构建,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投放大规格刺参苗种,提升了刺参苗种的成活率,增加了水体利用率,形成一种安全高效的可循环养殖管理模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具体为:在同一养殖池塘内,接力式进行刺参养殖和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两个阶段的养殖生产;第一阶段为刺参养殖阶段,养殖时段为当年10月至第二年5月;第二阶段为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阶段,养殖时段为第二年5月至10月;
所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均采用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所述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具体包括:
水温实时检测系统:其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于养殖池塘内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养殖池塘内的水温,并将其通过主控中心和云平台传输至用户终端;
养殖实时监测系统:其包括四个监控摄像头,且四个所述监控摄像头分布固定安装在所述养殖池塘的四角,将摄像画面通过主控中心和云平台传输至用户终端;
主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水温实时监测系统和养殖实时检测系统,并进行信息传递;
云平台:用于所述连接信息化管理系统与用户终端,实现信号的无线传输;以及
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手提电脑,用于实时接收所述水温实时检测系统和养殖实时监测系统所监测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塘面积50~100亩,参礁为石礁,池深2.0米以上,有效蓄水深度1.5米以上,池塘内坡比小于1:3,在岸边水位线0.5~1.0米处,沿池四周设置一圈10目的围网或塑料布,且高于最高水位20厘米,以防海蛰搁浅死亡,距离进水闸门口5~8米处,设置40~60目围网,防止杂鱼、杂虾等敌害生物的进入,池塘的排水口设有围网,网目和进水口的网目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矩形阵列分布安装于所述养殖池塘内,并且位于同一横排的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和位于同一竖排的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均为3-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参养殖阶段的具体养殖方法为:投放16~24头/千克的大规格参苗,放苗密度为40~60千克/亩,养殖期间靠自然纳潮换水,日换水量10%~30%,当水温在3℃~17℃时,按照刺参总体重1%~3%进行投喂,其中3℃~8℃时7~10天投喂一次,9℃~17℃时5~7天投喂一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阶段的具体养殖方法为:投放体长1.0~1.2厘米的南美白对虾苗,投放密度为8000~10000尾/亩,同时放海蜇苗3茬,5月下旬,池塘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放第一茬海蜇苗,伞径3厘米以上,当第一茬海蜇长到1.5~2千克时,投放第二茬海蜇苗,当第二茬海蜇长到1.5~2千克时放第三茬海蜇苗,每茬亩放苗量为50~80个,投喂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适当辅助投喂蓝蛤等天然饵料,初期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率为对虾体重的7%~10%,后期每天投喂3~5次,日投喂率为对虾体重的3%~5%,下午以后的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55%~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参养殖阶段和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阶段中,池塘水位保持在1.5米~2米,每天在2:00~6:00、15:00~16:00开启增氧机,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60厘米,盐度保持在20‰~30‰,溶解氧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刺参养殖阶段末期进行刺参采捕,采捕规格为6~12头/千克的刺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对虾海蜇立体混合养殖阶段末期,用地笼网等定置网具起捕南美白对虾,海蜇规格在3千克/个以上陆续开始捕捞,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全部起捕海蜇。
CN202210693631.0A 2022-06-18 2022-06-18 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 Pending CN1150242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3631.0A CN115024254A (zh) 2022-06-18 2022-06-18 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3631.0A CN115024254A (zh) 2022-06-18 2022-06-18 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4254A true CN115024254A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25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3631.0A Pending CN115024254A (zh) 2022-06-18 2022-06-18 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42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8698A (zh) * 2023-06-13 2023-08-01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盐汪子一年两茬绿色生态养殖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77406A (en) * 1967-06-29 1969-11-11 Marifarms Inc Method of cultivation of penaeid shrimp
CN101822232A (zh) * 2010-05-22 2010-09-08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池塘主养刺参的高产高效混养方法
CN102106285A (zh) * 2011-01-28 2011-06-29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海蜇池塘三茬养殖技术
CN104904635A (zh) * 2015-06-04 2015-09-16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仿刺参对虾循环养殖方法
CN106614180A (zh) * 2016-11-15 2017-05-10 盘锦船老大水产品作坊 一种对虾养殖方法
CN211824521U (zh) * 2019-11-06 2020-10-30 南京工业大学 基于云平台与气象预测的智慧养殖系统
AU2020102926A4 (en) * 2020-10-21 2020-12-17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A method for culturing Panulirus ornatus in cages of seawater pon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77406A (en) * 1967-06-29 1969-11-11 Marifarms Inc Method of cultivation of penaeid shrimp
CN101822232A (zh) * 2010-05-22 2010-09-08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池塘主养刺参的高产高效混养方法
CN102106285A (zh) * 2011-01-28 2011-06-29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海蜇池塘三茬养殖技术
CN104904635A (zh) * 2015-06-04 2015-09-16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仿刺参对虾循环养殖方法
CN106614180A (zh) * 2016-11-15 2017-05-10 盘锦船老大水产品作坊 一种对虾养殖方法
CN211824521U (zh) * 2019-11-06 2020-10-30 南京工业大学 基于云平台与气象预测的智慧养殖系统
AU2020102926A4 (en) * 2020-10-21 2020-12-17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A method for culturing Panulirus ornatus in cages of seawater pond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锡佳等: "海蜇、海参混养生态位互换提高池塘效益", 《齐鲁渔业》 *
袁甜: "海参、海蜇、对虾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研究", 《科学养鱼》 *
许方学等: "海蜇人工养殖技术", 《水产科学》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8698A (zh) * 2023-06-13 2023-08-01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盐汪子一年两茬绿色生态养殖方法
CN116508698B (zh) * 2023-06-13 2024-04-09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盐汪子一年两茬绿色生态养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tanabe et al. Culture of Florida red tilapia in marine cages: the effect of stocking density and dietary protein on growth
CN107494088B (zh) 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生态净化区稻虾综合种养方法
TWI736415B (zh) 智慧水產投餵管理系統及投餵方法
CN101720682A (zh) 湖泊鳜鱼规模化养殖方法
Mondal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cage and pond production of Thai Climbing Perch (Anabas testudineus) and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under three management systems
CN107509671A (zh) 利用篮子鱼清理珍珠贝及贝笼附着物的养殖方法和装置
CN101743920A (zh) 海参、斑节对虾与三疣梭子蟹生态混养方法
CN115024254A (zh) 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刺参对虾海蜇接力式循环养殖方法
Ciolac Migration of fishes in romanian danube river (Nº 1)
Pang et al. Growing abalone on a novel offshore platform: An on-site test of the eff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and diet
CN1444848A (zh) 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CN107087560B (zh) 南美白对虾与金鲳鱼生态混养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
CN113951182A (zh) 一种鱼虾蟹贝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方法
Harada Ecological observations on the Japanese spiny lobster, Panulirus japonicus (von Siebold), in its larval and adult life
CN103766261B (zh) 脊尾白虾一年连续多茬人工养殖方法
CN105379649A (zh) 一种鳑鲏大棚水泥池生态早繁方法
CN100512639C (zh) 一种香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5475187B (zh) 一种异育银鲫与南美白对虾的混合养殖方法
Barman et al. Length-weight relationships and condition factors of mono-and mixed-sex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in open water cage culture system
CN109349180B (zh) 一种降低大闸蟹中重金属镉含量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14223591B (zh) 一种适于红螯螯虾规模化家系构建的方法及配套养殖设施
CN102405884A (zh) 鱼类新品系快速选育方法
CN107950441A (zh) 一种罗非鱼咸水养殖方法
CN102630604B (zh) 高原盐碱水域湖库放牧鲟鱼的方法
Wi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Myanmar aquacul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