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4167A -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4167A
CN115024167A CN202210779105.6A CN202210779105A CN115024167A CN 115024167 A CN115024167 A CN 115024167A CN 202210779105 A CN202210779105 A CN 202210779105A CN 115024167 A CN115024167 A CN 115024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corn
soybean
soybeans
co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91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永旺
姚建民
李瑞珍
刘钊
刘成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i Shenhe Yongche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Economic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xi Weitong Water Permeable Membrane Biotechnology Co ltd
Jiaxian Yilong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Purchase And Sa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i Shenhe Yongche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Economic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xi Weitong Water Permeable Membrane Biotechnology Co ltd
Jiaxian Yilong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Purchase And Sa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i Shenhe Yongche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Economic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xi Weitong Water Permeable Membrane Biotechnology Co ltd, Jiaxian Yilong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Purchase And Sa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i Shenhe Yongche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91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41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4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41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56Ground coverings
    • A01G13/0268Mats or sheets, e.g. nets or fabrics
    • A01G13/0275Fil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0Fabaceae, e.g. beans or pea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种植时在种植田内一次性施底肥,每亩种植田施加农家肥1500千克~2000千克,以及含氮10千克~12千克、磷6千克~8千克和钾3千克~5千克的复合化肥;在种植玉米时,施入玉米专用复合种肥20~30千克/亩,或每亩种植田施加含氮8~12千克、磷5~7千克和钾2~4千克的复合肥;在种植大豆时,不再施肥;步骤2:穴播机往返一次形成4行玉米与6行大豆的复合种植带;复合种植带之间的玉米行距65~75厘米,大豆行距45~55厘米;复合种植带内玉米与玉米行距55~65厘米,大豆与玉米间行距35~45厘米,大豆与大豆行距25~35厘米;复合种植带210‑230厘米;步骤3:选择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于玉米和大豆。

Description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能够不遮蔽光线、同时满足两种作物的需要,充分发挥人工群落的边行优势和生态资源利用优势,实现玉米产量基本不减、增收一季大豆,是传统间作套种技术的创新。
目前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模式为2行玉米和2-6行大豆单粒种植模式,但该种植模式由于株距太近通风透光性差,单子叶玉米和双子叶大豆复合田中杂草难除,总体种植密度增加后旱地水分供应不足,并且该种种植模式与收割机不匹配难于机收。
因此,急需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新模式,以解决目前种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复合种植方法中杂草难处、不利于机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肥:种植时在种植田内一次性施底肥,每亩所述种植田施加农家肥1500千克~2000千克,以及含氮10千克~12千克、磷6千克~8千克和钾3千克~5千克的复合化肥;在种植玉米时,施入玉米专用复合种肥20~30千克/亩,或每亩所述种植田施加含氮8~12千克、磷5~7千克和钾2~4千克的复合肥;在种植大豆时,不再施肥;
步骤2:种植:选择适宜当地生产的主推玉米和大豆品种播种栽培;采用穴播机按照每2行玉米与3行大豆进行种植,所述穴播机往返一次形成4行玉米与6行大豆的复合种植带;所述复合种植带之间的玉米行距65~75厘米,大豆行距45~55厘米;所述复合种植带内玉米与玉米行距55~65厘米,大豆与玉米间行距35~45厘米,大豆与大豆行距20~30厘米;所述复合种植带的带宽210~230厘米;
步骤3:覆膜:选择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于玉米和大豆。
可选的,所述玉米穴距:26~28厘米,每穴2粒;大豆穴距26~28厘米,每穴2至3粒。
可选的,种植密度玉米4400~4600株/亩,大豆6700~6800株/亩。
可选的,4行玉米带宽为190~230厘米,6行大豆带宽170~210厘米。
可选的,采用幅宽为2200毫米幅宽的渗水地膜。
可选的,采用预定型号的穴播机进行种植,所述预定型号的穴播机为2MB-1/5穴播机。
可选的,所述种植田内有前茬作物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深耕翻土,耕后要及时耙耪保墒,土壤细碎,地面平整。
可选的,当所述前茬作物没有地膜覆盖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机械化粉碎所述前茬作物,所述前茬作物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厘米,再深耕25厘米~30厘米将粉碎后秸秆埋入土壤,耕后及时耙耱镇压。
可选的,当所述种植田地下害虫危害严重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种植田采用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加细沙土30千克,拌成毒土撒施。
可选的,当所述种植田内杂草危害严重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种植田整地后,采用50%的乙草胺乳油兑水全地面喷雾。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宽幅渗水地膜覆盖2行玉米以及3行大豆的复合种植技术,在田间形成4行玉米6行大豆的便于机收的复合种植模式,在生产中凸显出明显的旱作增产、免除草、易机种机收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种植田的播种沟与集雨沟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两行玉米与三行大豆的种植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穴播机往返一次形成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田间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徐波及往返一次形成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田间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肥:种植时在种植田内一次性施底肥,每亩所述种植田施加农家肥1500千克,以及含氮10千克、磷6千克和钾3千克的复合化肥;在种植玉米时,施入玉米专用复合种肥20千克/亩,或每亩所述种植田施加含氮8千克、磷5千克和钾2千克的复合肥;在种植大豆时,不再施肥。
在步骤1之前还可以包括:
种植田的选择,具体包括:
选用地势较为平坦、地块较大、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中上等肥力、保肥保水能力较强的地块,尽量避免重茬。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深耕翻土,耕后要及时耙耪保墒,做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对前茬没有地膜覆盖的耕地,要求机械化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cm,再深耕25cm将粉碎后秸秆埋入土壤,耕后及时耙耱镇压。
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秋季整地时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加细沙土30千克,拌成毒土撒施。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整地后用50%的乙草胺乳油兑水全地面喷雾。土壤含水量大的地,每亩用乙草胺乳油50克,对水30千克;冷凉地区用乙草胺乳油150克,对水40千克。
步骤2:种植:选择适宜当地生产的主推玉米和大豆品种播种栽培;采用穴播机按照每2行玉米与3行大豆进行种植,所述穴播机往返一次形成4行玉米与6行大豆的复合种植带;所述复合种植带之间的玉米行距65厘米,大豆行距45厘米;所述复合种植带内玉米与玉米行距55厘米,大豆与玉米间行距20厘米,大豆与大豆行距25厘米;所述复合种植带的带宽210厘米。
选择适宜生态区的优质高产品种。品种选择的生育期可以比春播品种适当延长10天左右。
当农户使用大豆自留种子时,种子应选用适当方法清选。对普通农户,先用簸箕风选,清除瘪种、草籽、杂质等,再倒入适量10%的盐水精选,充分搅拌后漂净盐水上层瘦瘪谷种、草籽和杂质等,然后捞出底层饱满谷种,用清水洗2遍~3遍并晾干。对大型基地,可用清选机清选,并在晴天摊晒2天~3天。
在种植时可以采用2MB-1/5穴播机进行播种。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种植田的播种沟与集雨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种植田内行程播种沟与集雨沟相邻的种植模式。采用2MB-1/5穴播机可以次完成探墒、开播种沟、垄背微沟、波浪式铺膜、膜上覆土、打孔、精量穴播、镇压等作业程序。
2MB-1/5穴播机的结构主要包括:主机架、开播种沟圆盘、聚土圆盘、机架前置挖土送土机构、传动变速箱、镇压整形辊、支撑地轮、铺膜机构、施肥机构、分流土机构、鸭嘴式播种器、覆土圆盘、镇压轮等。采用2MB-1/5穴播机播种玉米、大豆可以调整为2+3模式,种植双行玉米和三行大豆间作种植,田间2行玉米3行大豆布局,双上土,一侧为两个玉米播种器,另一侧为3个大豆播种器,肥箱有隔板,施肥可分开。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两行玉米与三行大豆的种植示意图;如图2所示,穴播机为两行玉米和三行大豆的种植模式,经过一次往返穴播机的一次播种即可形成如图2所示的四行玉米和六行大豆的田间布局。
4行玉米带宽为220厘米6行大豆带宽180厘米。所述玉米穴距:26厘米,每穴2粒;大豆穴距26厘米,每穴2粒。种植密度玉米4400株/亩,大豆6700株/亩。
步骤3:覆膜:选择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于玉米和大豆。
采用幅宽为2200毫米幅宽的渗水地膜。该渗水地膜的膜宽度可以覆盖两行玉米和三行大豆,并对玉米和大豆进行波浪形覆盖。
采用2MB-1/5穴播机携带幅宽2200毫米的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进行覆盖。杂草较多时可选用黑灰色渗水地膜。
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旱作技术,可以高效利用天然降水,半干旱区降水利用率可以达到75%以上,半干旱区比常规技术每亩多利用降水150毫米左右,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的一穴双株玉米、双株大豆、双株高粱、多株谷子的产量比普通窄地膜平均增产30%以上,比无覆盖增产一倍左右。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旱作技术还能有效抑制杂草,免去了除草剂的使用。
实施例二: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肥:种植时在种植田内一次性施底肥,每亩所述种植田施加农家肥2000千克,以及含氮12千克、磷8千克和钾5千克的复合化肥;在种植玉米时,施入玉米专用复合种肥30千克/亩,或每亩所述种植田施加含氮12千克、磷7千克和钾4千克的复合肥;在种植大豆时,不再施肥;
在步骤1之前还可以包括:
种植田的选择,具体包括:
选用地势较为平坦、地块较大、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中上等肥力、保肥保水能力较强的地块,尽量避免重茬。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深耕翻土,耕后要及时耙耪保墒,做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对前茬没有地膜覆盖的耕地,要求机械化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cm,再深耕30cm将粉碎后秸秆埋入土壤,耕后及时耙耱镇压。
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秋季整地时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加细沙土30千克,拌成毒土撒施。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整地后用50%的乙草胺乳油兑水全地面喷雾。土壤含水量大的地,每亩用乙草胺乳油70克,对水30千克;冷凉地区用乙草胺乳油200克,对水50千克。
步骤2:种植:选择适宜当地生产的主推玉米和大豆品种播种栽培;采用穴播机按照每2行玉米与3行大豆进行种植,所述穴播机往返一次形成4行玉米与6行大豆的复合种植带;所述复合种植带之间的玉米行距70厘米,大豆行距50厘米;所述复合种植带内玉米与玉米行距60厘米,大豆与玉米间行距45厘米,大豆与大豆行距30厘米;所述复合种植带的带宽230厘米。
选择适宜生态区的优质高产品种。品种选择的生育期可以比春播品种适当延长10天左右。
当农户使用大豆自留种子时,种子应选用适当方法清选。对普通农户,先用簸箕风选,清除瘪种、草籽、杂质等,再倒入适量10%的盐水精选,充分搅拌后漂净盐水上层瘦瘪谷种、草籽和杂质等,然后捞出底层饱满谷种,用清水洗2遍~3遍并晾干。对大型基地,可用清选机清选,并在晴天摊晒2天~3天。
在种植时可以采用2MB-1/5穴播机进行播种。4行玉米带宽为240厘米6行大豆带宽210厘米。所述玉米穴距:28厘米,每穴2粒;大豆穴距28厘米,每穴2粒。种植密度玉米4600株/亩,大豆6800株/亩。
步骤3:覆膜:选择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于玉米和大豆。
采用幅宽为2200毫米幅宽的渗水地膜。该渗水地膜的膜宽度可以覆盖两行玉米和三行大豆,并对玉米和大豆进行波浪形覆盖。
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旱作技术,可以高效利用天然降水,半干旱区降水利用率可以达到75%以上,半干旱区比常规技术每亩多利用降水150毫米左右,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的一穴双株玉米、双株大豆、双株高粱、多株谷子的产量比普通窄地膜平均增产30%以上,比无覆盖增产一倍左右。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旱作技术还能有效抑制杂草,免去了除草剂的使用。
实施例三: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肥:种植时在种植田内一次性施底肥,每亩所述种植田施加农家肥1800千克,以及含氮11千克、磷7千克和钾4千克的复合化肥;在种植玉米时,施入玉米专用复合种肥25千克/亩,或每亩所述种植田施加含氮10千克、磷6千克和钾3千克的复合肥;在种植大豆时,不再施肥。
在步骤1之前还可以包括:
种植田的选择,具体包括:
选用地势较为平坦、地块较大、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中上等肥力、保肥保水能力较强的地块,尽量避免重茬。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深耕翻土,耕后要及时耙耪保墒,做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对前茬没有地膜覆盖的耕地,要求机械化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cm,再深耕28厘米将粉碎后秸秆埋入土壤,耕后及时耙耱镇压。
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秋季整地时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加细沙土30千克,拌成毒土撒施。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整地后用50%的乙草胺乳油兑水全地面喷雾。土壤含水量大的地,每亩用乙草胺乳油60克,对水30千克;冷凉地区用乙草胺乳油180克,对水40千克。
步骤2:种植:选择适宜当地生产的主推玉米和大豆品种播种栽培;采用穴播机按照每2行玉米与3行大豆进行种植,所述穴播机往返一次形成4行玉米与6行大豆的复合种植带;所述复合种植带之间的玉米行距70厘米,大豆行距50厘米;所述复合种植带内玉米与玉米行距60厘米,大豆与玉米间行距40厘米,大豆与大豆行距30厘米;所述复合种植带的带宽220厘米。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穴播机往返一次形成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田间分布示意图;穴播机往返一次即可4行玉米和6行大豆的种植形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复合种植带内的玉米之间的行距为60厘米,玉米与大豆之间的行距为40厘米,大豆与大豆之间的行距为30厘米。复合种植带之间的玉米与玉米的行距为70厘米。在复合种植带内玉米之间的穴距为270毫米。
图4为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穴播机往返一次形成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田间分布示意图;如图4所示,6行大豆的距离为170厘米。
选择适宜生态区的优质高产品种。品种选择的生育期可以比春播品种适当延长10天左右。
当农户使用大豆自留种子时,种子应选用适当方法清选。对普通农户,先用簸箕风选,清除瘪种、草籽、杂质等,再倒入适量10%的盐水精选,充分搅拌后漂净盐水上层瘦瘪谷种、草籽和杂质等,然后捞出底层饱满谷种,用清水洗2遍~3遍并晾干。对大型基地,可用清选机清选,并在晴天摊晒2天~3天。
在种植时可以采用2MB-1/5穴播机进行播种。4行玉米带宽为240厘米6行大豆带宽210厘米。所述玉米穴距:27厘米,每穴2粒;大豆穴距27厘米,每穴3粒。种植密度玉米4500株/亩,大豆6750株/亩。
步骤3:覆膜:选择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于玉米和大豆。
采用幅宽为2200毫米幅宽的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该渗水地膜的膜宽度可以覆盖两行玉米和三行大豆,并对玉米和大豆进行波浪形覆盖。
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旱作技术,可以高效利用天然降水,半干旱区降水利用率可以达到75%以上,比常规技术每亩多利用降水150毫米左右,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的一穴双株玉米、双株大豆、双株高粱、多株谷子的产量比普通窄地膜平均增产30%以上,比无覆盖增产一倍左右。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旱作技术还能有效抑制杂草,免去了除草剂的使用。
本说明书实施例3对照单一玉米种植和单一大豆种植的种植相关数据如下:
2021年5月15日进行播种,实验组采用实施例3的种植方式进行播种,对照组1采用单一种植玉米,对照组2采用单一种植大豆。
2021年6月3日实验组出苗率:玉米97.5%,大豆86.7%,与对照组1玉米的出苗率为97.45%和对照组2大豆的出苗率为85.8%。
2021年10月10日采用谷王TB-60宽2000毫米的收割机,先用大豆割台收割大豆后更换成玉米割台收割玉米,收获的复合种植的综合亩产量935.5千克/亩,其中,玉米亩产量为700千克/亩,大豆亩产量为215.0千克/亩。对照组1的玉米的亩产量775千克/亩,对照2组的大豆亩产量为288千克/亩。
2021年5月18日播种,一次完成开播种、波浪式铺膜覆土、打孔精量穴播、镇压等作业程序。
2021年6月1日实验组:玉米出苗率98.2%,大豆出苗率88.0%,对照组1玉米出苗率97.7%,对照组2大豆出苗率为87.5%。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覆盖渗水膜和不覆盖渗水膜的对照实验,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种植,实验组覆盖有渗水膜,对照组未进行渗水膜的覆盖。
实验结果为:覆盖有渗水膜的玉米株高65厘米,9叶1心,平均每穴出苗1.9株。大豆株高28厘米,平均每穴出苗2株。
无覆盖渗水膜的玉米株高55厘米,7叶1心,单穴单苗。大豆株高18厘米,单穴单株。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覆盖有渗水膜的玉米和大豆的株高、出苗率以及长势均高于未覆盖渗水膜的玉米和大豆。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必须按照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

Claims (10)

1.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肥:种植时在种植田内一次性施底肥,每亩所述种植田施加农家肥1500千克~2000千克,以及含氮10千克~12千克、磷6千克~8千克和钾3千克~5千克的复合化肥;在种植玉米时,施入玉米专用复合种肥20~30千克/亩,或每亩所述种植田施加含氮8~12千克、磷5~7千克和钾2~4千克的复合肥;在种植大豆时,不再施肥;
步骤2:种植:选择适宜当地生产的主推玉米和大豆品种播种栽培;采用穴播机按照每2行玉米与3行大豆进行种植,所述穴播机往返一次形成4行玉米与6行大豆的复合种植带;所述复合种植带之间的玉米行距65~75厘米,大豆行距45~55厘米;所述复合种植带内玉米与玉米行距55~65厘米,大豆与玉米间行距35~45厘米,大豆与大豆行距20~30厘米;所述复合种植带的带宽210~230厘米;
步骤3:覆膜:选择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于玉米和大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穴距:26~28厘米,每穴2~3粒;大豆穴距26~28厘米,每穴2~3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密度玉米4400~4600株/亩,大豆6700~6800株/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4行玉米带宽为190~230厘米,6行大豆带宽170~21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幅宽为2200毫米幅宽的渗水地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预定型号的穴播机进行种植,所述预定型号的穴播机为2MB-1/5穴播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田内有前茬作物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深耕翻土,耕后要及时耙耪保墒,土壤细碎,地面平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前茬作物没有地膜覆盖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机械化粉碎所述前茬作物,所述前茬作物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厘米,再深耕25厘米~30厘米将粉碎后秸秆埋入土壤,耕后及时耙耱镇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种植田地下害虫危害严重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种植田采用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加细沙土30千克,拌成毒土撒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当所述种植田内杂草危害严重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种植田整地后,采用50%的乙草胺乳油兑水全地面喷雾。
CN202210779105.6A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 Pending CN1150241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9105.6A CN115024167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9105.6A CN115024167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4167A true CN115024167A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29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9105.6A Pending CN115024167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416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7758A (zh) * 2011-06-01 2011-09-28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玉米-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方法
CN107581009A (zh) * 2017-10-20 2018-01-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玉米大豆间套作栽培方法
CN108094085A (zh) * 2017-12-28 2018-06-01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方法
CN108184594A (zh) * 2018-01-20 2018-06-2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一种玉米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方法
US20210345559A1 (en) * 2020-05-11 2021-11-11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Method for planting and processing high-yield forage in high altitude area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7758A (zh) * 2011-06-01 2011-09-28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玉米-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方法
CN107581009A (zh) * 2017-10-20 2018-01-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玉米大豆间套作栽培方法
CN108094085A (zh) * 2017-12-28 2018-06-01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方法
CN108184594A (zh) * 2018-01-20 2018-06-2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一种玉米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方法
US20210345559A1 (en) * 2020-05-11 2021-11-11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Method for planting and processing high-yield forage in high altitude area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袁亚琴 , 姚卫华: "杂交玉米大垅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黑河科技, no. 02, pages 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7935A (zh) 花生高产栽培方法
CN107231921A (zh) 一种盐碱地保苗的种植方法
CN103988653A (zh) 一种甘蔗套种马铃薯的立体栽培方法
CN109937828A (zh) 一种旱作区玉米套种蚕豆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5027884A (zh) 一种北方雪区油菜轻简化栽培方法
CN107114105B (zh) 一种用小麦压青技术修复花生连作障碍的方法
CN108849316A (zh) 玉米-香菜-洋葱高效栽培套种方法
CN108541521A (zh) 一种青菜高效育苗种植方法
CN107568009B (zh) 一种适于麦棉两熟复种连作的棉花免耕播种方法
CN109588222A (zh) 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
CN109618848A (zh) 一种水稻旱播湿管方法
CN108293565A (zh) 提高新疆果树田土地利用率与效益的方法
CN107223445A (zh) 一种土豆、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的方法
CN111670768A (zh) 一种黄土旱区玉米旱作节水栽培方法
CN105210493B (zh) 玉米推茬清垄旋耕播种方法
CN103858622B (zh) 秋洋芋套种油菜增产增收栽培方法
Karforma Hybrid Napier (napier bajra hybrid)
RU2760938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делывания пропашных культур
CN114747438A (zh) 一种玉米伴生绿肥毛叶苕子的栽培方法
CN114568240A (zh) 一种通过深犁深种高培土延长甘蔗宿根年限的方法
CN115024167A (zh)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
CN112931069A (zh) 一种垄沟互换粮草互作的土壤培肥改良方法
CN110249933A (zh) 一种露地冬油菜茬复种高粱的栽培方法
CN101911871B (zh) 水稻油菜二熟制秸秆还田耕作方法
CN111937694A (zh) 一种东北地区的玉米耕作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