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4085B - 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4085B
CN115024085B CN202210867222.8A CN202210867222A CN115024085B CN 115024085 B CN115024085 B CN 115024085B CN 202210867222 A CN202210867222 A CN 202210867222A CN 115024085 B CN115024085 B CN 1150240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toplankton
water
transmission shaft
blade
scotch y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672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4085A (zh
Inventor
陈安伏
李创涛
林泽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8672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40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4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4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4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4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4/00Harvesting of underwater plants, e.g. harvesting of seaw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8/00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 B02C18/06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rotating knives
    • B02C18/14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rotating knives within horizontal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8/00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 B02C18/06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rotating knives
    • B02C18/16Details
    • B02C18/22Feed or discharg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8/00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 B02C18/06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rotating knives
    • B02C18/16Details
    • B02C18/24Dri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包括船体,所述船体设置动力系统、推进系统、打捞系统、第一导流槽、粉碎系统、失活系统、沥干系统和压缩系统,所述粉碎系统包括粉粹管和刀轴,所述刀轴沿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垂向固定的多套刀片,所述失活系统包括存储槽,所述存储槽内设置电热器、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水泵,所述沥干系统包括第一改良苏格兰轭和滤网,所述压缩系统包括液压机、压缩槽道、推动槽、疏通桩、第二改良苏格兰轭和第三改良苏格兰轭。本发明处理系统能够将浮游植物完全均匀粉碎后,经水浴加热彻底失活,再沥干成为浮游植物粉末后,被压缩成紧实块状沉入水底而被微生物缓慢分解,进而可避免造成水体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湖泊生态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浮游草本植物在水体中过度生长繁殖后会覆盖大面积水面,遮挡阳光照射进水下,导致水下植物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水体可溶解氧能力减弱,导致水下动物及微生物因缺氧而死亡,造成水体黑化,严重影响河流生态系统,且大面积浮游草本植物对航运和水产养殖也会造成极坏影响,浮游植物清理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常见的浮游草本植物处理方式包括人工打捞、挖掘机打捞及水上清理机机械清理。通过人工及挖掘机打捞后的浮游草本植物通常被直接堆积于岸边,当其腐烂时容易引起臭味而污染空气,当遇下雨时,未完全腐烂的浮游草本植物会被冲刷回河道,从而再次污染河水;清理机机械清理通常是将打捞起的植物经粉碎或揉搓成碎片后直接排放至水面,而碎片状的浮游植物漂浮于水面依然会遮挡阳光和阻隔氧气,且浮游草本植物大多具有顽强的再生能力,粉碎呈碎片状的浮游草本植物通常没有被彻底灭活也容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解决现有浮游草本植物处理方式无法彻底灭活浮游草本植物而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包括船体,所述船体设置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用于为所述推进系统提供动力,所述推进系统为所述船体的移动产生推力,所述船体还设置:
打捞系统和第一导流槽,所述打捞系统用于将水面的浮游植物收集并运送至所述第一导流槽;
粉碎系统,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船体上的粉粹管和刀轴,所述粉碎管相对水平面倾斜放置,且相对高处的一端下端口与所述第一导流槽一端连接;所述刀轴位于所述粉碎管的中轴线上,并与所述动力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刀轴两端设置刀轴轴承,所述刀轴轴承固定在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船体固定连接;所述刀轴沿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垂向固定的多套刀片,上述多套刀片中至少包括从所述粉碎管的相对高处到相对低处依次设置的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三刀片、第四刀片、第五刀片和第六刀片,且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厚度为10mm,所述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厚度为7mm,所述第五刀片和第六刀片厚度为4mm;所述粉碎管在上述各刀片指向的内壁分别设置环向凹槽,上述各刀片末端均各自位于对应的所述环向凹槽内;
失活系统,包括存储槽,所述存储槽顶部设置开口,所述粉碎管相对低处的一端位于所述存储槽开口的正上方,所述存储槽内设置电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存储槽内水与浮游植物的混合液,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热器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控所述存储槽内水与浮游植物混合液的温度和控制所述电热器的运行;所述存储槽内还设置水位传感器和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存储槽底部,用于抽取经加热失活的所述存储槽内所述混合液,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水泵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控所述存储槽内水位和控制所述水泵运行;所述水泵输出端连接输送管道;
沥干系统,包括第一改良苏格兰轭和滤网;所述输送管道另一端端口位于所述滤网正上方;所述滤网相对水平面倾斜放置,且相对高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改良苏格兰轭连接,相对低处的一端位于第二导流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导流槽固定在所述船体上;
压缩系统,包括液压机、压缩槽道、推动槽、疏通桩、第二改良苏格兰轭和第三改良苏格兰轭,所述第二导流槽一端通向所述压缩槽道;所述液压机的压梁位于所述压缩槽道正上方,用于压缩所述压缩槽道内的浮游植物粉末;所述压缩槽道两侧侧壁设置通孔,所述推动槽从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压缩槽道,用于将经压缩的浮游植物粉末推出所述压缩槽道;所述第二改良苏格兰轭一端连接在所述推动槽一侧,用于推拉所述推动槽从所述通孔进出所述压缩槽道,所述疏通桩位于所述推动槽推出状态的正上方,所述第三改良苏格兰轭一端连接在所述疏通桩上部,所述推动槽推出状态的正下方设置第三导流槽,所述第三导流槽向所述船体舷边倾斜放置且延伸至所述船体舷边;
所述第一改良苏格兰轭、第二改良苏格兰轭和第三改良苏格兰轭均由圆轮、滑动轭和滑轨构成,每个所述圆轮轴心设置轴孔,用于与所述动力系统输出端连接,且每个所述圆轮端面设置销钉;每个所述滑动轭中部设置半圆弧形通孔,每个所述销钉分别与对应所述半圆弧形通孔配合,所述滑轨位于各所述滑动轭两端,且每个所述滑动轭两端分别贯穿对应的所述滑轨,各所述滑轨分别与所述船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改良苏格兰轭、第二改良苏格兰轭和第三改良苏格兰轭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动力系统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沥干系统还包括第四导流槽,所述第四导流槽位于所述滤网正下方,所述第四导流槽一端设置开口,所述第四导流槽的开口位于所述存储槽开口的正上方;所述第四导流槽和所述滤网之间均匀设置支撑柱和弹簧,所述支撑柱一端与所述滤网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导流槽上。
优选地,所述打捞系统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各所述轴承固定在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船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动力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斜上方,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均沿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齿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齿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齿轮通过环形传动链条连接,所述传动链条上均匀间隔设置用于勾挂所述浮游植物的锥齿;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正下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之间设置贯穿各所述传动链条内环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平行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轴线形成的平面,所述承载板两端固定在所述船体上,所述承载板靠近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流槽端部铰接。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轴线平行;所述锥齿为正三棱锥形状,且垂直于所述传动链条。
优选地,所述刀轴在与各所述刀片的连接处均设置刀槽,各所述刀片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刀槽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存储槽为倒置棱台形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滤网与所述第一改良苏格兰轭的滑动轭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滤网铰接,且各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第一改良苏格兰轭的滑动轭轴线对称分布于所述滤网边沿。
优选地,所述推动槽为中空环状,在靠近所述疏通桩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止挡块。
优选地,所述船体壳体为聚酰胺材质。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通过设置粉碎系统并依次设置厚度为10mm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厚度为7mm的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厚度为4mm的第五刀片和第六刀片,可将浮游植物粉碎成粉末状;在上述各刀片指向的所述粉碎管内壁分别设置环向凹槽,上述各刀片末端均各自位于对应的所述环向凹槽内,可避免部分浮游植物遗漏粉碎,保证粉碎均匀彻底;通过设置失活系统,将经上述粉碎后的浮游植物与水的混合液加热至灭活温度,可使浮游植物彻底失活,以避免其再生;通过设置沥干系统和压缩系统,将灭活后的浮游植物粉末沥干并压缩后投入水中,使压缩后的浮游植物粉末块自由沉入水底而被微生物分解,避免其漂浮于水面遮挡阳光和阻隔氧气而造成水体二次污染;本发明处理系统通过设置所述改良苏格兰轭,可使本处理系统中各系统协调连续作业,保障处理浮游植物作业的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粉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B-B剖视图;
图6为改良苏格兰轭的圆轮结构俯视图;
图7为改良苏格兰轭的圆轮结构侧视图;
图8为改良苏格兰轭的滑动轭结构俯视图;
图9为改良苏格兰轭的滑轨结构俯视图;
图10为改良苏格兰轭运行示意图一;
图11为改良苏格兰轭运行示意图二;
图12为图1中沥干系统俯视图;
图13为图12的正视图;
图14为压缩系统结构运行示意图一;
图15为压缩系统结构运行示意图二;
图16为压缩系统结构运行示意图三;
图17为推动槽正视图;
图18为推动槽俯视图;
图19为推动槽左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打捞系统100,第一导流槽101,第一传动轴102,第二传动轴103,传动链条104,第一传动链条1041,第二传动链条1042,第三传动链条1043,第四传动链条1044,锥齿105,承载板106,粉碎系统200,粉粹管201,刀轴202,刀片203,第一刀片2031,第二刀片2032,第三刀片2033,第四刀片2034,第五刀片2035,第六刀片2036,环向凹槽204,刀槽205,螺栓206,失活系统300,存储槽301,电热器302,温度传感器303,水位传感器304,水泵305,输送管道306,沥干系统400,滤网401,第一改良苏格兰轭402,第二导流槽403,第四导流槽404,支撑柱405,弹簧406,压缩系统500,液压机501,压缩槽道502,推动槽503,疏通桩504,第二改良苏格兰轭505,第三改良苏格兰轭506,第三导流槽507,船体1,动力系统2,推进系统3,圆轮4,滑动轭5,滑轨6,轴孔7,销钉8,半圆弧形通孔9,止挡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17。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包括船体1,船体1设置动力系统2和推进系统3,动力系统2用于为推进系统3提供动力,推进系统3为船体1的移动产生推力,船体1上还设置:
打捞系统100和第一导流槽101,打捞系统100用于将水面的浮游植物收集并运送至第一导流槽101;
粉碎系统200,包括分别固定在船体1上的粉粹管201和刀轴202,粉碎管201相对水平面倾斜放置,且相对高处的一端下端口与第一导流槽101一端连接,以便利用浮游植物自身重力分力使粉粹管201内的浮游植物向下移动;刀轴202位于粉碎管201的中轴线上,并与所述动力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以驱动刀轴202转动,刀轴202两端设置刀轴轴承,所述刀轴轴承固定在第二轴承座上(图中未标识),所述第二轴承座与船体1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刀轴202沿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垂向固定的多套刀片203,上述多套刀片203中至少包括从粉碎管201的相对高处到相对低处依次设置的第一刀片2031、第二刀片2032、第三刀片2033、第四刀片2034、第五刀片2035和第六刀片2036,且第一刀片2031和第二刀片2032厚度为10mm,第三刀片2033和第四刀片2034厚度为7mm,第五刀片2035和第六刀片2036厚度为4mm,可将浮游植物粉碎成粉末状,具体粉末直径为2mm以下;
如图3和4所示,粉碎管201在上述各刀片指向的内壁分别设置环向凹槽204,上述各刀片末端均各自位于对应的环向凹槽204内,作为举例,环向凹槽204横断面呈直角梯形,尺寸为上底60mm、下底20mm、高30mm,刀片203端部没入环向凹槽204深度为20mm,这样各刀片203在做高速旋转切割动作时,可避免出现浮游植物沿着刀片203与粉碎管201内壁的间隙漏过的情况,从而可将浮游植物完全均匀粉碎。
失活系统300,包括存储槽301,存储槽301顶部设置开口,粉碎管201相对低处的一端位于存储槽301开口的正上方,以保证经粉碎的浮游植物落入存储槽301内,存储槽301内设置电热器302和温度传感器303;电热器302用于加热存储槽301内水与浮游植物的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加热至80℃以上确保灭活,温度传感器303与电热器302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控存储槽301内所述混合液的温度和控制电热器302的运行;存储槽301内还设置水位传感器304和水泵305,水泵305位于存储槽301底部,用于抽取存储槽301内经加热失活的水与浮游植物的混合液,水位传感器304与水泵305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控存储槽301内的水位和控制水泵305运行;水泵305输出端连接输送管道306;
沥干系统400,如图12~13所示,包括滤网401和第一改良苏格兰轭402;输送管道306另一端端口位于滤网401正上方,以保证所述混合液经水泵305和输送管道306传输后直接掉落在滤网401上;滤网401相对水平面倾斜放置,且相对高处的一端与第一改良苏格兰轭402连接,相对低处的一端位于第二导流槽403的正上方,第一改良苏格兰轭402可拉动滤网401做往复摇动,以沥除所述混合液中的水分,并使沥除水分后的浮游植物粉末从滤网401相对低处的一端落入第二导流槽403中,经第二导流槽403输送至压缩系统500,所述第二导流槽403固定在所述船体上;
压缩系统500,如图14~16所示,包括液压机501、压缩槽道502、推动槽503、疏通桩504、第二改良苏格兰轭505和第三改良苏格兰轭506,第二导流槽403一端通向压缩槽道502;液压机501的压梁位于压缩槽道502正上方,用于下行压缩压缩槽道502内的浮游植物粉末,并在完成压缩后上行至压缩槽道502入口处,阻止沥干后的浮游植物粉末继续掉入压缩槽道502;
压缩槽道502两侧侧壁设置通孔,推动槽503从所述通孔贯穿压缩槽道502,用于将经压缩成形的浮游植物粉末块推出压缩槽道502;第二改良苏格兰轭505一端连接在推动槽503一侧,用于推拉推动槽503从所述通孔进出压缩槽道502,具体为在液压机501压梁下行压缩压缩槽道502内的浮游植物粉末并在完成压缩上行返回后,将推动槽503从压缩槽道502推出、在疏通桩504推出推动槽503内的所述浮游植物粉末块后,拉动推动槽503返回至压缩槽道502;疏通桩504位于推动槽503推出状态的正上方,第三改良苏格兰轭506一端连接在疏通桩504上部,用于拉动疏通桩504下降以推出推动槽503内的所述浮游植物粉末块,并在推出所述浮游植物粉末块后提升疏通桩504返回;
推动槽503推出状态的正下方设置第三导流槽507,从而保证被疏通桩504推出的所述浮游植物粉末块掉落在第三导流槽507内,第三导流槽507向船体1舷边倾斜放置且延伸至船体1舷边,从而可依靠所述浮游植物粉末块自身重力分力滑落至船舷外的水中,然后因重力沉入水下被微生物缓慢分解;
如图6~11所示,第一改良苏格兰轭402、第二改良苏格兰轭505和第三改良苏格兰轭506均由圆轮4、滑动轭5和滑轨6构成,每个所述圆轮4轴心设置轴孔7,用于与动力系统2输出端连接,且每个圆轮4端面设置销钉8;每个滑动轭5中部设置半圆弧形通孔9,每个销钉8分别与对应半圆弧形通孔9配合,滑轨6位于各滑动轭5两端,且每个滑动轭5两端分别贯穿对应的滑轨6,各滑轨6分别与船体1固定连接;第一改良苏格兰轭402、第二改良苏格兰轭505和第三改良苏格兰轭506的另一端分别与动力系统2输出端连接,以分别从动力系统2获取动能。
需要说明的是与常规苏格兰轭不同的是,本发明中第一改良苏格兰轭402、第二改良苏格兰轭505和第三改良苏格兰轭506的滑动轭5中部均设置的是半圆弧形通孔,而不是常规苏格兰轭的长腰圆形通孔,这样圆轮4转动时,可带动滑动轭5沿两端滑轨6连线方向做半停留往复运动。从而一方面在第一改良苏格兰轭402拉动滤网401摇动,并在滤网401停留时,使滤网401上的浮游植物粉末会因惯性而顺利落入第二导流槽403中,同时避免滤网401上的浮游植物粉末左右晃落到其它地方,另一方面第二改良苏格兰轭505推出推动槽503并停留在疏通桩504正下方,以实现并方便第三改良苏格兰轭506拉动疏通桩504下行并推出推动槽503内的浮游植物粉末块,在疏通桩504推出推动槽503内的浮游植物粉末块后上行返回并作停留,以等待第二改良苏格兰轭505再次推出推动槽503,如此循环实现压缩系统500连续高效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漂浮于水面,其处理流程为:水面的浮游植物先通过打捞系统100被收集并运送至第一导流槽101,然后经第一导流槽101输送,进入粉碎系统200的粉粹管201内彻底粉碎为粉末状,被完全均匀粉碎的浮游植物接着落入失活系统300的存储槽301内加热使其彻底失活,随后经失活后的浮游植物混合液被水泵305和输送管道306输送至沥干系统400的滤网401上沥除水分,之后被摇落入第二导流槽403中,经第二导流槽403输送至压缩系统500的压缩槽道502内进行压缩,压缩成型的浮游植物块被疏通桩504推出推动槽503后掉落在第三导流槽507内,最后从第三导流槽507滑落至船舷外的水中下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通过设置粉碎系统200并依次设置厚度为10mm的第一刀片2031和第二刀片2032、厚度为7mm的第三刀片3033和第四刀片2034、厚度为4mm的第五刀片2035和第六刀片2036,可将浮游植物粉碎成粉末状;在上述各刀片指向的粉碎管201内壁分别设置环向凹槽204,上述各刀片末端均各自位于对应的环向凹槽204内,可避免部分浮游植物遗漏粉碎,保证粉碎均匀彻底;通过设置失活系统300,将经上述粉碎后的浮游植物与水的混合液加热至灭活温度,可使浮游植物彻底失活,以避免其再生;通过设置沥干系统400和压缩系统500,将灭活后的浮游植物粉末沥干并压缩后投入水中,使压缩后的浮游植物粉末块自由沉入水底而被微生物分解,避免其漂浮于水面遮挡阳光和阻隔氧气而造成水体二次污染;本发明处理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改良苏格兰轭402、第二改良苏格兰轭505和第三改良苏格兰轭506,可使本处理系统中各组成系统协调连续作业,保障处理浮游植物作业的效率。
优选地,沥干系统400还包括第四导流槽404,第四导流槽404位于滤网401正下方,用于承接从滤网401漏下的水分,第四导流槽404一端设置开口,第四导流槽404的开口位于存储槽301开口的正上方,以使落入第四导流槽404的水分流入存储槽301内;第四导流槽404和滤网401之间均匀设置支撑柱405和弹簧406,支撑柱405一端与滤网401连接,另一端与弹簧406连接,弹簧406另一端固定在第四导流槽404上,通过设置支撑柱405和弹簧406,避免滤网401被晃动时从滤网401沥下的水滴不能落入第四导流槽404,从而被回收至失活系统300的存储槽301中再次利用。
优选地,打捞系统100包括第一传动轴102和第二传动轴103,第一传动轴102和第二传动轴103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各所述轴承固定在第一轴承座上(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一轴承座与船体1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103与动力系统2的输出端连接以从动力系统2获取转动动能,第二传动轴103位于第一传动轴102的斜上方,第一传动轴102和第二传动轴103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均沿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齿轮,第一传动轴102上的齿轮与第二传动轴103上的齿轮一一对应,第一传动轴102上的齿轮与对应的第二传动轴103上的齿轮通过环形传动链条104连接,传动链条104上均匀间隔设置用于勾挂所述浮游植物的锥齿105;第一导流槽101的另一端位于第二传动轴103的正下方,用于承接从锥齿105上掉落的浮游植物。作为具体布置举例,第一传动轴102和第二传动轴103的倾斜角度为30°,可设置相邻间距为300mm的第一传动链条1041、第二传动链条1042、第三传动链条1043及第四传动链条1044,上述链条长度均为1200mm。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传动轴102和第二传动轴103之间设置贯穿各传动链条104内环的承载板106,用于支撑传动链条104拖带起的浮游植物沿斜上方移动,减轻传动链条104的机械磨损,承载板106平行于第一传动轴102和第二传动轴103轴线形成的平面,承载板106两端固定在船体1上,承载板106靠近第二传动轴103的一端与第一导流槽101端部铰接。
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传动轴102和第二传动轴103的轴线平行;锥齿105为正三棱锥形状,且垂直于传动链条104,作为具体布置举例,相邻锥齿105的间距为100mm,锥齿105底部边长为15mm,高度为80mm。
优选地,如图4~5所示,刀轴202在与各刀片203的连接处均设置刀槽205,各刀片203分别与对应的刀槽205通过螺栓206连接。在安装刀片203时,将刀片203的刀面朝粉碎管201相对高处的一端倾斜安装,使刀片203对浮游植物产生推力,进而辅助推动浮游植物向粉碎管201相对低处的一端移动,其中倾斜角度不大于15°。
优选地,存储槽301为倒置棱台形状,利用倒置棱台下底小的特点,可把沉底的浮游植物粉末集中在水泵305周围以及时输送出去,减小沉积。
优选地,滤网401与第一改良苏格兰轭402的滑动轭5可拆卸连接;支撑柱405与滤网401铰接,且各支撑柱405沿第一改良苏格兰轭402的滑动轭5轴线对称分布于滤网401边沿。
优选地,如图17~19所示,推动槽503为中空环状,在靠近疏通桩504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止挡块10,可防止推动槽503被推出时卡停在压缩槽道502内。
优选地,船体1的壳体为聚酰胺材质,耐腐蚀,有利于减轻本发明处理系统整体重量,便于运输至不同水域进行浮游植物处理。
作为举例,动力系统2为柴油发电机组和齿轮传动组件,所述齿轮传动组件用于所述柴油发电机组动力对外输出的连接,推进系统3为螺旋桨及配套轴系。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包括船体,所述船体设置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用于为所述推进系统提供动力,所述推进系统为所述船体的移动产生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还设置:
打捞系统和第一导流槽,所述打捞系统用于将水面的浮游植物收集并运送至所述第一导流槽;
粉碎系统,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船体上的粉碎管和刀轴,所述粉碎管相对水平面倾斜放置,且相对高处的一端下端口与所述第一导流槽一端连接;所述刀轴位于所述粉碎管的中轴线上,并与所述动力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刀轴两端设置刀轴轴承,所述刀轴轴承固定在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船体固定连接;所述刀轴沿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垂向固定的多套刀片,上述多套刀片中至少包括从所述粉碎管的相对高处到相对低处依次设置的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三刀片、第四刀片、第五刀片和第六刀片,且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厚度为10mm,所述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厚度为7mm,所述第五刀片和第六刀片厚度为4mm;所述粉碎管在上述各刀片指向的内壁分别设置环向凹槽,上述各刀片末端均各自位于对应的所述环向凹槽内;
失活系统,包括存储槽,所述存储槽顶部设置开口,所述粉碎管相对低处的一端位于所述存储槽开口的正上方,所述存储槽内设置电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存储槽内水与浮游植物的混合液,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热器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控所述存储槽内水与浮游植物混合液的温度和控制所述电热器的运行;所述存储槽内还设置水位传感器和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存储槽底部,用于抽取经加热失活的所述存储槽内所述混合液,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水泵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控所述存储槽内水位和控制所述水泵运行;所述水泵输出端连接输送管道;
沥干系统,包括第一改良苏格兰轭和滤网;所述输送管道另一端端口位于所述滤网正上方;所述滤网相对水平面倾斜放置,且相对高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改良苏格兰轭连接,相对低处的一端位于第二导流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导流槽固定在所述船体上;
压缩系统,包括液压机、压缩槽道、推动槽、疏通桩、第二改良苏格兰轭和第三改良苏格兰轭,所述第二导流槽一端通向所述压缩槽道;所述液压机的压梁位于所述压缩槽道正上方,用于压缩所述压缩槽道内的浮游植物粉末;所述压缩槽道两侧侧壁设置通孔,所述推动槽从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压缩槽道,用于将经压缩的浮游植物粉末推出所述压缩槽道;所述第二改良苏格兰轭一端连接在所述推动槽一侧,用于推拉所述推动槽从所述通孔进出所述压缩槽道,所述疏通桩位于所述推动槽推出状态的正上方,所述第三改良苏格兰轭一端连接在所述疏通桩上部,所述推动槽推出状态的正下方设置第三导流槽,所述第三导流槽向所述船体舷边倾斜放置且延伸至所述船体舷边;
所述第一改良苏格兰轭、第二改良苏格兰轭和第三改良苏格兰轭均由圆轮、滑动轭和滑轨构成,每个所述圆轮轴心设置轴孔,用于与所述动力系统输出端连接,且每个所述圆轮端面设置销钉;每个所述滑动轭中部设置半圆弧形通孔,每个所述销钉分别与对应所述半圆弧形通孔配合,所述滑轨位于各所述滑动轭两端,且每个所述滑动轭两端分别贯穿对应的所述滑轨,各所述滑轨分别与所述船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改良苏格兰轭、第二改良苏格兰轭和第三改良苏格兰轭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动力系统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干系统还包括第四导流槽,所述第四导流槽位于所述滤网正下方,所述第四导流槽一端设置开口,所述第四导流槽的开口位于所述存储槽开口的正上方;所述第四导流槽和所述滤网之间均匀设置支撑柱和弹簧,所述支撑柱一端与所述滤网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导流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系统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各所述轴承固定在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船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动力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斜上方,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均沿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齿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齿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齿轮通过环形传动链条连接,所述传动链条上均匀间隔设置用于勾挂所述浮游植物的锥齿;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之间设置贯穿各所述传动链条内环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平行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轴线形成的平面,所述承载板两端固定在所述船体上,所述承载板靠近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流槽端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轴线平行;所述锥齿为正三棱锥形状,且垂直于所述传动链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在与各所述刀片的连接处均设置刀槽,各所述刀片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刀槽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槽为倒置棱台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与所述第一改良苏格兰轭的滑动轭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滤网铰接,且各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第一改良苏格兰轭的滑动轭轴线对称分布于所述滤网边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槽为中空环状,在靠近所述疏通桩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止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壳体为聚酰胺材质。
CN202210867222.8A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 Active CN1150240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7222.8A CN115024085B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7222.8A CN115024085B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4085A CN115024085A (zh) 2022-09-09
CN115024085B true CN115024085B (zh) 2023-11-24

Family

ID=83130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67222.8A Active CN115024085B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408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10956Y1 (ko) * 2003-01-07 2003-04-21 (주)일흥조선 부유물수거파쇄선
CN103328770A (zh) * 2010-08-03 2013-09-25 火星工程有限公司 高效能量转换
CN112411505A (zh) * 2020-11-24 2021-02-26 人禾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一种水面悬浮植物抽取粉碎装置
CN212677680U (zh) * 2020-07-30 2021-03-12 那永光 一种水稻种子消毒装置
CN112779899A (zh) * 2021-02-07 2021-05-11 北海市安飞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滩油污清理船
WO2022088456A1 (zh) * 2020-10-31 2022-05-05 淄博创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污染治理用垃圾处理设备
WO2022094909A1 (zh) * 2020-11-06 2022-05-12 唐山圣因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用悬浮物清理设备
CN114763808A (zh) * 2021-01-14 2022-07-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苏格兰轭组件及其装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1572A1 (en) * 2018-07-25 2020-01-30 Ravi Shankar Gautam Thrust vectoring ignition chamber engine with scotch-yoke based two phase fuel compress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10956Y1 (ko) * 2003-01-07 2003-04-21 (주)일흥조선 부유물수거파쇄선
CN103328770A (zh) * 2010-08-03 2013-09-25 火星工程有限公司 高效能量转换
CN212677680U (zh) * 2020-07-30 2021-03-12 那永光 一种水稻种子消毒装置
WO2022088456A1 (zh) * 2020-10-31 2022-05-05 淄博创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污染治理用垃圾处理设备
WO2022094909A1 (zh) * 2020-11-06 2022-05-12 唐山圣因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用悬浮物清理设备
CN112411505A (zh) * 2020-11-24 2021-02-26 人禾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一种水面悬浮植物抽取粉碎装置
CN114763808A (zh) * 2021-01-14 2022-07-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苏格兰轭组件及其装配方法
CN112779899A (zh) * 2021-02-07 2021-05-11 北海市安飞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滩油污清理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4085A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6791C (zh) 水域漂浮物清理装置
CN101088856A (zh) 链网式割草、保洁作业机械装置
CN106480863A (zh) 一种水面漂浮质收集装置
CN112061324A (zh) 一种可对水流动力综合利用的水藻打捞船舶
CN202169999U (zh) 一种垃圾打捞船
CN211472807U (zh)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15024085B (zh) 一种水上浮游植物处理系统
CN109056679B (zh) 一种节能型水面植物清理装置
CN114275933A (zh) 一种提升水质的水生态治理设备
CN103628455A (zh) 一种全自动河道清理船
CN211020053U (zh) 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草清理装置
CN205188921U (zh) 一种浮萍收集压缩遥控风扇艇
CN108729427B (zh) 一种切割收集机具
CN213705728U (zh) 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清理船
CN214194860U (zh) 一种具有锥齿轮动力机构的排水系统
CN215252735U (zh) 一种海洋漂浮物清理船舶
CN213892826U (zh) 水上污染物清理机器人
CN214155519U (zh) 一种水生景观植物的景观生态浮台结构
CN220486387U (zh) 一种漂浮物清理装置
CN213368720U (zh) 一种环保工程机械除蓝藻装置
CN212709875U (zh) 一种用于收集水面中型垃圾的机器人
CN114620192A (zh) 一种环保型水面清理智能船
CN211644883U (zh) 一种水环境多功能治理平台
CN111196650A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污染的处理设备
CN212838405U (zh)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潜水排污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