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2897B -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2897B
CN115022897B CN202111530825.0A CN202111530825A CN115022897B CN 115022897 B CN115022897 B CN 115022897B CN 202111530825 A CN202111530825 A CN 202111530825A CN 115022897 B CN115022897 B CN 1150228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electronic device
data
sim card
st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08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2897A (zh
Inventor
曾景杰
王亚猛
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308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28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2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2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2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28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当第一电子设备携带有第一SIM卡时,方法包括:当前使用第一SIM卡进行数据业务传输,获取第一电子设备当前所在的第一小区cell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若第一电子设备以第一运动方式接近第一卡顿区域,则在第一时刻第一位置显示第一提示信息,若第一电子设备以第二运动方式接近第一卡顿区域,则在第二时刻第二位置显示第二提示信息,第一或第二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提示:第一电子设备在进入信号卡顿区域之前进行第一优化处理,实现以“事先预测”的方式应对将要出现的数据业务的卡顿,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可能存在覆盖某些区域的蜂窝信号的质量较差的问题,该问题可能导致用户的数据业务出现卡顿,例如,用户正在使用电子设备播放音乐,在用户携带电子设备进入蜂窝信号的质量较差的区域后,音乐播放会出现卡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降低在网络质量降低时,电子设备上的业务因网络质量降低而受到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携带有第一SIM卡时,所述方法包括:当前使用所述第一SIM卡进行数据业务传输,所述第一SIM卡与第一网络运营商对应;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所在的第一小区cell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所述卡顿区域信息包括第一卡顿区域的信息,所述第一卡顿区域是所述第一小区内的一个区域,所述第一卡顿区域与第一网络运营商相关,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卡顿区域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上网参数满足第一条件;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第一运动方式接近所述第一卡顿区域,则在第一时刻第一位置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提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进入信号卡顿区域之前进行第一优化处理,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第二运动方式接近所述第一卡顿区域,则在第二时刻第二位置显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提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进入信号卡顿区域之前进行所述第一优化处理。
通常,电子设备检测到网络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进行网络切换等处理,但这是一种“事后补救”的方式,在电子设备检测网络质量较差时,往往用户已经通过受影响的业务如出现卡顿的音乐感知到网络质量较差,所以,用户的体验不佳。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依据不同的运动方式,在相应位置和时刻显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第一电子设备在进入信号卡顿区域之前进行所述第一优化处理,实现以“事先预测”的方式应对将要出现的数据业务的卡顿,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一卡顿区域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卡顿区域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不相等。对不同的运动方式,设置不同的发出提示信息的位置,有利于使得提示的时间点与运动速度向匹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运动方式是步行,所述第二运动方式是驾车,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速度越快,发出提示的位置距离卡顿区域越远,有利于保证在第一电子设备在速度较高时,及时发出提示信息。速度越慢,发出提示的位置距离卡顿区域越近,利于保证在第一电子设备在速度较低时,不过早发出提示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运动方式是步行,所述第二运动方式是驾车,所述第一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时刻。运动速度越快,接收到提示信息的时刻越早,目的在于保证在第一电子设备进入卡顿区域之前,完成对用户的提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所在的小区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cell进入到所述第一cell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所在的第一cell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以便于第一电子设备能够在当前cell及时启动应对卡顿的优化处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等于所述第二时刻与第四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所述第三时刻是以所述第一运动方式到达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时刻,所述第四时刻是以所述第二运动方式到达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时刻。时刻点的设置,保证第一优化处理的提示信息及时被显示,以及第一优化处理及时被启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优化处理包括:提前缓存数据,或,提高缓存的数据量,或,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携带有与第二网络运营商对应的第二SIM卡时,将数据业务传输从使用所述第一SIM卡切换至使用第二SIM卡,以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络运营商在所述第一cell覆盖的区域内不存在卡顿区域,从而有效应对第一网络运营商在第一cell覆盖的区域内的卡顿。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SIM卡的运营商标识、所述第一cell的标识和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位置信息,以便于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等数据,以及便于第一电子设备切换网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位置信息包括:圆形第一卡顿区域的半径和圆心的位置,以便于第一电子设备以较低功耗获得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等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信息还包括:卡顿时刻和/或LAC。卡顿时刻可以为第一优化处理提供指导,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仅在卡顿时刻执行第一优化处理,而在非卡顿时刻不做处理,以降低功耗。由于不同的地域可能使用相同的cell标识,所以,LAC便于更准确地获得第一cell的卡顿区域的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SIM卡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小于信号强度预设值;所述第一SIM卡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功率预设值;所述第一SIM卡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小于质量预设值;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与干扰加噪比小于加噪比预设值;所述第一SIM卡的网络制式从第一优先级网络制式变为第二优先级网络制式;所述第一SIM卡的传输时延大于时延预设时延值;所述第一SIM卡的传输速率小于速率预设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卡顿区域信息根据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上报的类型为不佳bad的QoE数据统计得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卡顿区域的获取过程包括:对获取的类型为bad的QoE数据进行聚类,得到簇,依据所述簇,生成所述卡顿区域。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依据所述簇,生成所述卡顿区域,包括:依据目标簇确定椭圆区域,所述目标簇为任意一个簇,响应于所述椭圆区域的长轴和短轴的比值不小于预设数值,对所述目标簇进行聚类,得到二次聚类簇,依据所述二次聚类簇生成圆形卡顿区域。圆形卡顿区域有利于电子设备计算第一位置等数据时,节省功耗,并且,以二次聚类方式得到卡顿区域具有较高的精度(即不会包括过多的网络质量较好的位置点,也不会漏掉网络质量较差的位置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响应于所述椭圆区域的长轴和短轴的比值小于所述预设数值,依据所述椭圆区域生成圆形卡顿区域,以节省计算资源,同时又能够保证卡顿区域的精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电子设备获取的类型为bad的QoE数据进行聚类,得到簇,包括:对所述类型为bad的QoE数据进行基于密度的聚类,得到所述簇,所述对所述目标簇进行聚类,包括:对所述目标簇进行基于划分的聚类。第一次基于密度进行聚类,第二次基于划分进行聚类,有利于以较低的损耗得到精度较高的卡顿区域。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密度的聚类包括:HDBSCAN聚类;所述基于划分的聚类包括:K-means聚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电子设备获取的类型为bad的QoE数据进行聚类,得到簇,包括:从所述类型为bad的QoE数据中获得属于预设维度的数据集合,所述维度包括:运营商和cell的至少一项,对所述数据集合中的所述类型为bad的QoE数据进行聚类,得到所述簇。按照运营商的维度聚类便于实现切换网络运营商的优化处理,按照cell 的维度聚类便于获得较为合理的优化处理颗粒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维度还包括:卡顿时间和LAC的至少一项。按照时间维度的聚类,有利于按照时间进行优化处理,以节省资源,LAC维度的聚类,有利于区分cell标识相同但地域不同的卡顿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供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电子设备实现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事先预测”方式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卡顿区域的围栏数据的获取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由簇生成目标区域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区别目标区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卡顿区域以及预警区域的围栏数据的获取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运行的软件框架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手机基于蜂窝网络通信系统,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在覆盖某些区域的蜂窝网络的信号质量不佳的情况下,用户携带手机进入这些区域后,手机的数据业务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例如,用户使用手机在进行基于蜂窝网络的视频通话,进入这些区域后,视频出现卡顿。
通常,电子设备具有检测当前的网络质量的功能,在检测到当前的网络质量较差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会进行一些处理,以降低业务受影响的程度。但在电子设备检测到网络质量变差时,业务往往已经受到影响,因此,用户也能感知到网络质量变差。
发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相对于上述“事后补救”的方式,“事前预测”的方式能够使得用户对网络质量的降低无感知,并且,能够告知用户电子设备预测出网络质量将要变差,并提前进行处理,从而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
图1所示为“事先预测”的场景示例,图1所示的场景示例由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图2所示的通信方法实现。
第一电子设备至少携带有第一SIM卡。可以理解的是,SIM卡可以为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也可以是嵌入式用户身份识别模块(Embedded-SIM,ESIM)卡,还可以是全球用户身份识别模块(Universal 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USIM)卡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SIM卡所提供的通信制式,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21、当前使用第一SIM卡进行数据业务传输。
第一SIM卡与第一网络运营商对应。SIM卡与网络运营商对应通常是指,SIM卡实现的通信业务由网络运营商提供,即第一SIM卡通过接入第一网络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实现通信功能。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多个网络运营商共用小区(cell),在此情况下,第一SIM还可能与第二网络运营商对应。
S22、获取第一电子设备当前所在的第一cell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可能同时感知到多个cell,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在同一时刻只能使用一个cell进行通信,因此,第一cell为第一电子设备驻留的cell,即电子设备当前所在的cell。
卡顿区域为网络质量不好的地理区域。图1中所示的“卡顿圈”为第一cell覆盖的区域中的卡顿区域的示例。可以理解的是,卡顿区域的形状并不限定为“卡顿圈”所示的圆形。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cell下可能具有多个卡顿区域,以图1为例,第一cell覆盖的区域内,具有三个“卡顿圈”。将任意一个卡顿区域称为第一卡顿区域。第一cell 覆盖的区域中的第一卡顿区域,称为第一cell对应的第一卡顿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当前使用第一SIM卡进行数据业务传输,第一SIM卡与第一网络运营商对应,所以,第一卡顿区域与第一网络运营商相关,即第一卡顿区域为第一网络运营商提供的网络覆盖下,网络质量不好的地理区域。
本实施例中,使用上网参数衡量网络质量的好坏: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卡顿区域时,第一电子设备的上网参数满足第一条件,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SIM卡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小于信号强度预设值,第一SIM卡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功率预设值,第一SIM卡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小于质量预设值,第一SIM卡的信号与干扰加噪比小于加噪比预设值,第一SIM卡的网络制式从第一优先级网络制式变为第二优先级网络制式,第一SIM卡的传输时延大于时延预设时延值,第一SIM卡的传输速率小于速率预设值。
结合图1所示,用户携带第一电子设备进入“卡顿圈”后,因为上网参数满足以上至少一项,所以第一电子设备的数据业务会受到影响。以用户携带手机步行的场景为例,当用户进入“卡顿圈”1后,手机正在拨打的视频电话出现声音或画面的卡顿。以用户驾驶车辆的场景为例,当车辆进入“卡顿圈”1后,正在手机正在播放的音乐出现卡顿。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在从第二cell进入第一cell时,即发生cell的切换时,第一电子设备从云端服务器等设备,下载第一cell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还可以,第一电子设备已经从云端服务器等设备下载卡顿区域信息,而在从第二cell进入第一cell时,即发生cell的切换时,第一电子设备从本地获取当前所在的第一cell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图2中,以第一电子设备从云端设备获取第一cell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为例。
参见图1,用户携带第一电子设备在进入第一cell时,获取第一电子设备当前所在的第一cell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至少获取第一卡顿区域即“卡顿圈”1的信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cell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刚驻留的小区,还可以是驻留一段时间的小区。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刚驻留第一cell时即获取第一cell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还可以在第一cell驻留一段时间后,获取第一cell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
S23、若第一电子设备以第一运动方式接近第一卡顿区域,则在第一时刻第一位置显示第一提示信息。
S24、若第一电子设备以第二运动方式接近第一卡顿区域,则在第二时刻第二位置显示第二提示信息。
参见图1,图1中所示的“预警圈”即是为了“事前预测”而设置的地理围栏。“事前预测”的技术导向是指,第一电子设备从进入“预警圈”开始执行应对网络质量降低的处理,虽然第一电子设备在进入“卡顿圈”后,网络质量变差,但因为已经执行应对网络质量降低的处理,所以,能够降低业务受影响的可能性,用户也不易感知到网络质量的降低,所以“事前预测”的方式能够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并且,手机可以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卡顿区域,并提前进行处理,以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基于“事前预测”的技术导向,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的运动方式,决定了进行第一优化处理的时机,即不同的运动方式,因为速度不同,所以进行第一优化处理的位置点和时刻不同。即如S23和S24所示,第一运动方式下,在第一位置第一时刻发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二运动方式下,在第二位置第二时刻发出第二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位置与第一卡顿区域之间的距离称为第一距离,将第二位置与第一卡顿区域之间的距离称为第二距离,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运动方式与第二运动方式不同,即第一运动方式下第一电子设备的速度与第二运动方式下第一电子设备的速度不同,所以,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不相等。
进一步的,结合图1所示,以第一运动方式为步行,第二运动方式为驾车为例,第一位置可以理解为“步行预警圈”上的一个点的位置(用户若从某一个方向步行逐渐接近“步行预警圈”,则第一位置可以是用户在该方向上刚进入“步行预警圈”时移动轨迹与该“步行预警圈”的交点所在的位置),第二位置可以理解为“行车预警圈”上的一个点的位置,即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可见,运动速度越快,接收到提示信息的位置距离卡顿区域越远,目的在于保证在电子设备进入“卡顿圈”之前,完成第一优化处理的提示。
在以第一运动方式为步行,第二运动方式为驾车的情况下,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时刻晚于第二时刻。因为同一用户不可能同时即步行又驾车,所以,这里的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是指同一用户在不同时间范围(时间范围如一天)内的不同时刻,例如,用户A在第一天步行,在第二天驾车,则第一天步行时手机在第一时刻如上午11点收到第一提示信息,第二天驾车,且其它条件(如出发地点等)均与第一天步行相同的情况下,在第二时刻如上午10点50分收到第二提示信息。或者,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是指不同用户在处运动方式之外的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的不同时刻,例如,用户A和用户B,从同一地点出发,用户A步行,用户B驾车接近图1所示的“卡顿圈”1,则用户A收到第一提示信息的时刻,晚于用户B收到第二提示信息的时刻。可见,运动速度越快,接收到提示信息的时刻越早,目的在于保证在第一电子设备进入“卡顿圈”之前,完成第一优化处理的提示。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对于不同运动方式设置相同的倒计时阈值,即,假设以第一运动方式到达第一卡顿区域的时刻为第三时刻,以第二运动方式到达第一卡顿区域的时刻为第四时刻,则第一时刻与第三时刻之前的间隔时长,等于与第二时刻与第四时刻之前的间隔时长,参见图1的示例,间隔时长均为5秒,即第一时刻对应的位置点为Ta,第二时刻对应的位置点为Tb。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从位置类应用程序获取当前的移动速度,依据移动速度获得Ta或Tb位置点的坐标。
可以理解的是,时刻点的设置,目的在于作为位置的辅助信息,保证第一优化处理的提示信息及时被显示,以及第一优化处理及时被启动。
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均用于向用户提示:第一电子设备在进入信号卡顿区域之前进行第一优化处理。
具体的,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提示信息或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提示用户手动进行第一优化处理,例如,第一提示信息可以包括:设备即将进入信号卡顿区域,请提前手动切换网络。这种情况下,第一优化处理即为切换网络。第一提示信息中也可以包括建议用户手动切换到的网络是什么网络,比如可以建议用户从现在使用的第一SIM卡的网络切换到使用第二SIM卡的网络。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已经确认将要进行的第一优化处理(如,将网络从当前的“XX1”切换至“XX2”),第一提示信息或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提示用户是否同意该第一优化处理,例如第一或第二提示信息为:设备即将进入信号卡顿区域,设备将要提前将网络从“XX1”切换至“XX2”,请确认是否同意。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完成所述第一优化处理(如,将网络从当前的“XX1”切换至“XX2”)后,可以通过第一或第二提示信息向用户提示:设备即将进入信号卡顿区域,设备已提前进行了所述第一优化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提示信息与第二提醒信息的具体格式和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稍有不同,只要能够实现上述提示的目的即可。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优化处理的具体方式可以为:提前缓存数据,或,提高缓存的数据量。以用户携带手机驾车,并在线播放音乐的场景为例,因为音乐文件与视频文件相比,数据量较小,所以可能手机无需缓存音乐数据,而可以在线实时播放。但在手机进入“卡顿圈”1的“行车预警圈”时,手机需要开始缓存音乐数据,即将后续将要播放的数据提前缓存。或者,有可能,手机已经在缓存音乐数据,即边播放音乐,边缓存当前播放的数据帧之后10秒内的音乐数据,但在手机进入“卡顿圈”1的“行车预警圈”时,手机要提高缓存数据的数据量,例如,缓存当前播放的数据帧之后20秒内的音乐数据,从而应对将要进入的“卡顿圈”1的网络质量变差的问题。通过提前缓存数据,或,提高缓存的数据量,虽然进入“卡顿圈”1后网络质量变差,但因为已经提前缓存足够的数据量,所以,在“卡顿圈”1的过程中业务不会受到影响,用户具有良好的体验。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除了携带第一SIM卡之外,还携带第二SIM卡,第二SIM卡与第一SIM卡提供不同的通信制式,例如,第一SIM卡为主卡,第一网络运营商为“XX1”,第二SIM卡为副卡,用于接入第二网络运营商“XX2”提供的通信网络。在此情况下,第一优化处理的具体方式还可以为:将数据业务传输从使用第一SIM卡切换至使用第二SIM卡。进一步的,第二网络运营商在第一cell覆盖的区域内不存在卡顿区域,在此情况下,在进入第一cell覆盖的区域内后,因为已经切换至第二网络运营商的网络,所以,网络质量不会变差,业务也不受影响。进一步的,在第一电子设备离开第一卡顿区域后,还可以从第二网络运营商的网络,切回至第一网络运营商的网络,即将数据业务传输从第二SIM卡切换至第一SIM卡。进一步的,在切回第一网络运营商的网络之后,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第三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已穿过卡顿区域,第一电子设备已恢复至采用第一SIM卡进行数据业务传输。结合图1,用户步行在将要走入“卡顿圈”1后,手机将当前使用的SIM卡由主卡切换至副卡,并提示用户使用副卡进行数据业务,在用户走出“卡顿圈”1后,手机将当前使用的SIM卡由副卡切换至主卡,并提示用户已经通过卡顿区域,已切换回使用主卡进行数据业务。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卡顿区域信息包括:第一SIM卡的运营商标识、第一cell的标识和第一卡顿区域的位置信息。第一卡顿区域的位置信息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等数据的确定依据。第一cell的标识为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卡顿区域信息的依据。第一SIM卡的运营商标识为第一电子设备切换网络的依据。
在第一卡顿区域为图1所示的圆形“卡顿圈”的情况下,第一卡顿区域的位置信息包括:圆形第一卡顿区域的半径和圆心的位置,以便于第一电子设备以较低功耗获得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等数据。
进一步的,第一卡顿区域信息还包括:卡顿时刻和/或位置区码(location areacode, LAC)。卡顿时刻为发生卡顿的时间点,例如上午十点发生卡顿,卡顿时刻可以为第一优化处理提供指导,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仅在卡顿时刻执行第一优化处理,而在非卡顿时刻不做处理,以降低功耗。由于不同的地域可能使用相同的cell标识,所以,为了更准确地获得第一cell的卡顿区域的信息,在第一卡顿区域信息中还可以包括LAC,以区分不同地域的相同cell标识。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第一cell下有多个卡顿区域的情况下,还可以,仅针对距离最近的卡顿区域,计算第一位置、第一时刻、第二位置和第二时刻,以图1为例,用户携带手机在T1时刻进入第一cell覆盖的区域,获取到第一cell对应的“卡顿圈”的数量为多个,从T1时刻至T2时刻之间,手机检测到距离“卡顿圈”1最近,所以,依据“卡顿圈”1的信息,计算第一位置、第一时刻、第二位置和第二时刻,以节省功耗。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还以依据运动轨迹预测和/或导航信息,确定距离最近的卡顿区域。
结合图1以及图2可以看出,电子设备依据获取的卡顿区域信息,在将要进入卡顿区域之前,进行优化处理,以降低用户进入卡顿区域后,因网络质量变差而影响业务,从而导致用户体验不好的可能性。可以理解的是,这是一种“事先预测”的方式。
与“事后补救”的方式相比,能够降低用户感知到网络不佳的可能性,为用户提供更优的使用体验。
图2中,卡顿区域信息在云端设备生成,以节省第一电子设备的资源,当然卡顿区域信息也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生成,以下将对卡顿区域信息的获取流程进行说明,在以下流程中,卡顿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卡顿区域的围栏为例进行说明。
图3所示的流程以云端生成并存储卡顿区域信息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S31、获取电子设备上报的类型为“bad”的QoE数据(即目标QoE数据)。
QoE数据为电子设备主动上报的数据,一条QoE数据中包括该条QoE数据指示的事件类型,事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不佳bad”。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目标QoE数据即为事件类型为“bad”的QoE数据。“bad”通常为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网络、系统、应用或业务的质量和性能欠佳的情况下,上报的QoE数据中的事件类型。类型为“bad”的QoE数据中的位置数据,即为QoE待改善的位置点的位置数据。
一条QoE数据的数据结构的示例如下:
Figure BDA0003410666720000081
Figure BDA0003410666720000091
其中,准确度(Accuracy,acc)是指定位数据的准确度,satellite_count是指获取定位数据使用的卫星的个数。前端应用程序是指上报上述数据的软件,上报软件版本是指该软件的版本号。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数据中所包含的数据项仅为示例,但不限于此,例如:定位数据还可以为北斗定位系统等提供的数据。除了定位数据、LAC、cell id之外,其它数据项均为可选数据项。
S32、对QoE数据进行清洗,得到清洗后数据。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不够准确的数据,以提高后续获取的卡顿区域的围栏数据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不够准确的数据满足的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acc的数值大于acc阈值。
acc的数值越小,说明定位数据越准确,大于acc阈值,则说明定位数据的准确性较低。acc阈值可以预先配置,一种示例为20。
2、satellite_count小于卫星数量阈值(可选)。
获取定位数据使用的卫星的数量越多,则定位数据越准确,反之,获取定位数据使用的卫星的数量越小,则定位数据不够准确。卫星数量阈值可以预先配置,一种示例为3个。
可以理解的是,图2所示的方法如果应用在室外场景下,可以使用这一条件清洗QoE 数据,但图2所示的方法还可以应用在室内场景,而室内的卫星信号通常比较弱,所以为了获得足够的QoE数据得到卡顿区域,可以不使用这一条件。
3、LAC与cell id不匹配。
LAC下设置的cell是确定的,即LAC与cell的对应关系是确定的,所以,可以查询预先配置的LAC与cell id的对应关系,如果某条QoE数据中的LAC与cell id不存在对应关系,则说明LAC与cell id不匹配。
S33、对清洗后数据进行聚类,得到簇。
可以理解的是,类型为“bad”的QoE数据表示的是QoE不佳的位置点的信息,因此,对清洗后数据进行聚类,得到的簇所占的区域表示QoE不佳的位置点聚集的区域。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对清洗后数据进行采样,得到采样数据,再对采样数据进行聚类。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将清洗后数据按照一些维度,划分得到一些数据集合,再对数据集合中的目标QoE数据进行聚类,也就是说,聚类以数据集合为单位,分别对每一个数据集合中的目标QoE数据进行聚类。
为了满足后续针对不同运营商的网络进行的操作,如前述切换运营商的网络,以及为了获得较为合理的颗粒度,数据集合的划分依据可以包括运营商和cell id,例如,将同一个运营商的网络下的同一个cell中的数据作为一个数据集合。
因为不同地域的cell可能具有相同的id,而利用地域的LAC来区分,所以数据集合的划分依据还可以包括LAC。例如,将相同运营商、相同LAC下的同一个cell中的数据作为一个数据集合。可选的,为了实现不同时间段的优化处理,数据集合的划分依据还可以包括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先对清洗后数据进行采样,再对采样数据划分数据集合,对各个数据集合进行聚类。
因为清洗后数据中的经度和纬度代表的绝对距离并不相等,所以,要以位置点为依据进行聚类,在聚类之前,需要先将清洗后数据中的经度数值和维度数值转换为弧度制,再依据半正矢公式(Haversine formula)计算两两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半正矢公式如式(1)所示:
Figure BDA0003410666720000101
其中,R为地球半径,x1为第一位置点的纬度,y1为第一位置点的经度,x2为第二位置点的纬度,y2为第二位置点的经度,经纬和维度的数值均为弧度制。
可选的,两两位置点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采用欧氏距离或明氏距离等,这里不做限定。
依据上述计算得到的距离进行基于层次密度的带噪声应用空间聚类(Hierarchical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HDBSCAN)算法,得到各个簇。可以理解的是,HDBSCAN算法仅为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的一种示例,而不限于此。
以图4为例,其中的各个点表示各条清洗后数据表示的位置点。这些位置点进行聚类后,形成A、B和C三个簇。其中簇A为分布在虚线所围的区域中的所有的点组成的簇。
S34、对簇进行清洗。
对簇的清洗包括但不限于:剔除簇中的离群点。
离群点是指簇中,处于簇的边缘位置的点。可以理解的是,HDBSCAN算法为每个点均生成置信度分数,离群点的一种检测方式为:置信度分数outlier_scores大于分数阈值,例如0.8的点。示例可参见图4中所示的簇C处的圆形之外的离群点。
对簇进行清洗的目的在于,防止围栏范围中的QoE不佳的位置点分布稀疏,以提升第一优化处理的效率。
S35、依据清洗后的簇,得到卡顿区域的围栏数据。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将清洗后的簇构成的区域,作为卡顿区域。以图4为例,图4中A、B和C三个簇构成卡顿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的簇A所占的区域较大,且为不规则区域,簇A构成的卡顿区域的围栏如图4中黑色虚线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图4中所示的簇A构成的卡顿区域为不规则图形,虽然这种将簇作为卡顿区域的方式,得到的卡顿区域的精度较高,但因为卡顿区域是不规则的图形,所以计算电子设备与卡顿区域的距离的算法较为复杂,使得电子设备的功耗较大。
发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卡顿区域为椭圆或者圆形的情况下,距离算法较为简便,尤其在卡顿区域为圆形的情况下,距离算法最为简便,即:计算电子设备与圆心的距离,再使用距离与半径做差,得到电子设备与卡顿区域的距离,所以能够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因此,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依据簇的均值和方差确定椭圆区域,并将椭圆区域作为卡顿区域。还以图4中的簇A为例,椭圆区域2的边界构成卡顿区域的围栏。从图4可以看出,椭圆区域2并未将簇A的所有点均包含进去,也就是说,依据簇的均值和方差确定的椭圆区域,存在漏掉QoE不佳的位置点的可能性,同时,不含有QoE不佳的位置点的区域(简称为非卡顿区域)也被包含在内。
基于此,在又一些实现方式中,以椭圆的长轴作为半径做圆形区域,将圆形区域作为卡顿区域,如图4中的圆形区域1所示。但从图4中可以看出,圆形区域1中包含了太多的不含有QoE不佳的位置点的区域(非卡顿区域),所以,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是椭圆算法还是圆形算法,得到的卡顿区域的精度均较低。
结合以上确定卡顿区域的方式,本实施例又提出一种新的确定卡顿区域的方式,如图 5所示:
S351、依据清洗后的簇的均值和方差确定椭圆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簇拟合为一个椭圆区域。
如图4中所示,簇B的均值和方差确定的椭圆区域为椭圆区域1,簇A的均值和方差确定的椭圆区域为椭圆区域2。
S352、判断椭圆区域的长轴和短轴的比值是否小于预设数值,如果是,执行S353,如果否,执行S354。
可以理解的是,在存在多个椭圆区域的情况下,对每个椭圆区域均执行S352。为了便于说明,将长轴和短轴的比值小于预设数值的椭圆区域称为第一类椭圆区域,将长轴和短轴的比值不小于预设数值的椭圆区域称为第二类椭圆区域。
假设图4中,椭圆区域1为第一类椭圆区域,椭圆区域2为第二类椭圆区域。
S353、以第一类椭圆区域的长轴为直径,生成圆形卡顿区域。在S353之后,执行S356。
可以理解的是,椭圆区域的长轴和短轴的比值较小,说明椭圆更接近圆形,则漏掉QoE 不佳的位置点以及包含非QoE不佳的位置点的可能性均较小,如图4中的椭圆区域2。因此,可以直接将椭圆区域转换为圆形区域,作为卡顿区域。
S354、使用K-means算法,对生成第二类椭圆区域的簇进行聚类,得到二次聚类簇。
可以理解的是,椭圆区域的长轴和短轴的比值较大,如图4中所示的椭圆区域2,精度较低,而如前所述,直接依据椭圆区域2形成的圆形区域3,精度也较低,所以,本实施例中采用二次聚类的方式。依据K-means算法的特性,能够将图4中的簇A分解为多个簇。
需要说明的是,K-means为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的一种示例,而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的特性,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均能够实现对簇的划分,得到二次聚类簇。
S355、依据二次聚类簇生成圆形卡顿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每个二次聚类簇均生成圆形卡顿区域。如图4中的多个圆形阴影区域,记为圆形区域2。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将各个二次聚类簇拟合为椭圆,可参见S351,如果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比值小于预设数值,将椭圆的长轴为直径作圆,得到圆形卡顿区域。如果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比值不小于预设数值,对二次聚类簇再次使用K-means算法聚类,直到得到长轴和短轴的比值小于预设数值的椭圆,再将椭圆的长轴为直径作圆,得到圆形卡顿区域。当簇中点的数量大于数据量阈值(即点足够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这种实现方式,得到的圆形卡顿区域的准确性更高。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根据二次聚类的簇的数据点生成凸包(Convex Hull),将凸包边界中距离最远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作为直径绘制正圆,得到圆形卡顿区域。这种方式更为简便,有利于节省计算资源。
S356、将圆形卡顿区域的边界数据作为围栏数据存储。
存储的围栏数据的数据结构的示例为:
Figure BDA0003410666720000121
Figure BDA0003410666720000131
云端可以直接下发上述围栏数据,也可以进行格式转换后下发,这里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K-means聚类后,第一次聚类形成的簇被分解为多个簇,所以,有可能形成较小的簇,对应实际的面积较小的卡顿区域,而实际中,对于面积过小的区域改善QoE的意义并不大,原因在于,用户携带手机在面积过小区域中停留的时长并不长,尤其在驾车场景下,所以如果二次聚类簇的面积过小,不但意义不大,反而会导致电子设备频繁执行S33以及S34,而产生不必要的能耗。
所以,可选的,在S355之后,在S356之前执行如下步骤:
将半径小于半径阈值的卡顿区域,与其它的卡顿区域合并为一个卡顿区域。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查找与半径小于半径阈值的卡顿区域的距离最近的卡顿区域,依据这两个圆形区域的圆心的距离确定半径,以半径做圆,形成一个新的圆形区域。
或者,在S355之前,执行如下步骤:将半径小于半径阈值的二次聚类簇,与其它的二次聚类簇合并,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查找与半径小于半径阈值的二次聚类簇的距离最近的二次聚类簇,将两者进行簇合并。
综上所述,图3所示的流程,能够得到精度较高且便于简便计算距离的卡顿区域。
如前所述,图1中的“步行预警圈”(即图2中所示的第一位置)和“行车预警圈” (即图2中所示的第二位置),可以依据卡顿区域的围栏数据生成,具体如图6所示,与图3相比,新增生成并存储不同运动方式下的预警区域的围栏数据的步骤,如S36,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运动方式使用的距离阈值不同,步行方式使用的距离阈值,小于驾车方式使用的距离阈值。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手表等设备。
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图7所示为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 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 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 /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I2S接口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S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S总线与音频模块170耦合,实现处理器110与音频模块170之间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I2S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
PCM接口也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通过PCM总线接口耦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 170也可以通过PCM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所述I2S接口和所述PCM接口都可以用于音频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等。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电子设备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C。电子设备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的接触和分离。电子设备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 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所述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电子设备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电子设备中,不能和电子设备分离。
处理器110通过运行程序代码,实现的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Android开源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等。
以Android开源操作系统为例,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硬件抽象层,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APP)。例如相机、通话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可以由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API执行,也可以由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执行。
硬件抽象层(HAL),或称为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其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多种硬件的驱动。

Claims (19)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携带有第一SIM卡时,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使用所述第一SIM卡进行数据业务传输,所述第一SIM卡与第一网络运营商对应;
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所在的第一小区cell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所述卡顿区域信息包括第一卡顿区域的信息,所述第一卡顿区域是所述第一小区内的一个区域,所述第一卡顿区域与第一网络运营商相关,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卡顿区域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上网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获取过程包括:依据目标簇确定椭圆区域,响应于所述椭圆区域的长轴和短轴的比值不小于预设数值,对所述目标簇进行聚类,得到二次聚类簇,依据所述二次聚类簇生成作为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圆形卡顿区域,所述目标簇为基于电子设备采集的数据聚类得到的任意一个簇;
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第一运动方式接近所述第一卡顿区域,则在第一时刻第一位置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提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进入信号卡顿区域之前进行第一优化处理;
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第二运动方式接近所述第一卡顿区域,则在第二时刻第二位置显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提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进入信号卡顿区域之前进行所述第一优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一卡顿区域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卡顿区域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式是步行,所述第二运动方式是驾车,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式是步行,所述第二运动方式是驾车,所述第一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所在的小区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cell进入到所述第一cell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所在的第一cell对应的卡顿区域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等于所述第二时刻与第四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所述第三时刻是以所述第一运动方式到达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时刻,所述第四时刻是以所述第二运动方式到达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时刻。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优化处理包括:
提前缓存数据,或,提高缓存的数据量,或,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携带有与第二网络运营商对应的第二SIM卡时,将数据业务传输从使用所述第一SIM卡切换至使用第二SIM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运营商在所述第一cell覆盖的区域内不存在卡顿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SIM卡的运营商标识、所述第一cell的标识和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位置信息包括:
圆形第一卡顿区域的半径和圆心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顿区域的信息还包括:卡顿时刻和/或位置区码LAC。
1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SIM卡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小于信号强度预设值;
所述第一SIM卡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功率预设值;
所述第一SIM卡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小于质量预设值;
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与干扰加噪比小于加噪比预设值;
所述第一SIM卡的网络制式从第一优先级网络制式变为第二优先级网络制式;
所述第一SIM卡的传输时延大于时延预设时延值;
所述第一SIM卡的传输速率小于速率预设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数据包括: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上报的类型为不佳bad的QoE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椭圆区域的长轴和短轴的比值小于所述预设数值,依据所述椭圆区域生成圆形卡顿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子设备采集的数据聚类,包括:
基于电子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基于密度的聚类;
所述对所述目标簇进行聚类,包括:
对所述目标簇进行基于划分的聚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密度的聚类包括:HDBSCAN聚类;所述基于划分的聚类包括:K-means聚类。
1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子设备采集的数据聚类,包括:
从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类型为bad的QoE数据中获得属于预设维度的数据集合,所述维度包括:运营商和cell的至少一项;
对所述数据集合中的所述类型为bad的QoE数据进行聚类,得到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维度还包括:卡顿时间和LAC的至少一项。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供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2111530825.0A 2021-12-14 2021-12-14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022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0825.0A CN115022897B (zh) 2021-12-14 2021-12-14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0825.0A CN115022897B (zh) 2021-12-14 2021-12-14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2897A CN115022897A (zh) 2022-09-06
CN115022897B true CN115022897B (zh) 2023-04-14

Family

ID=83064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0825.0A Active CN115022897B (zh) 2021-12-14 2021-12-14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28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4328B (zh) * 2022-10-17 2024-04-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加速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48324A1 (en) * 2017-09-07 2019-03-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3043944A (zh) * 2021-04-02 2021-06-29 同济大学 融合轨迹预测和侧方障碍监测的车辆安全警示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14247B2 (en) * 2011-02-21 2016-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rvice problem diagnosis for mobile wireless networks
WO2014040646A1 (en) * 2012-09-14 2014-03-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termining the function relating user-centric quality of experience and network performance based quality of service
US10779183B2 (en) * 2018-07-17 2020-09-15 Facebook, Inc. Detect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sights of alerts
CN113747347B (zh) * 2021-07-26 2023-04-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上网卡切换方法、可读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48324A1 (en) * 2017-09-07 2019-03-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3043944A (zh) * 2021-04-02 2021-06-29 同济大学 融合轨迹预测和侧方障碍监测的车辆安全警示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2897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4151B (zh) 一种语音唤醒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724775B (zh) 一种语音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225563B (zh) 网络注册的方法及设备
CN112533192B (zh) 切换sim卡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77930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84345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switch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3382363B (zh) 一种基于不同网络发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22897B (zh)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556479B (zh) 信息共享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645688A (zh) 网络接入注册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913424A (zh) 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和装置、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2257617A1 (zh) 蓝牙定位设备的检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66694A (zh) 蓝牙耳机防丢失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795753A (zh) 音频数据的传输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63226A (zh) 音量调节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4696925B (zh) 一种信道质量评估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4120987B (zh) 一种语音唤醒方法、电子设备及芯片系统
CN111111188B (zh) 游戏音效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950037A (zh)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792958A (zh) 一种服务小区的选择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4255763A (zh) 基于多设备的语音处理方法、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6321265B (zh) 网络质量评估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709367B (zh) 一种网络加速方法和装置
CN114696961B (zh) 一种多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2014866B (zh) 运动轨迹记录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