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0142A - 开关装置、支架、保持方法以及保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开关装置、支架、保持方法以及保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0142A
CN115020142A CN202210064932.7A CN202210064932A CN115020142A CN 115020142 A CN115020142 A CN 115020142A CN 202210064932 A CN202210064932 A CN 202210064932A CN 115020142 A CN115020142 A CN 115020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er
main body
movable member
magnetic
permanent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649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瀬户纯一
工藤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020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0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2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compression or extension of coil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28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electromagne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支架、保持方法以及保持机构,该开关装置可得到能够用不使用电的简单的结构将按键保持于按下位置的按键输入装置。一种配设于键盘(1)的按键开关(10),其具备:固定于键盘(1)的主体(2)的壳体(11);设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移动且通过按下操作而向按下位置移动的可动部件(12);向按下方向的相反方向推回可动部件的弹性部件(13);以及与可动部件(12)一体地移动且具有磁性体的磁性部件(16)。在键盘(1)的主体(2)的底部,能够装卸地安装有具有永久磁铁且吸引磁性部件(16)的磁体部件(19)。

Description

开关装置、支架、保持方法以及保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按下可动部件来切换电接触分离状态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针对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普及了排列地配设有多个按键开关(以下,也记载为按键)的按键输入装置亦即键盘。并且,近来,键盘也在被称为电子竞技的计算机游戏中使用。
然而,在这样的键盘中,存在具有输入信号无效化功能的键盘。在游戏时,通过使用该功能使玩游戏不需要的按键的输入信号无效化,能够防止在玩游戏过程中输出不需要的按键的输入信号。
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电磁铁将按键吸附保持于不能进行按下操作的按下位置的技术。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第103377842号说明书
通过使用输入信号无效化功能,能够防止输出玩游戏不需要的按键的输入信号,但能够进行按键的按下操作。因此,在误操作了不需要的按键的情况下,在游戏操作中产生不需要的按键操作时间。根据游戏不同,有时因为该不需要的按键操作时间的产生而导致的游戏操作的延迟会对胜负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能够防止不需要的按键的误操作,并能够防止在游戏操作中产生不需要的按键操作时间。然而,由于是使用电磁铁将按键吸附保持于按下位置的结构,所以需要包括线圈、铁心等在内的器件和控制流向线圈的电流的控制部,从而成本变高且装置变得大型。并且,由于使用电,所以耗电量也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可得到能够用不使用电的简单的结构将按键保持于按下位置的按键输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结构。
即,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开关装置配设于按键输入装置,其具备:固定部件,其固定于所述按键输入装置的主体;可动部件,其设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移动,并通过按下操作而向按下位置移动;弹性部件,其向按下方向的相反方向推回所述可动部件;以及磁性部件,其具有磁性体且与所述可动部件一体地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按键输入装置的主体的底部设置永久磁铁,能够使具有磁性体的磁性部件吸附于主体的底部,将与磁性部件一体地移动的可动部件保持于按下位置。由此,通过使用上述结构的开关装置,可提供一种能够用不使用电的简单的结构将作为可动部件的按键保持于按下位置的按键输入装置。并且,开关装置在配设于按键输入装置的主体时,在与布线基板的连接等工序中带热。因此,通过在开关装置侧具备具有耐热较强的磁性体的磁性部件,能够防止热的影响。
在上述一个方面的开关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开关装置配设于所述按键输入装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能够装卸地安装有具有永久磁铁且吸引所述磁性部件的磁铁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设于按键输入装置的主体的底部的磁铁部件与开关装置的磁性部件吸附,从而能够将可动部件保持于按下位置。
在上述一个方面的开关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固定部件具有使所述磁性部件的按下方向的前端部插通的孔,在所述可动部件位于所述按下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磁性部件的按下方向的前端部比所述固定部件更接近所述主体的底部。由此,能够在按下状态下使开关装置的磁性部件更接近设置有磁铁部件的按键输入装置的主体的底部,能够使基于磁力的吸引(吸附)的作用更良好。
在上述一个方面的开关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磁铁部件具备保持永久磁铁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装卸的支架,所述开关装置具备所述磁铁部件或所述支架。
通过预先在开关装置具备能够相对于主体装卸的支架或者具有该支架的磁铁部件,能够更简单地实现用不使用电的简单的结构将作为可动部件的按键保持于按下位置的按键输入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支架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按键输入装置的主体的底部,并保持永久磁铁,所述按键输入装置配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开关装置,其中,所述支架在设于所述主体的底部的孔部装配,能够相对于所述孔部旋转,并且在外周部设有卡定形状,该卡定形状通过使所述支架向安装方向旋转而与所述孔部的内周部的形状卡合,从而使该支架卡定于所述孔部。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可容易地构成能够相对于孔部装卸的支架。
在上述一个方面的支架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卡定形状具备支架侧卡定面,该支架侧卡定面将该支架的径向作为面内方向,并且在形成于所述孔部的内周部的主体侧卡定面卡定,在所述支架侧卡定面,具有与形成于所述主体侧卡定面且沿所述径向延伸的凹部或凸部嵌合的凸部或凹部。由此,在将磁铁部件安装于主体的底部的状态下,能够简单地以不脱落的方式进行锁定。
在上述一个方面的支架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外周部设有拆卸形状,该拆卸形状通过使所述支架向拆卸方向旋转而与所述孔部的内周部卡合,从而使该支架向所述孔部的入口侧移动。由此,能够克服与磁性部件之间的吸附力而容易地从主体的底部拆卸磁铁部件。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保持方法将配设于按键输入装置的开关装置的可动部件保持于按下位置,其中,在所述可动部件配置磁性体或永久磁铁中的一方,在所述按键输入装置的主体的底部,能够装卸地配置磁性体或永久磁铁中的另一方,使用磁性体与永久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将所述可动部件保持于按下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保持机构将配设于按键输入装置的开关装置的可动部件保持于按下位置,其中,在所述可动部件配置磁性体或永久磁铁中的一方,在所述按键输入装置的主体的底部,能够装卸地配置磁性体或永久磁铁中的另一方,使用磁性体与永久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将所述可动部件保持于按下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可得到能够用不使用电的简单的结构将按键保持于按下位置的按键输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键盘的外观的一例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键盘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的外观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中的一对可动片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中的用于赋予操作触感的可动部件以及一对可动片的卡合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键盘中的主体的底板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键盘的保持于按下位置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键盘的主体的底板的磁体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10是在本实施方式的键盘的主体的底板设置的孔部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键盘的主体的底板安装磁体部件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从本实施方式的键盘的主体的底板拆卸磁体部件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键盘的将按键开关保持于按下位置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键盘的解除按键开关的保持的方法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51:键盘(按键输入装置);2:主体;3、52:底板(主体的底部);6:布线基板;8:永久磁铁;10:按键开关(开关装置);11:壳体(固定部件);12:可动部件;12a:按压片;12a1:凸轮面;13:弹性部件;14、14’:可动片;14a、14a’:触点;14b、14b’:端子;14e、14e’:被按压片;15:导向罩(固定部件);16:磁性部件;19、53:磁体部件(磁铁部件);20:支架;21:支架侧卡定形状;21a:支架侧卡定面;21b:支架侧卡定形状的上表面;22:支架侧拆卸形状;26:螺纹孔;30、54:孔部;31:主体侧卡定形状;31a:主体侧卡定面;32:主体侧拆卸形状;33:台阶部;40:凹部;41:凸部;60: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本实施的方式(以下,也表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公开的开关装置的一个方式,例如示例在向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进行的文字、数字、记号的输入和各种命令等数据的输入、以及游戏操作中使用的键盘所配设的按键开关。
§1应用例
首先,使用图1、图8、图9,对应用作为按键输入装置的键盘1以及作为开关装置的按键开关10的情况的一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键盘1排列地配设有多个按键开关10作为针对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键盘1能够作为针对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而通常使用,并且也能够设为适于被称为电子竞技的计算机游戏的规格。
即,如图8的符号802的图所示,在按键开关10的可动部件12设置具有磁性体的磁性部件16。另一方面,在键盘1的主体2的底板3,能够装卸地安装具有永久磁铁的磁体部件(磁铁部件)19。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将磁体部件19安装于底板3的状态下,通过对按键开关10进行按下操作,能够利用由磁性部件16和磁体部件19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将按键开关10保持于按下位置。由此,对于在游戏操作中不使用的按键开关10、或者在游戏操作中可能误操作的按键开关10,通过将磁体部件19安装于底板3且将按键开关10保持于按下位置,能够防止误操作。并且,由于将磁体部件19设为能够相对于底板3装卸,所以也能够通过拆卸磁体部件19来在通常情况下使用。
并且,也能够如图9所示,使安装于底板3的磁体部件19构成为具有设为能够相对于底板3装卸的支架20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不使用特殊的夹具而使用螺丝刀等通用的夹具,就能够简单地装卸磁体部件19。
§2结构例
〔实施方式1〕
(1.键盘1的概要)
首先,使用图1、图2,对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按键输入装置的键盘的简要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键盘1的外观的一例的简要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键盘1的局部剖视图。图2的符号201所示的图是在图1所示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线L1处剖切按键开关10的某部分的剖视图,图2的符号202所示的图是在图1中的沿横向延伸的线L2处剖切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键盘1具备主体2,在该主体2并列地排列有多个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的按键开关10。对各按键开关10分配功能,根据功能而分类为字符键、数字键、其它功能键等。此外,图1中示例的键盘1以简化构造且能够容易地识别技术内容为目的,并列地排列有相同形状的按键开关10,但在安装时不限定于这样的形状。
如图2所示,按键开关10具备壳体11、导向罩15、可动部件12、弹性部件13以及磁性部件16。由壳体11以及导向罩15构成固定部件。可动部件12设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以及导向罩15移动,通过按下操作而向按下位置移动。若由按下操作产生的压力解除,则可动部件12因弹性部件13的复原力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磁性部件16与可动部件12一体地移动且具有被永久磁铁吸引的磁性体。
键盘1的主体2具备:底板3,其配置于底面;罩4,其对设置按键开关10的上表面侧进行覆盖;金属板5,其配置于底板3与罩4之间;以及布线基板6,其配置于金属板5与底板3之间。金属板5具有安装按键开关10的开口5a,按键开关10安装于该开口5a。在布线基板6形成有使磁性部件16的下端部插通的孔6b。底板3与按键开关10的安装位置对应而能够装卸地安装有磁体部件19。磁体部件19具有永久磁铁。
由按键开关10所具备的磁性部件16和配置于主体2侧的磁体部件19构成利用磁力将按键开关10的可动部件12保持于按下位置的保持机构。在使用磁性体与永久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将可动部件12保持于按下位置的保持机构中,只要按键开关10具备磁性体或永久磁铁的任意一方,键盘1的主体2具备磁性体或永久磁铁的任意另一方即可。以下,假定为键盘1配置于水平面,且将可动部件12的移动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
(2.按键开关10的结构)
接下来,适当使用图3、图4以及上述的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10的简要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10的外观的一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1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3、图4所示,按键开关10具备壳体11、可动部件12、弹性部件13、一对可动片14、14’、导向罩15以及磁性部件16。
壳体11是箱形状的部件,如上所述,也是用于将按键开关10固定于主体2的部件。壳体11在上部外周部具有卡定于金属板5(参照图2)的上表面的凸边状部11a。壳体11在下表面具有与形成于布线基板6的孔6a(参照图2)嵌合的凸台11b。并且,壳体11在内底面的中央部具有安装弹性部件13的台座11d。在台座11d形成有使磁性部件16的下端部插通的孔11c。除此之外,虽未图示,但在壳体11的下表面还设有使形成于一对可动片14、14’的端子14b、14b’插通的孔等。
导向罩15嵌合于壳体11的上部。如图2的符号202的图所示,导向罩15在横向的两侧具有向下方延伸的舌片15a。在舌片15a的下端部形成有朝向外侧凸出且卡定于金属板5的下表面的突起部15b。
可动部件12设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以及导向罩15移动,如上所述那样地通过按下操作而向按下位置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部件12以能够相对于壳体11以及导向罩15在上下方向(按下方向及其相反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导向罩15的上部。在可动部件12,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接受按下操作的按键顶部部件17(参照图3)。并且,可动部件12在内周面的角部具有随着向按下位置的移动而沿设于可动片14、14’的被按压片14e、14e’滑动的按压片12a(参照图5),对此在下文中说明详细内容。按压片12a(参照图5)与被按压片14e、14e’对应地形成有两个。
磁性部件16是具有铁等磁性体或者由磁性体本身构成的棒状部件。磁性部件16的上端安装于可动部件12的下表面(朝向按下方向的面),与可动部件12一体地移动。此外,作为磁性部件16,棒状部件整体无需为磁性体,只要至少下端部为磁性体即可。
弹性部件13是向按下方向的相反方向亦即复位方向(上方向)推回可动部件12的部件,例如是螺旋弹簧。弹性部件13配置于壳体11的内部的中央,下端侧安装于壳体11的台座11d,上端侧嵌入到形成于可动部件12的下表面的槽12b。弹性部件13向相反方向推回可动部件12的力设定为比磁体部件19吸引磁性部件16的力弱。也就是说,与弹性部件13向相反方向推回可动部件12的力相比,磁体部件19吸引磁性部件16的力更大。
一对可动片14、14’是检测按键开关10的按下操作的传感器构件,沿壳体11的内周壁配设。可动片14、14’具有触点14a、14a’,随着可动部件12的按下操作,触点14a、14a’导通。可动片14、14’具有端子14b、14b’,经由该端子14b、14b’与主体2的布线基板6连接。并且,可动片14、14’也是对可动部件12的按下操作赋予操作触感的部件。
(3.按下操作的检测以及操作触感的赋予)
在此,使用图5、图6,对一对可动片14、14’的构造、按键开关10的按下操作的检测以及赋予操作触感的构造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10中的一对可动片14、14’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10中的用于赋予操作触感的可动部件12以及一对可动片14、14’的卡合的一例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可动片14、14’是通过将金属板切开并使之折弯而形成的板簧部件,在俯视时呈“コ”形状。可动片14、14’具有折弯形成的第一折弯片14c、14c’以及第二折弯片14d、14d’。在第一折弯片14c、14c’以及第二折弯片14d、14d’分别设有触点14a、14a’。
在第一折弯片14c、14c’中,触点14a、14a’设于外侧的面,在第二折弯片14d、14d’中,触点14a、14a’设于内侧的面。可动片14、14’配置为,可动片14的第一折弯片14c的触点14a与可动片14’的第二折弯片14c’的触点14a’对置,可动片14’的第一折弯片14c’的触点14a’与可动片14的第二折弯片14c的触点14a对置。也就是说,在可动片14、14’中设有两组触点14a、14a’。
可动片14、14’在第一折弯片14c、14c’的前端部具有被按压片14e、14e’。被按压片14e、14e’通过呈切起状地弯曲来形成。被按压片14e、14e’是随着可动部件12的按下而承接由设于可动部件12的按压片12a产生的按压的部位。被按压片14e、14e’以朝向外侧鼓出的方式弯曲,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具有凸曲面14e1、14e1’。被按压片14e、14e’的上下方向的端部侧成为朝向内侧倾斜的退让面。
如图6所示,可动部件12在内周面的角部且与可动片14、14’的被按压片14e、14e’对应的位置具有按压片12a。按压片12a与可动片14、14’的两组触点14a、14a’对应地设有两个。按压片12a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朝向内侧突出。按压片12a具有从上方朝向下方进入内侧的倾斜形状,朝向内侧的面成为与被按压片14e、14e’接触的凸轮面12a1。
图6示出可动部件12未被按下的自由状态。如图6所示,在自由状态下,按压片12a的凸轮面12a1的朝向内侧最突出的下端部分与被按压片14e的凸曲面14e1抵接。因此,第一折弯片14c弹性变形而被压入到内侧,从而设于第一折弯片14c的触点14a与设于对置的第二折弯片14d’的触点14a’分离而不接触。
若可动部件12从自由状态起受到按下操作而向下方移动,则与被按压片14e的凸曲面14e1抵接的凸轮面12a1向突出量较小的上端部分移动。随着该移动,被压入到内侧的第一折弯片14c逐渐复原。
而且,在该可动部件12向按下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凸轮面12a1相对于被按压片14e,从而能够给对可动部件12进行按下操作的用户赋予操作触感。
在可动部件12从自由状态到按下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第一折弯片14c完全复原,设于第一折弯片14c的触点14a(14a’)与设于对置的第二折弯片14d’的触点14a’接触。由此,可动片14、14’的端子14b、14b’导通,检测到按键开关10受到按下操作。
(4.按键开关10的安装)
接下来,使用上述的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10相对于主体2的安装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按键开关10嵌入到形成于金属板5的开口5a,壳体11的凸边状部11a卡定于金属板5的上表面。并且,如图2的符号202的图所示,导向罩15的突起部15a卡定于金属板5的下表面。形成于壳体11的下表面的凸台11b与形成于布线基板6的孔6a嵌合。可动片14、14’的端子14b、14b’使用焊锡等与布线基板6上的端子连接。
(5.底板3)
接下来,使用图7,对能够装卸地安装永久磁铁8的底板3进行说明。图7是结合局部放大图来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键盘1的主体2的底板3的背面3a侧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在底板3的背面3a,与按键开关10的安装位置对应地安装有磁体部件19。在底板3的背面3a形成有用于安装磁体部件19的孔部30,磁体部件19能够装卸地安装于该孔部30。在本实施方式中,磁体部件19具备支架20,该支架20能够装卸地安装于孔部30。永久磁铁8被支架20保持。在孔部30的内周部形成有下述的主体侧卡定形状31以及主体侧拆卸形状32。
(6.按键开关10的保持以及保持解除的方法)
接下来,使用图8,对将按键开关10保持于按下位置的方法以及解除保持的方法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将本实施方式的键盘1中的按键开关10保持于按下位置的方法的说明图。如图8的符号801的图所示,为了将按键开关10保持于按下位置,在底板3的背面3a的孔部30安装磁体部件19。
接着,如图8的符号802的图所示,对按键开关10进行按下操作,使之向按下位置移动。由此,按键开关10的磁性部件16被磁体部件19吸引(吸附),从而按键开关10保持于按下位置。由于磁体部件19吸引(吸附)磁性部件16的力比弹性部件13的复原力大,所以即使放开按下的手指,按键开关10也保持于按下位置。
为了解除正保持于按下位置的按键开关10的保持,从孔部30拆卸磁体部件19。由此,磁体部件19与磁性部件16之间的吸附消失,按键开关10因弹性部件13的复原力而返回到自由状态。
并且,在键盘1的通常使用时,预先像这样从孔部30拆卸磁体部件19。在拆卸磁体部件19的状态下,吸引力不对磁性部件16作用,因此若解除按下操作,则按键开关10因弹性部件13的复原力而返回到自由状态,能够进行通常的使用。
(7.支架20)
接下来,使用图9对磁体部件19的支架2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键盘1的主体2的底板3的磁体部件19的结构的图。符号901的图是上表面侧的立体图,符号902的图是背面侧的立体图,符号903是从符号901的图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到的侧视图。
如图9所示,磁体部件19具备圆柱状的永久磁铁8和保持该永久磁铁8的支架20。支架20是高度较低的圆柱状的部件。如符号901的图所示,在支架20的上表面形成有保持永久磁铁8的孔25,在该孔25保持有永久磁铁8。如符号902的图所示,在支架20的背面20a设有在相对于孔部30安装以及拆卸支架20(磁体部件19)时使用的螺纹孔26。通过使用该螺纹孔26使支架20向顺时针方向(朝向螺纹孔26)旋转,来将支架20安装于孔部30,并且通过使支架20向逆时针方向(朝向螺纹孔26)旋转,来从孔部30拆卸支架20。
在支架20的外周面设有支架侧卡定形状21和支架侧拆卸形状22。支架侧卡定形状21与形成于底板3的孔部30的内周部的下述的主体侧卡定形状31(参照图10)卡合,是用于将支架20安装于孔部30的形状。支架侧卡定形状21在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朝向支架20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沿周向延伸地设置。
支架侧卡定形状21的下表面21a由主体侧卡定形状31的上表面31a承接,从而支架20卡定于孔部30。支架侧卡定形状21的下表面21a将该支架20的径向作为面内方向,相当于与形成于孔部30的内周部的主体侧卡定面亦即主体侧卡定形状31的上表面31a卡定的支架侧卡定面。在安装支架20(磁体部件19)时,支架侧卡定形状21的上表面21b与形成于孔部30的内周部的台阶部33(参照图7)抵接。以下,将支架侧卡定形状21的下表面21a称为支架侧卡定面21a,将主体侧卡定形状31的上表面31a称为主体侧卡定面31a。
支架侧拆卸形状22与形成于底板3的孔部30的内周部的下述的主体侧拆卸形状32(参照图7、图10)卡合,是用于使支架20(磁体部件19)向孔部30的入口侧移动的形状。支架侧拆卸形状22是形成于朝向支架20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的上表面的倾斜面。形成支架侧拆卸形状22的倾斜面具有随着从拆卸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向支架20的背面20a接近的倾斜度。支架侧拆卸形状22被由倾斜面构成的主体侧拆卸形状32(参照图7、图10)引导,从而支架20向孔部30的入口侧移动。
上述支架侧卡定形状21以及支架侧拆卸形状22在支架20的外周部沿周向各设有多个,在本例中各设有两个。
(8.孔部30)
接下来,使用图7的局部放大图以及图10,对设于底板3的背面3a的孔部3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是设于本实施方式的键盘1的主体2的底板3的孔部30的剖视图。如图7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孔部30具有与支架20的外形形状相称的孔形状。在孔部30的内周部形成有比孔部30的底部浅的台阶部33。台阶部33从孔部30的内周面朝向径向(支架20的径向)外侧扩展且沿周向延伸。台阶部33与插入到孔部30的支架20中的支架侧卡定形状21的上表面21b抵接。
在台阶部33的安装方向的下游侧(安装方向前方)形成有主体侧卡定形状31。并且,在台阶部33的拆卸方向的下游侧(拆卸方向前方)形成有主体侧拆卸形状32。
主体侧卡定形状31与形成于支架20的外周部的支架侧卡定形状21(参照图9)卡合,是用于将支架20安装于孔部30的形状。主体侧卡定形状31通过在台阶部33的安装方向的下游侧,以残留底板3的背面3a部分而包括孔部30的内周面在内地切开的方式形成空间来构成,残留底板3的背面的部分相当于主体侧卡定形状31。
另外,在主体侧卡定形状31的上表面亦即主体侧卡定面31a形成有沿孔部30的径向(支架20的径向)延伸的微细的凹部40,并且在支架侧卡定形状21的下表面亦即支架侧卡定面21a形成有沿支架20的径向延伸的微细的凸部41(参照图9)。通过使主体侧卡定形状31的凹部40与支架侧卡定形状21的凸部41嵌合,来将支架20固定(锁定)在卡定位置。此外,也可以在主体侧卡定形状31设置凸部41,在支架侧卡定形状21设置凹部40。
主体侧拆卸形状32与形成于支架20的外周部的支架侧拆卸形状22(参照图9)卡合,是用于使支架20向孔部30的入口侧移动的形状。主体侧拆卸形状32在台阶部33的拆卸方向的下游侧由随着从拆卸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向底板3的背面3a接近的倾斜面构成。
(9.磁体部件19的装卸方法)
接下来,使用图11、图12,对磁体部件19的装卸方法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键盘1的主体2的底板3安装磁体部件19的方法的说明图。图12是示出从本实施方式的键盘1的主体2的底板3拆卸磁体部件19的方法的说明图。磁体部件19的装卸在将键盘1翻过来而使底板3朝向上方的状态下进行。并且,在此,以支架20为主语对磁体部件19的装卸进行说明。
在安装支架20时,如图11的符号1101的图所示,使支架20形状一致地向孔部30插入。符号1104的图是符号1101的A-A线箭头剖视图(但将表背反转来示出)。在该状态下,支架侧卡定形状21的上表面21b与形成于孔部30的内周部的台阶部33抵接。接着,将一字螺丝刀、硬币等夹具卡在螺纹孔26,使支架20向作为安装方向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由此,如符号1102的图所示,支架侧卡定形状21被插入到主体侧卡定形状31的下方(作业时的下方),如符号1105的图所示,支架侧卡定形状21卡定于主体侧卡定形状31,支架20安装于孔部30。符号1105是符号1102的A-A线箭头剖视图(其中,将表背反转来示出)。在卡定的状态下,主体侧卡定形状31的凹部40与支架侧卡定形状21的凸部41嵌合,限制支架20向拆卸方向旋转。
并且,如符号1103的图所示,从支架侧卡定面21a朝向支架20的背面20a延伸的壁状部分21c与主体侧卡定形状31的插入侧抵接,从而防止支架20向安装方向过度转动。
在拆卸支架20时,如图12的符号1201~1203的图所示,与安装时相同地将夹具卡在螺纹孔26,使支架20向作为拆卸方向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符号1204~1206的图是符号1201~1203的图的B-B线箭头剖视图(其中,将表背反转来示出)。
由此,支架侧拆卸形状22沿主体侧拆卸形状32滑动,从而利用倾斜度使支架20向孔部30的入口侧移动,能够从孔部30取出支架20。通过使支架20向孔部30的入口侧移动,来使磁性部件16与磁体部件19分离,减弱永久磁铁8的吸引力,从而能够从孔部30取出支架20。
(10.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用按键开关10,可得到能够用不使用电的简单的结构将作为可动部件的按键保持于按下位置的键盘1。并且,按键开关10在配设于键盘1的主体2时,在与布线基板6的连接等的工序中带热。因此,在永久磁铁设于按键开关10侧的结构中,有受到热的影响而磁力降低的担忧。与此相对,如上述结构所述,由于耐热较强的磁性体(磁性部件16)设于按键开关10侧,所以能够阻止将按键开关10保持于按下位置的力受到热的影响而降低。
并且,由于在壳体11设有孔11c,所以能够使磁性部件16更接近磁体部件19,能够使基于磁力的吸引(吸附)的作用更良好。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主体2的布线基板6也设有孔6b,所以能够使磁性部件16更接近磁体部件19,能够使基于磁力的吸引(吸附)的作用更良好。
支架20在外周部具有支架侧卡定形状21,通过使用这样的支架20,能够容易地将支架20(磁体部件19)安装于主体2的底板3。并且,在卡定于主体侧卡定面31a的支架侧卡定面21a,设有与主体侧卡定面31a的凹部40卡合的凸部41,使用上述部件能够简单地以不脱落的方式锁定磁体部件19。
另外,支架20在外周部设有支架侧拆卸形状21,该支架侧拆卸形状21通过使支架20向拆卸方向旋转来与孔部30的内周部卡合,从而使支架20向孔部的入口侧移动。由此,能够克服与磁性部件16之间的吸附力而容易地从孔部30拆卸磁体部件19。
〔实施方式2〕
以下,对本发明的其它的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不重复其说明。
图13是示出将本实施方式的键盘51中的按键开关10保持于按下位置的方法的说明图。如图13所示,键盘51在代替底板3而具备底板52这一点上与本实施方式1的键盘1不同,其它构造相同。底板52能够装卸地安装不具备支架20的由永久磁铁8本身构成的磁体部件53,来代替具备支架20的磁体部件19。在底板52形成有收纳磁体部件53(永久磁铁8)且供磁体部件53松动嵌合的孔部54。
如图13的符号1301的图所示,为了将按键开关10保持于按下位置,在将磁体部件53插入到孔部54的状态下,对按键开关10进行按下操作。由此,如图13的符号1302的图所示,按键开关10的磁性部件16被磁体部件53吸引,磁体部件53不会脱落地被保持,并且按键开关10(可动部件12)被保持于按下位置。
图14是示出解除本实施方式的键盘51中的按键开关10的保持的方法的说明图。如图14的符号1401的图所示,为了解除按键开关10的保持,使用按键开关拆卸工具60向按下方向的相反方向拉拽按键开关10。由此,如图14的符号1402的图所示,磁性部件16与磁体部件53之间的吸附状态解除,磁体部件53自然落下,按键开关10返回到自由状态。
在这样的结构中,不需要在形成于底板52的孔部54设置卡定形状等,因此能够廉价地制造底板52。并且,由于不需要在磁体部件53设置卡定形状,所以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3变形例
以上,详细对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说明在所有方面都只不过是本发明的示例。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良、变形。例如,能够进行如下变更。此外,以下,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符号,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点,适当地省略了说明。以下的变形例能够适当组合。
〈3.1〉
在键盘1、51中,将所有按键开关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10的结构。然而,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将在游戏操作中使用的按键开关设为现有结构,仅对位于其周围的有可能进行误操作的按键开关采用按键开关10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能够装卸地设于键盘1、51的主体2的磁体部件19、53与按键开关10的配设位置对应地设置。
〈3.2〉
按键开关10也可以与具有支架20的磁体部件19成组处理。也就是说,作为构成要素,按键开关10也可以具备具有支架20的磁体部件19或者支架20。通过预先具备能够相对于主体2装卸的支架20,更简单地实现能够用不使用电的简单的结构将按键开关10保持于按下位置的键盘1。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开关装置,其配设于按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固定部件,其固定于所述按键输入装置的主体;
可动部件,其设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移动,并通过按下操作而向按下位置移动;
弹性部件,其向按下方向的相反方向推回所述可动部件;以及
磁性部件,其具有磁性体且与所述可动部件一体地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的底部,能够装卸地安装有具有永久磁铁且吸引所述磁性部件的磁铁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使所述磁性部件的按下方向的前端部插通的孔,
在所述可动部件位于所述按下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磁性部件的按下方向的前端部比所述固定部件更接近所述主体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部件具备保持永久磁铁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装卸的支架,
所述开关装置具备所述磁铁部件或所述支架。
5.一种支架,其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按键输入装置的主体的底部,并保持永久磁铁,所述按键输入装置配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在设于所述主体的底部的孔部装配,
能够相对于所述孔部旋转,
并且在外周部设有卡定形状,该卡定形状通过使所述支架向安装方向旋转而与所述孔部的内周部的形状卡合,从而使该支架卡定于所述孔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定形状具备支架侧卡定面,该支架侧卡定面将该支架的径向作为面内方向,并且在形成于所述孔部的内周部的主体侧卡定面卡定,
在所述支架侧卡定面,具有与形成于所述主体侧卡定面且沿所述径向延伸的凹部或凸部嵌合的凸部或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在外周部设有拆卸形状,该拆卸形状通过使所述支架向拆卸方向旋转而与所述孔部的内周部卡合,从而使该支架向所述孔部的入口侧移动。
8.一种保持方法,其将配设于按键输入装置的开关装置的可动部件保持于按下位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部件配置磁性体或永久磁铁中的一方,在所述按键输入装置的主体的底部,能够装卸地配置磁性体或永久磁铁中的另一方,使用磁性体与永久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将所述可动部件保持于按下位置。
9.一种保持机构,其将配设于按键输入装置的开关装置的可动部件保持于按下位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部件配置磁性体或永久磁铁中的一方,在所述按键输入装置的主体的底部,能够装卸地配置磁性体或永久磁铁中的另一方,使用磁性体与永久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将所述可动部件保持于按下位置。
CN202210064932.7A 2021-03-04 2022-01-20 开关装置、支架、保持方法以及保持机构 Pending CN1150201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4799 2021-03-04
JP2021034799A JP2022135169A (ja) 2021-03-04 2021-03-04 スイッチ装置、ホルダ、保持方法および保持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0142A true CN115020142A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67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4932.7A Pending CN115020142A (zh) 2021-03-04 2022-01-20 开关装置、支架、保持方法以及保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35169A (zh)
CN (1) CN115020142A (zh)
TW (1) TWI795177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5177B (zh) 2023-03-01
JP2022135169A (ja) 2022-09-15
TW202236331A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87378B1 (en) Rotary-push type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using the same
US10025397B1 (en) Computer mouse with quick-replaceable micro-switch
US20040240162A1 (en) Housing of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side key assembly
WO2001080614A2 (en) Hot plug switch mechanism
CN115020143A (zh) 按键输入装置
JP3968944B2 (ja) 車載用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操作ユニット
JP2005138787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スイッチ装置
US5957272A (en) Push button for control panels
CN115020142A (zh) 开关装置、支架、保持方法以及保持机构
TW201308781A (zh) 卡連接器
JP4234651B2 (ja) 照光式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及び電子機器
JPH113630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及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JP2004273199A (ja) 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690914A (zh) 鼠标装置
JP2002093276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2004221078A (ja) Ledインジケータ付き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JP3897659B2 (ja) コネクタ
CN213634441U (zh) 触控板结构与电子装置
CN220189477U (zh) 一种金属开关安装结构
CN209880449U (zh) 一种有声有手感的按键开关
TWI253092B (en) Four-way switch
JPH0315127A (ja) キーボード
JP2021149538A (ja) キートップ構造
KR19980065324A (ko) 누름 스위치
JPH0562923U (ja) 表示装置付き押釦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